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军户小娘子_分节阅读_第58节
小说作者:月生春秋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73 KB   上传时间:2015-04-28 21:39:48

  宋芸娘想着若能在靖边城有一处房屋,以后在靖边城采买货物什么的会更方便,钰哥儿开年便要在靖边城上学,也需要有一个落脚处,便道:“若价钱合理的话,便是买下也可以。”

  “价钱你们不用担心,主要看你们住的习不习惯。”萧靖北道:“我这次去靖边城办事的时候抽空去看过这个院子,不大不小,很是幽静,只看你们觉得如何。”

  李氏想到未来的生活即将进一步改善,露出了向往之色,转念想到生活了四五年的张家堡和熟悉的左领右舍,又有几分不舍。

  萧靖北见李氏和宋芸娘不舍的神色,知道他们心中所想,便叹了口气,“其实这几年你们应该也已经看到,自从刘青山大人当了防守之后,将这张家堡治理成了什么样。他不但接回了他那个色厉内荏的大儿子,纵容着他在张家堡继续横行霸道、欺男霸女,还和他的几个亲信整日只顾敛财,不重城防,既不加固城墙,也不加强练兵。万一鞑子的军队真的打来,只怕张家堡不会像当年一般能够安然守住啊……”

  宋芸娘和李氏想了想,也都深以为然,他们想到熟悉的家园极可能落入鞑子的铁蹄之下,不禁都面色沉重,心头好似压了一座沉重的大山。

作者有话要说:  又有战争了,作者菌最不愿写的便是战争,实在是写得很痛苦。只是若没有战火的洗礼,我们的男主就不能凤凰涅槃。这一段战争场面尽量简略带过,请继续关注和支持!!!

  此外,本文的姐妹篇《穿越之水聚云合》正在努力存稿中,男主是孟云泽(不知道亲们是否还记得他,再过几章作者菌决定让他出来打打酱油,混个脸熟,O(∩_∩)O~),女主是穿越女。宋芸娘贤惠的个性写得我很憋闷,下一本想写得稍微痛快一点儿。敬请各位亲们继续支持哦!!!

  欢迎收藏——穿越之水聚云合

  

  ☆、靖边城的新宅

  箫靖北走后,萧氏一家在他的安排下搬去了靖边城,连宋思年也一道搬了过去。

  刘青山看在萧靖北以及萧靖北身后周将军的面子,没有强留行动不便的宋思年,却坚持留下了柳大夫,并将他收为军中的医士。柳大夫无奈,只好自己一人留在张家堡,让田氏和丁大山一起随宋芸娘去了靖边城。

  鞑子即将入侵的消息在边境传播了开来,人心惶惶的张家堡很快炸开了锅,有条件的人家也纷纷像萧家一样搬到了更为安全的靖边城甚至是宣府城。

  刘青山在危机面前的处理能力远不如当年的王远,鞑子尚未攻来,一众官员已经开始自乱阵脚,张家堡很快陷入了混乱。若不是严炳、郑仲宁等几个意志坚定的官员苦苦支撑,张家堡只怕早已失去了正常的秩序。

  许安慧仍然想像上次一样留在张家堡陪着郑仲宁,但郑仲宁深知此次形势更加严峻,他坚决不同意,而是将她和母亲以及四个孩子都送去了靖边城,张氏便也跟着搬去了靖边城的哥哥家。

  徐文轩一家更是在刚刚有风吹草动之时便急匆匆搬到了靖边城的住宅,只有徐文轩因军职在身无法一同搬走。徐家这几年很是舍得砸银子,他已经被升为总旗,只是这次任徐家砸出再多的银子也没有用,他仍被留在了张家堡。

  萧靖北好友的那座房子坐落在靖边城东三巷一处僻静的角落,周边很是安静。院子虽然不大,却也干净整洁。宋芸娘、李氏和田氏带着钰哥儿、妍姐儿住在了内院,宋思年和丁大山则住在外院。

  一直和许安文一起寄住在许安文舅舅家的荀哥儿也搬了过来,和家人团聚在一起。作为已经成年了的男子,他自然也住了外院。

  荀哥儿和许安文都通过了去年的童试,考取了生员,获得了秀才的身份,正式迈入了读书人的行列。荀哥儿还因为考试成绩一等,考取了廪生,每月可以获得官府给的六斗廪米。开年后,他便又要和许安文一起去宣府城的府学读书,准备两年后的乡试。

  宋芸娘这几年除了研制了适合不同季节、不同年龄的面脂,还研发了香膏、胭脂、口脂、发油等各种护肤品,再加上徐家强势的推销,这些统称为“凝香雪脂”的护肤品倒是卖得极好,在宣府城周边的这个个大大小小的军堡广受欢迎,打出了自己的品牌。

  这几年随着面脂销量的大增,宋芸娘便雇了五六个女子,主要都是当年和她一起遇匪的不幸女子。她们每月开一次作坊,用四五日左右的时间做完交货。只是现在搬到了靖边城,却没有适当的场所和人手继续做面脂,再加上宋芸娘自从怀孕以来,对各种气味极其敏感,所以做面脂一事便停了下来。

  正好和徐家签订的三年合约已满,又加上在战争的阴影下,也没有几个女子有心情去涂脂抹粉,面脂生意不是很好做,徐家便也没有再提续订合约的事情,宋芸娘更是乐得清闲。

  反正这几年卖面脂的钱,再加上田地里的收成,萧靖北又时不时拿些奖赏的钱财物资回来,家里倒是积攒了些银两,短时间内却也不愁生计。

  丁大山却是很心急,满心可惜张家堡外那几十亩即将成熟的晚稻。他当年到了张家堡和田氏母子相聚后,柳大夫本来打算让他继承自己的衣钵,带着他行医。只是这丁大山目不识丁,对各种药材也不懂得分辨,对看病一事更是没有天分。他除了有一把子力气,能吃苦、肯干活,便也不会干别的事情。因此,宋芸娘他们商量了一下,干脆将几家的田地都交给丁大山打理,由他负责雇人耕种。种田这件事倒是正中了他的长处,这几年他将几家的田地照料的极好,年年都有好的收成。

  在靖边城待了两日,刚刚安顿好后,丁大山见外面风平浪静,便不顾宋芸娘和田氏他们的阻拦,执意要回张家堡收稻子。

  “山子,去不得!”田氏眼泪汪汪地拦住了他,“外面那么危险,还是留在家里吧。万一你有个闪失,我也不想活了。”

  “娘,好好的稻子再不收的话,就只能等着鞑子来糟蹋了。”

  宋芸娘见丁大山神情焦急,倒是看出了几分他的心思,笑问:“大山哥,我看你除了担心田里的稻子之外,还担心别的什么人吧?”

  丁大山脸晒得黑,倒是看不出脸红,只是神色有些局促,“谁……谁说的?哪有……哪有什么人?”

  宋芸娘掩嘴笑了,“什么人你自己心里有数。”

  田氏也想明白了过来,恍然大悟道:“哦,你是担心翠儿吧?”看到难得露出害羞表情的楞头儿子,她笑得更开坏了,满脸的皱纹都舒展了开来。

  原来,田氏去年给丁大山定了一门亲,说的是张家堡一户普通军户人家的女儿,姓叶名翠儿,今年刚刚及笄,婚期则是定在明年春天。

  宋芸娘想了想,笑道:“如果你实在担心,便去张家堡将翠儿接来吧,免得你天天牵肠挂肚的不安心。”

  丁大山不好意思的摸摸脑袋,傻笑着不说话,神色更加局促,田氏便笑着推了他一掌,“傻站着干嘛?还不快去。说好了,只是接翠儿过来,收稻子什么的可不许再提。”

  丁大山走后,宋芸娘见大小事宜基本上安置妥当,便想去王远的府邸探望殷雪凝,顺便看看萧靖娴和王姨娘。毕竟已经搬来了靖边城,作为萧靖娴的娘家人,在她生产之后一直未去探望,于情于理上都说不过去。

  当日萧靖娴不顾众人的反对,执意要嫁王远为妾,李氏气得当时就发誓今生不再见她。尽管如此,在宋芸娘出门之前,她还是神情不甚自然的递给她一个小盒子,却没有多的言语。

  宋芸娘打开盒子,只见里面是一套小儿的银项圈、银手镯,做工精致,小巧可爱,心中便暗暗叹气。

  王远的府邸在靖边城的中心地段,周边都是官员的住所,房屋修建得高大而气派。进了府门,里面却比张家堡的防守府窄小了许多,显出几分局促。

  宋芸娘先去拜见了钱夫人,并送上了最近做的几盒面脂和胭脂。

  自从萧靖娴入府为妾后,钱夫人对待宋芸娘就不复往日的亲热和热情,再加上萧靖娴一进府就得到了王远的宠爱,现在生了儿子,更是盛气凌人。钱夫人对她心生不满,连带着对她的家人也不甚待见。

  宋芸娘见钱夫人神情恹恹,一副不愿多谈的模样,便也知趣地告辞,去了萧靖娴的房间。

  萧靖娴看到宋芸娘倒很是惊喜,毕竟她在王远府中的地位还有赖她哥哥嫂嫂的支撑。王远宠爱萧靖娴,一方面固然是她懂得讨他欢心,另一方面也多少有对萧靖北看重的缘故。

  萧靖娴的儿子名王承嗣,小名宝哥儿,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王远对他给予了厚望。这孩子不到三个月,长得白白胖胖,倒也喜人。宋芸娘送上了准备的礼物,又略略逗了几下孩子,和萧靖娴随便聊了几句家里人的情况,两人便呆坐在那里无话可说。室内一下子有些冷清和尴尬,只听到孩子时不时“呀呀”叫两声。

  王姨娘及时救场,寻奶娘进来给宝哥儿喂奶,宋芸娘便趁机告辞。

  王姨娘送芸娘出门后,芸娘装作不经意地问她为何一直没有回过信。王姨娘倒是愣住了,“什……什么信?我从未收到过什么信啊?”

  宋芸娘一时无语,对萧靖娴的心却又淡了几分。

  告别了王姨娘,宋芸娘终于可以去探望殷雪凝。

  同是姨娘,萧靖娴单独住了一个小院,婆子丫鬟一大堆,房内家具贵重、装饰精美。殷雪凝虽然比萧靖娴先进门,此刻却住在角落里一个小小的房间里,室内光线昏暗,布局简陋,充斥了浓浓的药味和一股腐败的气息。

  宋芸娘忍住胸中的不适,快步走到床前,却见一个干瘦的女子一动不动地躺在那儿,双眼似闭未闭,面色惨白,嘴唇干裂,唯有胸口还在微微起伏着,表明这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雪凝,你这是怎么了?”宋芸娘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芸……芸姐姐,你……你来啦……”殷雪凝慢慢睁开眼睛,努力看清了芸娘后,失神的眼睛里闪现了几分神采,她想支撑起身子,撑了几下却怎么也撑不起来。

  宋芸娘含着眼泪去扶她,震惊地发现她居然已经瘦得皮包骨头,她心中又酸又涩,深深哀痛当初那个活泼明媚的少女怎会变得如此模样。

  一旁的小丫鬟机灵的拿了一个靠枕在殷雪凝背后支撑,端了一张凳子请宋芸娘坐下,又要去倒茶。

  “蔓儿,别忙了,你……你出去看着门,我……我和芸姐姐聊一聊。”殷雪凝有气无力的说着。

  那位叫蔓儿的丫鬟“哎”了一声,迟疑了一下,还是为宋芸娘端了一杯茶,这才出了门。

  “雪凝,这才几个月不见,你怎么成这个样子了?”宋芸娘忍不住问道。

  殷雪凝露出了一丝凄凉的笑容,“芸……芸姐姐,自从……那个孩子没有保住之后,我……我这条命也去了大半截。大夫说我伤了身子,以后再也不能有孩子,我……我活着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你怎么这么傻啊?”芸娘泣道:“你还这么年轻,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没……没希望……没意思了……”殷雪凝声音更加虚弱,“自从她……”她颤抖着指向萧靖娴住所的方向,手略略抬起却又无力地颓然落下,“……她进门以后,就没有我的好日子了。”

  宋芸娘心中凄然,紧紧握着殷雪凝的手,无声地流着眼泪。

作者有话要说:  为什么一写到战争就有亲取消了收藏,真的是令人郁闷。( ˇ?ˇ )

  还有二十多章就要结束了,请亲们支持我到底吧!!!

  ☆、接踵来的噩耗

  昏暗的小屋内闭不透风,空气中充斥了死亡的腐败味道。宋芸娘默默流着泪,看着眼前几乎只有进气没有出气的殷雪凝,似乎可以感受到她虚弱的生命力正在一点一点流逝,即将消逝殆尽。芸娘紧紧抓住她的手,期望能抓住她正在逝去的生命力。

  “芸……芸姐姐……”沉默着喘息了一会儿后,殷雪凝突然抓紧了宋芸娘的手,眼睛瞪得滚圆,神色可怖,手上的力气也是大得惊人,抓得宋芸娘的手生痛,“我……我不甘心……我那个孩子……没得蹊跷,除了她,我……想不出第二个人。妄我一开始和她那般交好,全是假的……假的……夫人,夫人倒真的是个好人,我……我不该帮着她和夫人作对,我……我对不起夫人……”

  “雪凝,不要说了,我知道,我都知道。”宋芸娘见殷雪凝神色激动,已经有些上气不接下气,几乎快耗尽了体力,急忙拦住她。

  “不……我要说,再不说,就没有机会了。我知道,我的时日不多了……”

  宋芸娘大恸,伸手捂住她的嘴,“雪凝,不要乱说话。你还年轻,只要好生调养,很快便可以好起来。”

  “好不了了……我自己的身子……我自己知道。”殷雪凝面如死灰,眼中却放射出奇异的光彩,“芸姐姐,你知道吗,这些时日,我常常可以看到萱哥哥,我知道,他……他这是来接我了……”

  “雪凝——”宋芸娘惊叫出声,忍不住掏出帕子捂住嘴,失声痛哭。

  “芸姐姐,不要哭……”殷雪凝眼睛里柔情似水,干枯的唇角微微翘起,露出了一丝凄美的笑容,枯瘦的脸上居然泛出了神采,好似凋零前的蔷薇花透支着它最后的美丽,“能和萱哥哥在一起,我……我心里欢喜得很呢。”她抬起瘦骨嶙峋的胳膊,缓缓将那只羊脂玉手镯取下,颤抖着递给宋芸娘,“这两只手镯……本就是一对,现在……将这只也送给你。”

  宋芸娘哭着摇头,殷雪凝又推了几次,神色坚决,芸娘只好无奈地收下。

  殷雪凝神色一松,猛然咳嗽了一阵,勉强抬起手指了指门口的方向,又道:“芸姐姐,我……还有一件事情要求你。我走了之后,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蔓儿。她是我的丫鬟,更是我的妹妹。当年……老爷对我还好的时候买下她送给我,这些年,我孤零零的一个人,身边唯一对我嘘寒问暖的就只有她……。我……已将她的卖身契还给了她。她是个可怜的孩子,芸姐姐你能帮衬的就帮衬一把……”

  宋芸娘握着殷雪凝的手,连连点头,“你放心,她以后就是我的妹子,我一定好好照顾她。”

  宋芸娘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殷雪凝,脑中久久回想着她那毫无生气的面容,心情沉重而哀痛。经过萧靖娴的住所时,她并未进去告辞,而是神色复杂地盯着那厚厚的朱红色门帘看了一会儿,双手紧紧攥起了拳头。走出大门,却见王姨娘拎着一个小包袱正站在门侧。

  见到芸娘,她立即迎了上来,脸上挂着羞愧和歉意,讪讪道:“芸娘,我同你一起回去。”

  宋芸娘有些诧异,“您不陪着静娴吗?”

  “还陪个什么呀,她又不是没有人照顾?倒是你们刚刚搬来,各种事情也多,我回去多个帮手。再说,我也好长时间没有看到姐姐和钰哥儿、妍姐儿他们了,心里怪想念的。”顿了顿,王姨娘又露出了几分不自然的笑容,“你一说那个信的事情,我这心里就明白了。静娴年轻不懂事,你们别怨她……”

  “您也知道静娴不懂事,有您在她身边管着,她也可以收敛些。”

  王姨娘立即红了眼圈,嘴唇微微颤抖着,“你也知道,我哪里管得住她。她现在上有王大人的宠爱,下有一群丫鬟婆子精心伺候着,我在旁边略多说个几句,她都没个好颜色。我还不如回去,省的在这里招人烦。”

  宋芸娘无语,只好带着王姨娘一同向东三巷走去。

  此时,整个靖边城都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灰沉沉的天空正如宋芸娘阴郁沉重的心情。道路上的人们大多低着头行色匆匆,在战争的阴影之下,每个人都是阴沉着脸,神情惶恐。宋芸娘走在路上,压在她心头的,除了有对战争的恐惧之外,还有着对殷雪凝即将离世的哀痛和不舍。

  四五日后,殷雪凝悄无声息的死在了一个凄风冷雨的夜里。

  宋芸娘自从那日探望殷雪凝回来之后便大病了一场,这几日更是夜夜做噩梦,神情恍惚。收到噩耗后,李氏担心她身子受不住,说什么也不让芸娘出席殷雪凝的葬礼,连连声称孕妇在这种场合会受到冲撞。

  宋芸娘无奈,又因为身子实在虚弱无力,便嘱咐宋思年带着荀哥儿代替自己去送殷雪凝这最后一程,毕竟两家也曾相识一场。

  殷雪凝的丧事极其简陋,一口薄皮棺材就了结了这个柔弱女子的苦难一生。宋思年和荀哥儿去后,还见到了殷雪凝的家人。

  殷雪凝生前大概曾对家人提到过宋家的事情,因此两家相遇后,双方都没有大的震动和吃惊。殷望贤和宋思年也算得上同是天涯沦落人,经过岁月的磨难,他们都是面容沧桑,毫无当年的意气风发,又是相遇在这样一个悲惨的时刻,略略说了几句便都是不胜唏嘘。

  殷望贤的儿子殷雪皓比荀哥儿略小。因殷雪凝这几年在王远那儿基本上不得宠,对家里的助益不大,他们家的境况一直未得到改善,便舍不得送殷雪皓进书塾念书,而是由殷望贤亲自教导。他也参加了去年的童试,只是未能通过。沉默的少年静静跪在姐姐灵前,双唇紧抿,双拳紧握,目中喷射着仇恨的怒火。

  虽然当年在江南官场上,宋思年远不如殷望贤混得风生水起,但现在两家都充军到这北方边境后,宋家的一对儿女反而比殷家的要出息了许多。宋思年看到这一幕,便完全熄了对殷望贤原有的怨愤之心,反而生出了深深的同情。他介绍荀哥儿重新认识了他童年时的朋友殷雪皓,并让他们多多走动,以后同他们的父辈一般,一同读书、一同走科考之路。

  殷雪凝简陋的灵堂上,钱夫人略略露了个脸便借口身子不适回房歇息去了,萧靖娴更是从头到尾没有出现。王远倒是出来寒暄了几句,还似真似假地掉了几滴眼泪。其他的仆人都是神色木然,充分显示了殷雪凝在这个家中毫无轻重的地位,只有那个忠心的丫鬟蔓儿在真正的哀恸。

  宋思年和荀哥儿送了殷雪凝最后一程之后,带着蔓儿一起回到了东三巷。这个小丫鬟只有十四五岁,四年前,她与父亲逃难到靖边城,不幸父亲病死,她无钱收殓,只好在街头卖身葬父,被正好路过的殷雪凝和王远看到。殷雪凝见她年纪幼小却命运悲惨,心生怜悯,而当时正是王远新得佳人,与她蜜里调油,对她百依百顺的时候,自然毫不犹豫地买下这小丫头送给殷雪凝,并助她葬了父亲。

  小丫头姓陆,本名叫馒头,这个寄予了她父母对美好生活最高向往的名字却被殷雪凝鄙弃,给她起了蔓儿的名字。

  陆蔓儿聪明机灵又忠心。殷雪凝死后,获得自由身的她不愿意再留在王远府邸,外面危机重重又无处可去,便遵从着殷雪凝的遗愿投奔了宋芸娘。

  陆蔓儿的到来,让小小的院子更加拥挤和热闹。内院里房间俱已安排满,李氏、王姨娘带着钰哥儿分别住了正房两侧的左右耳房,田氏与丁大山的未婚妻子叶翠儿住了西厢房,宋芸娘带着妍姐儿住在东厢房。陆蔓儿来后,本无空余的房间可以安置,懂事的钰哥儿便立即提出要搬到外院,将自己的房间让了出来。

  这样的安排,最开心的要数妍姐儿,小孩子感受不到战争的威胁,只看得到满屋子亲人环绕的热闹。她迈着小短腿在里院外院各个房间跌跌撞撞地穿梭,咯咯咯笑个不停。陆蔓儿亦步亦趋,紧张地跟在她身后,她已经主动地将看护妍姐儿视作了自己新的责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页  当前第5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8/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军户小娘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