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市井人家(种田)_分节阅读_第60节
小说作者:王老吉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18 KB   上传时间:2015-06-23 17:36:00

趟子手虽说早就给打发回来,可是那些个车老板儿原先都叫那红衣姑娘拘束在一个地方,如今可不都给送了回来?就连那丢的四五趟镖,一样不少。剩下的银子不用赔了不说,原先已经赔出去银子的好多商户们自知理亏,也都送回来了,所以爷也叫我赶紧请了奶奶家去,听见还要与花二爷办什么亲事呢,只怕奶奶贪恋家乡风光不肯回来,所以特命小的过来催着些儿。”

原来当日碧霞奴前来投奔妹子妹夫,何大郎嘴上不说,心里合计着就算是自己仗义疏财,拿了全副家当来,替张三郎一家子补了这个亏空倒也不是不能。只是自己家中这点儿银子不过是杯水车薪,全都搭进去,只怕两家人也拉不回来,自己倒没什么,只是可怜了二姐和一对儿女。

这两日嘴上不敢说,心里却不大熨帖,在衙门口里也难免有些磕磕绊绊的。偏生这一日有个牢子吃酒误事,犯在他手里,若是在往日,何大郎也不过就是教训几句罢了,只是如今自己家中亲戚出事,正是心气儿不顺的时候,难免数落了他两句。

谁知那牢子倒是机灵,眼瞧着何大郎往日里不是那样严厉的官长,也不知如今是怎么了,待要巴结上司,就多嘴问了一句。也搭着何大郎心里有些苦楚,倒也想找个人说说,就安排那牢子吃些酒饭,一面与他说了此事。

那牢子一拍巴掌笑道:“若是何捕头你不说起这事儿,只怕一万年也结不了这个官司,这事儿旁人不大晓得,我在牢里可是伺候了花二爷十来年,还有什么不懂的,你道那红衣姑娘是谁?”

说着,原原本本将这一对欢喜冤家的事情说与何大郎知道。原来那红衣女子先前也是个大户人家的贵小姐,这俩人可算是天缘凑巧,三生石上的旧姻缘。当年花逢春曾在东山上落草为寇,坐了头一把交椅,做些打家劫舍的勾当,却不曾抢男霸女。

只是这一日山下喽啰来报,说山脚下经过一支送亲的队伍,娘家原是个武职的小官儿,婆家却是致仕在家的一个有名儿的贪酷官吏,若是劫了这一趟,也算是劫富济贫为民除害了。

那花逢春一个糙汉子,倒也没想那么多,领着喽啰兵冲下山去,就连人带车地劫上山来。谁知那姑娘是个武将之女,自幼弓马娴熟,十八般兵器是样样精通,倒是和这花逢春也可以战个旗鼓相当。只是她双拳难敌四手、好虎架不住群狼,却抵挡不住那几百小罗喽的围攻,又有身边丫头老妈子苦苦哀求,也只得放弃了抵抗与他们上山。

这花逢春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见这么一个貌若天仙娇滴滴的新娘子,却能与自己战了三十多个回合不分胜负,心中真是又怜又爱,就想要把她霸占了,做个压寨夫人。

谁知这女子倒是个烈性的,只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当夜就要寻死,偏生这花二爷又是个多情的,自己对这姑娘动了心,反倒不忍心动粗,又知道她是将门之女,若是就这么不明不白的给人扣留在山上,家门自然也要蒙羞。

他本是个性情中人,如今动了怜香惜玉之心,连着那一趟嫁妆全都分文不取,又把整个送亲的队伍分毫不错的送下山去。可谁知这送亲的队伍到了新郎家中,也不见他们吹吹打打洞开仪门相迎,只开了一边的小角门儿,一乘小轿把姑娘接了进去。前头不拜天地,内宅不见姑嫜,只把姑娘一个人孤零零的丢在一处偏房里。

若是一般的大家小姐此刻也就慌神了,这姑娘原是将门之女,如何肯吃这个哑巴亏?趁人不备捉了一个丫头,回到房内严加审问,那丫头吃不过她的打,才吐了真情。

原来是夫家听说她给人掳去,便不肯信守得住贞洁,况且就算还是黄花儿闺女,架不住人嘴两张皮,最是积毁销骨的,便有心不要这媳妇儿了。可如今自小定亲的,已经把人送过来,又不能闭门不纳,他家里就想出了一条毒计,先把姑娘留下,也不给正经名分,住过一日之后便是这家的人了,况且姑娘叫人抬了去没有自尽守节,说出去也不占理,又是个丢人现眼的勾当,若是此时对着岳家提出来改妻做妾,只怕姑娘的娘家也未必不肯息事宁人的。

那姑娘听了心中大怒,待要手持三尺龙泉把这家子人杀个落花流水,又怕连累了爹爹的官声,当时冷笑一声,打发了丫头,原本就有轻功提纵之术,将那几套陪送的嫁衣嫁裙全都穿在身上,身子轻飘飘的,在里外三进的大宅子里面如入无人之境,巧取豪夺,金银细软、银票头面可没少拿,趁着茫茫的夜色翻墙出去,给他们来了一个妙手空空。

可怜这家子人家如意算盘没打正,反倒落了一个人财两空,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局面,可又总不能闹到官府去说新娶的媳妇是贼。那武官远在塞外,本来民风开化,料想对他家中也没甚妨碍,可这夫家不然,原本是此地的大户,又是坐地户,如何敢涎着脸真要闹的公堂上去?少不得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也就认了这个亏,不敢打上岳家去闹。

从此这姑娘有了本钱,也知道自己闹出这样大事,只怕娘家也容不下她,且喜还有一身刀枪石马步箭的硬功,竟投入了绿林道,仗剑江湖做个侠女,十分潇洒快活,只是心里深恨那花逢春毁了自个儿闺中清名,在江湖上略微闯出些名头之后,就带了沿路收容而来的一二百娘子军,打上东山去,扬言要找那花逢春报仇。

谁知那花二爷听见自己一时意气,却害了姑娘终身,心里反倒不落忍,并不与她打斗,向那姑娘说道:“女子清誉好比男子性命一般,如今既然是我花二连累了姑娘不能出门子,便拿我大好男儿的头颅来赔你一回也就是了”。

那红衣女子遭人退婚,只当天下男子都是负心薄幸之辈,如今见这花二哥这般光明磊落,竟肯拿自个儿的性命换取人家清白,心中倒是感念,不由得心里一动,就生出爱慕之情,两人原本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如今经过这件事,还真有些心心相印的侠侣情谊。

这姑娘乃是将门虎女,并不好似一般女孩儿家那样深藏心事,竟大大方方就对花逢春说了,情愿自家自身,与他做个浑家。可这花二爷虽然原本是有意于红衣姑娘,却因为自己的缘故叫人家给人退婚,遭人诟病,只觉得如今趁机娶了她那是趁人之危,便不肯做这不仁不义之事。

那姑娘见他一个草莽之辈,做起事来却满口仁义道德,简直比个秀才还要迂腐,又羞又恼,也就跑出了山寨之中,从此在江湖上处处找他的麻烦,一来二去的倒成了一对怨侣。

  ☆、151|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一对欢喜冤家也算是斗了小半辈子,前两年姑娘心里还不急,任由那花逢春在江湖上兴风作浪,自己也不过偶尔去砸他的场子,你来我往的没甚大仇怨。

可如今女孩儿家到了快三十岁的年纪,难免就想起些终身大事来,一面又瞧着花逢春也没有再娶的意思,想着若是自己不捅破这层窗户纸,只怕两人这一辈子就真是有缘无分了,这才铤而走险,坏了人家好人的买卖。心里也并没有恶意,不过是想把花逢春逼出来罢了。

谁知道花二爷躲进监牢里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没事儿叫牢子们弄些酒菜招呼吃喝,若是遇上像张三郎这样有身份有见识的人,还要称兄道弟拜个把子,虽说是躲在监牢之中,却过得比一般市井人家还要惬意。这一回竟不知道红衣姑娘在外头闯下大祸,连累了自个的结义兄弟赔上恁多银子去。

这何大郎听了反倒心中一动,反倒拿出钱来吩咐那牢头道:“你也没说是我说的,平日里打酒买菜的时候,多去孝敬孝敬那花二爷,也在他跟前旁敲侧击一回,就当个市井新闻坊间笑话儿说与他知道。他心里自是惦记结义兄弟的,岂有袖手旁观之理?

若是这一回花二爷借着这个机会脱出牢笼,以后你们在狱里也不用这般伺候活祖宗岂不是两处都有益吗?”

那牢子给花逢春欺负了十几年,早就有心脱出他的掌控,如今听见这件事若是挑唆成了,没准儿那花二爷正是打开玉笼飞彩凤,顿挫铁锁走蛟龙,鱼儿脱得金钩去,摇头摆得不再来,自个儿又可以在狱中作威作福,岂不是好么。

想到此处,连声说道此计大妙,自己回家收拾得精神利落,吩咐浑家烙饼煮饭,又到了街面上的二荤铺子里头很叫了几个大菜,舍得出去二三两银子要做这个东。

来到牢里自去花二爷的房内请安,那花逢春依旧自顾自地住着自个儿的单间,见他来了倒有几分欢喜,只因自从到了监里,这几个牢头儿里头就数他服侍得最好,除了给自个儿打酒买菜之外,做个推拿、捏个肩膀捶个腿儿、端个茶儿递个水儿,比原先自己身边的长随还要有眼力见儿。

今儿叫他不在,心里正烦躁,骂了别的牢头儿几句,忽见这牢子自个儿进来了,不由得回嗔作喜,瞧着他笑道:“怎么一日不见倒念着你主子的好,竟进来瞧我?”

那牢子听了心里不太与贴,嘴上却不敢反驳,赶忙作揖打躬的进来请了安,一面又拿出自个儿浑家烙的饼,蒸的米饭,还有二荤铺子里买来的几个大菜,说是今儿闲来无事,念着花二爷,不如到牢里来瞧瞧他。

牢子替花二爷摆好了酒菜,那花逢春平日里多得这牢子的照顾,如今见他殷勤,自个儿反倒过意不去,因叫他斟了两杯酒,坐下陪着自己一处吃饭。

那牢子先是找些江湖趣闻说与花逢春解闷儿,无非就是这家的少侠看上哪家的侠女,又是这家下五门儿里头的弟子坏了上三门弟子的清白,说的好似亲眼得见一般,头头是道细致入微,就是说书的也并不像他这样的好钢口,那花逢春拿这个闲话就着酒,倒吃了一个沟满壕平。

足吃了有一大坛子双料茉莉花酒,醉得有些不省人事了,趴在桌子上,还叫那牢子继续搜罗些奇闻异事说来解闷。那牢子得了这个由头,方才缓缓的把红衣女子如今在江湖上做下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当个故事一般说与花逢春知道,也只当做自个不知道红衣女与他之间有甚瓜葛。

谁知花逢春听了这话冷汗直冒,酒就醒了大半,坐直了身子沉吟了一番道:“当年为了江湖义气倒耽搁了这段好姻缘,如今为了躲这姻缘的事儿,又连累了旁的兄弟受罪,这岂不是叫我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吗?且待我出去收拾了那婆娘再说。”

说着,一把掀了桌子,双手一抖,身上的三大件儿哗啦啦应声而断,唬得牢子抱了头躲在了墙角,心说这杀人凶犯的三大件儿若是没有千斤的膂力,怎好一挣就断了,平日里这花逢春也不过是借着牢狱之灾躲了江湖上的风流债罢了,若是他真有心越狱而逃,自己几个牢子岂是他的对手?

就只管爬在地上叩头作揖,口中说着求爷爷超生,那花逢春笑道:“这事不与你相干,外头给我淘换两件干净衣裳,还要往大池子里泡个澡,我在此地要勾留半日,买些干粮带着路上,你去说与你们太爷知道,若要拿我,趁这半日赶紧的,若是不拿,老子一旦海走天涯,莫说是他,就是东厂西厂锦衣卫又能奈我何?”

那牢子有心恨不得登时就送走这个亲爹,连忙战战兢兢磕头道:“非但小的不敢到处乱说,就连太爷也敬重花二爷是条英雄好汉,要与您交朋友呢,如今爷自顾走自己的路,小的们却不敢阻拦。”

那花逢春听了哈哈大笑,吩咐牢子去准备相应之物、路费干粮,牢子听了暗暗叫苦,也只好按着亲爹说的一桩桩一件件的办了来。

却说花二爷果真得了衣裳银子,就在牢里把囚服换下,没事人一般大摇大摆的出了男监打门,就往大澡堂子里泡澡去,又叫人来剃头修脚,收拾的紧趁利落,他原本在牢中是个放荡不羁的汉子,人也瞧不出长什么模样,一把的络腮胡子,一巴掌宽护心毛。

如今是要去见心上人的,好歹也要收拾干净了,谁知剃头修脚已毕,倒显出这花逢春生的还有几分俊朗。花二爷对着镜子照照倒也满意,倒赏了那剃头师傅不少银子,出门拿了衣裳穿上,却是一袭武生公子的打扮,走上街去,没说真没人敢捉他,便是有六扇门里的衙役要拿人,一打眼儿可就认不出来这人是谁了。

花逢春见街上也没甚衙役巡街,知道衙门口里也不耐烦他,如今打误撞地走了,只怕就当送走一个麻烦,自然不肯来追,于是仰天长笑了几声,到街面上骡马市中牵了一匹快马,鞭鞭打马就往元礼府外围山头,那姑娘占山的地方疾驰而去。

花逢春到了山头之上就在山底下唱起山歌儿来,早有底下一众女喽啰上山禀报,那红衣姑娘知道是花逢春前来叫阵,却又不三不四的唱些山歌儿,心里恼怒,拿了兵刃,带了喽啰兵下山去,两军阵前又把那花二爷好一顿骂。

那花逢春也是个心思通透的,原先因为江湖道义不肯娶她,如今又因为兄弟情义不得不娶,也没心思与她唇枪舌剑,打马上来动了真功夫,红衣女乍见情郎,虽然恼他轻薄,可如今见他为了自个儿穿了鲜亮衣裳,捯饬得人模狗样的,芳心早已萌动起来,单论起膂力来便不是他的对手,勉强缠斗了三五十回合,给那花二爷瞧出个破绽,伸手捉了腰间束带,就擒到了自个儿的马背上,搂在怀里笑道:

你拘束了这么多女孩子在山寨上与你做喽啰兵,自个儿的清誉倒是有了,可人家十几岁年纪,正是说亲的好年景,都叫你弄来了做贼去成何体统呢?要我说你倒不如自嫁自身与我,再将这些姑娘放回家去,到底也是积些阴德的好事儿。”

那姑娘当着众喽啰的面给花逢春抱在怀里,羞得满面通红,啐了一声道:“你这贼配军,谁要嫁你?便是我手下这些女孩子也不肯将婚姻大事放在眼里,又与谁去积阴德?”

花逢春呵呵一乐道:“你我若是成婚,将来定有十个八个的,怎好不替后背儿孙积些阴鸷?”那红衣女子虽是江湖道中的女侠,到底是个云英未嫁的大姑娘,听了这江湖村话,便把头低了不言语。

那花逢春见红衣女这是肯了,便做主放归了那几百女子喽啰,任凭下山嫁人投亲,每人又发放了安家银子,到了后山,将一众车老板儿也放了,叫他们依旧赶着镖车,跟着自己两口儿回在元礼府中,前去投奔三郎。

张三郎此番得了花逢春相助,追回了大半财物,也不过就是损失了一两间铺面,心中十分欢喜,便想着快点儿接了浑家回来,一来是将此事说与她知道,叫她好宽宽心,二来碧霞奴是当家主母,家里来了干亲,总要她出面相迎才不算是失礼,所以才叫侯儿往高县城里去接了乔姐儿回来。

碧霞如一路舟车劳顿,不出一日就回在元礼府中,与丈夫相逢,夫妻自有一番交心的言语也不必细表,感念花逢春江湖道义,为了自己两口子的买卖倒做了越狱的勾当,夫妻两个一同去客房里拜谢二哥。

那花逢春面上十分不好瞧,只说连累了兄弟、弟妹,好在如今皆大欢喜。只是那红衣姑娘脸皮儿薄,当日原本四处追着花逢春非要自嫁自身的,谁知如今给情郎捉了来,不知怎的,倒别扭起来不肯下嫁。

花逢春和张三郎两个大男人,又总不好欺负了她一个女流之辈,如今赶上碧霞路回来,倒正是用得着女眷的地方,碧霞奴听了笑道:“这个不难,容奴家去劝说两句,嫂子自然就肯了的。”

  ☆、152|碧霞奴良言劝和

碧霞奴听张三郎说起那红衣女给安排在内宅西厢房里居住,这几日都不大搭理花逢春,也懒得吃东西,整个人都消瘦了下去,就赶着往厨房里预备了几个小菜,知道她是江湖儿女,又特特的开了一瓶双料茉莉花酒,叫引弟儿拿托盘装着,主仆两个往客房里去瞧那红衣女。

但见那红衣姑娘呆坐在炕上双手托腮瞧着窗外头卖呆儿。忽然瞧见这么一位云鬓花颜的大娘子,身边还带着个伶俐丫头进得房来,一时倒不知如何称呼,怔怔的瞧着她坐起了身子。

碧霞奴赶忙上前见礼道:“奴家是张三郎的浑家。听说姑娘如今到家做客,特来拜会。”那红衣姑娘这几日情思缠绵,正没人说话,忽见来了这么一个伶俐的大娘子来了,又见她生得面善心软,不自觉就亲近了几分,也跳下炕来厮见了说道:“奴家与姐姐见礼,如今客居此处,多有叨扰贤伉俪。失礼之处还请别怪罪。”

碧霞奴这姑娘虽然英姿飒爽,言语之间却是礼数周到,料想她也是大户人家女孩儿出身,心中起了爱惜之心,叫引弟儿将酒菜儿放在炕桌上先行退下,自己与她分宾主落座,一面劝她多少吃些。

那红衣姑娘摇了摇头道:“如今身份未明,哪有心思饮食?姐姐既然在这个家做得了主,不如替我劝劝那姓花的,放我依旧在绿林道上行走,彼此相忘于江湖、老死不相往来的好。又何苦来拘束在此处,我又不是朝廷钦犯,原是好人家女孩,久困于此处倒连累了姐姐家中的舆情。”

碧霞奴将小菜和烧酒往她跟前推了推笑道:“姑娘就是有天大的委屈,我们自然听着,只是这饭总不能不吃呀,你们习武之人最重吐纳,我夫家也练过三天两早晨,常与我说这事讲究个神光内敛,如今几日不吃饭,就算来日要走江湖,只怕也没有那个力气,倒坏了姑娘的名头。”

那红衣女子原本不想吃,可如今看见碧霞奴预备的四样小菜个个都是色香味俱全,就算是拿到大饭庄子里也毫不逊色,又有自己平日里最茉莉花酒,倒也勾动了腹内馋虫。她虽是大户人家的小姐,但在江湖上快意恩仇了十来年,早已有了江湖儿女的风范,又见这大娘子言语直爽兵不拿大,当真就吃了起来,刚动了几筷子就刹不住了,一面风卷残云一般,一面笑道:“姐姐当真好手艺。也难怪这几日住在府里,听得上上下下还都夸姐姐呢。”

碧霞奴瞧着她吃得香甜,一面十分殷勤替她斟酒布菜,又假装是扯闲话的样子笑道:“前儿听见姑娘在江湖上劫了我们家的镖车,也不过是叫那花二爷出来与你相见,怎的如今见了这桩好姻缘摆在台面儿上,却又不肯了呢?”

那红衣女子正吃得口滑,听了这话反而停住了筷子,面上又有些愁云惨淡的样子,叹了口气道:“当日任性使气夺了姐姐家的镖车,是奴家不对,这厢要给姐姐和三爷陪个不是。只是当日扬言要见那花逢春,也不是我们女孩儿家自嫁自身就要逼婚的,只是叫他出来与我当面对质,来日到底有甚打算。如果把话说明白,便是江湖不见也罢了,我又不是非嫁人不可,一辈子不嫁男人,落得干净女孩儿身子也没什么不好。

可是当日那花逢春碍于江湖道义便不娶我,如今又因为兄弟情谊,不论青红皂白就说定了要娶,我又不是一件东西叫他这样来回摆布,倒折损了我们女孩子家的心气儿,叫我面上怎么过得去呢?”

碧霞奴听了这话摇了摇头笑道:“你这是如今年轻气盛,还守着女孩子家的心气儿,这固然是给闺阁增光,是件极好的事,只是若为了这样的虚名反而耽搁了自己的终身大事,岂不是得不偿失,丢了西瓜拣芝麻吗?

如今我瞧这妹子虽然面嫩,只怕也到了花信之年,总要为将来做个打算,你瞧这花二爷一世英名纵横江湖,心中又只有你一个人,若是从此闹翻了,又要等个十年八年,到那时候再要有下一步的打算可就难了。

万一因为两个心气儿没对上辜负了花期,花二爷自是光明磊落,不肯将这些俗事放在心上,只是你们两个好了一场,妹子又如何忍心叫他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呢?”

那红衣女虽然比碧霞奴小不了几岁,可到底还不曾嫁人,听见忽然说起诞育之事来,脸上一红,就低着头道:“我只当姐姐是个正经人才和你说些掏心窝子的话,怎么如今反倒拿这样的疯话来打趣儿奴家。”

碧霞奴笑道:“倒也不是说疯话嘲弄妹子,其实这件事情奴家是切身体会的,当日得了重病,也立誓不嫁,在家耽搁到了三十岁,只因机缘巧合才遇见了拙夫。他倒不嫌弃我身染怪病,也不在乎差了几岁年纪,几次三番上门提亲。我见他是个老实本分的男子,心里才肯了。

只是过得门也几经波折,只好说是天可怜见,如今才侥幸得孕,好容易养下一个姐儿来,几乎折损了奴家半条命去。如今这一胎又快瓜熟蒂落了,别人见了都说是个哥儿,这几日还愁着诞育时候不知怎样惊心动魄呢。妹子如今趁着年轻,还要把终身大事做定了才是。”

果然那红衣女听见碧霞奴是个过来人,又说得头头是道,就听住了不再摇头叹息,碧霞奴见这姑娘有些动摇,又劝道:“你虽然是个闺阁侠女,可大面上的规矩却不比闺门里的女孩子们少半分,如今仗着年轻在江湖上行走、行侠仗义没人说三道四,可人也总有打不动的时候,到时候龙入浅滩被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身边没有一个男子做主,到底也难在世面上立足。这也不过是我一家之言,好心与妹子说说罢了,略长你几岁年纪,你可不要嫌我唠叨才是。”

红衣女见人家主人这般热络,自个儿也不好总是端着架子,只得点了点头,倒也没说甚,碧霞奴又把酒菜往她跟前儿推了推:“如今快趁热先把小菜吃了,再喝两杯酒暖暖身子,把姐姐的话放在心里想一想,若是改了主意,我家里东西都是现成的,真的替你们操办起来,过一两年,有了一儿半女,到时候你就知道我这话说的原不错了。”

那红衣女子原本也不是真的不想嫁,无非是因为花二哥不会哄人,又有些认死理儿,只顾江湖道义,不懂儿女情长,这些小女子的心思不被他体贴,所以故意刁难罢了。

如今听见碧霞奴好言相劝,又将自个儿做例子教导她年纪稍长就生养不易,自己心里倒还真听进去了。想着当日把退婚的夫家洗劫一空,江湖上早已让得了一个虚名儿,就是自个儿的娘家也是回不去的了。如今不就坡儿下驴,嫁与花逢春一块儿退隐江湖,难道自己真要过一辈子腥风血雨、刀口上舔血的日子吗?

如今这几年身子强健到没什么,若是来日到了风烛残年的时候,连个养老送终的人也没有,江湖上弱肉强食,到时只有被人欺负挤兑的道理。红衣女子想到此处心中十分警醒,便早已肯了婚事,只是那花逢春不来温言软语的规劝,自己又拉不下这个脸来。

却说碧霞奴打发了红衣女子在西厢房用饭,自己闪身出来,就瞧见张三郎在底下回廊之处等她,见她出来笑道:“娘子这一去定然蟾宫折桂、马到成功了?”

碧霞奴赶忙朝他摆了摆手,两人携着手到了前院,方才对他笑道:“我瞧着那红衣妹子心里是肯了的,只是如今女孩子家脸皮薄,叫她下嫁俯就是不能够了,不如你再去劝劝二爷,叫他做些软款温柔的模样,只要献个殷勤说一说,两个保证能够成就姻缘,也许你我积阴德的好事。”

张三郎搔了搔头笑道:“若说旁的倒还容易,只是我这位花二哥最是个直性汉子,你叫他温言软语的哄人,只怕等到明年去也不中用。”

碧霞奴听了这话啐了一声道:“那也是二哥心里没有人家罢了,若有了时便是再难,也说不得只好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了。若是那样说,你当日何尝不是直性汉子,又为什么几次三番到我家里来求,我那陈氏小姨娘百般刁难,你都想法子能弄来钱物,可见是你心里有我。若是你那花二哥连这个也做不到,只怕也未必是真心对我那红衣小妹子。

如今我见了她倒是说的投机,心里倒有些爱她这样敢爱敢恨的人品,又生得好的相貌,你那花二哥若是不知道怜惜人家,不如我这姐姐做主,将她另许他人就是了,你说好不好呢?”

张三郎不知是浑家淘气,还道她心里当真有别的打算,赶忙摆了摆手道:“这如何使得?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呐。”

碧霞奴忍着笑意,伏在他耳边低声笑道:“你真是个没条理的,这话也不过是说给花二哥听听罢了。”一面悄没声儿地伸手指了指旁边的回廊,原来早就瞧见花逢春躲在此处偷听。三郎这才回过神儿来,把浑家的手一捏,两个只装作不知道,便携手回了上房屋中。

  ☆、153|张三郎再整基业

却说那花逢春进了红衣姑娘房里,两个又不知说些什么,碧霞奴和张三郎在正房屋中稳坐钓鱼台,只等着好消息。

果然不出片刻,那花逢春就领着红衣姑娘过来,与他们夫妇二人拜谢过了,红衣姑娘满面绯红,也过来与三郎夫妇到了万福,多谢他二人大媒。

只因嫁娶双方都没有老家儿在此,事从权宜,便没有恁多小定大定的规矩,不过是找了前头管账的先生来写了龙凤大贴儿,择定了良辰吉日,就在三日之后迎娶,嫁娶都在张三郎家中。

撮合了这一对欢喜冤家,张三郎这几日又忙着摸平了原先的账务,算来算去到底伤了根本,买卖也不过剩下几千两银子的本钱,因晚上没人的时候,搂着浑家商议起这事来。

碧霞奴点头道:“就是你不说,我也要与你商量呢,时候念书,曾经读到过一句,侠以武犯禁,当日我爹爹还在,就教导我说,这绿林道不是什么正路。

倒不是他们行侠仗义劫富济贫有什么不是,只是世间原有法度,若都仗着自个儿武功高强,便不把规矩在眼里,岂不就乱了世道么。原先咱们仗着花二哥的旗号在江湖上走镖,虽说富贵来的容易,可是你也瞧见了,银子来去得都犹如流水一般,说穿了,不过是靠着别人家的名头,若是来日再有什么仇家寻仇,吃亏的还是咱们。”

常言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花二哥如今在江湖上立得起来,可过了几十年金盆洗手,咱们又当如何?总不是个长久之计呀……”

张三郎听见浑家这话,顿觉十分警醒,点了点头道:“这几日我也是提心吊胆的,算了算柜上的钱,其实该赔给人家的都赔了,倒也不曾折损了多少。只是一来到底在江湖上坏过一次名头,来日未必还有那么多保镖的找上咱们的买卖,二来当中打官司花钱走关系,少说也花了一二千银子。又要打发出去不少丫头老妈子,也要一笔安家银子。联络房屋经纪卖了河房和几间铺面,当中也多少得让人家赚一笔,这一回算下来也算是伤了咱们的根本了。

当日我要靠着花二哥的名头走镖,你劝了我说还是老实本分,守着多大碗吃多大饭的好,是我年轻气盛,因为当日咱们给县尉唐家欺负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总想着先把业立起来,才能护得住你,倒是我急躁了些,看来还是要往正路上走,才是长久之计。”

碧霞奴听了笑道:“这不全明白过来了?要我说不如趁着这个好日子,咱们和花二哥还有那红衣小妹子好好商量商量,这原是借着他们的名头开起来的买卖,如今又叫那红衣女子给搅和了。不如就把一笔烂账留给他们。

这两个都是江湖人,维护起镖局子来,可比咱们两个强远了。就是跟那些客商打交道,也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咱们两个都不是做大生意的料,还不如趁这点钱没有赔光,把自己的那一份抽出来另外干小买卖。如今你又是黉门秀士,就是不去考功名,守着小店做个晴耕雨读的差事岂不是好吗?如今冰姐儿眼看大了,我这个小孽障又要落草,咱们倒不用请先生,就是你来教导他们也罢了,不论男娃女娃,念两句书识几个字,不做睁眼瞎子,也算是出身书香门第一回,每日里又不用担惊受怕的,虽说是千金散尽还复来,我觉着倒还是小富即安的好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7页  当前第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0/6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市井人家(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