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千山记_分节阅读_第46节
小说作者:石头与水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8 MB   上传时间:2017-01-14 22:23:23

李樵叹,“所以,谢姑娘待不语也很亲近。”

李宣简直听不下这等浑话,道,“莫如妹妹才不是这种肤浅人。”原本想着大哥同苏不语除了脸相似,简直没有半点儿相似之处,殊不知大哥这脑袋与苏不语也偶有共通之处啊。不过,也说明大哥心情实在是好。

“是啊,不然谢姑娘不可能仗义出手。”李樵道,“有手腕的人鲜有宽厚,谢姑娘难得手腕出众且心地宽厚,宣弟,这样的人,是值得终生为友的。”

李宣深以为然。

李樵眼中露出一抹笑意,不管出自什么原因,他能确定谢莫如并不愿看到北岭先生留在帝都。他刚受谢莫如人情,倘此时谢莫如有所差谴,他再不能有二话。谢莫如却拒绝了,还会提醒他帝心何在。

这女孩子在成全他。

其实,不只是成全他。

谢莫如出手全他名誉,苏不语李宣都对她心存感激,她不需报偿,他亦对她敬重有加。

成全他人的人,有朝一日,他人亦能成全她。

此情权且寄下,以待来日吧。

谢太太得知李家兄弟与苏不语告辞后,对谢莫如的本领大为叹服。谢莫如出去次数有限,唯有几次都是跟着谢柏出门,便是这寥寥数次,就能结交到这等人物,实在是谢莫如独有的手腕了。

谢太太并未多问谢莫如与之李家兄弟、苏不语相交之事,十五将近,谢太太身为命妇,将要进宫请安。

虽说熟门熟路,每月两遭,谢太太亦不敢有半分懈怠。照例先将家中事交付两个孙女,谢太太在次子的护送下进宫。

谢柏将要出使西蛮,虽是做为副使,可相对谢柏的年龄与官场经历,这亦是难得体面。原以为谢柏尚主之后仕途恐为艰难,不预柳暗花明,谢贵妃亦为弟弟高兴。母女见面,谢太太行礼,谢贵妃赐座,喝过茶,先叙问候,接着谢贵妃细问谢柏出使之事,笑,“我进宫时阿柏刚刚念书,一转眼,他都能为国效力了。”

谢太太笑,“是。”谢柏出使之事,谢家阖府都为之欣喜,哪怕这差使是千里迢迢的苦差使,也是差使啊。

谢柏刚刚尚主,与宜安公主十分恩爱,又为穆元帝器重,母女二人说起话来亦格外轻松。说了一回谢柏,谢贵妃方提及北岭先生在国子监讲学,谢莫如为李樵让位之事,谢贵妃笑,“莫如一个女孩子,怎么还到国子监去?”想她当年在家中比谢莫如受宠百倍,也无这等自由啊。

对于谢莫如的行为,谢太太如今鲜作评价,倒不是谢太太对谢莫如的举动有所偏见,实在是谢莫如行事一时之间难辩深意。谢太太自认才能只限于内宅,所以也就不多管了。听贵妃闺女问,谢太太笑,“北岭先生有大名声,她想去,阿柏就带她去了。”

想去,就带她去了。

听到这种回答,谢贵妃都无语了。原来国子监是闺中小姐是想去就能去的。

好在,谢贵妃今日亦不是要对谢莫如去国子监的事发表看法,她不过略一问,便将柳妃就此事在胡太后耳边敲边鼓的事告诉了母亲。谢贵妃道,“好在长公主明理,陛下与太后娘娘并未多想。”

谢太太心下骂柳妃多嘴,不过,这也只能是在肚子里骂一骂就是了。谢太太笑,“娘娘放心,莫如既然敢去,她就有法子应对。”

谢贵妃点头,原来娘家对谢莫如有这等自信,怪道给谢莫如这等自由。

谢太太回府,难免跟丈夫提及此事。

谢尚书冷笑,难怪依着开国公府的名头儿,柳妃都是生了皇子才挤进妃位。谢尚书道,“这事无关紧要,跟莫如说一声吧。”看来柳妃委实野心不小,不过刚晋妃位,就想动一动谢贵妃的位子。有野心不是坏事,野心太大,手段太蠢就要命了。

谢莫如知道后倒没说什么,她更关注李樵一些。

李樵借北岭先生崭露头角。

不同于先时的恶名,他得北岭先生欣赏,很快与北岭先生成忘年交。有人提醒北岭先生李樵声名,北岭先生宽厚更超人想像,先生一笑道,“将心比心,我在七岁时尚不知唐三彩为何物,倘因此就断定一人是贤是愚,岂不狭隘?”

北岭先生此言显然是有力度的。

李樵处境立刻大为改善。

李宣想趁热打铁请父亲永安侯带着兄长出去交际,以加重李樵身份,永安侯淡淡,“再说吧。”

李宣道,“父亲与大哥分离多年,如今有机会正该多亲近。不然,生离了父子情分,岂不惋惜。”

永安侯显然不欲谈及此事,将手一挥,“我累了。”打发李宣出去。

李宣欲再劝,永安侯已闭上眼睛,眉宇间满是厌恶。李宣没敢再说,只得悄声退下。便是他与李樵非同母所出,此时对这位庶兄也不禁怜惜。

李樵倒是无所谓,他住在永安侯府最偏僻的冬梅院,其实李宣初时给他安排的是离主院颇近的朗月居,未料刚搬进去,便收到永安侯的命令,吩咐他搬至侯府西北角的冬梅院。李樵没说一句话立刻搬至冬梅院,对于今日之事亦早有准备,还安慰李宣几句,“父子也得讲究缘法,我不得侯爷眼缘,并非一日。宣弟不必再为此费心,我也不想同侯爷相见。”李樵搬至侯府数日,父子两人还未见过。此亦为一奇事。

李宣两头劝,千万叮嘱,“大哥,你可别在外头说这话。”名声刚刚好转,此话叫别人听到未免多心。李宣也不单是为李樵,他身为侯府世子,李氏宗族将来的族长,亦不想见庶兄名声败坏。何况庶兄并非坏人,既有挽救之地,这是他身为弟弟与未来族长的本分。

李宣这般,李樵不禁微笑,“我知道。”

李宣同谢莫如道,“真不知父亲与大哥是何缘故?”

此事,倒不是他刻意要同谢莫如说。主要是,北岭先生都为李樵说话,李樵毕竟是永安侯府的公子,此时永安侯府更该趁热打铁为李樵正名,偏偏永安侯无事人一般,便是有人在他面前提及李樵,永安侯都是一幅淡漠模样,不要说趁热打铁了,不给李樵扯后腿就是客气说法了。帝都多少人眼明心利,李家父子不睦之事,如今早不是新闻。

谢莫如道,“这也没法子。”

李宣盯着谢莫如瞧,谢莫如摸摸脸,问,“怎么了?”

李宣道,“妹妹素来足智多谋,难道没法子教我?”他过来,主动自陈家事,也是有想同谢莫如问个主意的意思。至于向女孩子请教是不是有些没面子啥的,李宣还不至于无此心胸。

谢莫如道,“我又不是神仙。”她爹也不喜欢她。

谢柏问李宣,“我这就要去西蛮,李九江准备好了没?”

李宣点头,遗憾,“可惜我不能与你同去。”

谢柏打趣,“私下也不要你啊我的,该叫小姨丈才是。”

李宣道,“那我给莫如妹妹叫什么。”皇室就是这样不好,辈份时常凌乱。

三人均是一笑,李宣说到一件趣事,“平国公府世子对北岭先生献殷勤,特意买了一卷青松明月图送给北岭先生,结果北岭先生一看,竟是假的。”

谢柏看谢莫如一眼,道,“青松明月图在先帝时曾被赐大长公主,怎会流落民间?先时我同莫如倒是在文玩铺子见过,我一见便知不是真品,平国公府与国同长,怎会连此事都不知?倒闹出这等笑话。”

李宣道,“平世子是个憨人,不知又是谁在唬他。”

谢莫如道,“这事定不是外人做的。”

李宣道,“妹妹不知,平世子憨的厉害,还是个棉花耳朵。”能哄他的人多了去。

“听说柳妃刚刚生了小皇子,晋为妃位,这个时候,谁肯去得罪平国公府。”谢莫如好奇,“这位柳妃娘娘恐怕与平世子不是一母所出吧?”

谢柏李宣齐看谢莫如,平世子这一件事儿您怎么就看出柳妃娘娘庶出来着?谢莫如只作寻常,道,“要是柳妃娘娘同胞兄弟,哪个敢去作弄平世子?”

李宣做个“嘘”声的手势,嘿,这可是陛下的小老婆哟,咱们不好私下说闲话的哟。谢莫如不以为意,“这有什么不敢说的,汉武之母王太后还是再嫁之身,自古英雄不论出身。我就是觉着平国公府都乱到外头来了,可知府内是何情形。”

李宣叹,“公门豪府,自来便少有清静的。”

谢莫如笑,“人心思乱,则世道乱。人心不静,则世道不宁。一府一家,亦同此理。”

李宣不好再接此话,谢莫如道,“这是李兄曾外祖母的话。”

曾外祖母……

那,那不就是,他娘的祖母么。

他娘的祖母,那不就是当今的祖母么。

当今的祖母,那不就是太祖皇帝的亲娘么。

那位伟大的女性说的话,李宣恨不能站起来恭听。结果,他这刚把他曾外祖母的身份翻译到官方系统认证,想起身以示恭敬时,谢莫如这话也说完了。李宣道,“莫如妹妹,以后你再有这种话,先给我提个醒儿。”

谢莫如哈哈一笑。

李宣嗔怪瞧她一眼。

谢莫如同李宣打听,“平国公世子品性如何?”

李宣道,“虽无甚大本领,凭心而论,那不是个坏人。只是柳国公二子太过出众,就显着世子有些平庸了。”

李宣素来厚道,能叫他说出平庸,可见不是一般的平庸。

谢莫如点点头,并未多言。

待李宣告辞,谢柏十分怀疑谢莫如要对平国公府下手。柳妃在胡太后耳边敲边鼓的事,谢贵妃已跟谢太太说了。

关键是,既瞒不过谢贵妃,自然也瞒不过赵贵妃。

于是,天知地知你知我也知。

没过两日,消息灵通的人都知道柳妃在胡太后面前下话儿的事儿了。也不知到底是谁将此事流传出去的,柳妃知此事泄露后,气得在宫里摔了只翡翠盏。

谢贵妃立刻差宫人给柳妃补了一只一模一样的,柳妃顿时噤若寒蝉。

谢贵妃对谢莫如没印象更没感情,对谢莫如的身份亦有忌讳之处,对谢莫如在帝都的所作所为更是不置可否,但,谢莫如毕竟是姓谢的。她还协理六宫呢,柳妃就敢在胡太后耳边对谢莫如说七说八,当她死人不成!

此事,谢太太亦早告知谢莫如,只是谢莫如当时并无动静,如今打听平国公府之事,谢莫如显然不是无地放矢。

☆、第65章 好处~

  出使西蛮就在眼前,谢柏多歇在公主府,宜安公主与谢柏夫妻关系不错,很为谢柏收拾了许多远行物什。还想着派个稳重侍女在一畔服侍,谢柏笑,“千里迢迢的,女孩子柔弱,不必带侍女,有小厮服侍即可。”

宜安公主道,“我只担心小厮粗心。”

谢柏笑,“我一大老爷们儿,有什么要紧。”

宜安公主便不再坚持,小夫妻离别在即,自然有许多私房话要说。宜安公主是不放心丈夫出远差辛苦,谢柏则有些不放心宜安公主的政治素养,谢柏道,“我这一去,至少两月。倘你有难以抉择之事,只管去同母亲讲,或者问莫如,都可以。”

宜安公主与谢太太的婆媳关系是很不错的,只是,她对谢莫如很有些敬谢不敏的意思。不过,丈夫这般说自是关心于她,她性子柔顺,柔声应了。

谢莫如对宜安公主也没什么特别的印象,除了觉着宜安公主自小长在宫廷,却完全没有应有的政治眼光外,宜安公主对她也就是个路人甲。当然,比路人甲强,宜安公主是她二叔的媳妇,但也仅止于此了。

尤其宜安公主带着谢莫忧去承恩公府参加春宴,谢太太谢尚书不说什么,谢莫如更是事不干己不开口,不置可否。

谢柏给谢莫如送了一些峨嵋山茶,谢柏笑,“公主喜欢吃这茶,宫里赏赐不少,公主原说要差人送来。我正好过来,就一并带过来了。”

谢莫如道,“这茶以前听纪先生讲过,咱们府上倒不常饮。”新茶用外锡内金的小茶罐盛放,谢莫如打开一罐,闻了闻,命丫环去泡来。另指了一罐尚未开封的道,“给纪先生送去。”又对二叔解释道,“纪先生是教我与莫忧的女先生。”

谢柏颌首,尊师重道原是应当。他家里不缺东西,缺的是子弟这份儿眼力与做人的周全。

谢柏道,“我这就要去西蛮,年前借的书该早看完了,明日我正有空,不如一并去翰林院把书还了,你要再借新书,也无妨。”

谢莫如自然称好,一时紫藤捧来新茶,叔侄二人共品新茶。

谢莫如对茶也就那样,她自来衣食不缺,在这上面的欲望并不强烈。她另有其事,问谢柏,“二叔,城里可有关于平世子的新鲜事儿?”

谢柏素日事忙,哪里会关注平国公世子,想了想,道,“平国公世子啊,上次给北岭先生送了回假画,便不大见平世子出门了。”

谢莫如点点头,“看来是受了责罚。”

谢柏见谢莫如格外关心平国公柳家的事儿,不禁提醒她,“平国公府庶强嫡弱,在帝都不说人人皆知吧,也不算什么机密事。但有一样,你心里有数,平世子的生母平国公夫人王氏出身先宁国公府,宁国公府当年陨落,跟英国公脱不开干系。后来今上亲政,方正先宁国公之名。”换言之,英国公府方家与宁国公府王家,那绝对是血海深仇。

谢莫如眉毛都未动一根,道,“今上既为宁国公府正名,怎么如今已不闻宁国公之名呢?”帝都公门侯府,现在早已没有宁国公府。

谢柏深看谢莫如一眼,谢莫如忽心生不妙,果然,就听谢柏道,“据闻当年宁国公府满门抄斩,后来今上命人去寻宁国公府后人,男丁不存,便将宁国公府爵位彻底收回。”

谢莫如点头。

第二日,谢莫如与谢柏去翰林院外书馆换书。

翰林院在搞土木工程,谢柏进去见一处馆阁围着布幔,似有工人在施工,有熟悉的同僚过来打招呼,谢柏不由问,“这是在做什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17页  当前第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6/3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千山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