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军户小娘子_分节阅读_第25节
小说作者:月生春秋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73 KB   上传时间:2015-04-28 21:39:48

  王远见这个官员也和自己当时在防守府听闻此事时一样的反应,问出了一样的问题,不觉微微愣了下。记得当时自己发出此疑问时,刘守备狠狠呵斥了自己一番,搞得自己颜面大失,所以王远此刻倒不好意思像那样呵斥他。他肃容道:“你们身为边境将领,却不关心边境局势。”说到这里,自己却先暗自惭愧了一下,接着道:“这鞑靼可汗虽然凶残,但野心并不大,往往只是搜刮一番就打道回府,你们想一想,这些年来鞑子都只是以抢掠物资为主,却不占城,是也不是。”

  众官员回想了下,纷纷点头。王远继续说:“听我朝派在鞑靼那边的哨探传回的消息说,本来,鞑靼可汗想传位给嫡长子乌各奇。听闻,这乌各奇的母亲是鞑靼可汗的嫡妻,也是鞑靼贵族之女,出身十分高贵。据说,他的个性比鞑靼可汗仁厚,也不好征战。这些年我朝也有暗探在偷偷和他接触,发现这乌各奇非但不好战,还有着和我朝和平相处的想法。他常常私下里说,边境连连征战,对百姓实在是大大的苦事,他即位后,想和我们梁国停战,在边境开设马市,实行贸易互通。”

  话音未落,已有官员面带喜色,忍不住道:“大人,那鞑靼可汗快些死,对我朝不就是大大的好事了?”

作者有话要说:  

  ☆、张家堡的危机(下)

  王远瞪了他一眼,“若真是乌各奇即位,这鞑靼可汗快点死,当然是一件大好的喜事。”

  “但是,”王远话语一转,语气变得沉重,“那鞑靼可汗还有一个幼子阿鲁克,据说本是女奴所生,比鞑靼可汗更加嗜血凶残,生性喜好征战。前些年好几个村庄被屠村便都是他带兵干的,他手段残忍,听说那几个村竟好似被血洗了一般。据说当时他才十七八岁,现在已有二三十岁,只怕越发凶狠残暴。”

  众官员也听得心情沉重,已有聪明的官员问道:“莫非,这鞑靼可汗又要传位给阿鲁克?”

  王远叹了一口气,“非是鞑靼可汗要传位阿鲁克,这阿鲁克因母亲身份低贱,本没有资格继承王位。只是他勇猛善战,短短几年就征服了好几个部落,有了自己的势力。半个月前他趁鞑靼可汗病重,鞑靼大军又被我军拦截在定边城,便发动兵变,软禁了鞑靼可汗。现在鞑靼高层形成了两股势力,老臣们大多支持乌各奇,一些新兴部落支持阿鲁克,两股势力僵持不下,鞑靼可汗无奈,只好下令,命两人各率兵一万,以一月时间为限,谁攻下的城池最多,掠夺的物质最丰富,就传位给谁。”

  众人均倒吸一口冷气,在王位的诱惑下,只怕这两位儿子都要拿出浑身解数,拼全力征战,不知道在鞑子强大的攻势下,张家堡会命运如何。

  王远见众官员都面色沉重,心情反而轻松了些,似乎已将肩上的重担转压了一些在他们身上。他继续说:“听哨探们的消息,目前正被我们的几只游击军拦截在定边城外的鞑子军队,是乌各奇的舅父所率领,只怕乌各奇会与舅父会和,直奔定边城而去。我们那日在守备府里分析了一下,剩下的几个卫城里,靖边城最为繁华,又离宣府城最近,若能攻下靖边城,便可长驱直入宣府城,甚至连京城都有危机。阿鲁克贪功,只怕会将主要目标放在靖边城上。而咱们处在鞑子通向靖边城的咽喉之处,一旦阿鲁克将目标锁定靖边城,只怕咱们张家堡就是首当其冲的要迎敌了。”

  众官员脸色大变,似乎都看到了鞑子的军队呼啸而来,只觉得冷汗连连。严炳沉思了一会儿,问道:“大人,阿鲁克毕竟只有一万人马,若想对付我们自是毫无问题,若想打进靖边城甚至宣府城,无疑是痴人说梦吧。”

  王远微微扫了他一眼,依然语气沉重,“若是一般的将领,自是不敢有这样的想法和举动,可是这个是勇猛蛮横、野心勃勃的阿鲁克,他又一心想夺位,只怕越发敢作出不寻常的举动。不论他是否会将进攻点选在张家堡,我们都不可掉以轻心。”

  严炳无语,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身子僵硬了片刻才缓缓放松,面色也变得极其凝重。

  王远重重叹了一口气,郑重地说:“当日,刘守备将我们几个子堡的防守官召到守备府,郑重拜托我们要牢牢守住城堡,切不可让鞑子攻破。城在人在,城亡人亡。今日,我也郑重地拜托各位弟兄,张家堡的存亡,就靠各位了。”说罢,他站起身来,拱手对众官员深深弯腰行礼。

  众官员忙纷纷下跪行礼,严炳更是大声道:“请大人放心,属下定誓死守卫张家堡。”其他的官员也七嘴八舌都表着衷心。

  王远只觉得信心又增添了大半,他肃然道:“不管鞑子是否会进攻张家堡,我们都要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充足的准备。从即日起,吩咐守城的将士,时刻注意城外动态,加强守卫,一旦有风吹草动,立即回报。严大人——”

  严炳忙上前,回道:“属下在。”

  王远看了看他,沉声道:“你手下的战兵要加强训练,养精蓄锐,随时准备迎战。”

  严炳单膝下跪,大声回道:“属下领命。”

  王远又看向刘青山,“刘大人,堡中粮仓还有多少存粮?”

  刘青山忙上前回道:“回大人,因今年每户少收了一石税粮,故此今年收到粮比往年要少。目前粮仓一共还有二千五百多石小麦,一千七百多石栗米,二千……”

  王远对这些数字实在没有头绪,忍不住打断他,“你就说够吃多长时间的?”

  刘青山想了想,有些担忧地说:“若只供将士们应该问题不大,就怕万一被围城,时间长了,堡里的军户们存粮不够……”说罢又阴惨惨地说:“大人,属下还记得二十多年前,曾经有军堡被围,存粮耗尽,发生过人吃人的事……”

  王远恼怒地皱起了眉头,疑惑地问:“军户们刚刚秋收,我看今天田里粮食的长势也颇好,况且,我们还每户少收了一石,怎么会存粮不够?”

  刘青山本来开着张家堡内最大的粮铺,这次军户们纷纷拖粮去靖边城卖,害得他少挣了一大笔钱,正是怨恨不已,此刻便趁机告状:“这些军户不知谁带头,都把粮食拖到靖边城去卖了,也多挣不了几个银子。万一真的被围城,我看他们就抱着银子喝西北风去吧。”说到这里,他又想着自己到时却也可以趁机抬高粮价,再从军户手中大挣一笔,不觉又有些暗暗欣喜。

  王远气得重重拍了一下案板,“吩咐守城的士兵,从即日起,凡有军户拖粮出城的,一律拦住。此外,军中各色人等,不论是千户、百户、总旗,还是普通军户,没有我的命令,一律不得擅自离堡。一经发现,严惩不贷。”

  刚刚听闻张家堡有危机,好些个任着闲职的官员,如牛百户等人,正在心里谋划要尽早离开张家堡,逃到安全一点儿的其他卫城或军堡去,还在脑中搜寻哪里有可以投靠之人,此时听王远下此命令,不禁都如丧考妣,面色苍白,胆子小的,连腿都有些发软。

  王远看着这些个脸色发白的“软脚虾”,不觉心中厌烦。这时,已有胆大的官员上前战战兢兢地问:“大人,属下自是不能走,但是,属下家中尚有妻妾、幼子,不知能不能……”

  王远静静看了他一会儿,又看到其他的官员也满怀期望地看着自己,他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几个妻妾,想到了乖巧的小女儿,便心头一软,松口道:“若你们在靖边城有亲戚朋友的,便让家人前去投靠吧。这些老弱妇孺留在堡里,不但毫无助力,反而还会令你们分心。不如就将他们安置好,也好让你们无后顾之忧。”

  众官员一听,都面露喜色,纷纷下跪叩谢。王远摆摆手,话音一转,又冷然道:“只是,老弱妇孺可以离开,青壮男子却一个都不准走,否则张家堡靠谁来守住?”

  官员们一听,又面露苦色,王远见之只觉一股怒火涌上心头。

  这时,蒋百户上前请示:“大人,建子堡之事已经开工了好几日,眼下不知是否继续?”

  王远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斥道:“蒋百户,你是不是年纪大了,人也有些糊涂了?你告诉我,建子堡是为了什么?

  蒋百户正好撞在了王远的怒火上,他愣了愣,却也只好硬着头皮答道:“大人,建子堡自然是为了保护军民,抵挡鞑子。”

  王远哼了一声:“你倒是还不糊涂。你说说,现在鞑子的马蹄随时会到城下,建子堡那么大的工程,你们能在鞑子到来之前的短短几天建成吗?”

  蒋百户无语,只好傻傻地摇了摇头。

  王远提高了声音,“你也知道建不成,那还建它干嘛?鞑子打来的时候,你们就傻傻地呆在堡外建城墙,等着给他们砍吗?”

  王远每说一句,蒋百户的脸色就苍白一分,腰更弯下一寸,头恨不得快垂到地上,王远看了看他两鬓花白的头发,便又有些不忍,正色道:“建子堡的工程暂停,所有修城墙的军户全部跟随严大人操练。此外——”他看向镇抚叶清,“叶大人,你去统计一下,堡里可以战斗的军户还有多少?你们下去都召集起来,全部跟随操练,咱们要全员备战。”

  此言一出,严炳等人也群情激昂,充满了豪情壮志,看向王远的目光也坚定而有神,王远不觉也坚定了信心。

  叶清问道:“大人,堡外还有三四十家军户,该如何处理?此外,还有一二十户流民,却又该如何?”

  王远想了想,道:“军户都是我张家堡的子弟,张家堡自然要为他们提供庇护。你去安排一下,令他们速速搬到堡内,他们在堡内有相熟人家的,可以自行去投靠,若没有相熟的,暂时腾出几间营房,让他们过渡一下。他们家中也都有子弟正在军中服役,若不安顿好他们,只怕士兵们有后顾之忧,无心征战啊。”

  叶清忙道:“大人仁德,考虑得周全,属下这就去办。只是这流民——”

  王远皱了皱眉:“流民的话,若是壮年男子,只要愿意加入军籍,为张家堡效力的,我张家堡自然敞开大门接纳。若是单身女子,却要同意嫁给堡中单身的军户,才可进堡。其他不愿意入军籍的,就让他们从哪儿来,回哪儿去。”

  众官员忙领命,各自退下去准备迎敌事宜。

作者有话要说:  

  ☆、徐文轩的心意

  正在守城的萧靖北当然丝毫没有感受到张家堡的危机。此刻,他正站在高高的城墙上,眺望远方,一边欣赏塞外风光,一边在心中回想和芸娘认识以来的一点一滴,回味昨晚那激动的、甜蜜的相会。他想一会儿,笑一会儿,俊脸上洋溢着温暖的、幸福的笑容。

  “萧……萧小旗,萧小旗?”有人在一旁怯怯地叫着他,萧靖北猛然惊醒,却见徐文轩一张年轻的、青涩的脸凑在自己面前,他的双眼带着期盼之色,双颊涨得通红,却不知已经站在旁边喊了自己多久。

  萧靖北回过神来,忙收敛笑意,只是怎么也掩饰不住由内心散发出来的由衷的喜意。他看向徐文轩,面带询问之色,只是目光柔和,整个人不再像往日一样有着清冷凌冽的气势,而是洋溢着一股温和之气。

  徐文轩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萧靖北,觉得心里安定了许多,他大着胆子凑到萧靖北身前,鼓起勇气开口:“萧……萧小旗,属下有……有一个问题,不知……能否开口?”

  萧靖北眉头微微一挑,“徐兄弟有何事不明,只管开口。”

  徐文轩期期艾艾地问:“萧小旗,不知……不知令妹是否婚配?”

  萧靖北一愣,若有所思地看着徐文轩,心想,怪不得这小子这些日子天天在自己身前凑,一双眼睛想看又不敢看自己,一副满腹心事却不敢说的样子,害他还以为这徐文轩对自己有什么特殊的想法,想不到他却是对自己的妹妹有想法。

  想到这里,萧靖北觉得一阵轻松,又有些好笑,他忍不住露出淡淡笑意,“舍妹还未曾婚配。徐兄弟……何出此问?”

  徐文轩犹豫了一下,终于鼓起勇气,“我……我心悦令妹,不知能否……能否……”

  萧靖北有些奇怪,充军路上,自己一家虽然和徐文轩同行了一段路,但是连话都没有多说几句,倒是没有看出这徐文轩对靖娴有什么特殊的想法。他还记得当时在充军途中,徐文轩和徐富贵大口吃着热乎乎的肉包子,靖娴和钰哥儿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吞着口水,这徐文轩连眼睛都不往他们身上扫一下,自顾自地吃完了包子。若当时徐文轩对靖娴有情义,怎么也不会如此漠然。

  萧靖北想到此事,不禁试探地问:“舍妹年幼无知,资质愚钝,不知你……”

  徐文轩面色更红,他结结巴巴地说:“令妹……令妹端庄贤淑,气质高贵,我……我很是……心悦……”

  徐文轩自从那日在萧靖娴的及笄礼上见到了她貌美如花、气质如兰的一面,便深深印在了心里。他本是胆小怯弱之人,一年前和几个狐朋狗友在酒楼饮酒,因喝得高兴了,叫嚷的声音大了些,惊扰了正在隔壁房里饮酒的知府公子等人。一边是权贵公子,一边是富豪子弟,双方争执起来,互不相让,又都是带着醉意,便斗殴起来。打斗间,不知谁塞给他一把匕首,他迷迷糊糊地就刺向了朝着自己扑来的人,却不巧正是洪洞县令的小舅子。

  他本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生平第一次拿刀,就杀死了人,还不巧正是县令老爷的小舅子。杀人后,徐文轩本被满心仇恨的县令判了斩首,徐文轩的父母几乎散尽家财,上下疏通,这才改判了充军。充军的路上,他一个文弱胆怯的少年被几个如狼似虎的士兵押送着,若不是徐富贵一路相护,只怕早已命丧九泉。

  来到这张家堡,徐文轩本是浑浑噩噩地混日子,只觉得生活失去了一切希望,那日见到令人惊艳的萧靖娴,却激起了这个少年对美的向往,对生活的追求。他第一次没有依赖神通广大的徐富贵,而是决定自己解决。他在心中犹豫了好几天,终于鼓起勇气对萧靖北开口。

  萧靖北呵呵笑了,他见徐文轩诚惶诚恐的样子,想起自己几日前在宋思年面前也和他一样,便不愿太为难他,直言道:“这件事我却是不太好做主,不如回去后我与母亲商量一下?”

  徐文轩见萧靖北一没有呵斥自己,二没有断然拒绝,而是和颜悦色地答复自己,心里早已心花怒放,只觉得已经成功了一半。他激动地向萧靖北行礼,感激地说:“如此就拜托萧小旗了。”说罢,怀着雀跃的心情三步并作两步地离开,脚步变得十分轻快。

  萧靖北望着徐文轩的背影,心想,这徐文轩虽然看上去柔弱,但本性还是一个单纯的少年。他家境宽裕,听徐富贵说,徐文轩父母已在靖边城购置了住宅,准备在这里长期生活下去。他们做生意之人有着精明的头脑,这短短一个多月,不但在靖边城购买了几个商铺,开年还准备在周围购置一些良田。若靖娴能够嫁给徐文轩,以后的日子倒很是滋润。更何况,这徐文轩只是终生充军,不会累及子女,他又十分中意靖娴,看他个性温和,定会对靖娴极好……

  萧靖北想了想,便觉得这徐文轩的确是良配,只是不知道母亲意下如何。若她也赞同,那自己家可真是要双喜临门了。萧靖北想着想着,忍不住又露出了笑意。

  “萧小旗!”一个士兵急冲冲的跑上城墙,喘着气报告:“万总旗召集,有紧急事宜。”

  萧靖北匆忙走下城墙,只见万总旗站在城墙之下,他面色沉重,满脸严肃,他手下的两个小旗已经笔直的站立在他身前,还有两个小旗正匆匆忙忙往这边跑过来。

  王总旗见五个小旗全部到齐,他沉声道:“现在召集你们前来,是有紧急事情。刚才,王大人召集堡内总旗以上的官员到议事厅,告诉了我们一个紧急军情……”

  万总旗将方才在议事厅王远所说的鞑子即将进攻一事择其重点讲述给五个小旗,萧靖北他们均听得面色凝重。

  万总旗却从容地笑了笑,“咱们在这边境当兵,本就是提着脑袋过日子,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危机,都要镇定,不能先自乱阵脚。虽说边境军堡众多,鞑子也不一定就会攻打张家堡,但咱们必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他瞪圆铜铃般的眼睛,加重了语气,“咱们守在张家堡的第一线,一旦鞑子攻来,首当其冲的就是咱们这五十几个弟兄。从今日起,重新部署一下守城的队伍,由原来的一个小旗站一班岗改为两个小旗站一班岗,就是说,原来是十一人守城,现在是二十二人守城,仍是六个时辰换岗。你们都要给我严加防守,时刻注意堡外的动态。现在是非常时机,就有劳弟兄们多受累了。”

  守城的几个小旗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勇猛之士,此刻虽然面色凝重,却也并不慌张,都沉声道:“请大人放心,属下们定会尽全力防守,不辱使命。”

  万总旗满意地点了点头,又道:“此外,王大人吩咐了,堡内的军户不得拖粮出堡,除了少数老弱妇孺,其他所有人等不得擅自离开张家堡,一旦发现此等情况,你们一定注意拦截。还有,你们或你们手下的士兵若住在堡外的,这两日尽快要家人搬进堡里,鞑子说来就来,总不能傻呆呆地留在外面给他们杀。”

  有一个姓李的小旗也和萧靖北一样住在堡外,他家人口众多,祖孙三代近十口人挤在一个小院子里。他皱着眉头,为难地问:“这么多人,堡里怎么住?”

  万总旗明白他的担心,拍了拍他的肩,宽慰道:“这个王大人已有安排,若在堡内有相熟人家可以接纳的,可去投靠,实在没有,堡里也会腾出几间营房。虽然条件艰苦,但总比留在堡外给鞑子练刀好一些。”

  李小旗想着自己那么一大家子人,到哪里寻人投靠,但更不能留在堡外,便只好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

  萧靖北也很是心烦,他想着,虽然可以投靠芸娘家,但宋家住房也不宽松,到时候只能让钰哥儿住在宋家,靖娴仍住许家,自己和母亲、王姨娘一起住营房。只是,马上入冬,天气即将转寒,营房里条件差,母亲身体刚刚恢复,若再受了凉,又加重了病情可如何是好?想到这里,萧靖北也面色沉重。

  万总旗沉默了一会儿,又说:“还有一件事情,你们除了注意拦截堡内的军户擅自离堡,还要防止堡外的流民随意进堡。王大人的命令,堡外的流民想要进堡的,男的必要同意加入军籍,女的必要愿意嫁给堡内的军户,否则,一律不得进入城堡。”

  萧靖北有些吃惊,心道,这也太不近人情了,不觉皱起了眉头,露出了不赞同的神色。

  万总旗似乎看出了他的想法,继续说:“这也是我们张家堡的一贯传统。战时每一滴水、每一颗粮都十分金贵,怎么可以随意养闲人。你们到时候都可我把好关,不符合条件的一个都不能进。谁若一时心软放进来了一个,到时我可饶不了他。”

作者有话要说:  

  ☆、萧靖娴的伎俩(上)

  换岗的时候,天已经全黑,呼呼的寒风已经在空旷的原野上呼啸,萧靖北和徐文轩迎着寒风,一前一后地向家中走去。

  徐文轩急着拉近和萧靖北的关系,一路紧跟萧靖北,他的步伐自然赶不上健步如飞的萧靖北,只好加快脚步赶着。

  此时寒气已重,徐文轩走在寒风中不禁瑟瑟发抖,他一边搓着手,一边无话找话地套近乎。

  “萧小旗,你的武功那么好,能否教我……”

  “萧小旗,你的箭法怎么那么精准,有什么窍门……”

  “萧小旗,天越来越冷了,我家墙壁厚实挡寒,现在已经烧上了热炕,你们不嫌弃的话,可以来我家住。我父母为了照顾靖边城的生意,已经在那里另外购房住下,不会在这里常住,我家里有空房……”

  萧靖北一边加快步伐,一边不耐烦地打断了他,“徐兄弟,方才我和你们交代的事情你都忘了吗?近期鞑子有可能打过来,我们所有的人都要进张家堡住。你家中财物较多,应赶快让徐富贵收拾一下。徐富贵不是军中之人,你干脆让他去靖边城避一避。”

  徐文轩满脸的不以为然,说道:“鞑子哪能说来就来啊,家里住得好好地,干嘛进堡里住营房,这万一鞑子真来了再去也可以啊。”

  萧靖北没好气地斥道:“真的等鞑子打来了,就来不及了。我言尽于此,你自己好自为之吧。我还要回去准备搬家的事情,就不陪你慢慢聊了”说罢,甩下徐文轩,疾步向家中走去。

  萧靖北走近家门,远远看见家里的正屋里面亮着昏黄的灯光,满满的灯光从窗子里、门缝里泄出来,在呼啸着寒风的黑夜里显得格外温暖和明亮。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页  当前第2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军户小娘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