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军户小娘子_分节阅读_第32节
小说作者:月生春秋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73 KB   上传时间:2015-04-28 21:39:48

作者有话要说:  有读者留言表示不明白芸娘对男主的选择,这里做一下解释和说明:

  1、关于芸娘的选择。第一,芸娘不是穿越女,没有现代人对男主婚前忠贞和绝对纯洁的强烈要求。毕竟,古代是一个男性为主的世界,男子续弦、纳妾都是常事(当然本文男主必不会纳妾)。第二,芸娘不是重生女,没有一颗过来人饱经沧桑的心。她只有二十岁,有着怀春少女对爱情的追求。她只是在不够理智的年龄,做了不够理智的选择。(比如,卓文君在十七八岁时与司法相如私奔,若她当时是二十七八,自然不会作出这样的举动)。第三,芸娘和萧靖北有着共同的经历,都是从富贵繁华、人上人陷入绝境。他们曾经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当然,男主的世界更为高大上),再加上作者为他们安排了数次巧遇和英雄救美,因此他们更容易惺惺相惜,继而产生感情。第四,爱情都是盲目的。许安平和张二郎在文中只露出了寥寥几面,为什么有读者会喜欢他们,无非是他们的条件好于男主。但是,爱情是不讲条件的,纯粹是对这个人的吸引,当计较起家庭条件等外在事项时,已经不是爱情,而是纯粹的婚姻。

  2、关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搅屎棍的小姑子也好,养不熟的孩子也罢,文中这样乱糟糟的萧家是展现在读者面前,却并没有展现在女主面前。女主真正遭遇的只有一次钰哥儿的哭闹而已,并且马上被她挽转过来。因此读者可以居高临下地审视一切,女主却只是局内人,她看到的视角和读者看到的并不一样。

  3、关于开始坚持入赘,后来匆忙的定亲。文章从开文到现在,已有二个多月,基本上每天码一章,对芸娘在婚事上的心路变化有了足够的交代和铺垫。若一目十行,匆匆扫完,自然会认为未交代清楚。

  4、若亲能够坚持一路看到这里,并认同女主的选择,还愿意继续看下去,本人将十分感激,谢谢支持和关注!

  

  ☆、战火后的硝烟(上)

  宋芸娘和李氏他们心神不宁地坐在许家的正屋里,在炮火声、厮杀声中度过了战战兢兢的一夜。凌晨时分,经过了一夜的鏖战,在坚固城墙的保护下,在守城将士的顽强抵抗下,在火炮的威力下,城墙外的鞑子终于撤兵,张家堡暂时抵挡住了鞑子的第一轮攻击。

  听得城墙外渐渐平静,宋芸娘他们悬了一夜的心稍稍落定。李氏、张氏他们毕竟上了年纪,心惊胆战地熬了大半晚上,此时很有些精神不济,便各自回房歇息。宋思年再三嘱咐宋芸娘不可外出,见她郑重地点头保证,这才放心地回了隔壁的宋家。

  宋芸娘躺在炕上,翻来覆去无法入睡,她心中记挂着萧靖北和荀哥儿,一颗心怎样都静不下来。犹豫再三,她还是坐起来,轻轻穿好棉袍,走出房门。

  李氏他们搬进来后,许家一向空着的几个厢房都住满了。萧靖娴和张氏住在张氏的上房,李氏和王姨娘、钰哥儿住在许安平的东厢房,宋芸娘则住在许安文的西厢房。此时,天刚蒙蒙亮,院子里寒气正重,宋芸娘在院子里略站了站,听得上房和东厢房里都静悄悄地,张氏他们都睡得深沉,她便轻手轻脚地出了院门。

  巷子里的寒风如刀子般刮得脸生痛,宋芸娘走了几步,听到南北大街上嘈杂的脚步声和呼喊声,她想了想,觉得外面兵荒马乱,自己这样贸然出去也不是很好,便转身回到自己家门前。她尝试着轻轻推了推院门,门居然吱呀一声打开了,看来宋思年可能想着芸娘随时会回家,便未将门栓拴上。

  宋芸娘心中暗喜,她轻轻走进院子,听得宋思年的房间里传出阵阵鼾声,看来他睡得正沉。芸娘回到自己的房间,取出以前修城墙时穿过的男装,却沮丧地发现这件衣袍太过单薄,初秋时节勉强穿穿还可以,现在已然入冬,北地的冬天格外寒冷,若穿上这件衣袍出去,只怕还没有走到巷子口便冻僵了。

  宋芸娘皱着眉头,目光瞟到搁在炕上的萧靖北的棉衣,眼睛一亮,忙取过棉衣披上。棉衣是前不久宋芸娘刚做的,新棉花新棉布,既厚实又暖和,穿在身上只觉得暖意融融。萧靖北只穿过一两次,想着随时可能和鞑子开战,便没有舍得穿。

  棉衣虽然暖和,可是却太过宽大,宋芸娘想了想,便将腰身勒紧,袖子卷高,又扎了男子的发髻,越发像瘦瘦小小的少年,穿着不合身的大人的衣袍。

  整装完毕,宋芸娘轻轻出了门。来到南北大街上,只见一辆辆马车正往城门处拉着守城用的武器、擂石、滚木、石灰等物,赶车的士兵们神情急促,不断地挥着马鞭,向城门疾驰而去。

  城门下更是忙乱,士兵和军户们正在一趟趟地将弓箭、擂石、滚木、石灰等物运上城头。看来昨晚一战,各种武器消耗得极快,却不知当所有的武器耗尽,又该如何抵挡鞑子?宋芸娘忧心忡忡地想着。

  此时天色已渐渐明亮,东方的天际出现了一抹红色,一轮红日已从地平线上探出了大半个头,正在冉冉升起。宋芸娘已经沿着城墙找寻了一圈,既未见到萧靖北,也没有看到柳大夫和荀哥儿,只看到成群结队的军户和士兵们忙着运送物资和伤员,再就是一些疲惫的士兵靠着城墙打着盹。这些士兵刚刚结束了一晚上激烈的战斗,此时已然筋疲力尽,无力地歪靠在城墙上,他们的身上带着战火的硝烟,有的甚至血迹斑斑。芸娘紧张地在他们身上一一打量,期望能在他们中间看到萧靖北熟悉的身影,可是最后只能是失望。

  左顾右盼间,宋芸娘看到一小队军户们正抬着几担石灰往城墙上走,便忙挤进他们的队伍,帮着一起抬石灰,跟着他们登上了城头。

  登上城头,只见这里更加触目惊心。透过城墙上的垛口,可以看到张家堡外的旷野上一片狼藉,尸横遍野,特别是被火炮轰到的地方,更是布满了残肢断臂,好似人间炼狱。此时,火红的太阳已经跳出地面,耀眼的阳光照映着这血淋淋的战场,只觉得触目一片血红。空气中充满了硝烟和血腥的味道,随着寒风向城墙上包围过来,只令人胸中翻滚不已。

  芸娘强忍下胸中的不适,努力将目光收回,放到城头上,却见城头上的士兵状态更加惨重,他们要么身受重伤,要么极度疲惫,已经无法走下城墙,此时只能无力的或躺或靠在城墙上,一动不动,若不是他们微微起伏的胸脯和鼻子呼出的白气,竟好似已经死去了一样。

  宋芸娘正忐忑不安地在这些士兵中寻找萧靖北的身影,却听得一声粗暴的声音,“哎,你,说的就是你,傻站着干什么?还不快过来帮忙?”

  宋芸娘一愣,她循声望去,却见不远处有两个军户正在手忙脚乱地扶着一个身受重伤的士兵,想要将他扶到城下,却怎么也扶不起来,一旁的一个士兵正愤怒地盯着上了城头后便一直左顾右盼、不干正事的宋芸娘,强令她过去帮忙。

  芸娘微微有几分难堪,她快步走过去,吃惊地发现这名受伤的士兵身上深深插着几支箭,有一支甚至贯穿身体,只剩了箭羽留在外面。这名士兵面如金纸,双目紧闭,早已只有出气,没有进气。

  想到这个士兵刚刚不久之前还在城墙上顽强抵抗,誓死保卫张家堡,现在却有可能再也无法挣开双眼。他的亲人可能就在不远处的家中,紧张地等待他的归去,却再也无法等到……宋芸娘悄悄抹了抹眼泪,小心翼翼地扶着这个士兵,避开他身上的箭矢和各种大大小小的伤口,同另两个军户一起将他抬到了城墙下,一直抬到离城门十分近的一家小院里。

  这家小院本是一家军户的住宅,因离城门近,便被征用充作救治伤员之地。此时这里躺了几十个伤兵,正在凄惨地哀叫。宋芸娘将受伤的士兵安置好后,正待离去,转身撞上了一人。

  “哎,你怎么走路的,差点撞到老夫了!”

  “义父!您原来在这里!”

  芸娘睁大了双眼,露出了惊喜之色。柳大夫先是愕然,之后便是恼怒,“你这个臭丫——”他看到芸娘一身男装,略愣了愣,环顾了四周,压低了声音,改口道:“你这个臭小子,外面这么乱,你跑出来干什么,真是胡闹!”

  芸娘面上惊喜之色不改,神色激动地说:“义父,您能够完完整整的在这里,真的是太好了。”她昨晚在炮火声中担惊受怕了一夜,刚才见到了战争之后惨重的伤亡情况,便更加忧心萧靖北、柳大夫和荀哥儿,虽然只和他们分离了不到一天,但此刻见到柳大夫,竟好似劫后余生一般,充满了激动和感触。

  柳大夫也是紧张地忙碌了一夜,此刻十分疲惫,须发凌乱,面色苍白,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他看着芸娘激动的神情,不觉心头一软,生出一股暖意,表面上却仍是吹胡子瞪眼地呵斥道:“废话,我不在这里,还能够去哪里?你快些回去,别在这里添乱。”

  芸娘看到小小的院子里躺满了各种伤情的士兵,柳大夫衣衫凌乱,身上布满了斑斑血迹,想来也是既忙乱又疲惫,不觉讪讪道:“我……我也是担心您嘛……想出来看看您和荀哥儿……”

  柳大夫神色略略柔和,嘴上却嗤笑道:“什么担心我,是担心姓萧的那小子吧?”

  芸娘脸噌的一下子红了,有些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小声道:“你们三人都是我的亲人,我自然都是担心的。”顿了顿,又问:“义父,您……有没有见到萧……”

  “没有没有。”柳大夫见她支支吾吾,不耐烦地打断她,“到这里的都是伤员,我没有见到他是他的福气,说明他还没有受伤。”

  宋芸娘紧绷着的心微微放松,面上也露出了几分喜意,随后又蹙起眉,担心地说:“可是,我方才在外面没有看到他……”

  柳大夫道:“现在外面那么乱,谁知道他跑哪儿去了。你放心,这小子福大命大,定不会有事情的。你若实在担心的话,等会儿我让荀哥儿去找找他。”

  芸娘忙问:“对了,荀哥儿去哪儿了?”

  柳大夫瞪了她一眼,没好气地说:“现在才想起你的好弟弟啊,刚才还说担心我们。”

  芸娘面色更红,喃喃道:“义父,我看到您安好便知道荀哥儿也安好了嘛……”

  柳大夫笑了笑,“那是当然,我的徒儿我还能不好好关照他。”说罢冲一侧的杂物间努了努嘴,“荀哥儿现在好生生地在那里睡着呢!我看他小小年纪,跟着我们忙了一夜,怕他身体受不住,刚才让他去小睡一会儿。”

  芸娘面露感激之色,“义父,荀哥儿现在不在,有什么要帮忙的就吩咐我吧!”

  柳大夫皱着眉头想了想,还是摇摇头,“算了,这里都是一些大老爷们,毕竟男女授受不亲,要你一个未婚女子去帮他们包扎伤口也不方便。荀哥儿这小子已经睡了一两个时辰了,待会儿我就叫他起来。你还是快回去照顾那一大家子老小吧,我看你只怕是偷偷溜出来的,见不到你,他们现在只怕着急地厉害,快回去吧。”

  芸娘想到父亲反复的叮咛和嘱咐,不觉有些心虚,她小声道:“义父,您也要小心身体,不要太累着了……”

  “知道啦,知道啦,快回去吧!”柳大夫不耐烦地挥手示意芸娘快走,芸娘还有些犹豫,正好又有几个军户抬着一个伤兵进来,嘴里不停地喊着:“胡医士,柳大夫,又来了一个重伤的。”

  柳大夫忙快步走了过去。宋芸娘站在院子里,看着身旁的伤兵和穿梭忙碌的军户们,只觉得自己碍手碍脚,帮不上一点儿忙。她走到杂物间前,透过窗缝看到荀哥儿躺在干草堆上,半张着嘴,睡得正香,不觉有几分泪眼朦胧。她想着,见到了柳大夫和荀哥儿,也算不虚此行,至于萧靖北,既然这里找不到他,就期望如义父所说,他应是安然无恙吧!

作者有话要说:  上周上了活力更新榜,一周七更,更了两万多字,太痛苦了。本周继续自我放一天假,维持一周六更,请理解哦!

  ☆、战火后的硝烟(下)

  萧靖北此刻的确安然无恙,他正在城门旁的守卫休息室里靠着墙小憩。战争期间,这里既是休息室也是作战指挥室,只有小旗以上的官员才能进来,其他士兵却是只能在外面随便找个地方略作休息。

  萧靖北守了一夜的城,精力已经耗尽,他的双臂沉重而僵硬,几乎都快累得举不起来。昨天晚上,他拉了一晚上的弓,不知射杀了多少鞑子,可是那黑压压的鞑子犹如潮水,似乎永不枯竭,永不后退。他开始是一一瞄准,一支支地射箭,后来干脆二支连发、三支连发,甚至是五支连发,可是,不论怎样,单薄的弓箭射过去,却几乎无法撼动他们整齐有序的进攻阵型,后来若不是那两尊火炮发挥了威力,鞑子只怕不会那么快就退兵。

  萧靖北想起了昨晚鞑子进攻之前做的那个和芸娘一起在草原上策马畅游的美梦,试图将这美梦延续下去。可是,合上眼后,满眼都是无止境地扑上来的鞑子,再就是那名死去士兵的面容和他眼里流下的那一滴血泪。尽管精疲力竭,他的神经却是高度紧张过度,此刻怎么也无法安稳入睡。

  休息室分为里外两间,外间是总旗、小旗们的休息场所,隔着一个厚厚门帘的里间,是王远等高级官员休息和商讨作战方案的地方。萧靖北靠坐在门侧的墙上,朦朦胧胧间,听到里间传出的说话声。

  “大人,刚才清点了一下武器库的武器,弓箭只怕不多了,若鞑子再像这样攻击个几次,只怕就要耗尽了。”声音有些苍老,好像是镇抚叶清的声音。

  “大人,刚才士兵回报,鞑子收兵后,似乎在排兵布阵,只怕不久还会再次攻击。”声音强劲有力,却是副千户严炳的声音。

  沉默了片刻,听到王远有气无力的声音:“看样子,鞑子似乎死了心要攻下张家堡,昨晚的袭击只怕是他们在试探咱们的底细,却已经让咱们元气大伤,连武器都耗尽了大半,人员也伤亡了近百人。若再来个几次,弹尽粮绝之时,只怕张家堡难以守住……”一片沉静之后,又听得王远绝望地叹息:“唉,莫非是天要亡我王远,亡我张家堡……”

  “大人——”叶清停顿了下,似乎有些犹豫,“武器库里还有前几年随着火炮一起从靖边城运来的几十支火铳。前几日,蒋百户他们去靖边城拖军备物资时又运回了几十只火器,听说是督造司新近研制的,叫什么鸟铳,比以前的火铳要好……”

  叶清话音未落,王远已经不耐烦地打断了他,“快别提那破火铳了,那破玩意儿太他娘的容易炸膛了,那哪里能杀敌人,杀自己人还差不多。你忘了那批火铳刚刚运来时,士兵们不明底细,还当是新奇厉害的武器,结果一个两个的不是成了独眼龙,就是缺胳膊少腿的成了残废,损了我好几个精兵。”说罢又没好气地说:“你若想鞑子快些攻破城,就将这个什么鸟铳发给士兵吧,好让他们先自我了断。”

  叶清面上一片尴尬,短暂的沉默后,严炳出言支持叶清:“大人,我听蒋百户说,这批鸟铳是新研制的,只要操作得当,就不会炸膛。”

  “操作得当?当初的几个火铳手被炸后,死的死,走的走,还有谁会操作?蒋百户拖这批鸟铳回来,就没有顺便领几个懂得操作的人回来?”王远不耐烦地问。

  叶清和蒋百户年岁相近,私交也较好,忙道:“大人,这次京里送鸟铳来时,还从神机营里派下来了一些鸟铳手,主要是教导咱们边堡的士兵们如何操作使用鸟铳。分到靖边城的一共就十来个人,靖边城留了五个,其他各子堡各分了两个。听说,分到我们堡的那两个士兵本来是跟着蒋百户他们一起过来的,谁知临行前和他们京里来的一帮弟兄搞什么告别宴,喝得烂醉如泥,第二天起都起不来。蒋百户怕耽误军情,便先将物资拖回了张家堡,本来托人嘱咐这二人酒醒后立即赶过来。可现在咱们被鞑子围了,他们就是想进也进不来啊。”

  王远见他啰里啰嗦说了半天,最后却一点儿实质性的解决办法都没有,不觉气恼道:“用都不会用,还提它做什么,无端端增添烦恼!”

  室内众人见王远面色难看,一时噤声,十分安静。突然,听到门外传来清朗的声音:“大人,不知可否让属下试一试这鸟铳?”随着声音,门帘被掀开,只见一名高大挺拔的士兵走了进来,他身穿小旗服饰,神色平静而坚毅,正是刚刚在门外休息的萧靖北。

  王远又惊又喜,“萧小旗,你还会用鸟铳吗?”

  萧靖北淡淡笑道:“属下在京城时,虽然在五军营任职,但和神机营的几个弟兄十分交好,平时经常在一起切磋。这批鸟铳刚刚研制出来时,我还在京城,他们试兵器时,我因好奇也去看过,故此有几分了解。”

  王远大喜,神色激动地说:“如此就太好了,萧靖北啊萧靖北,你可真是我的福将。快,咱们快去武器库,去试试这鸟铳。”

  宋芸娘告别了柳大夫后,又沿着城门看了一圈,仍是没有找到萧靖北。她见城门处十分嘈杂,充满了战争后的凌乱和迎接下一场战争前的紧张,再看看太阳已经升上了半空,心想父亲他们只怕已经起来了,若见不到自己只怕会十分心慌,便按下心中的失望,沿着南北大街回到了宋家。

  宋思年正在地窖里忙活,见宋芸娘推门进来,还一副男儿的装扮,便知她一定是去了城门。他怒气冲冲地撑着伤腿从地窖里爬出来,劈头盖脸地呵斥道:“芸娘,说了让你不要外出,你还偏要偷偷溜出去。城门那里是最危险的地方,鞑子的弓箭可是不长眼睛的,万一伤到了可怎么办?”

  芸娘心虚地吐了吐舌头,腆着脸陪笑道:“爹,别生气了,我这不是记挂着义父他们吗?我刚刚见到义父和荀哥儿了,他们都很安全,爹您不要担心。”

  “哦,就只见到他们二人了吗?萧四郎怎么样?”宋思年问道。

  宋芸娘犹豫了下,正准备开口,却见李氏和王姨娘匆匆忙忙从厨房里走出来,身后还紧跟着小尾巴似的钰哥儿,李氏神色激动地一叠声问道:“芸娘,见到四郎了吗?他怎么样?有没有受伤?”

  钰哥儿也迈着小短腿扑过来,双手拉住芸娘的衣袍,仰着头问道:“芸姑姑,我爹在哪里?他什么时候回来?”

  芸娘弯腰抱起钰哥儿,在他嫩生生的小脸蛋上亲了一口,又看着李氏紧张焦急的面容,忙掩饰住内心的慌乱,露出甜甜的笑容,“李婶婶,我见到萧大哥了,您放心,他现在好得很,托我带话给您,让您别担心呢!”又对钰哥儿笑道:“你爹说,打退了鞑子就回来,要你在家里乖乖听话,不要淘气。”

  钰哥儿重重点了点头,小小的脸上表情严肃,“爹爹临走之前说了,他不在家,我就是家里的男子汉,要照顾好祖母、姨奶奶,还有芸姑姑。”

  芸娘不觉涌出几分泪意,她笑着亲了亲钰哥儿的脸蛋,顺势将头埋在他小小的肩头轻轻蹭了两下,悄悄擦掉眼角的泪水。

  李氏紧绷的神经也一下子放松,她擦了擦额上的汗,露出几分笑意,“好,好,这我就放心了。”

  宋芸娘看着李氏面上慈爱和欣慰的笑意,心中涌出了几分心虚,同时也在暗暗祈祷,希望萧靖北一定安安全全,不要出任何事情。

  宋思年走过来,神情严肃,“芸娘,不论张家堡是否能守住,咱们都要做好准备,我们刚才已经将地窖里的一些暂时用不上的杂物搬到了杂物间,现在里面的空间大了不少,躲三四个人应该不成问题,我再铺些稻草、被褥什么的,备些干粮、清水之类的,免得到时候慌乱。”

  宋芸娘看着父亲,眼里带着责备:“爹,您的腿脚不便,这种活怎么不等我回来再做?”

  宋思年不觉带了几分怨气:“你一大早的悄悄溜出去,谁知道你什么时候回来?”

  宋芸娘笑嘻嘻的拉着宋思年的袖子,撒娇道:“好啦爹,我保证再也不出去乱跑,好不好?”

  钰哥儿也细声细气地帮衬道:“宋爷爷,您不要怪芸姑姑了。我爹说了,那些重活、累活都是男子的事情,不能让女子做。宋爷爷,爹爹不在,只有我和你是男子汉,我帮你干活好不好?”

  话音刚落,一屋人都大笑,芸娘又重重亲了钰哥儿一口,“哟,你这个小小男子汉,这么小就懂得保护女人了。”

  钰哥儿虽然似懂非懂,但看到周围的大人们都露出了笑颜,不似昨日那般严肃和紧张,他也紧紧搂着芸娘的脖子,咯咯笑了。

  张家堡外,还围着上万的鞑子,张家堡仍笼罩在战争的阴影里,危机并未消除。但是此刻,在小小的宋家小院里,却暂时忘记了对战争的恐惧和担忧,一家人站在那里,尽情地笑着,似乎要将这连日来晦暗的心情驱走,换来片刻的明朗和欢欣。

作者有话要说:  

  ☆、新鸟铳的威力

  “砰——”一声巨响,张家堡西城墙边上的那颗歪脖子槐树抖了抖,一支碗口粗的枝干应声折断,“啪”地一声掉落在地上。树上的几只鸟儿惊慌失措地扑棱着翅膀飞到了半空中,一只羽毛从鸟儿的身上掉落,随风飘舞,最后缓缓落到了萧靖北的脚下。

  萧靖北手里的鸟铳还在冒着热烟,王远等人已经兴奋地冲他跑过来。方才萧靖北正准备点火发射时,王远他们担心鸟铳会炸膛,都站得远远的,此刻见到了鸟铳的威力,而萧靖北还安然无恙地站在那儿,都十分激动。

  王远跑到萧靖北身前,双眼都在发光,扯着嗓子道:“行啊,萧小旗,可真有你的。想不到你不但箭法精准,连鸟铳也会操作,还这般厉害!看来我张家堡第一神射手非你莫属!”

  其他的官员也纷纷应和王远,七嘴八舌地夸着萧靖北。他们有的是真心赞赏,有的则有些不以为然,认为这萧靖北只不过是运气好。

  萧靖北自然是谦虚了几句,含笑道:“不敢当,不敢当。其实张家堡还有很多比我箭法精准的弓箭手,若他们来使用这鸟铳,只怕会比我射的更准。我无非是在京城的时候先接触过这鸟铳,略略懂得几分而已。”

  萧靖北在京城之时,虽在五军营任着闲职,但他有几个将门子弟的好友都在神机营。神机营以操练火器为主,平时萧靖北和他们一起出游狩猎时,他的弓箭的确比不上鸟铳的威力。那时因为好奇和不服输,萧靖北很是费心研究了一下火铳的操作原理,想不到在这张家堡倒也派上了用场。

  王远脸上笑意更浓,他拍了拍萧靖北的胳膊,“萧小旗,你太谦虚了。这样吧,我选五十名精兵,你负责教导他们如何使用鸟铳。”说罢回头对站在一旁的严炳道:“严大人,还请速速选出合适的鸟铳手,尽量争取在下一次鞑子进攻时派上用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页  当前第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军户小娘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