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枇杷花开_分节阅读_第16节
小说作者:金波滟滟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16 KB   上传时间:2015-12-21 20:46:32

终于,那把沉重的刀将陈博手中的剑击萿在地,两个也停下了手,陈博微笑着说:“原知道小玉将军箭术了得,没想到刀法也如此出众,真不愧是玉将军的女儿!”

枇杷一笑,“我说我能领兵出征的!”

其余的话也不必再说了,陈博在去年父亲不能主事时出来带领卢龙军,而且迅速成长为营州最强的四支军队之一的统帅,那么玉家的小姐自然也能。

甚至没有人质疑玉枇杷的性别,因为在营州,女子习武司空见惯,出征打仗的也不在少数,要么怎能以前出过花木兰呢?

三天后,怀远军随陈节度使出发了。

先前在玉家,枇杷就与三哥争了半天,她要三哥留在营州城内,毕竟双腿一点力气也用不上的三哥根本不能骑马,随大军出征肯定要吃尽苦头。

但玉守义自然不能同意,就是杨夫人也站在他那边。不管枇杷怎么要强,但她倒底还是一个小女孩,在很多事情上并不够成熟。就比如当时节度使逼迫玉家上交怀远军时,她太过冲动,又比如陈博明显放水,她就没有看出来,也没有借势弄个平局全了双方的脸面。

杨夫人和玉守义怎么能放心让枇杷带着怀远军出征奚地呢?

枇杷听了母亲和三哥的批评,并没有像以往一样想办法替自己辩解,怎么也不肯认错,而是认真想了然后后悔地说:“要是我不逞强也许怀远军就不必出征了,而且陈将军因为我在大家面前失了脸面,可怎么好呢?”

玉守义见枇杷又跺脚又叹气,反倒不忍,“经一事长一智,而且我看陈将军并没有在意,他似乎特别想帮你立威。”

“是啊,”玉枇杷被提醒后也回想起,“我和他比试时担心因为自己力气不够,便一开始就下了狠手,才占了上锋,当时就是想怎么赢,别的都顾不上了。”

“以后做事要多想想,”三哥又问她,“少年营的事情都安排妥当了?”

提到少年营,枇杷充满了骄傲,“一切都已经妥当,这一次挑出来随我出征的人都已经准备好了行装。”

  ☆、第32章 不战而胜

第二天一早,枇杷换上了母亲为她熬了几天几夜做的新皮甲,厚而坚硬的牛皮让她很不适应,但是她穿在身上却有一种别样的感觉,现在她已经是一个真正的将领了!

营州兵一路向东行去,虽然路上有些热,但是枇杷却精神十足,三哥押着辎重在怀远军的中间,而她带着少年营的伙伴们骑着马走在最前,意气风发。

没多久,陈博只带了几个人拉马立在路旁,见怀远过来,便上前与枇杷并绺而行,又关切地问道:“三哥呢?可还受得了?”

枇杷笑答:“我娘在车子里准备了好几层坐褥,又安排了人专门照顾,谢谢你想着他了。”

陈博点了点头,“你可习惯?”

“习惯,”枇杷确实没有什么不自在的,她很小的时候就坐在父兄的马上在原野里疾驰过,七八岁时马就骑得很好了,到了十岁上就能与小伙伴们出城射猎。现在的出征于她与平时出门打猎似乎并没有多少不同,于是她反问道:“应该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吗?”

“我第一次参与守城时,其实心里很怕,但特别担心让别人看出来,便努力显出非常勇敢的样子。”陈博笑着说,又细看枇杷的神色,“你果然一点也没怕?”

“没有,”枇杷笑道:“我从小胆子就大,也特别淘气,母亲一直说带着我最累了,比哥哥们还累。”

“是这样啊,”陈博笑着点头,又告诉枇杷,“如果我祖父要单独派怀远军进攻什么的,你不要自己就答应了,就说要与三哥商量商量,回头再说,明白了吗?”

昨天娘和三哥特别也在这个问题上嘱咐自己大半天,枇杷赶紧点头,“我不会再冲动了,两军阵前与守城还是不一样的。”

然后她突然想了起来,“那天你是让着我的吧,最开始你应该没有用力,我这才占了先机。”

“就是我不让着你,你一定也会赢的!”

枇杷懊恼地说:“娘和三哥都说我太不懂事了,我们打个平局才是最好的。”

陈博笑了,“其实平局一看就是假的,你能赢就赢好了,反正我是不在意的,毕竟我输的是曾经射杀左贤王的小玉将军。”

而且他还虚心地问:“枇杷,你这么小,怎么练的武功?而且你的力气也好大啊。”

陈博是真心不在意,枇杷的心情马上好了,“我爹说我天生就是习武的好材料,我学起武功比几个哥哥都要快。至于力气,我的力气其实比起男子还是略弱一点,但是可以用技巧来弥补,我爱用横刀就是因为横刀最适合我发挥自己的实力。”

鉴于陈博的功夫确实差一些,她又热情地说:“改天我们一起练武吧,我们少年营的人时常在一起切搓,而且每人都有自家拿手的功夫。”

陈博就这样与玉枇杷一路同行,说了武功,又说了些行军打仗的事,到了晚上各军驻扎下来,他

回了卢龙军没多大一会儿,又进了玉守义的帐篷。

两个少年过去的交集并不多,但今天聊了起来,原来都喜欢读书,又都喜欢杂书,说起来竟然很是投机。一时间枇杷巡了营回来,与他们打了招呼,坐下来听了一会儿却不耐烦,道:“天实在太热。我回自己帐篷。”

其实玉枇杷的帐篷就在一旁,他们兄妹自然是要在一起,便傍着玉守义的大帐搭起了一个小帐篷,与少年营的女孩们同住。因其实只隔着几层布幔,所以很快就听到那边隐约传来女孩们含糊的声音。

又说了一会儿,玉守义看了看天气,便笑道:“陈将军,怀远军行军驻扎都有严格的规矩,不会出现什么意外,你不必一定陪着我们的。”

陈博见自己的心事被揭穿了,虽然不好意思,但是反倒直接说:“我祖父未免私心太重,还要请你们海涵。”

玉守义看着陈博诚恳的脸,一时倒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突然隔壁帐篷内传来了银铃般的笑声,应该是枇杷与木朵几个玩闹起来,这些女孩们出城以来个个兴奋异常,似乎她们是出来游玩一般。

玉守义略一摇头,却见陈博侧了头正凝神细听,不由得在心里叹息一声。

论年龄,玉守义较陈博还要大上一点,而且他不只经历了身体的巨变,也经历了感情的巨变,再看小一些的少年,陈博的心思就如透明般地显露在他的面前。

杨夫人常说,玉家的几个孩子,唯有守义最像她,性情温和,心思慎密,喜欢读书。而玉守义残疾后愈发地喜欢看书,人也更沉默寡言,多思多虑。

由着陈博呆了半晌后,玉守义轻轻地咳了一声,见对面的少年被惊醒后出现的红晕,轻声问道:“陈将军既然违反节度使的军令,一力保护怀远军,那么自己的事情应该更能做主了?”

陈博听懂了玉守义的话,脸上现出了痛苦之色。玉守义并没有给他任何安慰之语,而是继续道:“退亲并不是什么好事,但是如果能够避免更糟的结果也不是不可行,而且京城的世家贵女到了营州也未必能过得好。”

陈博对枇杷的好,玉守义不是第一天看出来,他早已经反复验证过,又前前后后地思索了很久,最终得出了结论,如果陈博能够与王家退亲,那么自己愿意促成他和枇杷。

而且玉守义认为对于王氏女来说,与陈博退亲也可能会有些许损伤,但是只要过些时日她完全可以重新另选青年才俊出嫁,将来的日子应该比嫁给一个心里已经有了别人的丈夫要好得多。

就是陈节度使也未必不同意两家的亲事,毕竟玉家除了门第低了些其余便都极合适,两家成为姻亲后,现在的很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当然,这门亲事对于枇杷也是最好的,嫁入节度使府不只会让她将来生活轻松安逸,而且陈博一定会万分疼爱妹妹,枇杷应该能幸福一生。

玉守义说出这些,原以为陈博一定会欣喜万分,至少也会将自己的难处向自己倾诉,求自己帮忙解决,但却见他眼睛里的光芒一下子就暗淡下去,垂了头并不言语。他心中的火腾地冒了出来,努力地压下来冷冷地说:“那么以后就离枇杷远一点吧。”

陈博不敢反驳,他虽然早下了决心要娶王氏女,与玉枇杷永远分隔,但实际上却常会找借口到枇杷身边,听她说话,见她做事,然后一点一滴地记在心上。其实他懂得,如果不能迎娶枇杷,这是极不合适的,现在被玉守义点醒了,他明白自己最后的一点快乐也要被夺走了。

就在陈博走到帐篷门前时,他突然转过头来向玉守义说:“家世,是我一辈子的负担,我只能背

负着它前行。”然后黯然离开了。

玉守义听了这样一句含混的话,并没有完全理解,只是认为陈家一定逼迫陈博娶世家女,而陈博亦认同罢了。

转天,陈博就再也没有刻意出现在枇杷面前,而枇杷也没有注意到,她要忙的事太多了,带兵出征并不容易,巡营、整顿军纪、检查马匹等等,无一不要费心费力。偶尔有了空闲,三哥又叫住她学习兵法和朝廷的军中律令。

本朝有很多军事律令,枇杷虽然从在小营州长大,但还真是第一次接触,如《卫禁律》、《擅兴律》、《军防令》等等,共有十部左右,对军人的职守、赏罚等都有详细的规定,凡违犯了有关规定,都可以依律给予惩处。

这些军事条文项目繁多而且枯燥至极,就是玉将军这样的老将也不见得能记得许多,可是玉枇杷竟然在三哥的督促下一一认真诵读并将之背了下来。在她看来,至少要比背《女诫》容易一些,而且还要有用一些。

就这样,先后行军大半个月,营州军终于到了奚地,大军刚刚在界河一侧驻兵,奚王的使者已经到达了。他们带来奚王的礼物和心意,“愿意臣服于朝廷,听从营州管理。”

紧接着奚王也亲自前来劳军,他带了奚地的物产和奚人美女,谦恭地表达与朝廷世代友好的心意。只看到成匣的人参、成箱的毛皮,还有堆积如山的特产,就知道奚王确实尽了全力避免这一场战争。

地处北部的营州已经算是非常贫瘠,但其实奚地却更加地穷困,奚王能够供出这些财物应该是将奚族的家底都拿了出来,非常有诚意。面对这样的态度,就连一力坚持伐奚的陈节度使府也动摇了,如果在这种情况下非要与奚族交战,轻开边衅,得且不能偿失,又容易受人诟病,更何况他本也不想打仗,只是以此为借口收编怀远军而已。

几天后,陈节度使最终做了撤兵回营州的结论,跟随而来的各军都得到了犒赏,心情还都不错,也不会因为劳而无功有怨言,毕竟没有人真心喜欢打仗,大家分头整理行装准备回程,整个营地里气氛非常轻松。

  ☆、第33章 乐安公主

就在营州的主帐里,陈节度使与孙子正在大吵,“你!你怎么把奚王送的财物都发了出去!”

“我哪里都发出去了?”面对暴跳的祖父,陈博平静极了,“我给节度使府留了一部分。”

“可是大部分还是分出去了!”陈节度使气道:“这一年你用出去了多少财物?先前守城我不说什么,可是突厥人已经退了,你依旧花钱如流水。就像现在,只分大家少量的东西就行,你偏让他们占了大半!”

“祖父,那些难道不是他们应该得的吗?如果不是你先前做的事,各军根本没有必要到奚地来!”

“你!”陈节度使指着孙子说不出话来,自己假造奚王与营州冲突一事竟被孙子看穿,想抢夺怀远军也被孙子破坏,他本就一肚子气,现在更将一张脸憋得通红,最后只说:“我是为了陈家!”

“祖父!我们已经对不起玉家了,现在应该是想办法弥补,而不是把玉家的怀远军夺过来!”

“怀远军不是玉家的!”

“但怀远军也不是陈家的!”

祖孙二人相互瞪视着,过了一会儿,陈节度使终于败下阵来,“其实我控制玉家只不过是不想他们发现卢龙折冲府的秘密,并没有害他们的意思。玉家恰好也没有男丁能接替玉进忠,将来怀远军迟早要交出来,提前些时日也没什么,而且他们将怀远军交出来后过着安安稳稳的生活不是很好吗?”

“哼!”陈博冷笑一声,“眼下玉将军不在营州,玉家兄妹不是一样做得很好吗?”

“一个残废,一个小女孩,真遇到了事情根本撑不住。如果不是你一定要帮他们,现在怀远军也许就已经是我们的了。”

“我一直觉得如果没有我干预,玉家兄妹也一样会保住怀远军。”

陈节度使并不信,但是他不想再与孙子吵下去了,毕竟将来陈家还是要靠他,便放柔了声音说:“现在最想重建卢龙折冲府的正是玉家,如果玉家没有怀远军作为依靠,自然也就没了这个心思。过去秘密再也不会重见天日,我们陈家就安然无恙了。”

“陈家!又是陈家!”听到陈家陈博就快崩溃了,他真希望自己与陈家没有一点关系,甚至他想过要离开陈家,到别处去生活。但是他知道不能,他生而为陈家的嫡长孙,任何人能躲出去只有他不能,甚至将来他还要负担起整个陈家。

“我知道你不愿意叫到这些话,但是,你躲不开的,”陈节度使却在一旁道:“当时我告诉你这些秘密时已经让你选择了,现在你只有按着你已经选好的路继续走下去。”

陈博知道,纵使让自己再选一次,结果还是一样的,他生于陈家,从小就被陈家当成继承人用心培养,他的一切都是陈家给予的。而且不管他愿不愿意承认,他是祖父的孙子,父亲的儿子,他还有母亲妹妹等亲人要顾,他永远不可能丢下陈家不管。

所以嚷过后,他自己很快平静下来,但却说:“祖父,我会将陈家传下去的,但是你要保证不再做与玉家抢夺怀远军的事。”

陈节度使犹豫了半晌还是答应了,“我已经老了,陈家早晚会传到你的手中,就是不答应又如何呢?只是你一定记得,不要让玉家重建卢龙折冲府!”

“等到将来,我亲自将卢龙折冲府重亲建起来。”陈博对祖父说,也是对自己说。

陈家祖孙在帐内发生的事情并没有人知道,大家只是第二天一早随着节度使府一起拨营踏上了回程。

就这样,玉枇杷第一次随军出征就这样结束了,她与三哥估算了分到的几株人参的价格,又足以支撑怀远军一段时间了,心情大好。而她身边少年营的伙伴们也个个兴高采烈,虽然没有真打起来,但是他们也一样是胜利者啊!

回到营州城后,陈节度使果然没有再对怀远军动过手,玉家兄妹没有外来的压力,按部就班地带着怀远军。他们对军营的各种事情越发地熟悉。处理起也更加得心应手。

耕种、狩猎、练兵等等,玉氏兄妹延袭着怀远军过去的风格,按照父亲临行前的嘱咐,有条不紊地安排下去。因着三哥的残疾,玉枇杷不但带着亲卫和少年营的伙伴们去了怀远折冲府,甚至还带兵组织了两次狩猎……

不知不觉中,枇杷的脸上已经完全脱去了过去的孩子气,举手投足间带了威严,不只怀远军,就是营州城的人对她也恭敬起来,人们把她当成了真正的将军。

而就在这期间,陈博几乎不再出现在玉枇杷面前了,当然也可以说玉守义将枇杷在营州城内活动严格地看管起来,让她遇不到陈博,不过玉枇杷自己一点也没注意到,她实在太忙了。

这一年的秋天是难得的丰收之年,不只土地产出了累累的各种作物,而更加重要的是这年的秋收营州人将所有的产出都顺利地收割回来。

真是祥和而又宁静的一年啊!这一年的春节也就过得格外欢欣,与去年劫后余生的庆幸不同,而是发自内心的幸福。

只是玉家与八百个前往京城的怀远军家眷们都一样,尽管收到了来自京城的年货,但毕竟在过年的喜悦中又有一种不能团圆的遗憾和对亲人的思念。

因为今年多了出征奚人得到的财物,玉守义与枇杷给怀远军过年发饷时又增厚了一成,还特别给随父亲去京城的军眷们多发一份银钱,也算是安慰一下他们的家人吧。

年后,朝廷和亲的圣旨终于下来了,虽然在送嫁的同时要送给突厥人大量的丝绸布匹茶叶等做嫁妆,但是突厥人还是没有得到他们一直觊觎的河套地区。这一点让大家也都跟着松了一口气,毕竟如果河套地区归了突厥,那么营州的西部也是突厥人了,如果再发生战争,营州不只要面临来自北方的正面进攻,还要提防侧面,等于腹背受敌。

接着和亲队伍的具体行程也传了过来。

乐安公主出京城后要途经营州进入突厥之地,突厥王廷派使臣迎接,这样安排一则是躲开突厥内部仍然时常发生内讧之地,二则是为了让迎亲的突厥使者感受到营州的强大

就在玉家人收到信时,其实玉进忠已经从京城护送乐安公主出发了,他们一过正月就上路了,因为有公主和大批的随行人员,他们的行程并不快,算算时间还要月余才会到达营州。

二百多年前,太宗皇帝征高丽时曾经在营州驻兵,此后这个偏僻的边塞就没有了王孙贵人的身影,现在有一位公主将要到来,也算得上大消息了。

对于公主从营州出嫁,营州人是满怀欣喜而又自豪的,作为唯一在突厥进犯时取得胜利的地方,他们也得意于自己的勇武,并明白从营州送嫁其实也是一种向突厥表明朝廷实力的方法。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6页  当前第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1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枇杷花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