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军户小娘子_分节阅读_第30节
小说作者:月生春秋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73 KB   上传时间:2015-04-28 21:39:48

  “萧大哥,你有何事吗?”宋芸娘忍不住打破了沉默。

  萧靖北将下巴搁到芸娘头顶,感受她柔软顺滑的秀发,轻声说:“芸娘,今日之事委屈你了。”

  芸娘怔了下,鼻子里不禁涌出一股酸意,她尽量稳住心神,用平静的声音轻轻道:“没事儿。钰哥儿只是小孩子,哄一哄就好了。”

  萧靖北不禁加重了胳膊的力道,恨不得将芸娘勒进自己的骨子里。他坚定地说:“芸娘,你放心。你对钰哥儿承诺的事情绝不会发生,我萧靖北此生只会有你一个妻子。芸娘,你这般真心待我,我永不会负你!”

  宋芸娘心中感动莫名,她抬起头,怔怔看着萧靖北。只见黑暗中,他的一双眼睛灿若星光,幽深的眼睛里似有漩涡,要将人紧紧吸引进去。

  此时,月亮挣开了乌云的束缚,放射出洁白的光芒。柔和的光照在芸娘洁白如玉的脸庞上,浮现出一层淡淡的薄晕。萧靖北痴痴看着芸娘晶亮的眼,高挺的鼻,圆润的脸,目光最后落在那张饱满红润的唇上,只觉得那张红唇充满了无限的引诱,忍不住俯首吻了上去。

  芸娘心中大惊,她忍不住挣扎,却越发激起了萧靖北的斗志。他加重了唇上的入侵掠夺,只觉得是在汲取世上最甜美的甘泉,同时扶在芸娘腰背上的双手也越来越紧,似乎要将她勒进自己的骨子里。

  芸娘挣扎无果,只好缴枪器械,听之任之。她的腿脚有些发软,忍不住往下滑,便只能任由萧靖北用力抱着自己。她心中犹如小鹿乱跳,只觉得全身的血液都集中到了头部,集中到了被萧靖北紧紧掠夺着的双唇上。她闭上眼睛,只觉得眼前似乎绽开了一片花海,红的、黄的、紫的、绿的……五彩缤纷,绚烂夺目,令人徜徉其中,眩晕无比……

  不知过了多久,宋家院子里传来脚步声,正向门口而来。宋芸娘心中一惊,回到了现实的世界。她猛地挣扎开来,急道:“糟了,荀哥儿要栓门。”

  萧靖北微微怔了下,轻声笑了。他今日得偿所愿,只觉得心情从未这般好过。他又在芸娘唇上啄了啄,这才不舍地松开了手,忍不住戏谑道:“这小舅子也太煞风景了。”

  芸娘忍不住害羞地捶了下他的胸膛。萧靖北越发抑制不住唇边的笑意,他目送芸娘进了许家院门,这才回到宋家门口,轻声喊:“荀哥儿,别慌着锁门。”

作者有话要说:  

  ☆、鞑靼人的进犯

  秋日的暖阳照着静静伫立着的高大城墙,城墙下站着无精打采的徐文轩。

  此时风和日丽,秋风放缓了步伐,不似秋冬,倒反而有点儿像初春。微风温柔地轻轻拂在面上,带着催眠的魔力,让人不禁昏昏欲睡。四下一片寂静,徐文轩见四周无人,便小小地偷了个懒,将身子轻轻靠在城墙上,双手扶着长枪杵在地上,轮流交换着双腿的重心,放松一下站得僵硬了的身体。

  徐文轩失神地抬头望着湛蓝如洗的碧空,心中却沉闷无比。他自从那日向萧靖北道明了心事之后,便热切地期盼着萧家的回应。可是,直到昨日,萧靖北才委婉地对他说,萧靖娴尚年幼,再加上目前张家堡处于危机之时,不便商谈婚事。

  徐文轩虽然胆小怯弱,却一点儿也不笨,他自然明白这都只是借口,只怕是那萧靖娴看不上自己。想到这里,徐文轩颓然地叹了一口气。

  城墙外一片宁静,哪里有半点战争来临的迹象。张家堡外的田地里,已有一些大胆的军户们在劳作。自从王远命令全堡高度戒备以来,已过了六七天。开始的时候,人人都害怕地躲在堡内不敢出门。这两日,见城堡外一片安宁,便有一些大胆的军户要求出堡。万总旗本来严禁他们出去,可耐不住这些军户软磨硬磨,这个笑嘻嘻地说:“大人,小的地里还有一些白菜萝卜,若再不收的话,就要烂在地里了。”那个苦苦地求:“大人,小的地里要施肥啦,明年才能有个好收成。我动作快得很,半天的功夫就得了。”还有的干脆淌眼泪:“大人,家里的柴不够,这几日连炕都烧不了,一家老小都快冻死了。求大人让小的上山打点柴吧。”

  万总旗无奈,只好报告他上头的余百户。余百户自是也做不了主,便又去请示王防守。王远想着全堡人员都成日躲在堡里不事生产,越发会坐吃山空,便同意让军户出堡,但特意嘱咐一定要就在附近活动,并注意安全。

  徐文轩看着空旷的田野和几十个在田间忙活的军户,只觉得好一幅安宁祥和的秋垦图,便不由自主地放松了绷紧的弦。这几日他都是住在营房,又拥挤条件又差,一群大男人挤在一起,臭烘烘的不说,呼噜声也是此起彼伏,每天晚上都睡不安稳,此刻便有些昏昏欲睡。他闭上眼睛,偷偷打了个盹。

  朦朦胧胧间,徐文轩见到萧靖娴娉娉婷婷向自己走来,穿着那天及笄之时的一身粉色衣裙,整个人俏丽无比。她走到身前,盈盈美目痴痴看着自己,秀美的脸庞充满了羞涩的笑意,柔声道:“文轩哥——”

  徐文轩心情激动无比,他露出了一脸傻笑,呆呆向萧靖娴伸出手,还没有碰触到她,却见萧靖娴脸色突然变得惨白,大喊“鞑子来啦!”徐文轩猛然惊醒,浑身打了个冷颤,却听得城墙上有士兵在大声惊呼:“狼烟起,狼烟起,鞑子来啦——”

  正在城墙上巡视的萧靖北早已看到了远方升起的滚滚狼烟,他一边命士兵赶快鸣钟敲锣,向堡内堡外的军户们示警,一边派人迅速通知防守府。

  西北方向,一束束狼烟笔直地升向天空。张家堡分布在外的边墩此刻充分发挥了它们的作用,一个接一个地燃起了狼烟,向着张家堡示警。最远、最淡的狼烟大概就是张大虎他们燃起的吧,也不知他们现在情况如何,能否逃脱鞑子的袭击?萧靖北遥望着西北方,面色凝重,暗暗为曾经一起战斗过的弟兄们忧心。

  随着最近的一个边墩燃起狼烟,萧靖北明白,敌人已经到了眼前,他似乎听到阵阵马蹄声如雷鸣般向张家堡涌来。

  当遥远的地平线出现了一条黑线,同时伴随着隐隐的马蹄声时,鞑子的军队已经出现在张家堡守城将士们的视野。此时,张家堡的上空也燃起了滚滚狼烟,向它的卫城——靖边城以及周边的兄弟军堡们发出示警和求救的信号。

  王远等人登上城楼的时候,已经看到西北方扬起了漫天的灰尘,几乎隐天蔽日,蔚蓝的天空不再纯净无暇,而是呈现一片阴霾。乌云般黑压压的鞑子骑兵正向张家堡疾驰而来,大地在鞑子的铁蹄下不停地震动。

  向着张家堡不断逼近的鞑子骑兵好似一个巨大的滚轮,所到之地,一切碾为齑粉。王远等一众官员都面色惨白,他们的双腿开始不由自主地发起了抖,心中都在惶恐,不知张家堡的城墙在这来势汹汹的鞑子骑兵面前能否抵挡得住。

  王远将视线从远方的鞑子军队上收回,阴沉着脸打量着张家堡的城墙,心想,幸好今年已经完成了城墙包砖的工程,若非如此,只怕更是没有守住城堡的希望。他心中稍稍安定,又沿着高大的城墙环顾了一遍,突然看到吊桥还没有收起来,瓮城城门居然也还留有一小半未关。他大惊失色,冲着万总旗大嚷:“你怎么搞的,城门怎么还没有关上?”

  万总旗额上冒出了冷汗,上前回道:“回大人,还有一些出外劳作的军户们没有进来。”

  王远气得大嚷:“胡闹!关门,快关门!你以为这鞑子骑兵是咱们的骑兵啊,他们速度奇快,现在看着远,眨眼就到了眼前了。”

  万总旗看着不远处拼了命往这边奔跑的军户们,面露不忍之色,忍不住求道:“大人,再给他们一点时间吧,都是咱堡里的弟兄啊。”

  王远怒吼:“是谁放他们出堡的,真是不要命了!”

  万总旗微微怔了怔,小声嘟哝了一声:“大人,没有您的命令,谁敢放他们出去啊?”

  王远一愣,隐约想起自己的确同意过放军户们出堡,面色一时很有些难看。他望着远方黑压压的骑兵,又看了看正往城门奔跑的军户们,想到这些军户们外出毕竟也是经过了他的同意。他面色阴晴不定,牙关咬得紧紧的,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着门外死命奔跑的军户,始终还是无法狠下心下令关闭城门。

  此时,大多数军户已经跑进了瓮城,只有少数十几个军户或因干活的田地太远,或因腿脚不便,还在不远处绝望地奔跑。此外,还有近两日聚集过来的十几个流民也想进堡躲避。

  “关城门!收吊桥!”眼看着鞑子的军队越来越近,王远闭了闭眼,狠下心,斩钉截铁地下了命令。

  “大人,已有几个流民跑到了门口了。”萧靖北忍不住插言。虽然他职位低下,本轮不到他开口,但他见万总旗等人都沉默不语,只好挺身而出,希望能救这几个流民一命。

  王远恼怒地看向这大胆进言之人,看到是萧靖北,愣了下,面色却是有些缓和。他解释道:“萧小旗,你刚来,情况还不熟。鞑子惯会驱使奸细,这些流民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鞑子攻城之时过来,只怕事有蹊跷。去年,西边的刘公寨堡就是因为放进了奸细,最后奸细和城外的鞑子里应外合,轻易地攻破了城门。”他扫视了城墙上的诸位官员,冷冷道:“战争时期,最忌讳的便是妇人之仁,这些流民不管是不是鞑子的奸细,一个都不准放进来。”

  说话间,沉重的城门已经缓缓关上,吊桥也慢慢收了起来,彻底断开了外界通往张家堡的唯一通道。已经跑到门口的流民和军户们站在壕沟之外,看着缓缓升起的吊桥绝望的哭喊,但是吊桥绝对不会再放下来,城门也绝无可能再打开,因为鞑子骑兵的先锋部队已经如一阵疾风般冲到了城下。

作者有话要说:  

  ☆、危机前的宋家

  张家堡示警的钟声敲响之前,宋芸娘正和李氏、王姨娘一起在家里收拾院子里的那一堆柴米油盐。三个女人说说笑笑,很是热闹。

  李氏早已将芸娘视作儿媳,看向她的眼神充满了满意和慈爱。这几日,她见宋芸娘对那天晚上钰哥儿哭闹之事只字不提,举止行为和往日一般,便在心里暗暗赞叹芸娘的宽容大度、顾全大局,不愧是出身诗书礼仪之家,有着良好家教和修养的的女子。

  王姨娘自然是为李氏马首是瞻,既视芸娘为晚辈,又习惯性地带了点儿下人的谦卑。再加上她心知萧靖娴私下对宋芸娘的伤害,所以也带了些愧疚之意,在言行上便更加小心小意。

  宋芸娘则是和以往一样,举止从容,待人温和,对这二人更是视作自己的长辈,只有尊重和爱戴。那天晚上的事情后,又经过了这几日的观察,宋芸娘已知那背后教唆钰哥儿之人十有八九就是萧靖娴。但她不屑于这些阴私之事,也不愿在此事上费太多精力和心思。因此这几日下来,她除了对萧靖娴十分淡然,对李氏和王姨娘倒是和往日一般,三个人亲亲热热,相处得十分和睦融洽。

  唯一的“刺头”萧靖娴自从那日晚上被李氏一番话语浇熄了所有希望的火苗后,便消沉了许多。她不好意思在宋家院子里多呆,便一直躲在许家,缠着张氏教她纺纱织布。本来空虚无聊的张氏见到这“虚心好学”的学生倒是十分高兴,这二人自然是一拍即合,成日坐在织布机前一边干活,一边谈笑,亲如母女。

  此时,宋家的小院子里推了几大袋粮食,有面粉,还有小米、栗米等,宋芸娘正将这些米、面分装在小袋子里,李氏和王姨娘便一趟趟地将小袋米、面提进地窖。他们一边满头大汗地干活,一边嘻嘻哈哈地说笑。

  宋思年见几个女人在院子里叽叽喳喳,既插不上手,也不好多呆,便回房教导荀哥儿读书,顺便稍带上了钰哥儿,让钰哥儿坐在一旁启蒙,在家里开起了小小的书塾。

  钰哥儿自从那日解开了心结,便像以往一样对宋芸娘和荀哥儿十分亲近。因此,两家人住在一起,除了宋思年时不时生出几分不甘心的感慨,其他人都十分欢喜,倒真的亲如一家人般。

  王姨娘连着拎了几趟,只觉得腰酸胳膊痛,她放下手里的袋子,抹了抹额上的汗,叹道:“要是四爷在家就好了,他只怕一手一袋就拎进去了,哪里需要我们娘几个这般费力地一趟趟搬。”李氏瞪了她一眼,笑骂道:“这些粮食是芸娘做面脂挣回来的。人家安慧不让我们出一点力,不但在靖边城替我们买好了这些粮食,昨晚还特意送到家里来。你现在就是搬一两趟又怎么啦?不出力还想吃白食啦?”

  王姨娘讪讪地笑了笑,“姐姐,看您说的,我这张老脸都快没有地方搁了。”说罢,又讨好地看向芸娘:“芸娘,你可真有本事,不但家务活精通,厨艺了得,还会做面脂,我们萧家能够娶到你,真的是烧了高香了。”李氏闻言也在一旁点头微笑不语。

  宋芸娘羞涩地笑了笑,继续低头干活。她和王姨娘一样,此刻也十分希望萧靖北能在身边。在这危机关头,家里没有一名壮年男子,只有几名妇孺,就好像缺少了主心骨一般,始终内心难以安定。只是萧靖北这几日防守任务更加重,几乎日日夜夜都在守城,没有多少休息的时间。虽说就住在宋家,但和芸娘相处的时间实在是少之又少,有时候竟只能用眼神打个招呼。

  宋芸娘看着这些大袋小袋的米面,不觉对昨晚送粮前来的许安慧充满了感激,她同李氏商量:“李婶婶,安慧姐帮了我们这么多忙,我们实在是无以为报。等会儿将这些粮食每样送一袋给隔壁的张婶婶吧。”

  李氏笑道:“这是你家,这些粮食也是你挣回来的,我们现在都是靠着你养活,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不用问我。”

  王姨娘掩嘴笑了笑,打趣道:“姐姐,芸娘这是向您这个婆婆请示呢!”

  李氏一愣,笑眯眯地看着芸娘,目光越发欣喜和慈爱。

  宋芸娘红了脸,便干脆将小米和面粉各提了两小袋去了隔壁,留下李氏和王姨娘在院子里抑制不住的笑。

  昨日傍晚,刚刚吃完晚饭后,萧靖北便匆匆忙忙去了城墙防守,他刚走不久,许安慧来到了宋家,身旁还带着一个士兵,拖着一辆板车,上面堆满了大包小包。

  宋芸娘见到她很是惊讶,“安慧姐,我听张婶婶说你不是带着两个孩子避到靖边城去了呀?”

  许安慧淡淡笑了笑,“我让我婆婆带着两个孩子去了。官人留在这里,我怎么也要陪着他。”

  芸娘不语,只是敬佩地看着她。这些日子选择离开张家堡的大都是一些官员和富户的家眷,普通军户如宋芸娘家是没有条件和能力出堡的,只能认命地留在这里。只是,也有许多女子选择留下来陪着自己的丈夫。他们当中,地位最高的是钱夫人。芸娘听说,钱夫人送走了王远的女儿和四个小妾,自己则是留了下来。芸娘在敬佩她的同时,也期望王远大人以后能够收心,全心全意对钱夫人。

  许安慧一改往日的轻松笑意,面色凝重地说:“听我官人说,鞑子打过来只怕就是这几天的事情。你们这些日子千万小心,不要随便出堡。”

  此言一出,屋内众人都一改脸上的轻松喜悦之意,变得面色沉重,惶惶不安。

  宋芸娘给了李氏等人一个安定的眼神,宽慰他们道:“这些我们当然知道,好在萧大哥已经将他们家的柴米油盐都拿到了我们家,萧大哥之前备下了足够的柴,很可以支撑一段时日,其他的食材暂时也还齐全。”

  许安慧赞许地点点头,略略笑了笑,仍是面色沉重,“听说,这几日,堡里的那些个奸商们已经囤货自居,预备抬高物价了。”

  宋芸娘面色一沉,露出几分焦急之色,急道:“这可如何是好,早知道当时就不卖粮了。也不知道鞑子会不会围城,又会围多久?这么一大家子人,也不知道存粮够不够?”

  许安慧看着急得面红耳赤的芸娘,不由露出了几分轻松的笑意,“知道你着急,这不就给你雪中送炭来啦。”说罢,命那名士兵将板车上的几大袋东西取下来。

  宋芸娘和宋思年等人好奇的打量,只见是几大袋面粉、米粮,还有一些油、盐、酱油等各式调料,不觉又惊又喜,感激地看着许安慧。宋思年连声道:“这这这,这太厚重了,这可怎生使得?”

  许安慧笑道:“宋大叔,您别谢我,要谢就谢芸娘,这都是您的宝贝女儿挣回来的。”见宋思年、芸娘都不解地看着她,便继续道:“昨日,我家官人奉命去靖边城拖战备物资。我担心万一鞑子围城后家里的油盐等物不够,又听说张家堡里的奸商们正在准备抬高物价,为了以防万一,便让他顺便带一些回来。又想着,你们家虽然存粮比我们家多,但现在萧家四口人和柳大夫家两人都在你们家吃,只怕也是不够,便决定给你们也带一些。”

  宋芸娘感激地看着许安慧,谢道:“安慧姐,你想得真周到。这些多少钱,我马上给你。”说罢便要进房取钱。

  许安慧笑着拦住她,“急什么?我还没有说完呢!我想着你前些日子托我舅母卖的面脂只怕已经卖了一些,便干脆替你做了主,让我官人先去舅母处取你卖面脂挣的钱,再用这些钱买米粮油盐。想不到,你的面脂卖得挺好,已经卖了一大半,挣了六两多银子。我家官人便照着我开的单子给你们家也各买了一些粮食物资,却是将银子用了个精光,一钱都没有留。芸娘,你不会怪我自作主张吧?”

  “怎么会?安慧姐,我感激你都来不及呢。你想的可真周全,你若直接将银子给我,在张家堡哪能买到这么多的东西。安慧姐,你真是我们家的大福星。”芸娘笑吟吟都拉着许安慧的手,又是好一番感激。突然想到一事,她急急问道:“安慧姐,我们当日说过,卖面脂挣的银子你也有一份,还有你舅母,也应该分一些,怎么都给了我了?”

  许安慧大度地笑道:“傻丫头,这些面脂都是你自己辛辛苦苦做的,我没有出过一点力,怎好意思分你的钱?至于我舅母那儿,不是还有一些面脂没有卖完吗?剩下的面脂卖的钱,我们再商量下如何分一些给我舅母,算是感谢她的酬劳,你看如何?”

  宋芸娘自然是千肯万肯,她连连点头,道:“何止分一些给你舅母,就是你也要多分些才行。”

  许安慧自是不肯,“你这丫头,别老跟我提钱啊钱的。这几年你不知送了我多少面脂,若按五百文一盒的话,我也不知欠你多少钱了。我们之间,何必算得那么清楚。”

  宋芸娘抿着嘴笑,心里却暗中打定主意,若许安慧不收银两,她便想办法给她和她两个孩子准备些他们用得上的礼物,总不好老是心安理得地接受她的无私帮助,

  当时,李氏等人见宋芸娘还有这样挣钱的本事,不禁都又惊又喜,好似捡到了宝。宋思年看到李氏他们喜出望外的样子,忍不住心底暗哼一声,越发觉得芸娘许配给他们家实在是有些委屈。

  昨日因缺少了萧靖北这个壮劳动力,宋芸娘等人忙活了大半夜,也没有将堆在院子里的米粮油盐收拾完,今日早上,便继续在院子里忙活。看到这满满几大袋米面,宋芸娘的心里也一片安定,真真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几个人正忙得不亦乐乎之时,突然听到堡里的城楼上传来了急促的钟声和锣鼓声。宋芸娘大惊失色,她知道这是示警的声音,说明张家堡有了警情。李氏和王姨娘毕竟刚刚来到军堡,不懂这鸣钟敲锣的含义,他们呆呆看着宋芸娘,疑惑满面。却见荀哥儿已经箭一般地冲了出去,他看到远方天空狼烟四起,失控地大喊:“狼烟!是鞑子,鞑子真的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张家堡的应战

  张家堡的大多数官员此时都站在城头,面色凝重,眼睛紧紧盯着越来越近的鞑子骑兵。城墙下,所有的士兵已经排好了整齐的队伍,全副武装,时刻准备投入战斗。

  这些日子,张家堡的兵员虽然增加了不少,还吸收了一些流民,但真正能够作战之人只有四五百。看着黑压压扑来的鞑子军队,只怕有数万人,若无外援的话,无疑是以卵击石。可是,目前宣府镇的大量兵力都被调到定边城与鞑子的大部队作战,其他的军堡虽有守兵,但也是人人自危,严守以待。大敌当前,自身都难保,只怕难以顾及到这小小的张家堡。好在张家堡的城墙刚刚经过了包砖加固,很是坚固,鞑子倒也不能很轻易的攻下。

  众官员站在高高的垛墙后面,从瞭望洞里看到步伐整齐,士气高昂的鞑子军队向这边疾驰。阵阵马蹄声如急切的鼓点,又如沉闷的滚雷,带起漫天的尘土,好似为这来势汹汹的鞑子军队鼓舞助阵,尘土远扬越高,越来越近,似乎要将小小的张家堡吞没在其中。

  看到这样阵势骇人的鞑子军队,一些胆小的官员们面色变得惨白,嘴唇也开始抑制不住的颤抖,有的甚至双腿一软,几乎快要瘫软在城墙上。

  此时,鞑子的先遣部队已经先到了城下,他们很是狡猾,堪堪停留在火炮和弓箭的射程之外,便勒住了马蹄。他们大概只有数百人,带队的小头目看到城门前的军户和流民,神色兴奋,如猛兽发现了美食,立刻派一支十几人的队伍策马飞驰过来,不费吹灰之力便将这些哭爹喊娘的军户和流民们劫持了去。

  守城的士兵们默默看着发生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的这一幕,却无法挽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被鞑子驱赶着挤在一起。他们看得到这些军户们脸上惊恐的表情,感受得到他们无助的心情,却只能毫无作为地躲在高高的垛墙之后。这些人有的是他们的街坊邻居,有的是一起劳作过的兄弟,有的甚至就是亲人……众将士肃立在城墙上,手紧紧按住自己随身的兵器,目眦尽裂,怒火中烧,心情十分沮丧和沉重。

  鞑子先遣部队带队的小头目又派出一只小队沿着张家堡的城墙策马跑了一圈,视察张家堡的规模和地形,了解了基本情况后,他命令队伍原地待命,自己带着一小队人马向着已在不远处停下来的大部队奔去。

  短暂的僵持时间,已经足够王远他们排兵布阵。每一个垛口处,都蹲伏了两名弓箭手。弓箭手们已经搭好了弓箭,凝神静气,随时准备将弦上的利箭射向进犯的鞑子。久未启用过的火炮也装上了炮弹,炮口对向了远处的鞑子。

  似乎过了很久,也似乎就在瞬间,鞑子先遣部队的小头目已经回到了张家堡的城门之前。看样子,他刚刚向鞑子的首领报告了张家堡的情况,似乎他们并未将这小小的军堡放在眼里。

  此时,这个小头目命令十几个鞑子将刚刚抓到的军户和流民们用绳子捆起来圈在一起,推推搡搡地到了城门前,王远等人正在疑惑,却听这些平民里面,响起了不太纯正的汉语:“里面的人听着,不要放箭!我们是伟大的阿鲁克王子率领的不可战胜的大军。实话告诉你们,我们阿鲁克王子志不在你们这样的小堡,而是在你们身后的卫城,甚至是府城。我们王子说了,只要你们弃堡投降,献出你们的物质,让我们顺利过去,我们就不杀你们。”

  听了这番话,城墙上的众官员面色各异。有胆小者如刘青山等人,自然是存了侥幸之心,期望投降保得一命,他们频频向王远示意,希望他能够有所心动。一些忠勇之士则怒目圆瞪,牙关紧咬,手紧紧握住刀柄,恨不得立即抽出大刀与鞑子拼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页  当前第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军户小娘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