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市井人家(种田)_分节阅读_第65节
小说作者:王老吉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18 KB   上传时间:2015-06-23 17:36:00

你就按照我说的法子,好好的养着嗓子,往日里不要胡吃海塞,左右你也有亲戚在这里,一月半月的来走一趟亲戚,与官哥儿玩耍一回,再到我那里唱两出我给你指点几句,你又不是那样蠢笨如猪的孩子,用不着我手把手的教你,这样调理几年,等那边三哥的生意渐渐地扩大了局面,多招几个伙计,你也大了,不用跑堂时候,依旧回来与我们搭班唱戏岂不是好的吗?”

那莲哥儿听了这话十分动心,二话不说趴在地下就给师父磕了头,又要写生死文书,杜琴官笑道:“我与你师徒父子一般,就不讲究这个,你就真心拜我,不如就与我做个儿徒吧。”

原来当日梨园之中有个规矩,若是做学徒的,师父教徒弟三年,等徒弟出了师之后也要给师父白干三年的活,搭班唱戏一份银子不能收。三年之后,算是学满出师,自己搭班唱戏也行,依旧留在师父的班子里也好,到时候老了做不动时,自己也花钱采买几个清秀的孩子搭班唱戏,这样的就唤做学徒。

还有一种唤作儿徒的,就是师父的养子一般,班子养他的小,等这样徒弟出了师,还要给师父养老,三节两寿前来拜见,就如同父子一般的礼数。到时候师父老了,带不动戏班子时,连里头的这些戏子和头面衣裳等物,全都传给了徒弟,就好比老子的家产到后来传给儿子是一样的,这样的人都称作儿徒。

如今莲哥儿听见杜琴官要收自己做了儿徒,满心欢喜,一口答应下来。琴官笑道:“既然拜了这样的门户,就不得不带你回家去看看了。”

迎面上来拉着莲哥儿的手,两个与杜娆娘母子告辞就往出走,门口的小厮见他两个出来,赶忙到街上去雇车,莲哥儿笑道:“方才听盟娘说起。师父的家里此处不远,怎么还要坐车呢?”

琴官教给他道:“我们这一行虽是在下九流的,做人倒是娇贵,你知道疼惜自个,别人才能疼你,这没有几步路,架子却不能倒了,别说如今还隔着两三条街,就是只在对门儿,也得上了车再下来,就好似皇宫里的娘娘一般,走几步路要到万岁爷那里去,不是还要用个四人抬吗?”

莲哥儿听了倒是大开眼界,赶忙点点头受教了,两个就回到唐少爷的寓所里,杜亲官满心欢喜对唐少爷说了这事儿,那唐少爷见莲哥儿生的聪明伶俐,虽然年小,却一团正气,也是个往正路上走的孩子,点头笑道:“这也算是你我的福报,如今还能收上这么一个孩子来,日后你膝下倒也不算孤单。”说的琴官脸上一红,对他使个眼色摇了摇头。

那莲哥儿本是个聪明孩子,在江湖上搭班唱戏,什么事情没见过?见这两人这般光景,心里也就猜出了几分。心中暗想原来师父与这位少爷有情有义,想来是不打算留后的了,才收了自己的膝下,来日定要闯出个名堂来,好生报答此番知遇之恩。

  ☆、165|雪姐儿天花遇险

转眼又到了夏天,大街小巷热气腾腾的,也没个避暑的地儿。碧霞奴每日里要起早贪黑的带孩子,暑气难挡心里难免烦闷些,雪姐儿正是难带的时候,一晚上要起来两三次,闹的大人也睡不安稳。

依着三郎的意思,若是雪姐儿撒娇儿找娘,倒不必特地起来一趟,若是惯得娇气了,日后大了更不好立规矩。可碧霞奴因为当日得了冰姐儿十分不易,都是贴肉养大的,如今带雪姐儿也是一般一碗水端平,不肯因为她生得壮实就冷落了孩子。白日里难免精神就倦怠些。

张三郎见了不忍心,硬是定下了规矩,一日里二荤铺子只卖早点和夜宵,当中那一顿就省了。一来如今天气炎热,中午不大上座儿,二来碧霞奴顶着个大日头烧火做饭的,到底身子发虚,晚上要起来照顾孩子更顾不过来。

碧霞奴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只好答应了三郎,且喜还有个莲哥儿手脚麻利,做事踏实肯干,倒帮了一家子不少忙。

这一日忙完了早上一顿饭,碧霞奴回房上炕歇一歇,把雪姐儿从身上的襁褓解下来放在炕上,小孩子又不敢叫她多见了三光。只好搁在窗根儿底下溜溜地吹个风,一面自己舍不得睡,打着扇子给孩子稍微打一打,又不叫她贪凉。

冰姐儿如今稍微长大,也会往出蹦几个字儿,却好像天生知道自个儿是个长姐一般,渐渐的学会了帮衬母亲照顾妹子。轻手轻脚的爬在雪姐儿跟前,歪着头瞧她,伸手想要摸摸妹子,又见她睡得香甜,不忍心,小手儿伸到一半,硬是缩了回来,一面抬头讨好似的看着娘亲。

喜得碧霞奴把冰姐儿抱了起来,点了一点她的小鼻子道:“你和娘倒是一个样,都是做长姐的,来日大了,只怕也是个贤惠的小娘子。”

可巧外头有旁的掌柜的过来结账,碧霞奴把冰姐儿放在炕上,如今大了也不怕掉下去,对她有模有样的说道:“你看着妹子一会儿,娘去去就回来。”一面打起帘子出去了。

说了没有几句话,打发走了来算账的掌柜,回来就看见冰姐儿正瞧着雪姐儿的小胳膊,有些疑惑不解,见她回来了,赶忙比比划划支支吾吾的说道:“娘,妹妹,红点点。”

碧霞奴不解其意,上前来一瞧,见是雪姐儿睡的小鼻头儿上出了汗,自个儿把襁褓给挣开了,露出一截儿莲藕也似的小胳膊儿来,碧霞奴只怕小孩子着凉,还要给她掖一掖,定睛一瞧,雪姐儿的胳膊上长了几个小红点。当时心里咯噔一下子,眼圈都红了,赶忙就把冰姐儿从炕上抱了下来,一面厉声问她道:“你摸妹妹了没有?”

冰姐儿摇了摇头。碧霞奴知道她不是个说谎的孩子,心里略微的放心,一面一连声儿往外头唤了莲哥儿进来,把冰姐儿塞到他怀里,连声说道:“你快把冰姐儿抱到外头去,出这个巷子转到外面,去找个坐堂的郎中给姐儿看看,可要紧不要?若是没事你就抱着她在外头逛逛,把郎中请到家里来,要快这些,人命关天呢!”

莲哥儿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听见主母吩咐,只得赶紧抱了冰姐儿外头去寻了坐堂的郎中来。那郎中先看了看冰姐儿,又问家中情况,听说主母十分着急,心里就猜着了几分。赶忙拿着药匣子,带了个小童儿就往张三郎家的二荤铺子里来。

也顾不得避讳了,进门就往里闯,见了碧霞奴,见过礼因说道:“大奶奶莫慌,莫不是痘疹娘娘找上门来?”

碧霞奴眼圈儿都红了,险些掉下泪来,听见大夫说得中肯,赶忙点了点头道:“劳动先生给我们大姐儿看过几回,奴家知道你是千金一科的圣手,也信得过你,如今可要救救我们这小的,才半岁,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岂不是要疼死我吗?”

那大夫见碧霞奴方寸已乱,赶忙出声安慰道:“这痘疹娘娘是人人都要供上一回的,世人起小儿都是这么过来的,奶奶久在闺房之中,这事儿自然比我学生知道的更多,莫怕莫怕,你们这位二姐儿平日里也是常见的,身子那样健硕,自是出不了乱子。”

一面上前来,给雪姐儿看了,点了点头道:“这症候虽险,出的还算是顺,也要看姐儿的造化如何,这痘疹娘娘的事儿,一年之中只怕要折损一两成的奶娃娃……为今之计一来要以药石调治,二来还请奶奶抽空往天花娘娘庙中敬香祷告,还要与夫主隔房。家里有不成丁的男女童子都要送出去,这个症候于大人是不妨的,若是孩子染了,也是要命的勾当。”

碧霞奴听了坐堂郎中的嘱咐,一把拉住了莲哥儿道:“这会子有件要紧的事情叫你去办,可能办到?”

那莲哥儿虽说年岁不大,久在江湖为人稳妥,沉声说道:“奶奶要送大姐儿出去?”碧霞奴见他深知自个儿心事,有些欣慰点了点头道:“你自个儿不是去过一趟李家么,如今坐车只要大半日,我们两口子可都走不开,你能好生把姐儿送过去,就是我们一家子的福分了。”

莲哥儿点头道:“这个不难,小的都理会得。”元礼府和凤城是两座紧邻的大镇店,沿路之上都是康庄大道,官道上长亭短亭都有土兵把守,白日行走是出不了岔子,碧霞奴眼见天色还早,摸出几两银子,几百个大钱,都给莲哥儿带在身上,一面说道:

“你去了也就住下,莫要再回来。”莲哥儿点点头,收拾了包袱皮儿,抱了冰姐儿上路,那冰姐儿一团孩气,还不明白,只当是往日小哥哥领着自个儿走街串巷的,趴在莲哥儿背上,还朝着碧霞奴招手儿。

碧霞奴忍住了眼泪,叫郎中在家看着雪姐儿,自个儿又往街面儿上去寻张三郎回来,三郎知道碧霞奴想来不是乐意逛街的妇道,,如今见她寻了来定然是有事,又见她眼圈红红的,赶忙就拉了手问道:“家里怎么样,出什么事了?”

碧霞奴也来不及喜多,拉了三郎就往家走,进了门就哭了出来,把雪姐儿染病的事情对三郎说了,一面又说自作主张已经送走了冰姐儿。

三郎见浑家方寸大乱,心中疼惜,赶忙搂在怀里柔声说道:“莫怕,这事儿若是搁在冰姐儿身上,还值得你哭一哭,毕竟不是足月养活的,可雪姐儿身子这样壮实,想来自然是无事,不说她,就连你这样多病多灾的身子,不是也出过花儿好了么,快别多心了。”

一面进得房里看过雪姐儿的症候,又问那郎中几句话,到底怎么样等语,就花了银子把这儿科的郎中挽留在家里昼夜看顾。

谁知第二日一早,莲哥儿倒回来了,碧霞奴照顾女儿一夜没睡,见他来家,还道是冰姐儿出了什么事,赶忙迎进来红着眼圈儿拉着手问他。

莲哥儿笑道:“没甚事,把大姐儿送到姑老爷家里了,那边儿亲家又带着上小儿科看过,说是不妨的,就安排姐儿和哥儿一处住下,叫我来和奶奶说一声。”

碧霞奴听见这话方才放心,一面又疑惑道:“不是叫你莫要回来么,怎么好端端的又来家了。”

莲哥儿道:“奶奶别慌,小的自小儿是出过花儿的,还不妨,如今全凭着您二位忙活孩子出花儿只怕是忙不过来,所以小的又掉头回来,想帮衬着看顾看顾姐儿。”

碧霞奴见这孩子实诚,心里很是赶紧,到厨房里下了面给他吃。一家子三班倒看顾着雪姐儿。

这症候说也奇怪,前几日药石调治,分明已经把火气给压下去了,谁知转天竟发起高热来,小人儿白嫩的小身子上头,一个个红点子触目惊心的,都发出来成了小水泡,只怕女孩子家要留疤,又不敢给她挑了,小人儿忍不得委屈,趴在襁褓里头干嚎起来,直嚎了一日,脱了水没力气,吃两口奶,病恹恹地就昏睡过去。

这一日碧霞奴的眼泪也没有断过,扑在三郎怀里止不住流眼泪,雪姐儿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宁可自个儿受委屈也不愿意姑娘遭这个罪过儿。

三郎也是心急,一日里拍了好几回那大夫的门,先前还过来瞧瞧,后来看着雪姐儿只剩下捯气儿的份儿,人家都不肯下药了。

三郎待要往元礼府去请郎中来,又怕家里出事走不开,再说那大夫已经说了,这个症候三分人力七分天定,就是如今进了京城里去,请了皇城里的御医来也是一样的,不然每年里也不会因为出花儿折损了几个皇子公主的了。

夫妻两口子相对垂泪,守着雪姐儿寸步不离,只求天可怜见留住小娃儿一命。莲哥儿忙上忙下,眼见只怕不中用了,进了房来对三郎夫妻两口子说道:

“跟爷和奶奶回一声,我恍惚记得小时候和戏班子走在路上,就出过花儿,那时候班子里有个赤脚郎中,给我爹妈说下一个偏方儿,要山上的几样草药嚼碎了涂在红点子上头,最是败火的,原先只怕耽搁了姐儿的病也没干回,如今既然大夫不肯下药了,不如让小人连夜上山去寻一寻,也是个破釜沉至,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法子?”

  ☆、166|穿装裹命悬一线

碧霞奴见雪姐儿只剩下捯气儿了,已经哭得肝肠寸断,如今听见莲哥儿这么说,好似沉船之上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一般,几下子蹭下炕来,一把拉住了莲哥儿道:“真个能寻见草药?你若是医好了姐儿,我们夫妻两口子宁愿把这一处买卖平白与了你都成。”

莲哥儿赶忙摆手道:“奶奶说哪里话,姐儿是小的看着养下来的,如今若是能尽一份心,自是责无旁贷的,这会儿我就动身往城外山上寻去,只是这东山山势险峻,只怕连来带去也要几日功夫,爷和奶奶好生看顾姐儿,千万等我回来!”

说着就要告辞,张三郎拦住了道:“我与你去。”正要收拾东西跟着,又见浑家眼睛哭得烂桃儿一般,只管死死地抓住了自个儿衣裳襟儿不松手,知道她虽然当家几年,没经过这样的生死大事,母女连心,如今已经唬得方寸大乱,自己这个节骨眼儿要是走了,丢下浑家一个,指不定怎么害怕呢。

想到此处又踌躇起来,倒是那莲哥儿沉稳,摆了摆手对三郎说道:“爷莫要跟着,听见三爷原先是高显县城那一代长起来的,都是一马平川,只怕没走过山路,即便是去了,倒要耽搁了小人的脚程,耽误大事,况且如今姐儿的症候凶险,正要用的着爹妈的时候,这会子去了怕不合适,小的原先跟着戏班子走南闯北,多走山路,那东山上头有甚破庙民房大都熟识,爷和奶奶莫要为难,现在上路还赶得及。”

张三郎听见他这般说,稍微放心,又拿出家用的两个琉璃盏儿灯笼来,拿包袱皮儿给他带好了,教碧霞奴下厨收拾干粮咸菜打包带上,亲自送到了门首处雇了车,拉了莲哥儿说道:

“你是个没成丁的孩子,万事还要保全自个儿为先,我们夫妻两口子不敢说是什么大善人,却也没有为了自个儿的闺女断送了别人家孩子的道理,夜里瞧不见时,寻了住家儿多给银钱住下,千万莫要走夜路,晚间山里多得是猛兽毒虫,可不是玩的。”

莲哥儿见主家事到如今还惦记着自个儿安危,心中十分感念,点了点头,跨上车沿儿上路去了。

放下莲哥儿如何进山采药不提,却说碧霞奴和三郎两口子守着雪姐儿,巴巴的一夜没睡,小人儿的嗓子早就哭哑了,这会子抽抽搭搭的只管捯气儿,长着小手四处抓挠,小孩子家眼睛干净,只怕是瞧见了勾魂儿的小鬼儿,吓得浑身哆嗦。

碧霞奴见了这样的惨状,恨不得把身子不要了替闺女受罪,把孩子搂在怀里紧紧的护住,嘶哑着嗓子替她叫魂儿。

就是张三郎这般直性的汉子,如今见了妻女这样的惨景,也是忍不住滚下泪来,搂着碧霞奴在怀里柔声安慰,到了天色将将平明的时候,只见雪姐儿的小身子狠命抽搐了两下,倒在亲娘怀里,不动了……

碧霞奴哇的一声就大哭起来,一头撞在三郎怀里,只说“带了我去吧”,三郎何尝不是泪如雨下,但他是家里的顶梁柱,知道这会子浑家没了闺女,全靠着自己撑住,自个儿若是这会子倒了,才真是房倒屋塌。

伸手要把雪姐儿的小身子接过来,碧霞奴撞客了一般,娇躯玉体不知道哪来的力气,狠命推了一把张三郎,倒把他一个壮实汉子推了个趔趄。一面紧紧护住雪姐儿渐渐冰凉的小身子不肯撒手。

三郎叹了口气,试探着伸手搂了浑家在怀里,声音哽咽的说道:“你留着她在这屋里,她遭了好些日子的罪,如今正在天上瞧着咱们,小人儿平日里那样活泼,不哭不闹,最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如今你不叫她安生,又折腾坏了自个儿的身子,咱们雪姐儿瞧见了,岂不是要怪罪自己不孝么?”

碧霞奴甫经丧女之痛,心智已乱,可她到底是大家闺秀,自幼饱读诗书,比一般的妇道更有见识,如今听见丈夫柔声相劝,心神渐渐的明白过来,可心里头的苦处就好比钝刀子杀人,比起方才剧痛更是肝肠寸断,仿佛天地之间就只剩下丈夫一个可以依靠,忍不住拽着三郎的胳膊,夫妻两个抱头痛哭起来。

整哭了半日,三郎家里如今不是深宅大院儿了,街里街坊的住着,一家子出事别人家怎么不知道?况且又供着痘疹娘娘,附近有孩子的人家儿早早得了信儿,都把娃儿送到亲戚家里去养。

如今听见二荤铺子里头传出哭声来,知道他家那个刚刚落草的姐儿是不中用了,街坊几个婶子大娘们也是热心肠儿,带了针黹笸箩白布绒绳儿,拍门来与他家道恼。

三郎见女眷们上来,只得回避了出去,几个过来要接雪姐儿,碧霞奴哭得撕心裂肺的不肯放手,内中一个老成一些的妇道抹了泪儿道:“大奶奶,你莫要恁的,妇道人家开怀一年之内可不能这么着,哭坏了身子,日后就不好生养了,你们小夫妻两个还正当年,往后两年抱三都不是难事,你只管这么糟蹋自个儿的身子,岂不是叫你男人不孝有三啦?”

碧霞奴原本捶胸大恸,听见这话倒给她糊弄住了,咬碎了银牙把眼泪儿往肚子里咽,一面咬住了唇儿把雪姐儿放开,小身子搁在了炕沿儿上。

婆娘们内中有一个家里就是杠夫的,常做这样换装裹的勾当,一个小女娃儿,面目如生白白嫩嫩的也不吓人,接过来顺溜了两把,赶着给换了一身儿从家里带来的装裹,一面朝她小屁股拍了两巴掌。

碧霞奴瞧见了连忙按住了道:“她婶子,你还嫌我们姐儿遭罪不够么?”

那妇人叹了口气,眼圈儿也红了:“大奶奶,我们行当里头有个规矩,没成丁的童男童女回去,都要作势拍两下,这不该是你家里的女孩儿,原是上辈子没还清的讨债鬼儿,打两下,叫她知道爹娘的恩情还了,好上路……”说的碧霞奴又滚下泪来,只得收拾精神,与这几个妇道一处裁纸糊棚。

本地风俗没成年的男娃女娃没了,不用停灵出殡,择日选个狗碰头的棺材往义地里头一埋也就是了。

三郎夫妻执意不肯,定要发丧解解心疼,那家里是杠夫的婆娘摆手道:“没有这样规矩,我与你们小夫妻说,就是京城里头的皇子公主尊贵不尊贵?若是夭折的都不进皇陵,自有他们自个儿的化人场去烧了的,何况咱们寻常人家?

这不是花钱解心宽的地方儿,为的是别绊住了娃儿的脚步,叫她贪恋这辈子的爹妈,人家来讨了债就该去投奔大好前程去了。听我们当家的说了,这样的娃娃来世投胎是自个儿带着真金白银去的,一路上小鬼儿判官都回护,自然给送到衣食富足的人家儿,错不了,你们两口子就放心吧。”

碧霞奴夫妻两个听见这话,虽说心里明镜儿似的知道是街坊说句便宜话儿罢了,心里还是略觉宽慰了些,只是不忍心这就往坟地里头送,就是那口材也不能当真挑个狗碰头。

这狗碰头是个诨名儿,说的是棺材木板子稀松平常,若是寻常夭折的娃儿,爹妈没钱雇人深葬,就浅浅的挖一个坑给埋了,到晚间坟地里多有野狗前来觅食,闻见新鲜味儿,拿狗头撞了几撞,就把棺材刨出来,吃里头的尸首。

那扛夫家的婆娘家这两口子是真心疼雪姐儿,倒也是难得不是那样重男轻女的人家儿,他家里家道不难,就答应家去叫丈夫和棺材铺说一说,弄一块好点儿板送过来,挪出去的事儿也都是他家里操办,不叫这两口子费一点儿心。

三郎夫妻谢过了,送走了几个妇道,回屋坐着,就瞧见雪姐儿的小身子已经换好了衣裳躺在门板上头,碧霞奴哪里见过这个?忍不住扑在丈夫怀里又哭了,三郎也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如今见了孩子孤单单地躺在那里,心里也好似吃了黄莲一般的苦处。

夫妻正在相对垂泪,就听见外头打门的声音,一开门原是地保听见街坊上头死了人,论理要来问一声的,碧霞奴见是公干的人过来,转身进屋回避,三郎在外头堂屋里头应酬来人。

地保知道三郎有个黉门秀士的功名在身上,倒也未敢高声,因搭讪着道了恼,一面说道:“听见街坊都说,姐儿是伺候痘疹娘娘去了,这也是姐儿命里的造化,想着成了仙童,心里倒也好过些。”

三郎忍着悲痛略做答谢,一面说道:“不知长官此番前来有何指教,我学生也好预备。”

那地保面带难色道:“这出花儿可是时疫,可大可小,这一条巷子里头有小娃娃的就有好几家儿,人家都是街里街坊的,嘴上不说,心里倒还是巴望着三爷您家里早点儿打发了姐儿出去,巷子里的热毒也好略散一散……”

三郎听见是要来撵雪姐儿的,登时脸上就拉下来,虎目含嗔盯着那地保,地保也素知这人原先是开镖局子的江湖道出身,给他一瞪,浑身打个激灵,陪笑着说道:“三爷是念书人,知道好歹,不用我们多说,您老如今有功名,又开着买卖,已经是客气的了,寻常人家儿这会子化人场可就要踹门进来抢孩子了。”

正说着,就听见门首处碧霞奴抱了雪姐儿的小身子进了房门,也顾不得避讳,带着哭腔骂道:“孩子还没凉透呢,就要赶着撵出去,这样没有天理人情,是哪家的王法,我怎么不知道!”

  ☆、167|大难不死有后福

那地保见妇道抱着孩子撞了进来,虽然生得娇弱,看样子就是要拼命的,也有些怕逼死人命担着责任,他是就在地面儿上办理公干的,这样的事儿不新鲜,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赶着上来陪着掉了几滴眼泪,假门假事瞧瞧了孩子叹道:“可怜这白胖的姐儿,还没满一周儿呢,这是怎么话儿说的。唉,不瞒大奶奶说,小人家里也是生儿育女的人,做爹妈的谁乐意这样的事儿搁在自个儿身上。只是奶奶如今疼小的,难道大的就不顾了?”

碧霞奴如今刚刚没了闺女,冰姐儿就成了唯一的宝贝疙瘩,听这地保话里有话,话头儿就和软了一点儿,也不凝眉瞪眼的,赶忙问他道:“老爷这话怎么说?我们大姐儿已经送到隔城亲戚家去了,那边儿亲戚也请了大夫瞧过,说准了没事儿的。”

地保见兜揽住了话头儿,近得前来神神秘秘的说道:“奶奶一家子算是初来乍到,不知道这里坊间传言,这夭折的娃儿留在家里过了夜,就成了家中的金童子,恋着这一辈子的爹妈,不肯走,抱住了爹妈的腿就不撒手了。”

碧霞奴听了全无惧色,反而怜爱地搂了雪姐儿的小身子道:“那又怎的,若真能这样,哪怕隔三差五拖个梦给我们,倒还算是我没有白白养下这小冤家一回呀……”说着又掉下泪来。

那地保见碧霞奴这般反应,知道她不是寻常女子,只好接着叹道:“话儿也不是这么说,爷和奶奶正在春秋鼎盛的年纪,阳气儿足,一个小孩子便不肯放在眼里,可是家里的大姐儿年纪幼小,眼睛干净,什么都瞧得见的,若是给这小妹子的阴灵勾引住了,要引着她姐姐往那世上玩耍去,一时回不来,岂不是两头儿都落了空?

我做地保的起五更爬半夜,什么奇奇怪怪的事情不见,这样的事儿可不新鲜,奶奶信不着我们,只说是暂且拿这些鬼话来搪塞,骗了姐儿的身子去,就只管问问前来帮衬的婶子大娘们,夭折的娃娃常回家来引逗家里的哥儿、姐儿的,更有新落草的弟弟妹妹们遭了他们的嫉恨,得空儿就要掐一把,绊一跤的,多有长不大的呢!”

碧霞奴万事不怕,倒是冰姐儿的事情戳中了心窝子,瞧着怀里的雪姐儿已经凉了的小身子,又不信她那样狠心竟要带了她姐姐去,可是这地保说的有鼻子有眼儿的,鬼神之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万一因为自个儿溺爱不明耽搁了入土,竟把个大姐儿也给断送了,心里可怎么过得去,一家子岂不是要死走逃亡再没个念想儿?

想了一回,和三郎两个又哭了一暴儿,只得答应今儿晚间入葬,那地保听了大喜,心中暗暗的佩服自个儿巧舌如簧,一面就张罗出去往巷子口儿的扛夫家里挑板材。

可巧那家的汉子温二爷给办好了一口开,倒比别的狗碰头棺材强些个,终究有限,都是市井人家儿,谁家也不会为了个夭折的娃儿花大价钱买棺材,一来没用处,二来也怕孩子消受不起。

两口子含着泪把雪姐儿的小身子搁到棺材里,又要跟着温二爷送到坟头儿去,那温二是个实心眼儿的汉子,有啥说啥,因拦住了道:“两位高邻,如今你们二姐儿交给我就算是放心吧,都是街里街坊看着长起来的,还能错带了她不成?我是个杠夫出身,凡事有讲究儿,你们两口子坐在炕上,拿一截儿红线系住了腿脚,绑在桌子腿儿上。若是跟着送了去,姐儿舍不得爹妈,是要跟着回来的,只怕对大姐儿有妨碍。”

一席话合了方才地保所说,也由不得两口子不信,碧霞奴扒住了门框眼瞧着温二爷驮着雪姐儿的小棺材走出了巷子,直等到瞧不见了,也不肯进屋,还是三郎柔声劝了一回,滚下泪来道:“你心疼闺女,也要保重自个儿,儿女缘分都是上天注定,只是姐姐儿你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张三我就不能活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7页  当前第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5/6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市井人家(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