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帝宠_分节阅读_第32节
小说作者:卯莲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52 KB   上传时间:2017-04-25 17:06:30

知漪急急道:“彭侍卫有。”

小姑娘还见不得旁人笑皇上,太后瞧着便觉得可乐,忍了忍笑意,轻点知漪额头,“有了皇上就不要阿嬷,昨日谁说的今天出了太学院便来陪阿嬷下棋的?”

知漪便露出一边梨涡,往太后怀中蹭了蹭,惯会用这招数来讨好。

“你璃姐姐回来了,说是有礼物给你,正在西殿等着呢。”话音刚落,太后便见小姑娘雀跃一声,眼巴巴地看着她。

太后摇摇头,允了知漪去寻东郭璃,再令人将彭侍卫捧着的一堆吃食收入殿中,含笑道,“今日你那五两银子立了大功,哀家便代皇上还你五十两,可好?”

语中带着调侃,五十两银子也不多不少,让彭侍卫松了口气,正色道:“谢太后娘娘赏赐。”

他此次本就是将知漪安然送到敬和宫,人到了,赏也领了,便出声告退。

太后遣退多余人等,往知漪方才跑的方向望了会儿,踱入园中漫步,对着原嬷嬷林嬷嬷二人柔声开口,“哀家还是觉着……光是看着酣酣这副模样,那谭之洲的话不大可信。”

原嬷嬷小心扶着她,“谭大人本也不是藏云寺中那些高僧,许是说着逗趣儿的呢?主子也不必太当真。”

太后颔首,“皇上再如何也是哀家亲生,还能不了解他的心思么,他岂是这般……”

想了想太后还是没将那词儿说出口,微一掩唇,继续道:“何况依照他的话儿,皇上三年后得以大婚,可三年后酣酣不过十一,难道咱们宣朝还要出个十一岁的皇后不成?”

太后说着笑出声来,语气随意,显然是将这事儿当成了个笑话来说,身旁两个嬷嬷亦附声,毕竟就现在小姑娘的模样和皇上平日的态度,根本没有半分谭之洲所说的预兆嘛。

第46章 四六

“璃姐姐!”知漪到时东郭璃正在拭剑,淡色的唇抿着,神情温和像在对着极心爱之物,一头长发用紫冠高高束起,眉眼间英气十足,若非此时换了身束腰裙,一眼看去竟同清秀些的男儿别无二致。

见知漪扑来,她轻轻弯唇,眼疾手快将剑往桌旁一推,迅速接过小姑娘,任她圈住了脖子。

东郭璃虽只比知漪大三岁,但许是因血统不同,这几年个子飞速窜高,如今已是六尺有余。知漪在她怀中一窝,便成了归巢的鸟儿般小巧乖顺。

“璃姐姐又高了。”知漪坐起来比了比身高,亮晶晶的眼眸中含着惊叹,“去军营就会很快长高吗?”

东郭璃笑,“不会,因人而异罢了。”

宣帝能在知漪求情下应允她偶尔乔装去军营观摩已经是格外开恩,如果她再引得知漪也想去,恐怕就要迁怒于她了。

东郭璃帮知漪将满手的小礼物放下,“听说你今日和皇上出宫去了?”

“嗯。”知漪拉着她往殿外走,雀跃道,“璃姐姐再教我射箭吧,太学院的先生都不会亲自教我,每次射箭都要被元涵哥哥他们笑话。”

西殿外设了一个极简略的练武场,东郭璃从满墙的弓中各自拉开两下,取出一把最适合知漪臂力的,内侍递上羽箭被她推开。

转身拿了几支自己一年前常用的箭,东郭璃跨开马步道:“姿势上你已经十分标准了,但手脚着力的力度是不同的,按照知漪你以前的左手举弓右手勾弦的模样来看,分力太过均匀,需知大拇指要自然弯曲指向掌心……”

东郭璃的声音从容有力,神色间有着其他女子少有的坚毅,这是她一旦碰到与‘武’有关的事便会进入的状态。

她先演示一箭,再把知漪叫到身旁,将弓递给她,让她拿好,然后亲自覆上身去,微弯着腰手把手教知漪固定身形,于耳畔轻声道:“弓再举高些,背部放松,目视前方,就是这样——”

……

暮色四合,落日依依不舍自皇宫檐角边徐徐下降,金色霞光洒在金色大殿,徐徐移过漆红廊柱,让整个皇宫映照得瑰丽多姿。留有余温的斜阳缓缓照在这方小小的练武场,凝视箭靶许久的知漪再度感到了丝丝热度,汗珠自额头缓缓滴落,滚到卷翘的睫毛泫泫欲坠,让她忍不住眨了眨眼睛,汗水随之滑落在脸颊,又紧抿着唇,像被东郭璃的严厉吓哭了一般。

东郭璃不禁笑,帮知漪拭去几点汗珠,一松手,视线随离弦之箭一同移到箭靶上,不出所料,正中靶心。

“知漪为什么也这么喜欢练武?”东郭璃见知漪高兴的模样出声问道,她练武是天性使然,加上远在他乡若不找些什么事情做,恐怕就只能整日以泪洗面了。但知漪不同,她自小就被宣朝最为尊贵的两人捧在手心,谁见了她都要斟酌一下敬畏几分,而知漪本人对骑射一道的兴致也并不像自己那么浓。

“为什么?”知漪歪脑袋想想,“因为皇上很厉害。”

东郭璃忍俊不禁,“皇上厉害的多得是,你全都要学一遍吗?”

知漪唔了几下没回出,苦恼的样子让东郭璃柔下目光,“知漪,你很喜欢皇上吗?”

“喜欢。”小姑娘清脆毫不犹豫的声音让东郭璃清楚知道,她根本不了解自己的意思。

“有多喜欢?”东郭璃不免想逗她,“比喜欢太后还要喜欢吗?”

知漪眨眨眼,“不能一起喜欢吗?”

“嗯……”东郭璃本想解释清楚,但转眼一看知漪还是这副天真懵懂模样,又觉得自己实在管得太多,低头一笑,转开话题“知漪想学双箭齐发吗?”

“不想。”

“为什么?”

知漪将手负于身后,回想着学堂中太傅的话,认真道:“先生说,要‘量力而为’,也要‘知其为知其不可为’,我没有璃姐姐这么厉害,本就力道不足,而且在武学一道天分平平,现在连射一支箭都没学好,就更加不能好高骛远,三心二意。”

东郭璃讶异一阵,没想到小姑娘有这么多道理,最终还是揉揉她的小脑袋,“说得对。”

两人一起练了约莫半个时辰,都是浑身大汗,知漪被徐嬷嬷带回绛雪轩沐浴更衣,再回到主殿,太后正等着她一同用膳。

殿内站了满满两排端着银盘的宫女,最近天儿热太后胃口不好,御膳房整日变着法儿做新花样,一眼望去皆是色香味俱全,香溢满堂。

“听说今日你们在回程的道上遇到了人?”太后给知漪夹了一些她平日会特意跳过的蔬菜,柔声开口,“酣宝儿可知是什么人?”

“好像是……什么公主。”知漪回忆那时的情景,“皇上不开心,让我最近无事就去元涵哥哥府上待着。”

“公主?”太后皱眉,持筷的手顿住,“皇上不高兴?”

她沉思着,似乎有了猜测,“皇上说得对,酣宝儿最近不是都要去太学院吗?每日先生下学后便跟着你元涵哥哥去玩儿吧。”

依知漪和先前回报的内侍所言,太后也知道了,此次回京的大概是宣帝那位姑母,先帝的嫡亲长姐——荣寿长公主。

荣寿长公主此人,其实很好评价。她自幼受尽荣宠,先帝登基后也一向对她敬爱有加,谨遵太上皇遗命,不敢怠慢这位长姐。荣寿长公主便也因此尤其自傲,在京中有时就连先帝也得让着她。

当初太后还是皇后时,这位长公主便对自己的弟媳不大满意,觉得她古板固执。后骊妃进宫,先帝被迷惑得眼中只有美人,长公主更加不满意,觉得太后无能,连个小小的妃子都整治不了,连累她也不复以往荣光。

荣寿长公主说起来并没什么大心机,只十分贪势好权,而且……脸皮着实不适一般的厚。驸马便是因为被她怂恿卷入皇权之争而丧命,还曾自认是宣帝姑母而强制要求当时为太子的宣帝听她旨意行事,是以无论太后或宣帝都对这位长公主没什么好感,但介于她的身份平日还是尽量予其尊敬。

后来驸马身死,荣寿长公主能带着两子一女退居江南,众人都很是惊奇,没想到这位公主能如此轻易放下权势。当然更没想到的是,这位公主谁都没告知便悄无声息地又回了京城,至于她今日不进宫的原因太后大概也能猜出……无非是觉得今日太晚了,明天进宫才好让众人迎接跪拜。

遇上这么个难缠的小姑子/姑母,也无怪太后和宣帝得知可能是她回京后都嘱咐知漪近日无事就去信王府中,要知道这位长公主闹起来可是谁都不管不顾,他们不想知漪无故受牵连。

果不其然,第二日宣帝上朝到一半时,便有人来传荣寿长公主归京,请示宣帝可要率百官往南门迎接。

宣帝面色不变,低声对那人嘱咐几句,而后继续上朝,让底下几个大臣面面相觑,随后一同忍笑,因为先帝时期也发生过类似的事。当时这位长公主出宫游玩数月,回京后见只有皇后率人迎接,不满之下拿出了先祖御赐的令牌,道“见令如见君”,要先帝亲率百官迎接。

要知道那令牌是先祖赐给她,让日后长公主在宫廷政斗中保全性命的,五次后便会无效。没想到长公主在当初的宫闱争斗中没用过,反倒在这种毫无意义的事情上拿出来了,当真是贻笑众人矣。

长公主的銮驾停在南门,本正昂首等着宣帝率人来迎接她这位姑母,不想等到的是个小公公,小公公道:“太后娘娘近日身体不适不得远行,于敬和宫侯长公主尊驾。皇上朝事正忙,道长公主娴雅毓容、体恤……”

后面如何荣寿长公主已无心再听,再次被气得浑身发颤,小女儿宜乐郡主帮她顺气,安慰道:“母亲别急,事出有因,而且我们来得确实突然,我早说过要提前派人说一声嘛。”

宜乐郡主名为兰彤,是长公主四十高龄时所生,生她时很是吃了一番苦头,所以十分疼爱。其面貌与长公主如出一辙,性情上只比长公主要好上那么几分而已。

“那本宫便去乾坤殿等着。”荣寿长公主微平了点气,怒道,“我倒看他要上朝上到几时。”

“兰彤。”

“母亲?”

“你直接去敬和宫拜见太后,顺便去看看那五什么国来的乱七八糟的公主。”

“母亲还真把她放心上了。”宜乐郡主指间绕着垂在胸前的长发,笑道,“不过弹丸小国的一个小皇女而已,舅母和表哥哪会真当回事。”

与荣寿长公主分道而行,宜乐郡主由宫人领着前往敬和宫,拿出玉牌侯了半刻才听见内侍尖利声音道:“传宜乐郡主——”

宜乐郡主伸手止住身后的六个宫女四个嬷嬷,只带了两人缓缓入内,入眼的便是一位衣着华贵气质雍容的老妇人,面上神情平和,想来应该就是她那位舅母,当今的太后了。

宜乐郡主很小随荣寿长公主出京,对皇宫和宫中的人都不熟悉,但并不妨碍她扬起笑容,笑意盈盈上前弯身,“舅母——”

“起来吧。”太后见只有她一人,语气便缓和许多,上下端详一番,“你自幼离京,该是不记得哀家了。”

“宜乐虽三岁随母亲出宫,但一直未曾忘过舅母,毕竟舅母小时候还总是抱宜乐,对宜乐疼爱有加。便是再没良心,也不可能忘记舅母啊。”

原嬷嬷嘴角不易察觉地一抽,这位郡主可真会说,她小时候主子见都没见过她几面,更别提抱她,还疼爱有加……

太后轻轻一咳,“你母亲呢?”

“母亲惦记表哥,而且好像还有事要同表哥说,现在在乾坤殿等候,令我先来向舅母请安,母亲随后就来。”

宜乐郡主这声表哥叫得熟练,差点没让太后反应过来她叫的是宣帝。毕竟她和宣帝半点不熟,甚至没怎么见过,一般的姑娘家也少有这么厚的脸皮。

太后听着眼神飘忽了下,自从荣寿长公主离京后她已经很久没再有过这种感觉了。她默了会儿,觉得腿有些酸麻,不由微抬了下手,不想宜乐郡主立刻在几个嬷嬷之前迅速扶住她,笑语嫣然,“舅母可有什么吩咐?听说舅母近日身子不适,不如让宜乐给您奉茶吧,也全了宜乐十几年未能在身旁服侍的孝心。”

太后:……

“阿嬷~”知漪从门前探出小脑袋,可爱的模样当即驱散太后心中阴翳,忙招手示意。

知漪漾着小酒窝扑入太后怀中,再好奇地看着宜乐郡主,“这位姐姐是?”

第47章 郡主

“这是……”太后思忖了下,“这是宜乐郡主,你唤她宜乐姐姐便行。”

宜乐郡主来时早知道太后身边养了位外臣的女儿,很是疼爱,不过这小姑娘年纪很小,和自己又没什么冲突,宜乐郡主当然不会有什么抵触,笑得无比真诚,“舅母说得对,妹妹叫什么?”

“慕知漪。”知漪软声答道,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她,乖巧可爱的模样让宜乐郡主想起自己曾经最喜爱的瓷娃娃来,再看那婴儿肥的脸蛋和一对小酒窝,差点没忍住上手去捏捏。

转眼一瞧太后护得紧的模样,宜乐郡主咳了咳,抬起的手硬生生转了个方向将额前碎发拨开,“是哪两个字呢?”

“一叶知秋。”知漪顿了顿,回想下一句,“娟娟羣松,下有漪流。”

“好名字呀。”宜乐郡主眨眼,“比我名字好听多了。”

“宜乐不好听吗?”知漪歪头想了会儿,“先生说过‘风云无测有怜时,且珍且惜宜行乐’,宜乐姐姐的名字很好。”

太后不禁一笑,人家说得不过是客气话儿,偏知漪这么认真,还引诗辩句。

宜乐郡主的封号是先帝御赐的,寓意自是不用说的,该是正如那句诗中所说,望她及时行乐,珍惜当下。

宜乐郡主连连摆手,“这只是封号而已,母亲真正给我取的名字为‘兰彤’。”

她将二字解释给知漪听,两人凑在一块儿,像是在说悄悄话。叫太后暗暗称奇,知漪平日可不是谁都能这般说话的,莫非她和宜乐还有些投缘不成?

正好都没用早膳,太后便顺势留了宜乐郡主一同,席间不时问一些她和荣寿长公主近年都待在何处、回京所为何事之类的话儿,宜乐郡主一一答了,同时命跟来的几个嬷嬷奉上南地特产吃食,正适合早膳时用。

太后听了做这几种吃食需费的工夫,笑道:“这点当真与你母亲一样,脍不厌精食不厌细。”

荣寿长公主自幼就挑得很,吃穿用度上向来是要最好最精细的,若哪顿膳食中她爱吃的菜做得欠了些火候,她宁愿饿着肚子等上半个时辰也不会动筷。

宜乐郡主点头,“这是自然,母亲常说既然身为公主,自然凡事都要配得上公主的身份,半点不可马虎,不然就会失了体面,舅母觉得可是?”

太后暗暗摇头,你母亲要求的可不单单是要配得上公主身份而已,她那是喜欢鸡蛋里挑骨头,有哪点不顺她的眼便是不对的。

想到“事儿精”一般的荣寿长公主,太后又开始头疼了。她还以为这位一出了京就不打算再回了呢,没想到回得这么突然……还带着由她亲手教养大的女儿。

大致可以预见到宫内今后有一段时间不平静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1页  当前第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9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帝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