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崔氏玉华_分节阅读_第27节
小说作者:沈芳好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48 KB   上传时间:2015-08-03 15:57:32

阿蛮自己心里也清楚,如今自己对这个五娘是不知不觉的越来越亲近,越来越维护了,可若是被主院里察觉到了这份心思,自己肯定会既失了差事,又要受惩处,而现在,自己先瞒着五娘去向夫人禀告,五娘后面又自行也去了主院,若是她并没说自己什么好话,夫人她们大概会觉得五娘对自己是有些不满的,这样倒是最最好的。

想到此处,阿蛮心中不由一阵激动,这五娘竟然连这样一个小小的关节也思虑到了,可真真是生的一副七窍玲珑心啊,她膝下不由一软,便跪倒在了玉华面前,有些急切的低声说道:“五娘,阿蛮愿意一直伺候在五娘身旁。”

玉华见她这样,脸上神色不变,心里却也是大大的松了口气,俯身将她扶了起来,压低声音说道:“只要有我五娘一日,便会护得你阿蛮一日的。”

作者有话要说:只靠着小聪明逃避,是没法在永嘉坊长久生存的,五娘想透了,只会变得更强大

谢谢各位留下评论的朋友,那是对我莫大的鼓励

  ☆、第67章 察觉

是夜,安国郡公崔泽厚果然来了顾氏那里用晚膳,两人用膳时往往是商量事情的时候,自然不会去遵从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常常是身旁连一个丫鬟也不留的,都是顾氏自己亲手侍奉崔泽厚用餐。

那鲫鱼雪梨奶汤正是秋冬滋补的好东西,显然很对崔泽厚胃口,他一气便喝了两小碗才放下,开口说道:“你看那车家女到底是个什么状况?”

顾氏又替崔泽厚布了一勺山药清炒秋葵后,才皱眉说道:“这车家小娘子的性子还真是有些特别,看着颇有点油盐不进的意思,行事又常常出人意料,实在不是一个好拿捏的,我也问过那安王世子妃了,这车县主并不是在咱们府里才如此的,于她们府上住着时,也常常是这样一句话便噎的别人连话也说不来了,可要说她是故意而为之的吧,却又不大像。那延恩县县主元姐儿哪里是个让人的脾气,两人这阵子一个府里住着,她就瞧那车家小娘子很是不顺眼,好几次当面给人家没脸,有一次气恼了还浑说那车家小娘子是不祥之人,克的自己父兄都尽数殁了......”

听到这里,连崔泽厚也不由的嗯了一声,挑了挑眉毛,顾氏看着他说道:“可不是胡闹吗,这延恩县主从小就是个说话狠绝,不留余地的,这话哪里是能随便好说的,一般小娘子要听了这话,哪有不气恼的,就算要寻死觅活也是情有可原,可据那安王世子妃说,当时那车县主连眉毛也没动一下,只长篇大论的把那北疆的战事细细的讲给元姐儿听,还跟她说,咱们虽为女儿家,但好歹也是食国家俸禄的,多少也要知晓一点国情实事,不要整天纠缠于一些皮毛琐事上,反倒把那元姐儿撅的一句话也没有了,自那之后,那元姐儿便不怎么再敢去招惹她了……”

虽讲的都是些小娘子间的琐事,顾氏却说的十分详尽,崔泽厚也没有要打断她的意思,边吃边听,并没任何的不耐烦,顾氏停了停又继续说道:“因为一时摸不清这车县主的底细,妾身昨晚便临时擅自改了主意,叫人赶去拦住了那六娘,并没叫她上楼来,也不知道处置的是否妥当,还请郡公爷示下。”

崔泽厚点了点头说道:“这事你办的对,这六娘的事本来就是上不了台面的,若那车家女是个心性不稳、没有见识的,用上一用,也许能让她捕风捉影的生出点猜忌,可若是个刁滑的,反倒容易让人倒打一耙,白白落下话柄就不好了,那个六娘,你还是派人看管起来吧,今后轻易莫让她露面了。”

顾氏自然是连忙记下了,又给崔泽厚盛了一碗参鸡汤拉面,崔泽厚慢慢吃了面,才又说道:“这车家女本身倒没必要太放在心上,她昨日出了这样大的风头,娘娘那里想必也早得了风声,自然不会放任着她不管的,估计近日便会亲自派人去教导管束。我倒是好奇,这丫头小小年纪,出生不显,倒能有如此的做派,到底是天性使然呢,还是背后有高人指点......”

崔泽厚说到这里,脑中突然浮现出一个人影来。

当日,李济民于大朝会上突然横插一杠提出要求娶车家女,实在是打了崔泽厚一个措手不及,之后他马上派人细细探查了一番,却并没发现有任何蹊跷之处,太子与武将结党本就是大忌讳,那李济民行事一直很谨慎,轻易不与军中人有任何来往,就算他现在娶了车家女,唯一的好处也就是在军中博了一个好名声而已,那车家已经是彻底断了根基的,与军中的那一点点情谊也不过是薄脆如纸,真要遇到什么大变故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这门姻亲,别说与永嘉坊丝毫不能相提并论,长安城里随便扫一扫,比车家好的也有一大筐呢。

无论怎么考量,李济民求娶车家女都确实正如他自己所言,只是当日一时头脑发热而已,可崔泽厚却总是隐隐觉的不安,直到昨晚无意间一眼扫到了那年纪轻轻却一身煞气的李纪时,他心中才突地一动。

李纪当日先行脱队偷返回京的事情,崔泽厚是知道的,但却并没把两件事联系在一起,因为之前他实在并没把李纪这个十来岁的少年放在眼里,现在想来,若是这车家女之事是这李纪事先透漏给李济民的,这当朝求娶太子妃之事也是两个小子事先谋划好了,那这太子之心机,也许比他们想象的更要深沉多了。

而这李纪吗,崔泽厚眼中寒光一闪,此事倒是他大意了,这李纪虽然年纪尚小,可现如今看来他天赋秉异,为人狠绝,既有卓王之子的名声、又有圣上这个大靠山在背后撑腰,倒是个不能随便小窥的人物。

想到此处,崔泽厚放下手中的筷子,对顾氏说道:“我今晚去歇在外院,你这两天也操劳了,早些休息吧。”

顾氏急忙应了,又吩咐人多备些汤水点心,到时送到外院去给郡公爷及几位先生当夜宵。

李纪虽不知道自己已经入了安国郡公的法眼,却也是一天也没闲着,如今他在新昌坊的那座小院落也算是四角俱全、人马齐备了。这整个长安城内大概也不会有第二座府邸像他家里这样,内院外院的管事加起来,倒有一半都是山匪出身的,不过这还算好的,若不是之前李纪硬是拒了皇伯父要赏给他的大队人马,那他府里恐怕便要成了一半山匪加一半太监的格局了。

正院的三间北房被李纪打通连成一个广厅,是他每日里处理事务办公的地方,正中间扔着一张红木镶云石桌面的大案,背后放着八联扇的山景浮雕屏风,除了门边左右放着的两盆金桔,就空洞洞的没有其他摆设了,按着当日来替他收拾房子的大内监刘灵的说法,那就是好好的几间正房硬是给弄成了个衙门一般。

这日,李纪正坐在桌案后面,听着外院管事李麻白在回事,这李麻白是个孤儿,原只有一个绰号叫白麻子的,这李麻白是他到府里后自己给自己取的大名,要是给那些酸儒文人听了说不定还要赞一声风雅的。李麻白大约是小时候受苦落下的病,一脸密密的白麻子,头发也稀黄稀黄的,脸看着像是三十来岁的人了,其实不过才刚二十四,这李麻白说话行动间很有一股风流寡妇的韵味,常常能一整天混在菜场里弄和老妪妇人们聊的密不透风,原来在山上时,他就是专管收集情报的,李纪一开府便把他召来替自己打探消息。

此时他冲着李纪一拱手,两根小指高高的翘着,一扭脖子说道:“启禀镇抚大人,小的已经打听清楚了,那永兴坊里原来的家生子和积年老奴都已经换遍了,当年您走失的时候,顾王妃便以此为借口打杀了一批,就算有留下的,也俱不在坊里当差,大多都被发派到了庄子上,您指名要找的那几个老管事,只剩一个叫徐立的还在当庄头,和府里的关系也还算密切,就是不知道此人可用不可用,其余的诸人,没签身契的三个都被遣散了,为奴身的四个,却俱是已经殁了。”

李纪听了这话,刀疤脸上不由寒气大盛,倒把那李麻白看的头也不敢抬,俯首站着等他吩咐,又过了半响,李纪才又冷冰冰的打了一个哈哈,说道:“呵呵,果然还是这个徐立给留下了,倒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李麻白忙接话问道:“大人,可否要小的去和这个徐管事接洽接洽?”

李纪这才真的笑出了声来:“哈哈,这徐管事啊,接洽是接洽不来的,你去找费广费冲两兄弟,叫他们找机会直接把那徐立给我绑了过来,到时候我自有安排。”

李麻白应了后又说:“除了这个徐立,小的还找到一个人,不知大人是否认识,说起来这人也不算是小的找来的,倒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大人可还记得一个叫茯苓的丫头吗?”

李纪皱着眉摇了摇头,那李麻白又说:“难怪您不记得,这人说起来并没在卓王府里真正当过差,她说自己是先王妃陪房的女儿,先王妃还在的时候,就赏了他们一家子自由身,她说自己哥哥和您同岁,小时候跟着他一起进来玩时和您见过几次的……”

“哦......她可是本姓夏的?”,李纪突然想起了什么。

李麻白忙点头说道:“对对对,就是姓夏的,小的前两天已经查过了,是有这么一个人,她一家子原是替先王妃打理几间铺子的,自您失踪之后,突然就吃了官司,她哥哥先是欠了赌债,又失手打死了人,几天间就家破人亡了,只来得及把她一个人送到了姑姑家。前几天兄弟们老看到有个穿布衣的小子鬼鬼祟祟的在咱们里坊外面转悠,抓住了一看才知道是个丫头,她说是偷听到姑姑家要把她卖了才逃出来的,之前就听说了您并没死,就想来看看,倒也是个能干的,居然从您打营里出来就给盯上了,一直跟到了这里。”

“夏茯苓...茯苓......她有说过她的名字是谁取的吗?”,李纪想了想又问道。

“说了,她说自己的名字是她娘央着先王妃给赐的。”

李纪听到这里,已经依稀记起来那么个小丫头了,她哥哥和自己同岁,小时候常被娘叫进府里陪自己玩,身后是偶尔跟过这么一个小丫头片子的,名字确实是娘给取的,娘给人取名字爱用个药名,房里忙起来叫人的时候,倒像是进了药铺子。

李纪也不在意,随口说道:“哦,既然原是我娘陪房家里的人,又给她找到这里来了,你们仔细查过了没问题的话,就留下吧,若是看着还可用,叫肖嬷嬷多栽培栽培,咱们这里也委实太缺人手了。”

作者有话要说:

那啥,咱五娘才桌子高呢,情敌啥的,已经慢慢出来了.........

唉,男主各种不讨喜的苗头啊,越来越明显

蠕动蠕动,求长评,求收藏

  ☆、第68章 狩猎(上)

李麻白这里还没说完呢,盯着李纶的人也回来了,他穿的是锦衣卫的服饰,如今李纪任着锦衣卫镇抚,安插人手那可是更加名正言顺了,这锦衣卫别的好处没有,一身红皮人憎鬼厌的,倒是很方便办事。

“二当家的......”

那人才叫了半句,就被那李白麻狠狠啐了一口,骂道:“你这猪头狗脑的,又瞎叫什么呢,都教了多少遍了啊,怎么就死也改不过来呢,你那脑壳里莫非装的是豆渣子吗,现下府里还没甚外人,待以后丫鬟婆子什么都齐备了,你这一声胡乱喊出来,可怎么弄啊......”

那人知道若是自己敢回嘴,这白麻子势必更没完没了的,便只翻着白眼忍气听着不吭声,最后还是李纪笑着止住了李麻白,那人才得以继续禀告,不过还是老老实实的改了口:“大人,今日那小子看着是越发暴躁了,上车时,那赶车的不过动作稍稍慢了些,就被他抢过鞭子,兜头就给了那么一下,小的看他脸色青白,目赤带火,想来是这阵子心里憋闷的紧。”

李纪点头笑了笑,看来自己那黑胖侄子这两天大概没少找那李纶的麻烦,他们盯了李纶快好几个月,知道这小子是个性子高傲且又别扭内向的人,倒算是那顾王妃的一个软肋,李纪又摸着下巴想了想,叫了管内院的老孙过来,吩咐道:“过几日就是皇伯父出城狩猎的日子,我前阵子是放出风声说不去的,你只管帮我准备好马匹弓箭,也是时候来个兄弟重逢了。”

那老孙原是山上的厨子,虽然手里也有过人命,但和李麻白几个奇形怪状的不同,看着倒完全是一个普通老管事的模样,他恭恭敬敬的应了事便去准备了。

这圣上每年一次出城狩猎倒不纯粹是男人们的事情,原来小娘子们也可以到围场旁边专门圈起来的场子里骑马玩耍的,最主要的是,那些小郎君猎回来的东西会点名送给自己家的姐妹或者订了亲的未婚妻子,还有那行为狂放的,也会偷偷摸摸给心仪的小娘子送上点东西,倒是一场极大的热闹。

沁芳阁里,虽还没人正式告知几个小娘子狩猎的事情,却她们也已经各自得到了消息,如今顾氏对几个小娘子的管束比之前宽松了许多,只要身边有嬷嬷丫鬟们陪着,也可以出了沁芳阁到外面去逛逛的,只有六娘一个,却又是病了,而且还影影绰绰传出这病会过人的话来,从那日秋桂宴回来,其他几人就没见过六娘了,除了琪娘面子上看着有些焦急,其他人与六娘都无甚交情,也并没把这事放在心上,更别说还有芸娘这样窃喜不止的。

玉华面上也是毫不在意的样子,心里却是暗暗惊惧,这六娘竟然又病了,从玉簪宴到秋桂宴,她病了好,好了病,每次时间都这么凑巧,背后到底在弄什么鬼。

趁着房内没别人的时候,玉华便问阿蛮听到什么风声没有。阿蛮摇了摇脑袋,压低声音说道:“只说是病了,而且不让人随便议论,听着那意思倒像是生了不太好的病一样,如今还有人说夫人仁厚呢,倒没有送她回家里去,若是五娘想知道详细的,要不奴婢再去打听打听?”

“不不不...”,玉华连忙说道,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这事背后若真有蹊跷,定是大事,你只管在日常当差的时候多留点心就行了,切切不可刻意去打听,不要落了痕迹。”

阿蛮如今对这个小主子很是信服,自然是连声应下了,想了想,又凑上来说道:“五娘上回不是问奴婢有什么玩意儿适合送给七娘的吗?七娘性子最喜动,这次城外围场,她十有*是要去的,奴婢这两天可以做个风帽,五娘再打上两条璎珞作帽绳,倒是份十分讨巧的礼呢。”

玉华听了眼睛一亮,伸出大拇指冲阿蛮一挑,怪腔怪调的说道:“好一个小诸葛刘阿蛮~~”

看着五娘的怪样子,那阿蛮虽本是个性子刻板的,也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两人自从捅破这层窗户纸,这阿蛮才发现自己这小主子实在太过表里不一,以前也知道她本来的性子与人前表现出来的不太一样,现在可好了,关起门来,那简直就是随性而为,竟是个十分跳脱的脾性,倒是让人十分容易亲近。

两人正在说笑,门外传来了一把娇滴滴的声音,“五妹妹可在吗?”,是那芸娘来串门了。

阿蛮不由挑眉看了五娘一眼,也不知道五娘又捣了什么鬼,这芸娘这阵子是天天过来,也没什么话和五娘说,却一坐就是半个时辰,四娘本是每天都要来五娘这坐坐玩玩的,结果几次都碰到芸娘呆坐在一旁,弄她和五娘两人什么私房话也不方便说,气的四娘这两日干脆都没过来,而且每次这芸娘来的时候,五娘都故意把自己拘在身边不让走,也不知是为了什么。

芸娘窈窈窕窕的走了进来,脸上笑盈盈的,却掩饰不住一丝焦虑,五娘与她两人见礼后坐下,阿蛮给芸娘斟了茶,便退后立在了一旁,本以为这次又要三人干瞪眼呆上半个时辰了,五娘却突然瞟了她一眼,细声细气的说道:“阿蛮姐姐,你去四娘姐姐那儿把我借给她的曲谱拿回来吧,明日程娘子授课要用的。”

阿蛮先是一愣,不过瞥到一旁芸娘面露喜色的样子,她便马上应声出去了,她知道五娘并没借什么曲谱给四娘,就干脆下了楼去赵嬷嬷那里找做风帽的料子去了。

芸娘一见阿蛮出去,脸上赶紧堆出一个笑来,有些结巴的说道:“玉儿妹妹,那日秋桂宴上是...是姐姐不好,是姐姐一时没想清楚说错了话,玉儿别怪姐姐了,好么?”

玉华笔直的坐在床边,心里暗自一笑,这芸娘终于肯认错了,自从那天秋桂宴后自己专门单独去了一趟主院后,芸娘就十分担忧,几次三番来自己这里打探,一开始还把王氏和安邑坊的名号搬出来想吓唬自己,玉华干脆就彻底不给她说话的机会,每次她来就一定叫阿蛮在一旁陪着,这样熬了她好几天,终于是绷不住了。

忍着笑,玉华一本正经的开口说道:“芸姐姐多虑了,五娘并没生芸姐姐的气,五娘只是有些弄不清楚今后若有客人要看我们作舞,该如何应对罢了,所以才说要去请教母亲的......”

一听玉华这话,芸娘顿时急了,脸上的笑也挂不住了,不由伸手一把攥住了玉华的手腕,急急说道:“万万不可啊,玉儿妹妹你是对的,你那日应对的就很好了,是不该随意作舞的,那日是姐姐犯糊涂了,事情都过去了,何苦为这点小事再烦扰母亲呢......”

玉华任她拉扯了半天,直到芸娘急的都快哭了,才说道:“好吧好吧,我不去问母亲就是了,芸姐姐你都把五娘的手都弄疼了...”

芸娘连忙松了手,又是不住口的道歉,玉华嘟着嘴巴,一边揉着自己的手腕子,一边歪了头看着她说道:“芸娘姐姐,你以后在外面说话千万要谨慎些,切不可再如此莽撞了,知道吗?”

柳云姿被玉华这样一个小丫头这么正儿八经的一教训,顿时涨红了脸,吭吭哧哧的应了两声,便想要起身告辞,玉华却又突然拦住她说道:

“五娘记得芸姐姐那里有块金丝线扎绒的料子,十分特别,好像是安邑坊母亲早前送给姐姐的,五娘最近想做点小东西,觉得那块料子倒正合用,芸姐姐能把那料子借给五娘用用吗?”。

芸娘顿时只觉得一口气憋在喉咙里,差点就骂了出来,听说过借金借银用的,哪有借料子用的啊,借去做成了东西,那还能还的出来吗,她硬是咽了几口吐沫,才笑了出来,颤声说道:“玉儿妹妹说什么呢,什么借不借的啊,我等下就叫人送来给妹妹。”

“哎,那五娘谢谢芸娘姐姐了!”,玉华马上脆生生的应道。

待那柳云姿逃也似的走了,玉华便捂着嘴笑倒在了床上,其实,玉华压根没想过把这事告诉到顾氏那里去,说实话,那一日,李琇珏拿话来逼迫自己时,玉华一时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那李琇珏明摆着没把自己这个义女当回事,她又是客人的身份,若真是场面上就硬顶起来,倒霉的只会是自己,幸好当时有这个芸娘跳出来扛雷,玉华对她自然不用客气,还正好借着她把这事给圆过去了,

等阿蛮从赵嬷嬷那里领了一些布料回来,玉华已经捧了那块金丝扎绒的毛料子坐在床上,正咧着嘴乐呢。

作者有话要说:

玉华这也学会借东西了

  ☆、第69章 狩猎(中)

“咦?五娘从哪里得了这么一块好料子,倒比奴婢在赵嬷嬷那里领的都要好些,奴婢还正想和五娘说,是否要请齐嬷嬷帮您去找块扎绒或者细毛的料子来呢。”,阿蛮边说边捻起那块料子仔细查看着,见五娘笑的贼不兮兮的,不由越发好奇起来。

玉华捂着嘴又乐了好一会儿,才把这料子的来历从头到尾告诉了阿蛮,阿蛮听了虽也忍不住要笑,但还是不由有些担心的说道:“五娘你强拿了她这么好的一块料子,也不知道她会不会记恨呢,奴婢看那芸娘并不是个...并不是个很通情达理的......”。

阿蛮如今虽然在玉华面前并无什么遮掩,但她性子本就谨慎,一般很少随便议论其他几个小娘子,这样说芸娘,已经是算是出格了。

“正因为她是个不通情达理的,我才要这么对她的。”,玉华这话一说,阿蛮不由瞪圆了眼睛。

玉华此时倒一本正经起来,坐直身子说道:“阿蛮姐姐,你有没有留意过,那琪娘姐姐对芸娘就不怎么客气,常常当着我们的面就能讽刺挖苦她一两句的,可芸娘却很听琪娘姐姐的话,什么事都很喜欢跟在她屁股后面学样,倒是我呢,从那安邑坊到了这里,从来也未曾招惹过她什么,可她倒好,三番五次的挑事来陷害我,我今儿就是想试试,我娘以前说过的,这世上就是有那么一种人啊,你对她再好也没用,反倒会觉得你好欺负,蹬鼻子上脸起来,倒是你时不时的收拾她两下,她倒还知道畏惧你,我看这芸娘姐姐,就很像是这种人呢。”

听玉华这样细细一分说,阿蛮倒也颇有同感起来,她们一大群小丫头刚进永嘉坊一起学规矩的时候,确实也就有这样的人物,她想了想说道:“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欺软怕硬吧。”

“大概是吧,咱们别说她啦,阿蛮姐姐,你可以开始做风帽了,这块料子再配上一圈金貂毛,定会很好看的,我明日就问齐嬷嬷去讨点。”

给七娘送东西可并不是能随便应付的小事儿,玉华拿着料子,又和阿蛮仔细研究起来,要绣什么花、编什么珞子,做什么样式,好不好搭配衣服,哪样都是要考虑清楚。

第二日去学里上课的时候,那芸娘果然对玉华十分客气,硬是跟在她身旁柔声细气的搭讪了好一会儿,弄的琪娘都有些好奇的瞟了她两人几眼,四娘更是气恼,等芸娘走开了,便马上凑到玉华跟前,咬着牙问道:“五娘,你们两人在搞什么鬼啊,怎么突然这么要好起来。”

玉华见四娘嘟着圆脸的样子不由掩嘴一笑,扭头在她耳旁悄悄说道:“谁知道她在弄什么鬼呢...”

四娘听她这样说,才复又高兴起来,挽住了玉华的胳膊,小声说道:“你可要小心堤防着点她,别像我那时候似的,被她哄了去都不知道。”,难得四娘摆出这姐姐的样儿来,玉华连忙忍笑答应了。

如今程娘子的课不再是几人一起学一样的东西,按着程娘子的意思,这才艺长短各人天分本就不同,没必要勉力去学白白浪费时间,她每人都只教授两样最擅长的,若是小娘子自己要用功,私下里要学别的,程娘子有空时也会指点一二。

今日玉华主要在练习琵琶,可还没拨弄几下呢,程娘子突然厉声斥责了起来:“你这着急忙慌的是在做什么,我早说过,学乐器最要紧是的意境,切不可急功近利,这《春江花月夜》本是琵琶曲里难得的慢曲,却被你生生弹成了一个急奏章,简直是蠢钝不堪,你不用弹了,去厅外站着去!”

程娘子虽每日里要多教五娘两个时辰的功课,看着是最器重她的,可平日里对她也是最凶的,动则便呵斥罚站,其他几人都已经有些看习惯了,四娘还同情的冲玉华挤了挤眼睛,可玉华却愣怔了半天,才缓缓移步出去站在了廊下,她现在与程娘子极为熟悉,一下子就看出来程娘子今日不是在做戏,师傅是真的生气了。

待到其他人都散了,又到了玉华开小灶的时间,程娘子才让她回来坐着,玉华知道事情不妙,也不敢再有任何懒散样子,规规矩矩的两手放在膝上跪坐在了案几前,垂着头等着程娘子教训。

程娘子瞥了一眼,却没说话,反拿起了自己专用的琵琶,轻轻弹奏起《春江花月夜》来,这曲子一唱三叹,不似一般的琵琶曲,既不激越,也不豪放,只用左手以擞的手法,反复在一根单弦上下撩拨,一时间玉华眼前仿佛看到静远的夜空下,暮鼓夕阳、萧音圆月,春江上轻舟漫游,两岸边青山叠翠,花枝弄影,桨橹添声......

不知不觉中,玉华的脊背缓缓松了下来,迷迷糊糊的居然有些想打瞌睡,她这些天除了课业,还要背娟娘的药方,又要赶着一大早采花露送给元娘、晚上要挑灯做风帽送给七娘,每日里都是被赵嬷嬷反复催促了才睡,寅时末就又爬起来了,确实是太劳累了些。

随着最后叮~叮~两声轻响,程娘子玉指一把捺住了四根丝弦,清越的曲子便戛然而止,玉华身子一晃,才醒了过来,她先是有些迷茫的看着程娘子,而后一个哆嗦便清醒了过来,吓的急急俯身拜下,用力太急,竟咚的一声磕到了地上,一时间,额上都密密的渗出了汗来。

怎么会在师傅奏乐时睡着了呢,这实在是无礼之至,玉华心里难得的慌了神,脑子里空白一片,一时也想不出要说什么替自己开脱,只会死死的趴在地上不敢动。

嗤一声冷笑从她头上飘了过去,玉华身子一抖,正想开口求情,头顶上程娘子却说道:“行了,起来吧,傻子一样的趴在那里作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4页  当前第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崔氏玉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