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妻有妻道_分节阅读_第14节
小说作者:鱼蒙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79 KB   上传时间:2016-07-22 11:36:36

  赵九卿福了福身子谢过,一边附在宋研竹耳畔道:“二妹妹趁这个间隔赶紧想想一会要画什么,若是实在画不出来,也好想个旁的法子圆回来。”

  原来赵九卿这是真的担心她“技艺拙劣”。

  宋研竹心中一暖,摇摇头道:“九姐姐,你别担心我,就是画个‘小鸡啄米图’,我也得把这画画了!”

  赵九卿“啊”了一声,宋研竹抿唇笑道:“一会劳烦姐姐奏一曲‘梅花引’,可好?”

  “好。”赵九卿痛快应道。

  过了片刻,琴便搬到了中间,赵九卿款款坐下,宋研竹站在桌前,对她轻轻一点头,就听琴音落下,袅袅琴音如甘泉缓缓沁润着众人的心脾,悠远而雅致。

  宋研竹闭上眼睛听了一会,只觉得整个人的身心都放松下来,前一世的时光突然开始倒退、回溯。

  兵荒马乱的围城之战,遍地哀鸿的建州,血染城墙的惨烈,巨大的悲恸在宋研竹的四肢蔓延开来。她的身子不由地战栗,不是这个,不是……她闭上眼睛努力回想,终于在一片迷雾中,看到了她想看到的一切……

  曾经的她琴棋书画不会,洗衣做饭嫌累,文不精通,武不涉猎,最大的优点就是执着。

  资质差,所以她愿意花上比旁人多十倍的功夫咬着牙去学习。祖母不喜欢她,可是她相信只要自己乖巧地站在一旁,总有一日祖母会瞧见她。后来遇上了了陶墨言,他的眼里从未有过她,可是她就是愿意一直等着他……

  她一直都知道陶墨言是多么优秀的一个人,琴棋书画、文治武功,他样样在行。她花了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去研究他的喜好。得知能嫁给他时,宋研竹以为自己已经花光了人生所有的运气,所以后来,他不冷不热地待她,她时时刻刻地贴近他,讨好他。

  她曾经真的以为只要耐心等待,一切都会降临在她的身上啊……

  宋研竹的脸上现出一丝悲凉的笑,仿佛又看到曾经满腔热情的她,在一个又一个独自度过的深夜里,疯狂地将陶墨言的画作、书法摆在跟前,一遍又一遍的临摹。

  直到有一天,陶墨言无意间见到了那些画,险些不辨真假。那是第一次,陶墨言站在她的身后,手把手抓着她的双手,低声道:“你瞧,起笔应当是这样……”

  赵九卿玉指轻弹,宋研竹一下子从回忆中醒来,午后的日光暖暖地洒在她的身上,前一世短短几十年,变成了弹指一挥间的回忆。

  你瞧,起笔应当是这样……

  宋研竹唇角漾开一抹笑,缓缓提笔。

  一笔一划,横竖之间,宋研竹的《梅花图》初见端倪。在一旁磨墨的宋玉竹并未瞧出端倪,围观的陶墨言和赵戎眼里的疑惑却已经由惊讶变成了诧异,二人相望了一眼,却不敢出声,唯恐打扰了聚精会神作画的宋研竹。

  一旁的宋欢竹和宋喜竹一心认定了宋研竹画不出什么好来,只优哉游哉地坐着,静心聆听赵九卿奏这一曲《梅花引》。

  众人万万没想到,就在此刻,赵九卿的一曲《梅花引》,却引来更多的人的旁观。

  “赵九小姐的琴艺果然高超,今日有幸能听到她的琴音,真是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

  水月阁上,站在最前方的陶夫人回身笑着对赵二夫人道:“能教养出这样好的姑娘,你也是功不可没!”

  “可不是!”袁氏奉承道,“听说赵九小姐自小师从名师,这一手琴艺在整个大齐也不能找出几个来!”

  赵二夫人摆摆手对陶夫人笑道:“九儿自小便喜好这个,所以才花了些功夫学。同您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您的画,当初可是得了太后娘娘夸赞的!”又对袁氏道:“倒是府里的几个小姐,真是让人刮目相看,个个气质不凡,各有特色,”她放眼望过去,逐个点评道:“大小姐优雅从容、三小姐俏皮活泼、四小姐天真浪漫,还有二小姐……”

  她顿了顿,在正中间奋笔疾书的宋研竹微微低着头,一缕头发落下来,阳光照耀着,连发梢都泛着光芒。他们几人已经站在水月阁上瞧了许久,从宋欢竹提笔作画时,他们就站着,就在方才,宋研竹闭目眼神的身后,赵家二夫人在这个小小年纪的宋研竹身上,看出了深水般的沉静……

  一向不与人亲厚的赵九卿,竟然甘当绿叶,为她弹奏。说起来,赵九卿许久不回建州,同宋研竹相处,也不过短短这些时间而已。

  赵二视线挪开,就见自家的儿子赵戎歪着头目不转睛地望着宋研竹,眼里泛着异样的光芒,而他身旁的陶墨言,眼里却充满探究。

  “宋家的二小姐,真是特别。”一旁静默着的陶夫人若有所思地说道,“走,咱们一块儿下去瞧瞧。”

  琴音渐渐走入尾声,低低地琴音如泣如诉,温雅婉转却连绵不绝,宋喜竹渐渐听得乏了,看看日头宋研竹也该画完了,遂站起身来要看,这一看,心下里不由地一抽:如果她没记错,宋研竹的确是不会作画,怎么不过片刻功夫,她却有板有眼画了这么许多梅花?

  她赶忙拉了拉宋欢竹,宋欢竹一看,不由蹙眉:怨不得旁人起初都是不屑的眼神,此刻却都静默不语,原来不是对宋研竹的画没兴趣,而是惊住了。

  不能,不能让她继续……宋欢竹深深吸一口气,忽而想起什么来,对袁怡身边的司琴打了个眼色。

  司琴“啊”了一声,对袁怡道:“表小姐,当心,你的身后有蛇!”

  “什么!”袁怡当下尖叫而起,宋喜竹也被吓了一跳,往后退了几步,恰好撞到了宋玉竹身上。

  宋研竹正凝精聚神地画着,被袁怡一声尖叫吓了一跳,手一抖,一条长长的墨迹就这么划过即将完工的《梅花图》上。宋玉竹再被宋喜竹一撞,整个砚台的墨都泼到了画上,一副好好的画,顿时黑成了一团。

  “对不起,二姐……”宋玉竹赶忙上来救画,已经晚了,一副画,只剩下一个角落,散落着几朵梅花,影影绰绰,形单影只。

第34章 赠食

  宋研竹愣怔地望着桌面,嘴角牵起一丝勉强的笑:瞧,正确的起笔,糟糕的落笔,原来一切都是注定的。

  “司琴,哪儿来的蛇!”被惊呆的袁怡半晌才晃过神来,厉声问道。司琴吞了口唾沫,颤颤巍巍道:“方才就在表小姐身后的,被您一声吼,缩了回去……”

  她的表情惊恐不似作假,袁怡的气稍平,望着那画,终究觉得对不住,“这画画了半晌呢……”

  “怎么这样不小心?”身后猛然传来声音,众人齐齐回头,只见袁氏、金氏、荣氏等几位夫人站在一旁。袁氏微微蹙了眉头看袁怡。一时间,问好的,请安的乱成了一团。

  就在宋研竹发呆时,陶氏走近了两步,站到了她的身后。

  两桌桌子分别摆着两幅画,一张是宋欢竹方才画好的《兰竹图》,陶颇觉惊艳,点头道:“宋大小姐这画果然清秀幽雅,别具一格!”而后歪了头看宋研竹已经糊成一团的《梅花图》,若有所思地看了眼陶墨言,笑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宋二小姐的画足见风骨。”

  别具一格?足见风骨?

  宋研竹抬头一看是陶夫人,整个人都定住了:婆婆……

  若说前一世,整个陶家人宋研竹最喜欢的是谁,除了陶夫人再无她人。她与陶墨言成亲没多久,陶夫人便随陶知府回京师任职,在短短的相处时间里,陶夫人的隐忍大度、亲厚随和都给她留下了极好的印象,“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连一向不服他人的金氏都对她给予极高的评价。

  这会再见陶夫人,宋研竹一口气憋在胸口,竟是呆若木鸡。

  众人听陶夫人点评,均是一愣。宋欢竹最快反应过来,款款几步向前,恭恭敬敬地行了礼,脸上带了温婉的笑,轻声道:“欢儿从前便听母亲提起,您画技精绝,绘兰堪称一绝,能得您点评,欢儿真是三生有幸!”

  “宋大小姐过谦了,”陶夫人虚扶了她一把,笑道:“我在你这年纪时还不如你。”

  含糊应了一句,撇头一看,宋欢竹还呆呆地站着。

  金氏着急扯了她一把,低声道:“欢儿,还不给陶夫人请安。”

  陶夫人摆摆手,摸摸宋研竹的头道:“好孩子,听说你前些日子生病了,可好些了?”

  宋研竹这才反应过来,赶忙上前恭恭敬敬地行礼,乖巧打道:“劳夫人惦念,已经全好了。”

  这个礼,她行的是诚心诚意,因着对陶夫人的尊敬,声音都比往日虔诚,抬起头来,竟是自己都未察觉到泛了泪光,正是眼波粼粼,灼灼生辉。

  在众人未察觉时,宋研竹又垂下头去。

  陶夫人回头亲厚地拉过金氏的手道:“我家梨儿同二小姐年龄相当,性子却是天差地别,我的那个啊,实在是玩劣极了。她若是有二小姐一半沉静,我也就阿弥陀佛了!”

  “您是不知道,研儿自小也是玩劣,吵得能翻了天去。长大了才像姑娘,我又嫌她不如小时候活泼可爱了!”金氏笑道。

  “可不是!”陶夫人捂嘴笑,而后假装叹了口气道:“看到这些姑娘们才觉得自己老了,果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如咱们那会,琴艺之高如何高过赵九小姐,画技之精又如何胜过宋大小姐?都说我那会算是不错的,我瞧着,我倒与二小姐差不离!”

  一番话,既恭维到了赵九卿和宋欢竹,又借着调侃自己赞扬了一番宋研竹,连着赵二夫人、袁氏、金氏的心都听得熨帖了,场面一时活络起来,众人纷纷恭维的恭维,夸赞的夸赞,一派和乐融融。

  独独宋欢竹,喜过笑过之后,暗地里却险些咬碎银牙:这场赏花宴,她准备了这么许久,没想到最后成就的不止是她而已,她还顺手推了一把赵九卿和宋欢竹。赵九卿一向声名在外,再出彩也不过锦上添花,可是宋研竹……

  宋欢竹看一眼呆头鹅一般站着的宋研竹,就听一旁的宋喜竹咬牙切齿暗自咒骂:“凭什么啊!她不过是个不起眼的笨蛋!”

  那日的赏花宴,最后在一片和乐融融的氛围下结束了,中间有个小小的插曲,就是在宴席中间,宋盛明突然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至送客时才鬓发有些凌乱地出现。金氏鼻子尖,在他的身上闻到了一股陌生而熟悉的脂粉味,冷笑了一声不发作,倒是宋老太太虎了脸,送完客就将宋盛明叫到了跟前,说了许久的话。

  宋合庆因着宋研竹的命令,在送走赵戎时,趁着旁人不注意送上了那个掐丝珐琅的食盒,并按照宋研竹的吩咐,对赵戎说道:“赵六哥,二姐姐说,谢谢您当日仗义相救!”

  赵戎怔了怔,很快才反应过来他说的是什么意思,想起那日贸贸然抓着人家的手,说要教她擒拿手,脸色一下变得复杂,半晌才结结巴巴回了句:“不,不用客气。”

  这一想真是憋屈,这不是证明自己眼瘸么!女的都没给看出来!赵戎颇为懊恼,带着食盒子爬上马车,打开丢了一块桂花糖蒸栗粉糕到嘴里,美食到嘴,一下子像是冲通了他的任督二脉,哪儿哪儿都舒坦了。他迟疑地看了一眼身边的人,不由地大乐:谁说就他眼瘸,陶墨言不也是么!这么大一个姑娘站在他跟前,他也没认出。或许到现在为止,陶墨言都没发现,宋二小姐和大街上的那个英俊小兄弟是同一个人呢!”

  心里揣着小秘密的赵戎突然有些得意,举了举手中的栗粉糕问:“要不要来一块?宋二小姐私家秘制!”

  若不是赵戎极力相邀,陶墨言决计不会爬上他的马车,而此刻,陶墨言极端想要掐死一心要炫耀的赵戎。他黑着脸看了一眼那食盒子,讥诮道:“女儿家的吃食,谁要!”

  “不吃拉倒……”赵戎喜滋滋地吃着独食,半晌像是忽而想起什么来,“我说你长得也不差,有鼻子有眼的,虽然不及我玉树临风,但也不至于神憎鬼厌,怎么那个宋二小姐似乎特别不喜欢你?诶,这话我怎么说到这么顺……”

  “……”

  因为这话你第一次见她时就说过。

  陶墨言不由地翻了个白眼,冷笑道:“我又没见过她,她厌我作甚!”

第35章 虎穴

  “娘,您说二弟媳妇这是什么意思?”

  老太太微微闭着双目,一手撑着头歪在黄花梨圈椅上,一手缠着念珠。桌子上鎏金的莲花模样的博山里炉里点着苏合香,烟雾袅袅升起,徒生了几分安逸。

  在她的下手坐着的袁氏此刻正是心急如焚,问了话只等着老太太回答。

  这叫什么事儿啊。

  自从那日金氏许了让赵姨娘进门,大家伙儿都准备好看金氏大闹一场,让赵嫣红知难而退,金氏也的确给了她们一个极好的开端,让她们都以为好戏即将开场,选择在赏花宴时抬小妾进门,让她一进门便无人问津的确像极了金氏的作风,可是,然后呢?

  袁氏叹了口长气,这个金氏,她是越发看不懂了。将赵姨娘迎进门后,安置在听雪阁里,竟就再也不管。人家小妾进门,好歹还要给正房太太送杯茶呢,金氏倒好,隔天就称病,不用赵姨娘到她跟前请安,更是关紧了院门,不让院子里任何人随意走动。

  人是迎进门了,可是在她身边伺候的,不是老太太的人,就是大房的人,问起金氏,金氏只说一切吃穿用度按照规矩来,三房付。规矩,规矩个屁啊,赵姨娘还挺着大肚子呢。袁氏整日提心吊胆,生怕照顾不好她肚子里的那个,回头老太太怪罪,为此只能好吃好喝地供着,不说燕窝人参,就说平日的点心也都是钱啊,若是按照姨娘的吃穿用度,那些钱哪里够?

  这下真是好了,平白为自己添了一尊菩萨,金氏反倒成了甩手掌柜!

  袁氏真是有苦难言,哀声道:“娘,倒不是儿媳心疼那些个钱,实在是……旁人若是不晓得,还以为这姨娘是替我家老爷纳的!”

  老太太微微睁了眼,“赵姨娘如何了?”

  袁氏道:“她……”袁氏想起头次见到她时她那张柔柔弱弱的脸,金氏抬进门不喝她那杯茶,她大约也是心里难受,掐着帕子慢慢地拭泪,一抬头袁氏都呆住了,只道,怪不得宋盛明能喜欢,就是那张脸,她瞧了都能心疼上一阵子。

  “算是还安分。虽然二弟妹称病不见她,她每日一早仍旧去二弟妹的院子外站上个把时辰,每每又被二弟妹身边的妈妈客客气气地劝回屋里。平日里不言不语地,只在屋里做些女红……娘,二弟妹性子倔,您得空还是劝劝她吧,既然人都进门了就别再端着了,若要这样,当初又何必主动说要让她进府?”

  “她那是生老二的气呢。”老太太微微叹气。

  那日赏花宴,宋盛明无缘无故地失踪了好一会,让金氏在众人跟前失了颜面,那会她也跟着觉得丢人,原是想好好训训宋盛明,让他要晓得分清轻重缓急,那会才知道,赵姨娘进门没多久便觉得身子不适,是以宋盛明才匆匆赶过去,只是后来,大夫看完了赵姨娘,宋盛明有没有再做什么,那真是只有他自个儿知道了。说赵姨娘如白莲花一般纯洁无暇,谁信呢,这样的关键时刻,还不是耍了个心机?

  袁氏也有些无奈道:“二弟宠她也得有个底线。咱们府里人病了一向请的是林源修大夫,独独赵姨娘不同,非要请什么林远秀。儿媳那日见他,面庞生的很,年纪轻轻的,能是什么名医,可笑外头的人都在吹嘘,说林远秀医术远胜林源修……”

  老太太无动于衷地坐着,显然有些腻烦了。袁氏心急,赶忙说道:“听说,二弟这几日都宿在赵姨娘的房里,二弟妹还总把他往赵姨娘身边凑。儿媳不是想多管闲事,儿媳只是想,二弟终究功名在身,现下虽无官职,往后却未必,若是到时候被人说他生活不检,宠妾灭妻,只怕影响了仕途。”

  老太太的眼色一沉,摆摆手道:“你一会去一趟老二家的屋里,就对她说,病若好了就该振作起来,没得因为与一个姨娘置气,就将一屋子的事情就撂下了。”

  袁氏面露喜色,仿佛得了尚方宝剑一方,又惴惴不安道:“那赵姨娘?”

  “本就是二房的事儿,咱们能帮得了一时,还能帮得了一世?你回头就对老二家的说,人是她要纳的,该如何管教都随她!再说了,张妈妈和锦雀都在跟前,还能出什么幺蛾子?”

  “好嘞,媳妇儿这就去!”袁氏心中终于落下一块大石头,这才忽悠悠想起另外一件大事儿来,“娘,那日百花宴,您瞧着哪家公子合适咱家欢儿?”

  “你的意思呢?”老太太正了身子。

  袁氏吟哦了片刻,踟蹰着试探道:“我瞧着陶大少爷倒也合适,难得的是,小小年纪谦和端方,沉稳大气,将来必定能成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7页  当前第1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妻有妻道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