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惊悚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最漫长的那一夜(第1、2季)_分节阅读_第52节
小说作者:蔡骏   小说类别:惊悚悬疑   内容大小:411 KB   上传时间:2016-05-23 20:36:16

  冬至这天我去上过坟,老人们说今晚不应该出门,是鬼魂出没的节日。

  半小时后,我和肖皑在外滩观光平台碰头了。

  没错,漫天凛冽的风雪中,黄浦江已凝结成一条水晶般的玉带。我们瞪大双眼,不是做梦,也不是精神错乱。结冰的江面像半透明的镜子,完全凝固在今晚的某个瞬间,再也没有波涛汹涌,没有泥土味的水汽,没有潮汐的起伏。江面上残留各种吨位的船只,有从太平洋另一端来的艨艟巨轮,有从苏州河来的小小驳船,全像被点穴或定格,被冰层封锁在江心或岸边。对岸陆家嘴钢铁森林的灯火,在冰面上发出五颜六色的反光。

  跟我们同样闻讯赶来的,是刚从夜场里出来闲得蛋疼的年轻人,像大叔的都是摄影发烧友,举着各种长枪短炮狂拍一通。

  趴在栏杆上的肖皑说:“那么多年来,我拼了命找寻的,并不是黄浦江底下的藏宝箱,而是我们的白雪公主。”

  失踪的白雪?

  “嗯,二十年了啊!我读大学的时候,专门去过黑龙江,找到白雪家里。她的父母也多年没见过女儿了。但我相信,无论她在天涯海角哪个角落,一定会再出现的——而且,就是在这里!她失踪的当天,在黄浦江边看到她的,肯定不止轮渡公司那几个人。我想,只要每天在黄浦江边上寻访,就可以找到其他目击者,不管她是死是活还是怎样,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黄浦江,漫天风雪的凌晨,看着他有些发红的眼眶,我唯有沉默。

  我莫名地想起松花江。几年前,我去哈尔滨签售《谋杀似水年华》。恰是十一月,松花江已经封冻。我住在兆麟公园边上,子夜时分,独自去江边溜达。我大胆地走到冰面上,脚底下还算结实,滑溜溜的很有趣。我从没滑过冰,小时候一度流行的旱冰鞋都没穿过。冬夜,我在松花江上走了半小时,还脚底打滑摔了一跤。我丝毫没感觉冷,反

  而心里头热腾腾的。第二天,我去了几十公里外的呼兰,渡过传说中的呼兰河,拜访萧红故居。在萧红童年住过的屋子前,有尊她的雕像,汉白玉的,雪一样白。那个民国女子,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手里拿着一本书,肚子里不知怀着谁的种,就像黑白照片里的那张脸,我站在她的面前,却有种异样的感觉,似乎她正在幽幽地看着我,雕像里那双眼神。对视的刹那,她活了似的,让我有些恐惧。

  那里头有她的灵魂。我相信。

  回到冰封的黄浦江边,肖皑呵着白气说他最后一次见到白雪,是在她失踪前一天。

  那天是她的生日。

  白雪在东北读书晚,比我和肖皑早出生一年。她看上去也更成熟,胸啊屁股啊都发育得很好,不知道的人以为她快要高中毕业了呢。当她和肖皑一起走在街上,即便不是白雪公主和一个小矮人,至少也是大姐姐带小弟弟的节奏。

  那一夜,肖皑请她看了场电影,陈凯歌的《霸王别姬》。他是冲着张国荣去的,最后看得眼泪汪汪,而白雪看到一半就睡着打呼了。

  电影散场,她收到了神秘包装的生日礼物,是一双崭新的冰刀鞋。

  白雪兴奋地跳起来,真的很漂亮啊,女款的,粉红色,不锈钢刀刃,像古龙的第八种武器。

  上海买不到这种东西,肖皑有个远房亲戚在东北,就这么托人邮寄包裹来的。这双冰刀鞋,用掉了他一个月的零花钱,还差几十块钱是问我借的。

  白雪把冰刀鞋放在脚上比画几下,果然英姿飒爽。最近她牢牢盯着气象预报,冷空气南下,接连几场小雪,气温在零下三度左右。她在等待黄浦江结冰,坚信会有那么一天。

  二十年来,肖皑始终没有忘记那一夜。

  那是白雪公主的生日,也是他们的最后一面。

  “蔡骏,现在你看到了吧?白雪说得没错啊,黄浦江真的会结冰耶!当初,是我们这些人孤陋寡闻。你不会相信的,白雪失踪以后,我查过许多史籍资料,黄浦江确实有过冰封的记录!

  “最严重的一次在明朝正德元年,黄浦江足足冰封了一个月。那冰层厚得不但可以走人,还能跑马推车,人们正好省却舟楫横渡之苦,直接从冰上往来穿行。有户人家办喜事迎娶新娘,踏冰而行走到一半,冰层突然断裂崩塌,一百多号人敲锣打鼓乐极生悲而全灭——而今新娘的骸骨依然埋葬在江心吧。其次是清朝咸丰十一年,那年冬天太

  平军猛攻上海,突然遭遇剧烈的风雪,黄浦江冰封直至次年正月十四日才融化。寒冬拯救了盘踞上海的洋鬼子,无数太平军战士变成冰雕冻死在郊外,否则上海早就被忠王李秀成攻克了。最近的一次是光绪十八年,十二月初二,上海的最低气温零下十二摄氏度,徐家汇枳雪深达三十厘米,黄浦江苏州河全部结冰,‘累日不开,经旬不解’,这件事距今已有一百二十多年了……”

  肖皑给我看他抄录在手机里的资料。

  他把半个身子探出栏杆,最大限度接近黄浦江冰面,大声说:“所以啊,我和白雪一样固执,一辈子都在等待今晚的降临。”

  “白雪!”

  肖皑突然尖叫,不是内心呼唤,也不是低温下的幻觉——而是在黄浦江对面,浦东陆家嘴那边,距离江岸不过十来米,雪白如镜的冰面上,有个姑娘正在滑冰。

  真——的——是——白——雪——啊——

  就像二十年前,上海市普陀区五一中学,初二(2)班的白雪公主。依然高挑与苗条,两条细长有力的腿,裹着白色的滑雪衫,脚上穿着冰刀鞋。

  冰刀鞋。

  黄浦江上的白雪公主。

  她在冰封的江面上随心所欲,西岸外滩的古老建筑,东岸陆家嘴的摩天大厦,变成钢铁与水泥的白色山谷。风雪吹乱她的头发,江两岸无数的观众,正在欣赏她的冰刀鞋。

  我的初中同学肖皑,为最漫长的这一夜,已足足等待了二十年。

  他不想只做观众。

  白雪公主近在眼前,小矮人Come On Baby!

  肖皑挣脱我的阻拦,整个人翻越栏杆,纵身一跃,跳下黄浦江。

  我惶恐地把头探下江面,他并未摔死或淹死,而是双脚打滑地站在冰面上,向我挥舞胜利的手势,灯光照亮小小的个头。

  ”快回来啊!”四周响起警察的高音喇叭,呵斥在黄浦江冰面上的人立刻回来。

  但他不在乎,从外滩向陆家嘴跑去,踩着几小时前还是滔滔江水,而今却是晶莹剔透的冰面。白雪就在对面,脚踩锋利的冰刀鞋,冰面上划出两道清晰的印子,穿花绕步出一组神秘图形。

  白雪公主和她的一个小矮人。

  空旷的黄浦江上,除了被困住的船只,就只剩下他俩了。这一夜,冰面上的世界很大很大,又仿佛小得微不足道,如果她是白雪的话。

  肖皑接连摔了好几个跟头,额头在坚硬的冰面上磕出了血。除了鲜红的血,还有眼泪在飞。

  凌晨四点,身后的海关大厦钟楼敲响。亚洲第一大钟,响起《东方红》旋律,几十年来从未晚点,小半个上海都能听到。而我亲爱的同学,已经冲到黄浦江江心,正对着苏州河口最宽阔的那方冰面。

  还差几十米,就要触摸到记忆中的白雪了。

  黄浦江上的玄春子,嘴里欢快地哼着——

  这就是我要的冰刀鞋,一步两步,一步两步,一步一步似爪牙,似魔鬼的步伐,摩擦摩擦,摩擦摩擦,在这光滑的地上,摩擦摩擦,摩擦摩擦……

  女孩才意识到背后有人,冰刀九十度垂直,站定在冰面上回头。

  她看到了他,依稀,似曾,相识……

  突然,他脚下的冰面撕开一道细细的裂缝。

  玄春子惊恐地尖叫,在东北长大的她,清楚这意味着出大事了!

  肖皑也感到危险,但不知怎么办。转眼间,裂缝变成无数道细纹,化作一张密密的“蛛网”。

  一片大大的雪花,坠落到眼底。他并不管脚下变化,继续向白雪走去。玄春子继续尖叫,撒开一双冰刀,往陆家嘴岸上逃命般滑去。

  似魔鬼的步伐,摩擦摩擦,摩擦摩擦……

  男人的两条腿,自然追不上女孩的两只冰刀。

  黄浦江两岸,成千上万围观的人,一齐发出尖叫、咆哮,或祈祷。

  四分之一秒后,肖皑脚下的冰面碎了。

  等到我重新睁开眼睛,冰封的黄浦江上只剩个大窟窿,翻腾着水汽。

  再见,我的同学肖皑。

  黄浦江底,平日混浊的泥水,在冰冷中清澈了许多,他竟能看清水下的一切——在一团古老的淤泥间,闪过某种微亮的光,那是女孩飘扬的发丝,乌黑丝绸般鲜艳夺目,栩栩如生,好看得很…

  你好,白雪公主。

  你好,小矮人。

  白雪在水底微笑着,还是穿着那件白色的滑雪衫,脑后扎着俏皮的马尾,一条深蓝色的运动裤。她的胸口,挂着昨天刚收到的生日礼物,漂亮的粉红色女款冰刀鞋。“谢谢你啊,可爱的肖同学。”初二那年冬天,真的很冷很冷。虽然,她是在黑龙江出生的,但那儿即便零下几十度,仍然大多天气晴朗,夜晚缩在火炕上很暖和。无法忍受上海的冬天,那种每个毛孔都是冰冷阴湿的感觉,像剪刀慢慢绞碎你的血管和神经。她寄居在姑姑和姑父家里,住在最小的阁楼顶上,只有个屋顶上的老虎窗为伴。那张自己搭出来的小木床啊,都不够她伸直双腿的。冬天里没有任何取暖设施,家里总共只有一个热水袋,却是要留给表妹用的。她总是半夜里冻醒,满脸鼻涕还有眼泪,仿佛快要熬不过去。短暂的寒假开始了,她却不想回东北去过年,虽然很怀念在松花江上滑冰的日子。她曾经发誓再也不回去了。她总是看着气象预报,不时跑到黄浦江边。上海的冬天越来越冷,根据在东北长大的经验,按照这样的体感温度,早就应该结冰了。而黄浦江与松花江差不多宽,她相信再等不了几天。

  于是,生日过后的第二天,也是那年上海最冷的一天,她来到黄浦江边,静静等待江面结冰的刹那。

  只不过,她和他等待了足足二十年。

  冬至第二天,狂暴的风雪停了。

  上海的早晨,太阳照常升起。

  昨晚黄浦江的结冰封冻,距离上回过去了一百二十多年,但只持续了七个钟头,冰面就差不多全部融化,如此短暂。

  冰面开裂的过程,整个上海已万人空巷,几千万人挤满黄浦江两岸,个个高举自拍神器,顺便刷刷朋友圈。固体流冰只漂浮了半个上午,便被奔流的江水吞噬,正午之后就再无影踪。

  如昙花一现。

  黄浦江上无数海鸥飞来,成群结队,你追我逐,像是举行什么仪式。不少停在冰冷的水面上,大概一夜冰冻过后,江底的鱼儿都活跃了吧。

  公安局的船只忙着打捞,几个蛙人正在下水——肖皑坠落冰窟的位置,恰是黄浦江江心最深处。古时候,泥沙冲刷出了陆家嘴,形成锐角三角形的大转弯,而锐角正对准苏州河口。几百年来,河水与江水互相撞击,在中心掏出无底洞似的漩涡,竟有二十九米之深。

  不止是在外滩,整个黄浦江的上下游,许多警察和城管出动,到处打捞搜索尸体——还活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肖皑可能随波逐流被冲到了吴淞口,进入长江的泥沙深处,也可能被潮汐带到上游的松江、泖港,乃至淀山湖……

  作为落水者的朋友,也是出事时的第一目击证人,我来到水上公安分局。

  码头边浮动的小房子里,我见到了玄春子。

  她还认得我。

  在警方的反复询问下,她的脸色都发白了。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跑到黄浦江上滑冰?

  玄春子说她刚过来几个月,在上海没什么朋友,早就憋坏了。她从小就会滑冰,又在滑冰俱乐部工作,昨晚听说黄浦江结冰了,她就带了冰刀鞋出门。她住在浦东一边,到了陆家嘴的江滨绿地。那里有亲水平台,她天生胆大,试着检验一下,根据这个温度,感觉冰面很结实,就跳下去滑冰了。

  听起来,无懈可击。

  第二个问题,掉进冰窟窿里的人跟她是什么关系?

  玄春子两手一摊,表示完全不认识,从小到大都没见过那张脸。她也搞不清楚,对方为何突然冲过来,并叫她一个陌生的名字。

  什么名字?

  白?雪?好像是吧。

  警察叔叔问白雪是谁?

  我不知道。玄春子当然也没看过《十六岁的花季》。

  她说,凌晨四点,当那个人冲到黄浦江的中心,几乎要抓到她的瞬间,只觉得这家伙好奇怪啊——个小个子,却是个怪蜀黍(叔叔),看起来很激动,一边乱叫还一边飙眼泪。

  警察叔叔,那个小个子,是不是个变态狂啊?玄春子最后问了一句,思密达。

  她不是白雪。我想。

  天黑时分,肖皑重新出现在我面前。

  他躺在公安局的验尸房里,已被冰凉的江水泡肿了,灌满水的肚子鼓鼓囊囊。

  蛙人是在黄浦江的正中心,陆家嘴与苏州河口的交汇点,昨晚肖皑坠落冰窟的位置,也是江底最深的漩涡里,捞出了他的尸体。

  随着肖皑一起出水的,还有一个锈迹斑驳的铁皮箱子。箱盖开着一道缝隙,尸体的左腿脚踝,正好嵌在半开的箱子里,所以他始终没有浮出水面…..

  尸体的怀里还抱着某样奇怪的东西。

  像是鞋子,又像是刀子,上面依稀可辨是粉红色的。

  在冰水里溺亡的肖皑,死去的双手钢铁般坚硬,死死抱紧了这个物体。法医和警察费了好大的力气,差点让尸体的胳膊骨折,才把它取了出来。

  忽然,我明白了这是什么。

  冰刀鞋!

  用清水冲刷了一遍,剔去各种污垢与垃圾,或许还有肖皑的人体组织,一双冰刀鞋出现在了停尸房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9页  当前第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最漫长的那一夜(第1、2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