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瓷娘子_分节阅读_第37节
小说作者:霜未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66 KB   上传时间:2017-08-16 15:15:09

  原来他是这个意思!!!

  ☆、严冰的过去

  

  焦泰问出这句话,庙外的伍薇、丘成和小夏都变了脸色。

  其余人大多茫然不知,偶有听闻的也不了解内情,一时面面相觑。

  曹县令却是知道的,正要为严冰开脱,太守截口说:“听着耳熟,哪里的案子?”

  焦泰觑一眼宛如木雕泥塑的严冰,心中冷笑,令耗子精专赴白岭打听的消息终于等来了最佳时机,今日要让他一败涂地,永不翻身。

  “众所周知,窑变瓷之所以被视为不祥之兆,乃因其违背常理,是瓷器中的异类,有悖我大梁礼教宣扬的正统端方。然而三年前,白岭的官窑居然私下偷制异类瓷,大梁瓷器皆以完整光洁为上,此异类瓷竟独独追寻破碎开片,妄图以邪压正。”

  太守有点明白了,“这个异类瓷便是所谓‘冰纹’?”

  “正是。如此邪物竟送入宫中,咒我国运,幸先皇圣明,将冰纹瓷悉数销毁,严惩制瓷之人。官窑及工部上下七十四人入狱,一百零七人放逐,十一人身亡,另有无数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未记录在案。白岭震动,官窑几近覆灭,人命如草,竟只因当时官窑的督陶官——一位工部郎中歧心所引发。他贪图奇技淫巧,工于旁门左道,祸及几百家户,罪责累累,罄竹难书啊!”

  焦泰痛心疾首地觑了严冰一眼,除了脸色更加苍白,他没有更多的表情,似乎在听,又似乎陷进了回忆里,难以自拔。

  庙外的丘成紧攥双拳,浑身发抖,忽有一只手牢牢握住他颤抖的手。

  他看了小夏一眼,小夏的神情第一次那么严肃。他的手叠在他的手上,同仇敌忾。

  他不再发抖了。他不是一个人,严冰也不是。

  在众人的窃窃私语中,太守“噢”了一声,“本官记起来了,这个案子,当时不是判的死刑吗?”

  “确实判处死刑,但行刑之前,适逢先皇驾崩,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兼因这个工部郎中的父亲——原工部尚书已病死狱中,太后体恤,便逐其至青坪担任小吏。但他包藏祸心,邪念不死,竟欲将青坪变为第二个官窑!”除了没有眼泪,焦泰几乎声泪俱下了,“若任其得逞,青坪便会走上邪物祸国的老路,大难临头哇!”

  听到这里,那位“工部郎中”已不言自明。太守却假作不知,“焦会长一心为青坪着想,其义可嘉。但不知你说的人是——”

  焦泰一字一顿道:“便是原督陶署文书、现青坪主簿兼督陶官,严,冰。”每一个字都充满讽刺。

  这句话宛如水入沸油,原先的窃窃私语陡然掀起轩然大波。

  “他是这等恶人?”惊愕。

  “不像啊?”疑惑。

  “背了十几条人命,凭啥大赦哩!”唾弃。

  “瞎老二,你是真瞎啊!睁开你的狗眼想想,铡刀是他抬的?刑书是他签的?”这是伍薇的声音。她还要说更多,却迅即被汹涌的人声淹没了。

  寄虹宛若五雷轰顶。焦泰说的每一个诋毁严冰的字她都不信,全然不信。她只是心疼,深深深深地疼。

  他曾距死亡仅仅一步之遥。

  她想起他曾讲述的那个关于漫天星光的故事,竟然是他自己。一想到在暗无天日的牢狱里,绝望地等待死亡的他,她的心就缩成一团。

  她终于明白他为何对过去讳莫如深,因为太痛了,太痛了。

  而现在,毫无防备地,焦泰将他尚未愈合的伤疤狠狠撕开,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让所有不怀好意的目光窥视他血淋淋的过往,残忍至极。

  方才意气风发的他消失了,他枯站在那里,腰背佝偻着,像一个干枯、腐朽、死去多年的老树,焦泰吐出的每一个字都是一把斧头,无情地砍在树根之上,一下,又一下,越砍越深。树干开始摇晃、歪斜、倾倒,直至最后的致命一击。

  如果他在这里倒下,从此再也无法站起。

  焦泰尖刻的声音,众人嗡嗡的议论,都化作血色的魔咒涌入严冰的耳膜。黑压压模糊一片的人影里,他依稀看见父亲的尸首,带血的藤鞭,病榻上无人照管的祖母,梦里无数次砍向他的铡刀……所有这一切扭曲成无数吐着红信的毒蛇,一条一条勒紧他的咽喉。

  天旋地转。

  他踉跄一步,将欲栽倒之际,一只手扶住了他。力气如此之大,猛然将他拉回现实。

  视线重又清晰,他不在白岭,不在那个地狱般的牢狱,这里是青坪、窑神庙,眼前是惺惺作态的焦泰及神色各异的众人。

  身旁,是他一直追随前进的那个女子。

  此刻她正扶着他,紧紧地,即便众目睽睽也毫不顾忌。

  太守冷冷地问:“严冰,你身负重案,欺上瞒下,还不认罪吗?”

  严冰面如土色,艰难地张了张口,却发不出声。

  庙外,伍薇同丘成耳语几句,丘成点点头,分开人群,走到严冰面前,面容柔和下来,轻唤一声,“严郎中。”

  久违的称呼。严冰轻轻颔首,鼻子有点酸。

  丘成在宫中训练有素,见惯大场面,此刻并不紧张,他向众官员一一行礼,“焦会长讲了一个黑白颠倒的故事,草民另有一个不同的。”

  这次曹县令抢道:“讲。”

  “我跟随爷爷进入官窑学做火工有八年了。朝廷每年都会敕令官窑进献新品,冰纹瓷偶然现于一次青瓷试制过程,当时的督陶官是严郎中,和工匠反复改进,花费数年,三年前试制成功,将我们许许多多人呕心沥血之作送入宫中。”

  “全窑的工匠都很高兴,我想,在座每一位研制出新瓷的人都懂得这种感受。我们期待奖赏,不为钱财,只为那份得到认可的喜悦。”

  不少人点头赞同,这的确是每一位工匠发自真心的追求,更完美,更创新,更多人认可。

  “朝廷的旨意来得很快,但不是认可。”丘成目光幽远,好似望见三年前逆转人生的那一天。“严郎中和好多人被抓走了,所有的冰纹瓷都被砸碎。我们被封在窑厂里,没有人出面解释。就这样担惊受怕地过了两个月,直到严家父子被判处死刑。那时候懵懂的我问爷爷,是不是严家用他们的命换取了我们这些工匠的命?”

  “我没有得到答案,很多问题至今都没有答案。说一件瓷器‘祸国’,我不懂,这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喜欢时,便驱赶工匠如同牛马日夜赶工,不喜欢时,便一句‘祸国’草菅人命。我们瓷行里的人何尝不是‘窑变瓷’,命运在天不在人?”

  丘成说得委婉,但众人都听得明白,他话中直指罪魁祸首并非严冰,而是朝廷。

  同一件事,丘成的叙述技高一筹,围观者大多是工匠出身,对他的话感同身受,落在严冰身上的目光便悄然变得温和起来。

  焦泰怒斥丘成一派胡言,双方针锋相对,唇枪舌剑。

  寄虹看着摇摇欲坠的严冰,托在她手中的臂膀似乎轻得没有重量。她很想帮他,像丘成和伍薇那样据理力争,可是她什么都不了解,什么都说不出。

  从没有一刻感觉自己这么没用。

  唯一能做的,只是紧紧地握着他的手臂,紧紧地。

  她指尖的力道清晰地传入他的肌肤,他迟缓地转头,她的眼眸中流动着太多情愫,不止疼惜、焦灼,还有他似乎渴慕已久的东西。

  忽然之间,他清醒了。

  太守把茶盏当惊堂木,“当”地砸了一下桌子,“放肆!本官面前,启容闲杂人等多言!严冰犯下如此大罪,难道仍妄图蒙混入仕吗?”

  严冰极缓极缓地挺了挺腰,几乎难以察觉的细微动作,但顷刻间,枯木变栋梁。

  他轻轻松开寄虹的搀扶,居然还对她微笑了一下。“焦会长所言并非完全不实,我确实负罪下狱。”

  一言既出,举座哗然。

  焦泰露出除掉仇敌的快意之笑,寄虹等人吃惊又不解地望着他。

  他轻声续道:“每思及当年白岭流徙之家,亡故之人,愧不堪言。深觉仕途多舛,如土之成瓷,幻不可测。心灰意冷,曾发誓不再入瓷行一步。”

  “万分幸运的是,我被贬谪到此地,青坪。我看到冉冉燃烧的窑火,兢兢业业的窑人。我看到遭逢大难矢志不移如霍家,迁徙千里薪火相传如丘家,稳扎稳打如方家,求新求变如袁家,还有许许多多孜孜以求的人。我相信,青坪总有一天会成为大梁第一的瓷都。严某何其不幸,几乎死于白岭,但又何其有幸,重得生于青坪。”

  他向太守县令施礼,“感谢太守、县令,宽大为怀,准我一吐胸臆。也感谢焦会长,今日之言解我经年之惑——何谓正统,何谓奇技,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转向众人,“更要感谢诸位,方才以票为我代言,即便罢职,严某之诺不变,择日必当开门授技。”

  停顿稍顷,声量微扬,“踏入此地,非为一官半职,乃因心有所感,愿仍将此微不足道之身投于瓷行,北慰白岭瓷魂,南开青坪盛景。”

  语毕环视一周,拢袖叠手,向包括衙役在内的所有人深施一礼。

  庙里庙外百余人寂然无声,只有偶尔一两下压抑的哽咽。

  有时候,普罗大众所追求的并不是精确到毫厘的真相,而是或坦白、或真诚、或同心的态度。这三点,严冰全部做到了。

  而刚刚被他“感谢”过的太守与焦泰,竟一时无法口出恶言。

  “我退出。”一个平静的声音打破缄默,“国字脸”走到严冰面前,直视着他,话却是对众人说的:“我从北疆至白岭学艺,正是久慕严郎中大名,为其才,更为其德。若非他几番上书朝廷准予公开官窑掌握的一些秘技,今日便不会有这个瓷鼎。可惜我到白岭之时,他已蒙难入狱。不料竟在此得见,幸而严郎中明珠未尘,真是苍天有眼。”

  “第二场比试,我买通书吏,在策论中夹入银票。”众人轰然鄙夷,官吏尴尬,严冰却面露赞赏,而他神色坦然,“原本以为我的对手必行贿赂之事,只为求一公平,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严郎中的策论我有幸拜读,见解远胜于我,三场比试,皆败于其下,心服口服。”

  他转向众人,朗声道:“督陶官一职,严冰实至名归。”说罢向严冰利落地一拱手,潇洒离去。

  太守肚子都要气炸了。

  方掌柜起身,“曹县令,若方才投票仍作数的话,草民投给严主簿的一票不改初衷。”

  此话犹如石投湖心,引起涟漪无穷。

  “我也不改!”

  “我改投严主簿!”

  ……

  一人接一人表态,一声接一声支持,庙里庙外争相应和,最终汇成民意的汪洋。

  曹县令见时机已到,才抛出杀手锏,“朝廷近日频频颁旨‘用人之际,不拘出身,唯才是用’,太守可记得,太后刚刚擢升先前谪贬的林老将军总领兵马抗击叛军,那正是太后为我等做出的表率啊。若此时牵扯旧账不放,有违太后圣意啊!”

  太守在心里直骂曹县令奸猾,明知是胡搅蛮缠,抬出太后这顶大帽子压他,偏偏不能反驳。

  这场战役,太守一方寸土未剩。身为草包的他之所以能坐稳这个位子,唯一的优点就是懂得该打就打,该降就降,该拉拢就拉拢。

  于是他适时制止了焦泰的乱吠,向严冰笑道:“严主簿,本官看好你哟。”

  尘埃落定。

  很久以后,等严冰缓过劲来,伍薇问他:“那天人五人六的话几分真几分假?”

  严冰答得很有技巧,“真亦假来假亦真。”

  然而此时,尽管堂上一番肺腑之言定江山,他却未能完全从这场重击中抽身而出。

  寄虹去县衙找他,他埋首于公务;去家里找他,他抱着小白睡觉。

  她倚在卧房门边,从里头小白的呼噜声中辨认他的呼吸。一长,一短,她的心也跟着一上,一下。

  小夏蹑手蹑脚过来,递过纸笔,压着嗓子说:“霍掌柜,有事的话就留个信吧。”

  寄虹摇摇头,直起身,冲着门里说:“我要改窑,抽空来指点一下。你不来,我不烧。”

  门里没有动静。

  小夏说:“等少爷醒了我会告诉他的。”

  “什么都不用说,听我的。”

  小夏纳闷地望着寄虹离去的背影,心想,少爷睡着了呀!

  第二天,严冰照常去衙门,忙得陀螺似的,小夏连半个字都说不上。忙到后晌,竟然出乎意料地提早收工了。

  “备车。”

  小夏赶忙套马,“回家还是去饭馆?”犹豫着要不要说起昨天的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3页  当前第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8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瓷娘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