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市井人家(种田)_分节阅读_第5节
小说作者:王老吉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18 KB   上传时间:2015-06-23 17:36:00

三仙姑是要放长线钓大鱼的,自然不肯先挑起话头儿来,只管斯斯文文的喝酒吃菜,一面笑道:“哟,三郎买的好甜酒儿,只怕一坛也要几十个钱吧?”张三郎连忙谦逊到道:“想着干娘来家,自然爱喝甜酒,往脚店里寻的,不值什么。”

娘儿几个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说了半日的闲话,李四郎见张三憋得满脸通红,又不好提出来的,又见那三仙姑气定神闲,想必是要吊足了三哥的胃口,这会子正是用得着自己的地方,只得咳嗽了一声说道:

“三哥怎么只顾吃酒,倒把正经事忘了呢,昨儿在更房里头你如何说来?”冷不防说的张三脸上一红,倒真给口中酒浆呛得咳嗽起来,李四郎忍住笑替他拍着背,一面叫浑家去厨房里炖了茶来吃。杜娆娘知道只怕是要议亲,连忙答应着,抱了官哥儿出去回避了。

张三咳了两声方才止住,低头想了一回,平日里本是个少言寡语的,这一回有求于人,又不知怎么开口,只得从怀里掏出一个银子包儿来,恭恭敬敬递到三仙姑手上说道:“干娘拿去权作茶钱,润润嗓子,与我仔细说说那大姑娘家中之事……”说到此处,虽是大小伙子,到底也是生平头一遭儿说亲,已觉得脸上滚烫,便不肯再说了。

那三仙姑见他俊脸泛红,倒有些逗逗这后生,依旧慢条斯理儿吃着酒菜儿道:“哟,三郎这话说谁?老身可不明白。”一旁李四看不过去,桌子底下偷偷扯了扯老娘的衣襟儿,手上连忙接过张三郎的来,送到干娘面前笑道:“娘快收了这媒谢钱吧。”

三仙姑见干儿子发话,方才笑道:“还是我儿痛快些,倒也怨不得三郎,这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平日里我只说我们老四是个急脚鸡似的,到了关口上,还是成过亲的人拉的下脸来。”

又说了几句“贪财”,半推半就的收了钱袋子,拿在手上一摸,少说也有几百钱,遂满面堆笑下来道:“可说呢,前儿只当你们是好奇,也不曾好生说起过,这位姑娘姓乔,只因她母亲当日不曾开怀生养,遂到了镇上的老娘娘庙里头许了愿,果然灵验了,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方才得了这位大姐儿,老公母两个感念碧霞元君圣德,所以给闺女取了乳名,就叫做碧霞奴的。

说起来你们两个想来是有些夙缘也未可知,当日先是她家里来人,说是在老娘娘庙里撞客着了,叫了老身前去跳神,刚回来就遇见我们老四来请我,说是他三哥也在元君祠撞了邪,再想不到竟是你们两个冤家撞了个天婚!”

那张三郎听见这一段奇遇,心中越发笃定那乔家大姐儿就是自己命定之人,事到如今虽然害臊,也少不得说道:“能有此事,想来莫非是老娘娘显了神通,我与大姐儿命中有这一段因缘际会也未可知,还要请干娘从中调停一番,怎么想个法儿做成此事,来日定有厚报。”

三仙姑听见“厚报”两字,登时来了精神,替他谋划道:“论理这档子事倒也好办,若是寻常人家儿,放了这么大的姑娘在家,父母哪儿有不着急的呢,偏生她继母还指望着她做针黹、农活儿,闲了时又要做些小菜儿托人拿出去卖,如今要讨了她,岂不是断了那婆娘的财路?只怕这件事还得从长计议,叫我老婆子好生谋划谋划,看看怎么想个法儿哄了她老娘,把闺女给你才是。”

张三郎听见三仙姑肯出面料理此事,连忙起身谢过,又与他兄弟道谢,那李四郎也与张三道喜,娘儿三个又吃了几杯就散了席,张三郎依旧回在自己下处不提。

  ☆、第14章 张上邪下乡相亲

谁知此事自从商议定了,便好似泥牛入海一般,竟是半点儿消息也没有,那张三郎每日里除了打更之外,一日也要将此事问上那李四郎两三遍的,李四只得实说干娘已经回乡去了,临走之前倒是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说将此事包在自家身上,谁知如今去了半月有余,竟还不见消息传回来。

张三倒也不好每日里缠着李四郎细问,只得自家隐忍着,想着不然何时没有差事时,自己竟往乡下瞧瞧去也是好的。

心中筹划着此事,可巧有一日李四郎满面春风的过来了笑道:“给哥哥道喜,我干娘从乡下托人传话过来了。”那张三郎听了这话好似天上掉下活宝贝一般,连忙说道:“既然恁的,好兄弟,你快与我说说干娘如何吩咐,不知何时要过小定呢?”

李四听了这话失笑道:“哥哥恁的性急做什么,请先坐下,容兄弟慢慢对你说。”于是兄弟两个分宾主落座,那李四郎方说道:

“干娘倒是去了乔家,探了探口风,一提这事儿,姑娘自然是回避了,只有她继母娘出来相陪,听见是给大姑娘说人家儿,倒不十分乐意,架不住我干娘好钢口儿,因说如今街谈巷议的,说大姑娘在家长到三十多岁了,继母只管霸占住了不放人出嫁,名声儿不好,族里三老四少早有个耳闻,若是没有提亲的倒也罢了,如今既然有人来求,就该放手才是,不然一辈子老在家里做个老姑娘,也是您老的迟累。

若是怕她日后不孝顺倒是大可不必操心的,男家老实本份,又是一身一口儿住在城里头,来日要靠着姑爷家过活也不是不能够的,常言道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说句不好听的,太太如今有了几岁年纪,又有两个姐儿一个哥儿拖累着,只怕也只有守着一途了,留下两个女儿在身边,俱是大房里的嫡亲女孩儿,若是不嫁人,来日莫非要让她那小兄弟儿给她养老不成?……我干娘一番舌灿莲花,倒是当真说动了那个婆娘……”

李四郎说到此处,忽然觉着那妇人来日只怕就是张三郎的岳母,自己说话莽撞了些,连忙改口道:“那妇道听见我干娘一番剖析利害,倒也有些活份了心思,就往里间问了乔大姐儿,这姐姐早在内间听了个大概,因叫她娘出来对我干娘说了,虽然自家还是头婚,这生病的事情是瞒不住的,搭着年岁大了没甚忌讳,情愿与男家对相对看,若是彼此看上了时,方才能有下一步的打算。”

张三郎听见姑娘有身份、有见识,心中对她又敬又爱的,早就看做是个贤妻的人选了,连忙点头说道:“只要乔家大姐儿乐意,我自然可以登门拜访的。如此还有劳四兄弟,替我与干娘商议商议日子,我也好下乡前去拜会。”

李四听了,拍着巴掌笑道:“我干娘当真是个活神仙,早就猜着三哥你是听凭人家姑娘吩咐的,已经定下日子,这个月十五就是吉日,又讨个团团圆圆的好彩头,到时候三哥穿戴整整齐齐的,带着各色礼物过去拜望一回,再加上我干娘口吐莲花,只怕事情再也没有不成的了,就只怕……”

说到此处有些为难,顿了一顿,张三郎此时早已心花怒放起来,如何还等得他,连忙催促道:“兄弟有什么为难的事情但说无妨。”李四点点头道:“干娘心里不托底的地方只有一节,就是我那老盟娘,你家老娘心里能乐意么?”

张三听见这话方才摆了摆手笑道:“这个你且放心,我娘那里只要我胡乱讨了一个在房里,都是无可无不可的,她心疼我那老兄弟,我这一房倒也不值什么,况且如今早已分房单过了,想必她也不会管我的事。”

李四听了方才放心道:“既然恁的,也就是千妥万妥的了,到了十五日一早,我陪着哥哥往乡下走一趟相亲吧。”

张三摇头道:“你家里人口多事情杂,就算是不该我们当值时,也要在家里陪陪老婆孩子方才是正经,你说的那个地方先前我也曾经去过,到了村里先寻了干娘带了我过去,就是再无不妥的了。”

兄弟两个商议妥当,各自散了不提。

有书则长,无书则短,这一日当到了十五日上头,张三郎翻箱倒柜的找出原先父亲在时给自己做下的一套长衫来,拾掇得干干净净,青衣小帽,也做个斯文人的打扮,先到镇上最大的糕饼铺子买了各色果子包了四样儿,又提了礼品出了城门,到了城郭之处牲口市上,讲明了价钱,租了一匹脚力不错的小驴儿,鞭鞭打着往乡下赶去。

走了半日方到了乔家集上头,见村口也有几个挑货的,下了集回来,都坐在村口处抽着旱烟袋,一群顽童约莫二三十个,正围着那些挑货的玩耍,张三郎意欲打听三仙姑的下处,下了驴儿牵着,也赶着去凑凑热闹。

正要上前询问,但见一个小丫头子,约莫五六岁的年纪儿,拉着一个货郎说道:“爹,今儿乔大姐儿的绒花儿卖完了没有?爹早起上城时候不是说了,若是卖不完,就拿了来家给引弟儿戴。”

那货郎呵呵儿一乐道:“不巧了,今儿又卖完了,明儿一早爹去她家囤货,若是卖不了时,晚间来家给引弟儿一朵。”那小姑娘听了,嘟着嘴儿道:“爹只会骗人的,方才听隔壁的霞妮儿说了,乔家大姐儿做的花儿是抢手货,根本就剩不下,爹只会用红头绳儿应付我和招弟儿……”说着小嘴儿一撇,委委屈屈哭了起来。

那挑货郎也觉得对不住闺女儿,连忙抱起来哄着道:“明儿一早爹多进两朵,给你们姐儿几个留在家里不卖就是了。”那小丫头子方才破涕为笑道:“爹莫要哄我,不然明儿我和招弟儿藏了你的旱烟袋!”

父女两个说说笑笑的,那汉子抬头瞧见张三郎在旁踌躇着,见是个生面孔,屯里人热心肠,就问他道:“兀那汉子,只管杵在那里作甚,莫不是下乡来走亲戚的?”

张三郎听见人问他,连忙上前来抱拳施礼道:“敢问大哥一声,此处可是乔家集不是?”那货郎笑道:“怎么不是,这里大半都是姓乔的,所以叫个乔家集,就不知你这大兄弟要寻哪一家儿?”

张三道:“集上莫不是有个会跳神的妇人,诨名儿叫个三仙姑的?”那货郎听闻三仙姑名号,倒是有些肃然起敬道:“哟,你这后生来找仙姑,是要打卦测字还是跳神下神?莫不是她的亲戚?”

张三郎点点头道:“我是她远房子侄,如今赶巧没有差事,下乡来瞧瞧她老人家,只因多年不曾走动,所以恍惚记得庄子,却不认得门户,还要有劳大哥指点。”

那货郎朗声笑道:“这不值什么。”说着唤了他家的女孩儿过来道:“引弟儿,你领着这位先生往仙姑屋里去,可不许淘气。”

那名唤引弟儿的女孩儿奶声奶气答应着,也不怕生,就跑到张三郎跟前儿,甜甜一笑道:“你跟我来。”

张三郎见这小姑娘生得娇俏可爱,冲她点头微笑,一大一小两个进了庄子。沿路之上张三郎没话找话问道:“你叫做引弟?”那小女娃点点头道:“可不是,我妹妹叫招弟儿,今年又添了个小妹妹,还没取名字呢。”

张三郎见这女娃的父母只怕不生出男孩子来也不肯丢开手,来日大了,做大姐姐的难免也要如同自己一般挑了家中大梁,不由得对这小女娃心生怜惜起来,一面问道:“你们家也姓乔么?方才你说的那个乔大姐儿,只怕针黹女红上十分了得了?”

引弟儿点点头道:“正是呢,当日还没有我时,我娘却与那乔大姐儿有几分交情,常常给我们说些故事,听说当日她和她妹子都生的天仙一样的模样儿,她父亲又是村塾里的先生,识文断字的好不厉害,后来有念书人来寻她父亲会文,见了她们姐妹,就说是三国里头的大乔小乔转世了,所以当日村中好些人也都唤她做大乔,只是后来得了怪病,就不出门了,如今她妹子倒是还出来,只是她家后娘厉害,也不怎么宽松。”

两个一面走着,小女娃倒是个话匣子,说了好些村里的故事儿,引得那张三郎倒有些意犹未尽的,正要听下去,但听得引弟儿伸手一指道:“诺,就是这家子了。”说着,跑到门首处喊了一声道:“三奶奶,外头有人寻你呢!”

不出片刻,就瞧见三仙姑脚不沾地的迎了出来道:“是哪位啊?”一面开了柴扉,见了张三郎,倒恍惚了一阵,方才笑道:“这是三郎不是?可说是人靠衣裳马靠鞍,西湖景儿配阳天,如今这样斯斯文文的打扮,活脱脱儿戏文里头念书人家的贵公子了,我老身倒不敢十分相认。”

  ☆、第15章 黄鹰捉住鹤子脚

说的张三郎脸上一红道:“干娘莫要取笑了。”一面低头从银子包儿里摸出十几个钱,叫那小女娃将前襟儿拉起来接住了笑道:“劳烦姐儿带我过来一趟,这几个钱就当做是给你们姐妹两个买花儿戴吧。”

那引弟儿原担忧明日里爹爹又要哄她不给花儿戴,如今得了这个进项,喜得小脸蛋儿红扑扑的,也学着成年妇人的样子福了一福道:“多谢公子。”说着,转身跑了。

那三仙姑见了笑道:“怎么样,连小孩子都以为你是个念书人家儿的孩子呢,今儿这一去一准儿成了!”说的那张三郎心中喜滋滋的,连忙说道:“既然恁的,赶早不赶晚,不如现下干娘就带了我过去,只怕晚了,关了城门回不去的。”

三仙姑笑道:“你这后生瞧着好个模样儿,怎么色中饿鬼一般,急着要见人家女孩儿,这会子只怕家家都赶着吃晌午饭呢,如今去了,倒扰了人家,八字还没一撇儿呢,就要在她家吃饭不成?依着老身说,哥儿先在我家里吃了饭,吃杯茶略散一散再去,才是便宜呢。”

张三郎听见仙姑说的有理,只得耐着性子在她家坐了,一时间三仙姑往厨下整治了几个小菜两碗干饭端了上来笑道:“比不得你们镇上,屯里没有好东西,将就吃些,倒不是我老婆子小气不给你酒吃,只怕你吃醉了往人家姑娘家里闹去,看着不像话。”

张三连忙答应着,娘儿两个吃了饭,婆子收拾了,拾掇得整整齐齐的,又吩咐了张三两句,就要领他往乔大姐儿家里去,张三郎有些迟疑道:“这个钟点儿,只怕姑娘在家要歇中觉的?”

三仙姑笑道:“哟,你当这是什么地方儿,小门小户的谁家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倒有那个闲工夫儿歇中觉?趁着这会子姑娘能歇一歇咱们快去,过了这个当口儿,她娘只怕又要给她派活计呢。”

张三听了,连忙答应着,跟了干娘出了门,那婆子倒是仔细,回身又落了锁,娘儿两个走了不到一袋烟的功夫儿,早就瞧见了一座房舍,倒是广亮大门,搁在城里不值什么,到了乡下顿觉气派起来,那门楣上头竟还有匾额,张三郎原本认字的,定睛一瞧,上书着“秀才第”三个大字,心中暗道,这乔家果然也算是个书香门第了,可惜竟这般落魄……

一面想着,三仙姑忽然涨了一个调门儿高声笑道:“回事,太太可在家么?老身我领了你家的娇客来了。”内间倒有一个女子低声笑道:“仙姑休要这般说,倒是折煞了奴家。”那声音十分软款温柔,倒不似一般的中年妇人。

张三心中便知这妇人就是乔家继母,抬眼瞧时,果然一个妇人慢条斯理的出来,伸手开了柴扉,虽然不便细看,倒也是忍不住仔细打量了几眼,但见那妇人生得十分姿色,打扮倒并不出挑,身上穿的头上戴的一色是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只是不知怎的,一望可知不是屯里人,一股说不出的风情都堆在眉梢眼角。

那妇人开了门,端端正正道了个万福,张三郎连忙躬身施礼,妇人抬头观瞧,见了三郎模样儿,心中“呀”了一声,暗暗的喝彩,一面对三仙姑笑道:“劳动仙姑替我家妮子跑这一趟差事,如今既然哥儿来了,就请屋里坐吧。”

说着谦谦让让的,将那张三郎让道堂屋之内,一面喊了一声“二姐儿。”帘子后头一个女孩子的声音道:“娘唤我做什么?”那妇人笑道:“你姐夫今儿来家了,去叫了大姐儿出来会一会。”

于是那乔二姐儿也不出来相见,答应了一声转身跑了,这厢张三郎听见,心中猜测此人就是那乔大姐儿的妹子,如今她姐姐相亲,她定然是不肯出来厮见的了。

于是大家分宾主落座,那妇人倒好似十分中意张三郎的模样,赶着问他好些话,年少时可曾上学,念什么书,如今在哪里当着差事等等,张三郎不敢怠慢,细细对那妇人说明白了,三仙姑见妇人不错眼珠儿的瞧着张三郎,心中便知这一回保媒算是十拿九稳,暗暗的盘算着自己能得多少媒谢钱。

几个人正说得热闹,就听见帘子后头,依旧是那二姐儿的声音道:“娘,姐姐来了。”那妇人与三仙姑对望了一眼,相视而笑,一面有些阴阳怪气儿的说道:“既然恁的,娇客就在堂屋里会会姐儿吧,我们出去走走。”

张三郎听了这话,脸上腾的一红,连忙站起身来,整顿衣冠,以眼观鼻,以鼻对口,以口问心,并不敢稍有绮念。未几但听得帘子响,也不敢抬头观瞧,却刚好瞧见那乔家大姐儿款动金莲来在近前,粗布裙子底下,一双大红的绣鞋若隐若现的,看的张三郎有些心猿意马起来。

半晌,方听得那女子的声音说道:“三爷既然答应前来对相对看,如今只管把头低垂着,莫不是对奴家容貌生了惊怖之心?”

那张三郎自小儿不曾给人尊称一声“爷”,如今听见姑娘这样客气,连忙抬头说道:“小人并无品级,怎敢当得大姐儿这般称呼。”这抬眼一瞧,当真是:

三十年恩爱相遇,五百年冤家遭逢。

但见那乔大姐儿浑身上下倒是裹在荆钗布裙之中严严实实的,侧身端坐相陪,一只胳膊搁在桌旁,微微露出一段雪白的雕花玉腕。芙蓉玉面生得雪团儿一般,只有一对妙目如白染皂,似嗔非嗔,如泣如诉。若是不曾得了这号儿病,当真是个云鬓花颜的绝色女子,张三郎如今见她红颜白发,不知怎的心中怜惜之意大盛。

张三郎见了乔大姐儿的相貌,正是当日在那观音庙之中惊鸿一瞥的女子,大姐儿瞧着这张三郎,倒也是好生眼熟,好似当日在老娘娘庙中撞客的那个金刚尊神一般,只是如今人家不曾点破了,自己怎么好赶着男家去问,也只好按下不提。

一面瞧见三郎不错眼珠儿盯着自己,只得低垂着粉颈,微微回避。张三方察觉自己的行为莽撞了,虽然尴尬,也只得没话找话道:

“方才路上遇见一个小丫头子,名唤引弟的,引着我去寻了干娘,听那小孩子说,姑娘好针黹。”

大姐儿听见夸她,淡淡的摇头说道:“哪里就像她说的那么好了,不过是小孩子家,没见过什么新鲜玩意儿,就当做宝贝一般,将来大了,见多识广,未必还会把奴家的针线放在眼里……”

张三郎见这女子言语之间自有一股落寞神态,便起了怜香惜玉之心道:“世上喜新厌旧的人是有的,只是若总往坏处想,人生在世还有什么趣儿呢,世上总还是善人多些,小人见姑娘眉间似蹙,只怕也是个水晶心肝玻璃人儿,既然聪慧,难免心思重些。

常听见坐堂的郎中说过,年轻女子多半身子阴虚,若是再一味伤春悲秋,作践坏了身子不是玩的,小人虽然愚钝,或可一解心怀,日后姑娘有何萦心的事情,若不嫌弃,不妨对小人说……”

那乔大姐儿原本听见继母说了,如今有个镇上的更夫,知道自己身染怪病,还是情愿前来求娶,心中猜测此人多半是图个新鲜,再不然就是穷得实在讨不到媳妇儿了,方才想起这么个法子来。所以情愿与他对相对看,只怕凡夫俗子见了自家古怪相貌,自然是躲之不及的了。

如今见这张三郎生得好生雄壮的模样儿,为人倒也算是心思细腻软款温柔,最难得的是不似旁人那般,见了自己就流露出惊怖畏惧的神色,反而举止温文,好言相劝,原本凉透的心里,竟隐隐的生出些暖意来。

当初心底无私之时,原本不在意当面锣对面鼓的议亲,如今一旦有些心动,竟是芳心羞涩起来,低垂了粉颈不肯言语了。

那张三郎不知大姐儿心中如何想法,忽见姑娘低了头不理他,还道是自家说错了话,显得轻薄了人家,心中焦急,待要找补几句,倒不知哪里得罪了她,只得紫涨了面皮,虽是寒冬腊月,倒急出一头的汗来。

乔大姐儿见张三郎半晌不言语,只得忍住羞涩之意抬眼看他,但见那小伙子憋得满脸通红,神色紧张盯着自己,忍不住扑哧儿一乐,又连忙伸手掩在唇边,一面见堂屋里灌了些冷风进来,遂从衣襟儿上扯下一方帕子来,也不当面递给张三郎,只顾往他怀里一丢。

那张三见姑娘扔了帕子过来,如果至宝一般接在手中,赶忙揣入怀里,急的姑娘也顾不得害羞,连忙说道:“是给你抹脸的……”

张三郎听了,方才回过味儿来,如今自己不拿来抹汗,倒私藏入怀,倒像是两个私相授受一般,赶忙又掏了出来,胡乱往脸上抹了抹,抹到了一半,忽然又停住了道:“只怕脏了姑娘的帕子。”

  ☆、第16章 议彩礼讨价还价

乔大姐儿见张三郎手忙脚乱的十分拘谨,心中便知他是个正人君子,不惯与女子调笑,才会这般紧张,对他又生出了几分好感来,看他左右为难的样子十分不落忍,因说道:“这不值什么,奴家贯会女红,一条帕子不过一时半刻就绣得的,三爷若不嫌弃,留下用也使得。”

两个正说着,忽见外头三仙姑撞了进来笑道:“好了,好了!”

大姐儿见媒人进来,脸上一红就站起身子,对着张三郎福了一福,回避入了内室之中,那张三此番恨不得跟了她进去,只是碍于干娘在旁,只得站起来说道:“干娘做什么恁般咋呼,我倒没什么,仔细冲撞了姑娘。”

三仙姑见张三手里拿了姑娘的帕子,就知道两个彼此心里都有了意了,方才自己在外头又是一力撺掇了那婆娘答应,只怕这一份媒谢钱是少不了的,自然满面堆欢。

伸手在张三郎额头上一戳,啐了一声笑骂道:“好个忘恩负义的小厮儿,这才叫娶了媳妇儿忘了娘呢。”说的张三郎脸上一红,又听见内间有人娇笑了几声,仔细听去,好似是那乔大姐儿妹子的声音。

婆子这厢叫张三郎站好了,去外头请了陈氏进来,叫她上座,用胳膊肘儿捅了捅张三郎的肋条笑道:“可真是个傻姑爷,只管站着,还不给岳母大人磕头?”

张三郎这才回过神儿来,连忙跪在地上纳头便拜,口称岳母大人在上,小婿这厢与娘见礼。那妇人也只是微笑,并不十分热络,慢条思理儿道:“哥儿且请起来吧,如今既然是定了的事,只怕小妇人还有几句话要问你的。”

张三郎如今看在乔大姐儿面上,敬重她是长辈,连忙正色说道:“不知道有什么事情吩咐小婿。”陈氏倒不曾急着答话,端起桌上茶盅来,慢悠悠的送向唇边,吹得温凉不沾了,作势抿了两口,方才放下,从衣襟儿袖袢儿上扯了帕子,在唇边抿了抿,方才说道:

“如今人也给你瞧见了,哥儿觉得我们家大姐儿怎么样呢?”张三听见这话,只顾紫涨了面皮,支支吾吾了半日方说道:“姐儿生得好相貌,听见在针黹女红上头十分了得,又整治得好菜蔬,调理的好汤水,小人心里自是愿意的,只是不知大姐儿尊意如何……”

陈氏听了这话,有些酸酸的说道:“哟,这些年倒是头一个后生说我们家大姐儿好相貌的,竟是前世冤孽也未可知啊……”

那三仙姑听见陈氏泛酸,生怕事情告吹了,连忙笑着找补道:“太太说笑了,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姐儿原是念书人家的贵小姐,又有太太这么识文断字的娘调理着,不是有恁么一句话么,叫做什么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就是相貌上有些小病小灾儿的,原不值什么,常言道内言不出外言不入,姐儿若是出了门子,自然也是在内室之中打点家事,瞧三郎这样诚心诚意的,断然舍不得叫她一个年轻媳妇子出去卖头卖脚的不是?”

说着,拿眼睛瞟着张三郎,三郎原本也是个聪明人,连忙点头说道:“干娘说的是,若是这一回能够遂了心愿,小人愿意将大姐儿当做玉女娘娘一般供奉在家里,不叫她受了半点儿委屈才是。”

那陈氏见张三郎言辞恳切态度卑微,只怕是真的动了心思,心中捉摸着若是大姐儿的婚事再拖下去,乔二姐儿只怕也是难说人家儿,难道日后自己真要带着两个老姑娘过活不成?如今见这后生虽然只是小小更夫,到底领着朝廷的饷,又生的好个模样儿,必然不是久居人下之人,如今他看上了大姐儿,倒不如趁此机会招了这个女婿,来日自己也是终身有靠。

想到此处故作伤感叹道,瞧见你们小两口儿这般投缘,倒勾动了小妇人我的尘凡来,当日我们老爷在时,何尝不是琴瑟和谐,如今那狠心短命的伸腿儿去了,丢下我寡妇失业的,领着两个女孩儿并一个未成人的小子,看紧了门户也是不易,既然你这小后生家愿意替我们娘儿几个做主,倒也是一件好事,只是若把姐儿给了你,小妇人晚景凄凉之际,哥儿可不能不认我这个娘……

张三郎听见妇人这话,连忙躬身答道:“岳母大人放心,您对大姐儿养育之恩天高地厚,小婿做儿女的如何不思报答之理,只是如今茅檐草舍,不好接了娘过去,等日后我与大姐儿立住了时,定然时常帮衬,绝不生份了便是。”

妇人见张三郎打了包票,方才略微有了笑模样儿道:“果然如同仙姑说的,是个明白人情的孩子,姐儿若是跟了你去,小妇人我也能放心些个,只是大姐儿这一走,家中就少了一半儿的进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7页  当前第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6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市井人家(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