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军户小娘子_分节阅读_第66节
小说作者:月生春秋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73 KB   上传时间:2015-04-28 21:39:48

  宋芸娘弯腰定定看着妍姐儿的眼睛,语气沉重而痛楚:“妍姐儿,不但我不去京城,盼哥儿,你,咱们都不去,就留在张家堡和外公一起,好不好?”

  妍姐儿愣了一下,突然哇地哭了,“我不要,我要去京城见爹爹!”

  宋芸娘心中烦闷,忍不住气道:“那你去京城吧,娘就不去了!”

  李氏实在是忍无可忍,“芸娘,你到底怎么啦,能给娘一个解释吗?”

  白玉宁早已下了马,他面带怒气,瞪了孙宜慧一眼,“你这个傻婆娘,是不是你告诉弟妹的?你昨晚鬼鬼祟祟地偷听,今天就来搬弄是非,真是个长舌妇!你看看,现在怎么办?”

  吴秀贞眼圈一下子红了,气道:“我怎么搬弄是非了?你们都瞒着芸娘,她到了京城自然会知道,又能瞒得了多久?”

  李氏突然大声喝道:“好啦!你们现在可以告诉我到底是怎么回事吗?”

  白玉宁叹了一口气,看看不远处有一个客栈,便道:“今日赶了大半天的路也累了,不如我们就到前面的客栈歇息吧。”说罢又看着芸娘,语气诚恳,“弟妹,进京也罢,回去也好,你都要慎重考虑,要想想两个孩子。不如咱们先去客栈,休息一晚再说?”

  一行人在客栈安置下来后,李氏将白玉宁、张大虎叫到房间,宋芸娘和王姨娘早已坐在桌子旁。宋芸娘已经将孟娇懿回府一事告诉了他们,此时,李氏和王姨娘的脸上都是十分愤慨。

  李氏请白玉宁和张大虎坐下,面容威严而凝重,“你们二位都是我家四郎出生入死的兄弟,还是结拜的兄弟,这一年来多谢二位全力帮衬才能助他成此大业。咱们一起同过难、共过生死,我看你们,就像我自己的子侄,也请你们将我看作你们自己的婶子。”喘了口气,又道:“听芸娘说,我家四郎将那个女人接回来了。老身实在是疑惑不解,还请二位不吝告知,也免得我们这几个女人临到了京城都蒙在鼓里,如同傻子一般”

  白玉宁和张大虎对看一眼,面色一白,都是神色尴尬。白玉宁叹了口气,“李婶婶,那日我对您说过,萧三弟这一年费了很多心力,遭受了很多磨难,这其中的种种,实在是无法细说。您也知道,萧老侯爷原来在军中和朝中的亲信早已经或贬职、或调离,姓张的一伙又已是把持朝政多年,要寻一些强劲的势力支持我们,仅凭小孟将军和萧三弟两个人的人脉,实在是太过困难。小孟将军没有办法,便求他的父亲荣国公帮忙出面周旋。那老头也甚是奸诈,只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将来不论哪个皇子继承皇位,他的小女儿都要进宫为皇后,最少也是贵妃;第二便是让萧三弟接回他的三女儿。”

  “萧三弟本来拒不答应,可是事情已经到了那一步,豪无退路。当时皇上也甚是心急,甚至多次呵斥他,所以……”张大虎也补充了几句。

  李氏冷笑一声:“既是被逼接回,这个儿媳我却是不承认的。”说罢又看向芸娘,目光柔和,语带安抚:“好孩子,你放心,这些年四郎常年在外,咱们娘几个相依为命、相扶相持,你受的苦娘都知道。在娘心里,只认你这个儿媳,唯一的儿媳。”

  宋芸娘默然看着李氏,泪光闪动,心中十分复杂。她知道萧靖北是被迫接回了前妻,心头的压迫感稍稍减轻,但仍是十分沉重。

  “李婶婶,其实……你们误会钰哥儿的母亲了?”白玉宁犹豫了下,他实在不知如何称呼孟娇懿,便姑且称她为“钰哥儿的母亲”。

  李氏他们都疑惑地看着他。白玉宁道:“听小孟将军说,钰哥儿的母亲当年本是被家里逼着和离,这几年荣国公为她说了许多亲,她都拒不同意。小孟将军本是家中的庶子,和荣国公父子关系不是很好,这一次为了求荣国公出面,他主动低头恳求了许久,荣国公都不为所动。小孟将军无奈,只好将此事告知钰哥儿的母亲。后来钰哥儿的母亲说服了荣国公夫人,母女两人多次跪求,甚至绝食、以死相逼,荣国公才同意出面。”

  李氏神色触动,良久才叹道:“想不到娇懿这个孩子倒是个重情重义的,我却是错看她了……”王姨娘也掏出帕子擦起了眼泪,“四奶奶也是个苦命人啊……”。

  一屋子的人都没有注意到,宋芸娘面色惨白,脚步虚浮地离开了房间。

作者有话要说:  完结在即,作者君掐指一算,女主九九八十一难还差一难,故此为她设下一难,亲们表恨我!!!

  P.S.还有五章完结,亲们请放心,不会有你们担心的宅斗出现,请看芸娘如何五日内顺利斗败前妻!!!

  我真的是亲妈,我保证!!!O(∩_∩)O

  

  ☆、宋芸娘的纠结

  在客栈歇了一夜后,第二天早上,李氏一大早就穿戴整齐,吩咐王姨娘收拾好了行李,兴高采烈地来到客栈的大堂,却见宋芸娘一人神情恍惚地坐在靠着墙的桌子旁,神色黯然,眼底是深深的青色。

  李氏心中一沉,她收敛了笑意,走过去坐下,轻声道:“芸娘,好孩子,你只管放心跟我们回京,娘必不会让你受委屈。”顿了顿又道:“娇懿也是个懂事贤惠的孩子,你们二人必定可以相处得很好。”

  宋芸娘呆呆看着布了一层黑腻油泥的桌子,只觉得自己也被困在了一个昏暗无光、毫无出路的小小空间里,又闷又腻,令人窒息,她沉默了半晌儿,忍不住赌气道:“恭喜婆婆相公重得佳媳贤妇,我……我只是乡野粗俗之人,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

  李氏面色一沉,“芸娘,你这是说的什么话?”

  宋芸娘垂头不语,心中刺痛难忍,努力忍住随时会涌出眼眶的泪水。

  白玉宁和张大虎也走了过来,听到宋芸娘这一番赌气的言语,白玉宁叹了一口气,“弟妹,你不要赌气。这些年萧三弟对你的情意你难道不知道吗?你们两个人中间还能插得进谁?”他见宋芸娘仍是垂头不语,身子却颤抖的厉害,心中怜悯,轻声道:“其实……还有一件事情一直没有敢和你们说……萧三弟这次伤得很重,那把匕首上涂了毒。我们走的时候,他一直昏迷不醒,所以钰哥儿的娘才搬回去照顾他……”

  张大虎闻言愕然看向白玉宁,“白二弟,你——”

  却见白玉宁冲着他微微摇了摇头,他虽疑惑不解,却也仍是不再言语。

  宋芸娘更是焦急,她担心萧靖北的安危,恨不得即刻插上翅膀飞到他的身边,可是一想到这段时日在他生死关头,守在旁边照顾他的却不是自己,忍不住心里又酸又涩又痛。她呆在那儿,坐立难安、左右为难。

  正在僵持间,几个孩子们也蹦蹦跳跳地从楼上下来,其中最为开心和神采飞扬的是钰哥儿。他昨日已经听说了自己母亲的事情,想到可以回京见到母亲,心中激动不已。

  孩子们看到神情各异的大人们,懂事的几个大孩子立即停止了说笑,安静的找了一张空桌子坐下。

  妍姐儿却欢快地跑到芸娘身旁,拉着她的手,撒娇道:“娘,咱们快些去京城吧,哥哥说,京城里除了爹爹,还有他母亲也在等着咱们呢!”

  宋芸娘忍了许久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突然觉得自己好似一个局外人,无法融入他们这种欢喜,现在连最亲密的女儿居然也不站在自己这一边。她狠下心肠,沉下脸看着妍姐儿,问道:“妍姐儿,你是要和爹爹、哥哥在一起,还是要和娘、弟弟在一起?”

  妍姐儿瞪圆了大眼睛,先是迷惑不解,之后又慌又怕,哇哇地哭了起来,一边伸着小手擦着芸娘的眼泪,一边哭着:“娘,您在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我当然要和爹爹、娘、哥哥、弟弟在一起啊?还有祖母、姨奶奶,蔓儿姑姑,咱们都在一起不好么?”

  宋芸娘忍不住将妍姐儿搂进自己的怀里,一边垂着泪,一边心乱如麻。

  “娘——”钰哥儿突然走到宋芸娘身侧跪了下来,“这些年爹爹常年在外,全靠娘里外操持,咱们一家人才能平平安安、和和美美。如不是娘,我们说不定都无法安然活到现在,娘是这个家最大的功臣。”他抬着头看着芸娘,清俊的小脸上已是淌满了泪水,“娘,孩儿早就视娘比我的亲生母亲还要亲,您若不去京城,我也陪着您不去。”

  “钰哥儿……”宋芸娘心头又痛又暖,她伸手揽住钰哥儿,母子三人抱在一起痛哭。

  李氏哽咽道:“芸娘,你看看这两个孝顺懂事的孩子,你忍心让他们伤心吗?还有盼哥儿,连他爹都没有见过,你忍心吗?”

  吴秀贞和孙宜慧也走了过来,纷纷劝说。吴秀贞道:“芸娘,这么多年的苦你都吃了,好不容易苦尽甘来了,你怎么就放弃了呢?”

  孙宜慧也劝:“芸娘,你不要老想着你现在的处境难,你看看我,你再难还能难过我?我都可以放下一切,敢于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你还有什么不能面对的?”

  宋芸娘抬眼望着他们,一个个脸上都是关心,她心中一暖,突然有些惭愧。这时,陆蔓儿抱着盼哥儿、背着包袱从楼上走下来,一脸坚决地看着芸娘,“芸姐姐,小姐当初将我托付给你,我就一心一意跟着你。你去哪儿,我就去哪儿。”

  宋芸娘静坐了片刻,突然站起身来,起得急了略有些头晕,身子也往下一软。钰哥儿及时起身扶住她,两只晶亮的眼睛一瞬不瞬地看着她,充满了紧张和恳求。

  宋芸娘突然释然了,心道:有什么可怕的,当年身处鞑子的包围、生死边缘都不害怕,现在又有什么胆怯的?不过是家里多了一个人,情况都没有明了,凭什么先行退脱?我自己选的相公,我为什么信不过他?

  她心头大定,看向陆蔓儿,柔声道:“好,你就跟着姐姐一起去京城吧!”

  到达京城的那日已是傍晚。

  日落西山,夕阳的余晖照在高大的城墙之上,看上去是那般威武庄严。守城墙的士兵手中的刀枪反射着阳光耀眼的光芒,刺得人一阵眼盲。

  饶是宋芸娘在路上已经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在越来越临近京城前,心中就越是忐忑不安。这几日在路上她便胡思乱想了许多事,她想,萧大哥得知前妻当年的苦衷,又知道她在背后出了那么多的力,他是那样宽厚的一个人,心中必是又愧又怜又感激。他们两家本就是本当户对,若不是荣国公出面,萧大哥这次的事情也没有这么顺利……她想到自己,不禁又有些自惭形秽和胆怯。

  她心神不宁地想着,马车已经停了下来。

  宋芸娘下了马车,只见这是一条整洁宽敞的大道,两旁都是高大的城墙,隐隐可以看见里面鳞次栉比的高大屋檐,透着深厚和庄严,想必这里住的全是达官显贵。

  道路的左侧,有一座高大的朱红色大门,门上的牌匾上书着“镇远侯府”几个大字。和油漆残旧的大门格格不入的是,牌匾应该是新做的,黑亮的油漆上,几个大字在夕阳的余晖下熠熠生辉。

  白玉宁上前敲门,李氏也被王姨娘扶着从马车上下来,她仰头看着这座大门,站在那儿久久不动,恍如隔世,感慨万分。

  一会儿,大门打开,几十个男男女女一下子涌了出来,跪在大门两侧,冲着李氏磕头。

  当中一名女子身材高挑,体态窈窕,身穿一身锦缎烟霞红提花褙子,梳着高髻,略略簪了几支金银发簪,打扮得端庄素雅。她盈盈走到李氏面前,屈膝跪下,默默磕了三个头,抬起头时,精美秀丽的脸上已经布满了泪水,“母亲,娇懿不孝,这些年来未能侍奉左右,没有尽到为人媳、为人.妻、为人母的责任。幸得老天保佑,祖宗庇护,能让母亲和四爷安然回到京中,娇懿一定尽心尽力孝敬母亲、服侍四爷,百倍弥补这些年未尽的责任。请母亲给我这个机会。”说罢又跪伏在地上,久久不起身。

  李氏站了片刻,面上神色复杂,终于还是伸手去扶孟娇懿起身,“娇懿,你……你也受苦了……”

  孟娇懿神色一松,顺势站起身来,轻轻摇头,“在母亲面前,娇懿不敢言苦。”

  她又笑着和王姨娘见了礼,看到宋芸娘时,脸上笑容微微僵了僵,却仍是亲切的拉起了宋芸娘的手,笑道:“这便是妹妹吧?真是一个标致可人又温柔贤淑的娘子。这些年来妹妹服侍母亲、伺候四爷、养育孩子,实在是辛苦了。”说罢对着她裣衽一福。

  宋芸娘忙回礼,“姐姐”二字却是叫不出口,她实在是无法像孟娇懿这般泰然自若的面对自家相公的另一个妻子,便道:“这都是芸娘的本份,谈不上辛苦。”

  “母亲——”钰哥儿激动地跪在了孟娇懿的面前。

  “钰哥儿——”孟娇懿愣愣看着钰哥儿,一直端庄优雅、完美从容的仪态终于有了裂痕,她抱着钰哥儿放声大哭,泣不成声,“钰哥儿,我的孩子,你都长这么大了!你受苦了啊,母亲对不起你啊……”

  李氏蹙起了眉头,“娇懿,四郎怎么样了?伤好些了吗?”

  孟娇懿急忙止住哭声,扶钰哥儿起身,又对李氏恭恭敬敬的回道:“母亲,四爷伤情已经好了很多。他刚刚吃了药,现在正睡着。”说罢又惭愧的笑着,“瞧我,怎么让你们站在门口,快请进府。”

  白玉宁和张大虎在京城各有住宅,又听闻萧靖北现在不能见客,他们不好久待,寒暄了几句,便就在门口告别,各自回住所。

  送走了白玉宁他们,孟娇懿亲自扶了李氏往府里走,一边慢慢向她述说着:“母亲,这个宅子荒了四五年,刚搬进来时,里面杂草丛生。时间来不及,媳妇便妄自做主,先清理了东边的这一部分庭院,这也是您原来住的地方。西边的那几个院子虽好,但都是原来长公主、大哥、二哥、三哥他们的住所,所以暂时没有收拾,等着您来了再做安排……”

  宋芸娘默默跟在后面,打量着这宽敞大气的庭院和一幢幢高大巍峨的房屋,心中甚是茫然。她想,这里是萧大哥的家,理应便是自己的家,可是自己怎么居然感觉像来做客一般,毫无归属感。

作者有话要说:  

  ☆、京城里的侯府

  经过了好几个高大宽敞的门廊,沿着青石铺就的甬道慢慢往里走,长长的甬道两边都是修剪过的翠绿的灌木。沿途可以看得见新近修整的痕迹,新近铲平的地面和刚刚修整的灌木显出了几分整洁,焕发着新的生机。只是估计时间赶得及,一旁高大的墙壁上却还是油漆斑驳,有的地方甚至长了厚厚的青苔和杂草,宣告着这里曾经的落寞和衰败。

  穿过一个垂花门,来到一个精致的小院,院子里种满了丁香、玉兰、海棠等花木,芳香萦绕,清幽脱俗。沿着抄手游廊走到一个高大精美的花厅,一进门看到那几扇汉白玉屏风,李氏立即加快了脚步,激动地走进花厅。

  “娇懿,辛苦你了……”李氏伸出手,颤颤巍巍地抚摸着那张紫檀木罗汉床,眼泪已经淌了下来。

  孟娇懿恭敬地笑道:“时间赶不及,只能大略布置成原来的样子。毕竟以前的物件都已经不在了……只要母亲喜欢就好。”

  “喜欢,当然喜欢。”李氏缓缓靠坐在罗汉床上,舒适地靠着软垫,沉默地坐了一会儿,似乎在回忆往日的时光。她满意的看着孟娇懿,“好孩子,难为你找出这一模一样的家具来,又布置得和原来一样……看到这间花厅,我几乎都以为我从未离开过这里,这几年都是一场梦……”

  孟娇懿道:“母亲,除了这间您以前最爱待的花厅,花厅后您的住房也已经收拾好了,都是按您以前住习惯的样子布置的。您一路上舟车劳顿,想必已经很累了,不如您先回房休息一会儿?”

  李氏来了兴致,便起身准备去看看。

  宋芸娘忍了许久,实在是无法再有闲心陪着他们逛什么院子,听他们叙什么旧,便问道:“不知萧大哥在哪里,我想去看看他?”

  孟娇懿面露为难之色,“四爷还睡着呢。他现在正在养伤,好不容易才睡着。万一到时人多激动了,影响了伤口恢复……”

  她想了想又道:“不如你们先安置好了再去看四爷吧,想必到那个时候四爷也差不多该起来吃药了。”

  宋芸娘在路上听白玉宁他们说萧靖北受伤一直昏迷,本来十分忧心,此刻听孟娇懿说他已经可以起来喝药,心中安定了许多,便点头道:“如此就有劳孟……夫人安排了。”她迟疑了半晌儿,却实在是叫不出“姐姐”二字。

  李氏的眉头微不可见地轻轻皱了皱,孟娇懿脸上却是笑容不改,有条不紊的慢慢说着:“咱们府里虽然院子大、住房多,但是因为搬进来的时间太短,人手也不多,之前又荒芜了太长的时间,因此只收拾出了三四个小院。除了我住的宜德院,母亲住的荣寿院,就只有以前靖娴住的沁芳阁和四爷以前住的清风苑。”说罢又看着李氏,“母亲,事权从急,娇懿来不及请示母亲就先做主安排了一下。西边的院子虽然比这边的要宽敞高大一些,但毕竟还是有些……”

  李氏已经了然地点头,面露赞许之色,“你这样安排得很好。反正咱们现在人口不多,就都住在这边热闹一些。至于西边的院子……”她蹙起了眉头,“暂时还是让它空着吧……”

  孟娇懿笑着点头,又看向宋芸娘,问道:“不知妹妹是要住沁芳阁还是清风苑?”

  宋芸娘奇怪地看着她:“自然是萧大哥住在哪里,我便住在哪里。”

  孟娇懿面上笑容一滞,愣了愣,转瞬又露出了端庄得体的笑容,“妹妹,四爷现在住在我的宜德院,你若非要搬进去的话,就只剩下了两间偏房,却是委屈了你……”

  宋芸娘心中刺痛,她只看着李氏,默然不语。

  却听一声细细小小的声音问道:“娘,这位夫人不就是哥哥的母亲吗?哥哥说他母亲是最温柔善良的人,可是她为什么不让我们去看爹爹,还不让我们和爹爹住在一起?”却是妍姐儿一边拉着宋芸娘的裙角,一边小声问着。

  孟娇懿面上完美的笑容终于僵住了,她正想着如何开口,李氏已经起身淡淡道:“都是我的错。我们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应该去看四郎,自己最亲的人都没有看到,哪有心情看什么房子。”说罢拉着妍姐儿的手,“走,祖母带你去看你爹爹去。”

  宜德园离这里不远,出了垂花门,沿着雕梁画栋的曲廊走了没多久,便来到一个幽静雅致的小院。

  这是一间一正两厢带抄手游廊的小院,布局紧凑,院子里种满了奇花异草,环境优雅。正房左耳房的门口,正站着一个穿一身翠绿褙子的丫鬟,见这一群人走了进来,忙上前迎接,俯身行礼。

  孟娇懿问道:“四爷可还睡着?”她刻意加重了“睡”字?

  小丫鬟点了点头,“回四奶奶,四爷醒过来一次,问老夫人他们什么时候到。”

  孟娇懿点点头,还未开口,宋芸娘眼泪已经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她看向孟娇懿,“孟姐姐,不知萧大哥住哪间房?”

  孟娇懿一愣,下意识地指了指左耳房,宋芸娘已经几步走过去,掀开门帘走了进去。

  房间里光线幽暗,萦绕着浓浓的药味,屋子最深处是一张高大精美的黄花梨木架子床,床上挂着红色的纱幔,层层的纱幔垂下,掩映着床上睡得悄无声息的那个人,红的帐,苍白的脸,愈加触目惊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页  当前第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6/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军户小娘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