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一品丹仙_分节阅读_第123节
小说作者:八宝饭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2.2 MB   上传时间:2023-07-02 21:56:44

  将木匣打开,里面正是吴升要的三种灵材。

  吴升将三种材料也配比出来一份,整理好后取出丹炉,东篱子点了点头:“这尊丹炉不错。”

  当然不错,龙泉宗炼虚级薛宗主的宝物——祖率圆周炉,能差得了?这可是当年濮台会盟时,死鬼云济厚着脸皮公然图谋的好东西!

  吴升笑了笑,开始生火。他如今真元雄浑,用不着再倚仗天然之火炼丹,有实力完全使用自己的真火,掌控时才能更加入微,这也是丹师中高手与庸手的区分标志。

  火起后,吴升回忆着东篱子的投料顺序,开始投入第一种丹料玄鹰羽。一边控火炼制,一边以太极球观想,感受着玄鹰羽中几种灵力的分离程度。

  差不多了,再投第二种,同样以太极球监控着分离和再融合的状况。

  接着是第三种……

  投料时,也根据丹炉中的炼制情况不时改变着真火的输出。

  东篱子一言不发,缓缓坐在丹炉边,盯着丹炉,盯着真火,在真火的跳动中,目光不知看向了何处。

  直到吴升开炉,一股糊味散出,这炉丹炼废了。

  吴升开出废丹后没有失败的自觉,而是望向东篱子。

  丹虽然炼废了,但那是熟练度和成丹率的问题,整个炼丹的过程,吴升完成得很出色。

  东篱子好似才回过神来,轻轻叹了口气,道:“四十年前,老夫和阳皋比丹,炼的就是这玄鸟丹。此丹一月一服,可助人修行轻身之法,服丹半年,来去高下立涨两成,服丹三年,遁法大成的可能,或加一倍之机,为中品一等。燕伯侨出题,老夫当场炼成,故此胜了。”

  吴升点头:“了不起!希望有朝一日,晚辈也能如此。”

  的确了不起,别看只是一枚中品灵丹,却是现场出题,现场创制,现场炼成,比按照丹方炼制上品灵丹难了何止百倍,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

  东篱子道:“你当然炼不成,与丹法无关,境界使然。要做到这一步,不仅是丹方的问题,还有道,没有道的领悟,只是照方炼制,丹中自然无道,即便练出来,也是没有灵性的丹。”

第八十七章 秋雨半山坪

  这是东篱子在感慨中告诉吴升,真正的丹师,必须摸索出属于自己的丹道,将领悟的丹道炼制进灵丹中,如此才算真正的灵丹,才能当场解题、当场研创、当场炼丹,而且是当场炼出独特的高品位灵丹。

  吴升沉思片刻,低头:“谨受教!”

  东篱子点头道:“明日早饭不需用粥,要饼,干饼。”

  吴升愕然。

  东篱子起身离去,留下吴升继续琢磨,如果自己能做到当场解题、当场研创、当场炼丹,梦寐以求的九转一气丹当然也就不在话下,还用得着苦求丹方吗?

  可惜东篱子话语中的意思,还是指向了修行境界,境界不到,对道的领悟达不到这个层次,就谈不上这一点。

  实际上吴升正在走的也是这条路子,比如冬笋丹、化疗丹、护脉丹、驱虫丹等等,都是自行研创,但既做不到当场研创,针对的又大多数都是普通人、普通修士、普通修为,比东篱子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当夜相安无事,次日一早,吴升将烘烤的干饼送进东篱子屋中,却见东篱子正在整束衣冠,穿得非常隆重。

  东篱子没有用饭,而是将干饼以布包裹,放进食篮,食篮中还有一个酒葫芦。

  出门看了看天色,取过墙上的斗笠背好,正要去背食篮,食篮却被吴升一把抄起来背上。

  东篱子看着吴升不说话,吴升道:“前辈打算出游?晚辈同去。话说晚辈至后山已有些日子了,却一直没出去走走,就当和前辈出游,嗯,秋游!”

  东篱子没有反对,当先出门,吴升和他并肩前行,绕行篱笆墙,向后山深处行去。

  穿行于树林间,东篱子继续捡拾地上掉落的松果,边走边打出去,击打在树干上,发出嗒嗒的闷响。

  吴升看了片刻,也捡起松果,目标却是东篱子抛出去的松果。他真元可以外调,松果去速甚疾,准头又好,后发而先至,将东篱子抛出去的松果一个个击飞、击碎。

  “中!”

  “再中!”

  “还中!”

  “我打……再打……哈哈……”

  “前辈知道这是什么玩法吗?打飞碟,晚辈家乡的玩法,哈哈!”

  东篱子无语,停手不抛了,歪过头瞥着吴升不说话。

  吴升叹了口气:“前辈当真无趣得紧。”

  东篱子见他不再击打,这才继续有一搭没一搭的继续打松果。

  吴升安静的看了一会儿,再次跟着抛了起来,却没有击落东篱子的松果,而是控制落点,将松果抛向东篱子松果相同的方向,紧挨着落下去。

  几十颗松果抛出去,吴升愣了愣,停手驻足:“前辈,这是……树化成精了吗?”

  他刚才忽然看见前方一棵松树向旁边挪了几步!

  东篱子却没搭理他,继续前行。

  吴升眨了眨眼睛,松树依旧挡在眼前,并没有移动分毫。

  自己眼花了……

  吴升追上去,继续跟着抛松果,这回留了几分心思,抛的时候更加专心致志了。

  果然……

  吴升疑惑着来到眼前阻挡住去路的一棵松树前,小心翼翼的伸手过去拍了拍——奇怪,分明是普通的松树,可为何自己眼中,它和刚才那棵松树一样,向旁边挪动呢?

  吴升再次追上东篱子,继续抛了片刻,慢慢进入状态,这回他不再停下,眼中只有松果,任凭那些挡在前方的松柏,好似脚下生足一般,纷纷挪动着前后左右四下闪开,在眼前自发开辟出一条通途。

  直到某个时刻,忽然一头撞上了某棵大树:“哎?”吴升捂着额头,奇怪的望着这棵松树,刚才分明没有啊,怎么这树自己挪过来了?

  再看时,自己站在一道悬崖边,脚下就是十余丈深的水涧,他刚才好悬没栽下去!

  东篱子回头看了他一眼,开始攀爬眼前的山峰,吴升掉转方向跟了上去。

  这是古龙山第八岭后山的一座山头,山头并不高,也非绝顶,很快就攀越了过去,然后是下一座山头。

  每一座山头都如龙身的一节脊骨,山上覆盖的一块块巨岩,就好似鳞甲,由此构成一条蜿蜒巨龙。八岭便是八条亘古长存的巨龙,因此而名古龙山。

  攀爬到午时,于某处山头上回首向南,吴升看见了东篱子日常攀爬的最高峰绝顶,这是巨龙蜷卧时隆起的某处关节,再往南的更远处有两道山脊,好似两支龙角,两支龙角之间,是建立了数十座殿宇屋舍的前山,也是龙头。

  由此下到山谷时,东篱子没有再行攀爬,而是向左侧拐了个方向,来到一座山坪前,这里形如巨龙展现出来的一处软腹,左右两侧和身后都处于裹护之中,眼前开阔处则视线极佳,可见远方的郢都平原。

  这片山坪有石牌坊,牌坊内有石道,正中央是座包头石墓。

  东篱子向吴升索要包裹,就在墓前将干饼和酒葫芦摆上,取出三炷燃香点了,在袅袅青烟中整束衣冠,恭敬祭拜。

  吴升连忙后退几步,凝视墓碑,墓主人名“宋毋忌”。他没听说过这个名字,但从立碑的刻记上读到,立碑之人正是大丹师桑田无,桑田无称其“吾师”,附碑的名姓里,也有东篱子。

  待东篱子祭拜完毕,吴升也跟着祭拜一番,其后陪着东篱子将灰草扫拾干净。

  扫完墓后,他坐到东篱子对面,东篱子将祭拜的酒葫芦收回来,跟墓碑上、坟头上倒了半葫芦,自己饮了一口,递给吴升。

  吴升饮了一口,眼望山下辽阔的郢都平原。此时天际压着沉沉阴云,秋风萧瑟,偶尔飘落一丝雨滴。

  雨丝渐渐绵密起来,却都不大,如牛毛般吹下来,在脸上、脖子上、手腕上扎出丝丝凉意。

  两顶斗笠都戴了起来,坐看良久,吴升问:“三天后是宋老前辈忌日?”

  东篱子哼了一声:“今日祭。”

  吴升问:“前辈不想和大丹师会面?”

  东篱子却答非所问:“你不是丹论宗弟子,你所学也非丹论宗之道,你到底是什么人?”

  吴升默然片刻,道:“因缘巧合,入山呈丹,更因缘巧合,入后山侍丹。”

  东篱子问:“那么多因缘巧合,丹论宗知道吗?”

  吴升想了想,道:“我只为学丹,丹论宗知不知道,与我无干,总之晚辈没有恶意。”

第八十八章 挑明

  秋风萧瑟、秋雨绵绵,坐在山坪上,身后是石墓,身前是风雨中的郢都平原。

  一葫芦酒很快就饮完了,东篱子虽然戴着斗笠,但身上已经湿透,比不得吴升,吴升以真元遍布全身,秋雨被隔着一层,落不下半分。

  吴升向东篱子道:“晚辈创制了一种护脉丹,就在丹架上,可梳理脉络,利于调息,前辈看见了?”

  东篱子道:“雕虫小技。”

  吴升笑了笑:“虽是雕虫小技,但您这位方家大可改良,看看能否创制出适合前辈的丹方,到时我为前辈炼制,心智之症虽难治疗,总不能这么耽误下去吧?若有好转,大丹师也可为前辈解开封印的真气,前辈今后也不至于受这风吹雨打之苦。”

  东篱子变脸:“我哪里有心智之症?胡说八道!”

  吴升笑指东篱子:“一般都不会承认的,这便是症状之一。”

  东篱子怒道:“你们才有心智之症,小王八蛋,会不会说话!”

  吴升道:“易怒,翻脸比翻书快,脾气暴躁,还说没有?”

  东篱子愤然道:“老夫从小就是如此,你懂什么?”忽而又失笑:“老夫跟你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说这些做甚,你愿意当老夫心智失迷,那就失迷好了。”

  吴升歪着头打量老头片刻,点头道:“我明白了。”

  东篱子等了半天也没见他说下文,忍不住追问:“你又明白什么了?”

  吴升道:“心智有问题的人,通常说不出最后这句话……前辈究竟是因何被封禁气海?”

  东篱子道:“看来你是真不清楚,不清楚的好啊,还是不要搞清楚了,否则对你不好,这样可以活得久一些。”

  这回轮到吴升追问:“前辈什么意思?”

  东篱子嘿嘿道:“没什么意思。”

  吴升问:“虚言恫吓?”

  东篱子无所谓:“你愿意这么想也不错。”

  “前辈这样,就很没意思了,无趣得紧。”

  “什么有意思?那就说些有意思的,你真是松阳来的丹师?”

  “自然,当初入后山时,景师不是告诉过前辈么?”

  “那老夫且问你,松阳城北有条河,叫什么河?”

  吴升扔过去那份绢本:“自己看,盖着县尹大印,能有假的?”

  东篱子接过来看了,皱眉:“还真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34页  当前第1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3/5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一品丹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