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军户小娘子_分节阅读_第36节
小说作者:月生春秋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73 KB   上传时间:2015-04-28 21:39:48

  军队越来越近,隐隐看到队伍前头,一面巨大的军旗迎风飘扬。军旗上,一个大大的“周”字分外清晰。

  “是周将军,周将军的队伍来救咱们啦!”

  不只是谁高喊了一声,一时间,张家堡的将士们纷纷精神大振,抡起大刀就向鞑子砍去。

  阿鲁克已经看到了张家堡的援军即将到来,他心中再多的不甘,也只能化为一声叹息。他不得不下令撤退,令士兵鸣金收兵。

  收兵的号角和锣鼓声在张家堡原野上响起,登上城头的鞑子们一时乱了阵脚,慌乱中,不是被守军们砍中,就是跌下城墙,将积雪砸出一个大坑。城下的鞑子也调转马头,向着西北方向溃逃。

作者有话要说:  战争终于结束了......

  ☆、周将军的援军

  鞑子撤退得快,援军们到得更快。

  周将军的游击军虽然只有三千人,但个个高大威猛、身姿矫健,以一当十。他们不但武功高强、箭法精准,马上功夫也很是了得。此时呼啸而来,如排山倒海一般,带着锐不可当的气势,冲着阿鲁克的军队直袭而去。

  冲在最前面的那支骑兵队伍速度奇快,好似一把尖锐的匕首插入鞑子军队之中,匕首的最尖最锋利处,一名年轻的武将身骑一匹枣红色马,好似一道闪电,勇猛无谓地冲入了鞑子的阵营。他头戴银色盔帽,身披银色盔甲,盔帽上的红缨随着他矫健的身姿、迅猛的攻势在风中剧烈地飘舞抖动,好像皑皑白雪中燃烧着的一团熊熊烈火。只见他手持一把长枪,一拨一挑,就将两名鞑子斩落马下。在他的带动下,其他的骑兵也纷纷冲入敌军,他们猛烈的攻势杀得鞑子越发乱了阵脚。

  冲在鞑子队伍最前头的阿鲁克勒住马,回看了一眼身后的追兵,他自知军队和张家堡耗了这么大半个月,不论是体力、斗志还是锐气都已经消退了许多,此刻见援军如此威猛,更是无心恋战。他不敢调转马头,和这些援军展开一场硬仗,只好继续快马加鞭往前逃。在他身后,鞑子的士兵们见主帅都逃得这么快,越发失了主心骨,慌不择路地逃窜。可他们越是逃,后面的追兵越是拼力追赶。

  若阿鲁克遇到的只是一般的梁国军队,只怕此时见鞑子退兵便早已收兵。可他偏偏遇到的是周正棋的部队,是一支不惧鞑子、敢于追着他们死命痛打的精锐之师。

  在周正棋游击军的追赶下,早已斗志全无的阿鲁克的军队越发一路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张家堡的城头之上,王远目瞪口呆地看着犹如天兵天将突然降临的援军,看着他们勇猛地追赶鞑子,愣了半晌儿,突然大喝一声:“弟兄们,开城门,咱们也出城杀鞑子去!他娘的,被鞑子压着打了这么多天,老子们也要压着他们打一打。出出这口鸟气,扬眉吐气一番。”

  紧紧关闭了大半个多月的张家堡城门终于打开,一部分士兵冲出去收拾瓮城里堆积如山的尸体和滚石、檑木。瓮城里一片狼藉,城门已被撞烂,地上到处都是尸体和巨石、巨木。士兵们找到了万总旗和那十几个士兵的尸体,含着眼泪将他们小心翼翼地抬到了城墙一侧,整齐地摆放在一起。

  萧靖北站在他们身前,静静看着曾经一起战斗过的弟兄们,一层雾气朦胧了他的眼睛。因天气寒冷,这些士兵早已冻得僵硬,尽管过了半个月的时间,却还保持着死前最后一刻的表情,或者恐惧,或者狰狞,可以想见他们临死前的惨烈。

  万总旗身上插了一把匕首,两支羽箭,还有几处深深的刀口。他怒目圆瞪,这是他平日最惯常的表情,不论是呵斥士兵,还是怒目敌人。萧靖北想到自己平日有些烦这万总旗老是吹胡子瞪眼,可是以后却是再也见不到了……他蹲下身子,伸手轻轻合上万总旗死不瞑目的双眼。

  王远也走了过来,他深叹一口气,问道:“万总旗家中还有何人?”

  一旁的余百户上前道:“回大人,万总旗家中只有一子一女,女儿大概十几岁,儿子大概只有五六岁。”

  王远愣了愣,“他家没有其他人了吗?他娘子呢?”

  余百户语气有些哀伤,“他娘子当年生儿子的时候难产死去了,他一个大老爷们,这几年又当爹又当娘,也一直未续弦。”

  王远沉默了半晌儿,低沉道:“这些死去的将士们,他们的家眷我们一定要好好安置,不能让他们白白为国捐躯。过几日,我就报请守备府,除了所有立下功劳的将士们要论功行赏,这些为国捐躯的将士们也要按其功绩进行追封,抚恤金更是不能少。”

  一旁的将士们都肃立一旁,默然不语。

  瓮城的一角,徐文轩一边埋头清理着地上的断木、碎石,一边泪流满面。这半个多月来,他靠着躲、推、藏,成功地逃脱了一次次危机,得以保命。他想起万总旗出事那一晚,自己又一次靠着拉肚子的借口逃脱了去瓮城的厄运。他记得当时万总旗了然地笑了笑,不在意地拍着自己的肩,粗声骂道:“臭小子,真是懒驴上磨屎尿多,快去快去。”他又想到,这万总旗虽然脾气粗鲁,性格粗暴,但对自己十分关照。虽然有收了徐富贵礼品的原因,但他对自己的诸多包容和恩惠又岂是那小小的礼品可以交换得了的。

  徐文轩一边干活一边倾听王远他们得谈话,当他听到万总旗家中还有两个未成年的儿女时,便在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对他们多加关照,以报答万总旗的恩情。

  士兵们花了一两个时辰才将瓮城清理干净,此时,张家堡外,不论是鞑子,还是周将军的游击军,都早已不见踪影,只留下布满了旷野的马蹄印。王远大人想追出去压着鞑子打的雄心壮志到底未能实现。

  出了瓮城门,张家堡外更是一片炼狱般的场景。洁白的积雪早已踏成一片泥泞,被积雪覆盖的尸体和残肢断臂都露了出来,散落满地。城墙外的壕沟里,还有几个刚刚从城头跌落、尚未死去的鞑子在苟延残喘,他们一边哀嚎,一边痛苦地扭动着身体,身上的鲜血将周围的积雪染成了红色。

  老天爷似乎也不忍看着这残忍可怖的一面,一时间,寒风呼啸,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落下,似乎要将这丑陋的一面再次遮盖住。

  周正棋的游击军追着阿鲁克的军队打了许久,直到将他们远远赶出了边境,这才调转马头,向着张家堡而来。

  此时已经临近傍晚,王远和一众官员已在城墙下的休息室里等候多时。听到守城士兵报告已看到周将军的军队出现在远方,王远便急忙带着官员们站在城门口,望着西北方向,翘首以盼。一会儿,随着马蹄声越来越近、越来越响,周将军的军队已经回转,转眼间已到了张家堡的城门。

  这三千多人的队伍整齐地排列在张家堡门外,军容整肃,身姿挺拔,连他们身下的战马也训练的十分服帖,此时都静静地立在雪地里,十分安静。

  王远满脸含笑,带着一众官员们急切地上前迎接。只见队伍的正前方,一名四十多年的中年男子骑着一匹通体黑色,四蹄白色的乌云踏雪马,身披将军盔甲,正是游击将军周正棋。

  王远在靖边城的守备府见过周正棋数次,二人虽然相识,却无深交。一方面,这周正棋是正四品武官,王远则是正五品的武官,论品级,这周正棋要比王远高。另一方面,周正棋是领兵在外的游击将军,以作战为主;王远是驻守军堡的防守,以屯田收粮为主,二人交道不多。再加上,这二人出身和经历都十分悬殊。周正棋出身低微贫寒,靠着战功一步步走上游击将军的位置。王远却是世袭的千户,由浪荡公子哥儿直接顶替父亲的位置,做了张家堡的防守。那周正棋对王远这样的世袭子弟不是太看得上,王远对一脸威严的周正棋也是敬而远之。因此,两人仅仅只是点头之交。

  此刻,王远对解救张家堡于危难之中的周正棋十分钦佩和感激。他恭敬地上前行礼,朗声道:“多谢周将军及时赶到,救我们张家堡军民于水火之中。”

  周正棋早已翻身下马,他身材高大魁梧,五官端正,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常年的边境征战,在他的面上刻满了风霜的印记,表情严肃时不怒自威,此刻看到王远却露出了几分赞赏的笑意,“王大人真是不简单啊,竟然能将阿鲁克的一万精兵挡在城外,还守了大半个多月。”他面露感慨之色,“我们虽然早就收到张家堡被围的军报,但苦于被鞑子的大批军队拖在定边城,一直无法分身,幸好从京城里的神机营派来了一支火器队,带来了新研发的鸟铳和火炮,打得鞑子们屁滚尿流,我们这才腾出身来援救张家堡。”

  王远愣了愣,转瞬笑道:“如此说来,我们这次都是依靠了火器的威力啊。说实话,要不是那两门火炮和几十杆鸟铳,我们张家堡也难以支撑到你们前来援救啊。”

  周将军闻言有些吃惊,“怎么你们堡里还有鸟铳手吗?我听说几个军堡都没有鸟铳手,新分来的鸟铳都成了摆设。”

  王远得意地笑了笑,“本来也是没有的,不过我们已经在半个月里建起了鸟铳队,下一步,还打算建立女子鸟铳队呢!”

  “哦?”周将军饶有兴致的看着王远,“王大人,此话怎讲?”

  王远看着越来越昏暗的天空,笑道:“周将军,此时天色已经不早,还请进堡,我们慢慢聊。我已为将士们备下薄酒,还请将士们进堡,稍事歇息。”

  周将军见此时天色已晚,又是大雪纷飞,若贸然回兵营只怕路上多风险。此刻见王远盛情,又好奇张家堡如何能守住城堡,便带领十几个将领进了张家堡。其余士兵则留在城外,就地扎营,埋锅造饭。

  听闻要在张家堡留宿一晚,一名头年轻的小将面露喜色,双眼绽放出激动的光芒。

作者有话要说:  

  ☆、防守府的宴席

  傍晚时分,随着寒风渐起,雪花又开始飘飘洒洒落下。

  经过大半个月的顽强抵抗,终于赶走了鞑子,解除了危机。此时,虽然张家堡的家家户户都点燃了灯火,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家人均在的,则是欢天喜地地团聚一起,咬着牙做上一顿丰盛的晚餐,热热闹闹地吃上一餐。有亲人受伤的,则是小心翼翼地照顾伤员,将鞑子已经击退的好消息告知他们,期盼这喜讯能够促进伤情迅速好转。最沉默的小院,则是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亲人的家庭,他们紧闭户门,在家中默默地祭奠亲人。

  防守府里,则是灯火通明,热闹非凡。高大坚固的防守府因处在张家堡的正中心,鞑子的投石机无论从哪个方向都无法射到,因此还十分完好。此时,王远在宽敞的议事厅里摆下了宴席,热情招待周正棋和他的十几员将领。

  尽管张家堡被围城后,粮食匮乏,但此时王远还是尽其所能备下了丰盛的筵席,他杀了张家堡里的最后一头猪,又心痛地牺牲了自己养了几年的大黄狗,置办了一餐有酒有肉,有菜有粮的酒席。张家堡总旗以上的官员基本上全部出席,除了像牛百户之类临阵脱逃、消极作战的几个官员,他们此刻正在家中惶惶不安地等待王远的责罚和惩治。

  周将军那方,则是只来了一些将领。其他士兵全部在堡外驻扎,由伙头兵自行做饭,并不增添张家堡的负担。

  开席后,王远看到议事厅外夜色渐暗,寒风呼啸,雪势越来越急,几朵雪花透过窗缝钻进了温暖的室内,瞬间融化成水。他想到今日解救张家堡的士兵们此刻却在风雪之中驻扎在堡外,不禁很有些不忍,便对周正棋建议道:“周将军,此时外面这般寒冷,又有大雪,不如请堡外的将士们进堡一避吧。堡内虽然房屋不够,但是环城马道上还是可以驻扎一两千人的。此外,下官已经为您和这些将领们备下了休息的房间,条件简陋,还请将就一下。”

  周正棋不在意地摇了摇头,谢绝了王远的好意,“我们都是常年在外征战之人,比现在恶劣得多的环境我们都驻扎过。只有适应艰苦的环境,才能保持永不减弱的斗志。若只惦记着温柔乡,贪图舒适享乐,又怎能成大事。别说他们,等会儿宴席结束后,我们也要回到城外的帐篷里。”

  王远不禁肃然起敬,他举起一杯酒,恭敬道:“今日,我张家堡能够得以解困,全靠周将军您这一帮将士鼎力相救,我王远无以为报,唯有借酒谢恩,我先干为敬。”

  “王大人您客气了,这些都是职责所在,分内之事。”周正棋见王远一饮而尽,也豪气地饮下了杯中酒。

  “干!”

  “干!”

  其他的官员和将士也随着王远和周正棋一起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这第二杯酒,我要敬各位顽强抗敌的将士们,特别是那些以身殉国的将士们。”王远语气有些低沉,神色黯然,将杯中酒缓缓倒在了地上。其他众人也神色一凛,纷纷举杯将酒倒在地上。一时间,议事厅中十分沉默,众人都面带戚色。

  “这第三杯酒,我要敬还在城外驻扎的将士们。”王远打断了沉闷的气氛,语气又高昂起来。说罢又看向周正棋,“周将军,下官这里还有些藏酒,不如令人送到外面的将士们那里,让将士们解解寒,也略表我的心意。”

  周正棋想了想,点了点头,“如此就多谢王大人盛情了。”

  杯觥交错间,众将士高谈阔论,谈笑风生,大口喝酒,大口吃肉,豪情万丈。特别是张家堡的众官员,一扫半个月多来的郁郁之色,一个个扬眉吐气,兴致高昂。他们都是行武之人,个性豪爽,一会儿便开始呼兄唤弟,亲热非常。

  酒至半酣之时,周正棋自然好奇地询问起了张家堡能坚守城堡的秘诀,当得知王远令全体军民轮流上阵,特别是还建立了女兵队,不禁对他的做法赞不绝口。他高声道:“王老弟,回去后我就要向宣府总兵建言,好好表一表你的功劳,将你这种调动全堡力量,轮番防守的做法在各个军堡推广。”

  王远自然谦虚道:“哪里哪里,主要还是全体军民众志成城,顽强抵抗的功劳。”

  周正棋不禁对这个年轻人又高看了一眼,“若没有王老弟你镇定自若的排兵布阵,张家堡的防守也不会坚若磐石。”想了想,又问:“对了,你说鸟铳队是怎么回事?”

  王远便笑着将萧靖北训练鸟铳手,在防守时给了鞑子意外的痛击一事细细讲述了一遍。

  “哦?”周正棋饶有兴致地问道:“哪位是萧总旗?”

  萧靖北本来坐在最下手的一桌上,他心不在焉地饮着酒,心中期盼着快些结束宴席,好回去看看半个多月未见的家人。此刻听到自己的名字被叫起,愕然抬起了头,却见王远冲着自己笑道:“箫总旗,还不快过来拜见周将军。”

  萧靖北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急忙起身上前,拜见了周正棋。

  周正棋看到萧靖北雄姿勃发,英气逼人,眉宇间一股朗朗正气,他本是爱才之人,此时忍不住道:“想不到张家堡还有这样的人才。我们这边境的将士都不会使用火铳,因为以前出过炸膛事故的缘故,他们也不愿意用。说实话,本将以前也不相信这玩意儿,不过此次看到京城神机营派下来的火器队,其威力却是是非比寻常。这鸟铳使用得当的话,却是比我们的大刀长枪要厉害许多。”他看着萧靖北,突发奇想道:“本将倒是也打算训练一支鸟铳队,不知萧总旗可愿意到我军中效力?”

  话音刚落,方才还一片吵杂之声的议事厅瞬间安静了下来,各将士吃惊地看着周正棋和萧靖北,神色各异。他们都知道周正棋军队精锐,战功赫赫,进入他的军队,只要敢拼敢闯,升迁晋职的的机会比待在普通军堡要多得多,因此边堡中人人都向往能进入他的军中。可是周正棋对将士的选择十分严格,非一般人也很难得被选入。

  此时他们有的由衷地羡慕,有的恶意地嫉恨,王远则是内心十分复杂,他紧张地盯着萧靖北,心中很是忐忑。

  萧靖北想也未想地拱手笑道:“下官感谢周将军的抬爱。好男儿自应当驰骋沙场,为国效力。只是下官刚到张家堡不久,家中尚有老母幼子,一切均未安定。再加上张家堡遭此重创,还需一段时日的恢复重建。下官还是想留在张家堡,既可以尽心看顾家人,又能尽力守卫一堡军民的平安。还请周将军见谅。”

  周正棋有些愕然地看着萧靖北,王远却放下了一颗悬着的心,轻松地打着圆场:“周将军,这萧总旗可是难得的重孝道、尽责任的好男儿。”想了想,又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下官这里难得有这么一个当用的人才,您可别一来就给我挖走了啊?”

  一番话毕,他见周正棋默然不语,张家堡的其他将士也有些面色尴尬,便忙笑呵呵地转移话题,“周将军,下官今日看到您的军队军容整洁,军纪严明,作战时勇猛非常,实在是钦佩赞叹不已。特别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一支骑兵队,更是骁勇彪悍。领头那员猛将,行动时好似一道闪电,真是看得人眼花缭乱。”

  周正棋呵呵笑了,“哪里哪里。那是我骑兵营的前哨,冲在最前面的是前哨长。”他皱眉想了想,眼神一亮,笑道:“说起来,这位前哨长也是你这张家堡之人啊,王大人你不认识吗?”

  王远一愣,摇头笑道:“下官还真的不知道,我们张家堡还有这样的人才。”

  周正棋道:“本将的这位前哨长姓许名安平,是你张家堡的军户,到我军中也快有一年的时间了。他平时作战勇猛,敢闯敢拼,又灵活机智,懂得以巧取胜,频频立功。短短时日,他已由伍长升为队长,队长又升为哨长。此次作战,他又斩杀了十几个鞑子,回去后少不得又要给他晋升一下了。”说罢,侧身笑看着王远,意有所指地说:“王大人,想不多你这小小的张家堡,还真是人才辈出啊!以后若有这样的人才,还请多多推荐,不要藏私为好啊!”

  王远讪讪地笑了笑,顾左而言他,“周将军,不知这许哨长在不在,下官想见见这为我们张家堡扬名的猛将。”

  周正棋往下面看了看,皱眉问道:“这许安平为何没有来?”

  下面一位武将上前回道:“将军,许哨长说想回去看看母亲,之前已和末将打过招呼了。”

  周正棋沉下脸,“今日王大人盛情款待我军中将士,他怎能因私事擅自离席。就算要看望母亲,等宴席结束了再去不行吗?”

  周正棋治军严谨,麾下将士一举一动都要听从他的统一调度和指挥,此时见他言语中流露责备之意,一时间议事厅中有些沉默和尴尬。

  “周将军,王大人,那许安平是下官妻弟,他已有大半年时间未曾回家。方才他在城门口见到我,听闻他家里被鞑子的巨石击中,很是担心。他心中记挂寡母,便忍不住先行回去看看。下官这就去将他找来向各位大人请罪。”郑仲宁起身站了起来,替许安平解围。

  此时,萧靖北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前,他听闻今日战场上令众人惊叹不已的小将居然是许安平,心情很是复杂。他因芸娘的关系和许家、郑仲宁十分亲近,不知不觉间将许安平也视作亲近之人,见他这般有作为,也为张氏他们感到由衷的高兴。可是他又想到,许安平对芸娘有着不一般的情谊,不知此次他的归来会给芸娘的心境带来怎样的波动,想到此处,他不禁内心慌乱,越发不愿久坐。

作者有话要说:  明日休息一天。

  ☆、许安平的归来(上)

  暮色正浓,雪花纷飞。

  宋芸娘在许家吃完晚饭,帮着王姨娘他们一起收拾完了桌椅碗筷后,便和宋思年一起回到了宋家。

  宋家小院里,看着一片狼藉的小院,倒塌了的厨房和杂物间,宋芸娘深深叹了一口气。这半个月来,每日不是躲藏,就是走上城头作战,倒是第一次正视被破坏的家。

  鞑子虽然赶走了,但这场围城给张家堡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除了倒塌的房屋,还有大量的人员伤亡,一些人永远成了残废,还有一些人则是失去了生命。战后的重建将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除了堡内房屋,城墙也有多处损坏,这些都要靠军户们出力修复。这些军户们常年忙碌,刚刚赶走了鞑子,又要重建家园,永远没有空闲之日。

  荀哥儿仍留在小院协助柳大夫救治伤员,估计今晚不会回来。院子里,宋思年就着天空尚存的微光,心疼地在倒塌了的杂物间旁翻寻,期盼能找出一些损失不大、修修整整还能使用的农具。

  宋芸娘看着院子里越堆越高的积雪,担心不利于父亲行走,便寻出一把铁锹铲雪,慢慢地铲到了院门口。

  巷子里传来一阵脚踩雪地的咯吱咯吱声,到了院门口越来越缓,最后停了下来。

  宋芸娘刚好铲到了门口,她正弯着腰,费力地铲着雪,一双铁网军靴出现在了她的眼帘。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页  当前第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军户小娘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