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仙侠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帝们的死后生活_分节阅读_第500节
小说作者:文绎   小说类别:武侠仙侠   内容大小:2.61 MB   上传时间:2020-07-15 12:36:52

  朱棣扶额,行,是女的就行。长得不丑,只是很英武,很男相,如果这是个男子可以说是相貌堂堂。

  朱高炽趁机偷懒。

  朱瞻基:“就是她?!”

第357章 成化皇帝

  朱瞻基就觉得这万氏比自己记忆中那个小宫女更健壮,也有几分神采飞扬。

  皇后们窃窃私语的说:“万氏出场时的大喝一声, 真有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感觉。”

  “呔!放开那皇帝, 俺来也!”

  “休要伤俺哥哥性命。”

  “她抱的好熟练啊。”其实这俩人身量相当, 但朱见深亲昵的一扑,万贞儿熟练的一抱, 抱起来是很大一个宝宝,竟有些滑稽。

  朱棣差点被这些妇人悄声细语给逗笑了,严肃瞪了过去。成化年间的功勋还不错, 他不生气。

  徐贞静冲他笑了笑:“这孩子自幼, 和失估差不多, 你别这么凶他。万氏这话说的不错,子不教父之过, 他两岁就不见了父亲, 之后又没软禁在一起, 等到再立为太子时, 你瞧天顺年间那些事,多亏朱祁镇没亲自教养他, 要不然哪有这样宽宏大量的孩子?”

  马秀英:“说得对呀。”

  朱元璋:“哼, 成何体统。”

  马秀英微微一笑:“我背过你呢。”

  朱元璋哼了一声:“确实如此, 但那时是逃难, 现在这是什么?”

  “是从你面前逃跑啊。哈哈哈哈哈”

  他们原本很憎恶一个年老而妖异的宠妃, 把万贞儿想成一个浓妆艳抹的老怪物,大概就贾南风那样再老一点,把朱见深想象成一个乜呆呆任人摆布喜欢老妇人的奇怪之人。今日一看万贞儿既不老也不丑, 薄施脂粉显得满面红光,健壮却算不上怪异,比传闻中想象中好不少。果然嘛,这皇帝虽然结巴、怠慢朝政、放纵外戚,好歹眼睛没瞎。

  见她没有妖妖调调的说话,也没有扭捏作态的恶心人,就觉得比想象中好的多。也是,孙氏虽然有些举止失措,终究也是自幼养在宫里的,选择的宫女不会丑陋。

  谁都有健壮的宫女,专门干重活的,大箱的奏疏、书画、衣物、器物、桌椅都由她们搬运,端茶的宫女身姿婀娜。

  家具这种东西,款式一样重量也不一样,宫中总是用最好的木料,虽然紫檀木比黄花梨更重,但黄花梨的桌椅茶几搬运起来,也会让宫女们太监们逐渐粗壮。虽然这种宫女不会被临幸,但还是正常的宫人。

  朱见深急急忙忙的问了她怎么会变年轻,又赶忙跟她说:“那边是我大明的列祖列宗,你要小心,不要冒犯怹们。快跟我来,现在正说荆襄流民的问题呐!”

  万贞儿不怎么读书,虽然常做针线也选阳光好的时候,眼神很尖,刚来第一眼看到皇帝,第二眼就看到了在黄土里埋了半截的先帝,然后才说的那句叫皇帝甩锅的话。“有事儿就往先帝上推。你继位时还是个孩子呢!”

  朱见深一见到她,就觉得心神大安,不论接下来发生什么事,都不会再害怕。大概也发生不了什么事,他扪心自问,虽然肯定不符合洪武爷对皇帝的高要求——太宗也做不到,但总的来说,自己还算不错,国家虽然不算是十全十美,可国力兵力都在逐渐恢复,现在太子已经十八岁,国家外无大患,内无大忧。国家算不上野无遗贤,但内阁都是忠臣贤臣,宽免赋税、减省刑罚,自己就安安稳稳的呆在京城里,太子的性格也很安稳柔和,可以了,土木堡之变那种事不会重演。等我赞美一番商辂。

  朱祁钰悄悄潜伏到哥哥身边,小声说:“你看,这夫妻重逢多么感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父子重逢呢。我看他对你不会有这么亲热。”

  一边说着,一边抱来杂物遮挡住他。

  朱祁镇也不知道该喊还是不该喊,谁都救不了自己,看他那副样子,满脑子想的都是那健壮仆妇,压根没把父母放在心上,这厮也没把钱皇后当母亲,哼。就在这迟疑的片刻间,就被一堆竹竿给掩住了。

  这只是一时片刻,钱皇后正打算把他救出来呢。

  成化皇帝没敢多耽搁,很快就带着爱妃回去拜见祖宗:“你拜祭过太庙,知道列祖列宗都是谁。见深莽撞了,未曾告退自行离开,请祖宗恕罪。刚刚说到荆襄百万流民,具体的,具体的说到那儿了?”

  万贞儿依次磕了头,安静的站在皇帝身后。

  朱高炽还在继续偷懒,今天拉弓才五十次就提前结束了,真高兴:“说到土木堡之变后荆襄流民骤增。”

  朱元璋:“你如何安置?朕已经知晓一些事,要听听你是怎么说的。”

  “正统年间出了一位英才,名叫商辂,其人三元及第,也曾被先帝选为东宫侍读。为人谨慎忠直,慎刑爱民。自李贤去后,我召他回京,商辂陈述八事,我一一听从。是他为于谦王文及其他人依次平反。孝庄钱皇后去世后,我母亲周太后本不想令她合葬及附庙,我碍于孝道不敢不从,同样是商辂率百官与太后对抗。叔父,为你平反,同样是商辂大力为之。他平生最好纳谏与公道。与彭时并称为我朝贤佐。除此之外还有”

  朱棣又打断他:“汪直怎么回事?”

  作为锦衣卫指挥使,随意逮捕三品文武官员……是非常正常的事!准确的来说,是自己任用的锦衣卫指挥使做这种事很正常,子孙后代用的时候,旁观着,就觉得很不合理。尤其是这人连宣府等重镇的武将都敢随意逮捕,这是给国家添乱!

  “等会!”朱元璋问:“你怎么不结巴了?”

  “我心里一高,高兴就忘了。”他私下里和万贞儿聊天时,心里不紧张不严肃,就几乎不结巴。今天实在是太高兴了!在一起三十八年的爱妃,分离了七个月,他觉也睡不好,饭也吃不下,看什么都觉得没意思。今天一相逢,高兴的直蹦,再回答问话都觉得轻松。

  其他皇帝基本上没见过结巴、瘸子或身体有残疾的人,这种人当不了宫人和官员,不会让皇帝看到,钱皇后是个例外。

  朱元璋倒是知道,结巴这样很正常,越着急越说不出话。“继续。”

  “汪直一向以,以,刘,刘”

  万贞儿没忍住,她平时陪着皇帝接见大臣时也会插话:“刘永诚。”

  刘永诚是永乐年间开始大放异彩的一个宦官,善于骑射,当年扈从明太宗北征,带着假胡子,披甲跨马,带头冲锋。等到宣宗朝,参与平定朱高煦(被焖缸烧的)之乱,又帅师征兀良哈,迎接朱祁镇回国,最后参与了夺门之变。却没像曹吉祥那样作死,等到成化年间上疏将累朝赏赐的产业、俸禄、侍从等全部上交,告老还乡。

  从永乐年间一直活到成化年间,历仕六帝,身经七朝,盈满则退,寿享八十二岁,差点被追封为侯,和郑和一起成为了后世宦官的终极梦想。

  “对,对!以刘永诚为楷模,我甚爱之。”

  原先爱,后来他太嚣张跋扈,大臣们都弹劾他,就有些不喜欢了。

  “呸!”朱棣没那么好糊弄:“开西厂,罗织数起大狱,刘永诚没干过这种事。”

  朱见深就奇怪了,罗织大狱这种事,会让太*祖太宗面露不悦?

  “开西厂是因为,东厂现在自成痹,痹症,与文官勾,勾连。”他先说了一下汪直的战功,确实能征善战。首先大败建州女真,随后和王越一起攻击蒙古,夜袭蒙古大营,不久就有了皇后满都海的死讯,达延汗(蒙古小王子)也仅已身免,狼狈而逃。又去带兵大破鞑靼。汪直还想攻取安南,重设交趾布政司。还想索要郑和下西洋的海船图纸,再派人下西洋,解除海禁。

  是有很多人趋炎附势,不过他还是举荐了好几个不贪财、不尊重他的人。汪直镇守大同时,边关无碍,等到他被调走的第二年,大同大败。

  其实现在早已不喜欢汪直,只是说自己曾经重用的人不好,就等于说自己眼光不好,那不行。这不只是面子,更是性命攸关的大事,祖宗还在瞪我。

  朱元璋不高兴不是因为他任用宦官,而是因为,他认为不论是带兵打仗还是当丞相,这两样工作都应该由皇帝本人来完成,‘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的传闻他听说了,反倒认为很好,阁老和尚书大权在握想干什么呢?只是看朱见深这样子,从小也不知道有没有好好学习,有没有练武,倘若让他去带兵打仗,万贵妃必然要随从左右,到时候别他娘的在正史里记一笔贵妃战死沙场。

  她当然不可能打赢,别拿打仗当耍熊。这胖娘们说的倒是没错,朱祁镇打乱了全部的计划。满都海皇后在历代蒙古可汗中,都称得上是佼佼者,善于治国又能御驾亲征,让蒙古团结起来,如果真有这样的战功,那这个汪直。

  之前说到汪直时,都是唐朝的皇帝们说的,言语间多有鄙夷愤恨,也对,他们那会有军功的宦官容易杀皇帝,别人传来的消息终不可信。

  如此说来,那就没什么事了。接手的烂摊子基本上换个差点的皇帝就能被内忧外患整亡国,他都能一一平复,大藤峡、红岩池、成化犁庭、收复河套。

  从成化元年到成化十八年,几乎年年收到大战大捷的战报,每次都打赢了,又没听说国库空虚。还想要什么?

  “你练武吗?”

  “习过骑射。”朱见深有点抱歉的说:“不,不,不太精通。”

  朱元璋把他带到旁边的桌子上,这桌上放着从一石到六石的弓:“你试试看。”

  朱见深勉强能把两石的弓拉到七成满,三石的弓就只有四分满,算是个不好不坏的成绩,松开之后把弓放回去,双手已是微微发颤。

  “还行,去吧,带着万氏和皇后们说说话。”

  朱见深大喜:“好好好!”

  祖宗竟然不干预这件事,太好了。

  我当好一个皇帝,让我和能让我安心的女人在一起,祖宗们竟然很公道。

  过去拜见皇后们,见于朱见深用情至深,而且事已至此再说什么都晚了,她们也就淡淡的接受。

  其中孙氏格外的高兴:“还认得我吗?”

  万贞儿也很高兴,她怀疑当时如果太皇太后还在世,准能支持自己当皇后:“哪能忘了娘娘!娘娘如今年轻貌美,和我四五岁刚到您身边时看着一样。”

  孙氏抱住自己胖胖的孙子,摸摸头,觉得他胖的都比其他人更可爱些,悄悄说:“你可要设法把你爹救出来。祖宗们一向对你评价不错,只是对万贞儿有些非议,现在见了面,看起来还挺好的,大概就没事了。只是你爹,因为土木堡之变,还有朱祁钰鼓动唇舌,还在受苦,连累的我也,嘤”

  马秀英皱眉道:“不要胡言乱语。朱祁钰没说什么。”

  张秀:“单凭土木堡之事还不够他受罚吗?你私心太重。”

  “是是,我明白了。”朱见深本该对此义不容辞,实际上一点都不着急:“我来了会好些。父亲在哪里,我还未拜见他。”

  孙氏悄悄的指给他看。

  钱皇后一瘸一拐的走了过来。她是当初无计可施,只能在宫中求神拜佛,彻夜哀求佛祖保佑皇帝,以致于哭瞎了一只眼睛,跪的双膝受伤,行走有些疼痛。她平生最开心的时候,不是第一次当皇后,而是丈夫终于回到。她的脸色很不好看:“你最终还是封她做了皇后?列祖列宗,难道容忍这一妇人,名列皇后吗?”

  朱元璋对这种事见得多了,民间就流行找个健壮又年纪大几岁的女人当老婆,自有好处。朱见深这么做有点庸俗,算不上太罕见。当皇后确实不够格,追封的话,也就算了。

  若在他生前,绝对不能容许儿子身边有这种事。可这皇帝当的还不错,藏得也好,朱祁镇半天风声都没听见。现在再强行把他打一顿,逼他休掉宠妃也没什么意思。刚刚吓唬了一下,心态居然也挺好,虽然结巴,方寸没乱。

  朱棣还沉静在战争的快乐之中。女真在边关烧杀抢掠,朱见深就命人‘捣其巢穴,绝其种类、可屠者屠之’,听起来就很舒坦,一点都不软弱无能。更别提满都海皇后,他也听说过这个皇后的名声,听说是堪比忽必烈,知道成化十六年时突然死去,也知道成化十六年有动兵,但没想到这两件事有这样的关系。

  朱高炽叹了口气:“他们二人倒是生死相随。”

  张秀敏锐的看了他一眼,丈夫最近时常提起当年在这里苦等的孤单寂寞,这什么意思?

  朱祁钰等了一会,见祖宗们似乎不想对此事发表评论,这才说:“我看很好。同甘共苦,矢志不渝。哥哥对嫂嫂也是这样的。见深姓宽宏仁爱,难道嫂嫂希望他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吗”

  朱见深本来对叔叔没什么好感,给他平反是因为他确实不容易,一听这话,立刻有了些微弱的好感。

  钱皇后垂泪道:“那倒不是。若要共富贵,加以封赏即可,三十年盛宠不衰,这难道不奇怪吗?”

  朱见深:“不奇怪。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万贞儿小声说:“我想了半天没想起来……”

  朱见深对她笑了笑,格外的亲昵快活,虽然还保持着距离,只是拉着贵妃的衣袖,却看起来好像要滚到她怀里似得。

  钱皇后:“为了她你连你生母都能顶撞。”

  朱见深暗暗恼火,他特意没有走过去给嫡母行礼,就是因为她满脸的不赞同,她一开口果然还是这样固执己见:“我为了钱太后,后,后的太后尊号和下葬事宜,两,两次顶撞母亲。”

  “这是先帝遗命,皇家礼制啊!”

  朱见深一时语噻。心说我第二次要是不努努力,让我娘把你踢出去,我也是个孝子。

  朱祁钰很想好好感谢侄子,侄子以德报怨令他有些惭愧,立刻说:“现在朱佑樘遵照的也是先帝遗命。”除了我之外,住在这儿的哪一个没当过先帝?

  朱见深眼睛一亮。他在给阎君的信里也是这么说的,要求他们保密,就说自己暗地里追封万姐姐为皇后,所以她才能来。虽然没有合葬,没有祭祀太庙,就这么硬说!

  有道是,死者为大。那么问题来了,两个死者遇到一起,谁大?

  钱皇后都懵了,这朱见深隐藏的很好,在登基之前谁都不知道他和万贞儿有私情,以致于她的先帝没能留下一言半语。她努力反对了几年,也是十分无力。

  朱祁钰走过来,作揖:“贤侄有雅量,我深感羞惭,贤侄往后若有差遣,可以。”

  朱见深连忙搀住他:“公道自在人,人心,是许多贤臣多年,年,上奏之功。”不行还是有些紧张,几乎想起当时的情况。

  那时候坐在太子的位置上,但太子的位置距离自己很远,谁都知道这个小孩很快就会失去自己的位置,人心浮动,宫人的态度都有些奇怪,祖母忙于关心父亲,只有乳母和万姐姐的态度始终不变。

  万贞儿静默的站在他身边,挽住他的手:“万岁如今住在何处?这些房舍是行宫吗?”

  “不是,得自己盖房子。”朱祁钰介绍到:“你看,这陋室就是我的居所。”

  由于没法修造高大华屋,就走了魏晋之风路线。很清雅。

  朱棣听儿孙絮絮叨叨的劝了半天,丢给他们一个不耐烦的白眼:“把朱祁镇挖出来,给他给他儿子盖房子。呵,他倒是有个好儿子。朱瞻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6页  当前第5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00/57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帝们的死后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