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军户小娘子_分节阅读_第41节
小说作者:月生春秋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73 KB   上传时间:2015-04-28 21:39:48

  宋芸娘捧着钱夫人和殷雪凝送的添妆,踏着地上的残雪,慢慢向家里走去。

  天空不知什么时候又飘起了小雪,纷纷扬扬地在天空飞舞,芸娘缓缓走在纷飞的雪花中,她的周身好似笼上了一层轻烟,随着袅袅娜娜的步伐,有了几分飘渺的感觉。

  她的心情很复杂,这两份沉甸甸的添妆,有着不一样的意义。钱夫人的添妆一部分是出于对芸娘的看重,更多的则是王大人透过钱夫人对萧靖北的安抚和拉拢。殷雪凝的礼物则满载了幼年时的记忆和深深的情谊。

  宋芸娘想到关在深宅里的那个幽静女子,想到她曾经也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女,特别是想到她的父母居然忍心将这样单纯无辜的女子与人做妾,芸娘不禁觉得心情很是沉重。她又想到了自己,想到宋思年得知王远要纳自己为妾时坚决的态度。她不禁加快了步伐,只想快些回到家,对着宋思年亲亲热热喊上一声“爹”。

  回到家时,已近傍晚。厨房里,田氏正在忙碌,袅袅炊烟正从烟囱里升起,慢慢在半空中扩散开来。厨房经萧靖北重新搭建后,比以前更加高大坚固,又宽敞了许多。现在天冷,宋芸娘和宋思年他们便常常直接在厨房里摆上桌子板凳,就着灶里的余温和暖意,吃上热乎乎的一顿。

  宋芸娘先去厨房和田氏打了个招呼,田氏一边炒菜,一边回头对着芸娘笑道:“芸娘,你回来得正好,马上便可以吃完饭了。”

  这段日子,因芸娘忙着准备嫁妆,田氏便承担了大量的家务事。她与柳大夫虽然是名义上的夫妻,但对芸娘义母一职却是担了个货真价实。她与自己的儿子失散,便将满满的母爱倾注到芸娘身上。

  “义母,您辛苦了!我一会儿就来给您帮忙。”芸娘笑着谢过了田氏,便出了厨房,去寻宋思年。

  正房、宋思年的房间均看不到他的人影,院子里静悄悄的。宋芸娘带着疑惑和失望回到房间,想不到宋思年正蹲在自己的厢房里,静静打量着堆在角落里的那些嫁妆。房间里光线昏暗,只看得到他花白的头发和佝偻的背影。

  “爹,您这是在干什么?”宋芸娘忍不住叫了起来。

  宋思年回头看了一眼芸娘,又支撑着身子慢慢站起来。他的腿还未好全,动作有些艰难。昏暗的房间里,他的身形便越发显出了几分虚弱和老态。

  芸娘心中一酸,她将手中的绸缎搁在桌子上,忙走过去搀扶着宋思年站起来,一边埋怨道:“爹,您的腿伤还没有完全好,还是要注意些,别又加重了伤情。”

  宋思年不在意地笑了笑,语气中有几分怅然,“芸娘,过几日你便要出嫁了,爹看看你的嫁妆还有哪些没有准备好的。”

  看着宋思年刻满皱纹的脸,芸娘不禁又是心暖又是心酸,忍不住嗔怪道:“爹,都准备好了,你不要太操心了。”

  宋思年看了看那几口简陋的箱子,忍不住面带愧疚之意,“芸娘,爹没有用,不能给你一份丰厚的嫁妆,对不住你啊。就连这些嫁妆,也多半是你自己挣钱买的。”

  “爹,看您说的。再多的嫁妆都比不过自己勤劳持家,靠自己挣一份家业。再说,您辛辛苦苦养育了我和荀哥儿,又对我们百般疼爱,若不是您,我和荀哥儿又哪能支撑到今日?”一边说,一边扶着宋思年在桌子旁坐下。

  宋思年欣慰地看着女儿,露出了慈爱的笑容,又问:“芸娘,今日钱夫人找你有何事啊?”

  “哦,差点忘了告诉您了。”芸娘指着桌子上钱夫人他们送的添妆给宋思年看,“今日,钱夫人找我过去,原来是要为我添妆,她送了我一副绸缎和一对金簪。”见宋思年面露惊奇和不赞同之色,芸娘忙道:“我当时已经推辞半天,可钱夫人坚持要送,若坚决不受,反而辜负了钱夫人的美意。她既然决心要送,便绝没有收回去的道理。只不过以后要萧大哥多为堡里的事务尽心尽责罢了。”

  宋思年见女儿能够将事情看得清楚,分析得透彻,便很是赞赏。他点了点头,含笑看着芸娘不语。芸娘又道:“此外,我今日在防守府还见到了另一个人。爹,您肯定不会想到。”

  宋思年好奇地看着芸娘,芸娘便将今日遇到殷雪凝以及她们一家的遭遇一一告诉了宋思年。

  宋思年面上神色复杂,沉默了半晌,突然低低开口:“想不到,殷望贤也有这样的一日。我还以为他会平步青云,混一个大好的前程,想不到他也沦落得和我一样。果然老天爷是公平的,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人。”他的语气低沉,说到最后,却带了几分恨意,几分咬牙切齿的味道。

  宋芸娘不解地看着宋思年,问道:“爹,我记得您和殷伯父关系甚好,怎么会……”

  宋思年看着芸娘,淡淡笑了,“芸娘,你记住,这世上很多事情往往并不是你眼中看到的那么简单。我和殷望贤可能曾经交好过,当年我们同榜中为进士,又同在杭州为官。开始的时候,倒是真心诚意地交往,彼此在官场上互相扶持。只是后来,他升了杭州府同知之后,我们的交往便变了味道。他在我面前,总是带了几分居高临下的姿态……”他顿了顿,面露难堪之色,“当然,你那时还小,又在深闺之中,哪里会知道这样的事情。”

  宋芸娘知道父亲为人耿直,又不善逢迎,为官多年也只是个小小的七品知县。当年,眼见与自己一般资历的好友升为自己的上司,他自然不甘心在殷望贤面前伏低做小、阿谀奉承。本是平级的两个人突然身份、地位均发生变化,再加上殷望贤在宋思年面前总摆出一副倨傲的表情,难免宋思年会有不满之心。

  芸娘想到父亲远离官场多年,居然还对这样的事情耿耿于怀,便开导道:“这些事情都已经过去了。想那殷伯父为人倨傲,当时的官职也高,现在沦为和我们一样的军户,只怕是落差更大,更不好受。”

  “那也是他自作自受。”宋思年冷哼了一声,“你可曾想过,当年那场贪墨案牵连的官员甚多,可为何殷望贤却能独善其身?”

  芸娘不解地摇了摇头,她收敛了笑容,静静看着父亲。宋思年面上浮现几分痛色,“开始的时候,我也是有很多事情不明白,还将殷望贤当做挚友知己,哪怕他升职后态度有变,我也只当他个性使然,并未真正计较。只是后来,我在牢中待了一个多月,又经历了好多次审问,听到了许多隐情,有些事情不明白也不行了。”

  “当年那场贪墨案,朝廷派来查案的钦差大臣和殷望贤是同乡。当时,我们都以为靠着殷望贤和他的交情,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谁知那钦差大臣一心立功,圣上又对贪污一事极为憎恨。查到最后,所有的人都脱不了干系,却偏偏没有确凿的证据。那钦差大臣靠着与殷望贤的交情,以他为突破口,将这个案子查了个透彻,有罪的、没罪的、罪大的、罪小的一个都未能逃脱。殷望贤出卖了所有人,他却搞了个将功抵罪,推卸了自己在贪墨案中的罪责。”

  宋思年停下来,略略喘了会儿气,继续恨恨道:“当年,若不是他们一心立功,将这场案子闹得更大,水搅得更浑,爹又怎会被牵连在内,我们一家又怎会流落于此,你娘和萱哥儿又怎么惨死……”

  宋芸娘也是第一次听到父亲说到这样的隐情,她看着宋思年激动的神色,心里却是想得清楚透彻。她明白,当时若只是殷望贤一人,怎会有能力将事态闹得那么大,总还是朝廷想借题发挥,将江南官场来个大清洗、大换血罢了,只怕那殷望贤也只是其中的一枚棋子而已。当时,即使没有殷望贤,也必会有李望贤、刘望贤之类的人。

  可是在宋思年眼里,他却是遭到好友的出卖和背弃,又无端端受到这么大的挫折和剧变。他有着忠君之心,自然不敢埋怨朝廷和皇上,便难免对殷望贤心生怨恨。

  芸娘心中想的透彻,却不好太明着劝说父亲,以免引起他的激愤之心,便只好轻声安慰道:“爹,过去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也不必始终耿耿于怀,既不能有任何改变,还徒增烦恼。殷伯父当年虽然暂时得以保全,但现在也一样充军到边境……”

  宋思年冷笑了几声,“他倒是越过越出息了,还干起了卖女求荣的勾当。可惜雪凝那个孩子了,我还记得她,是个好孩子,你娘当年还有过为萱哥儿求娶她的想法……”

  宋芸娘沉默了下来,她并没有告诉宋思年殷雪凝挂念萱哥儿的事情。毕竟,这样的事情有损女儿家的声誉,在长辈的眼里也是不能容忍。她想着造化弄人,那殷家充到哪里不好,偏偏也到了这里的军堡,还就在近在咫尺的靖边城。也不知以后是否会遇上,更不知万一以后遇上,父亲又会有如何的态度和举动。

作者有话要说:  本周已经五更,明后两天休息一下,小天使们请原谅哦

  ☆、青云山的野味

  宋芸娘正在和宋思年聊着往事,忽然听到田氏的声音在院子里响起,“四郎,你来啦!又来看芸娘啦!”

  芸娘心突地一跳,她悄悄看了一眼宋思年,只见他满眼都是戏谑的笑意,便红着脸站起身来,急急出了房门。

  院子里,萧靖北穿着一身威风的总旗官服,身姿挺拔,英气勃发。雪花仍在随风纷纷扬扬地飘舞,已在他头上、身上洒下了薄薄的一层。他却好似毫不在意,只是含笑看着刚刚走出房门的芸娘,唇角漾着温柔的笑意,炙热的眼神似乎可以将这漫天飞舞的雪花,融化成暖春缤纷的落英。

  他身背鸟铳,腰挂朴刀,一手还拎着几只野兔和山鸡,袍服的下摆和靴子已然湿透,一看便是刚刚从青云山回来,连家都没有回便直接来了宋家。

  这些日子,萧靖北训练火铳手时,为了不影响张家堡军户们的安宁生活,又不浪费弹药,便干脆将队伍拉上了青云山,既可以练习射击,又顺便打了猎,张家堡的军户们还可以满足了口腹之欲。只可惜青云山上的小动物们遭了秧,时间长了便罕见踪迹。难得过了这么些日子,萧靖北居然还可以每日都有收获,并以送猎物之名为借口来到宋家。

  田氏已笑嘻嘻地接过萧靖北手里的野兔和山鸡,转身进了厨房,留下芸娘和萧靖北站在院子里相看无言。

  芸娘看着萧靖北湿透的棉袍和靴子,皱起了眉头。她忙请萧靖北进正房,一边取来为萧靖北新做的棉衣和棉靴让他换上,一边将他湿透的棉袍和靴子放在炭盆旁烤着。忙完这一切,才顾得起埋怨萧靖北,“萧大哥,这么大的雪,你怎么不赶紧回家,小心着凉了怎么办?”

  萧靖北含笑看着宋芸娘的一举一动,目光似乎黏在了她的身上舍不得移开。他换上芸娘新做的棉衣和棉靴,只觉得浑身暖意洋洋,心中更是一片火热。他小声道:“有你在的地方,才是家。”

  芸娘一愣,只觉得心扑通扑通跳得剧烈,她斜睨了萧靖北一眼,小声嗔道:“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油嘴滑舌了,定是跟着那帮人学坏了。”

  萧靖北瞪圆了眼睛,面露无辜之色,“我哪有?这可是我的肺腑之言。”他深深看着芸娘,眼神深邃,蕴藏着无限的柔情,“芸娘,我一想到还有几日,你便是我的娘子,我们便是真真正正的一家人,我……我实在是欢喜,这几日,我都无法安然入眠……”

  宋芸娘低头烘烤着萧靖北的棉袍,炭盆里散发出来的热意让她的脸更红,身上也更热,她支支吾吾地说:“萧大哥,我……我也……”

  突然,门口传来几声咳嗽声,宋思年慢慢踱着步子走了进来。

  萧靖北忙起身拜见了宋思年。宋思年微微颌了颌首,露出一副不赞成的神色,“四郎啊,不是和你说过吗,成亲前几日你们不要见面。你这孩子,怎么听不进去啊。”

  萧靖北像个犯了错的孩子,露出了几分尴尬和局促。他看了看芸娘,见她低着头不语,便讪讪道:“宋大叔,我……我主要是想送点儿猎物给您尝尝鲜而已。”

  宋思年放缓了神情,露出了一丝笑意,随后又收敛笑容,端正了神色道:“你每日都送几只过来,我哪里吃得完,你总要给你母亲他们留一些吧!”

  萧靖北立即放松了神色,笑嘻嘻地说:“主要是我母亲、姨娘他们做这些野味没有芸娘拿手,反而糟蹋了东西。再说,我每次送来的野味,芸娘总是单独烧一大碗让我带回去,他们都吃得赞不绝口呢。”

  宋思年看着坐在炭盆前专注地烤着棉袍的芸娘,骄傲地笑了笑,“那是自然,我家芸娘的手艺还有说的。”他转念想到过几日芸娘嫁去萧家后,就轮到自己吃不上芸娘的手艺了,心头不禁涌上几分淡淡的不舍和失落。

  这时,院子里响起了田氏的声音:“芸娘,我已经将野兔和山鸡收拾好了。你的手艺好一些,要不,你来烧这两个菜?”

  宋芸娘忙“哎”了一声。她放下已经烤得半干的棉袍,冲着宋思年和萧靖北微微福了福,便匆匆去了厨房。

  厨房里一会儿传出了诱人的香味儿,在飘着雪的寒冬,越发引得人饥肠辘辘。

  正房里,宋思年和萧靖北正大眼瞪着小眼,相对无言。虽然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心喜,可是岳父对女婿却总有那么一些不满和挑剔。此刻的宋思年,也和天下众多的岳父一样,有着这样复杂的心情。想到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儿就要被这小子给“抢”走了,他心中既有不舍也有不放心。因着宋思年不甚宽和的态度,所以萧靖北在宋思年面前,也总有几分紧张和忐忑之意。

  萧靖北为了打破室内的沉闷和尴尬,便走过去拿起芸娘放下的棉袍,继续在炭盆上烤着。宋思年坐在一旁看着他,良久,才憋出一句话,“四郎,今日之后,可再不能过来了。新婚之前不能见面,这样的规矩想必你娘也告诉你了吧。”

  萧靖北点了点头,“宋大叔,我知道了。这几日如果再有猎物,我让别人送来吧。”

  宋思年淡笑着点了点头,沉默了一会儿,又道:“芸娘个性单纯,有时还有些执拗,你以后多担待些。”

  萧靖北收敛了笑容,他抬头看着宋思年,面色严肃而坚定,“宋大叔您放心,我会尽我所能照顾好芸娘,绝不让她受苦。”

  “钰哥儿那次的事情,以后不会再发生了吧?”沉默了一会儿,宋思年又担心地问了一句。

  虽然语意不详,但萧靖北清楚地知道宋思年所指,他沉声道:“决不会再有那样的事情发生。”顿了顿,又重重加了一句,“我保证。”

  宋思年淡淡笑道:“我家芸娘虽然跟着我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但我却从未让她受过气。她一向乖巧懂事,温顺听话,从小到大,我和她母亲连大声责骂她都没有过几次。”他看向萧靖北,面带告诫之意,“我家芸娘吃得了苦,吃得了亏,却独独受不了委屈。”

  萧靖北神色一凛,肃容道:“您放心,若芸娘以后受一点点委屈,您唯我是问,我二话不说,任由您责罚。”他见宋思年露出了几分笑意,又道:“我母亲和姨娘他们都甚是喜爱芸娘,钰哥儿也是几天不见便念叨她。我……我自是更不必说。”

  宋思年又和萧靖北一问一答地聊了几句,连敲带打地嘱咐了他一番。萧靖北毕恭毕敬地听着,小心谨慎地回答宋思年的每一个问题,有如受审一般。终于,院子里传来了宋芸娘清脆的声音,“爹,萧大哥,请到厨房吃饭吧!”

  听到这一声呼唤,萧靖北如蒙大赦,全身一阵轻松。他快步走到宋思年身前,伸出手欲搀扶他从椅子上起来。

  宋思年瞪了萧靖北一眼,却还是将手搭在萧靖北胳膊上站了起来。触到萧靖北的胳膊,只觉得坚硬如铁,又坚实有力,似乎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宋思年看着身前高大英挺,强劲有力的萧靖北,不觉在心中暗暗有了几分安心。

  厨房里,宋芸娘和田氏已经架好了桌椅板凳,摆放了碗筷。小小的方桌上,摆放了四菜一汤,刚刚烧好的野兔和山鸡放在正中间,色泽红亮,香味浓郁,令人食欲大开。

  芸娘仍在灶前忙活,锅里面还炖着野兔,咕咕地翻滚着,冒出阵阵热烟和诱人的香味。

  “爹,萧大哥,你们先吃。锅里的烧好了我给萧大哥装起来,让他带回去。”

  宋思年点了点头,一边坐下,一边问:“芸娘,这么好的菜,有没有给爹热酒啊!”

  “早准备好了。”宋芸娘笑眯眯地拿出了温好的酒,搁在桌子上,“天寒,喝酒去去寒气。”

  “好,咱爷俩喝一点儿。”宋思年眼睛亮了起来,有几分兴致勃勃。

  萧靖北恭敬地坐在宋思年的对面,拿起酒壶慢慢为宋思年倒酒。

  宋思年看着酒杯里清亮透彻的酒,突然叹道:“哎,要是柳兄在就好了。我们哥俩好久没有一起喝酒聊天了。”

  宋芸娘忍不住笑道:“爹,义父可是个大忙人。咱们张家堡这一次有多少人都是靠着他才捡回了一条命啊。”

  “唉,”宋思年突发感慨,面露郁郁之色,“你们一个两个都是有用之人,柳兄救死扶伤,四郎抗击鞑子,芸娘虽是女子,也是巾帼不逊须眉,连荀哥儿小小年纪,也是出力不少。只有我是个闲人,废人啊。”

  “宋大叔,您可别妄自菲薄,您可是家里的定海神针。只有您安安稳稳,我和芸娘、荀哥儿他们才能安心在外为张家堡效力啊。”

  “是啊,爹,您这不是因为腿受伤了吗?等开了年,您的腿伤好了,家里还有大把的事情等着您去操持呢!”芸娘也跟着劝说。

  宋思年见这两个孩子都这般贴心,忍不住笑道:“好,好,咱们别多说了,再说菜就凉了。来,来,吃饭。”

作者有话要说:  

  ☆、京城来的旧友(上)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寒风呼啸,雪花飞舞。在宋家小小的厨房里,却暖意融融,充满了欢声笑语。

  此时,宋思年已经喝得上了兴致,他的双颊通红,眼神却清亮。他看着窗外纷纷扬扬的雪花,举着酒杯,缓缓吟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萧靖北自然陪笑道:“这首诗的意境真好。在这风雪夜,听窗外寒风阵阵,雪花簌簌,守在温暖的室内,烤着暖暖炉火,能陪宋大叔共饮一杯酒,实乃是人生难得的乐事。”

  宋思年瞪了他一眼,“此情此景确是应了这诗中的意境,除了少了一个知己好友。”

  萧靖北面上的笑容不减,“宋大叔,不如就让我做这个小友,如何?”

  坐在灶旁的宋芸娘和田氏再也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声来。她二人并未坐在桌子旁,而是坐在灶火旁的小凳子上,一边烤着火,一边吃饭,一边还饶有兴致地听着宋思年和萧靖北文绉绉的对话。此时,田氏忍不住笑着打趣:“萧四郎,做什么小友,马上就是小婿了。”

  宋芸娘也红着脸笑。萧靖北扭头看到芸娘坐在火热的灶火前,在火光的印衬下,面色灿若桃花,眼睛亮如星辰,不禁有些呆住。

  正吃得兴致高昂时,突然,院门传来了“咚咚”的敲门声。芸娘愣了愣,急忙放下碗筷走出去开门,却见门外站着一名士兵,正在簌簌寒风中跺着脚。看到芸娘出来,急切地问:“请问萧总旗是否在这里?”

  此时,萧靖北也跟着走了过来,他认识这名士兵是王远防守府的一名侍卫,便问道:“可是王大人找我?”

  士兵见到萧靖北,顿时松了一口气,“萧总旗,可算找找您了。王大人有急事找您呢!”

  萧靖北眉头一扬,“急事?什么样的急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页  当前第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军户小娘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