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锦绣路_分节阅读_第62节
小说作者:一枚铜钱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28 KB   上传时间:2015-11-01 13:31:34

谢崇华见他行程这样匆忙,说道,“舟车劳顿,这样急匆匆来,急匆匆去,会累坏的吧,不如多休息两天。”

宋尚书朗声笑道,“要是再拖,就回不去过年了。我本意是来看望你,见你一面,跟你说两句话,就能高兴回去了。”

谢崇华笑道,“我去将阿芷叫出来。”

“别。”宋尚书忙拦住他,“我怕见了她,就忍不住掳到京城去了,而且她如今在这里过得很好吧?那再见了我,万一想起以前的事来,就不好了。等会她睡着了,来告诉我一声,我去偷偷瞧一眼,给我娘说说就成。”

齐妙在旁听了,终于知道为什么像丈夫这样“清高难近”的人,会和宋尚书成了莫逆之交,这两人的脾气,想不做朋友都难。

宋尚书问了他近况,叮嘱道,“莫忘初心,这三年也不能懈怠,要跟你在太平县做官一样,不要做糊涂事。”

谢崇华这才想起来,“我这次得了朝廷提拔,也是有大人您的功劳吧?”

“哪里的事,你在太平县做的事我哪里知道,是那高巡抚,给你洋洋洒洒写了一本子的美言,想让人瞧不见都难。”宋尚书笑道,“你可知圣上瞧了,说了什么?”

谢崇华恭敬道,“不知圣上如何赐言?”

“圣上说你铁骨铮铮,清廉自守,这样的官只做个小县官,着实浪费。”能从这么多官里头得一句赞言,已经很不容易,多少京官都不曾得过这荣耀呀。宋尚书又说道,“只是我仍觉得你只是做县官,也是屈才,就向皇上举荐,看能否让你回京师。圣上说我不避嫌,我便说唯才是用,是做臣子的职责,避嫌才真的是浪费人才,是我大央不幸。然后圣上才私下同我说了一句话……”

听来是重要的话,谢崇华先问道,“圣上私下跟大人说的,这样说给下官听,可合适?”

宋大人就是喜欢他这种细心,“我说给你听的,都是可以传达给你的,而且此事也是圣上授意,为的,也是让你想想得罪了什么人。”

“得罪?”谢崇华有些奇怪了,这跟得罪什么人有什么关系?

齐妙见两人低声说话,识趣站起,借口去厨房看看晚饭,没有做好。

“的确是得罪。”宋大人声音这才低沉,“圣上知晓你的政绩后,心觉奇怪,明明有为官之才,为何却被点为二十开外的进士去了。便将你科考的卷子重新翻出,更是奇怪,圣上说你是有前三甲的资质的,可那些读卷官却没有点你进前十。”

谢崇华这才愣神,也明白过来他方才说的“得罪”是何解了。

“这分明是有人从中作梗,舞弊科举了。可毕竟科举已过许久,如果现在审问,早已没了证据,还会打草惊蛇,那下次科举,就要重蹈覆辙了。所以如今还不是时候,只等下次科举,将那舞弊科举的人当场抓获,因此现在还不能为你正名,只能为你升官,免得埋没才华。待真相大白后,圣上定不会薄待你。”

谢崇华这才明白为何当初对科举胸有成竹,可最后却只得了那样的名次,还被外放做了知县……他这才反应过来,“所以圣上授意大人前来,并非单单是为了宋老夫人求佛,还想问我可知是得罪了谁,这样更容易揪出那操纵科举的人?”

宋大人欣慰点头,“正是,你可想得起来,得罪过谁?”

☆、第60章 金钗之年

第六十章金钗之年

饶是心里同样有疑惑,想了许久的谢崇华仍是摇头,“小生不知。当时入了京师,就和其他学子一样,关在客栈温习。除了客栈,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宋大人家,探望阿芷。后来非议多了,也少去,除此之外,也没和旁人起过冲突,更没和谁争得脸红过。而且我们谢家世代寒门,要真得罪了能操纵科举的人,还需要等我科举才报复么?早就暗地给我教训了。”

宋大人听后,也是皱眉,这话倒不假。思来想去,蓦地一拍大腿,“那混账东西该不会是冲着我来的吧?!”

谢崇华微愣,“此话怎讲?”

宋大人说道,“你也在官场上走过一段路了,那定会知道,太过刚直定会得罪许多人。我在京师为官那么多年,得罪的人也不少,只怕那人是瞧见你常出入我家,又查到你没有家世撑腰,所以才拿你下手。因为后来皇上命我查看其他进士的卷子,大多是名次与才华相等,唯有你的十分诡异。”

虽是这般说,但两人都不能肯定到底是否如此。尤其是宋大人树敌太多,其中不乏皇族大臣,这真要找,也不知从何入手。

他想不出来,对京师党派还很陌生的谢崇华更是想不出。

“这种事,直接拷问那读卷官如何?”

“不可。”宋大人到底比他老道,也见得多,“读卷官都是圣上千挑万选的,在朝廷上下都有公正美名,哪怕是密宣质问,也不妥当。万一不能问出个主谋来,还易离散臣子忠心。”

谢崇华想了想,说道,“那明年科举,再委任他们做读卷官,这个法子可行?”

宋大人眼有赞赏,懂得举一反三,在官场再打磨两年,定会更能瞻前顾后,一步看百步,“这倒是可行的。”

若是同样的读卷官,科举又出了同样的事,那就能顺藤摸瓜,找到那幕后人。哪怕没有线索,也能密宣进宫,问个详细。有过第一回,总不能第二回出了这事,还说是巧合。

&&&&&

夜里齐家用过晚饭,齐老爷要去拜见拜见那宋大人,被齐夫人拦住,“下午你去了药铺,我过去瞧过一会,跟女婿正聊着,连妙妙都没法插话。人家难得来一次,肯定有很多事要和女婿说,你还是不要过去添乱了。妙妙说了会替我们转达谢意,人家宋大人会明白的。”

齐老爷想想也是,待客的意思传到了就好,就没当夜过去。等到第二天,女儿买了新炉子送来,才知道宋大人一大清早就回京师去了。

齐老爷拿了添好炭火的炉子就去仁心堂了,看得齐夫人直笑。齐妙心觉好奇,笑问,“娘笑什么呢?”

齐夫人往丈夫的背影抬了抬下巴,“你爹之前还说再冷也不抱炉子到处走,像个小姑娘。真是口是心非,越发跟你爷爷一样了。”

齐妙闻言,瞧瞧挂在大厅上爷爷的画像,心想,爹爹不仅脾气像爷爷,长得也一模一样的。

“妙妙。”

听见母亲叫自己,她回过神。齐夫人说道,“等会陪娘去庙里上香吧,给你婆婆上一品香。”

提及婆婆,齐妙没有太多伤感,只是丈夫自从婆婆过世后,又瘦了许多。热孝已过,却仍是不愿沾荤,要守满三年,那就真没办法给他补身子了。不知宋尚书昨晚和他说了什么,晚上回来面色不展,梦里还在叹气,她却不能多问,将她使唤走了再说的官场话,他不说,肯定是不好问的。

她抬头看看那有些阴沉的天,只盼冬日快些过去,早春快来。

&&&&&

宋大人回到京师,刚好赶上过年。他前脚才进家门,就有人后脚踏进太师府。

厉太师养尊处优,这些年容貌未老半分,因日子过得滋润富裕不操心,倒比几年前看着更精神了些。那探子来报时,身旁正倚着个美姬,这样抱着个人,比抱着暖炉暖和多了。

“宋尚书此次的确是去南方拜了佛,但是绕了两个县,去见了一位丁忧小官。”

厉太师听见是小官,没有在意,“他向来爱跟那些不成器的官员打交道,尤其是小官。”

“只是那位小官,太师您应该记得,便是那谢崇华,齐寻礼的孙女婿。”

谢崇华的名字在厉太师听来已十分陌生,只是听见齐寻礼的名字,这才想起来,稍稍起身,“宋尚书见的人是谢崇华?”

“正是。”

“看来他们二人的交情果然不浅。”厉太师仍不以为然,可片刻拧眉,又想起一件事来。在谢崇华丁忧之后,圣上还给他升官。虽说他政绩十佳,但这样破例升官,却还是头一回,还是一跃从五品,倒是蹊跷。

他右手把玩着酒杯,皱眉想了许久,难道……圣上已经察觉到有人在操纵科举,故意打压了谢崇华的名次?

有太后做靠山,他混得风生水起,可皇帝早就想拿回另一半实权,如今和太后势力相当,真让他抓住自己的把柄,就兵败如山倒了。

沉思半日,心头已有疙瘩,保险起见,为了日后长远之计,干脆舍弃今年科举大权,让读卷官唯才选卷,不去插手半分。

转眼二月会试,宋尚书得圣上授意,紧盯此次科举。待排了前十名次,去瞧其他卷子,发现那前十名都是实打实的三甲之才,并没有出现像当初谢崇华的情况。

这回他又头疼了,难道……真的是谢崇华得罪了人,而不是自己的缘故?可他一个世代寒门的人,怎会好端端得罪千里之外的京官。

一时真相扑朔迷离,不得结果。

&&&&&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又是一年夏景。谢家大宅凉亭处,一个黄衣小姑娘正缠着一个绿裙少女问话。

“所以姑姑,真的每个人都会掉牙,然后再长出来吗?”

“嗯。”

“那为什么还要掉牙?”

饶是已经读书百卷的陆芷也禁不住顿了下来,看着外甥女一个劲往自己凑缺了一颗牙的脸,不由陷入沉思,“小玉,你去问问你进士爹爹吧。”

小玉已是六岁的年纪,初夏门牙就在松动,一直痒啊晃啊,就是不掉下来。刑嬷嬷还吓唬她以后要变成酒婆那样,吓得她赶紧跑来问博学的小姑姑。

陆芷见她又在摇那颗牙,想了想自己当初掉牙的情景,想不起来了,罢了,不要去想,总觉得很可怕的样子。便又看起了书,不过一会,那小外甥女又凑了脸来,“姑姑你带我出去玩好不好?”

“不好。”

“奶娘说的果然没错,姑姑不长个子就是因为不爱走。姑姑要跟小玉一样,每天都到处走,才会长个子的。不然等小玉十二岁了,就比姑姑还高了,所以姑姑跟我一起去走走吧,带我去看戏好不好?娘亲给我钱了,不要姑姑给钱,要不……”

耳边的小话唠一直叨叨絮絮,陆芷不为所动。只是她很想告诉这个小豆子,等她十二岁,自己就十七了,哪里还会等她一起到十二岁。不过解释起来肯定又要被她追问一大堆,还是不要解释了,麻烦。

小玉坐在高高的石凳上晃着两条小腿嘀嘀咕咕说了半天,说着说着自己都忘了要干嘛了,见她还在看书,想了想还是不要打搅姑姑了,跳下石凳,“姑姑我去玩啦。”

陆芷抬了抬头,看看已经快正午的太阳,“等等。”

小玉停下步子,回头瞧她。

陆芷走到一旁,说道,“去送饭给你三叔。”

去送饭那就是能去玩了,小玉欣然点头。

谢崇意回到元德镇半年后,又去了仁心堂,重新做了学徒。许是专心学医,又已平心静气,比之前学得更好,更为精通。齐老爷也专心教他,好让他在明年女婿孝期过后,去冀州上任时,这徒弟也能在冀州开个医馆,兄弟两人也好有个照应。

越是刻苦,就越不得空回来,中饭不是谢家人送去,就是齐老爷回家后下午给他带去。只是齐老爷要午睡,去得晚,那他就得挨饿了。他是不在意,但身为嫂子的齐妙不许,到底还是身子重要,因此都是使唤下人送去的。后来陆芷说去送,想着她实在不爱出门,给她找点事做也好,就允了。

这会陆芷去厨房拿了食盒来,将菜匀到食盒里。

齐妙说道,“打点汤吧,熬的是土茯汤,袪湿。”

陆芷见汤面上飘着青葱,舀了一碗后,便将那葱花去掉,一点也不留下。瞧得旁边的嬷嬷笑道,“就阿芷姑娘知道三爷的口味。”

齐妙微顿,说道,“一家人,我这做嫂子的也是知道的。”

“可阿芷姑娘还是很贴心的。”

齐妙没有再说话,虽是无心一说,可如今陆芷已经十二,正是金钗之年,再过个两年就能谈婚论嫁了,如今说她没有男女共识,当然不可能。她当年喜欢上谢崇华时,不也是十二岁的年纪。十二……已经懂得很多,会喜欢人了。小时候不觉得阿芷和三弟总待一起有什么问题,可从今年起,就看出很多端倪来了。

比如阿芷去送饭给三弟,去年还是自己去,今年开始总要找小玉一块去。

她一个人就能送了,为何还要找她的女儿一起?

不过是因为心底初生男女感情的萌芽,找人掩饰罢了。她若不找小玉去,她这做嫂子的还安心,但找了,就真有问题了。

两人身份倒没什么,毕竟陆芷和他不是亲兄妹。只是这年龄差太多,她就算有心,也没有办法跟陆五哥提这事。阿芷小时候受过那么多苦,陆五哥肯定想给她找更好的人家,而不是足足大了十岁的谢三弟。

更何况五哥不是来信,说明年孝期过了,就试着接阿芷回去吗?

谢崇华从书房出来,见妻子发怔,陆芷和长女不在,猜她们又去送饭了,坐到一旁笑道,“在想什么?”

齐妙回神瞧他,“三弟年纪不小了,给他说门亲事吧。”

突然就提这个,谢崇华拿了筷子给她,莫名道,“怎么忽然说要给三弟找媳妇了?”

“年纪到了。”齐妙不跟他说自己的想法,他太较真,真让他知道,定会把谢三弟撵去医馆住,和阿芷分开个十万八千里才觉对得起好友吧,那她不就成了嚼舌根的妇人了,“都二十二了呀,你当年都是孩子的爹了。”

正说着,两个不足四岁的龙凤胎一起抬头,“好饿呀。”

谢崇华也拿了汤匙给他们,笑得温和,“吃吧。”等看他们拿好汤匙,自己这才拿筷子,夹了肉饼给他们,又给妻子夹了一个,自己只夹素菜。

齐妙说道,“二郎,你觉得怎么样?等明年到日子去冀州赴任了,就立刻给他说桩姻缘,也好让他安心去冀州。”

“三弟无心在姻缘上面。”谢崇华说道,“你忘了葛灵的事了?”

说到葛灵,那个和庞林一起将谢家坑惨了的青楼姑娘,齐妙也才想起来。倒也是,从那时起,谢三弟瞧见陌生姑娘就躲得远远的,一句话也不同她们说,哪怕是有姑娘瞧他模样清俊有意搭话,他也冷脸将人吓跑。在仁心堂都出了名,姑娘去看病都不找他抓药的。

这分明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齐妙不由叹气。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8页  当前第6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2/1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锦绣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