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仙侠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帝们的死后生活_分节阅读_第479节
小说作者:文绎   小说类别:武侠仙侠   内容大小:2.61 MB   上传时间:2020-07-15 12:36:52

  李世民看自己还算可以,反倒是杨坚更惨一点,简直是杨坚被女人坑害的一生。把因为政治立场不合而废太子这种大事,简单的写成了因为独孤皇后偏爱二儿子,杨坚虽然好色但是有悍妇管辖,在悍妇死后不久就把自己糟蹋死。他的后妃们,被杨广夺魁,然后被各路诸侯瓜分,李渊被其中两个妃妾诱惑,不得不谋反。

  李世民看的满头问号,头发都快被问号变卷了。

  争霸天下这种大事,怎么可能仅仅和两个女人有关呢?

  我姐的故事倒是没少,我阿耶为什么被写的这样窝囊?

  争霸期间的故事虽然有些离谱,有些不该出现的武器,但这种艺术性的加工还可以。纵然程咬金气哼哼的表示自己不用板斧,还是能看得下去。毕竟关系和性格大差不差。

  罗贯中写打仗的场面写的真不错,虽然有时代差距,但一看就是真见过打仗的,不是那种坐井观天的文人。

  再往后看,看到天下大定之后,那两个妃妾又与太子和李元吉偷情,定计要杀秦王,秦王李世民深夜散步时听见了声音,想提醒又怕骨肉至亲,把自己的腰带系在门口,提醒哥哥说自己知道了。那俩妃妾直接拿着秦王的腰带说秦王昨夜欲图不轨,皇帝就信了。

  李世民把书扔了:“全都是蠢人。阿兄不会做这种事,李元吉倒是差不多。他以为皇宫有多小?宫妃能随意进出东宫?退一步说,我深夜散步去太子宫里,我带刀了吗?”

  长孙无病本来在旁边写文章,被他扔小说吓了一跳:“早跟你说了,别看着东西自讨没趣。”

  “宫制的腰带款式相差不大,又不留名,谁知道那是谁的腰带?再退一步,就算我留下了,阿耶能相信她们的蠢话吗?”他或许会怀疑我对皇位图谋不轨,但他绝不会怀疑我欲图不轨。

  “再退一步”那俩妃子说她们奋力抵抗了秦王,阿耶居然信了!

  如果仅仅两个女人都能抵抗住我,他还担心什么。

  长孙无病笑的花枝乱颤:“别退了,再退就掉坑里了。你看看后面的。”

  “不看,再往后该是雉奴和武氏了。现在真是,纸也便宜,印的也便宜,小说都变得这么长。”

  魏晋时期的故事很短,几百字千余字一篇,到唐朝的小说稍长一些,几千字一卷,到宋朝有一本。到现在,一尺高的一摞。宋朝的活字印刷,元朝的木刻活字和转轮排字盘,就造就了长篇小说。

  “你跳到安史之乱后面,看郭子仪他们打仗。”

  “算了。”李世民悠然叹气:“朱元璋此人运气和眼光都很独到。”

  天下英才何其多,开国皇帝只从自己老乡中寻找,就够用。正如刘邦的开国功臣大多在沛郡,云台二十八将大多是南阳人,曹操的谋士是他老乡颍川人,朱元璋在老家招募的班底中凑够了开国功臣,还有侄子和义子。

  每每看史书,或是日常散步时,看到那些失败者感慨自己这里没有人才,人才到跑掉对面去了,他就觉得很好笑。人才为什么跑到对面去?为什么别人在亲戚和乡党中能凑够称王称霸的部属?如果认为是谋臣勇将成就了帝王,那就错了,大错特错。

  阎君们出来散步透气,方法各不相同。有人就地打坐,有人去高台上观星望气,有人提着小锄头给自己那一亩蔬菜松土——这位阎君就爱种地,有人看书休息。李世民则是抓紧时间看小说。

  有人路过门口,听到他的话,搭话道:“刘基给他说了义军《九恶》,没被杀,朱元璋真开始整顿军纪,那次我就知道朱元璋稳了。”

  自古以来,起义的部队中都有人说了实话,指出弊病,然后被送到地府报道。

  阴兵通常不与活人混居,会影响活人的健康,唯独在军营中例外。时常可以路过,探听情况,也为了阴间调兵做好前期准备。

  朱元璋的檄文中写:“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此时距离石敬瑭割让有429年,岳飞在地府住了225年,南宋灭亡88年。

  明朝只用了一年,就收服失地。

  三呼过河而亡的宗泽,每次出门都能听见有人弹唱怒发冲冠凭栏处的岳飞,梦回吹角连营的辛弃疾,以及无数宋朝的孤魂怨鬼,纷纷狂喜狂欢,开始赞美朱元璋。

  不论是赞美明朝皇帝本人,还是歌颂这个事儿,总之就是:夸他!夸他!夸他!

  文人们虽然接受了地府的教育和风气,还是难改本来的习性,不敢直指自己当时的皇帝不好,原先只能夸前朝的皇帝好棒棒,现在还可以夸后来的朝代的皇帝很棒棒。前后两边的皇帝都夸了,中间剩下的就是低谷。

  洪武二年,朱元璋干了一件石破天惊的事。

  不是科举制八股文取士,八股文也不是他发明的。他开始大力提供资源,让清贫的寒门子弟求学、为官。

  原理很简单,以宗族抱团的形成门阀,依附长官和提举人的成为党争……

  他认为皇帝应该是官员唯一的靠山。

  这就好比皇后煮疙瘩汤,所有抱团的的都得打散,抱团抱的太大了就直接乱刀改成面片——也叫剥皮填草。

  自古以来,到了县级以下,收的赋税钱粮收的上来,但当地豪绅宗族不可避免的介入司法,宗法和国法始终在角力。

  皇帝当然一直在和这件事死磕,为那些莫名其妙消失的良田和民夫劳役,那都是我的我的。

  朱元璋比历史上所有的皇帝更深入人间,首先置了户帖,不仅轻点了具体人口还把谁负责盘点人口都写了上去,用了两年时间慢慢推广开,然后整理成黄册。和古时候用‘乡贤’不同,乡贤是当地人推举的,少部分是真贤,大部分是有钱有势只能说他贤。朱元璋也用甲长和里长来管理,但方式和古代不一样,他一甲十户人,他让这十户轮流担任甲长,彻底打散权力。

  接下来还打算统计清楚天下有多少田地,是良田还是瘠田,具体尺寸,在谁的名下,以后代代相传都要记录下来。什么隐田隐户,通通不行。

  嬴政听了这计划都觉得很爽,觉得以后很有必要回去和朱元璋聊一聊他心中理想的国家,每一个伟大的皇帝都要创造属于自己的国家制度,朱元璋的制度让人看着就很舒服:“我当年没有想这样的事,不是我不敢想,没有纸啊。”当年制竹简的竹子,幸好生长得快,可竹简上记录不了太多的事。

  这事让人很闹心。

  吕雉心不在焉:“嗯嗯。”

  “怎么了?难道你因为他杀功臣的事,心存偏见?”

  吕雉哼了一声:“马秀英病体沉重,将要不久于人世。”人家也是患难与共的夫妻,也有一个性格温和的儿子,就那么恩爱。洪武十年后,朱元璋又去亲征‘一切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也没有喜新厌旧,也没有半点猜忌。人家那真是恩爱夫妻白头到老!甚至比刘庄和马氏,李世民和长孙氏更令人羡慕。

  “我忽然觉得有点凄凉。”满园的风光看似不错,但这里毕竟是地狱,有怨气盘恒其中,有时候隐约能听见鬼哭。除了蜃楼地狱之外,经手的事情虽然多,那是事业,而非家庭。

  嬴政讶然:“他们夫妻分别在即,你我又没有分别,连生离死别都没有,为什么凄凉?”

  吕雉仔细想了想,这话说的也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保持了每隔五六天见面一次的默契。不论是谈论政治,还是谈论政治人物,都越来越契合。沉思再三:“我也不知道。”

  嬴政皱眉道:“该怪谁就怪谁去,我从不苛待身边的人。迄今为止,没杀过开国功臣的皇帝只有我。”

  吕雉尴尬的转移话题:“是啊。我最近在学太极拳。我总觉得和赵匡胤的长拳有些相似,偏偏别人都说不像。扶苏说有一点贯通,他是不是在哄我?”

  “你打一遍,我看看。”

  ……

  马皇后病逝,到了帝镇。

  皇后们都携带信笺、礼物、身负重托的跑回来,皇帝们都有一点好奇大脚的外号由何而来,如果是正常的脚,那就不改这么叫,这么一个贤明慈爱的皇后,怎么能被人谣传这样略带恶意的外号呢?他们又不能盯着看,唐朝和宋朝前期女人还可以露出鞋,也不知道怎么着,渐渐开始流行行不露足。

  信笺是给朱元璋的,让她先收着,礼物和物资则是给她的,有帐篷,也有门窗。

  皇后们分别介绍了自己是谁,又介绍了这里的环境和规则,也就是为什么要送一顶华丽大帐篷的原因:“你会盖房子吗?”

  马秀英想了想:“虽然没做过,但应该不难。耕种织布我倒是熟练。”

  武曌笑道:“盖房子这事儿我可以帮你,我会。”

  皇后们都不说什么,她是真会,则天皇后的风格就是挽起袖子就上,精力充沛时凡事亲力亲为。

  马秀英温和的笑了笑,心里不是很信,脸上依然略带悲戚之色:“则天皇后真是博学多才。”

  裙子有点低。齐胸襦裙是否低胸可以自由调节,对面就有点低。她见过不少唐朝时的壁画,没想到真人穿上的效果是这样的,雪白炫目。

  以后我也可以做一条,在卧室里穿穿看。现在的样貌恢复到生下朱标那年,真是年轻貌美。

  吕雉背地里酸的像吃了青桔,人前依然悠然道:“岂有此理,皇后们给你盖房子倒合适,你是个慈俭朴,以后朱元璋住进来,算什么话呢。等你丈夫来了再盖房子,如今先去我哪儿住着。也算感受一番古代风貌。”

  马秀英:“足感盛情,从秦汉到唐宋的房子差距如此之大,叫人好奇。宋朝怎么不在这里?”

  “缺了燕云十六州,岂能称之为全国。”

  马皇后这才真正有些笑意,这是在夸她的丈夫,四百年未竟的事业,一年完成了。

  长孙无病问:“你为何面带愁容?担心自己身后事?”担心另立皇后,担心太子的位置不稳固?亦或是兄弟阋墙?

  马秀英对父子二人的感情很放心,对儿女之间的感情也很放心,唯独有一点,不放心朱元璋。他爱生气,气大伤身。又有些急躁,急切的想要扫平一切阻碍长治久安的问题,扫平结党营私的朝臣,扫除贪污腐败的官吏,心里难过,手段激进。这怎么能好呢?她和他成亲三十年,从未见过他哭的那么惨痛,想一想都要为之落泪:“放不下他,又不想见他。”

  一句话说的少部分皇后心有戚戚。现在还愿意回来的皇后,都和自己的丈夫感情不错。

  但活得太长,当了皇太后太皇太后的人就没这种感觉。

  唐朝的太皇太后郭钰:“别说这些了,来四处走走,看看风景和物产。”

  帝镇里的树木虽然生长缓慢,但也长成了参天大树。树上有少量的、够十几个人吃的果子。树足够大,花枝互相碰撞抖落就能授粉。几十种人间常见的果子应有尽有。清澈的水渠中丢着许多菱角顺水飘摇,良田沃土规划的很好。

  “没有得罪过刘彻的人都可以去找他借书。”

  马皇后心说汉武帝啊……“谈何得罪呢?”

  “弄坏他的书就完了,得端端正正的手抄一本做赔礼。”

  马秀英看着就觉得很亲切,和生前的皇宫中一样:“皇帝在宫里开了两亩地,种麦子和蔬菜。将来我也种点,宴请诸位长者。”

  “叫姐姐就行。”

  “你快过来。”眼看着祭品要到,皇后们把她拉到桌子前面坐下,这些飘来的祭品就端端正正的按照祭祀时的摆设,落满一桌。

  “这也是多年来的经验。冥冥之中这些东西会按照方位落下。”

  终于在进门时看到了她的脚。也不算大,标准且普通的端庄相貌,普普通通的脚,也就是说,就是那些酸腐文人实在无可指摘,就造谣,反正别人不知道皇后的脚到底大不大,就这么宣传。

  难怪朱元璋有注解道德经的文墨,偏要写一首打油诗《骂文人》:叽叽喳喳几只鸦,满嘴喷粪叫呱呱。今日暂别寻开心,明早个个烂嘴丫。

  马秀英不介意暂时借住在别人家里,自己也支起了帐篷,随手把五亩地种了三亩,房前屋后轻轻松松的弄的干净整齐。她本来就喜欢爽口的素食,原本生活也很简朴,现在还有些悠闲。

  看看岳飞辛弃疾怎么夸自己丈夫~蛮不错。有种迷乱的感觉,就好像史记上写了诸葛亮,资治通鉴上写了文天祥一样,知道是真的,总觉得是伪作。

  从洪武二年培养到洪武二十年,国子生中出现了大批贫寒干练熟知民情的人。

  朱元璋按耐已久的大计划终于可以开始实施,让天下再也没有隐田,豪强寺庙再也不能侵吞土地。

  他要分州县,度量田亩方圆,写上田主的名字和土地的精确尺寸,编成册,翻开一看上面都是鱼鳞一样的小格子。

  又过了数年,长子和次子都去世了,长子朱标宽厚稳当,一如所有有强势父亲的小太子,次子朱樉不是个玩意,朱元璋亲自写的祭文里清清楚楚的表示:你丫虽然是被害死的,但老父亲要发自真心的说一句,该。

  阎君们:“好了下地狱吧。就他这些儿子们呐,啧。”

  明朝开国皇帝去世的消息传到罗贯中耳朵里,他依然扼腕叹息,可惜啊可惜,还是不敢写元末争霸的故事。

  朱元璋先和鬼差们打了一架,然后到的地府,有一股熟悉的香气~~

第340章 补全了。

  朱元璋在历史上不以武力见长,但他不弱, 从加入红巾军开始, 一步步全是靠着马上步下的功夫打出来的。兵荒马乱的年代, 人人都得尽量学些拳脚功夫。他也从一开始全凭勇敢无畏,有了饮食和教练等资源后逐渐提升。麾下的士兵从几人、十几人、几百人一路发展上去直到数十万人, 大大小小的战争不计其数,只是前期交手的敌人没有一个名将,都是些浑浑噩噩的其他军阀名下的小股部队、流寇, 以及姓名不可考的元军小头目, 对方不强, 又如何显得他强呢。

  朱元璋本人也没有写日记的习惯,等到后来力量足够强时, 他亲自带兵, 在阵前指挥, 不用冲锋上去和人亲自交手。

  以致于知道他武力值的人, 基本上都死了。自从有了火器之后,将领的个人战斗力不像过去那样受人关注, 不管什么虎背熊腰的将领, 也挡不住对面的火炮。

  他恢复了年轻时的状态, 自己还不自知, 只觉得病痛全消, 浑身充满力量。

  盯着阴兵鬼卒,厉声质问:“你们是那家逆党,敢来杀我?”

  都尉不觉得难过, 反而有些庆幸,这么多年过去,终于又有一个皇帝天然能使用他的王炁攻击别人。听说以前春秋战国时期,那些亲自领兵打仗的诸侯王,也能游刃有余的运用王炁作为武器,现在王炁升级为了帝炁,果然更强大了。听说两位阎君也能运用。

  “明朝皇帝,且慢。你连遗诏都写好了,相比一定知道自己要死。这就是寿终正寝。我们都是古时候的鬼,小李是唐朝宗室,和你那些大臣毫无关系。”

  王炁和帝炁的具体作用不明,但能震慑对方,让对面阵营的人行动缓慢迟疑畏惧,如同吃了附子乌头炖云南蘑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6页  当前第4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79/57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帝们的死后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