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市井人家(种田)_分节阅读_第25节
小说作者:王老吉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18 KB   上传时间:2015-06-23 17:36:00

丫头道:“我如今大着胆子说了,若是不对时,奶奶宽恕……奶奶这是心病,只要一片真心来医,岂是药石可以治好的呢?”

一句话说的翠姑娘来了精神,只觉身子顺畅,胸口也不闷得慌了,伏在枕上笑骂道:“小蹄子,你倒会说,我好端端的在房里,只认得我们老爷,如何又去寻了旁的真心来?”

丫头听了冷笑道:“好痴心的奶奶,如今这后宅里除了七位奶奶之外,略是平头正脸儿的,哪个不是老爷收用过的,若都是平白守着,岂不是馋也馋死,气也气死了么?”

翠姑娘见言语投机,便趁机问她道:“凭你这样说来,你自然也与人有些手尾了?”却撞上那丫头的心事。

原来这丫头也是张大户收用过的,只因自家有几分姿色,原想着往上挣一个姨娘的名份,谁知那张大户又去外头讨了第七房回来,那个意思便是不要抬举家里的了。

丫头心灰意懒,可巧遇见张福儿恋慕她许久,便想着与他偷了,一来解馋泻火,二来谋个出身,来日大了,赏外头配人,就配了二更头儿也是个好去处。

只怕这新进门的小夫人撞破自家奸情,如今见她也有了外心,便想着撺掇主子奶奶做成了此事,彼此都有把柄在对方手上,便是一条藤儿上的蚂蚱,不会撕破脸。这才用言语引逗了她。

见小翠儿问她,就乔模乔样捂了脸娇笑道:“奶奶说的哪里话,奴婢可是一片真心为了奶奶呢,只是如今在老爷跟前儿不大讨喜,少不得也要给自己挣条路……”

翠姑娘听了,方知她果然与人有些手尾,待要细问,又料定她是不肯说的了,她是个新破瓜的姑娘,年轻心热,不知这丫头心中所想,只当她是对主子衷心,也就遮遮掩掩的吐露了实情。

丫头听见是要谋了那张三郎,因笑道:“原来是他?倒是好个相貌呢,正与奶奶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只是那人有些冷面冷心的,若是换了旁人,有奶奶这样花枝儿也似的人品垂青,还不都赶着前来兜揽?若说这一位,倒是有些为难的地方……”

翠儿原本给她引逗的心热,如今听见丫头都瞧出来三郎无意于自己,好似淋了一桶冷水也似的,秀眉微蹙道:“方才还说得热闹,如今还不是不能够么?只会说嘴,这会子倒打嘴了。”

那丫头想了一回,拍手笑道:“奴婢原说不好上手,又没说这事没有缓儿,常言道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咱们这里下到了一百二十分的功夫儿,就是个猪头也给他煨得稀烂了,何况一个血气方刚的大小伙子呢?

明儿起了更时,奶奶略作打扮,也不用浓妆,只要家常妆束,乱挽乌云,凄凄楚楚惹人怜爱的才好,咱们就住在花园子里头,那小角门儿往日里都是奴婢看管落锁的。今儿晚上便不锁门,奶奶只当做是去玩花儿,起了更他自然要走一遍的,恁的时候做出些温婉哀怜的闺阁态度来,见他怎样?若是怜香惜玉倒也罢了,若是不依时,奶奶再拿出体己银子来感化那小厮儿……

若是再不依了,奶奶就吓唬说要嚷出来,他家中如今欠着外债,他又是个顶梁柱,若是给人拿进监里去,家里岂不就塌了半边天?他自然畏惧奶奶势力,少不得要与奶奶做成一对儿,奶奶闺阁手段奴婢都是知道的,一旦得手,还怕留不住他么?”

翠姑娘听了一回,摇头儿说道:“却也使得,只是咱们家里更夫打更,都是十人一队,一宿两趟的,如何却只能赚的他一人来?”

丫头笑道:“这个不妨,我与那更房里的二头儿张福儿倒有几分交情,只要让他哄了那张三爷,叫他自己走一趟更,就什么都有了。”

信口说了半日,那小翠儿也没甚见识,只当是个锦囊妙计,掩面而笑道:“你这小蹄子,鬼点子这般多,倒像是偷过多少汉子似的!”

  ☆、第66章 杜琴官软语解围

却说那翠姑娘受了房里丫头的挑唆,便要行这不才之事,料定了必然成功,谁知那张三郎却是郎心似铁,除了自己的浑家,把旁人都觑得残花败柳一般,如何肯放在眼里,料想不能成事了。

积年的一段心事如今付之东流,又担了银妇二字的名儿,那翠姑娘到底年少气盛,一时压不住火气,便叫嚷起来,四下里的家奴院公多半都是那丫头的近人,如今听见奶奶闹起来,如狼似虎的上来扭住了三郎。

三郎要保自家清誉,自然不肯脱身,由着众人拥到堂屋厢房里头看管起来。那小翠儿闹了出来,如今倒有些懊悔,待要按下此事,彼时惊动得阖府皆知了,丫头拿了昭君套过来伺候,一面对翠姑娘低声道:

“如今既然撒狠儿闹出来了,奶奶便心软不得,不出首了他,就是害了咱们!一会子爷问起来,只管把屎盆子往那不知趣的负心人身上扣!我已经悄悄儿的嘱咐了张福儿并那几个家奴院公,料想无妨。”翠姑娘此时也没了主意,但凭那丫头摆布。

却说那张大户今儿原本又要来翠姑娘房里安寝,小翠儿恋着一段私情,便推说身子不适,打发了大户往六房里歇了,谁知睡到一半儿,后宅就闹起贼来,唬得夫妻两个穿衣起来,一面吩咐房里使女往外头探听究竟。

听见是新来兼差的更夫头儿调戏了七奶奶,那张大户气了一个发昏章第十一,跳将起来走到堂屋厢房里。

见小翠儿由丫鬟扶着,早哭了一个梨花带雨,见了大户,扑入怀里撒娇撒痴,直呼“老爷救我”,张大户原本就恋着新娶的姨娘,如今见唬得娇滴滴的,心里又怜又爱,连忙搂着妇人说道:“莫怕,有什么委屈对我说。”

翠姑娘与房里丫头对个眼神儿,只得指正那新来的更夫张三郎借故调戏她,把个风流故事颠倒过来,添油加醋说了一回。

张大户自然肯偏听偏信了一回,一面吩咐丫头好生送小夫人回去安置,夜间警醒着点儿,切莫再受惊吓,那妇人哭哭啼啼的去了。

这厢大户进了厢房里间屋,见三郎给几个家奴院公看管起来,见了大户,几个奴才都起来见礼,那张三郎抬眼看时,是个四十来岁心宽体胖的员外模样,心道这人只怕没甚品行见识,是个给妇人拴在裤腰带上的主儿,自己分辨起来他倒未必肯听。

果然那张大户不分青红皂白骂道:“张三,我敬你是镇上当差的人物,又是我那管家几次三番在我跟前儿保举你,方应了你来兼差之事,咱们可不亏心的说,一月的月钱倒也抵得你在官面儿上干一季的了,怎的还不知足,不说好生当差报答知遇之恩,反倒起了头儿来作践我的家眷,却不是个养不熟的白眼儿狼?!”

那张三郎原指望这大户问些缘由,自己也好分辨几句,谁知竟是这般言语粗俗举止下作,说得自家好似到他家里卖身为奴一般,不由得心中大怒,待要挣脱了与他理论,又怕自己身大力长唬死了他,只得从容说道:

“还请老爷暂息雷霆之怒,今日之事,并不是小人冲撞了府上小夫人,竟是那七奶奶在花间哭泣,小人因认作是个丫头,故而上前询问,不想奶奶胆小,因此误认了小人是贼,叫嚷起来,原是一场误会。”

三郎原本意欲和盘托出那翠姑娘勾搭自己的不才之事,如今见这张大户生得相貌平平心肠猥琐,知道小翠儿心里苦楚,不忍断她生路,所以假托误会,想来自己两个又不曾闹出事来,若那张大户是个要脸面的,无非扯个淡打发自己出去,便是不给这几日工钱,到底可以大事化小。

谁知那张大户倒是不依不饶的,一口咬定是三郎调戏自家内眷,一面一连声儿的传唤二头儿张福儿并旁的更夫过来对质。

一时张福儿进来伺候,见了三郎,故意大惊小怪的道:“怎么好端端的将三爷锁在这里?”大户对他说了,一面问他今日如何只有三郎一人打更。

那张福儿登时唬得面如土色,跪在地上扣头如捣蒜一般,只说“求爷爷超生”,又不肯说因为何事。

张大户不耐烦,对他说道:“你莫要害怕,将自己知道的全都说与我便是了,若是前言对了后语,我重重赏你,若有半句隐瞒,立刻打死!”

那张福儿原是大户家里买来的家奴,便是打死了也无事,当下唬得抖衣乱颤,因说道:“这张三爷原是管家荐来的,小的们见是镇上来兼差的老爷,谁干不敬?他说出一句话来,谁敢反驳?

只因那一日命奴才引着三爷走了两趟更道,可巧走到花园子外头小夫人的住处,只怕当日老爷宿在那里,偶然听见小夫人弹唱,奴才怕冲撞了爷和奶奶,拉着三爷就走,谁知三爷倒是听住了,细细的打听小夫人容貌人品如何,又赞她是个色艺双绝的……”

话未说完,三郎心中暗暗叫苦,便知是着了这一伙贼男女的暗算,又想起人说张福儿与一个奶奶房里的大丫头相好,只怕就是翠姑娘身边的那一位,怪到自己在哪里见过一般。

如今见张福儿反咬一口,说的自己好似轻薄之人,自然是小翠儿房里那丫头吩咐他做的,当下知道自己百口莫辩,因抬眼恨恨瞧了张福儿一眼,他习武之人自然神光内敛,一蹙眉头如鹰似隼一般,唬得张福儿浑身打个激灵,只怕这位张三爷日后找寻旧账,只是已经收了小夫人的好处,也只好一口咬定。

接着说道:“奴才劝了半日,三爷方恋恋不舍去了,紧接着好几日便借故往小夫人房门首处去走走,奴才只怕三爷莽撞,冲撞了玉体不是玩的,所以带着手底下人处处跟随着,三爷却不曾得便,谁知今日对奴才说了,吃了酒身子不爽快,打算自个儿走一趟上半夜的差事。

奴才原来不肯,只是三爷横眉立目的骂了我说:与你方便却这般推脱,好不识抬举的。奴才怯官,又想着老爷往常总在小夫人处,料想也无妨,谁知就闹出这事来,是小的该死了!”说着,跪在地下一行哭一行抽自己嘴巴。

那张大户听了,越发认定了三郎是个轻薄贼子,只因打更时偶然探听得翠姑娘音容笑貌,便起了歹心,瞅准空子夤夜之间前来勾搭,不想翠姑娘不肯,反而闹了出来。便冷笑道:“这还了得?如今我妄作了几年高显城里的首户,倒被个小小的更头儿欺负到头上来了,既然他不肯招认,便拿了我的帖子送到衙门口儿里太爷处,看他招是不招!”说着便要传唤家中书房的篾片相公写帖子。

正闹着,忽然听见门首处有个低沉婉转的声音说道:“这三更半夜的,老爷是跟谁不对付呢,处置了他是小,大风口里头站着,冒了风将肝火存在心里可不是玩的。”

那张大户见了此人,方才回嗔作喜道:“你这小厮儿不好生在书房里睡,又跑来做什么?”那人扑哧儿一乐道:“老爷动了雷霆之怒,唬得我睡不着,不知哪里服侍得不周全,所以前来相看。”

此时张三郎给人押着,瞧不见此人的全脸儿,只见款款摇摇的走了来,底下穿着大红的绸儿鞋,上头衣裳却也华贵鲜亮,却又不是长衫,也是个下人一般两截儿穿衣的,却猜不出这人是个什么来头。

抬眼往上瞧时,虽是个男子,容貌却不输给女娇娥,行动时弱柳扶风一般,说话儿也是呵气如兰的,竟有些不辨雌雄。

又听见那张大户笑道:“我的儿,莫怕,捉了一个家贼,正在审问,谁知这贼子混不认账,也只好送他往衙门口儿里去理会。”

那小厮儿听见,“呀”了一声道:“老爷治家有方,向来是内言不出外言不入的,谁不知道张府上井井有条铁桶也似的相仿,如今送了官,只怕老爷面上须不好看。”

一面低着头儿厮认了一回,故作讶异道:“莫不是镇上的更夫头儿张三爷么?却不认得小人了?”三郎见这人与自己充熟儿,也抬头认了一回,却不大认得,但见他言语卑微态度恳切,却也不好给他没脸,只得摇头儿道:“却是眼熟,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会过这位相公。”

那人扑哧儿一乐道:“三爷当日进府,还是小人这一头保举的,如今怎的就生份起来了?”三郎听见,方知此人乃是李四郎浑家杜娆娘的师兄,投身在张大户家做教习的琴师,只因几岁上从人牙子手中给杜老爹买来做徒弟,便随了师父的姓氏,冒姓杜,名唤琴官的便是。

  ☆、第67章 冠带子流落风尘

这琴官儿却是个妙人儿,当日也是公府侯门旧家子弟,只因父亲犯事,连累一门良贱,男的便要充军发配,女子都充入教坊官妓之列,那是琴官儿还是个刚落草的小奶娃,执刑官不忍叫他跟随父兄去往北方苦寒之地,便判了随着亲娘往教坊里头勾当。

谁知夫人原是大家闺秀,十分烈性,怎肯做此贱业,女监之中半夜起来,一条汗巾子吊死在房梁上。这琴官儿便没了着落,只有当日夫人贴身侍女含羞忍辱,倚门卖笑养活小主人。

长到了*岁上,出落得十二分人才,只做女童打扮,便有几个熟客问了行院里的妈妈要梳拢他,那鸨儿知道是个小厮儿,也不去兜揽此事,又怕行院里养着男娃儿,来日大了与姐儿们勾搭,终究要闹出事来,所以叫个人牙子进来卖他。

分别之际,丫鬟方才和盘托出琴官儿身世,那琴官儿在世十年,只当这丫头是他亲娘,再想不到自己原是官宦门第出身的,丫头含泪说道:“少爷此去,定然也是卖入梨园,好歹与师父陈情,禀明自家身世,莫要做那小旦的勾当,堂堂男子却着了女妆给人品头论足,岂不是玷污了老爷门楣……”

那琴官儿尚在年幼,不能十分明白,只见养母哭泣哀告,只得答应,当下磕了三个头,叩谢多年养育之恩,随着人牙子去了。

也是他爹娘有些阴鸷,偏生遇见了娆娘的父亲杜老爹要组个班子做小戏儿,四处寻访清秀的小厮儿,这一日来在人牙子家中相看,一眼看上了琴官儿,只因小厮儿生得在美,终究不过是几年风光,过了一十五岁发身,便要渐渐长成男子相貌,所以虽然生得十分颜色,也不过十几两银子的身价儿,就将琴官儿买了回来。

到了家中自有教习,教着琴官儿并旁的几个小厮儿窝腰弯腿学些身段儿,只有琴官儿哭哭啼啼的不肯,教习只当是这孩子懒惰,下死命打过几回,终不能改。

杜老爹瞧着蹊跷,就拉着手儿问他缘故,琴官儿方哭着说了自家身世。谁知那杜老爹虽是做梨园行儿的,天生倒有些见识,知道是清官之子,十分爱重,便不叫他学戏,那是娆娘也在七八岁上,正上女学,便送了琴官儿入学与娆娘做伴儿,兄妹相称。

又过了几年,杜老爹年纪大了,江湖上走跳不动,见自家几个男娃都是娇生惯养的不成事,娆娘又是闺阁女孩儿不能抛头露面,便将戏班子传与琴官儿带着,一面将自己毕生琴艺传授了他,为的是来日糊口之用。

一时老爹病故,杜妈妈依旧带着孩子回乡务农,琴官儿倾其所有将师父风光大葬,又满城打听合适人家儿,意欲发嫁妹子,因为心疼娆娘,一有后生提亲,总叫她立在屏风后头相看,谁知娆娘就看中了李四郎。

琴官儿打听四郎家道中落,且喜人品踏实肯干,不是久困之人,又见妹子爱他,只得倒赔妆奁少要聘礼,将娆娘风风光光打发出门,完了师父心愿,自己依旧是投身在张大户家,代了师父的琴师之职。

他虽然不苟时尚,到底是梨园子弟,颇能察言观色体贴人心,又生的娇艳,很得大户宠爱,时常要勾搭他,琴官儿偏会欲迎还拒的手段,保住自己清操,又不触怒东家,谁知那张大户因为不能上手,反而对他刮目相看。

前日因为妹子杜娆娘对自己说了,要荐一位镇上的更夫头儿来家兼差,那杜琴官原本不欲兜揽此事,听见妹子妹夫说了三郎家中之事,敬他是个未学的君子,所以在管家面前一应撺掇了此事,方才谋了进来。

谁知没过几日闹出这事来,在房里听见,心里一惊,略穿了几件鲜亮衣裳走出来,意欲瞧了究竟。这琴官儿久在梨园,最有识人之明,见那张三郎一表人才、凛凛正气,便知他绝不是那一等等徒浪子,况且往日里教习各位姨娘们弹唱歌舞,见那翠姑娘总是秀眉微蹙,一副害了相思病的模样儿,必然也不是为了张大户牵肠挂肚的,只怕此事还有诸多疑点,自己倒要详审一番才知端的。

见那张大户气得三尸神暴跳,连忙做出些风情来笑道:“我当是什么大事呢,想来老爷是镇上的首户,他一个小小的更夫,怎么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只怕真是误会也未可知呢。”

张大户见琴官儿往日对自己淡淡的,今儿倒殷勤,待要给他些好脸色,又想起翠姑娘赌咒发誓说是三郎要祸害自己,心中愤恨,摆了摆手说道:“这事很不与你想干,如今七奶奶已经指认了是这贼子调戏她,正要拿了帖子送到衙门里,叫太爷严审才是,不怕他不招认。”

琴官儿听说要经官动府,唬了一跳,自忖这一去必然凶多吉少,待要再劝,又见门首处走来了小翠儿的丫头说道:“奶奶请爷过去呢,自己睡着怪怕人的。”

那张大户见了爱妾,便把琴官儿丢在一旁,对他笑道:“这里没你的事了,快回书房歇下吧,生得可怜见的,风吹了又要病。”

琴官儿知道赶不上话头儿,无法再说,只得劝道:“就是要送官,也没有三更半夜送去的,若是太爷正歇着,只怕倒冲撞了他老人家的官威,不如明儿一早再送吧,时候不早了,爷快回后宅歇了,小人这便回去。”

大户见琴官儿此番温言软语的嘱咐自己,心花都开,捏了他的手笑道:“我的儿,你且回去,明儿咱们再说。”

琴官儿心上不耐烦,又碍着他的面皮不好挣开,只得含笑以对,送了大户出去。见走远了,方才撤步抽身回来,打发那几个小厮道:“你们也都回去歇下吧,此处有我照应便是,到底是我荐来的人,有什么干系都在我的身上,几位大官儿自便的好。”

那几个小厮们也是熬得眼皮子打架,心中正暗暗叫苦不得好眠,如今见琴官儿乐意担下这个差事,心中如何不乐?况且出了事自然是他兜着,与自己等人无干,道了一声辛苦,各自去了。

琴官儿送了众人,方才关了房门,连忙上前来要解三郎的绳索,只是芊芊玉指一时掰不动麻绳子,三郎知道这是李四郎的亲戚,十分客气,说道:“不敢劳动杜老板。”一面两膀一晃,那绳子竟是死长虫一般从身上滑落下来。

琴官儿往日里常听妹夫说起,这张三郎好个把式,如今见了方信,点头叹道:“三爷好个手段,既然有本事走了,为什么不先家去躲一躲再说?”

三郎笑道:“若是旁的罪过却也好说了,只是这花儿案子,小人却不敢擅自走了,外头听见,还道是畏罪潜逃,我虽是山野村夫,自有念过基本圣贤之书,再不做这样没担当的事情。”

杜琴官见三郎这般磊落,心中十分敬重,又是妹夫的干亲,自是责无旁贷要与他方便,因问道:“小人见三爷生得雄壮磊落,再不是那一等腌臜下作之人,如今此处再没外人,还请三爷对小人实说,到底为什么无端给人攀扯在内?”

问了几遍,三郎因顾忌着翠姑娘性命,又想着自家也是摊上此事也是惭愧,只是低头不语,杜琴官又劝道:“小人一向在府里做教习的,冷眼旁观着那七奶奶虽然年轻些儿,却也不是那一等狂蜂浪蝶,三爷又不是等徒浪子,如今你们两个闹出来,自然是有些根源的了?”

三郎见琴官儿堪破了内中情由,知道隐瞒不得,况且又要求他传话给浑家,只得将事情始末缘由说了,又嘱咐他道:“若是来日可以大事化小,倒也不必提起当日之事来,小夫人虽然对我不仁,我却不能借着此事将她治死。”

杜琴官听了内情,却是蹙眉道:“难得三爷一片君子诚心待她,不想竟有这样不才之事……只是如今这张大户却不是好惹的,一县之中上至知县相公,下至县丞、县尉,哪个不与他有些交情,如今内宅出了这样的事,只怕他为了保全名声,未必倒肯轻易出脱了三爷,着实难办些儿……”

三郎听了这话,心中凉了半截儿,自己铁铮铮的汉子,万事不怕,就只是负了浑家一片痴情托付终身,若是恩爱夫妻不到头,岂不是断送了碧霞奴一段女孩儿家的心事,想到此处心如刀割,险险滚下泪来,只因琴官在此,咬牙忍住了。

杜琴官见三郎眼圈儿一红,还道是他有些怯官,连忙柔声安抚道:“三爷也不必着急,这事虽然凶险,也不是全然没有缓儿的,如今小人在官面儿上有几个相好的郎君,自然竭尽所能帮衬说合,不知三爷家里有甚高亲贵友,若有时,宁可花几个钱去请了来疏通疏通,万一碰出一个机会来也未可知。”

  ☆、第68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

三郎想了一回道:“小人若有些做官的亲戚收税的朋友,也难落得如今这一步田地了,只有小人家中的街坊是个看街老爷,也没甚品级,只怕说不上话儿,再有就是衙门口儿里三班衙役的总捕何大郎何老爷是个自幼相识的,旁的再没有了。”

杜琴官听见三郎认得何捕头,拍手喜道:“旁的都不中用,若是认得了他才是好呢,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如今老爷一口咬定非要送官,只怕三爷少不得要往男监里走一趟了,听见人进去时都要吃他几十杀威棒的,若是认得何头儿,在里头的罪孽可就都免了,只怕还要好吃好喝好待承呢。

一会子天亮了,小人就往妹子家去报信,教我妹子亲去府上陪伴三奶奶,不知三爷还有甚话要带去么?”

三郎听见提起浑家来,也忍不得眼圈儿一红,摇头儿道:“小人旁的事情都不肯放在心上,只有内子放心不下,如今相公若去,只要将此事缓缓的说了,切莫吓着她才是,内子一个新媳妇子,嫩妇少女的,只怕经不起……”

杜琴官见三郎也是个痴情的,心中暗暗赞叹了一回道,想不到除了行院子弟,便是市井人家儿也有这般软款温柔的男子,想来那三奶奶自然是个好的,才引得人这样疼她,谁知新婚夫妻摊上官司,也是好事多磨……

痴痴想了一回,便要做成他夫妻两个,好生帮衬,两个又说了几句闲话,眼见天光大亮,早有那胡管家领着几个如狼似虎的家丁进来,见了琴官儿倒也未敢高声,上前来陪笑道:“小琴相公,生受你看了这贼子一夜,现下老爷命我们将此人送官,相公也会内书房里歇下罢咧。”

杜琴官点头称谢,看着三郎给人带走,送到门首处方才回来,到了内书房,见了贴身小厮说道:“你与我收拾个包袱皮儿,只捡要紧的衣裳家伙带两件,这几日我要告假出去瞧瞧班子,你在大户跟前儿替我告假,若有要紧事就到行院里来寻我便是。”

那小厮答应着,收拾了一个包袱,琴官又摸了几十两银子带上,叫小厮往街面儿上雇了一辆小香车,上车往李四郎家去了。

到了门首处,不见有人出来,隔着门板一听,里头并无煎炒之声,倒是好生奇怪,怎么大清早儿的还没起床,只得拍门道:“四郎开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7页  当前第2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6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市井人家(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