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尘缘_分节阅读_第4节
小说作者:烟雨江南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31 MB   上传时间:2013-04-15 12:31:53

  云舞华冷冷一笑,古剑去势不减,狠狠击在了三件法器之上!客栈中乍然响起一声轰鸣,随即似乎每一个角落都充斥着滔滔玄色冥河之水。冥河波涛汇聚一道,突然激起一道滔天巨浪!破烂不堪的龙门客栈再也经不得这般摧毁,喀喇喇一阵脆响,骤然化成漫天的碎木破瓦,四散纷飞。

  惟有那旗杆屹立如初。

  此时后厨中传来两声惨叫,只见那掌柜的和掌柜夫人被冥河之水冲得高高飞起,旋即远远地摔落在地。但见他们手脚抽动几下,就再也不动了,随后几十个雪白包子噼噼啪啪地掉落在周围。他们本来见势不妙,躲在后厨中瑟瑟发抖,求神念佛,可没想到那云舞华如此霸道,一剑之威波及百丈,他们又哪里躲得开去?

  顷刻间浪消涛收。那高瘦汉子面如土色,呆呆地看着点在自己咽喉上的古剑天权,哪敢稍动?他手中玉尺早已断成两截,两位同伴手中的法器也同样一分而二,彻底毁了。天权剑上隐隐罩着一层吞吐不定的黑气,剑锋上的黑气偶自那高瘦汉子喉头掠过,即会留下一道细细血线。

  云舞华手腕微颤,天权古剑锋利的剑尖当即划断了那汉子的咽喉,然后冷道:“现在你可以去向漱石先生交待了。”

  那高瘦汉子脸色铁青,只是一迭声地道:“好,好。云仙子,这一剑之赐我记下了,咱们后会有期,我们走!”说完,三人一脸恨意,掉头腾空而去。

  一剑断喉,于寻常人是不治之伤,但对这些修行有成之人来说,只是些皮肉外伤而已。但纵是如此,回去后也得调养十天半月。

  云舞华毫不理会腾空而起,摇晃着向远方飞去的三人,转而望向景舆仙子,道:“把人留下,你走!”

  景舆仙子轻笑一声,忽然退了一步,一把将那少年提起,然后方道:“你就如此缺男人吗,连这样的少年都要打主意!不过他现在落在我手,你若向我动手的话,我就先杀了他。如果你一定要抢人,那就抢个尸体回去吧!”

  云舞华黛眉又慢慢竖起,冰指一分一分地握紧古剑天权,冷冷地道:“师父只交待我带人回去,可没说是生是死。你想杀他,尽管动手。”

  话音未落,古剑天权又荡出滔天冥河巨涛,向景舆席卷而去!

  景舆大惊,万没料到云舞华说动手就动手,而且古剑来势猛恶之极,她又哪敢硬接?情急之下,她一把将那少年挡在身前,想以此作为护身符,好避过这一记势无可挡的剑斩。

  云舞华唇角微翘,又流露出一丝冷笑,她手一紧,天权剑骤然发出一声清吟,去势不减反增,直直向那少年的胸膛刺了下去!看这去势,剑锋不必及体,单是那冥河剑气就足以将两人洞穿。

  景舆无奈之下,只得将那少年推开,自己则足下生起淡红烟雾,如鬼魅般飘向另一侧,这才堪堪避开古剑一击。

  说来也怪,那少年一离开景舆之手,通体烧灼之痛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神志当即清醒过来。可是他被景舆一把推飞,去势又疾又重,转眼掉落在地,又摔了个七昏八素。他自少操劳,身体硬朗,为人又乖觉,当下咬着牙,强忍剧痛,悄悄爬起,就欲找个时机溜走,远离这是非之地。

  就在不远处,他只望见一片茫茫黑气,间中又有一抹火红游走不定,显是云舞华和景舆正在激斗不休。景舆所修道法以挪移变化为主,因此尚能不显败象,只是她不敢硬挡古剑天权,那么落败也就是迟早之事。

  云舞华似是没耐心与她纠缠,突然脱离战圈,遥遥一剑向那少年拦腰斩来!剑锋虽在数十丈外,但那一道道翻涌而来的冥河波涛足以将这全无仙法道功护体的少年腰斩千次。

  景舆大急,皓腕一抖,一枚翠镯如电飞出,抢在冥河波滔前挡在了少年身前。翠镯与冥河波涛一触,当即碧光大胜,宛若一面铜墙铁壁,将涛涛冥水生生挡下,只是波涛散尽时,翠镯上早已裂纹遍布,失了光泽,显然已是毁了。

  景舆不及心疼翠镯,因古剑天权若天外飞龙,骤然出现在她面前!景舆只来得及骂一声:“小贱人,你好歹毒!”根本无法闪躲。

  为今之计,景舆别无它法,惟有硬挡,她一声清叱,余下两枚翠镯脱腕飞出,转眼化作轮盘大小,一前一后迎上了古剑天权。两团碧华一闪而逝,景舆最后两枚翠镯也化为齑粉,但天权古剑遭此一阻,去势终是慢了一分,让景舆堪堪避过一劫。

  云舞华显然不欲就此罢休,挥剑又上,这一次杀得景舆完全没有还手之力。短短功夫,景舆就数次遇险。

  此时那少年惊魂甫定,见二人又斗个不休,立刻拔腿就跑。他埋头疾冲百步,忽见前方不远处不知何时又有十余人现身。这些人有男有女,各负不同法器,依身上服色来看,显然分属三方。

  此时一个长须文士望着少年,皱眉道:“难道是他?”

  他身旁一位中年女子低声道:“师兄,你看那景舆与云舞华争斗得如此厉害,必是这少年无疑,她们的眼力可不差!”

  长须文士点头道:“此言有理,先带他回山再说。”

  此时旁边一位身披青色长袍的老者拈须道:“李天君此言差矣。七圣山虽然声名显赫,但若这样就想带人走,未免有些不妥。”

  长须文士嘿然转头,道:“罗道君,本山此次志在必得,莫非云霞洞府准备拦阻不成?”

  老者笑道:“光是云霞洞府,当然无力阻拦天君的好事。可是既然这小子如此重要,说不得只好不讲道上规矩,要和玄香谷联一回手了。”

  长须文士面色一变,转头向另一群人望去。玄香谷多为女子,香火不盛,势力远不及七圣山,但玄香谷道诀变幻莫测,颇难应付,若配合偷袭,最是适宜不过。

  三派一齐到来,本就各怀鬼胎,现下既然说破了口,当下各取法器在手,一时间剑拔弩张,情势紧张之极。寂静中紫气突现,也不知是谁先动了手,三派中人纷纷飞上半空,刹那间光芒乱射,法器纵横,斗得精彩纷呈。众人皆知时机紧迫,多拖延一刻,就会多一些对手到来,因此均抱定了速战速决之心,出手即是绝大威力的杀招。

  那少年呆立场中,一方是云舞华与景舆死斗不休,一方是三派乱战成群,飞射而出的宝光轰雷都有莫大威力,击打得地面土石纷飞,他又哪敢从战场下方穿越而逃?

  景舆此刻已是左支右拙,她本来道行就较云舞华输却一分,又为对方用计毁去三枚翠镯,此刻更无一物可以稍阻古剑天权,若再不逃,再过片刻就可能香消玉陨。她情急之下,张口叫道:“贱人,你就算杀了我,也无力应对七圣山、云霞洞府和玄香谷三派!还不若你我联手,先抢了人走。”

  云舞华剑势丝毫不缓,只淡然道:“你既然叫了我三声贱人,那我即要在你脸上先刻上三剑再说。”

  景舆无奈之下,只得手心掐诀,红光一现,已闪出百丈之外。

  云舞华回首一望,见三派之人虽斗得火热,眼见得这边既已停手,下手也都缓了下来。三派中很有几个厉害角色,特别是七圣山天君李之曜,一身修为已到了气定神闲、宝光不显的地步,不易对付。别看三派现在打得火热,一旦云舞华动手抢人,那三派十有八九会联起手来,且先应付了她这大敌再说。

  她略一沉吟,已知今日之势,凭她单人独剑已难将这少年带走。当下再不犹豫,将天权古剑竖于眉心,以左手五指轻抚剑身,口中颂诀。须臾,云舞华颂咒已毕,骤然清叱一声,一剑引动滔滔天外冥河之潮,横跨百丈长空,汹涌向那少年击去!

  “万万不可!”

  “快救人!”

  三派中人惊呼之声此起彼伏,断断没有想到云舞华如此狠辣,竟然会向这少年下手。然则三派人中自然有本领出众之人。呼声未落,数个道行高深之人早已飞身而起,迅疾如电,挡在那少年之前,首当其冲的正是七圣山天君李之曜。那些赶不及的也都各祭法器,企图凭借一己绵薄之力,将云舞华来势猛恶之极的剑势挡上一挡。

  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料到云舞华刚刚发出如此威猛的一剑,居然尚有余力,一剑之后又是一剑。只是这一剑改换了对象,非是对着那少年去,而是向三派中人拦腰斩来!

  滔滔滚滚的玄色波潮再度汹涌而出,席卷天地,朝着三派中人奔将而去。众人当即齐齐色变,眼见波涛这威,心知难以招架。要知道,道行高深的已飞身去扑救那少年,差一等的也都祭出了法宝,哪还有余力自保?眼见这一剑破空而至,众人惟有凝神提气,拼着修为大受折扣,强以自身苦修而来的真元护体,硬挡此剑了。

  此时李天君已飞至少年上方,他借得众人之力,当空一展手中的七宝云霓伞,一道斑斓的七彩虹光源源不断泻出,瞬时形成一道光壁,立于少年之前,堪堪将那滔滔冥河之潮挡在少年身外,让那少年免去生命之虞。但他也未曾预料到云舞华竟有余力发第二剑,当下又惊又怒,赶紧收伞飞身,掉头就去救援同门。他心知此时回头,为时已晚,众人怕是难逃破体之祸。现下惟有期盼同门能够凭借自身修为在她剑威下支撑片刻,他方有时间赶回施救。但道行最弱的两个同门估计怎也脱不了身负重伤、道基受损之局。所幸的是总算让那少年免成云舞华的剑下亡魂,也算略胜一筹。

  世间无常,十之八九难如人意。李天君刚刚飞身回转营救同门之时,云舞华天权古剑再起,竟又挥出了第三剑!

  天权古剑此刻漆黑如墨,挥动之际又是一道波涛涌出,奔腾如雷,直向那少年袭去!

  李天君耳闻雷动之声,当即大惊失色,再也无法维持平日里淡定从容的冷静面容。要知道,他适才挡下了第一剑已是吃力非常,这其中还借助了众人之力。云舞华能有余力再发第二剑,虽令他吃惊万分,倒也还可接受。但是云舞华竟还有力发第三剑!

  此姝之修为,真是浩如烟海,深不可测。

  隐在远处的景舆目睹战况,面色苍白,血色尽失。她这才知晓,两人刚才之战云舞华并未倾尽全力,想必是顾忌着暗中窥探的诸派。否则哪还有她在此旁观的份儿,怕是早已香消玉殒,魂飞魄散。

  云舞华连发三剑,三派中人俱是黔驴技穷,只剩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他们乱成一团,自顾不暇,哪还有余力去顾及那少年?眼见着他就要被这冥河之水消肌化骨,蚀魂夺魄,万载不得超脱。

  当此情势危急之时,空中忽然传来一声叹息,一个有若洪钟般的声音响起:“善哉,善哉,云仙子年纪轻轻,杀机竟如此之重,想必在古剑天权下已有不少冤魂吧?”

  话音才起,少年身上即浮起数个梵文大咒,又有一层金光乍现,灿若琉璃,将其身包裹得密密实实。金光刚起,冥河之涛即已冲来,与金光撞在一起。陡然间,那数个梵文大咒光华骤盛,势如奔雷的冥河之涛顿时声收势歇,有若退潮的海水。随后,干脆消失得无影无踪。而那数个梵文大咒也光彩不再,瞬间暗淡下去,难觅踪迹。云舞华这惊天一击,终还是被挡了去。

  须臾间,少年之生死几度逆转!所倚者,福耶?祸耶?

  出击再次落空,云舞华仍维持着一贯漠然冷淡的表情,持剑而立,古剑天权斜指天空,冷道:“好一个大悲般若咒,来的可是南山寺慧海大师吗?”

  云舞华之语,如平地炸雷,惊得三派中人面面相觑。要知这南山寺传承千年有余,寺中大德高僧、妙法上师层出不穷,乃是当世正道之中流砥柱。若论声势,仅次于道德宗、云中居、清墟宫等正道三派而已。而慧海大师更是南山寺有数的得道高僧,禅修深湛,得享盛名已过百载。只是南山寺诸高僧出寺走动甚少,慧海大师恰在此时来到这塞外蛮荒之地,自然也是为这少年而来。

  空中又传下一声大喝,听来如狮吼雷轰一般:“大胆妖女!我师的法讳也是你随便叫得的吗?”

  云舞华冷笑一声,定睛望去,见空中金光晃动处,飘下三个身影。正中一位老僧,身披大红描金袈裟,颈挂一串南海沉香珠,手持九环紫金伏魔杖,白眉慈目,佛光暗隐,宝象庄严,果然是南山慧海。其左右各立一位中年僧人,看来是他的弟子。出言斥喝的正是立于他左首那位身材高大的僧人。

  云舞华淡道:“慧海大师不辞劳苦,千山万水赶来此地,难道只是为了点化我这妖邪女子吗?恐怕大师也是为这少年而来的吧。同是为了抢人,您这有道高僧又有何资格指摘我挥剑伤人?”

  慧海垂眉不语,只是不住念佛,他身边那高大弟子早忍耐不住,上前一步,嗔目喝道:“妖女休得在此胡言乱语!我师素以慈悲为怀,岂能坐视这无知少年落入尔等妖邪之手!你再敢妖言诽谤,休要怪我宝杖无情!”

  云舞华定睛看了那僧人半天。她以绝世之姿,掌玄冥之剑,这一定神凝望,只看得那僧人浑不自在,只觉心头血气翻滚,浮想联翩:“她这般……这般看我,倒是为何?难道说……”

  静默半晌,云舞华忽尔樱唇微启,嫣然一笑,霎时一张俏脸如冰消雪融,春回大地,令那僧人心神激荡,目不能移。紧接着,她向那僧人柔声说道:“大师既然宝杖无情,那就请赐教一场如何?舞华虽已连战数场,神困身疲,但若不能在十剑之内斩下大师的光头,舞华甘愿自刎以谢,您看如何?”

  那僧人当下涨红了脸,绮念顿消,怒气渐深。可他是断断不敢下场与云舞华单独放对。适才他已亲眼目睹云舞华古剑之威,想来不消十剑,只需三剑怕就要兵解圆寂。好歹他是名家弟子,这点自知之明总是有的。坏就坏在他偏又撂下了狠话,加之南山寺乃是正道名门,当然不能倚多为胜。是以那僧人虽气得浑身发抖,却也不敢应声接招。生怕因贪图一时的口舌之快,反招致血染荒原的凄惨下场。

  就在他难以进退、尴尬异常之际,空中又传下一阵冷笑:“东都洛阳突降紫火天雷,天下之大,能测阴阳、知天机的可非止几个妖邪教派!我等若不来,岂不是白便宜了你们这群妖孽,任由你们在此猖狂?”

  说话间,空中降下一朵祥云,云中影影绰绰,至少有数十之众,分属正道各派。

  李之曜面色一变,低声道:“今日事不可为,我们走。”他手一挥,带着七圣山诸人缓缓退去。他这一走,其余两派自也不会逗留,也分向各方离去。那景舆何等机警?见机不妙,早就悄然远去了。此刻惟有云舞华只人独剑,留在场中。

  云舞华环顾一周,见正道诸人虽虎视耽耽,但俱都一脸戒备,显然也在互相提防,因此冷笑一声,回剑入鞘,转身就欲离去。

  此刻一个素装中年女子叫道:“妖女且住!你伤及无辜,连害数命,就想这样一走了之吗?”

  云舞华置若未闻,身形飘然飞升,缓缓离去,全然不将素装女子的挑衅放在眼里。那素装女子气得面色铁青,可见周围同伴俱都不动,她自也不敢单独追下去。咬牙切齿了半天,还不是只得暗自在心头饮恨?

  “诸位道友,今日乃是敝宗大喜之日,不宜见血光之灾。云舞华虽然张狂,也还知得进退。恳请各位看敝宗薄面,今日就暂且放过她,不知道友们意下如何?”声音浑厚悦耳,荡荡然若云起太虚,风生广辽。

  此时空中紫霞落焕,七光交陈,景致玄妙难言。当中有十余人徐徐降下,人人清风绕体,丹气透华。正中一位真人,道袍上绣着东海日升,背后一把青铜古剑,面透宝光,长髯随风飘摇,仙风道骨,一望可知。

  正道诸人皆面色微变,互相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慧海低宣一声佛号,抬起两道长眉,缓缓道:“原来是道德宗紫阳真人,失礼失礼。啊,玉虚真人和太微真人也到了,真是难得一见啊。三位真人仙驾所至,纵是这塞外蛮荒之所,也成仙山宝境。”

  紫阳真人拱手为礼,含笑道:“慧海大师过誉了,我等道学尚浅,难当真人之号。”

  其时道德宗隐为天下正道之首,于西玄山建太上道德宫,史有三千余年。道德宗另据洞天福地有三,主脉九支,支派六十,号称道徒三万,其势遍及天下。掌教紫微真人功参造化,道行圆满,已有三十年未出太上道德宫一步。据传紫微真人再有百年之功,即可飞升有望,至少也可得尸解之果,实已为当世正道第一人。

  此次前来的紫阳真人、玉虚真人和太微真人皆为道德宗一脉之首,俱是当今顶尖人物,平素里寻常人物要见上一面也是千难万难,今日竟然三位真人齐至,实是难得一观的盛况。且三位真人此行所携十余弟子修为俱都不凡,都是独挡一面之才,显是有备而来,与诸派仓促行事、只有离得最近的数人匆匆赶至大不相同。

  此刻道德宗大举前来,先机占尽,早已掌控了场中局势。三位真人同时出现在这蛮荒之地,来意若何,其实已昭然若揭。

  只是慧海仍然问道:“紫阳真人适才言道,今日乃贵宗大喜之日,但不知喜从何来?”

  紫阳真人环视一周,方才含笑应道:“这第一喜,即是我宗掌教紫微真人已于昨日辰时出关。”

  众人当下哄的一声,又议论起来,就连慧海大师闻言也双目大开,长眉无风而自动。

  紫微真人闭关三十载,此番开关,实乃轰动诸界的一件大事。早在真人闭关之时,即有传言云紫微真人此番清修,为的是那白日飞升之法。此时开关,想必已有所成,飞升可待。修行诸界自有史可载以来,最近一位修得飞升之果的乃是清墟宫的青灵真人。青灵真人自少时起即入清墟宫修行,史载他自幼聪颖,又有宿慧,对诸般道藏古经过目不忘,一遍成诵。其有大毅力,能吃常人不能忍之苦;且有大决心,发愿度天下迷人。其后青灵真人道行日深,又积下功德无数,终得仙人指引,授与无上诀要,后苦修三十载,得飞升而去。青灵真人羽化去后,留下《上皇金录》四卷,又有身前使用的法器用具若干。此时哪怕是青灵真人随身所佩玉佩,都因久染仙灵之气而有通灵之意,更惶论青灵真人潜心所炼之仙剑法器了。

  青墟宫本是积弱小观,因青灵真人之飞升,仰慕者始众,求道者络绎不绝,由此始成正道大派。

  然则青灵真人飞升,已是千年前事。

  即使紫微真人道行不够,功德未尽圆满,那也可得尸解成仙之果。此一层修为虽然差了些,然也算修为有成,可位列散仙之班,那也是修行诸界三百年来未有之盛事。道德宗此时无论地脉人才,典藏仙器,皆为当世前列,再有紫微真人修成正果,道德宗必然更上层楼,百年内恐将稳居正道之首。

  慧海高宣一声佛号,向紫阳真人道:“紫微真人出关,乃我正道大事,从此道德宗领袖正道,天下妖邪自不得作乱。我回去后自会禀明方丈,择日再登西玄山,恭贺紫微真人功行圆满。”

  当下正道诸人回过神来,也纷纷向紫阳真人道喜。他们非是迟钝愚鲁无礼之辈,只是心悬着那少年的归向,又见道德宗率众大举前来,势力实在太过雄强,唯恐自个奔波一场,却落个竹篮打水一场空。是以刚才哪还想得到什么礼数。

  紫阳真人四方作揖,欣然接受了诸人贺喜,然后道:“紫微真人此时出关,非是道德宗一宗之喜,乃是我正道之喜。自此群邪摄伏,天下清明,那是指日可待。因此各位道友之贺,贫道代掌教真人先行受了。但这尚不是惟一之喜。”紫阳真人话锋一转,突然缄口不言。

  诸人当即屏息静,心知紫阳真人接下来就要说到关键处了。

  紫阳真人顿了一顿,方含笑道:“紫微真人出关之后即对我等言道,因他离功行圆满之日已是不远,所以已选定传人,承他衣钵。”

  但闻听此言,众人面面相觑,皆无喜色。

  说来这紫微真人收徒,应是盛事一桩。想那紫微真人已过百岁,修道九十年,掌宗四十载,从未收过一徒。特别是他一闭关就是三十年,脉中弟子均须由其余八脉宗长指导修为。因此尽管道德宗其余八脉香烟鼎盛,人才辈出,他这一脉却日显凋零。如此,紫微真人甫一出关即开始收徒,这当然又是一件大事。无论是谁,若能得紫微真人亲授道法仙诀,那自是不知几世才能修来的福分。

  忽然人群中有一个妇人尖声道:“紫微真人所选传人,不会恰好就是这少年吧?”

  此问着实无礼,但紫阳真人修为高深,涵养过人,分毫不以为意,仍含笑答道:

  “正是此人。”

  至此,正道诸人一片哗然,群情激愤。然则碍于道德宗三位真人在场,诸人私议的多,公责的少,喧哗声慢慢也就静下去了。

  虽说众人碍于道德宗的威信,不好直接质问,但依然有一位老者越众而出,抚须道:“道德宗领袖正道,诸位真人我也是久仰大名。紫微真人功德圆满,更是我辈典范。大家是同道中人,齐聚这蛮荒之地,甚至连邪魔外教都聚集此地,所为何来,彼此都是心知肚明。咱也不爱绕着弯子说话,挑明了讲,全是因这来历大非寻常的少年。凡事总有个先来后到,倘使紫阳真人一来就要将这少年带走,嘿嘿,道德宗名头虽大,紫微真人道行虽深,恐怕也是有些不妥!”

  紫阳真人果然道行高深,气度、涵养非一般人可比。纵是这番近于当面指责道德宗仗势压人之语,也分毫不能令他动气。倒是玉虚真人开口说道:“列位道友,此乃我宗掌教飞升前未了之愿,我等为难之处,还望列位道友多加体谅。”

  此语一出,诸人渐渐激愤起来。又一个健壮大汉粗声道:“体谅?贵宗自有难处,难道我等就没有难处吗?贵宗何不体谅我派难处,把这少年拱手相让呢?你把这事说得也忒简单了些!”

  玉虚真人淡然道:“这少年乃是紫微真人指定之徒,他有何身世来历,我等可是一概不知。只是谨遵掌教真人口谕行事罢了。”

  大汉大怒道:“你推得倒干净!”

  玉虚真人道:“我等乃奉命而来,须得不负所托才是。若各位一意留难,那恐要有小小得罪了。”

  正道诸人听得玉虚真人言外之意自是不惜兵刃相见,都安静了下来,各自暗握兵器,备好符咒,形势一触即发。不过正道诸人人数上虽然数倍于道德宗,可是除了慧海能与三位真人一战外,再无人是三真人之敌。一旦掀开战端,自是输多赢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6页  当前第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7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尘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