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女帝养成系统_分节阅读_第21节
小说作者:枭药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13 KB   上传时间:2013-10-30 13:18:36

  再过一阵,随着门口太监声音高昂的通传,一身龙袍的赵尚衍步履矫健的行了进来,众人起身见礼,赵尚衍照例的说一番家宴不用拘泥之类的套话,当先举杯动著,也就意味着今晚的宴会正式开始。

  早已准备好的乐师舞伶依次开始了表演,推杯换盏、歌舞升平,气氛一团的和乐。静娴边带着得体的笑容品着菜肴,便不动声色的打量着在场的皇亲,宫中妃嫔自不用说,都早已认识,生疏的倒是几位上一代的公主王爷,建国的圣太祖倒是生下了不少儿女,但这么长时间下来,活着的也不剩几位,除了在场的那位坐在上首、很是富态的康王,便只剩下如今还镇守边疆,太祖的幼子平西王了,据说这位平西王幼时便聪明伶俐,十七岁领军作战盛名初显,称得上是战功赫赫,很得圣太祖的喜爱,甚至一度要威胁到先帝当初的太子之位。但太祖圣明,许是为了牢固自己长子地位,在他正是如日中天之时,夺去了他的将军之职,封为平西王,从威望最盛的军队中调了出来,让他只带着数百名亲兵去了边疆驻防,无皇命不得入关。这位平西王很是平静的接受了他父皇的命令,但他自从去了西疆却真的从此再未离开过一步,哪怕是先帝即位,太祖驾崩,都拒不入京,便是赵尚衍也从未见过他这位传说中的皇叔。

  相较之下,一旁的那位康王就实在很是平凡了,年过半百,相貌平庸,挺着圆滚的将军肚,即便已经脱了外袍,额上依然渗着细密的汗珠,虽年纪不小,但性致不减,素日里诸事不理,最爱的却是隔上几月便往王府里添上几房侧室王妃,而且不计出身,士农工商、甚至妓子节妇,只要合了他的眼,只要他能纳的进来,可算得上是生冷不忌。后院热闹到何种程度,只从看着坐在康王身旁一脸“相敬如冰”的正妃身上也能看得出,静娴只瞧了一眼,便叹息一声,将目光从康王那里收了回来,对他不再留意。

  先帝那一辈只留了这两人,当今的皇帝赵尚衍一代如今还存着的皇族也并不多,当初权势滔天的卫氏扶持赵尚衍上位时,便已经除去了当时除赵尚衍之外的一双皇子,这其中便包括了赵尚衍的太子长兄,以及母亲出身世族的二皇子,留下的除了赵尚衍便只剩了一位公主,与赵尚衍倒也算亲近,如今也已年过三旬,招了驸马,据说感情甚好,算是琴瑟和鸣。

  这么看来,在场的皇族这边应是没什么顾虑,倒是那位镇守边疆的平西王,就实在危险了些,虽说这几十年都未曾入关,似是与盛京相安无事,但万一朝堂出了什么大事,可实在难保这位戎马疆场的王爷会不会出手弄出什么动静,倒是不得不在意几分。

  静娴这边慢慢思量着,对面的赵泽书则是有些着急的看着这边的赵烟儿,如今宴会已近一半,按理说该是他们几个皇子送贺礼的时候了,以往没有赵烟儿在,自然是他这个长子直接开头便是,但这会出现了赵烟儿这个长女,在贺贵妃手下长大,一向小心谨慎的赵泽书便不得不多考虑几分,本想按着长幼顺序,等着赵烟儿送出后再轮到自己。可现在看着赵烟儿丝毫没有起身的打算,就实在是有些无奈了,又等了片刻见她依然面无表情的坐着,终是下了决心自己站起了身,从桌后绕出,向主位的赵尚衍深深做了一揖。

  见此在场诸人自然明白了这每年都要见一回的场景,当即都消了声,带着善意慈祥的笑看着殿中的大皇子。

  “父皇,儿臣不才,新春佳节,只仔细临了《大学》一本,聊表心意,祝愿父皇万岁,恭贺我赵氏江山千秋万代!”赵泽书虽身形还小,但态度认真,声音清朗,倒也很像是那么一回事。

  随着大皇子这话,一旁自然有宫人恭敬的将赵泽书临的书呈了上去,赵尚衍接过随手翻了翻,倒也算温和,带着笑意夸赞了几句字还不错,日后更要好好上进与师傅们请教之类,大皇子自是认认真真的答应了,赵尚衍也便摆手让一旁的魏九行回赠了些惯例的小金锭与几本圣贤书。

  这般赵泽书的贺礼送过,接下来便自然轮到了长公主赵烟儿。迎着众人的目光,烟儿起了身,一言不发的上了一级台阶,径直行到了赵尚衍的桌案前,低头从怀里掏出了一物件,便那般自个举起送到了赵尚衍的眼前,本来还满面笑意鼓励的赵尚衍,在看清楚烟儿手中的东西后,面色却是忽的一僵,愣愣的似是不知该如何反应。本就一直注视着烟儿的众人见此更是暗中奇怪,皆是挺直了身,尽量不失态的伸直了脖子,只想瞧清楚着长公主手上的到底是什么东西竟会让皇上如此反应。

  位置靠后的妃嫔应是看不到,但挨着赵尚衍主位的静娴却是看得分明,只是在看清的一瞬间心头也是一跳,烟儿送上的是枚玉佩,从这看瞧不清图案,但能看出玉质应是上好的,在灯火的照射下如汪透绿的湖水一般。这是玉佩,自然便称不上是赵烟儿亲手准备,但这不是重点,要紧的是那玉佩是碎的,棱角分明的断成了两截,躺在烟儿葱白的手心里,明晃晃的扎着赵尚衍的眼!

  作者有话要说:特别感谢黑线酱和12506177炸的地雷,来扑倒抱一个∩_∩!

  ☆、晋江原创首发

  静娴看清后心头一跳,立即回头看向了身后的赵恩,却见他此刻也是满面的震惊诧异,显然这事也并不在他的意料之中。只是无论如何,事情确实是已经出现了,烟儿也确实是记在她名下,这任由公主在新春之时为父皇送上断玉的后果,她也不得不担起来。

  静娴心里叹息一声,瞬间想的明白,站起了身正打算出席请罪时,赵尚衍则是忽的反应了过来,面色虽还依然阴郁的很,却到底未曾发怒,反而伸手盖住了烟儿白嫩的手心,将玉佩拢住拿起,隐在了桌下,语气波澜不惊:“极好,烟儿日后也要好好修四德知礼仪,为弟妹做一好榜样。魏九!”

  一旁伺候了赵尚衍几十年的魏九行自是他主子的意思,当即便在脸上扯起了喜庆的笑,从一旁小太监的手里接过回礼,单膝跪地捧到了烟儿眼前。赵烟儿看他一眼,这回倒是未曾再做什么出格之事,老老实实的接过这铺着明黄锦锻的小木盘,回到了静娴身旁。

  皇上这态度显然是不想将这事闹大,静娴自然也是配合的立即止住了即将要弯下去的膝盖,顺势改成了弯腰将赵烟儿手中的回赐接过,牵着她的手带回了坐上,看起来倒也算正常。将手里的东西转交给绿柳时,静娴大致扫了一眼,不是惯例的小金锭,而是几个金制的小佛像,不过手指大小竟铸得眉目分明,光亮精致,一旁配的也不是女四书之类的圣人训,而是一副纯金的九连环,很是夺目。

  这副与众不同的压岁赏赐,还真是有心了,静娴心里思量着,应是皇上吩咐特意准备的,谁知竟遇上了这样的事,不过即便如此,赵尚衍也依然未曾翻脸反而在为烟儿掩盖,果然这卫皇后的独女,在他心里确实与旁人不同!

  与赵尚衍离的远些的妃嫔皇亲显然都还没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而离得近些,看清了这一幕的人见皇上这态度却也不敢多言,殿内一时竟忽的有些静默。直到又是一贯善于圆场的庄婕妤轻轻软软的开了口,让她怀里的柔婉童声稚语的背了一首“清平世”当做贺礼,皇上也松了面色夸赞几句,这才算将此事揭过,晚宴的气氛又渐渐热闹了起来。

  这事过后,晚宴进行的算是平静无波,直至夜幕深垂,赵尚衍最后起身端起了酒盏,以一番庆贺新喜的言辞,在在场诸人的恭敬配合下,结束了这场晚宴。

  看着赵尚衍和她的皇姐与康王说着话,静娴带着烟儿,随着退出的妃嫔出了殿,特意将脚步放慢,等得前后没什么人,正想问问赵恩这是怎么回事时,身后远远的忽的出现了念语的身影。

  “刚才那是怎么了?你起身怕是打算请罪来着?”念语声音依然平淡,但语速要比以往快许多,多少泄露了它主人的焦急。

  静娴安慰的抚了抚她手臂,摇头示意没事,接着又看向了身后的赵恩:“公公可知烟儿刚刚送出的是什么东西?”

  赵恩这时满面的褶子似是皱的更紧了,叹息一声:“鸳鸯环玉,皇上那应也有一块,两块拼到一起便正好是一幅鸳鸯交颈,皇后病发那会生了气,将这玉砸成了两截。”

  赵恩说着顿了顿,低头看了眼烟儿,目光里带着怜惜,接着说道:“公主脸上这伤,也是那时皇后用这玉划的。”

  静娴闻言看着烟儿此刻面无表情的脸颊上还未完全消尽的,那道寸长的浅浅疤痕,也是一顿,半晌也只是默默点了点头,答应一句:“原来如此。”

  赵恩这时却又躬下了身:“这事是老奴不慎,不防公主竟会临场换了贺礼,还请娘娘恕罪。”

  静娴连忙扶起了他:“公公客气了,这本就是当初你我谈好的事,静娴得了公公那般助力,本也该担当起这些事。”

  赵恩顺势起身,看着她像是与念语有话要说,便又慢慢说道:“那便劳烦娘娘,老奴就先带着公主回了。”

  “好,天怪冷的,莫冻着烟儿,我与丽贵人说几句话,随后便回。”

  静娴和念语立在原地,等着赵恩烟儿一老一少的身形消失在拐角,这才慢悠悠的也动了步,刚才一番话念语也大致明白了事,扭头对她轻声问道:“皇上可会因此怪罪你?”

  静娴略笑了笑:“或许会教训几句吧,不过我还有用,又不是什么大事,皇上也不会将我如何,不必在意。”

  “你也不容易。”念语垂眸,又抬头看着前路说道:“皇后大丧之礼过去了,父亲那边怕是又会将立皇贵妃为后一事重提,你小心些。”

  “我知道,会小心的,还劳你记挂了。”静娴看着她面带笑意。

  念语却是依然蹙眉,带些自责的苦笑着:“多少借着你如今淑妃的权势才能在这后宫这般安然度日,你这般处处小心,我却是置身事外,连与你结党固宠都做未曾,不过说两句担忧记挂,除了好听,还有什么用处?”

  这倒是事实,若没有静娴着意护着,别的不说,起码内务府便不会将念语这个无宠的贵人放在眼里,在贺贵妃的示意下,说不得还会使些手段让她过的不那么舒坦。这般相比之下,念语对静娴的帮助就确实显得薄弱了些。

  静娴看着念语便忽的笑了起来:“你为这个自怜个什么劲?若是为了结党我也不会来找你了,方嫔、庄婕妤,哪怕是叶昭仪都比你有用些,可谁让她们没你丽贵人这般清丽脱俗呢?”

  念语一愣,嘴角也带了些笑意:“罢了,是我矫情,还招来了你这一顿调笑。这一切,只当是我欠你,能还得了还好,若不能,也只好接着欠到下辈子。”

  “怎会?日后总有需你帮忙的时候,何况,”静娴说着又压低了声音:“何况,我也总不会就这般看着你这辈子都消磨在后宫,做德妃第二。”

  念语目光带着诧异,张嘴似是想说明什么时,静娴却又打断了她,笑着说道:“好了,再过会怕是皇上会来我宫里,得先回去了,过几日有空我再去延玉宫寻你。”

  念语便也合上了嘴,答应一声看着静娴脚步不停的上了暖轿,自个也慢慢往延玉宫行去。

  静娴回了未央宫便径直去了烟儿的住着的偏殿,再见着烟儿时她已脱去了鲜红的外袄,换了一身家常的素色里衣,静悄悄的坐在榻上,低着头一动不动。静娴看着她想了想,叹口气上前蹲到了她身边,看着她圆亮的眸子,轻声问道:“烟儿,为什么要挑这个时候把你母后的玉佩给你父皇?”

  赵烟儿抬头,灯下看起来比平常更加精致漂亮,面白如玉,眉目分明,漆黑的眸里有倒映的烛火跳跃着,添了几分诡秘,半晌后,竟然一字一顿的对静娴开口回答了这问题:“母亲,让我,给他。”

  这是静娴第一回听见烟儿说话,确实和太医说的一样,太久没开口,声音像是初学般,没有十岁少女该有的甜美软糯,反而很是生硬怪异,还有几分嘶哑。静娴闻言一顿,一时间也不知该说什么,停了片刻方才慢慢说道:“那也实在不必特意挑在这个时候……”

  烟儿说罢却是又将头低了下去,并不理会她,静娴话没说完见这也就住了口,又过一会,还是站起身,揉了揉额角,不放心的交代着:“今晚或是明日,你父皇应会来见你,若问起这事,你哪怕还和以往一样不说话不理他都行,可别再做什么惹他生气了。”

  烟儿低着头,也不知是听进去了没有,却是真的现在就和静娴刚说得一般一丝反应也没了。遇着这么个小祖宗,静娴真是没了办法,不禁一阵头疼,叹息了一声。恰好在此时,门口也响起了皇上驾到的声音,静娴这会已不指望烟儿会有什么反应了,自个直接举步出了门,还未行到殿门口,便看见了赵尚衍明黄的龙袍。

  赵尚衍也行的很快,静娴还没行下礼,他便已到了眼前,脚步一顿,对着静娴扔下一句:“朕先去看烟儿,你先等会。”不等她反应便不停的进了内殿。

  静娴转身看着还不停晃动的门帘,神色不明,赵恩也站在门口,脸上带着担忧。

  静娴立着等了会,对赵恩开口说道:“公主年幼,皇上心里又还记着皇后,应无事的。”

  赵恩有些勉强的笑了笑,点了点头:“娘娘说的是,老奴只担心公主那性子会……”

  “啊——”赵恩话还未完,便又被殿内传来的一声尖利叫喊打断。两人皆是一愣,回头看向了声音传来的内殿,此时已消了下去,但依然能听出是烟儿的声音,高昂尖刻,带着种撕破般的凄厉,只这一声,静娴便猛地回想起了当初在凤仪宫内听到的,卫皇后那癫狂的叫嚷,此刻烟儿与她简直如出一辙。

  听了近十年这声音的赵恩,对这动静自是比静娴更是熟悉,瞬间便紧皱了眉心,面色忽的严肃阴沉,第一回透出了些当了数十年大内总管总监的威势。

  这一声叫喊消下去后,内殿里又没了声响,再过一刻钟,赵尚衍便行了出来,面无表情的行到了静娴身旁,沉声说道:“烟儿幼年丧母,性情与一般孩子不同,记到你这就是想让你多留心照看些,不是为了让她越发怪异的!”

  静娴立即俯身跪地:“是,臣妾失职,请皇上降罪。”

  赵尚衍垂目瞧她一眼,口气依然严厉:“虽不是你亲生,既已记到了你这,也算是你的女儿,便只为了规矩,也该好好教导。”

  这话里的意思就已很是严重了,静娴抿唇,恭敬的以额触地:“是。”

  赵尚衍却不再看她,摆袖从她面前走过,带着浩荡的依仗渐渐消失在了未央宫的夜幕里。绿柳抚抚心口,长出口气般的弯腰将静娴扶了起来,心有余悸的小声说道:“主子,皇上走了。”

  赵恩也扶了她一把,有些迫不及待的拱手说道:“连累娘娘了,忙了一天,您先回去歇歇,老奴进去瞧瞧公主。”

  静娴顺着绿柳的力道站起,对赵恩点了点头,继而转身看着门口脸上慢慢露出了一丝苦笑,今日这事她确实算是遭了池鱼之殃,只是一向冷静克制的赵尚衍却因此失态到这般地步,就实在让她诧异了,看来卫皇后母女在赵尚衍心里的分量,比她想象的还要高些。

  “小姐?”绿柳叫了一声。

  静娴回过神,对她笑笑,开口吩咐道:“好了,咱们也回去吧,赶紧帮我卸了这一身的东西,实在是重的累人。”

  ☆、晋江原创首发

  无论何时何地,在国人眼中,这辞旧迎新的年节总是比普通节庆要更重视些,盛京中更是如此,上至天子,下至庶民,都已为这新年准备了许久,只待这新春的到来。

  按着祖宗留下的规矩,上天之子的皇家在这个时候,要做的规矩仪式自然也更是繁琐隆重。刚刚结束的大年三十晚上的是家宴,相比之下还算简单。大年初一清早,前朝是满朝文武与皇帝的贺喜朝拜,后宫中便自是静娴与贺贵妃代皇后之职接受外命妇的拜见,在这之后还有一系列的祭天祭祖,宴请赏赐,几乎一刻都不得闲。不过这样的忙碌倒是多多少少掩下了些静娴似是有些失宠的事实,即便如此,后宫里的有心之人也已在默默算着,自清平殿家宴过后,皇上已有近十日没在踏足过未央宫了。

  当事的静娴倒是对此并不在意,确实如她对念语说得一样,她如今对赵尚衍还有用,尤其是在这个卫皇后国丧已过的时候,何况也并不是什么大事,若非卫皇后对他的影响的确是大了些,以赵尚衍的平日的处事心性,应是连这几分迁怒也不会有。不过也只是如此了,赵尚衍并不是放任自己一时冲动做事的人。

  这时的未央宫内,静娴正看着她几乎从未见过的舅母李氏,心内有些奇怪,面上却还是带出了敷衍的笑。算起来面前这一身正装的妇人是娘亲嫡亲长兄的正妻,她也该叫一声舅母,虽是外祖家,这般关系却也算是亲近。

  可在静娴这这么多来的记忆里,自外祖母去世后,以往母亲还在世时也只是每次年节才带她回一次娘家,也都呆的不久,最多一个下午便会回来,并不怎么眷恋。

  而即便是同住京城,母舅夫妇最后在静娴娘亲生清桦难产去世时,与外祖父一同到齐候府对她说过些不痛不痒的关怀话以后,也是再未见过。哪怕是清桦坠水得了痴症时,她这舅舅也并出现为她亲妹妹留下一双可怜子女讨个说法,而事实上,当初就是舅舅在母亲葬礼上出现不久后,父亲才又迎进了此刻的继母何氏,造成了这一切的开端。

  因此这会静娴看着面前的舅母,虽还算不上记恨,也实在是难生出什么亲近的心思来,只不过因明面上名声,不得不客套几句。静娴低头抿了口清茶,接着抬头对她问出了正题:“舅母怎突得想起了递牌子来看看我?可是家里出了什么事?”

  ?李氏如今已年过三旬,不过打扮的仔细倒并不显老态,身形偏瘦了些,一身六品安人的敕命夫人朝服穿在身上显得有些小气,不过神态笑容都很是合宜,恭敬里透着几分长辈式的慈爱:“哪里,家里都好着呢,不过是大过节的,你那舅舅想起自个没福气的妹妹,又觉着娘娘这会虽是花团锦簇的,可这俗话说了,一入宫门深似海,到底和家里不同,这么一想起来啊,心里就实在是放不下,这才让我来瞧瞧娘娘。”

  虽说这话实在是假的很,静娴却也没必要这般戳穿落她面子,只是淡淡的笑着:“还劳舅舅记挂了,不知外祖父最近身子可好?”

  李氏轻声说道:“公公刚入冬时得了场风寒,好在请了大夫看后开了药吃着,慢慢也就好了,到底是年纪大了,身子总不像以往。”

  “嗯,好了就好,外祖父年纪大了,是要小心些。”静娴并不怎么在意的答应着,莫说她,便是母亲与外祖父也并不如何亲近,倒是外祖母常听母亲提起很疼她这女儿,只可惜去的早,静娴想起生母,神思有些恍惚,不过也只是片刻,回过神便想了什么,扭头对绿柳吩咐着:“去库房把那几枝百年的山参都找出来包好。”

  绿柳答应着退下了,静娴这才对李氏说道:“皇上赏下的,我一时也用不着,舅母带回去留着给外祖补补身子。”

  李氏也未推辞,笑容满面:“公公见着了,定会高兴的很,到底还是嫡亲的外孙女,就是不同。”

  外祖父怕是已经连母亲的脸都不记得了,更何况她这外孙!静娴心里冷笑着,面上却还是云淡风轻的又端起了茶盏,一言不发。毕竟她可不会相信李氏忽的进宫来的目的是真的想她,只是她也并不在意,在等会若面前的李氏还不开口,她便打算送客,想来李氏应该比她着急。

  果然,再坐一阵,李氏面上就带了些犹豫,诺诺的像是有话想说,静娴见状,让屋里的下人都退了出去,带了笑先对李氏开口:“舅母可是想与娴儿说什么?都是一家人,您莫拘泥。”

  李氏放松了些,仔细斟酌般慢慢开了口:“来前夫君告诉我,娘娘您这会虽正是盛宠的时候,可在这宫里越是受宠,日子却越是要小心,何况还有皇贵妃娘娘那般威势。在内宫里总是局限了些,娘娘您若是有些什么在宫外要做的,总是一家人,我们说不得还能为您尽些绵薄之力。”

  静娴瞬间恍然,若说她齐候府是既清且贵,多少在盛京中还有些地位的话,外祖何府可算是真正诗书传家的清寒之门了,外祖父为人严谨教条的很,科举入仕后便是穷翰林、国子监教授,一步一步的凭着资历在即将告老之时熬到了国子监祭酒,这地位虽让人尊敬可却实在是没什么实权。当初母亲去世后便立即将庶出的何氏送来,想来舅舅多少也是存了些不能与好不容易拉上的候府生疏了的心思。

  想想舅舅的心思,今日舅母来得目的也就明了的很,年纪不轻却依然还只是个无权的六品光禄寺寺丞,以舅舅那性子怕是有些着急了,这才想到了她。

  静娴想明白后,也有了打算,面上的笑意加深了些,对着面前的李氏笑道:“无事的,若是皇上想,长乐宫那位早就成了皇后了,也不会到现在也还是皇贵妃。”

  李氏闻言面上一窒,正在心里琢磨着这意思是不是婉拒时,便听过静娴又轻声开了口:“可舅舅说得也对,天有不测风云,这一家人本就是该相扶相助的。”

  静娴说罢,看着李氏变轻松了些的面色,又接着加了一句:“舅母若是得闲,能常进宫来看看娴儿才好。”

  这话意思的意思就已很是明显了,李氏当即满面笑意的连连答应,又与静娴闲话几句,将这事敲定,方才很是满意的在静娴的吩咐下被福全送出了宫门。

  看着李氏的身形从门口消失,静娴方起身回了内室,绿柳也在后跟了进来,帮着静娴把为待客带的几个不轻的发饰卸了下来,有些疑惑的问道:“小姐,那便是舅夫人?可在候府时从未见过呢,难不成并不常来往?”

  “来往也是有的,只不过都是去见何氏罢了,你跟着我自是见不着。”静娴说罢,从镜中看见绿柳瞬变得嫌恶的面容不禁笑着,又问了一句:“你可是觉得我这会应该落了她的面子,好好嘲讽几句?”

  “我知道小姐待她这般客气总是有道理的。”绿柳有些闷闷的说着,接着语气里还是带了些不忿出来:“可舅老爷也忒无情了点,当初在府里不说来瞧瞧小姐少爷,这会小姐成了淑妃她们倒是知道凑上来!”

  “各取所需罢了,这样也好。”静娴叹息一声,后妃不能干政,而已她的目的却又不得不牵扯前朝,这种时候最方便的自然还是借助家里宗族,可父亲那性子,想来不会帮她做这些,清桦更不用说,或许再过上十几年会是她不小的助力,可这会还实在是太小了些。家里不行,既然舅母主动示意了,外祖家倒也不错,总是比一丝亲缘没有的旁人方便些。

  静娴想罢,起身走到了窗边,自个动手将窗棱支起,往窗外望去。这时正月将要过半,年节也已只剩了个尾巴,雪自年初便停了下来,虽还依然冷的很,但阳光明媚,天气很不错。静娴眯着眼,便忽的瞧见了皇帝御用的明黄华盖正远远的向这边行过来,便不禁一愣,比想象的要早些啊,心里感叹着转了身,对着绿柳苦笑着:“走吧,准备接驾。”

  虽隔了十几日,赵尚衍的态度却依然如以前一样,温和随意,似是三十晚上对静娴的教训根本不存在一般,见此静娴自也是配合的将这事揭过,小心的将满心不安,只恐情郎疏远不喜,如今又暗自欢喜庆幸的小女儿姿态表现的淋漓尽致。赵尚衍至今日后,又是依然对静娴盛宠不衰,后宫中有关淑妃因触怒天颜失宠的留言,也便因此不攻自破。

  而在皇宫之外的国公府上,贺国公夫妇也是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国丧已过,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两件事,一件自然便是心忧已久的长女立后,另一件却是早已口头约定好的,三女念绮与永定公世子的婚约也可以正式定下,心忧幼女的贺夫人对这事牵挂自然不用说,便是要借此与柳定公联姻同盟的贺国公,对这也比寻常儿女的婚事添了几分重视。

  只是两家的婚约还未来得及正式定下,赵尚衍的一道圣旨便忽的打破了这商量已久的打算。

  国公贺氏嫡出三女念绮,上久闻贤良之名,特召进宫伴驾,封四品贵人。

  ??

  ☆、晋江原创首发

  这样的圣旨一下,不止国公府,整个盛京都因此生出了不小了波澜。也怪贺夫人虽然早于柳夫人商量好了念琦与永定公三子的婚约,但到底只是两家私下里的口头约定。当初本想着念琦年纪还小,年底先定下婚约再过一年念琦也刚好及笄,再正式下聘,谁知刚好遇上了皇后殡天,天下大丧,这事自然是不好再提起。好不容易等得皇后的国丧除了,还未来得及开始三书六正,皇上的圣旨便这般突如其来下到了国公府,瞬间打破了贺国公夫妇原本的打算。

  召三女入宫,看似隆恩,但凡是有些脑子的人又岂能不清楚,这是敲打警告,盛京中诸多豪门世家都在小心观望着,看着贺柳府对皇上这动作是要如何应对。毕竟便是贺柳两家再早有默契、心照不宣,便是连满京的官员诰命都对这婚约有所耳闻,但婚书一日未定,念琦就一日还算是待字闺中的少女,皇上也就算不上强夺臣妻,国公府也就没有丝毫理由抗旨拒绝。

  盛京城西的国公府内宅,随着宣旨钦差仪仗的离去,刚刚在父母眼神的警告下不甘不愿接下圣旨的念琦,这时却是正满面气愤,语气坚决,几乎是吵囔般的对着她母亲大喝着:“为什么要让我接旨?我不入宫!不入!”

  贺夫人看着自己一向娇宠的幼女,眉头紧锁,眼里是满满的忧虑,顾不得理会吵闹的女儿,面带期盼的转身看向了自己的丈夫。抚着自己长髯的贺国公这时也是面目严肃,坐在太师椅上似有所虑,一言不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页  当前第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4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女帝养成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