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旧家燕子傍谁飞_分节阅读_第65节
小说作者:南方赤火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866 KB   上传时间:2016-04-23 20:27:00

果然,刚刚走到那村落,远远的就看到家家门口都挂着不少零零碎碎的小物件,在微风中飘来摇去。杜浒伸手一指,回头朝奉书眨眨眼,意思是:“你看我说得怎么样?”

可是到了近前,两人却同时皱了眉。那几家村民的门上,挂着些艾草和符箓没错,可是最显眼的,却是一个个写了字的木牌。凑上去一读,只见一个木牌上写着:“大元江西行省赣州路信丰某县某村,户主汉人周老二,全户六人,有田若干亩,见保为忠良顺民,若有从叛、逃匿者,全家处斩,告发者有赏……”最下面是一个红色的手印,想必是那周老二按下的。

家家门前皆是如此,有些木牌下面是歪歪扭扭的签名,有些是用毛笔画的圆圈,更多的是像周老二一般的手印。

杜浒毫不掩饰眉间的怒气,“这是把我们汉人当囚犯对待呢。鞑子这是要搞得老百姓人人自危,谁都不敢起半点异心。”

奉书这才明白了挂上这些木牌的用意,忽然又有了另外一个发现,低声道:“赣州!我们已经到赣州地界啦!”

旁边的房门突然开了,汉人周老二斜眼打量着他俩,恶狠狠地道:“什么人在外面聒噪?”

杜浒连忙赔罪,取出一串钱,说自己叔侄俩途径贵地,打算讨顿酒饭吃。周老二见他言语有礼,手中又有钱,这才点点头,让他们进门,吩咐婆娘打火烧饭。

周老二开始甚是警惕,收了钱,便一句话也不说,只在堂屋叉腿坐着,上下打量着杜浒。杜浒却只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和他拉家常,消磨时间,又问有没有菖蒲酒、雄黄酒,想讨一杯来吃。

周老二见他举止寻常,言语平庸,也慢慢的放松起来,笑道:“家里没这东西。客人要想吃节酒时,得去信丰县城的集市上买。”

杜浒有些失望,道:“好久没好好过一个节了,今天还是不能如愿!”

周老二剔着指甲,接话道:“可不是吗,过去连年打仗,做老百姓的吃了上顿,都不知下顿还能不能吃上,哪有心思想这些快活事呢?现在改朝换代了,这懒劲儿却也改不掉了。”指了指门口,又道:“要不是保长非要每家都挂着劳什子,咱才不乐意花钱买呢。”

杜浒奇道:“怎么,门口那些艾叶符箓,还是蒙古长官要你们挂的?”

周老二笑道:“可不是吗。听说新来的那个长官没见过咱汉人过端午节,心里面好奇,就下令每家每户都得热热闹闹的装点一番,给他看个新鲜。对了,客人要是想看热闹,村西头五里外的河里正赛着龙舟呢,你们吃完饭赶紧过去,说不定还能看到个尾巴呢。”说完便催他婆娘,“大嫂,饭还没好?”

奉书一下子心痒难耐,“赛龙舟?这里也赛龙舟?怎么个赛法?”

周老二笑道:“小娃娃爱玩,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咱们村的蒙古长官说了,这次的龙舟赛,务必要比往年的风光十倍,热闹十倍,方才显出新朝比旧朝的好来。对了,他还邀了几个蒙古大官儿去看呢,你们过去,也算能开开眼界,人家官老爷的相貌,咱们百姓可是轻易瞧不见的。”

周老二婆娘旋即从厨房出来,把饭菜往几上一撂,对丈夫道:“就你懂得多!他们搞他们的龙舟赛,还非要咱们每家出一贯钱,还征了咱们的老二老三去帮忙干活,给咱一个子儿了吗?亏你还得意!那龙舟又不是赛给你看的!”

周老二显然是个怕老婆的,当即喏喏连声,道:“吃饭,吃饭!”

那饭菜味道还算不错,可杜浒扒饭的时候,脸色一直不太好看,刚吃完,就告辞出门。

奉书拉着他的袖子,连声问:“你不高兴?那家人没志气,满口‘新朝’、‘旧朝’、‘官老爷’的,你生气了?”

杜浒叹了口气:“不是……”却没有再说,而是摸摸她的头,说:“走,咱们瞧瞧那个风光热闹的龙舟赛去。”

第57章 万里...(续)

到了周老二所说的地点,龙舟赛却已经结束了。河里只拴着几艘空空的木船,水中满是红色的木屑纸屑,河边搭的草棚还没有撤去,棚子里已经空无一人。地面上的草丛平平地倒着,是被拥挤的人群踩的。空气中尚有爆竹和焚烧艾叶的气味。几个小孩正在地上捡拾没烧完的艾草。

杜浒默默沿着河边走,鞋子全湿了,也全然不觉。走到无人之处时,才坐在河滩上,捡起手边一块石头,突然像发泄一般全力扔进水里。

奉书吓了一大跳,眼看那石块沉进河心,连朵水花也没溅起来。杜浒还是一动不动。

“师父……”

杜浒眼看着前方,涩声道:“奉儿,你看见了吗,咱们汉人的千年传统,现在成了新鲜玩意儿,给蒙古人当笑话看!端午的龙舟原是守护屈原英灵的,可是今日划在水上,为的只是搏夷狄一笑!屈原九泉有知,定然在日日痛骂我们这些不肖子孙!百万江南儿女捐命守土,他们全都死不瞑目!崖山的十几万忠魂,换来的就是如此江山!我,我真恨不得当时便死了……”

奉书从没见过他流泪的样子。她不能完全理解他的话,可她能理解他的痛心之情。他是亲眼见过崖山那场惨败的。那景象也会时时出现在他的噩梦里吧?

杜浒也不拭泪,以手叩石,朗声而歌。

操吴戈兮被犀甲,扯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屈原的《国殇》,是奉书从小就背熟了的。她知道这是一首哀悼阵亡将士的祭歌。她以前抄读的时候,只知道那字句里都是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却从未从中读出像杜浒所唱出的、饱满的凄凉和壮烈。

杜浒衣衫破旧,面带风霜,虽然唱的是古乐雅音,却自有些落拓不羁的气质。他的声音有些嘶哑,殊不动听,可她忍不住跟着他的旋律一起开口。她的声音几乎完全被他的盖过了。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携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唱到这一句时,她却感觉到河边多了第三个人。杜浒也早就察觉了,猛地住口,站起身来,拉住她的手,转头看过去。

只见一个精悍瘦小的汉子,一双环眼,执一折扇,立在五六丈开外,朝杜浒、奉书两个人微一抱拳,开口吟道:“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如此天人之歌,少了结尾这两句,岂不憾甚!兄弟一副破锣嗓子,不敢惊扰贵客,只好直白念出来了,休怪冒昧!”

奉书吓了一大跳,不自觉地往杜浒身后躲了躲。她还记得清明时节,惠州的百姓在江边遥祭故宋,换来了什么样的后果。

杜浒也有些紧张,垂手而立,将那瘦小汉子打量了又打量,淡淡道:“某只是一时疏狂,乱嚷了几句,见笑了。”

那汉子踱步走近,丝毫不顾泥水沾上麻履,淡淡道:“万千赤胆尽赴土,一缕忠魂无所依,足下既然有这般磊落意气,又何妨让人听见?”压低了声音,又笑道:“就算是当着胡虏的面再唱一遍,他们也不一定懂,说不定还会鼓掌喝彩哩。”

奉书慢慢松了口气,悄悄拉了拉杜浒的衣服后襟。这人似乎不是来为难杜浒的。

可杜浒全身依然没有放松,只是一拱手,道:“多谢兄台指教。”说着揽过奉书,拔步便走。

奉书连忙也跟着向后转,回头朝那人递去一个抱歉的眼神。

那人哈哈一笑:“老兄可是还有见疑之意?咱们同胞汉人之间,要是还都这么疑神疑鬼,鞑子们可要笑痛肚子了。”

杜浒并不回身,冷冷道:“那足下就不怕我是故意在这里引人上钩的?”

那人想了想,笑道:“听说当年文丞相从元营脱身之时,全靠他身边一个姓杜的宾客谤讥于市,请求素不相识的人来帮忙,那满街的百姓,可都没一个走漏消息啊。小人可不相信,这才过了几年,世道会变得这么快。”

丞相身边姓杜的宾客!奉书心里面呼的一阵大风刮过,使劲捏着杜浒的手,朝他瞪大眼睛,用口型问:“他在说你?”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3页  当前第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5/2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旧家燕子傍谁飞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