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仙侠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帝们的死后生活_分节阅读_第530节
小说作者:文绎   小说类别:武侠仙侠   内容大小:2.61 MB   上传时间:2020-07-15 12:36:52

  “人间的国王会老会死,一切正确伟大的统治都会随着时间消磨。到了阴间,每个国家都被最英明神武的国王统治着,昏聩的国王被祖先剥夺一切。生不逢时的智者在死后被人认可。”郭荣叹了口气:“阿姐听说过萨拉丁皇帝和狮心王查理吗?”这虽然是五百年前的人物,却非常不凡!

  武曌点了点头:“他们的使者和商队来过咱们这里,怎么,很值得关注?”

  郭荣抚着两枚青梅子:“现在海面上频频开战,阿姐有没有关注过,也不知道海战时龙王会不会受伤。”

  “不会。火器对魂魄的伤害有限。鬼不见地,人不见风,鱼不见水,龙不见一切物。一切有形无形的物体,龙都可以视而不见。”

  地府中早就做过这个实验,拿在地府犯了死罪的鬼魂测试,试着看被正面炮轰会有什么后果,以防不测。

  武曌很钻研战争方面的事,她是历史上第一个开武举的皇帝。太宗拿到内部资料之后,她看完了,回家凭记忆抄了一份。

  被火炮轰死的人,其灵魂不受任何影响。被火炮轰死的鬼,灵魂会飘散,需要有人及时喊魂,能恢复,恢复的速度比较慢,如果没有人喊魂有可能会魂飞魄散。

  喊魂不需要呼名或抖搂衣服,也不用在路上喊,高声唱诵专门的祷词就行。

  三人就在这里谈了一会天下风云,探讨到汪直当年想要重建海军,没能成功。海军扬威远航固然风光,能四处交易,总的来说在钱财上并不划算。仅仅算金钱的话,收获小于付出。他们不是出海采矿,也不是烧杀抢掠,收入比现在横行海上的西班牙舰队少多了,后者是为了赚钱去的,就赚到很多。

  ……

  朱厚熜忍了几个月,竹林虽然没有砍完,砍不完,但盖房子搭脚手架用的竹竿都砍出来了,一个完整的架子搭好了,笼罩住整个宫殿基础。捆扎脚手架的草绳子则是由朱祁镇搓的,他现在越来越熟练,所有稻草到他手里都能变成绳子。

  朱厚熜带着仙风道骨和幡然悔悟,找到祖宗,含蓄婉转的提出一味的干活不能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就算是生前有不对的地方,在修道方面有点执迷不悟。那现在让自己砍竹子顿悟吗?现在在祖宗的开示下,已经悟道了。

  朱元璋和朱棣二人之间的关系维持着亲昵,貌似很团结的样子。

  二人考虑了一番,窃窃私语了几句。“也好,你好好看看西游记,看看吴承恩究竟讥讽些什么,写清楚些,将来等他死下来我们问问他,倘若说得对,就是你真明白了。”

  朱厚熜:……没有人比我更懂吴承恩!我当然知道他在讥讽什么,呵呵。我也知道你们的心思。 朱棣:“把海瑞的治安疏抄写十遍,每一段写一篇读后感。发自真心。”

  朱厚照嘻嘻一笑:“太宗,您这是强人所难呀,嘉靖哪有真心?”

  朱厚熜心说暂且忍耐吧,坐下来安心读书,就比被踹进竹林里干活要体面的多。走过施工现场时回头看了看,笼罩住这座长有百步的大殿雏形的竹架,竟然是我一根根砍出来的,这很壮观,竹子大多还是青绿色的,站在一边望向另一边,竟觉得一眼望不到头。看见明宪宗和贵妃这一对胖子正坐在高高的竹架子上,晃着腿,坐在一起亲昵的闲聊。

  真不知道他们在一起有什么可乐的,难道现在的生活很好吗?

  朱见深和她在一起说话总是很放松,不说话的时候依然很快活。

  嘉靖皇帝现在再看海瑞的治安疏,愤怒的程度缓解了一些,又有一点点后悔,这份奏疏送到自己眼前时,还有半年时间啊!如果在死前半年,幡然悔悟,突然做个勤政的明君,可能会死的早一点,但现在好办得多。也真奇怪,生前就没想过敬畏祖宗。非得等死后,祖宗到了眼前,才一阵阵的惊恐。

  但西游记不一样,这阴暗的诽谤皇帝,说皇帝是畜生,说皇帝吃小孩的心肝,实在是可恨!

第一章 :讥讽皇帝。

第二章 :讥讽皇帝。

第三章 :讥讽皇帝。

  大事情总容易赶在一起,朱元璋的奉天殿已经进行到最重要的一步——上房梁。

  “人间上房梁之前要拜祖师爷鲁班,还要放诸符安宅,咱们呢?”

  朱元璋:“不拜。”

  “不拜要是失败了怎么办?听说上房梁很难的。”

  朱元璋:“若是失败,你们有一个算一个,都挨一顿打。”

  那边兰陵笑笑生却出了新书,这些年没有人敢冒名顶替他,太容易被识破了。

  这次他依然写的是官场+商战+宅斗+道德败坏放纵的男女主角。

  这次写的却是一个阴间故事,写一个在阴间长大的小孩鬼,生前还没机会干坏事,要是长大了也得是个畜生。死后渐渐长大,凭借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从走街串巷卖糖葫芦开始,一步步的发展到一方富豪。深谙借刀杀人之道,特意考取了判官的职务,就为了研究如何干坏事不会被抓。又一连娶了好几位有钱的娘子,那种丈夫下了地狱她却没事的官家太太,还有名门望族的大小姐。

  依然是利用阴间各种不可避免的不良风气,给自己创造最大的利益。搞黄色的部分仍然令人瞠目结舌,纷纷记在心里准备回去试试。

  有扈从看完之后悄悄抄录其中揭揭露地府黑暗面——比人间好多了,但依然有点——的部分,呈递给阎君过目,试图算是自己观察的结果,被无情揭穿。

  幸好他没有照抄原文,都是现实存在的问题,他也可以自己观察。

  人间,隆庆元年。

  朱载垕自从称帝之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徐阶等人的强烈建议下,宣布开放海禁,允许民间出海经商。并和俺答汗恢复马市,尽量保持和睦相处。

  阴间。

  朱厚照咬牙切齿:“俺答汗!死老头怎么还活着呢!”

  朱祁镇拎着一筐(食用)玫瑰花走过:“你不要这样咬牙切齿,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有什么私情。”你丫常常用这件事嘲笑我,可恨。

  朱厚照拍着大腿叹息:“真是求而不得啊!辗转反侧,寤寐思服!恨不能与他共赴巫山,会云雨,同登极乐世界。”这老东西真他娘的长寿,也确实是我心腹之患。

  预感真准。

  那边正经的皇帝们已经开始探讨开放民间海上贸易会有什么后果,之前允许官船往来,自己也有海军。

  有人揪着朱见深的耳朵问,第一个汪直想修海军没修成,是不是投胎成了第二个汪直,做了海上大盗,称霸一方。

  朱见深:“我怎么,么知道”

  只听说现在海瑞被尊奉,但没被重用。

  没过几年时间,也就是奉天殿的主体结构大功告成,铺了一少半房顶发现没有琉璃瓦了,重新开始烧琉璃瓦,又因为房子有点……不超过两寸的扭动,不算是不结实,用力踹也不坍塌,住进去却不安心的左右浮动。

  朱载垕迷茫的出现在帝镇里,接下来继位的是十岁的朱翊钧,内阁首辅是张居正。

  众人都看朱祁镇。

  朱祁镇是八岁即位,看起来年少继位就没什么好事。他心中暴跳如雷,表面上一脸平和:“你怎么死的?”

  朱载垕知道自己大概也许可能是在女色上有问题,这一晚上一晚上的不睡觉,身体是真扛不住,脸上的黑眼圈有点大,太医都说肾气不足,原本不在意,没想到啊。

第383章

  张居正提出的税法改革,非常好, 得到广泛好评, 百姓困顿的局面得到缓解。

  没减税, 但大幅度减少了收税过程中的自然损失和官吏们趁机弄虚作假的可能性,大量简化手续, 尽量杜绝底层小吏趁机贪污的可能性,这就等于是减税了。

  嬴政:“是一个做事的人。希望他死后依然勤勉。”不要像某些人一样,生前为愚昧的皇帝, 勤勤恳恳, 鞠躬尽瘁, 死后反倒懒惰起来,闭门不出。良臣择主而侍, 真想强征某些人出来工作, 还有那些才工作了一千多年, 就开始犯懒, 又恋践不肯去。

  “他有法家风貌。信赏罚(执行奖励惩罚制度),持法严, 一切不敢饰非(杜绝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欺上瞒下)。远胜于儒、道。”

  阎君们纷纷对此表示赞同。

  法治和法家有区别但又大面积重叠。

  皇帝们对税法不需要探讨和了解什么, 他们关注一个朝代, 最首要关注的就是人口和赋税, 其次才是练兵和选士。生前死后都把历朝历代的税法盘问透彻, 弄的了若指掌,看了这些年税制改革的各种利弊。

  反正不管什么事,只要有贪官污吏, 就全部完蛋。

  明朝有发言权的皇帝们暗暗的对此不太有信心,这一条鞭法是比唐朝的两税法更进一步,执行起来又能如何?

  听说现在戚继光给张居正行贿,确保自己还能在前线不受掣肘的打仗,而张居正要给冯保行贿,确保他在宫里作为自己的好伙伴。各自为了自己的理想能坚持下去,不惜使用一些迂回的手段。

  这算不上特别完美,但很好,通过行贿带来为所欲为,尽展所长,如果这样不算好,还有什么算好?

  朱翊钧有这样的一文几武,运气倒是不错。退休的李春芳倒是有趣,和人一起合著海公案,海瑞还没死,他就开始写人家的故事,还挪用了许多古时候的公案故事。

  李世民愉快的左右看了看:“这良相名将终于不那么刻板了。”魏征他正在炮轰某些人过分清高不务实,他的文采真不错,骂别人的时候何其爽快!

  其他人却不像他这样快乐。

  “忙了三年,难得又开宴会,你们为何闷闷不乐?”

  李适盯着金杯沉吟片刻:“祖宗,那个传闻我不知道您是否听说。”

  “你说的是媚娘她们编撰的谣谚,还是那些古里古怪的预言?”

  武曌脸色不变,并不认为编撰有什么问题。采风使能看到的谣谚,我稍加干扰,怎么了?编了一条夸赞阎君,剩下的稍微抒发一些个人情感,有什么问题?百姓们传唱的广,能被采风使采集到,呈交给阎君,那正说明是人心所向。

  李适:“很多人都在议论,说明朝已经坐了二百年天下,将要天下大乱,有可能要改朝换代。”

  “这有什么呢?”长孙无病微微一笑:“自古以来都是如此。真正的太平盛世不超过一甲子。积弊日深,皇帝的权柄日渐消散到他人手中,这一点你们是有体会的。”

  一开始是阳奉阴违,到后来扯虎皮做大氅、狐假虎威,再往后就是挟天子以令天下。

  李炎先白了李忱一眼。

  李忱处之泰然:“德宗的意思是,等明朝一灭,明朝的皇帝都会出来自谋生路,阴间的官位就这么多,围着翰林院都展开这样一番斗争。与世无争的人在阴间生活很舒坦,可明朝二祖不是这样的人。”

  他们既有能力争,也想争。官位都是固定的,有人想上去,就得把人拉下来——这总是让人很有危机感,保持着洁身自好。那是对其他官员。

  皇帝们可以考虑把这以朝代为划分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扼杀在摇篮里。

  尤其是以太宗的身份地位,他大可以提出一条建议,从此以后禁止皇帝入仕,荣养起来。

  李适不太赞成这种说法:“我只是提出会有这件事。”有人提出将来一定会有某件事,就说他的意思是要把事情防患于未然?你们有点朝臣没事找事那个劲儿。

  李世民早就想过这些事:“祖龙没这么做。我焉能如此不容人?明朝,君臣相得的也只有朱元璋和沐英,朱棣和夏元吉,朱祁钰和于谦这几个人,皇帝大多不成气候。”

  难道我比秦始皇的心眼更小?你们都有点懒惰放纵,懒散不成气候,有危机感了反倒是好事。只有皇帝才能让皇帝有危机感,害怕明朝皇帝抢去你们想要的职务?那现在就抓紧努力啊。

  李治笑道:“阿耶的雅量惊人。前些年见到玄奘法师,还玩笑着叫他御弟呢。法师都吃了一惊。”

  他蛮喜欢玄奘和尚的才学和胆略,儿子一出生就去大慈恩寺,在玄奘法师的主持下受了菩萨戒。(长牙之后照样吃肉。)

  李世民想起当时玄奘的表情,那么吃惊,那么迷茫,这玩笑开的真好,这么多年想起来,依然令人大笑不止。

  长孙无病心说你真像个小孩子,戏弄人倒觉得那么开心:“现在就等吴承恩来。”

  李治偶尔也去庙里听听经,听完之后觉得身心舒适,然后该干啥干啥:“最近没见过玄奘,他去了何处?”

  “是不是不愿意与苏轼打禅机,回他的弥勒世界去了?”法相宗不是完全属于禅宗,主要属于理论学派,要苛求真理,而不是糊里糊涂的放下就完事。

  唐武宗李炎,就看不上他们这种推崇和尚的行为:“哼。他去海外地府传教,荼毒他们的鬼魂去了。”

  “什么?”李世民有点高兴,坐等他再带一本新的‘海外游记’把风土人情、民俗特色、地理位置、思想变化什么的都记录下来。做好的斥候都不如他啊!

  “罗马教廷派传教士来中国传教,咱们也可以派一些儒生,尤其是理学学派的过去。”谁死都行。

  “宪宗,理学又怎么得罪你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6页  当前第5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0/57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帝们的死后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