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少将军滚远点_分节阅读_第220节
小说作者:淼仔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67 MB   上传时间:2014-11-13 19:36:29

受他感染,一些和大帅好的人,也取出帕子扎手臂上。一些准备讨好大帅的人,也这样做了。大成长公主和宁江侯目瞠口呆,不能制止,也无法制止,干看着半天,难堪的对视一眼,还要老夫(本宫)披麻不成?

这真是往人脸上打,还嫌打得不羞耻。

春晚夏初的花香中,一行臂扎白布的人行走着。浩浩荡荡的,好似集体去上坟。到了山脚下,他们又是一惊!

山下齐整整的几个方形大阵,全腰间裹素。那一抹子白布在风中,肃杀,静默,仿佛在诉说那一段冤枉的岁月。

宁江侯闭一闭眼,快要窒息。他忍无可忍,抽出自己的里衣,他没有白帕子,也不顾大成长公主在轿子里,他这算是失仪。用力一撕,撕去一段里衣,胡乱扎在手臂上。

长公主往后一倒,摔在轿里。有人请她下轿时,才艰难地道:“有没有白布?”公主袖子里也全是带颜色的帕子。

幸好程业康有,送一个给母亲扎好。长公主出轿,茫然对着都有白布的一干子人,不知道这天和地怎么了?

暖风,不再妩媚,倒如北风般刀寒如割。

守在山下的小将军余明亮满意了,上前来行个礼,不管起站,身上盔甲啪啪作响,仿佛在说这一回的大捷何等荣耀。

“见过长公主,见过大人们。大帅说,清明未能扫墓,因此来尽孝心。听说公主和大人们都过来,大帅惶恐不安,请末将代为叩辞!”

长公主气得快哭出来。

你大捷归来,难道不知道别人要接你?你中途拐到这里,分明是以大捷要挟,我们来了,你又惶恐不安。

还没有道理可讲?

此时长公主倒想求一个道理了。她忘了她在封家的案子中,做的手脚。

宁江侯在心里鄙夷,女人。上前来应付:“大帅为国为民,才致清明不能扫墓。我辈京中忙碌,竟也没有代扫。今天,权当赔礼吧。请将军带路,我们上去。”

余明亮听着还行,就带他们上山。山路,走苦了大成长公主。她有心让轿子同行,可看别人全毁装痛哭,她怎么能在这一行伤心的人中,夹上一个翠羽有凤的彩轿。

好似迎亲的和办丧事的卷到一处去了。

她只能走,渐渐的,落下在中间,再慢慢的,落到最后。宁江侯等人,就停下来等着她。今天扫墓,是公主你为首,你可不能落后面。

好容易上山来,长公主妆容狼狈,全是汗水,气又喘着,好似不见水的鱼。宁江侯张阁老上了年纪,早扶着腰溜了鞋。梁源吉一手一个扶着他们。后面的百官,也是汗流浃背,各有狼狈。

用目一看,大家又震了一下!

山上,一排排墓碑林立,一株株青松伴随。松间墓前,尽皆是白纸钱和香烛,没少一个,就看上去很是壮观。

阔加一个多月的大帅,一身黑衣,把他挺拔的好身材显露无遗。他面有泪痕,是为死去的岳父母,也是为死难的兄弟们。

面色,是肃然而有杀气的,是回想到战场血泊,生离死别。

他对长公主等人见过礼,亲自引到封氏夫妻墓前。大成长公主眼角抽搐,对宁江侯看看,见这个老头子一眼不看自己,还真的从别人手中接过三炷香,正在点燃。长公主心中难堪羞耻,把先帝念了好几遍,才接过儿子递来的香。

萧家的人全在这里,早早的就准备好祭奠东西。可见大帅这主意,是早就有的。

十一公主身披麻衣,跪在慧娘身后。妯娌们一身白衣,又跪在十一公主身后。慧娘在最前面。马明武喊:“答礼!”

女眷们叩下头来,活似这里做道场。

梁源吉当仁不让,头一个跪下来拜过。百官们三三两两的来拜,有些是不得不跪,别人都跪了。张阁老宁江侯,只行了三个礼。最后是大成长公主,她纠结矛盾,见别人都散开,只有她和程业康没拜,压抑住泪水只能上前,第一礼拜下去,不过是弯弯腰罢了,长公主泪水喷涌。

先帝,你地下有灵,可能看着我一国之公主受这种气!

她泪流满面,在别人看来是心中称赞,长公主竟然这么多的泪水,自己挤都挤不出来,只能面上肃穆罢了。

“答礼!”

慧娘郑重地叩头还礼。她不用抬头去看这些人面色,她心中充满了骄傲和自豪。钦犯?你们不也来拜祭!

这一巴掌,是自己打在自己脸上吧。

再有人过来,一一带着他们走到碑林。面对岿然的碑林,宁江侯也震撼住,随即嘘唏。别人听看到京中热闹繁华,有谁看到这里死难的人。

拜也拜了,有几个人来同萧护商议:“城里准备给大帅庆捷,您不能一天都呆在这里。”萧护也得饶人处且饶人,更知道自己这一巴掌打得他们面上都响,答应下来。喊慧娘:“我们要进城,来辞过岳父母。”

妯娌们簇拥着慧娘起身,与大帅同在坟前拜倒。慧娘哀哀哭泣,大帅沉痛地道:“可怜岳父母死得冤枉,这冤枉自在人心。今天长公主和大人们全来看来,魂灵可以上天矣。十三很是贤惠,请岳父母放心。我们匆忙成亲,不能守三年孝期,还请岳父母在天之灵,不要见怪!”

这是大帅一直耿在心头的事。

他和十三,可怎么守孝期呢?

没法子守。

慧娘痛哭不止,萧护扶她起来,温和地道:“既伤心,回去就不必出来了。”长公主微动嘴唇,她想和萧夫人和解几句,坐一会儿,现在看来不可能。

慧娘发上缠着白孝布,也就没看出来她少了一半头发,有点儿不好看。听夫君体贴自己不让出来,慧娘感爱不已,重新给萧护叩了三个头,一行人下山。

京门在即,萧护让去了孝衣,人人面上重打大捷后的欢喜,往宫中来。

一部分士兵,往西山去,一部分士兵,原就在城外驻扎,也没有进来。宫中早有酒水送过去,给他们自己欢乐。

庆捷宴,摆在宫中。早有人报给张太妃,萧大帅带着近三百个大小军官过来,包括小队长。一些职别不可能入宫的小军官们,除了对大帅感激涕零外,就是大摇大摆走出威风来,把自己满沾征尘的靴子踩在宫中甬道上。

张太妃没有担心萧帅带这么多军人进来。萧护要有异心,不会等到今天。宫中难得热闹,太妃反而喜欢了,连说:“好好,快让御膳房多备酒食,请出各宫嫔妃们来,下珠帘,我们好好的乐一乐。”

顾孝慈撇嘴过,又凑趣:“春花谢了红萏出,老菩萨,您今天可得多喝几杯。”张太妃才呵呵笑,一个女官小心地问:“九殿下,文妃贤妃请不请?”

张太妃面色一沉,为难地看看顾孝慈。自从看出大成长公主手狠以后,张太妃又诸事依靠顾孝慈不少,常和顾公公商议。这宫中庆大捷,太妃主事,就是顾公公的提议。

顾孝慈是存心捣乱的,尖声道:“既是老菩萨说各宫嫔妃,自然冷宫也有。”张太妃被逗乐,自己寻思一下道:“九殿下虽然伤残,却是先帝皇子,不好冷落他。也罢,让人请他出来,说我的话,和我坐在一起,大家热闹热闹吧。”

女官们出来去请,不去的人大家对着看看,这就是长公主在宫中,以后也不灵光了。不大会儿功夫,萧护来请安,当面回说慧娘鞍马劳顿,路上又失与调养,以后再进宫来拜见。张太妃忙让人送自己的养神汤药去,留着萧护说话,听他说先去拜了忠勇碑林。张太妃一听就明白,萧大帅这是为封家的事还在别扭。

她喊顾孝慈:“送一百两银子出去,买香烛代我也祭奠一回吧。”顾孝慈对萧护瞪瞪眼,你倒会骗钱,一百两也骗了。这样腹诽过,取银子出来交给萧护小厮。萧北来接,顾孝慈皱眉,把他们一个一个看过来:“那小鬼哪里去了?”

难道有事情?顾孝慈心陡然提起来。

萧北道:“小鬼受伤,一直发热,在府中修养。”顾孝慈紧张:“啊啊啊?哪里受伤?实在不行咱家收留他,给咱家当个小太监。”萧北皱眉:“你怎么就盼着这个?小鬼好着呢,一天有好几个丫头争着侍候,就是他年纪小,还不能受用。”

对太监说男女情事,是最大的讽刺。顾孝慈后退一步,翻个白眼儿:“那敢情好,让他悠着身子,几时生得多了,东西南北全分不清时,送给咱家当儿子也不错。”

萧北急了:“什么东西南北分不清,你骂我呢?”顾公公:“哼!”昂首挺胸走了。

宫宴齐备,大家入席时,大成长公主心中才格登一声。见一个伤残的青年,穿一件绣龙衣袍,面目隽瘦,一只手柱着拐杖,另一只手扶着张太妃。

正是软禁中的九皇子。

张太妃怜惜他是先帝血脉,照顾颇多,大成长公主也没有办法。今天见他出来,长公主眸子里一暗,有些不耐烦,张太妃太多事。

接下来,周妃满面春风先出来,张太妃也时时关注于她,不再让长公主插手内宫过多。伍思德近前拜倒:“见过母妃。”

伍林儿等兄弟要给面子,也一起过去拜倒:“见过娘娘。”周妃容光焕发,谁说这驸马不中看来着,能定国安邦,就是好驸马。

见伍思德面上有伤,而萧帅也是额头上有伤,周妃抚着胸口对太妃道:“可算太平了,这可是拿多少人命换来的。”

张太妃也怜惜:“是啊,可怜他们全受了伤。”萧大帅伤不深,却在额头这种重要地方,很能吓到女眷们。

那伤疤已结痂,通红的一条子,有些骇人。

再走出来,文妃昂然,贤妃冷淡……百官们候着她们全入珠帘后,这才安席坐下。席间,不住的夸大捷,再说到钱粮,都是发自内心的笑容。

在这百般的夸赞中,萧护离席,对着张太妃直直跪下。张太妃满面笑容:“萧卿,你有什么说的?”

“回太妃,臣等微功,不足以称道。而将士们血战,才是臣之痛心大事。臣幼年随父征战,见过多少兄弟们死伤后,尸骨不能齐全,回家后,妻儿不能照料。更有那没有成亲的人,死后连个祭拜的人也没有。臣每每想到,就涕泪不能止住。”萧护真的有了泣声,伏地道:“臣请太妃赏个恩典。”

张太妃想一想,这个人不想当皇帝就行,他还能要什么?不过是官儿?许他异姓王,已经不能再大。嗯,他想要给自己手下人封官,只能是这样。要知道现在萧帅就是要珠宝,也不能给开。他应该知道。

国库,是不能擅开的。

张太妃就道:“萧卿说来。”

“臣妻义母伍氏,一门忠勇。入军几年,死去的人伍留生……。等人。更有伍大壮,自己身负重任,还能坚持把同去将军们全尸送回。他一路滴血,步步坚持才回到臣身边。临死前只有一句话,把杨将军尸身送回。”萧护说到这里,张太妃也流下泪水:“这是个好的。”

伍氏兄弟全流下泪水。

听大帅道:“伍大壮青年未娶,以他英雄豪义,可配最贤德女子。臣闻十六公主贤德兼备,请太妃作主,许嫁伍大壮,为他守灵!”

帘后,有杯子砰然落地。还不止一个杯子。

帘子一动,十六公主跑出来,跪在太妃面前哀求:“求太妃作主,萧帅酒多了,他是胡言乱语!”

宁江侯早放下筷子,在萧护说出来请求以前,就颇为玩味。听说是这样一个请求,宁江侯倒有了微微一笑,你飞扬跋扈,能到几时?

大成长公主也摔落手中杯子,她瞬间就能明白,萧护在还击十六公主入他书房的事。一个花季公主给一个死去的人守灵,亏他想得出来。

百官们无言,他们进城前全让萧护拜祭忠勇碑林给压下去气势,又以后诸事要仰仗萧护的多。比如路通了,县官们未必就肯送钱粮来,比如以后局势再不安定,还得请出萧帅。

而郡王们在这一出子事里不闻不问,听说趁火还打劫,也让京里的官员们寒心。你们全不想送钱粮来,不想管我们的死活。

就无人说话,只有十六公主的哭求声:“萧帅胡说呢,万万不能答应他。”在殿中回响。在这哭声中,萧护从容不迫膝行转身,对着大成长公主跪着:“求长公主作主!长公主见事最明,一定会为臣作主的!”

“姑母!”十六公主慌乱地又扑过来,扑得太急,扑倒长公主面前案几,酒肴倒了一地,十六公主手紧紧攥住长公主裙子:“姑母,求您救我!”

张太妃冷静下来。

十六公主最近被人看管起来,看管的人,是大成长公主的人。前几天两个人还好着呢,十六公主不和张太妃打招呼,就自已出宫去看长公主。没过几天,两个人就生分到这种地步,事情是肯定出了的,是什么张太妃也不想过问。

而由萧护今天的举止来看,想必又有什么事针对上他。

萧护不是个莽撞人,还当着百官羞辱公主?他不是这样的人!

张太妃微微回身,对顾孝慈使个眼色。顾孝慈还没有说话,贤妃先开口,尖声在珠帘后面道:“好啊,这样的功臣,公主守灵是最应该的。”她没有女儿九公主,十六公主倒霉,贤妃平白的喜欢喜欢。

而萧护,只口口声声:“请长公主作主!长公主,您最明白臣的忠心!”

大理寺卿等正直臣子也觉得有蹊跷。

顾孝慈尖声也来了一句:“此事,长公主定能作主!”张太妃松一口气:“是是,还请长公主作主。”

她马上轻松了,横竖把先帝血脉弄去守灵的,不会是自己一力主张。

大成长公主呆若木鸡,衣衫让十六公主揪得凌乱,她痛苦的闭了闭眼。她要不答应,萧护在长跪不起。她要是不答应,只怕萧护当众把十六公主闯书房的事说出来,以后,她就更威风扫地。

萧护是她作主留下来,她可以和萧夫人不和,却不能和大帅过多的不和。

她冷漠地看一眼哭花了脸的十六公主,有气无力吐出两个字:“好吧。”

殿内的人都心中一松,不管这结局是好是坏,这事情总算可以过去,功臣萧大帅可以起来,他长跪着,真让人看着不舒服。

而十六公主,谁管她呢?

她母妃不过是个小角色,她在宫中又是个寂寂无名的人,忽然和长公主走得近,才有一些人知道她罢了。

萧护含笑叩头,伍家兄弟们一起叩头:“多谢太妃恩典,长公主恩典。”带着殿内殿外的三百多大小军官一起离席跪拜:“多谢恩典。”

张太妃在这山呼声中,就笑了。

而十六公主,绝望的让人扶下去,或者是拖下去,准备待嫁。

萧护虽然跪着,还是敏锐的捕捉到百官们的面容。赐宴结束出宫门时,他对大理寺卿说了一句:“大人不必怪我行事不端,要问缘由,长公主最为清楚。”大理寺卿也是一点就透,忙拱手道:“是是,”

谁又敢去问大成长公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8页  当前第2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0/3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少将军滚远点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