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克夫长公主_分节阅读_第7节
小说作者:衣十一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89 KB   上传时间:2016-03-20 03:34:57

俞云双没好气地在裴珩的背上轻推了一把:“莫要啰嗦,快些出去罢,你可别忘记了今日你还自己主动送上了一个把柄在我手里。”

裴珩桃花眼中流动的波光一滞,而后嬉皮笑脸道:“我这便出去,这便出去,你可莫要与我大哥提阿颜。”

俞云双没有搭理他,径直摊开手上的包裹,将一件折叠得齐整的男子外衫放入了包裹中。

裴珩原本是打算直接离开的,见状便又窜了回来,指着那件外衫道:“云小双,这外衫不是秦隐公子么,你还要留着?今日你听到他情况不好的消息,便将我一人扔下前去看他,我怎么看怎么觉得你待他挺上心的。”

俞云双将包裹重新打结,闻言一双眼角微挑的凤眸斜睨向裴珩,开口淡淡道:“我待他可没有你待阿颜那般上心。若是你真的话多得说不完,我便与你大哥去说说,让他将你直接留在殷城好了,我猜你必定还有一肚子的话要对阿颜说,等你说完了再回凌安也是一样的。”

“别别别。”裴珩匆忙摆手道,“我闭上嘴随你一同出去便是。”

俞云双的嘴角一勾,将包裹扔给了裴珩背着,转身走出了客房大门。

裴钧已然牵出了三匹上等的汗血宝马,毛色是油光水亮枣红色,一看便是早就为归程做好了准备。

俞云双从他的手中接过马缰,对着他颔首浅笑,动作轻盈地翻身一跃,跨到了马背之上。

裴钧一马当先在最前方引路,俞云双便在不远处紧紧跟着他,裴珩不敢跟他大哥离得太近,便远远落在了两人的后方。待到俞云双终于和裴钧拉开了距离,裴珩又凑了上来,看着俞云双欲言又止。

“怎么了?”身~下马匹的速度风驰电掣一般,为了不让滚滚的马蹄声将话音掩没,俞云双只能微微提高了嗓音问道。

裴珩忐忑不安地扫了前方的裴钧一眼,嘴唇张张合合了许久,最终还是隔着半匹马的距离凑到了俞云双的身边,踟蹰不定道:“云小双啊,你觉得阿颜和那个隐阁的屈易,究竟是什么关系?”

俞云双似笑非笑道:“今日你与她相处了那么久,连这句话都没有问出口?”

裴珩俊秀的面庞涨得通红,支支吾吾道:“我与她……其实也没说上几句话。”

“原来如此。”俞云双凤眸迎着晚霞,闪着不怀好意微光,“那两人既然能同处在一辆马车之中,在我看来,关系定然不一般。”

裴珩紧握着马缰的手一松,险些从疾奔的骏马上跌下来,所幸俞云双就在旁边,眼疾手快将他扶住,这才捡回了他的一条小命。

“不一般?”裴珩的脸瞬间垮了下来,小声哀嚎道,“不就是共乘了一辆马车,怎么便不一般了?”

俞云双看了他这幅失魂落魄的模样,倒也不忍心再开口打击他。

裴珩思忖了许久,两条眉头几欲拧成一条线,突然转了转眼珠,暴喝道:“不对!你与那秦隐公子也共乘过一辆马车,这么说来你们的关系不也不一般了么?”

一直御马在前方不远处的裴钧背脊倏然一僵,在马上回过头来,便正与俞云双那对弧线流畅的凤眸对上。

裴珩一手牵着马缰,另一只手飞快地捂住了嘴。

俞云双收回了视线,笑睇了裴珩一眼。

“我……”裴珩面色有些发白,“大哥是不是听到了?”

“你吼那么大声,十里外的阿颜都听到了。”俞云双嗤笑道,而后一夹马腹,继续前行。

从殷城倒凌安城的道路俞云双走过数十次,是以将时间估摸得十分准。三人披星戴月赶路,待到正寅时,已然赶到了凌安城门口。

守门的侍卫此刻正睡眼惺忪地看着城门,见到这一行三人迎着赤红壮丽的朝霞由远及近,原本还想将他们拦住问话,但是当看清了当先那人线条硬朗的面容时,匆忙恭敬地退到城门边,让出了整个大门。

凌安的士兵之中,不认识裴钧将近的倒也没有几个。

三个径直从侍卫的身侧越过,御马进了凌安城。

因着先帝宠爱,除却皇宫中的无双殿,俞云双在凌安城内也有自己的公主府。而府邸的位置,便恰好坐落在将门裴家的旁边,门户正正相对。先帝在世时,曾有将自己的掌上明珠俞云双赐婚给将门裴家的大公子裴钧的念头。只是这年头便只是想想而已,无双公主还未来得及嫁,先帝却已然不在了。

对于裴钧,俞云双的态度始终如一——敬他如兄长,却从未生出过一丝一毫的男女之情。这一点裴钧看得透彻,俞云双想得更加清明。身为皇族公主,婚姻之事十之八~九便是与人联姻,本就很难尽如人意,当她还被先帝当成皇太女培养时,便知道裴钧手握大宁国四分之一的兵力,是驸马的最佳人选。

而对于俞云双自己,相比于五大三粗的淮陵侯世子之流,俞云双与裴钧自幼相识,深知他的脾性,也更加愿意选他作为驸马。

一切只可惜造化弄人,两人还没开始走,便已经落到了今天这个地步。

俞云双在公主府门前勒马,牵着马缰看向裴钧线条刚毅的侧脸问道:“你今日可去上朝?”

裴钧瞳色深深看向俞云双:“既然你会去,那我便一定去。”

俞云双笑了笑。

裴珩亦在此时赶了上来,从马背上一跃而下,视线在两人面上逡巡了一圈,小心翼翼问道:“既然要去上朝,为何你们不直接策马到宫门口?现在是寅时正,已然有不少朝臣在殿上等候了。”

“赶了一夜的路,浑身上下没一处清爽的地方。”俞云双垂下眼帘扫视了一番自己身上蒙着一层灰尘的大氅,抬手轻轻一弹,便有细细灰粒从指缝间抖落而出,“我要先回去沐浴更衣一番,而后再去上朝。”

裴珩闻言愕然瞪大眼睛,显然难以理解为何这个时候俞云双还能有心思关注这些有的没的。

“既然是要面圣,自然不好太过随意。”俞云双嘴角勾起一抹怡然浅笑,黛眉映着头顶的初阳朝云,使她的面容看起来更加清丽脱俗,“难道你忘记了你大哥曾经教导过我们的话?出兵征战,手中的兵器为第一把刃,而身上的铠甲,便是你的第二把刃。不但可以护你于刀光剑影之中,亦可以鼓兵之士气。我今日入宫虽不是率兵出征,却也是一场硬战,总不能灰头土脸,刚进殿便失了气势,不是么?”

说到此处,俞云双的唇角的笑意竟然被朝霞还要程璨动人几分:“既然天意让我重新回到凌安城,我便要继续在凌安城活下去。”

  ☆、第10章

俞云双回到公主府梳洗完毕,便换上了一袭石榴红色的繁复宫装,浓艳的颜色更趁得她肤如凝脂,眉目如画。如此不紧不慢地收拾了一遭,待她闲庭信步踏入奉天殿时,时辰恰好在卯时初。

原本还在低声交谈的群臣霎时间安静了下来,各色视线汇聚向俞云双,或者心虚偷觑,或者含笑相迎。唯有裴钧负手伫立在人群之中,瞳色如无波古井。

俞云双神色坦然向着殿上众人颔了颔首,而后越过裴钧,径直走到右排最首的位置立定。

按照大宁官制,入殿参与早朝的众臣文官立于左,武官位于右。能站在右排最首的位置,便意味着是宁朝武将之首。

俞云双虽然手执公主令,平日里却极少在早朝之上露面,更何况如今她已然嫁与淮陵侯世子为妃,即便以前身为无双长公主的她能站在那里,如今身为淮陵侯世子妃的她却未必。

殿中有不服之人想要站出来说话,在发现就连裴钧都神色坦然地将武将之首的位置让与俞云双之后,义愤填膺之词在嘴里转了转,终于被重新吞回腹中。

窃窃私语之声渐起。

殿中不乏有懂眼色之辈,在看到俞云双出现在奉天殿中的时候,便已然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按理说淮陵地处千里之外,俞云双作为新嫁过去的淮陵世子妃,怎么都不应该此时此刻出现在奉天殿中。

百官之中有人从自己的位置上走向俞云双正要询问,便听到殿首有脚步声传来,知道是当今圣上俞云宸从侧殿出来了,匆忙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静候。

俞云宸说来年龄不大,精致的面容上还带着少年特有的圆润,眼神乍一望十分清澈,若不细细分辨,很难从中看出那抹隐藏的阴鸷执拗。

视线扫过朝中俯首下跪的众臣,俞云宸脚下的步伐一顿。

俞云双那袭石榴红色的宫装,在百官或是藏青或是赤红色的朝服中十分显目。

“皇姊?”俞云宸开口,声音是恰到好处的欣喜与疑惑,“你不是去了淮陵,为何今日会出现在这里?”

俞云双眸中讥讽之色飞快闪过,垂着头莲步轻移从百官的队列中走出来,宫装长长的曳地裙裾随着她的动作在地上划出一道蜿蜒弧度,宛若清池上绽出的初荷。

屈膝向着坐在殿首那人行了一个全跪之礼,俞云双仰起妩媚的面庞,声音清越道:“无双今日上朝,是来为我那死得不明不白的新婚驸马鸣冤,求陛下为无双主持公道!”

这句话一出,满殿皆惊。

俞云宸唰地从龙椅上起身,眸光微动:“什么?”

俞云双神色淡淡注视着殿首这个少年,看着他白嫩脸庞上故意做出来的惊怔模样。当年的自己有多么宠爱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如今心中便有多寒冷。

动作优雅地将双手置于双膝之上,俞云双依然保持着行跪礼的姿势未动,眼角微挑的凤眸冷漠如冰,静静与俞云宸对视。

直到奉天殿内又一次响起窃窃私语之声,而俞云宸的面色也渐渐发黑时,俞云双这才缓缓一抬右手,止住了众人的交头接耳继续道:“无双奉圣旨下嫁于淮陵侯世子,本以为此桩婚事由陛下钦点,必为天赐良缘。却未料到大婚之夜驸马为奸人所害,暴毙于当场。淮陵侯老年丧子悲痛万分,无法亲临凌安伸冤,便由无双一路快马加鞭赶至凌安,只盼陛下可以严惩奸佞,还无双与淮陵侯一个公道!”

俞云双轻描淡写的几句话,硬是将自己从劣势的地位挪到了被害的那一方,将淮陵侯与她在拉到了一条船上。

而她这么做,便是笃定了淮陵侯不敢将派追兵追杀自己一事捅到凌安城内。

殿首处俞云宸的面色变了又变,几经辗转才将神色勉强定格在关切的模样,开口道:“皇姊莫要这般,快快请起,有事我们站起来再细说。”

俞云双站起身来,弧度柔美的凤眸却在此时蒙了一层水雾,往日的强势不再,别有一番妩媚情致,我见犹怜。

俞云宸的神色十分不自然:“还请皇姊细细述说当时的情况,也让朕知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说来当时无双因为惊惧,看得并不是十分清楚。”俞云双一面戚戚开口,一面拿出了那件血染一般殷红的霞帔,“然而事关驸马,无双自当谨慎对待,通过多方查探,无双发现那日所着的霞帔之上似是沾染了不同寻常的气息,而这气息,便是置驸马于死地的罪魁祸首。”

此话一出,距离俞云双最近的吏部尚书温礼不自禁地向后退了半步,在醒悟过来此地为何处而说话之人又是何人之后,又匆忙挪回到原地,垂下了头。

俞云宸的眼珠飞快转了两下,而后对着俞云双焦急道:“既然那衣服上也沾了毒,皇姊还拿着它做什么,还不快些将它丢出去!”

俞云宸身边的内侍心领神会,走上前去正要去抢俞云双手中的霞帔,却在见到俞云双那双泛着迷蒙泪意的凤眸微微眯起来的时候,脚下靠近俞云双的步伐一顿,竟然僵立在了原地。

那眸中的潮湿之意仿若寒冰一般,震慑得他动弹不得。

俞云双慢条斯理地将那霞帔重新收好,环顾了一圈殿中众人,声音和缓道:“无双已然确认过,这霞帔上沾染的毒,名字叫做暗香。霞帔上只此一点是无碍的,但若是将暗香置于闭塞的空间之中,并且浓度极高时,便会杀人于无形之中。”

“原来如此。”坐在高位上的皇帝装模作样的松了一口气,对着内侍招了招手示意他回来,“既然被害之人是皇姊的驸马,那此事也是朕的家事,朕自当谨慎对待。不知在驸马被害之时,那闭塞的空间中除了皇姊,还有谁在场可以证明暗香一事?”

俞云双嘴角绽出一抹妩媚笑意,眸中的湿气在此刻荡漾开来,波光粼粼摄人心魄:“既然是洞房花烛夜,陛下觉得还能有谁在场?”

“所以在驸马身亡之时,坊内便只有皇姊一人在场?”俞云宸面无表情,瞳色却松弛了下来,“而事后又是皇姊将这霞帔拿了出来,说便是面沾染的暗香之毒害死了驸马,但是此事自始至终却没有一个证人?”

“错。”俞云双缓缓道,“虽然事发之时只有无双一人在场,但是驸马倒地抽搐的时候,无双立时唤来了淮陵侯府中的众人,在场的所有人都能证明那房间中的暗香气息。”

说到此处,俞云双顿了顿,似笑非笑的视线瞥向立在自己左后方垂首而立的礼部尚书江永中,“淮陵侯曾说过,尚公主是莫大的荣耀,更何况尚的还是长公主。是以吉礼所用的一应物事,包括洞房所燃的那所谓的安神香,皆出自无双的陪奁。自开国以来,公主的陪奁皆由礼部下属的太常寺置办,无双没有经手,便是因着对礼部的信任。如此说来,无双倒也十分好奇,为何这陪奁之中会混入剧毒之物,至我新婚驸马与死地?”

礼部尚书江永中本就心虚不已,此刻听到了俞云双的质问,更是腿脚一软瘫倒在了大殿之上。跪爬着向前匍匐几步来到了大殿中央,江永中对着俞云宸声音发颤道:“陛下冤枉啊,长公主说的事情,臣全然不知情啊!”

“不知情?”俞云双淡淡道,“置办长公主嫁妆本就是你分内的事情,如今你这不知情,可是在说自己完全不知道陪奁里面到底有什么?难不成江大人瞧不起本宫这个长公主,亦或是看不上淮陵侯,才认为此事不值当您一个从一品的礼部尚书耗费心思?”

“臣不敢……臣怎么敢……”江永中的眼珠乱转,慌乱喃喃道。

无双长公主与淮陵侯,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另一个手握重兵,这两人就连当今天子都不能不忌惮,才与他一起谋划了这样一桩一石二鸟的计谋。可是这个时候江永中又哪里敢将这些说出来,便只能对着殿首处俞云宸的位置不要命地磕头,只求俞云宸能看在他为了此事鞠躬尽瘁地份上开口说一句话。

然而没待皇帝开口,俞云双的却先笑了,弧线柔美的面容配着她玲玲悦耳的声音,却让人寒到了骨子里:“淮陵侯三朝元老,直至中年才得一子,如今白发人送黑发人,所受的苦楚比无双新婚丧夫之恸还要难以煎熬。还请陛下下旨彻查此事,莫要寒了大宁所有老臣的心。”

这句话配着礼部尚书江永中头不断磕在大殿黑曜石板上闷闷的声音,显得额外震撼人心。

俞云宸的眼中划过一缕阴狠之色,挥了挥手不耐烦道:“莫要再磕了,声音吵得朕心烦。”

江永中的背脊一松,终是神色忐忑地瘫软在地。

俞云双凤眸微眯,继续道:“求陛下彻查淮陵侯世子一案,还无双与淮陵侯一个公道!”

九重金阶上的俞云宸却是眉头紧皱,扫了一眼目露哀求的江永中道:“此事兹事体大,须得从长计议。”

在这时,俞云双的右后方传来跪地之声,裴钧低沉平稳的声音响起,声音所含的气势却足以撼穿整个奉天殿:“淮陵侯三朝元老,此番老年丧子,臣以为确实应当查明真相以示陛下抚须之意。臣裴钧,亦请陛下彻查淮陵侯世子一案!”

随着裴钧的带头,大殿之上陆续有人跟随,下跪请愿。

俞云宸眸中的面色越来越暗,双手也死死扣在座椅的扶手之上,气力大到指尖都开始泛起苍白之色。又瞥了一眼瘫软在地无法起身的江永中,俞云宸的眉头紧蹙。

半晌之后,一声轻笑从殿首传来,俞云宸从龙椅上站起,神色坦然望向九级金阶下的众臣道:“你们这是做什么?朕何时说过不彻查?只是此事既然事关老臣,自然需要谨慎处之。朕方才只是在思忖应该将此事交与谁去办。”

俞云双微微抬了抬眼帘,眸中一抹笑意飞快掠过,随后便被浓浓哀恸之色盖住,声音低低道:“既然陛下金口一诺,无双便能放下心了。相信陛下所选之人定然会不负所托,给无双与淮陵侯一个满意的答复。”

“那是自然。”俞云宸的手在明黄色龙袍宽博的长袖中狠狠攥紧,口中一字一顿道,“此事将交与大理寺卿亲审,还请皇姊静候结果。”

  ☆、第11章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3页  当前第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8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克夫长公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