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市井人家(种田)_分节阅读_第38节
小说作者:王老吉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18 KB   上传时间:2015-06-23 17:36:00

娘儿两个依旧烦出店伙计雇了车,往勾栏陈家去求,可巧又是昨儿那小龟奴当班迎客,见了她们,不等开言就迎上来笑道:“来的可巧,你们家里亲戚倒除了一桩奇事,连我们妈妈都说这真奇了,早起刚来瞧过,这会子屋里还闹着,你们也快去瞧热闹吧。”

乔姐儿两个听了吃惊,那三仙姑便拉着他问道:“我问哥儿一声,怎么个奇事法儿?”小龟奴一行笑一行说,原来早起就听见陈氏房里叫嚷出来,丫头进去一瞧,衣裳也叫人剥了去,头发也剃得就剩下一个秃歪剌,滚在屎尿堆要死要活的,一旁站着她家那半大小子,唬得已经呆雁一般,问他也不知道言语了,这会子请了太医来瞧,煎药来吃下一剂,睡在炕上,还直嚷着侠客爷爷饶命呢。

那三仙姑倒犯了老本行的通病,叫一声阿弥陀佛,念一声无量寿佛道:“罪过哟,莫不是冲撞了神佛,遭了活菩萨报应……”乔姐儿只怕陈氏这般撒痴只是妆的,为了不叫自家再去纠缠,急忙拉了仙姑去她房里看个究竟。

还没进了房门,就闻见一股子骚臭之气,院子里头晾着被褥,上头都是大片的污迹。远远的就听见陈氏在房里干嚎,说着什么再不敢了等语,乔姐儿娘儿两个只是不明白,只好进得房中一探究竟。

那陈氏瞧见碧霞奴进来,唬得嗷一嗓子,直从炕上滚将下来,爬了几步,抱住碧霞奴的膝盖哭道:“大姑娘,我再不敢了,求姑奶奶做主超生!”

乔姐儿见她一惊一乍的,唬得颜色都变了,又不像是装疯卖傻,倒真的好似中了邪祟一般,自家也有些害怕,回身叫了仙姑道:“干娘快来,这是怎的,只怕当真是撞客着了。”

仙姑见了陈姨娘这副狼狈模样,想笑又不好笑的,忍住了上前来,在她头顶上比比划划的,口中念念有词,一面叹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伤了阴鸷,也不知道救不救得回来……”

念叨了一阵,那陈氏略安稳些,麟哥儿进来扶着躺到了炕上,喘了一会子,直勾勾的又不说话。只好去问麟哥儿,那小厮儿呆头呆脑的说道:“昨儿睡在外间,夜里听见屋里响动,嚷着什么好银妇,若不好生襄助乔娘子打正了这场官司,将你首级剁下挂在高显城门,再与那狗官家里算账等语,唬得我不敢进去……”

原来当日乔姐儿探监之时,与丈夫说起陈氏姨娘之事,只因那花逢春不是外人,也不曾避讳,谁知那花二哥是个会驾筋斗云的侠客,又是个有心的,听了这段缘故便记在心里,大夜间悄悄儿的挣开了铁锁,使一个锁骨法,从小窗户钻出男监之中,暗暗的缀着乔姐儿娘儿两个南下,到了元礼城中。

隐住了身形,跟着乔姐儿前去拜见庶母,见那陈氏见死不救,心中忿忿不平,等到夜里换上夜行衣靠,来在勾栏陈家恐吓一番,只要她说出金簪去向,谁知那陈姨娘虽然往日里嚣张跋扈,倒是个银样镴枪头,禁不住吓唬,屎尿齐流滚在地下,花逢春嫌她腌臜,只得越窗而走。

如今乔姐儿听见麟哥儿这般说,有心疑惑就是这花二爷千里襄助,只是不会武功,想不明白一个大活人怎好平白越狱。只得将言语去试探那陈姨娘,来在炕沿儿上坐了,柔声说道:

“姨娘莫怕,昨儿夜里的那一位,是我们三郎做更夫头儿时候拜下的一位尊神,想来只因信士弟子无端遭受牢狱之灾,心中怜惜顾念,所以化作人形前来点化姨娘,为人总要多做善事,与人方便才能自己方便,姨娘只要乐意襄助拙夫脱出监牢,这个心病自然就好了……”

那陈氏姨娘是个不曾念过诗书的妇人,倒肯信这些无稽之谈,赶忙拉了乔姐儿的手说道:“大姑娘,你莫要哄我,只要小妇人说出簪子下落,果然那尊神便不来了?”乔姐儿点头应允,陈氏一连声儿的叫麟哥儿拿了纸笔来,写下那当铺名字地方,一面又拿了当票子给她,拍着胸脯儿打包票,只要乔姐儿寻来了簪子,自己就动身与她回一趟高显城里,当堂对质,定要把三郎开释出来。

乔姐儿和仙姑两个拿了当票子,按着纸上所写地方,雇了车一路往那家当铺里去。进了门往三柜上递了票子,那三掌柜眯缝着眼睛瞧了半日,哎哟了一声道:“大娘子,你这票子是个死当,怎好又来赎的?”

碧霞奴深深道个万福道:“原没想着要赎的,只是如今这件东西牵连着好大干系,说不得也只好来问一声,情愿多出银子,只要归还金簪为是。”

三柜的摇头道:“也不是小人不愿意帮衬,不过这东西早给一户人家的老太太瞧上了,前儿刚买了去,就是我们柜上往宅门儿里头卖珠花儿首饰的文嫂儿出手的,你若不信时,只管问她。”

一面往柜台里招呼,那文嫂儿出来相见了,果然与三掌柜说辞一般。原来当铺之中收上好东西来,大柜掌过眼之后,定了价钱,便要派出积年的老妈妈们到各大宅门儿里头走街串巷的说与太太奶奶们,也有一时手头不宽裕的少奶奶们年节要戴首饰,又没有现银子去买崭新的,少不得从这嫂子手里拿些旧货,先应付过那些个前刁万恶的大姑子小姑子再说了。

乔姐儿谢过文嫂,听见是卖到一户姓金的人家儿,摸了几十个大钱,相烦那嫂子引见,文嫂见了银钱如何不爱?领着娘儿两个往那金家宅门儿里去,因是常来常往的,倒不必一层层的往里通禀,走到二道门里,才捉了一个相熟的小丫头子,到里头回一声管钥匙的大丫鬟,说是有事求见。

不一时那小丫头子出来,说大姐姐请那金簪子的旧主人进去,前头上房屋里老太太有请,一面打发三仙姑往厢房里等着。那三仙姑见这小丫头子前番爱理不理的,进去一趟出来,赶着乔姐儿叫大娘子,对自己也十分热络,老奶奶的叫着,倒猜不出是什么缘故。

人家不请她进去,只好在厢房里坐着等,不一会儿但见两个小丫头子抬着一个炕桌儿进来,都是上等席面儿的客饭,那丫头笑道:“这位老奶□□莫要拘束,前头传话儿,安排一桌客饭,只怕起得早没吃早饭就过来了,难为陪着大娘子一处来。”

三仙姑平日里见乔姐儿就是个会办事的,想来不知怎的投了这大户人家太太奶奶们的缘份了,十分待见她,爱屋及乌看顾自家一顿饭也是有的,况且这几日赶路来此,饥餐渴饮晓行夜宿,不曾吃过一顿像样的饭菜,如今见了鱼肉荤腥,说不得端着架子,甩开腮帮子撩开后槽牙,风卷残云一般吃个溜干净。

这一坐就坐到了日头偏西,三仙姑等得不耐烦,往厢房外间探头探脑的,见一个粗使小丫头子在外头做活儿,见她从帘子里头探出头儿来,笑道:“老奶□□略等等,只怕前头留饭呢,这么着吧,我再去传一桌客饭来,爽性吃了晚饭再去。”

仙姑只怕乔姐儿出什么岔子,又像在高显时候一样遇见抢亲的,给人诳了去,只说要“请乔娘子出来”,正闹着,忽见后头点起灯笼,两个绫纱裹着的俏丫头打着内宅灯笼,引着乔姐儿出来。

见了仙姑微笑点头道:“方才里间留饭,出来略晚些个,叫干娘等急了吧。”一面上来安慰几句,娘儿两个就告辞出来。回了店房之中,仙姑好奇问她有何奇遇,乔姐儿因说簪子果然就在内宅老夫人处,当家的孙媳妇儿引着自己过去陈情,那太夫人是个吃斋念佛的老寿星了,最是怜惜贫苦人家,听见这话,连本钱也不要,就赏了下来,又说自己生得好似他家早夭的女孩儿,定要留茶留饭不肯放。

仙姑听了也是啧啧称奇,赞那碧霞奴倒生得个上人见喜的模样儿,只是看乔姐儿眼圈儿红红的,却又不像是受了委屈,她不细说,自家也不好再问,娘儿两个收拾妥当,各自睡下。

第二日带了金簪子,接了陈氏姨娘和麟哥儿,会了店钱,央那小伙计街面儿上雇了大车,一路回高显城中去。先安排陈姨娘母子两个依旧回了秀才第上居住,只怕陈氏反悔,请妹夫何大郎派了两个土兵在此,日夜看守起来。

留下仙姑看家,自己依旧往妹子家里去住,晚间与二姑娘在房里时,开了包袱皮儿,拿出两张银票来交在她手上。二姐儿翻开一瞧,唬了一跳道:“我的娘,怎有这许多银子?莫不是姐夫做下甚等绿林勾当?”

乔姐儿摇头道:“你这丫头自小儿就是个多心的,这些也不过是我在宅门儿里头教针黹,搭着你姐夫每逢初一十五赶庙,我卖吃食他给人家画小像得的银子罢了,若是只靠着他那点子月钱如何够用。”

二姑娘自小儿养在闺房里,出了门子又给丈夫如同闺女一般的娇养起来,这外头的买卖行市也不大明白,听见姐姐这般说了,便丢开了不问,一面叹道:“才不过一年,你们小夫妻两个倒把日子过得这般风生水起的,早知恁的,我也叫我们大郎辞了出来,跟着姐夫做些生计,倒好比衙门口儿的那点子死钱儿来的容易多了。”

乔姐儿见她说小孩子话,因笑道:“便是衙门口儿银子不多,一来年节都有个孝敬,二来到底是吃朝廷俸禄,是个万万年的勾当,岂不是比我们这样朝不保夕做个小买卖强远了?旁的不说,如今坏了事,还不是要拿出全副家当来填补,若是你姐夫也当着官差,只怕也未必就有人敢欺负到他头上来了……”

二姑娘听见也点头称是,她如今也快临盆,身子渐渐沉重,也懒怠多想这些琐事,就拿了票子往前头书房里去寻大郎,叫他求着衙门里的幕僚们走走太爷的门路,把姐夫的案子压下来。

何大郎见如今人证物证俱在,乔姐儿家里又肯出银子,知道这官司已是十拿九稳的了,安慰了二姐儿两句,心中只是疑惑如何三郎家中这般家趁人值起来,只是听见浑家话头儿,似乎大姨子也不愿意深谈,自己又何必卖那个乖,因安慰了妻子两句,打发她回内院睡去。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银子到了,旁的事情都是水到渠成,搭着何大郎三班总捕和看街老爷如今胜任了县丞的面子,又有衙门口儿里上到太爷,当中书办、师爷、幕宾,连带着底下快壮皂三班衙役,都得了乔姐儿家里的银子,只剩下那县尉老爷一个,自是寡不敌众。

虽然心急儿子房里的子嗣,一来自始就觉得唐夫人乱点了鸳鸯谱,是个不妥当的主意,二来也不肯为了这点子家务事就敢跟太爷叫板,丢了自家顶上乌纱,是以也不大理会唐夫人成日家在房里一哭二闹三上吊,太爷刚敲打了自己一两次,寻个台阶儿下来,知情识趣撤了状子。

刚一撤诉,这厢何大郎不等吩咐,满面喜气就亲身往男监里头去接三郎,张三郎听见官司打正了,心中也是欢喜,因辞别了街坊花二哥,与妹夫先往澡堂子里去去晦气。

  ☆、第98章 思上进三郎辞官

三郎这一回灾消难满,与何大郎往澡堂子去时,已经打发了土兵回家送些东西,一面与乔姐儿报平安。连襟两个进了堂子里头,门口伙计瞧见是三班总捕带着看街老爷过来,满面堆笑着往里头让。

寻常半大小子成群结队的来泡澡,也不过每人一只筐子装了衣裳,堆在门首处并不怕人拿了去,泡一日只要五个大钱,乍暖还寒时候,倒成了穷人暖身子的好去处。

如今三郎两个略有身份的官人儿过来,便不好往大堂子里头让,里间自有雅间儿小池子,都是给些衙役、坐商预备下的,今儿倒巧,一间里头只有他弟兄两个来泡。

先在外头将豆面皂荚冲洗干净了,两个跳进大池子里头受用,烧得滚滚的水兑了引下来的山泉,才泡进去浑身都暖透了,说不出的舒服受用。何大郎见三郎只管眯缝着眼睛泡澡,不大说话儿,只怕他是忧心自家连番牢狱之灾,笑着劝道:“这回只怕县尉老爷吃了瘪,不敢再作妖了,姐夫这看街老爷的衔儿是跑不掉的,倒不用忧心。”

三郎将头上巾子扯下来,往热水了投了,拧干又覆在面上道:“倒也不是为这个,你冷眼旁观着,这一回只怕我那屋里的清减了不少吧……”这话倒是不错,自从三郎给人拿了二进宫,乔姐儿每日里茶饭不思,原本饭量儿就小,如今瘦的弱不胜衣,这几日住在大郎家里,每日里常见二姑娘暗自垂泪,只怕姐夫这官司打不正,若真是叫人抬进县尉唐家,恐怕是要出了人命的。

大郎也叹道:“若说我这位大姨子,当真是个烈性的妇道,与姐夫伉俪情深,就是我与浑家都瞧出来了。”三郎点头道:“正是呢,往日里我只知道乐得吃一碗安乐茶饭,不招灾不惹祸,便是好了,谁知世道人心总有险恶之处,常言道人无害虎意,虎有伤人心,两番牢狱之灾,也叫我寒了一片丹心了……这事还要劳动妹夫替我说句话,辞了这看街老爷的差事。”

何大郎见三郎要辞了差事,赶忙摆手道:“姐夫怎的这样说,我就更不明白了,往日里有这一身官衣儿,尚且吃了人家暗算呢,若是辞了出去,做个平头儿百姓,岂不是更要吃亏么?”

三郎轻笑了几声,也不答言,只说日后自有分晓,大郎素知这位昔年的同窗是个有见识有主意的,见他不肯细说,自家也不好细问,两个又泡了一会子,唤来搓澡的小伙计伺候了一回,末了冲洗干净穿了衣裳,外头自有大堂,两个往春凳上歪着,抽了一袋子旱烟,叫小伙计去外头饭庄子里头叫菜。

点了一个溜三样儿,两碗白胚儿面,一壶烧刀子,先吃菜喝酒,剩下底下宽汁儿,对半儿一分,拿来拌了面吃了。歇息得差不多,方才会了账,街面儿分手,各自家去。

到家里见乔姐儿也预备下一桌酒菜,梗着脖子候着,夫妻久别重逢,满心温存,倒是相对无言,末了还是三郎扯了乔姐儿入怀,便再不肯放手,半晌方说道:“前儿在里头,有句话不曾对你讲。”

碧霞奴早就哽咽了道:“你要说甚我都晓得,你不说才是敬我爱我,若说了,我便与你生份了。”三郎将头埋在浑家颈窝里头,叹了口气道:“论理,那唐少爷也是个好的……”话没说完,早给乔姐儿伸手掩住了唇边嗔道:“他好不好与我什么相干,你叫我明哲保身从了他们,就是死了也不能够……”

两个新婚久别,又彼此互明了心迹,正是一对小儿女动欲动情,水到渠成,因携手登床,揽衣推枕,做那殢雨尤云之事,书中难以尽述。

一时事毕,三郎因耽搁得久了,又见浑家柔情似水,少年体魄难以自持,难免纵了几次,乔姐儿新婚妇人,身子尚且娇嫩如花,又旷了几日,如今承恩数度,大有娇弱不胜之态。两个结发枕席之上,痴缠在一处,更不忍分开。

半晌,乔姐儿方幽幽说道:“今儿你出来,我倒有些话想说,就不知你的心气儿怎么样……”三郎伸手替浑家拨弄了几缕青丝,一面笑道:“这倒也巧了,我也正有事情要对你说,不如咱们一齐写出来,对一对心思如何?”

两个也是淘气,便各自伸手,触着对方肌肤之上,当真比划起来,竟都是个“走”字,夫妻含情四目相对,都忍不住笑了起来,三郎率先说道:“我一个男人家想要出去奔奔也是有的,倒想不到娘子也有这般心气儿。”

乔姐儿伸手在丈夫额头上一戳,娇嗔道:“我又不是那一等头发长见识短的妇道,且与你说说怎的要走,一来得罪了县尉唐家,只怕高显地面儿上站不住脚,如今虽说官司打正了,你这看街老爷的衔儿怎么说也是挂在人家衙门里头的,那唐老爷如今压不住咱们,只怕就要恼羞成怒,一个衙门里头当差,抬头不见低头见,岂不是要给你小鞋儿穿。

二来虽说咱们身正不怕影子歪,到底也连番两回牢狱之灾了,前儿和干娘一处说话儿,听她老人家的意思,只怕是你的八字冲了这里风水,常言道树挪死人挪活,再走一步也是好的。”

三郎听了这话搂了浑家笑道:“旁的都通得很,只是这风水之说却说不通,若是此地风水与我八字上有妨碍,哪里讨得你这样的天仙在房里受用。”说着,伸手往乔姐儿胸前捏了一把,做那戏妻的勾当。

乔姐儿久旷承恩,正臊得没有开交处,给他一闹便不依了,挥了粉拳捶了几下,夫妻两个借着此番春意再战一回,方才丢开手各自睡下。

张三郎夫妻两个都不是优柔寡断的性子,说走就走,第二日就往县丞老爷家中说情,要辞了差事,让与李四郎做,县丞赵爷知道三郎平白受了两回牢狱之灾,只怕他小后生家怯官,心灰意冷,要家去务农种地,也是个不招灾不惹祸的轻省活计,当下准了,与他办理文书,放出衙门口儿自去谋些生计。

便是连日来作别街坊邻居,碧霞奴收拾一桌子好菜送与县丞家中,多谢赵家老爷太太几次三番看顾情份,又是李四郎和杜娆娘想请,多谢三郎让贤提拔之意,又是妹夫何大郎来说,二姑娘死活不乐意乔姐儿往别处去,在家哭闹起来,碧霞奴只得又上家去温言软语的规劝一番。

谁知二姐儿听见姐姐要去,心中烦闷,加之连日以来忧心姐夫的官司,竟是动了胎气,月份不足就养下来了,且喜母子平安,又是个哥儿,阖家欢喜。从了姐姐这个“欢”字,取了乳名叫做庆哥儿的。

二姑娘坐了月子,乔姐儿便不好登时就走,因要照顾妹子,和三郎两个就搬到何大郎家中借住几日,且喜他家里宅子不小,两进院子,后头还有几间客房,很是住的开了。

二姐儿是个没有耐心烦儿的,自己还是小姑娘脾气,如今生了个小奶娃,每日家只知道啼哭,一两日还是新鲜,过了几日便不耐烦,只撵了丈夫带着庆哥儿往书房里睡去,免得吵了自家与欢姐儿的清梦。

碧霞奴见妹妹不带孩子,那何大郎每日里下了衙门还要哄奶娃,忙的焦头烂额,说了妹子几回,都不中用,二姐儿倒是个心思正的媳妇子,对欢姐儿视如己出,见姐姐说她,因分辨道:“那小冤家每日里只管干嚎,我带欢姐儿一个尚且劳累,哪儿有心思分给他,瞧着我们欢姑娘这几日心里不大自在,只怕是见我生下小冤家来,气怀了也未可知,抱出去养着大家干净。”

乔姐儿见妹子只会说孩子话,也怕她产后郁结了心思,又怕欢姐儿吃醋,竟将那庆哥儿抱到自己房里将养去了,这可帮了何大郎的忙,小夫妻两个千恩万谢。每日里三郎收拾些行李包袱,又来回往返县丞赵家,将些粗笨木器拿出去典卖,乔姐儿在家带孩子,一面做些小针黹,肚兜儿小袄儿虎头鞋,绣得活灵活现,那庆哥儿自从睁了眼,见姨娘做的这些桃红柳绿的玩意儿,招呼的小肉手儿只管要,倒不大哭闹了。

晚间三郎来家,见了庆哥儿自是欢喜,街面儿买来拨浪鼓,搁在奶娃眼前只管摇晃,那娃娃倒也有个机灵劲儿,只管跟着那拨浪鼓一齐摇着小脑袋,倒把两个大人逗得笑了一回。

如今二姑娘没出月份,乐得做个甩手掌柜,欢姐儿每日里服侍继母,端汤奉药十分尽心,得了空子就抱了阿寄过来瞧弟弟,也爱如珍宝一般,只是小人儿家手上没力气,抱不动他,便搁在摇篮里头,哼着歌谣来回推送。

初时大人们都道是这姐姐有些吃醋,不肯亲近弟弟,后来见她也是一般疼爱,方才放心,都逗着她为什么如今又肯来瞧了,那欢姐儿答得也趣味,因说前几日得了小奶狗,不哭不闹的,生得又圆滚,只觉得阿寄比弟弟好玩儿,如今庆哥儿过了洗三也长开了,渐渐生得玉雪可爱,又觉着比奶狗瞧着喜人,因此多来瞧瞧。

旁人听了倒也罢了,只有何大郎听见了笑道:“了不得,我与你母亲好容易养下个哥儿来,倒给你拿去与那小畜生比……”

一家子其乐融融的过起来,只等二姐儿出了月份,碧霞奴夫妻两个就打算搬到元礼城中去谋个前程,谁知这一日家中却来了不速之客。

这一日三郎夫妻两个正在房中逗弄庆哥儿,就听见外头街门儿处有人吵嚷起来。碧霞奴只怕唬着孩子,又不是在自己家中,不好出去瞧热闹的,打发了三郎往前头瞧瞧。

三郎刚走到影壁处,就见一个年轻小媳妇子,双手插了腰,指着那门房上的土兵骂道:“我把你这眼睛里没有主子,会看人下菜碟儿的奴才!拦着我们不让来投亲,一会子三老爷出来,先打了你这个没调理的,再和你主子算账。”

那看门的土兵原本是个十几岁的半大小子,生得憨憨厚厚的,给这年轻媳妇儿一骂,倒涨的满脸通红,低了头喃喃的说道:“大娘子,莫不是你们找错了人家儿,我们家主人是镇上三班总捕,哪里来的什么老爷,若是要寻老爷,只好衙门口儿里头寻去……”

话没说完,给那媳妇子一口啐在脸上,蹦着高儿的骂街,三郎见了这泼妇,待要管一管,常言道好男不跟女斗,也不大乐意下去,一面瞧着这婆娘倒有些眼熟,一时竟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正踌躇着,那妇人眼尖,一眼瞅见了张三郎,拍了巴掌笑道:“好了!好了!这不是我们三老爷么。”一面回身扯了一个男人进来,扯住了耳朵骂道:“凡事也不敢出头,就叫我一个妇道人家卖头卖脚的,嫁了你有个甚用!”

牵出的那男子竟是张四郎模样,三郎这才瞧出来这妇道就是自己的弟妇,如今开脸做了媳妇儿,比不得在家时尚且顾些脸面,竟成了泼妇骂街一般,又见弟弟不顶事,给她管的小厮也似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四郎夫妻两个满面堆欢的过来,那新媳妇子倒是热络,上来给三郎道了万福,又推着丈夫叫他作揖打拱的。三郎蹙了眉道:“怎么好端端的闹到亲戚家来了,莫不是在学里又淘气,叫夫子撵了出来?”

张四郎嘻嘻一笑道:“哥说哪里话,兄弟虽然年轻不知事,也是快三十的人了,哪里还用得着夫子管束,是恁的,恰逢明年又是大比之期,依着兄弟的糊涂想头儿,还是想下场去试一试手气,果然中了时,大家有益,哥哥如今做了看街老爷,家里再出一个黉门秀士,看着也热闹些。”

三郎听说弟弟是要去应考,心里倒消气了几分,面色稍微缓和了些说道:“你要去下场原是正经事,怎好不叫你去的,我这里别的没有,盘缠倒有些个,明儿给你带去,好生回学里预备下。”

四郎听了,唯唯诺诺的,那柳桃姐见状,裙子底下狠命踩他一脚,四郎哎哟了一声,方才接着说道:“这不是要考学,须得三个秀才推荐了方才去的么,兄弟我因为应考多年,总是不能进学,好些个相熟的秀才都怕坏了他们的名头,不肯推荐,一二年里就这么耽搁下来,如今还没人搭理我这个小友。哥哥如今领着官面儿上的差事,只要学里去说说,不怕那些穷酸不答应。”

张三郎听见兄弟混的连秀才的荐函都拿不到了,可见这些年的学费也是白白打了水漂,恼他不争气,冷笑一声道:“你们怎知我搬到妹丈家里来的?”那柳桃姐儿却要卖个乖,因笑道:“今儿往县丞老爷家里去瞧哥哥嫂子,才知道早就搬了的,哥怎的不早说,我们老四虽是个念书人,到底还有膀子力气,也叫他帮忙挑些粗笨家伙。”

三郎摆手道:“你们若是为了这个求我也是不中用了,如今我们搬出来不为别的,一来你嫂子的妹子刚养下一个哥儿来,家里要人帮衬,二来那土坯房的租期也满了,我们就打算搬到元礼城去谋个生计。”

那张四郎夫妻两个听见唬了一跳,因问官职怎么处,三郎见辞了差事的事情一并都说了,叫他们两个死心,莫要再来求自家办事。四郎听见哥哥辞活不做了,心中凉了半截儿,呆呆的站着,不知道何去何从,那柳桃姐儿是个勾栏院里长起来的,倒天生有些见识,胳膊肘儿捅了捅四郎,一面笑道:

“既然恁的,我们先家去,只怕乔二姑娘坐月子还要几日,家里有甚活计,哥哥只管差人来叫,奴家打发了老四过来帮衬,内宅有甚事情,奴家别的手艺没有,帮着带带孩子,做些针黹也是好的。”

常言道举拳难打笑脸人,三郎见那柳桃姐儿说的热络,只好还了半礼道:“多谢弟妹挂心,若是家里有甚要帮衬的地方,自然派了人去请的。”柳桃姐儿面上欢欢喜喜的,拉了四郎就走。

两个鬼鬼祟祟到了街门儿拐角处,四郎拉了浑家道:“如今好容易寻了来,哥不答应,你就该撒泼打滚的闹一闹,他碍着弟妇面子,怎好不帮衬咱们,如今这般轻轻巧巧的出来了,再要进去时,只怕那土兵都未必肯通报了。”

柳桃姐儿啐了一口道:“没卵用的杀才,如今凭着你我这点子薄面,你那心高气傲的好哥哥、亲嫂子理你才是奇了,这件事情说不得还得请你老家儿来走一趟才行。”

四郎冷笑一声道:“前儿你出门子,把我老家儿都得罪光了,这会子倒会说嘴,也不中用。”桃姐儿自知理亏,娇笑了两声道:“呸,亲人肚里没恶气,一家子大伯子小姑子的住着,哪儿有马勺不碰锅沿儿的道理呢,再说如今有现成的把柄,也不必先提起咱们的事情来,把你老娘和妹子哄到他家去才是要紧的。”

张四郎见桃姐儿说的有条理,连忙问她有甚把柄,桃姐儿白了他一眼道:“怨不得你哥哥说你是块扶不上墙的的烂泥,这也瞧不出来,如今他放着好端端的看街老爷不做,倒要辞了活往大镇甸上头去打拼,那元礼城是方圆几百里以内数一数二的大城池,光是一年的挑费就比这里高出高几倍,是那么好混的么?

看街的虽说没甚品级,说出去也是公鸡头上一块肉——大小是个官!你们老娘又是个耗财买脸儿的主,往日里在乡下成日家说嘴,说不出几日就有人来封她诰命的,这会子听见辞了官,还能不蹦跶?你常说你哥哥是个孝子,自然肯听老家儿的劝,只要把他稳住了不走,再求求你那老不死的娘去说和说和,不怕他不给你做主。”

四郎听见浑家计策,喜得眉开眼笑道:“好,好,贤妻当真是个女诸葛,这一回若是得了三哥襄助,竟是高中在上头,来日得了官,也给卿卿讨一个凤冠霞帔。”夫妻两个商议妥当,便要一溜烟儿往乡下报信去。

依着张四郎的意思,雇两匹小驴儿往小张庄里去也就罢了,那柳桃姐儿大呼小叫的,只说看轻了她了,往日里在家时,出门都是一乘小轿,还要带两个丫头,如今没有丫头也罢了,倒叫自家骑在牲口上头给众人瞧了去。

四郎心说在勾栏院里什么人不见,如今倒会避人了,面上却不敢分辨,只好雇了一辆小香车,夫妻两个坐了,往小张庄去。进了庄子会了车钱,四郎搀着柳桃姐儿,好死不死穿了一双高帮儿大红绸缎绣鞋,偏生刚刚下了一场春雨,深一脚浅一脚,险险把个张四郎也带摔了好几回。

两个走在官道上,两旁乡亲们瞧见了,见那柳桃姐儿描眉打鬓,脸上胭脂擦的猴儿屁股一般,都强忍住笑意,倒是几个村童尚且不知避讳,见了桃姐儿这般妆束,缠住了家大人笑道:“娘快瞧瞧,那新媳妇子打扮得倒像媒婆子。”

柳桃姐儿听见,气得柳眉倒竖凤眼圆翻,待要上去捉了那几个顽童打两下,早给家大人轰进场院里头,跑了几步没赶上,脚底下一滑,倒摔了个狗啃泥。骂骂咧咧的,只嗔着丈夫怎的不来搀扶自己。村中积年的老人家瞧见了,都叹这张家的福报竟是给了三郎一个,讨了个金娘子回来,四郎这一个便是上不得高台盘的了。

四郎夫妻两个跌跌撞撞的好容易蹭到了张家,拍了门进来,倒把王氏唬了一跳,一面给桃姐儿找换洗的衣裳,一连声儿问是怎么了。

四郎赶了这一日的路,叫浑家闹得脑仁儿疼,也没心思细说,只等桃姐儿料理完毕了她自去挑唆。王氏去五姐房里找衣裳,不一时又听见绣房里头传出吵闹之声来。

张五姐高声道:“做什么要拿今年新作的衣裳给她,谁知道行院里出来的身子干净不干净,万一染上了什么说不出口的症候,姑娘我可是还要嫁人的呢!”

王氏只怕桃姐儿听见了不依,上去捂了闺女的嘴道:“我的小祖宗,怎的不叫你老娘省一点儿心!”

偏生外头柳桃姐儿又听见了,也顾不得四郎拦着,一打帘子就进了张五姐绣房之中,见了五姑娘冷笑一声道:“姑娘这话说谁!?”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7页  当前第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8/6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市井人家(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