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惊悚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清明上河图密码6:醒世大结局_分节阅读_第63节
小说作者:冶文彪   小说类别:惊悚悬疑   内容大小:437 KB   上传时间:2020-03-10 19:35:17

  张用烧的是“极”字。

  他将那页纸烧到一半,扬手抛向空中,朗声道:“万事向上莫至极——富莫至极,精莫至极,奢莫至极,贪莫至极,骄莫至极,狂莫至极,得意莫至极!”

  陆青烧的是“爱”字。

  他沉声道:“爱物则贪,爱荣则鄙,爱安则怯,爱命则懦。唯愿世人,能见天之高,不落卑与骄;能见心之明,不堕昏与乱;能见岁时之无涯,不生忧与惧。”

  尾声: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终于画完了那幅画。

  金人攻破汴京后,宫中画师尽都被拘押。那时,张择端只粗描出一道初稿。他带着那初稿,跟随数千人一同北上。

  到了燕京,一个金人官员将他召了去,问他:“你在画宣和三年清明那天正午图景?”

  途中,张择端已受尽暴虐,不敢抬头,只慌忙点了点头。

  “抬起头,瞧瞧我是谁?”

  他怯怯看了一眼,顿时一惊。那人三十来岁,身形魁梧,眉眼舒朗,容貌酷似一人——王伦。

  “对,我便是那紫衣客真身赫鲁。我召你来,是要你画完这幅画。”

  于是张择端便被留在赫鲁府中,每日只潜心画那幅画。

  其他那上万人,到达燕京时,男亡一半,女死三成。剩余之人,有技艺者尚能存活,富贵子弟大多降为奴隶,又不善活计,受尽鞭挞。不到五年,十不存一。女子分入大家,犹有生理;其余则十人九娼。更有许多被卖给西夏、高丽,再无音讯。

  张择端幸而得赫鲁善待,衣食丰裕,不受惊扰。

  从宣和三年清明起,前后整整用了十年,他终于画完。不满五十,须发尽白。

  道君皇帝当年只命他画虹桥一带,他得知那梅花天衍局后,发觉卷入其间的,何止虹桥两岸。被那场纷乱牵扯进来的人,从虹桥向两头不住延伸,东到郊野,西到东水门内。

  在汴京那几年,他每日在东水门内外,向人询问清明那天正午的情形,不断画下草图。然而,兵乱之中,这些草图尽都亡失。他只能凭自己心中所记,将当日那些人一个个画了上去。

  古往的画作中,从未有过如许多人,而且,其中绝大多数都只是寻常人。但再寻常,也都是人,哪一个不是活生生的性命?众生平等,同经了这场生死浩劫,性命便是性命,哪里有高低贵贱之别?

  画上任何一个人,他都不敢轻忽,觉得一旦自己画下,便能保住那人性命一般。

  只是,他虽记性超群,却毕竟隔了数年,当日那些人中,牵涉进梅花天衍局的近四百人,他都记得,其他无干者的样貌,却极难忆起。他苦恼数日,忽然想到自己曾向五绝打问,当天未在场却牵涉进来的人。那些人的姓名,他全都记了下来,并尽力一一去寻访过。即便当时已经死去,也向亲旧询问,画过大致样貌。于是,他将那些人的面容填到了图中无干者的脸上。梅花天衍局所涉八百多人,大都画到了图中。

  图成之后,赫鲁来赏看,边看边连声赞叹:“与我那天所见,果真是一毫不差!好!好!好!你去五国城见一个人,得有他题词,这画才真正圆满。”

  赫鲁命一个军卒带着他骑了马,向东北方赶去。行了一个多月,才到了一座荒僻小城,不到九月,这里已草枯叶尽、黄尘扑面。城中只有百余户人家,并无城墙,只在街口立了个旧木牌,上写:五国城。

  那军卒带他来到一座土墙院落,走进去,见一群粗服妇人在院里切萝卜晾晒。房舍倒不少,一圈有几十间,却都是黄泥土房。他们走近正中一间略大些的房间,里头传来嘶哑读书声。

  张择端跟着那军卒走了进去,见一个身穿旧紫锦长袍的老者手执一卷书,正在屋中踱步诵读。那老者听到脚步声,转过了头,面容黄瘦,神情有些呆闷。

  张择端细看了两眼,双手不由得抖了起来,眼里也顿时涌出泪来。他忙扑通跪倒,连连叩首。

  那人是道君皇帝,才满五十,竟已苍老至此。

  “你起来⋯⋯”道君皇帝仔细瞅了一阵,“你是张⋯⋯张择端?”

  “正是微臣。”

  “哦,好,好。”

  那军卒傲声说:“我家大人要你在一幅画上题字。”

  “哦?什么画?”

  张择端忙从背袋里取出画轴,展开一截。

  道君皇帝一眼看到,目光顿时定住,随即颤个不住:“东水门内,香染街口?房中太暗,去外面!”

  张择端忙跟着走出屋去,与那军卒一起将画全幅展开。

  道君皇帝由左至右,缓移脚步,盯着画中街景人物,细细浏览,嘴里不住发出啧啧之声。行到中央,他目光忽而顿住:“虹桥?梅船?这是我叫你画的那幅?”

  “是。”

  “汴河,汴京,梅花天衍局⋯⋯”道君皇帝眼中闪出泪花,嘴唇也不住抖动,良久,才抹掉泪水,“卷起来,去屋里。”

  张择端忙卷起画,又跟着走回屋中,见窗边有张粗木桌,摆着笔墨,便过去将卷首展开一截,铺到桌上。道君皇帝提笔蘸墨,手却抖个不住,连呼了几口气,才凝住神,慢慢落笔,虽仍是那自创的瘦金体,却不再如兰叶秀逸,一笔笔涩硬了许多,如同银钩沉沙、玉剑埋尘,写下五个字: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收起那画,又含泪跪地,拜别道君皇帝,随着那军卒回到了燕京。

  赫鲁看到道君皇帝题字,大喜,将那幅画收藏起来,给了张择端一纸通关文书,又赏赐了一匹马、百两银,放他回乡。

  张择端家乡在山东琅琊东武,他离乡多年,家中早已没了亲人。除去家乡,唯有汴京居住最久,那里或许还有些故人。他便赶往汴京,沿途所见,尽是荒村废城,行一整日,见不到几个人。途中撞见了一伙盗匪,将他的马和银子全都抢走,只留了些干粮给他。

  他一路步行,跋涉半个多月,终于来到汴京东郊。沿着林间土路,来到汴河边时,他顿时惊住。

  哪里还有汴河?河道中挤满淤泥,只剩浅浅一些水流。河边生满黄草枯藤,将那些柳树掩尽。两岸那些店肆尽都不见,只剩一些焦黑残垣断墙,隐没于荒草间。那座虹桥也只剩两边残破断桩,唯有十千脚店河边那根木桩还立在那里,顶上那只候风铜凤在夕阳里徐徐转动,发出吱扭吱扭声。

  张择端怔在那里,泪水不由得涌出,口里不住喃喃念道:“没了,没了,尽都没了⋯⋯”

  他不知自己还能去哪里,茫茫然穿过荒草,坐到虹桥那断桩上,呆望着对岸那只铜凤,心中一片昏蒙。

  再看这满目萧瑟荒败,不由得长叹一声,幸而画了那幅《清明上河图》,那赫鲁看来十分喜爱,应会好生珍藏。这虹桥两岸景致没了,还有那幅画,若是有幸能留存下去,过百年千年,世人或许仍能看到。那时之人,看到这画,只见满纸繁盛安乐,不知这里曾经过这等劫难,更不知这劫难始自何处⋯⋯

  他心头翻涌,不由得悲声吟出一阕《清明上河词》:

  路断魂亦断,水收泪难收。

  衰翁独向衰草,白发哭神州。

  落叶归心何处?故国凋残难认。夕阳落城头。

  秋风吹不尽,江山万里愁。

  皇城灯,汴河柳,虹桥舟。

  八厢盛景,七十二店醉歌楼。

  十里御街锦绣,百万人家烟火。只道无时休。

  一霎风光尽,冷月照荒丘。

  附录1 《清明上河图》流传简史

  《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生卒年月不详。

  1186年,金人张著在图后留下第一条题跋:“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藏者宜宝之。”张择端生平及《清明上河图》流存始末,至今仅见于此71字。

  张著生平亦不详,曾于金泰和五年(公元1205年)“以诗名,召见应制,称旨,特恩授监御府书画。”

  元灭金,《清明上河图》藏入宫中秘书监。

  1260年,装裱官匠以赝本偷换真本出宫,售予某贵官,又被保管人盗卖给杭州人陈彦廉,陈随即转卖给江西人杨准。

  1352年,杨准在图后留下题跋,记述得图经过,并感叹:“当事时,城外内之金帛珍玩,根括殆尽,而是图独沦落至今,逾二百年而未甚弊坏,岂有数耶!自时厥后,其地遂终不睹汉宫,而困于战争且日甚,虽欲求卷中所图仿佛,有安可得矣。呜呼!”

  1365年,李祁题跋称,图为静山周氏家收藏,并言:“观是图者,其将徙有嗟赏歆慕之意而已乎,抑将犹有忧勤惕厉之意乎!”

  元亡入明,《清明上河图》辗转于官宦人家。

  1461年,吴宽题称,图在大理寺卿朱文征家。

  1491年、1515年,明代著名文臣李东阳先后两次题写长跋,详记此图在明代中期流传始末:弘治以后,朱文征将它出让给华盖殿大学土徐溥。徐临终时,赠给李东阳。李东阳感慨:“且见夫逸失之易而嗣守之难,虽一物而时代之兴革,家业之聚散,关焉,不亦可慨也哉!噫,不亦可鉴也哉!”

  1524年,兵部尚书陆完收藏此图,并作题记。陆完亡后,其子售予昆山顾鼎臣家。不久,此图为奸相严嵩所得。其间流布各种传闻,严嵩父子为得此图,强夺陷害忠良。严嵩势败,家产籍没,《清明上河图》再度藏入宫廷。

  1578年,图为太监冯保私藏并题跋。

  入清后,《清明上河图》复又转入民间,先后为陆费墀、毕沅等人收藏。

  1799年,毕沅死后,家产被籍没,图被收入宫中,录于《石渠宝笈三编》。

  1911年,末代皇帝溥仪将《清明上河图》等大量珍贵书画带出宫,存于天津租界张园内。

  1921年,溥仪将《清明上河图》等文物转运至长春伪满皇宫。

  1945年,溥仪逃亡,宫中失火,《清明上河图》散落民间。

  1948年,长春解放,解放军干部张克威收集伪满皇宫流散珍贵字画十余卷,其中便有《清明上河图》。

  1949年,《清明上河图》调入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存。

  附录2 《清明上河图密码》参考史料

  古代典籍:

  1.《周易》

  2.《论语》

  3.《诗经》

  4.《道德经》

  5.《孟子》

  6.《庄子》

  7.《孙子兵法》

  8.《道藏》

  9.《金刚经》

  10.《坛经》

  11.《宋史》(元)脱脱、阿鲁图等

  12.《三朝北盟会编》(宋)徐梦莘

  13.《续资治通鉴长编》(宋)李焘

  14.《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宋)杨仲良

  15.《宋史纪事本末》(明)陈邦瞻

  16.《宋会要辑稿》(清)徐松

  17.《东都事略》(宋)王称

  18.《续资治通鉴》(清)毕沅

  19.《皇宋十朝纲要》(宋)李埴

  20.《宋朝事实》(宋)李攸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5页  当前第6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3/6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清明上河图密码6:醒世大结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