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市井人家(种田)_分节阅读_第57节
小说作者:王老吉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18 KB   上传时间:2015-06-23 17:36:00

碧霞奴旁的都不理论,听见唬着了冰姐儿,赶忙把小人儿接过来自个儿抱着,见三郎怒上眉山,赶忙一把拉住了他道:“咱们家向来都是和气生财的,如今人家找上门来,应该是咱家的买卖出了什么纰漏,如今姐儿也甚没事,你千万莫要动粗啊。”

  ☆、142|镖局子散伙还债

却说张三郎听见闺女给人唬着了,心里憋着一口恶气,待要出去与众人理论,却给妻子拦住了规劝了一番,只得暂且压住了心中的火气,同着小侯掌柜出去看看究竟。

到了外头一瞧,但见那大狗阿寄耀武扬威的,在院里逡巡着。二进院子门首处,站着几个人,手里都抄着从武器架子上拿下来的兵刃,吆吆喝喝的。只是一瞧都是商人模样,没有练过功夫,也不敢真往上上。

三郎见了心中冷笑,出了门,喝住了大狗,扬声问道:“几位掌柜今儿莅临小号,不知道有什么见教?”

内中有一个好似商会头目的人,见正主出来了,喝退了众人,向前一抱拳道:“张三爷,我们也不是来闹事的,都是街里街坊老街旧邻,虽不会锦上添花,也知道道上的规矩,不愿意做那落井下石的勾当。可是你瞧瞧,我们这几家可都收到那红衣姑娘的书信了。”

说着晃了晃手上的信笺,众人就开始七嘴八舌地诉苦,有一个说道:“你们镖局子没本事,丢了别人的镖也就罢了,可是我保的这一趟镖,是给女儿的嫁妆,如今我闺女人过去了,可是衣裳头面,吃穿用度等东西,全都没到不说,就连陪过去的四个丫头都丢了三个,这多让婆家人笑话呀!如今我姑娘在女婿跟前儿都抬不起头来,这事儿你们管不管?”

另一个掌柜模样的人拿着书信,愁眉苦脸的说道:“嗨,你家里出的事情算什么呀?年前我老父亲去世了,老家来人带消息,催促着我要棺材本儿,我是寻遍了元礼府中,才找到一口合适的寿材,打算把板子先送回去,自己盘了账就回家发丧的,因为信任你们镖局子,才把这一口板材托付给了你们保回乡里去,好让父亲入土为安。谁知道这趟镖也保不住,如今先考过了头七还停在板儿,我们宗祠里的人急得不得了,商量着要告我忤逆不孝呢!”

七一嘴八一嘴、鸡一嘴鸭一嘴,说得张三郎脑仁儿疼。只得温言软语地安抚着众人,按照绿林道的规矩,开镖局子的既然吃着这碗饭,就不能推卸责任,若是自己的镖师趟子手没本事,在同行面前丢了镖,掌柜的来个一推六二五不认账,不光黑道上丢脸面,就连白道上也是说不过去的。

张三郎心里有个盘算,连忙令人看茶,请这几位买卖铺户的大掌柜粗略的算了一算自家的损失,每一笔都是个不小的数目,合起来总要比自己的家业还要多出去不少。

张三郎心里明白了,那个红衣女子挑衅不成,是不会轻易罢手的,非要弄得自己家破人亡,逼着自己就范,说出花二哥的下落,方能善罢甘休。

可是那花逢春为了躲避这一笔情债,在牢狱之中十年之久,自己怎么能够因为贪恋富贵,就出卖了结义兄弟呢……张三郎眉头紧蹙十分为难,正在这个当口,那内宅的引弟儿姑娘出来,见了三郎,附在他耳边说道:“奶奶叫我出来对爷说,欠人家多少银子总是要还的,也是光明磊落的汉子,不能为了妻子儿女就贪恋这点小富小贵。也莫要伤了结义兄弟和各位绿林道上英雄好汉的心。柜上可以先支出些银子,若是不够,内宅里还能往外填,慢慢的再想办法。实在不行,小张庄上的祖宅和乔家集上的秀才第,也是一笔挑费。”

张三郎听见浑家这样说,心里十分感念她善解人意,这话说得有道理,总不能叫这些商户替自己在绿林道上的恩怨来担当。只好点点头道:

“各位客爷,想来大家也都听见绿林道上的传说了,这祸是我张三郎自个儿惹起来的,与各位托付的镖趟子没甚瓜葛,总不能叫大家替我背了这个债。可是今儿我也把话说明白了,我们是小门小户的买卖,比不得各位客爷资本雄厚,哪有恁多回笼的银钱?若是想让我们全额赔偿,那也是个杀鸡取卵的法子。

依我说不如大家每人理出一个单子来,丢失了多少东西、花多少钱买的?样样誊抄出来,如今各样东西的市价,都是衙门口里头有定例的,咱们何不拿着那些单据,一起到府衙里头去请大老爷公断,但凡判了多少该给你们的,我张三郎一分不少,照例赔偿。”

众人听见张三郎这话说的在情在理,也就不再争竞了。大家纷纷家去,查点当日签订的合同,每一趟镖到底有些什么人口物件儿,都是白子黑字,写得清清楚楚的。只需按每个物件、奴仆的价格估算出来,拟成一个单子,报上去,请元礼府的知府大人公断大了。

这些客商也都是行会里有头有脸的人物,不愿意做那样落井下石的勾当,也有和张三郎关系不错的,还要在原价本钱上头打个八折,就是那些和三郎没甚瓜葛的买卖家儿,也都是写上了原价,没有靠这个发黑心财的。

饶是这样,也算出好大一笔银子来,譬如那些陪嫁的丫头,总不能和上灶的丫头一个身价,元礼府的上灶丫头,不过五六两银子个,是粗使的,没有几分颜色。可是若陪嫁的丫头则不然,笙管笛箫少说也要会一样,针织汤水上都十分了得。

最要紧的是模样儿要说的过去,只能比做小姐的次一等,嫁了过去,按老理儿,若是小姐不生养,可是要给姑爷收房的,来日养下孩子来,也管小姐叫娘。这样的好丫头,元礼府市面上,官媒婆子手里,少说也要百来两银子。

这几日一共丢了七趟镖,来了七家债主,每人手里少说攥着一千两的镖票子,也有一千五百的,最多两千的也有。就是那一家办白事的,那一口才是难得的,原是给京里一位老大人留下的,可巧这老大人坏了事,满门抄斩,末了只用一口狗碰头的棺材草草收敛了,乱坟岗子上一扔,可就便宜了棺材铺掌柜的,白白捡了一口好的寿材。

卖到了元礼府分号去,就给这位商人捡了便宜,开价三千两的寿材,只要一半,一千五百两到手,还觉着占了便宜。老爹一死,把寿材披红挂绿,上十三道大漆,吹吹打打的往老家运,很有点衣锦还乡的意思。

谁知道途中出了这档子事,如今家里老太爷曝尸家中,心里别提多着急了,也就没有作个人情,一千五百两银子定要张三郎照价赔偿。

众人算好了银钱,拿着单子,簇簇拥拥的与张三郎一起到元礼府的府衙里打官司。那元礼府的知府大人,算起来也算是张三郎的座师,又与老学政应交好多年,就有心偏袒三郎。

对那些客商们连骗带吓唬,每人又少给了几百两银子,可是这位老大人毕竟不是贪官,也不好做的太明显了,连消带打,最后一共算好了一万两银子的账,这比钱张三郎是跑不掉了。

三郎也不愿意仗着自己与之知府老爷的交情欺压安善良民,当时应下来这一万两的债,俗话说私凭文书官凭印,官府出具了文书,盖上了张三郎的戳子,这事儿才算是彻底平息了。

三郎拿着文书从知府衙门口出来,脸上带些愧色,回到家中,满以为要连累浑家跟着一起发愁,没想到碧霞奴连日身上不大好,今儿倒有些满面红光的样子,脸上一团和气,抱着冰姐儿正在门口等自己回来。

如今家里人口散的差不多了,五十来号镖师趟子手多半作鸟兽散,一个三进的大院子瞬间走得空空荡荡的。碧霞奴没有什么要回避的,抱着冰姐儿穿着大毛衣服,就在二道门里等候着。

三郎见了妻女心里一暖,快步上前去说道:“这大冷的天儿,你怎么不在屋里呆着,那才埋过地龙,很是暖和,外头风口里站着,若是冻坏了可怎么好?

碧霞奴笑道:“我从小不过是个屯里人,托了爹妈的福吃喝了两年,后头还是受过许多苦的,这点冷算什么呢?见你去了半日没回来,心里怪惦记的,所以带了冰姐儿在门口迎你。

如今事情已经闹出来,咱们也不用提心吊胆的了,就好像个脓包你把它挤破了似的,正应该安心了才是。别的不用说,先家去吃了饭吧。”说着,上前来拉了三郎的手,往屋里让他,张三郎摸着浑家的小手儿冰凉,心中又是惭愧又是怜惜,拿自个儿的大手与她捂住了,还不时团在唇边呵气。

碧霞奴见丈夫往衙门口里交割算账,就知道如今这样的排场是留不住的了,除了当日一直忠心耿耿跟着自家的几房家人还没有辞出去,先把冰姐儿身边的几个跟妈儿、哄妈儿结了账打发出去,外头厨房里的厨娘们也都革去不用,日后就打算还是自个儿上灶。

一个三进院子空落落的,只有三郎领着妻女走过了二道门、三道门,彼此心里都有些感慨,只有冰姐儿小小年纪不识愁滋味,见爹妈并头说着小话儿,并没有什么愁苦的神色,也学着爹爹的样子,团了小手举起来,见爹妈没瞧见自个儿,眨巴眨巴大眼睛,只好团了手放在自己唇边,学着爹爹的样子呵起气来。

  ☆、143|杜琴官经纪河房

一连算了几日的账,张三郎的柜房里,算盘珠子滴滴答答的就没有停过,不但是张三郎和侯儿夙兴夜寐的算,就连杜琴官也被送家里借调出来,帮衬着一块儿算账。红白喜事的那两家不能耽搁,先还了两三千银子,柜上的浮钱儿也就用得差不多了。

这一处三进的院子,是三郎置办下的第一份家业,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忍心出手的。意欲先买了河房还债,只是冬景天儿河房还真是不好出手,原本就是夏天一季才用的着的房子,谁家有闲钱买这个虚热闹去?

三郎也辗转求了几个朋友,商人多半都是见利忘义的,原先三郎买卖好的时候,称兄道弟、逛戏园子泡澡堂子,大饭庄子里头吃喝玩乐都是没的说。如今见三郎家道中落,这几个人躲还躲不及呢,更不用说仗义相助了。

就连文社里头的那群人,原是把张三郎当做一个金主捧在手心里的,如今三郎自己尚且自顾不暇,哪有钱拿出来供他们玩乐?亏得这一帮秀才童生还是念过圣贤书的,竟连个招呼都不打一声,就把文社关了,倒生怕三郎追讨他们往日里欠下的酒饭帐。

张三郎见世态凉薄,倒也并不十分放在心上,幸而原先是穷困过的人,早知道世道如此,倒不至于像平时的公子哥一般,由奢入俭难,感叹世态炎凉,多出许多下世的光景来。

杜琴官这几日帮衬着旧主人核对家中的一本烂账,替他谋划了几个来钱的主意,也只好先卖出去一些暂且用不着的东西,也想到了河房上头。当日刚刚出脱了乐籍,跟着张三郎搬到元礼府上谈生意的时候,何尝没有结交过几个富商大官,倒也意欲帮衬三郎做成了这一桩大买卖,只是如今那唐少爷为了他,连和离官司都打了,再要自己出卖色相前去求人,这话是万难说出口的。

三郎倒也有心请杜琴官帮这个忙,只是自己素来知道,他早就和唐闺臣唐少爷做成了一对儿。如今再去挖他的墙角,那唐闺臣岂不恼了?两下里都有这个心思,可谁也没有说破。

末了还是杜琴官崩不住,这一日回到家中,对唐闺臣说了这话,果然唐少爷心里十分不愿意,迟疑着道:

“当日你流着泪对我说的那些话,说不乐意在欢场上摸爬滚打,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言犹在耳。如今好容易赎了出来,又脱去了乐籍,做了良家子弟,咱们两个就这样过着日子,虽说没有名分,旁人谁不知道是一对神仙眷侣?你又何苦来为了原先的旧主重操旧业……

那些往日里垂涎你的人,我冷眼旁观着,当真是一个好人也没有。你为了不相干的事出去应酬,万一出了事,叫我心里怎么过得去呢?”

杜琴官叹了口气道:“若是还有别的法子,谁又愿意做这样的勾当,如今要找来房屋经纪,硬是卖了房子也不是不能的。原是夏景天儿高价买来的,也没住过几个季度,如今要卖,定要压下一半的钱去。三爷如今是分文也没有了,这不是雪上加霜么?

再说他们家也不是外人,一来是三爷花钱替我赎了身子,又托了好大的人情,才脱出了乐籍,做回良家子弟,只有这一条,就是重生的父母,再造得爹娘了。再说他的浑家,与你两家原本也是世交,如今怀着哥儿,月份又大了,我冷眼旁观着,走起路来都十分辛苦,只因家道中落,辞去了许多丫头老妈子,还要挺着肚子自个上灶做饭,你怎么没有一点怜香惜玉之心呢?”

那唐少爷听了,果然心里也不大忍心,只得勉强答应,只是要与琴官约法三章,不能外头陪酒留宿,若是买家有什么不妥当的调笑之言,也要立马就回绝了才行。琴官见唐少爷这般的醋劲儿,真是哭笑不得。

到了第二日,找了几个本地的房屋经纪,打听清楚了有什么人要买河房,心中盘算了几家子人家儿,到有一桩不错的买卖值得一试。

这一家也是个致仕在家的京官儿,原先也缠过琴官两三次,后来见他不是那一等寻常的红相公,也就丢开手不再提了。这人原来对自己说过,家中正妻悍妒,房里不肯用俏丽的丫头,连四十岁往下的老妈子也不用,防他就跟防贼似的。

原来还允过琴官,若是与他上了手,情愿买一处外宅送与他居住。如今虽说与琴官丢开了手,听见又往戏园子里去捧别的红相公了,若是正妻知道了此事,定然是要闹出来的,到那个时候彼此脸上不好看不说,若是传到昔日同僚耳朵里,岂不是落了旁人的笑柄?

这一家子只怕是急需买房的,所以如今托了好几家的房屋经纪,找合适的空房,这京官儿原本是有几个钱的,价钱上也没甚计较。杜琴官打定了主意,这几日穿了几件鲜亮的衣裳,拿了门下的帖子,往着京官儿的书房里前去拜望。

果然那退职在家的老爷见了琴官的名字,也不用从人出来相迎,自个儿就穿着家常深衣跑了出来,亲亲热热地拉住了琴官的手往书房里头让。杜琴官进了书房寒暄几句,打眼一瞧,书房里面还有一个俊俏的长随。

身子也是细条条娇软软的,斜着眼神看人,一瞧就不大正气,估摸着也是从戏园子里出来的小旦。心中冷笑,果然这老爷是个滥淫之辈,才丢开手没几日,转眼又找了个新欢。那新来的长随也有些意思,见琴官生的整齐标致的模样,还当是来抢他饭碗的,眼睛一瞪,狠狠的剜了他两眼。

老爷面上有些挂不住。对那长随说道:“怎的来了客人还不知道去看茶?”那长随冷笑一声道:“老爷真会说啊,我原是买来服侍您老人家的,倒没听说过,小旦还要服侍小旦的道理!”

杜琴官听了这话心中大怒,心说我如今是个良家子弟,放下这话不说,原先好歹也是做琴师的,岂能与你这等假凤虚凰的人相提并论?只是如今有求于人,面上却不能带出来一点子怒色,也只好柔声笑道:“大官儿不用客气,我也不过说几句话就要告辞了。”

正闹着,忽见内宅出来一个丫头,生得五大三粗,瞧着比那琴官和长随两个都要粗壮,闷声闷气地说道:“夫人问老眼前头来了什么人?别什么香的臭的都往屋子里拉,明儿咱们家该赶上兔子窝了。”说罢转身出去。

一句话说得那长随脸上一红,连杜琴官面上也不好看,有些坐不住,抬脚就要告辞。那老爷再三挽留,一面又追出去骂了那丫头几句。杜琴官因为这件事倒得了个话头儿,叹了一口气道:

“老爷文采风流,是性情中人,只是瞧着夫人性子倒是古板了一些,只怕平日里,□□添香、闺中画眉之事,少了些情趣吧?”

那老爷一拍大腿叹道:“唉,真是前世的冤孽,怎么老家儿就做主说了这样一个母大虫给我,是站着比我高,坐着比我长,脚也比我大,力气比我强……如今与你说句交心的话吧,要不是与他过了这些年,只怕我还没有这样的雅兴呢。”说着又对杜琴官飞了个眼风。

杜琴官扑哧儿一乐道:“要不然许多王孙公子怎么都讨了外宅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了。内宅里要有一个贤良淑德的夫人,外头养着一朵解语花,才是真风流,不是假名士。”

说着,虽然不情愿,也只好含笑瞧了那老爷几眼。身边的那个长谁也是个机灵的,听见这话正中了自己的心意,也不管这杜琴官是什么来头,脸上堆上了笑,推了那京官儿一把笑道:“你瞧瞧这位先生说的倒是在理,不然,虽然我住在书房里,内宅之中还不是几次三番的叫丫头出来辱骂作贱么?我不过是伺候人的罢了,要紧的是老毕的脸面性命……”

那京官儿给这两朵解语花哄得团团转,叹了口气道:“话虽如此,这外宅也不是想找就能找着的,这眼看过了除夕,没几日就要开化了,到了炎热的时候,我寻思着买一处河房,拖了几个房屋经纪,都说暂且没有合适的,要么就是价钱太贵,我想这外头也住不了几日,何必花那个冤枉钱?所以一直没有谈拢。如今既然你说出来,不如就把这事托付给你,有合适的帮我留意着,也给我家干儿子找个好去处。”说着暗暗的捏了一把那长随的手,长随红了脸把身子一扭出去了。

杜琴官见这老爷说话上道,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道:“老爷这么一说,我倒真想起一个人来,就是前街上开镖局子的张三爷,不知道老爷可听说过这号人物没有?”

那京官儿点点头道:“这人在元礼府中是有名号的,就连知府老爷也看中他,听说是老学政的爱徒。如今家大业大,我一个致仕了的官儿,也不曾去攀扯过他,怎么如今你倒提起他来?”

琴官随手在桌子上抓了一把炒货,用帕子捧了,拿贝齿咬开,一个一个瓜子儿剥好了送到那京官儿跟前,一面笑道:“就是他家商量着要卖一处河房呢。”

  ☆、144|冰姐儿寄养婆家

连日来东拼西凑还上了月末三五分的债,若是想要不动祖产,碧霞奴手里的绒线儿铺和那些个存货只怕也要贱价兜售了才行。

她倒是从来不肯把这些浮财放在心上的,只要丈夫孩子平安喜乐,旁的一概不管,三郎倒也不好意思开口提出来,还是碧霞奴趁他外头还账去,唤了小侯掌柜的进来一问,知道河房已经卖了,如今城郊采石场丢镖的那一家催得紧,这一处银子还没抓挠儿。

碧霞奴这几年帮衬着丈夫料理各处生意,知道采石场的买卖是得罪不得的,后头的戳子全是当年江湖道上有名的海陆飞贼、占山为王杀人不眨眼睛的强盗,有了本钱才来开这样的场子,仗着脸酸心硬,支使得动,不然底下的小工一个一个都是重劳力,寻常买卖家儿的掌柜怎么能喝得住他们。

如今别人家的银子晚了十天半个月倒也没什么,只有这一家的买卖不好耽搁。打定了主意,晚间和丈夫歇下之后,把自个儿的心思对他说了,三郎也有这个心,如今见浑家开了口,就顺着话头儿与她商量。

这一半年李四郎伙着张三郎的镖局子做个行商,倒也置办下了一份儿家业,两口子带着官哥儿买了房,早就不在绒线儿铺那半间居住了,只是当日人家来投奔的时候,说明了那一处买卖就承包给了娆娘,如今镖局子不做了,等于是砸了李四郎的饭碗,待要再革去了娆娘的差事,叫他们做亲家的怎么张得开这个嘴……

谁知三郎两口子发愁,李四家中何尝不曾犯了嘀咕?自从出了这个事儿,满大街都嚷嚷动了,那绒线儿铺和本宅的买卖原本隔得近,又哪里瞒得住人?没几日李四郎家里就知道了。

他原本是个不会拿主意的,就找了浑家商量这事儿。这两口子熟知张三郎夫妇的为人。估计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朝自家开口把买卖要回来的,可是人家不说,隔着两三条街,这个事儿总不能当做什么都不知道吧。

别看杜娆娘是个精打细算的,这朋友情义上头,倒是巾帼不让须眉,比男子汉还有担当,就打发四郎早点儿对张三郎说了归还本钱之事,可别叫哥哥嫂子为难。

李四郎走了几趟行商,已经攒下了本钱置办了新房子,夫妻两个前几日,把一应吃穿用度的东西全都搬到了新房里。又把这三个月连本带利赚的银钱,点灯熬油打算盘,一一核对清楚了,一桩桩一件件写好了账目,只等碧霞奴前来收账。

前头打听着张三郎正托了杜琴官转卖河房,这几日只怕还用不上这笔银子,如今已经是娆娘承包下来的,就自作主张,把绒线铺里头的陈货走街串巷的卖一卖。

那杜娆娘是个伶俐的大娘子,能说会道,带了官哥儿,挎着个小包袱闯了好几家宅门儿,哄得里头的大姑娘小媳妇儿抢购一空,又淘换出来几十两银子的本钱。

夫妻两个搬到了新居之后,这一日抱了官哥儿坐在炕上谋划此事,杜娆娘开腔说道:“当日咱们冲着冰姐儿,想着若是三嫂子往后就不诞育了。咱们家官哥儿少不得要给她家做了上门女婿,可是如今远在又怀上了,还听蒋太医说,这一胎只怕是个男胎呢。既然恁的,冰姐儿早晚还是要嫁过来的。

如今他们家事情多,也没功夫儿带孩子,只怕小媳妇儿吃不上一口热乎的,疼死个人儿了,依着我的主意不如咱们就把冰姐儿接过来,也不说是儿媳妇,就说两个孩子一处伴着读书写字儿,反正那么大点儿的小人儿也没什么忌讳,等到三嫂子诞育了下一胎,看看他们家能不能缓过这口气儿来,再送过去也不迟啊。”

李四郎原先还怕媳妇儿看重银子不肯放手,又怕跟一般的娘们儿家家似的,瞧见亲家落魄了就要赶着退婚,如今见娆娘是这样一个态度,心里就踏实多了,也敬重浑家的人品,点点头道:“你说的就是这个理。”

一面把官哥儿抱起来举着高儿笑道:“把你的小媳妇儿接过来好不好啊?”官哥儿这几日离开了冰姐,身边又没有同龄大的孩子,连阿寄也给接回了老宅去了,小孩子家一下子没有了玩伴,心里空落落的。

如今听见爹妈商量要把冰姐儿接过来,心里如何不乐意?窜着高儿的自告奋勇要去接了冰姐儿过来住几日。李四郎见状笑道:“这就更好办了,若是我过去找三哥,他碍着兄弟情面只怕未必好意思收了咱们家的银子。若是你带了官哥儿进到内宅里头,只和嫂子说了,要接冰姐儿来家,一就势把银子给了他们,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当夜夫妻两个商议妥当,吹灯睡觉。过了几日叫人去打听了来,张三郎已经卖了河房,估摸着这几日还要抓挠儿银子,杜娆娘打扮好了,又教训了官哥儿几句话,带着孩子往干亲家里走亲戚。

进了门打听着张三郎外头还债去了,心说正是个好机会,叫引弟儿带着,一路进了内宅之中见过碧霞奴。

如今月份大了,眼瞅着好像快要临盆的模样儿,见了她们娘儿两个来,还挣扎着要坐起来,早给杜娆娘按住了笑道:“嫂子快坐着,咱们两家子又不是外人。”官哥儿上来给岳母娘见了礼,就寻冰姐儿,碧霞奴叫引弟儿带着他往大姑娘房里耍子。

娆娘见屋里没了旁人,搭讪着把本钱银子和这三个月的利钱拿了出来,塞在碧霞奴枕头底下,碧霞奴执意不肯收,还是娆娘发了话:“我和嫂子的四兄弟原本也是做个小本儿买卖,论理家里出了这样的大事,就算是卖房子卖地的帮衬也不为过,奈何财力有限,嫂子莫要嫌弃了你兄弟的一片心。

如今这一注银子说打不到,说小倒也不小,估摸着总够还一家儿的债了,听说采石场那一头儿闹的挺凶,嫂子要是不收,我们男人可就要自个儿去找他们管事的换钱了。”

碧霞奴见这话说得恳切,只得答应着收了下来,一面道了谢。

杜娆娘这才放了心,一面又搭讪着笑道:“我瞧着嫂子这一胎,差不多也快要瓜熟蒂落了吧?这肚皮尖尖的,一瞧就是个哥儿。”

碧霞流脸上一红道:“都说是哥儿,可还没有养下来谁又知道呢?往日里蒋太医过来请脉,说是这一胎十分壮实,只怕还要在里头多呆几日才肯出来,到底不像冰姐儿来的那样痛快。我瞧着这肚子,也有当日怀着冰姐儿的两个大,养下来还真不知道怎么答对这两个小人儿……

这几日家里来了好些个讨债的,只怕冰姐儿是给吓着了,好几天不曾好生吃顿饭,一会儿妹妹也去瞧瞧就知道了,原先圆圆的小脸儿这会子都尖俏了许多呢。”

杜娆娘得了这个话头,叹了口气道:“可不是嘛,如今你要养活第二胎,只怕冰姐儿虽然不会说,可也好似其他小孩子恁般气怀呢,到时候一儿一女拉扯着你,家大人就算是有心,还真未必然一碗水端得平……

说到这儿我倒想起我们老家的一个典故来,一般生二胎的时候,头一胎的姑娘小子都要送到亲戚家去养个一两年,就是怕和后头的弟弟妹妹争宠,老家儿也顾不过来。再说起姐儿在你们家长这么大了,肯定还是记得父母的,就算送到亲戚家里,到底是割不断天伦情义,一时来家,还是和你们亲近些”

碧咸头听了这话摇头苦笑道:“若说别人对我提出这个法子来,还有情可原,妹子怎么忘了,我和三郎一共就那几个亲戚,你掰着指头算一算,哪一个是肯帮这个忙的?退一万步讲,就算他们愿意,我和三郎也不敢把冰姐儿送过去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7页  当前第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7/6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市井人家(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