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十样锦_分节阅读_第6节
小说作者:金波滟滟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19 KB   上传时间:2016-06-12 21:27:02

盛泽镇里也不是没有纳妾的人家,只是还没见过这样嚣张的妾。云娘本就了无生趣,现在被逼到绝路,更是横下心肠,当即便不再躲,抬起手照着采玉的脸批面就是两掌,打得声音脆响,高声骂道:“你既然想死,我就成全你,我们一起去阎王殿前辩个是非曲直!”

第12章 家人

杜云娘从来不是能受得了气的人,现在被人逼到了这样的境地,把命拿出来拼的心思都有了,手下自然不会轻,两巴掌将采玉打得脸上红肿了起来。

那采玉哪里是个老实的?因她抱着孩子无法还手,便将孩子向云娘身上一扔,两只手一齐抓了上来,云娘也不管那孩子,只挡住采玉的两只手,与她撕扯到一起。

孩子便落到了地上,哇哇大哭起来。

郑公郑婆和郑源都涌了过来,抱孩子的抱孩子,拦住她们的拦住她们。

郑源更是满脸怒气地立在云娘面前,一双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喝道:“杜云娘!你竟连孩子都不放过!”举起手便向她打来。

明明是采玉将孩子扔出去的,她这个亲娘都不管孩子怎么样,难道还要自己去抱孩子?郑源的心里早只有这娘俩个,自己怎么做都是错的。云娘气得要死,一眼看到桌上有一把平日做针线用的小剪子,一步上去抓到手中将尖头对着郑源,“你要是敢动我一下,我就杀了你,然后我给你赔命!”

郑源还真被镇住了,就连郑公郑婆采玉等人都停在原处呆了,只剩下几个月的孩子还在大哭。

偏这时荼蘼从门外探进头来,见云娘拿着剪子,也不顾会被剪子扎伤就跑过来夺,“娘子,你的手可不能伤了!”

云娘见荼蘼的手指被划了一个口子,血渗了出来,只得赶紧松了手,却向她道:“你赶紧去,不要管我们家的事!”

“是,”荼蘼答应着,却走到门口又停下回头问:“娘子,今天可要做什么饭,买什么菜?”

云娘看看荼蘼无奈道:“你随意吧。”

“可是我不知道啊?”

郑源突然火了起来,向着荼蘼瞪眼喝道:“滚出去!”

云娘看着荼蘼瑟缩了一下,又将目光投向自己,只得温言说:“荼蘼,你就按昨天的饭菜准备吧。”见她不走,又催道:“快去!”

荼蘼走了,郑公咳嗽一声道:“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说,为什么要动刀动剪子的?”

郑婆也气愤地道:“谁要伤了我孙儿,我定然不能饶!”说着将目光狠狠在瞪着云娘。

采玉哭道:“公公,就没见这样凶的人,竟要把孩子也打杀了呢!”

云娘从没见过如此颠倒黑白之人,又见郑家一家人都偏着采玉,更是心灰,并不答言,只求离开,也知郑家并不会轻易放人,正踌躇间,忽听门外突然传来一声怒喝:“好你个郑源,敢欺负我妹妹,当我们老杜家没人了吗?” 就见二哥一马当先地闯了进来,一把便将挡在前面的桌子向郑源掀翻了,也不管桌上茶壶茶杯稀里哗拉地在地上碎成一片,再将郑源踹翻在地,按住便打。

屋里人还没明白过来的时候,二嫂也如旋风般地冲了进来,一照面便揪了采玉的头发,披头盖脸地打着,手腕上的两三只镯子响成一片,又不住地痛骂:“不要脸的贱货!你勾引男人的时候,可想到了今日吗!”

郑公郑婆正抱着孙儿,见儿子被打本想上前去拦,可是郑公挡不住二哥,郑婆也拦不动二嫂,又顾及着孙子,急得直叫,“云娘,还不拉住你二哥二嫂!”

云娘早退到一旁,见二哥骑在郑源身上一手按住另一只手便将郑源身上的玉佩扯下来塞在怀里,又冷眼瞥到二嫂揪着采玉的头发,那头上的簪钗也已经没了,知他们并不全是为自己出气,而想趁火打劫,却说不出的解恨,哪里会管。

郑公郑婆只得一面叫着一面上前救儿子,那孩子又哭得更凶,正乱做一团,杜老爹带着杜老娘,大儿子大儿媳、三儿子三儿媳走了进来,大喝一声,“都住手!有话好好说!”

二哥二嫂占了上锋,又见家里来人,哪里肯松开,刚刚明明以捞些东西为目的,现在便真是打人了,又骂道:“想欺负我妹妹,不拿镜子照照,好叫你们们知道杜家还有人呢。”直到大哥大嫂见不成样子,上前将他们拉下来,方才气喘吁吁地分开。

云娘突然眼睛一酸,便落下泪来,哭道:“爹,你帮我做主,我要离开在郑家!”

郑公郑婆见儿子被打,他们也难免挨了几下,本气咻咻地要理论,听云娘如此一说,立即又软了,赶紧道:“他们小夫妻一时不合吵两句嘴,怎地就来打人?亏得亲家来了,有什么好好说清楚,还是合合顺顺地过日子罢。”

杜老娘却呸了一声,“烂心肠的老货,当初你们到我们求娶云娘时怎么说的?这才几年,竟然说都不说一声,就带了二房回来!”

郑家理亏,却也强辩道:“亲家怎不说云娘不能生养?我们家娶二房又有什么错?”

杜老爹却还沉得住气,只道:“你家既然说是娶二房,怎么瞒着云娘?进了门又不肯老老实实地,反在云娘房里混闹?既如此,我就去县衙里告你们家停妻再娶!”

郑公郑婆先前只想着得了男孙高兴,郑源亦因有了儿子乐不可支,虽知此次带回来云娘定然会不快,但却没想到闹到如今的地步。更不想杜家这样快便听到风声,竟然立即赶来,是以软言相劝,“亲家,有话好好说,我们到堂屋说话。”又拉又扯将杜家父子四人让到了堂屋里。

采玉见状,也不敢再哭,瞅了个空子出去,大家也不管她。

杜老娘带着三个媳妇留在女儿屋中,先叹了一口气向女儿道:“当年看姑爷好,才将你许过来,没想到现在才瞧出郑家是最有心机的,孩子在外面养得那样大了才抱回来。我先前怎么说的的,你就是不听。”

二嫂脸上也被采玉抓了两条血印子,恐怕却还没察觉,只是异常兴奋,一直笑着,本来正在翻看云娘的妆盒,拿起一只银镯子正要套在手上,现在立即大声道:“郑家不仁不义,我们也不必客气,一会儿将他们家砸个稀巴烂,我们带云娘回家去!”

“你住嘴!放下云娘的首饰,给我过来!”杜老娘怒道:“你是当嫂子的,难道真想小姑子的日子过不下去吗!”

二嫂只得收敛些了,放下首饰盒子走过来,虽然被骂了,可脸上却还有喜色,只嘀咕着,“我也是为了云娘好。”

大嫂赶紧过来扶着云娘劝道:“你也别先嚷着要回娘家,要我说,如果郑家把二房送走,将孩子留下交给你养着,你也便就罢了。”

三弟妇站到了云娘的另一侧,温声道:“姐姐,女子从一而终,郑家虽然不该瞒着姐姐讨二房,但是若为了子嗣计也不为大过。若我说,姐姐既不如宽厚大度些,就将那二房也留下,但是总要好好教训她,令她懂得侧室的规矩,一家继续过日子为好。”

云娘先前与采玉撕打还十分地精神,现在却突然觉得浑身脱力,便靠在娘身上无力地道:“你们都不必劝了,我是一定不在郑家过了。”

二嫂一拍巴掌,“我说的再不错了,云娘既然不愿意在郑家了,我们娘家人可一定为你撑腰,定不会饶了郑家!”

杜老娘看了女儿这番模样,忍不住掉了泪,扶了女儿坐下,又埋怨道:“先前劝你,你还总是逞强不听,现在知道了也晚了。”

“娘,虽然是晚了,但我现在总算明白了,今天就离了郑家。”

“先前劝你不肯听,现在偏又犟上了,一定要离了郑家。”杜老娘气道:“你刚嫁到郑家时,郑家也不过寻常人家,现在建了两层的青砖房,又置下了五六台织机,上千金的家当,现在你若是走了,都便宜了谁?”

大嫂也道:“云娘,你若是要回娘家,这些东西都带不回去的。”

无奈云娘一口咬定了,“我宁愿什么也不要,也要离了郑家。”

“那我帮你把衣服首饰都收拾起来吧。”二嫂说着便刚刚云娘正在包的包袱重新收拾起来,又问道:“你怎么只这样几件衣服?还有首饰,也只这几件,先前我看你戴过一套赤金的头面呢。”

云娘本不待理她,可是也知道二嫂这个人,若是不告诉她,她一定会一直问下去,直到问出来为止,便道:“贵重的头面一直放在婆婆那里的。”又告诉她,“你不必翻找了,我屋子里果真只有这几样银饰,再就是半吊铜钱,再多一分也没了。”

二嫂便不满地叨咕,“平日不是说你当家吗?什么都在你婆婆那里还叫当家?”

杜老娘便道:“你又胡浸些什么,云娘就是当家,也不过是管管寻常家事,家财还不是要放在老人家手中。”

三弟妇亦应和道:“书中说‘父母在,无私财。’哪有小辈自己攒私房的道理?”

云娘听到二嫂和三弟妇的话,知道她们明着说自己的事,其实不过还是为了家里的事情打着机锋,又深知二嫂的性子,担心她将自己的东西也顺手摸了去,只得亲自起身收拾东西,准备回杜家。

杜老娘在一旁,也想到不管结果怎么样,今天闹成这个样子,总还要将云娘接回娘家住些日子,因此便吩咐大儿媳,“你去帮云娘将日常东西都收拾好,一会儿我们先家去。”

第13章 揭穿

郑家自建了二层青砖楼房后,二老自然住在楼上,一应贵重物品也都放在楼上,先前云娘与郑源也住在楼上,后来郑源一年在家里住不了几日,云娘为了织锦方便就搬到了织房旁的一间小屋里,现在这间小屋里只摆着简单的几样家具,并无贵重之物。

刚刚先是采玉来闹了一回,又有二哥二嫂一番打砸,原本精巧干净的小屋现在乱成了一团。大嫂是个老实的人,听了婆婆吩咐,便动手帮云娘收拾东西,又顺便把屋子理了一理。

虽然杜老娘不让二媳妇动手,可是二嫂哪里会不动,只是她在屋子里又转了几圈,却再没有可下手之处,只得帮着大嫂和云娘打了两个包袱放在床上,坐下等着男人那边传话过来。

没一会儿工夫,就听堂屋里传来采玉的哭嚎之声,随后,杜家大郎便走进屋子向大家道:“郑家已经答应将二房送走,留下儿子给云娘养着,爹让你们也过去呢。”

“我不愿意!”云娘站起身道:“我今天一定要离了郑家!”

杜老娘一把拉住女儿,“你又犯犟了,真回了娘家是什么好事?且郑家也让了步,那孩子也小,养到自己屋里,长大了不就是自己生的一样?”

“是啊,”大嫂也劝,“云娘,你嫁了五年没生,恐怕真不能生了。郑家既然要送走二房,你便将儿子养着,怕他将来不孝敬你?”

三弟妇亦道:“姐姐,‘夫有再娶之义,妇无再适之文’,既然郑家已经如此退让,你还是赶紧出去给公婆赔个礼,与姐夫和和睦睦地过日子吧。”

唯有二嫂撇嘴道:“谁稀罕那小杂种?云娘既然不会生,与其给别人养孩子,将来长大了又去寻他亲娘了,还不如跟我们回家,我们杜家养你!”

云娘知道自己真回了娘家,还不知道是谁养谁呢。但是现在她却觉得二嫂正说中了自己的心思,自己为什么白白给别人养孩子呢,且又是郑源瞒着自己在外面的奸生子,养好了没有人感谢自己,养不好反倒会落埋怨,将来孩子大了万一受人挑唆,恐怕也不会领自己的情。

况且郑家现在虽然同意将采玉送走,但其实一定不能真送出去,就是送出去了,郑源也许会悄悄养在哪里,时不时地过去住着,或者还说不定再养一个采金采银的,她才不要继续原来的日子,日日辛苦织锦给郑源养小妾。

一两天之前的云娘,还是省吃简用,拼命织锦,一心要积攒家业的小媳妇,可经历了如娘病死,丈夫纳妾的事,想法突然彻底变了,过去的日子她一刻也不想再过了。

“娘,我要是留在郑家,就能把自己憋闷死。”云娘坚决地道:“如果娘不让我回杜家,我就自己留在盛泽镇。只凭着我的手艺,给人家织锦,也能养得起自己。”

杜老娘一向知道女儿是个最有主意的人,虽然还不赞成,却不敢坚持反对,只道:“大过年的,说什么死啊活啊的,就是别人再怎么样,娘家总是给你撑腰的。”

“既然如此,我去跟爹说。”云娘说着挣开娘的手进了堂屋,见婆婆和采玉并那个孩子已经不在堂屋了,爹正与公公分坐两侧,神色已经平缓下来,公公正向着郑源吩咐道:“你赶紧去打酒买菜,招待亲家公。”

抬眼见了云娘,笑道:“云娘,你爹娘一大早过来,恐怕还空着肚子跜,你张罗着备上酒席,大家在一起热闹一番。”

杜老爹见女儿出来,也笑道:“云娘,姑爷虽然行差踏错,但孩子总是郑家的孩子,也是你的儿子,从今天起你抱到房里养着,就跟自己生的一样待。至于姑爷纳的二房,既然已经生了儿子,也算有功,送回本家听其另嫁即可。”

云娘待爹爹说完,马上摇头道:“爹,女儿知你为我好,可是我今天一定要离了郑家!”

郑公赶紧道:“云娘,你一向懂事的,今天怎么就这样不通情达理起来?亲家公的条件我们都一一答应了,你亲爹还能害你不成?”又向郑源使个眼色。

郑源只得上前拱手道:“云娘,这一次是我错了,采玉我这就送回去,你别再闹了。”

云娘理也不理他们,只向爹道:“爹,女儿只要想到郑源为了纳妾,竟然欺骗我说丢了上千匹绸,哄得我这一年多的时间每日只歇一两个更次,拼了命地织锦,人累得像鬼一般,心里就不能平,这样的人家,我是怎么也不留了!”

杜老爹吃了一惊,“什么,那绸并没有被匪人劫走,而是姑爷用来纳妾了?”

云娘便道:“爹你算一算,采玉陪嫁的千两银子,再加上郑源在府城的吃用,可不正是那批绸价?”

杜老爹先前也没想到这里,但听女儿如此一说,果然觉得有道理,又想采玉一个妾室,哪里能有上千两的陪嫁,又多信了几分,立即转过头问:“姑爷,这事可是真的?”

“那锦果然是丢了,”郑源哪里能承认,一味地坚持,“当时遇到了匪人,已经报到了官府,我岂能撒谎!”

郑公当然相信儿子,“源儿没告诉亲家公娶了二房是不对,但是这二房是好人家的女儿,自有陪嫁,哪里能用我们家的绸呢?再者源儿一定不敢欺骗我们。”

杜老爹再听郑家父子的话,又疑惑起来,上千匹绸并不是小数目,那可是郑家全部的家底,总不敢相信郑源一股脑给了二房,正踌躇间,郑源已经指天发誓道:“我是从贩绸的钱里拿了些纳妾,但决不会做出欺骗家里的事!”

人若是糊涂的时候,事情摆在眼前也看不到,但只要清醒了,看不到的事情也能猜得,云娘根本不信郑源的谎言,便冷笑道:“你若真敢发誓,不如我们去问问汤巡检,盛泽河上有没有匪人,你是不是丢了上千匹的绸,他能不知道?”

一面说着一面又向二哥使眼色催道:“二哥,你不是与汤巡检熟识吗?便去问一问,我们在这里等着回话。”

二哥早看出云娘是在诈郑源,便起身道:“汤巡检刚到盛泽镇时我便与他结识了,蒙他不弃,待我还好。我这就去巡检司里问上一问,他定然是知道的。”又向杜老爹道:“爹,你等等,我一会儿便回。”说着就走。

云娘一向知道二哥头脑灵活,有几分聪明,平日只不愿意用在正地方,现在见他马上煞有架式地说了这一番话,若不是自己知道他时不时地夹带些私货出入盛泽镇,最怕的便是巡检司,也会信上几分。

现在只看着郑源,只见他果然胀红了脸,还不待二哥走到门前就上前拉住他,“二哥,这事哪里好去问汤巡检?他也未必晓得。”

二哥越发坚持要走,“都是管着一条河上的事,汤巡检怎么能不知道?且谁不知道汤巡检是个大公无私、正直刚硬的人,先前我倒没想起来问他,只要问了,想他一定会知无不言的。”

郑源死活不放二哥离开,“我,我那次遇到匪人并不是在盛春河上,是在别处,汤巡检一定不知道的。”

“不在盛春河上?那还能去哪里?”二哥只要拿到了别人的短处,向来最会借势而上,立即逼问:“该不是去了扬州?或者是江宁?那里可都是有名的销金窟,听说一外晚上用散尽千金只是等闲呢。”

郑源结结巴巴地又道:“没有,没有,其实,其实是在,在府城。”

“天下太平这么久了,府城里竟然有匪人?”二哥戏谑地笑了,“妹夫,你是糊涂了吧!”

现在屋里的人都听明白了事情的缘故,就连郑公也神色大变,原来他亦不知道丢了上千匹绸的事竟然是假的。

云娘便向爹道:“爹,女儿再留下,将来可能会被骗得连命都没了的。”

杜老爹先前听杜老娘说云娘回来给如娘奔丧时,人瘦得不成样子,两个黑眼圈挂在脸上,心里就难过,家里这么多儿女,他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女儿,又聪明又美丽又能干,原以为嫁到盛泽镇郑家,过着比家里好得多的日子,也算心情大慰。现在知道实情着实恼了起来,一拍桌子,沉下脸道:“郑家这是不义!我们去县里告他!”

原来杜老爹是读过些书的人,因识文断字,算得上杜家村里的头面人物,村里主持红白事、分家过继都少不了他,是以他颇懂得些官面上的话,刚刚一句停妻再娶就令郑家决定将采玉送走,现在又说郑家不义,自然是要占上锋的。

二哥更是得理不饶人的主,揪着郑源又打,“好妹夫!上千匹绸你都敢卖了私用,又哄了我妹妹觉也不睡地在家里织锦,我打死你不算什么!”又瞧着郑源浑身上下已经没什么好东西了,先前都已经被他扯走了,更是遗憾,手下用的力气更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6页  当前第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1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十样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