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千山记_分节阅读_第9节
小说作者:石头与水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8 MB   上传时间:2017-01-14 22:23:23

戚嬷嬷是知道些旧事的,她年岁已老,只是道,“嫡亲母女,总是有些像的。”

谢太太沉默半晌,终道,“莫如是方氏的女儿,更是谢家的骨血。”只要方氏不开口,谢家绝不会提及当年。她不大喜欢谢莫如,但,她更不希望谢莫如搅进那些旧时恩怨。

想来,方氏亦作此念吧。

☆、第13章 生存的智慧

  谢莫如一招克敌,得以安宁。

是真的安宁,不说谢莫忧再不敢在她面前说些自以为是的蠢话,便是谢太太在那日后,也恢复了与谢莫如之间完美的礼节。

实是意外之喜。

是的,她打算改善与谢太太的关系,先前亦试探过,不过,谢太太与她有着不一样的审美。谢太太不一定喜欢谢莫忧那样的性子,但谢太太对于那种撒娇讨喜的行为并不讨厌。这并不是说谢太太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事实上,谁会讨厌阿谀奉承呢?不说谢太太,便是皇帝也一样喜欢,不然史书上怎会有专门记录的佞臣传。最终让谢莫如放弃的是,谢太太的手段太让人眼熟了。

她大早上的过去请安被谢太太堵回去,谢太太转身赏她衣料首饰,呵,这种行为……史书上多少帝王就是这样收服手下人的,通俗说,民间驯狗也常如此,先打一顿再给根骨头,久了,狗还会感激听命于你。

谢莫忧还问她为什么不穿新衣戴新首饰,呵,这种问题……她是有打算改善与谢太太关系的意思,可不是准备把自己变成一条摇尾巴的狗。

或者谢太太并没有这个意思,又或者这样的事做了太多,如今不过手熟尔的又做一回,再或者,是她多想。只是,谢莫如已经不打算与谢太太有所交流。

那么能与谢太太的关系恢复如初,就着实令人惊喜了。

谢柏赐婚宜安长公主的圣旨到谢家时,谢莫如正在华章堂念书,松柏院的丫环素馨过来传话,一家子去前厅接旨。

谢莫忧大喜,原来是真的,她二叔真的成了驸马!留下小丫环收拾文房四宝,就要同素馨过去。素馨望向谢莫如,自从谢莫如放一大招后,松柏院里有些眼力的丫环婆子都对谢莫如格外客气。她们不一定有对宁姨娘一系那般殷勤,但,绝对足够恭敬。想谢莫如当着谢太太的面儿一句话干掉谢莫忧,谢太太宁姨娘还没说她半句,如素馨这样的丫环,不会认为自己比谢莫忧更有脸面。倘哪里服侍不周,让谢莫如说出些什么,那实在是难以想像的后果。

素馨笑,“太太让两位姑娘一道过去。”

谢莫忧只得瞧在收拾的谢莫如一眼,很想催一催谢莫如的速度,又不想开口同谢莫如讲话,于是,给纪先生使了个眼色,纪先生并不多言。好在谢莫如不过收拾东西,并非故意磨蹭,文房四宝收拾停当,与纪先生说一声,便带着丫环与谢莫忧素馨同去了。

旨意是赐给谢柏的,接旨却是一大家子的事儿,连她们这些女孩子都要在其中,不过,没有方氏,当然,更不会有宁姨娘。待人来齐了,摆上香案,男一起女一起的跪下,听着内侍有些尖利的嗓音抑扬顿挫的念赐婚圣旨,骈四俪六的说一通,大意就是谢家家风好,谢柏人品佳,赐婚长公主啥的。

圣旨念毕,自有人去招呼内侍喝茶,女眷也回了内宅,宁姨娘早在松柏院等着,见谢太太归来连忙上前服侍,又给谢太太贺喜,院中丫环婆子齐齐上前嗑头贺喜。谢莫忧笑,“眼瞅就是二叔的生辰了,可是得好生贺一贺二叔。”

谢太太笑,“一会儿你二叔就过来了,你亲自贺他吧。”

屋内一派欢欣喜悦,谢莫如也很适时的摆出个微笑模样。宁姨娘已经在与谢太太商量着家中摆酒的事。

一时,谢家三父子过来,宁姨娘避了出去,谢莫如谢莫忧向谢柏道喜,谢柏笑,“同喜同喜。”

谢太太笑,“今年咱家喜事多,过两日再摆一回酒才好。”

谢柏笑,“定亲成亲摆酒有例可寻,如今不过亲事定下,倒不必大张旗鼓。近些天吃酒都吃累了。”长公主他已见过,模样很是不错,谢柏初婚,对妻子自然有些期许的。长公主身份尊贵,日后成亲也是有公主府的,他这驸马处于半入赘状态。谢柏对亲事并无不满,但身为正常男人,要为此大为庆贺,他也没这个心。

“你生辰近了,总要庆祝一番。”

谢柏笑,“家里摆两桌酒水就是,到时我陪母亲多喝两杯。”

谢太太颇有些扫兴,不过她素来疼爱次子,只得应了。

谢太太屋里热闹了一回,估摸着时辰不早,谢莫如告辞回杜鹃院,张嬷嬷等也听到谢柏要尚主的消息,因谢柏与谢莫如关系不错,张嬷嬷等面儿上都带了些喜色。

张嬷嬷笑,“二爷真是好福气。”要娶公主娘娘了。

谢莫如坐在妆台前,静薇上前服侍她去了发间珠钗,笑道,“今年喜事一桩接一桩,府里又该摆酒了吧。”

张嬷嬷并不关心谢家摆酒的事,她最关心的还是她家大姑娘,张嬷嬷道,“姑娘,今天有这大喜事,下午可还要上学?”

谢莫如道,“要上的,不上学也没意思。”

“这倒是。”张嬷嬷笑,“午饭已得了,姑娘看现在就摆吗?”方氏素来不用早饭,故而,杜鹃院午饭的时间会稍微早一些。

谢莫如点头,“好。”

方氏还是老样子,无喜亦无忧,倒是桌上有道鲜菌鸡丝汤,谢莫如很是喜欢,不禁多添了一碗,张嬷嬷笑,“早上送来的鲜菌,姑娘喜欢,晚上再做。”

谢莫如笑,“什么东西每天吃也觉不出香了。”

张嬷嬷笑,“这也是。”

难得方氏竟也添了第二碗,张嬷嬷不禁暗想,大奶奶虽不大说话,到底是嫡亲母女,总有些相似之处。

谢莫如亦是微微诧异,她与母亲口味相似,这倒不奇怪,她们母女向来一张桌用饭,或者是神秘的血缘作祟,的确是有许多东西,她喜欢,方氏也喜欢。方氏极少说话,母女两个更不可能在饮食上有什么交流,不过,喜欢的菜色上,方氏会多动两筷子,谢莫如话少,却擅观察,自然发现,呵,这菜我喜欢,母亲也喜欢。

山菌鸡丝汤并不是什么难得的汤羹,以往也不是没吃过,却是没见母亲回过碗的。今日母亲竟然回碗,若不是此汤味道格外合口,就是母亲心情不错。

谢莫如低头细尝一口,她这院的厨子是使老的,不可能做出第二种味道,自是以前什么味儿,现在还是什么味儿。那么,就是母亲心情好了。

谢莫如垂眼一笑,她不知道母亲因何心情好,不过,母亲高兴就好。

用过午饭,谢莫如在院里遛达两圈,便回房午歇了。

谢莫如的生活依旧惬意,谢莫忧却颇多不满意之处,她与宁姨娘道,“如今丫环婆子都听大姐姐的。”以往素馨等人的眼里何尝有过谢莫如,现下素馨在谢莫如面前是小心之后再小心,生怕哪里得罪谢莫如的小心翼翼,倒将她这个二姑娘排后了。谢莫忧不是傻瓜,今日素馨奉命去华章堂请她与谢莫如,不待谢莫如起身,素馨竟不敢动,谢莫忧心机浅些,也看出来这些丫环婆子是怕了谢莫如。

宁姨娘耐心的听完女儿说完今日之事,道,“这是素馨懂规矩,你祖母命她去请你们姐妹,难不成她先与你过去,让莫如跟在后头,这成什么样子?以往你们年纪小还没什么,日后都是大姑娘了,就得注意这个。姐妹两个一道过去,显得亲热,你非一先一后,不是明摆着姐妹不合吗?”

谢莫忧见母亲只是说她,不满的撅一撅嘴,宁姨娘抚摸着女儿的秀发,道,“我说过,你不用跟她比,这才好了几天,怎地又毛躁了?”

谢莫忧道,“我哪里毛躁了,是她总磨磨蹭蹭的叫别人等。”

“快一些慢一些有什么打紧。”

“等她一等是没什么要紧,我也不至于计较这个。”谢莫如绞着手中丝帕,“只是如今丫环婆子已对她另眼相待,再多上几回,这些人眼里哪儿还有咱们母女。”

宁姨娘笑,“一点小事儿,你倒这样留心。你也想一想,你兄弟们还在呢,阿兰阿玉阿芝是你亲兄弟,你父亲就他们三个儿子。下人仆婢,哪个不是眼明心亮,他们眼里怎会没你呢?素馨不过是不想得罪莫如罢了,你也晓得莫如那个脾气,好不好就要给人难堪。她不好服侍,丫环婆子自要小心些。”儿子是她生的,以后谢家终是她儿子的,又有何计较之处。

谢莫忧哼一声,先前从未放在眼中的人,忽然之间成为人们眼中的焦点。她们共在一处,下人总会先考虑谢莫如的想法,这可不是好开端。母亲不让她计较,如何能不计较?现在还是下人,将来会不会有一日,祖母父亲眼里也只谢莫如一人?宁姨娘自玉瓶中抽出一枝盛开的牡丹在手中把玩,道,“莫忧,以往丫环婆子跟红顶白,觉着莫如不大说话,便怠慢她。如今看她有些脾气,遂打叠起精神服侍。莫如姓谢,是你的姐姐,按理,丫环婆子怎么服侍你,自然该怎么服侍她。莫如不过得到她应有的待遇,你有何可恼之处?”

谢莫忧终于给她娘劝的舒缓了神色。

“今天你们随你祖母出去接旨,她站的地方,肯定也比你离你祖母更近些吧。”宁姨娘叹,“你要总是计较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以后能有什么出息?”

谢莫忧脸上微红,嚅嚅道,“我只是不想输给她。”

宁姨娘笑,“你这样好胜的性子,倒像我年少的时候。”

看母亲并没有责怪之意,谢莫忧伏在母亲怀里,撒娇,“我是娘你生的,自然是像的。”

宁姨娘无奈,点拨女儿,“我说过,你有你的好处。”

谢莫忧道,“我当然知道祖母、父亲更喜欢我,二叔虽对我好,不过他现在跟大姐姐更好,总是处处照应大姐姐。”

宁姨娘笑,“你二叔是男人,这眼瞅就要成亲,以后做官当差,在家的时间能有多少。再说,你们都是你二叔的侄女,你二叔的性子,对谁都好。”

“你呀,知道长辈们疼你,还不算糊涂,只是你也渐渐大了,不比小时候,长大了,便要更加懂事,愈发孝顺长辈才好。你祖母每天都要忙于家事,你祖父父亲要忙朝廷的差使,就是你二叔,也要正经做官了。你每天除了跟着纪先生上课,也该学着留心别个事。”谢莫如是什么重要人物吗?何必在她身上费心思,只要女儿讨得长辈欢心,以后有了好前程,如今的这些又有什么好计较的呢?谢莫如再好,她外家是罪臣,以后便是嫁人,难道不倚靠娘家?她既要倚仗娘家,便有低头的那一日。宁姨娘素有耐心。

谢莫忧本就不笨,由宁姨娘一指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她素来会讨人欢心的,如今隔三差五的,不是做双袜子缝条腰带,就是去厨下弄个点心,家里长辈她孝敬到了,就是几个弟弟也时常能吃到姐姐做的糕点。

当然,这里要说一声,谢家这般门第,女红什么的家里姑娘们还是要学的,至于厨事,略懂一些,知道做法,会指挥着下人做,也就算会了。绝对不是姑娘亲去厨房洗手做羹汤啥的。

谢莫忧这般玲珑聪颖,长辈们只有更疼她的,便是谢太太都因喜谢莫忧的孝心,将随身带了多年的一块玉赏了她。谢莫忧自此开了窍,更加孝顺不提。

谢莫如依旧过她的日子,倒是张嬷嬷心里焦的跟什么似的,私下跟谢莫如商量,要不要也做些东西孝敬长辈啥的,总不能好儿都被谢莫忧抢先占了去。谢莫如笑笑,“嬷嬷急什么,咱们自来是这样过日子的,并没什么不好。”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做出来,效果与结果都是不一样的。谢莫忧去献殷勤,谢太太赞一声孝顺。倘换了她做同样的事,谢太太得先琢磨她是不是有什么别个意思了。万一再给个没脸,再叫人送一回衣料首饰,岂不无趣。

谢莫如乐得清静,她本身性子偏冷,真叫她学谢莫忧那一套,她也做不来。不过,谢莫忧能在这些事上下功夫,谢莫如颇是刮目相看,宁姨娘不愧是多吃了十几年的盐,较之谢莫忧,高明的多。

宁姨娘与谢太太商量,“咱家姑娘都大了,这回二叔生辰,二叔不打算大办,家里也要摆两席酒的。自家人摆酒,倒不必像大宴席似的讲究,事情也简单。倒不如让她们姐妹商量着安排,一则是她们的孝心,二则姑娘大了,总要学着管家理事。”

谢太太笑,“也好。”

☆、第14章 谢太太的烦恼

  谢莫如用过早饭去松柏院请安时,听谢太太说了让她与谢莫忧筹备谢柏生辰宴的事。

谢太太笑,“你们渐渐长大,听纪先生说,功课都学的很好。女孩子家,念些书自然好,腹有诗书气自华么。读书,也能明理。不过,你们大了,管家理事也得懂。你二叔生辰,咱们自家人摆两席酒,算是个小小家宴。你们姐妹商量着来,有什么不懂的只管问李青媳妇,她也是管事多年的老人了。倘有什么难事,同我直接说就是。”

谢莫如谢莫忧起身应了。

谢太太对李青媳妇道,“莫如莫忧是头一回管事,你多帮衬。”

李青媳妇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妇人,眉眼自不能与谢太太相比,也带着几分水秀,说来这位媳妇以前还是谢太太身边服侍过的大丫环,年岁大了嫁了府中管事,嫁人后不能在谢太太身边近身服侍,不过她十分得力,谢太太颇多倚重,如今依旧管着府里一摊子事儿。闻此言忙上前给两姐妹施礼,道,“两位姑娘只管吩咐,奴婢不敢不尽心。”

宁姨娘管家时没少同李青媳妇打交道,谢莫忧与她是熟的,笑的很是客气,“那就请李嫂子多关照了。”这些管事媳妇,甭看是下人,可平日里她娘都会客气些的。

李青媳妇笑,“都是奴婢的本分。两位姑娘打算什么时候准备咱们二爷生辰宴的事,我过来听差谴。”

谢莫忧挺想谢太太先给她们拿个主意,可谢太太没说话,谢莫忧也挺想先开口,却不好当谢莫如不存在,只得瞧了谢莫如一眼,谢莫如方道,“二叔的生辰还有十来天,因是家宴,想来并不繁琐,倒不必耽搁功课,下午放学找个清静地方商量就是。你既是太太倚重的人,想来是个能办事的。先把去岁二叔生辰的菜色果品的记录单子找出来,再想一想,今年在哪里摆席,用哪个厨房哪个厨子,桌椅板凳食箸器具都用哪些,介时哪些丫环服侍,丫环们穿什么戴什么显得喜庆妥帖。这些,咱们一并商量着尽早定了,再安排采买。”

李青媳妇顿时心下一凛,忙道,“是,姑娘吩咐,奴婢都记下了。”听锣听声,听话听音。唉哟,别人只说大姑娘脾气大,真是话只说了一半,人家脾气大,本事也不小啊。如今宁姨娘管事,她虽是想偏着谢莫忧一些,可明摆着大姑娘更怠慢不得啊。这位平日里话不多,可乍一说话你就得明白,这是位明白人,她心里桩桩件件都有数。你怠慢她,凭这位大姑娘的脾气,谢莫忧的面子她都不给,李青媳妇可不想找不自在。

人啊,都是柿子挑了软的捏。

如今一见这位不是属柿子的,李青媳妇又不是找死的性子,自然恭敬。

因是乍然刚听到谢太太让她们办谢二叔生辰宴的事,一时之间,谢莫如只想得到这些,说完之后,谢莫如对谢莫忧道,“二妹有什么要补充的么?”

谢莫忧倒是早知道她娘提议让她与谢莫如筹办家宴之事,她心里也早有腹稿,只是如今都给谢莫如这家伙说了去,她还要补充什么啊!倘不是极力克制,谢莫忧的脸得青了,谢莫忧僵硬的保持涵养,“也就是大姐姐说的这些了,倒是大姐姐觉着,咱们在哪里理事好?”

谢莫如道,“这个我不熟,你说呢?”

谢莫忧心下不忿又叫谢莫如抢了风头,头脑一热便道,“不如就去牡丹院。”

这种主意,谢莫如不做评价,直接驳了去,“牡丹院不甚清静,李嫂子给我说个清静地方。”

谢莫忧牙都要咬碎了:牡丹院哪里不清静了!

李青媳妇不想得罪谢莫如,她也绝不想得罪谢莫忧啊,谢莫如把这烫手山芋往她这儿一扔,李青媳妇在府里服侍多年,这回真是烫了手,她嚅嚅道,“这个,奴婢一时也想不起来,不如奴婢回去想想再回禀大姑娘。”

谢莫如看了李青媳妇一眼,谢太太不想姐妹两个再出现上次的局面,于是出言笑道,“要我说,也不用别处,我这跨院儿闲着,收拾出来你们理事就是,离得近,我也放心。”

谢莫如道,“多谢太太。”

谢太太一笑,“咱家姓谢,外头人倒是常叫我谢太太,你这一说,重了音。一家人,哪里用总是太太奶奶的,倒显生分了。以后跟莫忧一样,喊我祖母吧。”真是愁死了,谢太太发愁的事半点儿不比李青媳妇少,李青媳妇不过是烫手山芋不好接,她这里,每次见谢莫如展示智商她就发愁。丈夫与次子都明里暗里表示过,不要太过忽视谢莫如。谢太太不喜欢方氏,谢莫如怎么说都是她的孙女,性子淡些什么的,谢太太也容得下。要是谢莫如就是一平常小女孩儿,谢太太也就随她去了。可谢莫如这种智商,哪怕丈夫儿子不说,她也得另做考虑。

聪明并不是坏事,就是谢太太也不能违心说自己不喜欢聪明孩子。如果谢莫如只是谢莫忧这种聪明,谢太太得念了佛。关键是,谢莫如完全是碾压谢莫忧。要说谢莫忧也绝对不笨,还有宁姨娘教着,谢莫忧的消息肯定来得比谢莫如要早要快。她说了给谢柏准备生辰宴的事,谢莫忧意料之中的模样,谢莫如却是微有诧异,可见谢莫如完全是刚刚知道。

刚刚知道就能想出这些要准备的事,谢莫如心思细密,实属罕见。当然,心细的人,谢太太也见过,关键谢莫如知道这事要怎么办。谢莫如自己当然也不懂,席面儿摆在哪里,准备哪些菜色点心,用什么样的食箸器皿等等,谢莫如不懂是正常的,她这个年纪,又没人教她,以前也没经过这些事。可她知道把事情交给李青媳妇,你给我想一想,到时我看你想的如何,看一回,也便懂了。

遇到这种人,她纵使年纪小些,你也得小心了,孩子很容易长大的。不见李青媳妇这八面玲珑的也是越回话越恭敬么?

谢太太真是头疼,前些天倒是见谢莫如示好来着,她早起进宫,这孩子大早上的过来请安,说的话不大好听,其实来了就是示好的意思。她明白,只是觉着谢莫如另一半的方家血统实在太过傲气,便想磨一磨她。孩子么,尤其谢莫如的出身,若有可能,总要收在掌中才好。

谁承想,她这一磨,谢莫如直接转身了。谢莫如现在跟谢柏关系最好,这丫头是不打算烧她这灶头了。她能明白谢莫如是想在谢家获得一定的地位,聪明人,办法总是多的。你这条路走不通,人家转身另辟蹊径。

谢太太真是愁的要命,我多年媳妇熬成婆,不给小辈面子怎么了?我折了你的面子,再给你衣料首饰安抚,已是给你面子了。你不用我衣料首饰,转身另寻靠山,你寻的靠山还是我小儿子。我小儿子刚考得功名,马上就要娶公主,他的意见在家族中会越来越重要。甭以为父母长辈就不势利了,人性皆同,我小儿子为你说话,我虽不大喜欢你,可同样不能再怠慢你。因为我们毕竟不是敌人,我们是有着血缘关系的亲人,我也不会为你跟我小儿子生分……而且,你这么小就有这样的聪明智慧,尽管不想承认,可小孩子的未来总是有无限可能,我的生活经验也不能让我再怠慢一个聪明又智慧的小孩子。

唉哟,我真是愁死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17页  当前第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3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千山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