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仙侠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帝们的死后生活_分节阅读_第436节
小说作者:文绎   小说类别:武侠仙侠   内容大小:2.61 MB   上传时间:2020-07-15 12:36:52

  刘知远没有改石敬瑭的年号,表示自己属于正统。

  二月称帝,十二月去世,这个中年人一路哭泣着来到小帝镇,环顾四周,在石敬瑭发怒之前:“我儿子呢?呜呜”他就是因为心爱的乖巧漂亮的儿子去世而伤心过度,导致生病,去世。

  石敬瑭举起的拳头又放下,想起这老兄弟以前两次保护自己杀出重围,又想起自己现在的处境:“你真不是条好汉子,不就是死了个儿子吗?劳资死了五个儿子,有什么大不了。谁死了?”

  刘知远:“承训!长子承训!”

  “啊!我怎么不知道!”石敬瑭想起那个温厚美姿仪的少年,当初也挺喜欢这小孩,累官至检校司空,有空时也叫来聊聊。“怎么死的?被谁杀了?”

  “呜呜呜是病死的!”

  俩人为了早逝的好儿子们抱头痛哭。“生子当如李存勖!”

  “不会唱戏的李存勖。”

  李存勖黑着脸威胁道:“你们俩适可而止!”

  哀叹了数日,开始聊起趣闻。刘知远:“我托孤给四名辅政大臣,其中有一人名叫郭威,脖子上纹了个麻雀,诨名叫”

  旁边人继续出牌:“幺鸡。”

  “郭雀儿……”刘知远没绷住笑了起来:“哈哈哈哈哪能叫郭幺鸡?他和唐庄宗的渊源颇深。”

  李存勖好奇道:“有什么渊源?”

  “他的老婆柴氏,原本是庄宗的宫妃!后来出宫改嫁,选中了一文不名的郭威。倘若郭威以后也篡权当皇帝,那柴氏就厉害了,也和两个皇帝,嘿嘿嘿。”刘知远知道郭威是自己的忠臣,也希望他能同样忠于儿子,但他也到这里的之后,难免有些不好的妄想担忧。

  胡乱说某大臣会谋反,在别的时候不好,在现在没什么不好。有点太正常了。

  人们嘿嘿嘿的笑了起来,一个女人和两名皇帝睡过,这种事……其实很常见的,荡平某国之后后宫美人、前朝才子、府库财产和百姓都被接手了。但这样的女人要是当上皇后,那就不一样了!

  说不定将来还能在这里见面。

  李存勖想了半天:“柴氏啊,恍惚记得,她很不懂艺术。”他的宫妃不是特别多,而他记性很好,柴氏不算是大姓,比宫里那六七个王美人好记,记得这个柴氏就是美貌但不热情,当年在戏台下绝对算不上一个好观众,不鼓掌喝彩。难道是朕的演出不够精彩吗?那怎么可能,绝对是她不懂欣赏。

  李克用捏了捏拳头,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李嗣源百无聊赖:“若这么说,我算是个媒人。”因为是他继位后遣散了先帝无子的妃妾,赏赐金帛送回老家去,之后才发生了这些事。

  刘知远知道郭威的家事,当年他没当皇帝时,有时候喝酒闲聊等战机,听郭威吹过自己老婆慧眼识人——我当时很穷,在外面淋雨,夫人看了我一眼,就打定主意要嫁给我。

  刘欣趁夜色悄悄抱着牌子和盾牌跑了过来,刚要把字冲里面立好,拿了两根木头做支架。正在慢慢摆弄时,两根木棍倒了下来,互相一砸,发出微微的声响。

  距离这里最近的是钱缪,他和马殷合力修建了小小的堡垒,被这细碎但不正常的声音惊醒,立刻持弓,顺着楼梯上到楼上的瞭望台。这台子是三尺高的边墙,和城墙一模一样,上有亭子,正中央堆着一些箱子,都是物资。

  夜色微明,钱缪蹲在墙壁垛口朝声音的方向看了看,马殷穿着睡衣爬上来:“怎么了?”

  “你看那边,那人在捣鼓什么?”

  远远的看着,有一块黑乎乎的东西,手在背后不断的捣腾,似乎是……

  “烟花爆竹?”

  “这是谁雇来的人?”

  虽然享受了很长时间的安宁,但他们还没忘记战争的带来的警惕,深夜在别人家门口放爆竹这种事虽然尚未应用在战争中,但必然有效。

  马殷:“你来射箭,我去敲门。”二人的箭法都很准,只是马殷没带弓箭。

  “且慢。”钱缪顿了顿:“你认为这人是谁雇来的?”

  马殷:“一去便知。”

  被叫醒的每个人都一脸无辜,单纯的提着剑或火筷子走了出来,都往那边看去。

  “牌子上有字。”神箭手们眯着眼睛细看,朦胧的月色下,二三十米外的字也很容易看清楚。

  看清楚之后,众人高呼:“放箭放箭!”

  你他娘的骂谁呢?众人立刻就有了怀疑对象。

  刘欣焉能毫无准备?他立刻立起盾牌,掩护自己撤退。

  盾是藤盾,用藤条编织,桐油浸泡,又轻又韧。虽然被箭的冲击力几次推倒在地上,还是连滚带爬的顺利回家了,就中了一箭,这比他计划中的好多了。

  于是同样准备立牌咒骂朱温的其他人暂时收手,这帮人比想象中的更加敏锐,也更为团结,需要一种可以瞬间立在那儿,在被人发现之前跑出二三百米外的牌子,现在的不行。现在挂牌匾,要么是挂在房子上,要么是立在墙边,没有平地立牌子的设计。

  ……

  (后)汉新皇帝刘承佑上台之后,和前面那些前辈,骂跋扈将军被杀的汉质帝、朱友珪、朱友贞、李从厚等人一样,都觉得统兵大将是个威胁,这四名顾命大臣都是威胁。

  老臣们的脾气也算不上好,当着新皇帝面前打架吵架满地打滚撕吧的事时常发生。

  刘承佑也吸取了前辈们的经验,知道不能徐徐图之,就嘁哩喀喳的说杨邠、王章与史弘肇要谋反,立刻就把仨人都杀了。

  非常简单。老臣们嚣张,没想到皇帝敢下手。皇帝自己也没想到成功的这么快。

  郭威刚被调走不远,在远方防御契丹人。突然得知消息,皇帝不仅杀了那仨老东西,还准备把他也悄悄消灭。但郭荣的人品好,朋友多,这小皇帝倒行逆施,有人走漏消息。

  夫人柴氏,两个儿子,郭荣的老婆和两个儿子都被皇帝给杀了。

  (郭荣,本性柴,郭威老婆的侄子,被郭威养了一段时间看很可爱,又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收为养子,故而改姓郭,终生未改姓。史书上称为柴荣是宋朝故意改的。)

  郭威:人生的大起大落来的太突然!

  从一个刺史之子到街头流氓,闲的没事和跋扈屠户置气把人给杀了,到后来被老婆选中,又从军打仗,回到比老爹的官职更高的位置上,现在,封妻荫子都已完成,突然被一个小兔崽子杀了全家?

  打回去!

  刘承佑派慕容彦迎敌。

  慕容彦何许人?平生最彪悍的一件事是把名将高行周逼的差点死,见刘知远涕泣,以屎塞口以自诉。

  战前告诉刘承佑:“温酒待我归!”

  战后什么都没和刘承佑说,自己就跑了。

  刘承佑到阴间之后,第一眼见到的是亲爹那砂锅大的拳头。

  刘知远简直被活活气死。拎着儿子问其他几人:“吃吗?谁要吃就拿走,我没有这么蠢的儿子。”

  ……

  郭威问谁能当皇帝?

  众人都说应该是他。

  郭威表示:我不,我是个忠臣。

  找了刘氏宗亲最强有力的一个节度使,他爹是另一个强大的节度使。这俩节度使本该来征讨‘弑君’的郭威,但一听他让推荐自己/我儿子当皇帝,立刻表示他是个大大的忠臣!他干的对!刘承佑那小兔崽子,干的不是人事,死有余辜。

  契丹来袭,郭威率兵去迎敌,到了澶州时士兵哗变:“人民要求你来当皇帝!”

  郭威:“唉,我一个忠于汉朝的节度使,哪能当皇帝呢?你们连龙袍都没有。”

  士兵们扯下明黄色的军旗,把他一裹,就当是黄袍加身。

  郭威:“实不相瞒,我是周朝虢叔的后代!我们这就是周了!”

  他回去时,还活着的太后李三娘也劝进。顺理成章的称帝,盘算了一番,大儿子是养子郭荣,老二老三都被杀了。

  大臣们劝他别追封柴氏当皇后,努努力在生个亲儿子继承皇位,虽然陛下您已经快五十岁了,但是还行。

  郭威本着尊重士人好好治国的原则没有骂出口:滚!我老婆就是皇后!养子和亲儿子一样!郭荣还来得及再娶妻生子。

第305章 郭荣+坦克(虫多)

  汉文帝刘恒是众多皇帝的偶像,虽然他低调, 朴素, 仁爱, 内敛,孝顺, 没有脾气,但是他国家强大,人才迭出, 还全是忠臣。后世崇拜他推崇他的皇帝们, 都本着一种‘偶像这么厉害, 我也一样可以’的心态吹捧汉文帝。细论起来,其实汉高祖更厉害, 但有三点不能被崇拜, 第一, 他当众抱着戚夫人接见大臣, 还曾经和男宠缠绵到樊哙闯宫叫他起床。第二,他曾经骂人骂到女婿的官吏愤然谋反。第三, 也是最隐晦的一点, 他是平民, 却狠狠的击败了贵族。

  前两点好像是昏君的标配, 暂且不提, 第三点确很关键,如果过于鼓吹汉高祖,岂不是让天下百姓都知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虽然他们现在也知道的很清楚, 但还是要避讳。

  皇帝们:汉高祖厉害!但是我们喜欢汉文帝!

  郭威的偶像和目标也是汉文帝,只可惜同样经历丧妻丧子事件的人状态不一样,他称帝之后砸毁了一匹金玉器皿,认真治国,可心中的酸楚无处发泄,这可不是杀了刘承佑一个人就能了解的。临死前嘱咐郭荣:“我见到汉朝陵,唐朝十八座陵寝都被人挖掘盗窃,那都是埋了太多钱,只有汉文帝一贯节俭人所共知,简单的安葬在霸陵上,至今完好无损!我的陵墓务必从简,不要惊扰百姓,不要石人石兽,那都没用,用纸衣装殓,用瓦棺作椁,叫众人都看清楚皇帝没有陪葬品。每年寒食节派人来扫墓,不来也行。但要在我战斗过的河间、魏府、澶州埋下剑甲,在称帝登基的濮阳葬通天冠绛纱袍、东京埋平天冠衮龙袍。”

  郭荣含泪答应了。他又安排了两个人当宰相辅佐,当夜病逝。

  汉文帝刘恒本人正在地府开会,与会者除了太史台之外,还有一脸疑惑的扶苏、宇文邕和李豫,可以说是秦、汉、十六国、唐各来一个代表。

  为什么没有隋朝?因为杨坚在小帝镇出现之后,每每觉得尴尬,别人议论起这些篡权的大臣时,总会提起仁君隋文帝。还有一点,现在这个议题不适合他来参与谈论。

  宇文邕笑道:“这也值得让他避讳么?谈的又不是皇后的危害。”

  众人哈哈哈的笑了一会,在座众人,没有一个怕老婆,和他杨坚不是一类人。

  刘恒问:“扶苏,你何故一脸迷惑?”

  扶苏怅然道:“家事烦扰。”前天晚上自己喝自己酿的酒刚喝醉,忽然收到纸条,给我一天时间,总结好自从佛教传入中原的兴衰原因……我父亲真是爱我,对我念念不忘。

  幸好这些年积攒了很多文章,把三次灭佛和几次佛教大兴事件发生时自己记的感言整理了一番,凑了一篇,一大早就交了上去。得到一小篮桃杏,还有这次任务。

  刘恒心说:不知道是惠帝兄长的情调,或是那位阎君又看你哪里不好,我看你很好,挺可爱。

  这次会议由太史令主持,他也有点蒙:“以前……从来不让史官参与朝政劝谏。”虽然咱们这次也是总结历史经验,但……找太史台的人来参与,真是专业对口啊。

  探讨的是《人间佛教大兴屡禁不止,为何在阴间不能兴盛如人间》和《佛道与国富》这两个话题。

  这两个问题其实都很简单,人间佛教大兴是因为上到皇帝、王侯将相,下到黎民百姓都争相布施供养,为来生求福,死后就是来生。还有一个,和尚可以免赋税劳役,和尚的家人也可以,有些地方的人为了合法避税,如果生了三个儿子,必然把其中一个送去当和尚或当道士,具体是什么,看当时谁更火。阴间卡死了赋税和劳役两条,虽然又几次小小的暴力抗争,但很快就平息了。

  如果是这么简单的事,不值得一谈,还可以往深处挖掘。

  李豫沉吟良久:“早些年,人们寄希望于清官侠士,到后来,清官难觅,侠士无踪,万般无奈祈求因果报应。”有文化的人说天命,没文化的说因果报应。

  实不相瞒,他当年在弟弟死后,也天天等着张皇后遭报应,后来瞅准机会,来了一套百因必有果,你的报应就是我!

  众人纷纷点头。

  另一个话题更大,国家富强→大兴寺庙→剃度僧尼→增加庙产→国家缴税土地和劳动力减少。

  国家贫弱→赋税繁多→出家避税→和尚增加→国家劳动力减少。

  皇帝和大臣们陷入沉思,为什么不论如何都是国家劳动力和税收减少?

  我们怎么就这么吃亏?怎么只有我们吃亏?还能不能好了?

  太史令说起另一个原因:“说起当年,齐明帝萧鸾。”不知道他怎么能算是明帝。“延兴建武中,每一行事,辄先烧香火,呜咽涕泣,众以此知其夜当相杀戮。”

  萧鸾也知道自己杀害宗亲是很恶毒的罪行,所以他动手之前要先去祷告。皇帝和宗亲经常给寺庙大量捐赠,其实是因为亏心事做太多吧?

  李豫心说:多亏得到通知要一个唐皇帝来开会时来的是我,倘是别人,恐怕他们都会有些尴尬。

  众人议论良久,又找出一个理由,道家求长生,佛家求来生,香客自行选择对症下药。今生太苦时,寄希望于来生的人更多。得意自满的人吃丹药,希望延长今生的享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6页  当前第4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6/57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帝们的死后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