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崔氏玉华_分节阅读_第48节
小说作者:沈芳好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48 KB   上传时间:2015-08-03 15:57:32

这阿秋虽俯身行礼,一张脸却没按规矩垂下去,反倒是大胆仰头看着李纪一笑,她生的消瘦苗条,削肩细腰,容貌虽不特别出众,但一张瓜子脸上嵌着一双乌黑的杏眼,灵动闪烁,倒有几分爽利活泼的美态。

李纪不动声色的打量了她一番,知道玉华说的没错,这倒是个心气极高,可以和那狐媚子缠斗一番的人物,便又笑了笑说道:“不错,你倒是个心灵手巧的,迟些叫你们赏你!”

阿秋听了,脸上的欢喜简直压也压不住了,她是永嘉坊的家生子,从小便是听闻着内宅中各种龌龊勾当长大的,她人机灵,又生的有几分颜色,早早便立下了要从奴变主,给男主子们当姨娘的宏愿,当初她被派给伺候五娘的时候,可是极不情愿的,觉得这些假小姐没啥前途,并不自己高贵多少,没成想这五娘后来竟然能有这么大的造化。

随着五娘嫁入新昌坊,别的丫鬟都十分畏惧这疤面郡公爷,唯有阿秋却仍是雄心勃勃,今日她听五娘责骂阿蛮说她胆小蠢笨,在郡公爷面前束手束脚给自己丢脸时,心下顿时一阵激动,所以刚才,她才敢壮着胆子在郡公爷说话时贸然插了嘴,如今看来,这郡公爷哪里是什么暴虐成癖的怪人,分明是一个威武英挺的主子爷,脸上的疤痕不但没什么可怕,反倒给郡公爷平添了几分男子气概。

那些没见识的小蹄子又懂什么,男人家的皮囊有什么要紧,最重要的是要有本事,这李纪不过二十岁出头,已经战功赫赫,又封得了郡公,今后前途不可限量,如今他身边连个贴身伺候的丫鬟都没有,可不正是自己一展身手的大好时机吗。

阿秋偷眼打量着李纪,看他满眼宠溺的与五娘闲聊打趣,又回味着刚才郡公爷对自己笑着说话时的样子,心中不由麻酥发痒,脑中已经飞转过不知多少胆大妄为的念头。

这阿秋正想的入迷,却听到李纪又开口问玉华道:“你身边的这个几个丫鬟倒都机灵,那个个子高挑的,叫什么阿初的,昨日还特意替小六子做了糯米点心,倒把那孩子给吃撑了。”

只见玉华回头瞟了李纪一眼,说道:“原来人人都说郡公爷是个眼中没有女人的,如今五娘看郡公爷记性倒十分不错,只偶尔撞到那阿初一面,便心心念念的记住了。”

见玉华状似吃味,那李纪倒是一副喜不自胜的样子,死皮赖脸挨着玉华坐了,好声好气的哄她说:“五娘这说的是哪里的话,我这还不是爱屋及乌么,若她们不是你的人,我哪里会看一眼呢......”。

这阿秋在一旁听着倒是心中一凛,她并不是个蠢钝的人,倒并没觉得这郡公爷对自己说了两句话便是看上自己了,这后院的女人总归是要看主母的脸面讨生活的,阿秋不由暗下决心,一定要趁阿蛮不在跟前这个时机全力讨好夫人,至于那个阿初吗,倒是要小心提防的。

等到外院备好了车,李纪便和玉华挤在一部马车里往那永嘉坊去了,两人一上了车便各自靠边坐着,无奈这李纪块头实在魁梧,饶是两人都尽量躲避,看着仍是肩并肩坐在一起。

除了车轮驶在青石地面上吱嘎的声响,车内十分安静,李纪轻轻咳了一声,低声说道:“今日若是顾氏问起你那永兴坊的事情,无论她说什么,你只管先应下便是。”

“谨遵郡公爷吩咐。”,玉华直视前方,十分平静的应了一声便不响了。

李纪眉心微不可见的轻蹙了一下,从今早起他们二人独处时,这崔五娘就一直是这副模样,李纪原来十分恼火她的牙尖嘴利,可此时两人这样陌生人般并肩坐着也着实让人尴尬,毕竟接下来他二人还要携手相处很长的时间,李纪一时倒有些怀念这崔五娘与自己针锋相对时的呱噪了。

李纪自然也知道这小女子是为什么做出这副样子,不过他并不后悔,昨晚他本就计划好让崔府的下人见识一下他们新婚夫妻的恩爱的,虽然过程让人难堪,但今早那老嬷嬷一副了然与安心的神情,让李纪知道今后这事恐怕还要不时的干上几回。

才想到这里,李纪鼻端却突然传来一阵淡淡的腊梅香气,他与玉华有过多次肌肤之亲,自然知道这是她身上的惯用的熏香,不知怎的,胸中就突然有些烦闷燥郁起来,还好永嘉坊与新昌坊离得很近,马车此时已经到了永嘉坊正门。

李纪携着玉华二人恭恭敬敬的向崔泽厚两夫妻叩拜见礼,这玉华虽然年纪小,这两年来个子却窜的极快,如今已经和元娘崔玉林差不多高了,她今日梳着高髻,衣着华贵,身姿挺拔的站在那魁梧高大的李纪身边,两人看着竟然十分相配,顾氏冷眼看着二人,心中不知为何突然生出了一点不安来。

虽然算起来都是曲里拐弯的亲戚,李纪之前与永嘉坊并无什么交情,不过他除了和圣上两父子感情深厚外,对其他宗室勋贵也都是一般的冷淡,今日陪着玉华回来,虽说不上多少热情,倒是礼数周全,有问必答,可算十分的平和可亲,那永嘉坊的大爷崔正达因自小身子羸弱,养出了既高傲又别扭的性子,对李纪这种煞星般的武夫,原本是既瞧不起又有几分惧怕的,可今日坐在一起,两人居然也能你来我往的聊的十分热闹。那安国郡公崔泽厚在一旁看了,心中却越发警惕起来,这李纪心机城府之深,恐怕还远超自己估量,若是他一心一意扶持那太子,倒真要打起十二分的小心来应对了。

比起男人那边的虚以应对,女眷这边可就十分情真意切,母女姐妹们一番亲热斯见后,那顾氏屏退了恋恋不舍的四娘等人,将玉华单独叫到了内室,先是揽在怀里上下仔细打量了半响,直把玉华看的面上飞起两坨红晕,娇声叫了一句:“母亲!”。

顾氏从玉华嘴里问出来的,自然都是一个好字,她见玉华似乎对李纪万分满意的样子,心中那点疑虑越发盛了,想来这也正常,这玉华一个根基不深的小女子,能得到位高权重的夫君宠爱,自然是要紧紧抓住的,顾氏想了想才说道:

“你这孩子果然是个极有福气的,为娘的也白为你担心了这两天,既然纪哥儿是真心中意你,你又是个极为招人疼爱的孩子,想来今后的日子,定能过的顺心如意,哎,对了,他房里据说有个十分宠爱的通房,可有来拜见过你吗?五娘你又是怎么打算的?”

玉华一听这个,果然脸色有些难看起来,摇了摇头,有些担忧的问顾氏:“母亲,若是我开口让郡公爷将那人打发了,不知道是否合适?”。

顾氏见玉华毫不犹豫的便和自己商量这种事,心里又安耽了点,笑了笑说道:“按理说,这种事他们新昌坊在你嫁过去之前便应该处置妥当的,想来是因为府上没有长辈的缘故吧,此事本就是他们家理亏,纪哥儿又是如此爱重你,你便与他直说了吧,不过一个通房罢了,猫狗一般的,多给些银子送出去,若是纪哥儿不喜欢她再嫁,就送到姑子庙去,好吃好喝的供奉她一辈子也够了。”

见玉华乖乖应了,顾氏心里满意,又说道:“你们府上如今没个长辈照应着,很多事实在不方便,不说别的,就说你今后若有了身孕,都没个人能在身边照应,其实说起来,这纪哥儿也不是没有长辈的,那顾王妃,怎么说也是他的继母,之前听纪哥儿说过,你们成亲后,他便愿意回去永兴坊拜访,五娘可曾听他提过这事。”

玉华听顾氏果然说起了永兴坊的事情,便点头说道:“郡公爷今日来的时候还说呢,明日我们要去宫里,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应该后日就会去的。”

顾氏眼前顿时一亮,忍不住往前凑近了一些,握住了玉华的手,柔声说道:“五娘,为娘的有一事要拜托你呢。”

玉华急忙说道:“母亲有什么事只管吩咐,哪敢说拜托二字。”

“那顾王妃是娘的堂妹,娘与她自小一起长大,不管纪哥儿之前与她有什么误会,她的性子娘是极为知道的,从来是个温和高雅的人,绝不会做出什么对不起纪哥儿的事情,如今纪哥儿既然也有心和他们母子缓解关系了,娘就拜托五娘一定要多劝劝纪哥儿,你们两府......还是应该合为一府,那才叫名正言顺呢。”

玉华心里不管如何想,嘴里都是连忙应了下来,不过又立即作出有些担忧的样子说道:“母亲,此事甚大,若是那郡公爷不允,玉华岂不是有负母亲重托。”

若是五娘一口将此事应下了,顾氏反倒要疑心,见她犹豫,顾氏便马上说道:“五娘不必忧虑,母亲所说自然都是为了你们小两口好,此事本就是不能一蹴而就的事情,五娘只管有空便多和纪哥儿多说说,所谓滴水穿石,他总有明白的时候,哪怕不能马上和好如初,两府平日多多走动,也是极有利于纪哥儿的,你也知道之前你没嫁过去前所听的那些闲话,其中有一大部分倒都是由于他对那继母继弟冷酷无情而造成的。”

玉华边听顾氏的话,脸色边慢慢变了过来,待顾氏说完,她便神情十分坚定的应道:“多谢母亲指点,玉华回去一定和郡公爷好好商议此事。”

顾氏脸上神情极为慈爱满意,心内却在想,这两件事情一试之下,这李纪是真的爱重五娘,还只是一时的兴头,便应该可以看个清楚了。

这边永嘉坊的主子们各自相谈,那边随着玉华回来的几个下人们也没闲着,赵嬷嬷、阿生及阿初三人都先后被饶嬷嬷叫去询问了一番,于是到了午宴的时候,也不用李纪多作什么表现,这永嘉坊上下众人已经是全部知道这定国郡公爷视那五娘如珠如宝,简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一般。

琪娘和四娘两人都一时有些不相信这种说法,琪娘是不愿意相信这五娘的运气居然这么好,而四娘却是有些担心五娘过的并不如表面上那么风光,不过二人再三观察之下,都没发现什么倪端,五娘神采奕奕自不用多说,而那到女眷这边来露了一脸的郡公爷李纪,一看到五娘嘴角便弯了起来不说,与众人寒暄说话间,眼睛也是一直盯着五娘不放。

这一番大戏做下来,回到自己府上的李纪与玉华显然都有些累了,晚上便早早沐浴更衣打发了众人出去,待房内安静下来,两人和衣坐在床上各据一角,便开始商议起接下来去宫里及永兴坊的事情。

李纪别的事都胸有成竹,唯有到了李盛这里,却是有些挂心,他在别人跟前还敢于作伪,但那圣上李盛却是极为熟悉他的秉性的,李纪怕自己若表现的过于肉麻,难免露出马脚,便尽量好声好气的与玉华商量,拜托她到时随机应变,多用些心思,既要让皇伯父安心,还不能让那崔皇后起疑心。

李纪说完,玉华却没有吭声,只缩在床角,抱膝静坐不动,李纪本以为她又来了脾气,打算趁机拿捏自己,便斜眼看了看她。

却见那崔五娘一张不施脂粉的小脸,于月光影映下格外的清澈沉静,丝毫不见烟火气,好像压根没把自己放在眼里,也压根没听到自己在说什么,李纪皱了皱眉,正要开口再说什么,却被玉华截口打断了:

“郡公爷,五娘有一事想要请教,还望郡公爷能据实以告。”

李纪见她语气平和,便点了点头道:“你问!”

“五娘想问郡公爷,你原本计划着用落红的事情拿捏住五娘,若是五娘乖乖听话,协助你成事之后,您最后又要打算如何处置五娘呢?”

李纪万万没料到崔五娘此时会问这个,顿时愣住了没有答话。

玉华也不等李纪回答,启唇微微一笑,继续说道:“若五娘猜得不错,郡公爷应该会想法子让五娘悄然无息的消失于这内宅中吧,病死或者意外,对吗?”

李纪此时已经是反应了过来,月色下,他脸色阴沉难看,却仍是没有开口作答。

玉华此时却收了笑容,一字一句缓缓说道:“那么事到如今,郡公爷对五娘,又是个什么打算呢?”

  ☆、第126章 条件

玉华此时却收了笑容,一字一句缓缓说道:“那么事到如今,郡公爷对五娘,又是个什么打算呢?”

李纪盘腿坐在千工床的另一个角落里,居高临下的俯视着对面的崔五娘,她已经卸了盛装,洗掉了脂粉,一张脸却比上妆时还更加白皙透明,显得比白日里小了好几岁,此刻她正抱膝仰脸望着自己,看着颇有几分天真无邪、楚楚可怜的感觉。

李纪打量她半响,终于开口说话了,却没有正面回答她的问题,只冷冷的反问道:“当日,我曾问过县主到底还知道些什么,你顾左右而言他并没有答我,今日里,我再问县主一次,你,到底还知道什么?”

李纪语气冰冷阴狠,玉华脸上却没有丝毫畏惧,只瞟了他一眼,淡然的说道:

“郡公爷多虑了,五娘开始时的确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不过这几天见郡公爷行事竟如此的小心谨慎,对那永嘉坊又如临大敌一般,便猜测郡公爷心中所谋的定不是小事,这能让郡公爷如此上心的大事,又与永嘉坊有关的,除了皇嗣大宝,恐怕也再没有别的了......”

听了玉华的回答,李纪的眼瞳不由微微一缩,但心内,却并没真有太多的惊讶,他虽对这崔五娘抱着极强的防备厌恶之心,却也不得不承认,她是自己所见过的女子中最聪慧机敏、有勇有谋的一个,小小年纪便有这般的胆识智慧,假以时日,恐怕比那崔皇后还要更难对付几分,自己和永嘉坊各自的图谋,迟早是肯定瞒不过她的。

见李纪没有否认,玉华又开口继续说道:“既然郡公爷图谋的果然是如此惊天的秘事,想来郡公爷的心意,至今也是并未改变的吧,一旦五娘没了利用的价值,恐怕,还是难逃无声无息消逝于你定国郡公府的下场!”

李纪仍是没有否认的意思,等玉华都说完了,才开口沉声说道:“那么现在,县主又是何意呢,是否打算不再听命于我,而是要和我来个鱼死网破了呢?”

玉华轻笑着摇了摇头,低声说道:“郡公爷言重了,蝼蚁尚且偷生,五娘可并没有将性命抛到九霄云外的洒脱,更何况,就算五娘有这个心思,又哪来的实力能与郡公爷鱼死网破呢?五娘今日之所以愿意与郡公爷开诚布公,便是想郡公爷能高抬贵手,饶了五娘一条小命,五娘也愿意从今日后全力辅佐郡公爷图谋大事,想来郡公爷也应该知道,不管是在宫里,还是在永嘉坊,五娘都还是很有些作用的。”

李纪皱眉凝神看着玉华的脸不放,似乎想要看清楚她的话里有几分真又有几分假一般,玉华却仰脸坦然面对他的注视,两人默默相峙片刻,李纪才缓缓开口道:

“你也知道,若是今后事成,我新昌坊绝不可能再有一个姓崔的夫人,你若不想死,又想有个什么下场呢?”

哪怕玉华早就猜到李纪的打算,此刻真正听他亲口说出来,心中却还是说不出来的五味杂陈,她双手不由环抱住自己,仰脸看着那大红绫罗帐顶默默出神了良久,才扭头看向李纪,轻声说道:

“五娘不愿意老死在这深宅内院,若是可以,还请郡公爷将五娘远远送到那北疆回鹘人聚居的地方去,五娘愿意隐姓埋名,在草原大漠里放牧流浪为生,今后生老病死,绝不与郡公爷有任何一丝相干。”

李纪实在并未想到玉华会说出这个话来,愣了半响,并未马上答话,玉华见他神情复杂,似乎疑虑重重,便一咬牙凑近了李纪身边,压低声音说道:

“五娘知道若想达成此事,需要郡公爷耗费极大的心思与人力,且还要冒上极大的风险,若是郡公爷肯应允,五娘到时愿意自毁容貌,确保任何人无法相认,抵死也不会牵连郡公爷分毫的。”

此时玉华跪坐于李纪身侧,仰头看着他,一双如星辰般透亮的眼眸中,神情决绝而哀伤,李纪也不知道为何,心中一惊,便不由往旁边挪了挪躲了开去,玉华见他这样,心下一凉,颓然的坐回了腿上,唇边却扯出了一个不成形的笑来。

鸳鸯红帐内顿时又是一片死寂,过了好半天,李纪才突然又开口说道:“此事事关重大,待我与人商议考量后再回复于你。”

玉华本垂着头呆坐不响,听到此话顿时抬起头望向李纪,眼中一亮,脸上便绽出一个明艳的笑容来,她抬手冲李纪一抱拳,郑重说道:“多谢郡公爷开恩!”

若是李纪刚才马上就答应了自己,玉华也许还很有些不放心,此刻见他说的如此慎重,心下却顿时安定了不少,这几日他二人近身接触下来,玉华心里也清楚,这李纪虽然是冷血无情、目中无人,甚至可以说是阴狠乖戾,但却并不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卑鄙小人。

李纪将眼睛从玉华笑意盈盈的脸上硬是挪了开去,不再说话,转身就移到床外侧,拉过自己的锦被蒙头躺了下去,玉华这两日心中悬着的巨石总算落下了一半,心下也松快了不少,闭上眼时,脸上仍留着些许笑意。

因第二日要进宫面圣,寅时中刻,那刘嬷嬷便在内室门外叫两位主子起床了,玉华一贯睡的轻,一听呼喊,便马上醒了过来,她刚想翻身坐起,却突然发觉自己右臂麻麻的似乎动弹不了,仰脸四下一看,却是被唬了一跳。

也不知何时,她自己整个人都挤到了那李纪宽厚的背上睡着,右边的膀子都半塞到了他的身下,难怪已经发麻了,玉华脸上一红,连忙小心的抽身慢慢移了出来,心道,怪不得夜里发梦被火炉烤焦了自己绣花鞋和襦裙呢,原来是因为挨着这个人形火炉的缘故。

玉华刚刚抽身出来,那李纪也有些茫然的醒转过来,他并未察觉到什么,只是不由探手抓了抓自己的后背。

为了迎接这定国郡公小两口的到来,连那崔皇后也一早移驾到了圣上所居住的钟鸣殿等待了,甚至太子夫妇也特意从东宫赶了过来凑趣,而不是坐等着他二人等下去拜访。

玉华两人乘着圣上亲派的车辇到了钟鸣殿前,由宫人扶着下了车,李纪在前面正要跨步向前,玉华在他身后轻轻叫了一声:“郡公爷先等等!”

李纪一呆,便停了下来,玉华连忙疾走了两步到了他身前,略微踮起脚尖,伸出两只纤白的小手,替他将歪斜在一旁的披风带子拉出来重新系了一下,又小心打理整齐了,这才仰脸冲李纪一笑,柔声说道:

“好了!”

李纪心里虽然知道玉华如此行事都是因为自己昨晚的特意吩咐,但事前也是一点也没有准备,此时看着眼前一张清丽艳绝的小脸,鼻端又传来那熟悉的腊梅香气,面上顿时一烫,已然是慢慢涨红了脸。

玉华也并没料到这李纪此时会脸红,忍不住就要偷笑出来,连忙垂下脸拿袖子掩了掩,才总算遮了过去。

可两人间这般情形落在了外人眼里,分明就是一副小夫妻好的蜜里调油,你侬我侬的肉麻景象,今日奉命来迎接李纪进去的,是他的老熟人,曾经负责替他打点新昌坊的大内监刘灵,他此刻就立在李纪两夫妇身后几步远的地方,自然是将两人神情间的细微变化都看在了眼里,心里马上想着,等下定要将这一幕细细禀告了圣上知道,好逗他老人家一乐。

待进到殿内,二人依礼分别叩拜了圣上皇后,及太子夫妇二人,随即便被圣上李盛一叠声的免礼,给让到了殿下的早设好的矮几后跪坐下了。

这样正式觐见的场合,大家的问答自然逃不脱那一套程式,也说不了什么太家常、太私房的话,可是只要几位圣人问起这李纪玉华二人有关的话题,两人总要先对视一眼,才微笑答话,其情意绵绵,也无需言语再多作表述了,那李盛坐在龙椅上看了,直乐的眉开眼笑,龙颜大悦。

崔皇后崔泽芳脸上自然也是笑意盈盈的,不但如此,似乎是看在玉华的面子上,她对李纪的态度也比从前亲热的了许多,既问了他府上的安排的细节,又问了他原来征战中留下的一些伤病,最后十分满意的对二人说道:

“你们两个如今这样甚好,原来五娘虽然是个极好的孩子,却过于小心谨慎了些,不管在家里还是我这里,从来都是一个不肯多说一句,多动一下的性子,哪里像个小娘子,倒像个小老太太一般,纪哥儿呢,也素来是个不喜说笑的脾气,现在一成亲,两人脸上的笑模样都多了不少,这样才对吗,年轻夫妇可不是就应该如此吗,当初圣上要将五娘指给纪哥儿时,我还担心你们两个年龄差的太远,难免会有些不和谐,现下看来,倒还是圣上您独具慧眼呐!”

崔皇后说完,便抿嘴笑着看了李盛一眼,得了崔泽芳这般的打趣,李盛不由是从心里乐了出来,仰头哈哈大笑起来。

而坐在殿前的太子妃夫妇二人,却是神色各异,太子妃车芷兰倒还好,仍是她惯有的肃然神情,而那太子李济民在听到崔皇后说到年轻夫妇相处之道时,脸上却不由闪过一丝阴霾与尴尬。

  ☆、第127章 密道

其实在今日之前,李济民并不全相信自己这堂弟对那崔五娘一见钟情之说的,当日他主动开口将这崔五娘让给李纪的时候,心内也是有过那么一丝不舒服的。

李济民对崔五娘并无多少情愫,却有那么点好感与兴趣,比起其他两个崔家女,他自然更钟意能纳了五娘。而李济民和李纪两个平日里常常厮混在一起,是真正见识过他这堂弟对女人的冷淡和无所谓的,那些勾栏酒肆里的女子,也有的是风流标致的绝色,虽比不上崔五娘夺目,却也差不了多少。李济民实在有些怀疑,这李纪当日不过是一时兴致所致而已,并没父皇想象的那样动情。

可今日一见,却让太子李济民大跌眼镜,堂弟李纪虽于人前还是那副不苟言笑的样子,但他不时看向那崔五娘的眼神,却可称的上情意暗含了,李济民并没见过堂弟这副傻相,心中虽很替他欣慰,却难免划过一丝说不清复杂情绪,尤其视线扫过端坐在自己身侧的太子妃车芷兰时,胸中的那丝烦闷便越发明显了。

拜会了圣上皇后,李盛本还想留二人一起用午膳的,不过却被崔皇后给拦下了,原来这圣上最近制作新琴不是很顺利,夜里休息的不好,白日里精神头便有些不足,李纪二人自然也是连忙和崔皇后一起劝说李盛保重龙体,而一旁的李济民也忙起身禀告道,自己和太子妃正好打算要请堂弟小两口到东宫做客呢,还请父皇就将这个人情让给他们夫妇二人吧。

李盛近日里确实也觉得自己精神有些不够健旺,便嘱咐李济民夫妇好好招待李纪他们,就由着崔泽芳照搀扶着自己回内殿休息了。

说起来,这东宫如今也正是忙乱的时候,过几日,等圣上纳了新人后,便要轮到这东宫了,东宫可是一下子就要进一位良娣和两位良媛。虽这纳良娣良媛,对于这东宫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事,自有礼部和东宫詹事府去落实去操持,程序礼仪相对太子大婚来说,也是极为简单的,既没有宴会宾客这一说,也无需祭祀之礼,等到了吉日那天,将三位新人先从皇城东侧的延喜门抬了进来,再从东宫的角门抬进太子内殿即可。

可是这东宫自从开府后,便一直奉行节俭之道,除了正殿,其他房舍都并未过多修葺,如今一下要进三人,当然有好大一番工程要做,且这三位新人都颇有些来头,不管是安国郡公府,还是忠义侯府,都是老牌勋贵与世家,当家人也都是如今朝上的肱骨之臣,他们家里的小娘子,自然不能怠慢的,很多事情都还需要这东宫的当家人来拍板做主,太子李济民如今辅政事务极为繁忙,这内院的杂务自然落到了太子妃车芷兰的身上。

玉华自刚才于钟鸣殿上起,便偷偷打量了太子妃好几眼,她一直对车芷兰颇有些好感与兴趣,说起来玉华自年幼时就少有轻松嬉戏的时候,那日于紫云楼下满园的灯火掩映中,她与四娘两个手拉手挨挤在一起,叽叽喳喳的看着车芷兰挥鞭打灭火烛的一幕,却是一直留在她的脑海里。

此刻到了东宫,四人见礼落座寒暄起来后,玉华更是忍不住就多看了车芷兰几眼,这一看之下,心中难免有些感概,不过四年多时间,太子妃面上却落下了不少痕迹,倒不是说她容颜有何明显变化,比起刚回长安城的时候,车芷兰肤色明显要白皙滋润了很多,气色也不错,但是与玉华记忆里那个身姿挺拔,一手叉腰,一手持鞭,顾盼间神采飞扬的女子相比,却不知哪里沉闷黯然了许多。

车芷兰仍是那个肃谨的脾气,脸上少见笑容,不过对待李纪与玉华二人礼数上却十分周全细致,尤其是李纪,可算是东宫的常客了,待到中午开席时,他们四人于东宫宴客的厅堂里分两侧相对坐着,李纪面前的案几上,车芷兰特意准备了他喜欢的胡椒苦豆子面饼和卤制的牛蹄筋做点心,这些略显粗糙的东西,本是上不得台面的,别说皇城里东宫里,就是一般官宦人家,也并不会用这些来招待客人。

玉华见李纪用的甚是香甜,隐约想起这两日他们二人一起用膳时,李纪好像都是随便对付一下的,便笑着问了问太子妃,可否方便告知自己这两样东西的做法。

车芷兰马上点了点头说道:“崔县主客气了,这两样吃食的做法甚为简单,我等下撰写一份给你,我看崔县主好像并不太习惯这样的北疆食物,安国郡公府里的口味好像多偏江南的清淡,等下还有两道汤品,想来县主应该会喜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4页  当前第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8/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崔氏玉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