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仙侠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帝们的死后生活_分节阅读_第426节
小说作者:文绎   小说类别:武侠仙侠   内容大小:2.61 MB   上传时间:2020-07-15 12:36:52

  “谁也不知道二十年会发生什么事,人间从来不缺忠臣良将和勇士,缺的是用他们的人。倘大厦将倾回天无力,皇帝昏聩奸佞当道,即便管仲乐毅在世,诸葛亮王猛常随左右,武庙名将分列十六卫,也无能为力。”

  现实残酷先不用提,这个人员安排真是棒棒哒。管仲能给国家搞钱,诸葛亮王猛搞好内政,剩下就是打仗了。

  嬴政沉默良久,想起自己特别想要的李牧。这话说的不假,六国并非没有人才。

  于是就把这些话告诉他们。

  人间有很多优秀的人才埋没着,皇帝只要用心找,仔细用,可以中兴。而且你们计划的太简单了,投胎去之后,很难说父亲会不会获罪、被夷族。

  话说的没错,但这道理他们看的比阎君清楚,早就考虑过了。拦住他们的只有一点,那就是投胎去依然随机,看气运,虽然他们有九成九的概率会成为人——还有0.1成的概率变成祥瑞——但若是随机到了桃花源记那样的地方中,岂不是白去一趟?

  嬴政叹气:“投胎这件事如果不随机,不要让某些愚昧的牲畜投胎成人,天下就太平的多。”

  “就是!”

  “那不行,要投胎的魂魄和人的数目不相等。”

  “我是说如果。”

  “如果是这样就好了。”刘庄从桌子下面掏出一份卷轴:“内人近些年(二百多年)间看了小说无计其数,自己也动笔写了一份,拙作,诸位见笑。”

  明德·特别爱写点什么·马皇后写的小说。写地府对人间严加管控,不达标的人禁止投胎成人,长此以往,人间充满了圣人一样的精魄,矛盾和纷争变得非常柔和,再也没有人存心害人、损人不利己。遇到外地入侵时人人奋勇争先,万众一心。

  阎君们传阅之后,用‘你妻子真是天真可爱’的眼神瞅着他,随即继续低头工作。

  ……

  张议潮还未彻底恢复祖辈的荣光,但也已不再是奴隶。他的军队取名为归义军,‘唐’的大旗再次飘荡在孤城上,吐蕃一次次前来攻击,归义军早已破釜沉舟,凭着一腔孤勇和指挥得当,屡战屡胜。甘州、兰州、瓜州等附近州城的唐民听说了归义军的大名,纷纷起义呼应。

  恰逢吐蕃的丞相和将领内斗不休。

  孤城遥望玉门关。

  从张议潮几岁开始,期盼大唐神兵天降,十几岁时,感生民疾苦,三十多岁时,决定自己成为大唐,把大唐带到这里来!

  张议潮必须要让三千里沙漠之外的大唐和陌生的大唐皇帝知道这里的消息,所有人都相信大唐不会放弃边关,十路使者分批出发,要向那位从未谋面的皇帝传达捷报,这是玄奘和悟空两位大师曾经走过的路。

  越过无边草原、沙漠戈壁,有九组人生死不明。

  最终,只有悟真和尚一路到达了遥远的天德军,消息被送到长安,和尚也被送了进去。

  路途遥远,他到天德军时已经是两年之后,大中四年,李忱正在宫里彻夜读书,他始终紧张,脑子里的弦始终紧绷,既担心失去帝位,又担心没能当好皇帝。勤政+努力读书+以游猎的名义出门微服私访都不能让他安心,还想悉知天下各州郡的内情,正想找一个人来秘密的为自己编撰资料,把天下各州的风土人情以及民生利弊全都整理好,这样大臣再来奏对时,不信他们不敬畏皇帝,不信他们对民生疾苦不严阵以待。

  张议潮凭借一己之力,重整旗鼓,朝朝秣马,日日练兵,缮甲兵,耕且战。先后收服了十州,肚子掌握军事行政财政大权,自行耕战,农业水利搞好了,贫瘠之地转眼间五谷丰登,把境内打造的强盛骁勇,吐蕃首领尚延心、回鹘首领仆固俊等相继率众归降。

  次年先把亲哥哥送到长安去,半是献图,半是留给皇帝一个人质。

  皇帝能做的也只是高官厚禄,让他继续当节度使,至于粮草只能自行解决,兵源也是一样。

  献图有不一样的意义,不是地图那么简单。

  地图,泥土,白茅草,代表的都是神圣的土地。

  李忱兴奋的去祭祖:“宪宗尝念河、湟,业未就而殂落。今当述祖宗之烈,其议上顺、宪二庙谥号,夸显后世。” 给加谥号!!啥?你说我侄子?什么侄子?

  给继位前就中风不能言语行动的顺宗加谥号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顺宗李诵真有点害羞,他现在突然体会到开国皇帝亲爹的感受,那真是凭空掉下大批财宝,荣耀,十分荣耀。

  宪宗李纯看了看气的快要撒泼的孙子,欣然想着李忱,连郑氏的相貌都快要想起来了。

  李炎平时很豪爽,如今也不得不酸,既酸且怒:“大中元年,大破北狄,稳定北方,靠的是我的部属,还有卢龙节度使张仲武。大中四年,收服十州,和他有什么关系啊?是张议潮自行起兵!”

  气死我了气死我了!!我要是再活五年,张议潮就是我这一朝的功勋!!这混蛋运气太好,白捡的皇位,白捡的武功,还白捡了一个堪称全才又忠臣的张议潮。

  气的他几乎头疼发作,攥着拳头锤桌。他多想派兵和张议潮打一波配合,把吐蕃彻底带走啊!只恨这身体不争气。

  “谁让你服丹呢?”*8

  “命途多舛就是我!为他人做嫁衣就是我!好,好一个李忱,如今把我的功勋一抹平。”

  李渊同情的把他抓过来摸摸头:“好了好了,如今说起大唐的开国皇帝,人都说是我儿子。”

  李治也拍拍他:“现在人都说武后,我看等以后,关注媚娘的闲散文人更多,这都是虚名。”没有几个人记得天皇大帝曾经拥有最广阔的大唐疆域,但我猜他们一定记得,在前朝唐朝中,有一个能让大臣以身侍奉的则天皇后。我现在就等着那些三流文人写那些不入流的不可描述小说,但我估计先写的肯定是李隆基和杨玉环。

  李隆基也叹气:“开元盛世已经和安史之乱还有……捆在一起了。”只要提起开元盛世就要提起抢儿媳妇导致几乎灭国。又指另外几人:“他们几个,凡提起韩愈的谏佛骨表,就要提起这几个依次迎佛骨的笨蛋。”

  很多时候,文人比皇帝出名的多。

第295章 及时的补全了。

  李纯想过提前给他盖房子以示嘉奖,但郭钰在短暂的了解了帝镇的权力组成部分之后, 开始肆意吃醋, 禁止儿孙们前去帮忙。孙子们纷纷表示赞同, 本来就不想去,且不说以前关系不好, 还被他骗的一愣一愣的,到现在谁的儿子都没能继位,被一个装傻充愣的叔叔截获了皇位, 他还假模假样的模仿太宗!

  郭钰虽然心里觉得自己是个老太婆, 可这样就更能放得开了, 撒泼和娇嗔只是音调和语气上的差别:“我不许!你们不许帮他盖房子!要盖,让宪宗一个人儿盖去!谁的儿子谁管!如今不是人间我也不怕说, 他和我没关系。”

  这也就是在阴间, 敢说这样的话, 在人间万万不能。虽然是贵妃总摄六宫, 也时常见到非己所出的儿子,摆出一副视若己出的样子, 其实根本不用操心。皇子的功课有皇帝指定的教师负责, 日常生活起居用度安排有中人们(太监宫女)按照法度去做, 贵妃就等着太监们把皇子洗白白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带过来时, 看心情说几句漂亮话。这很简单, 祖父教过她凡事要小心谨慎,到死为止。

  李纯瞪她:“同为大唐皇帝,何分你我!”

  隔着壁垒看热闹的王菱:“小郭娘子说得对!不是你生的, 不是你养的,那管他干什么?”

  李亨一边吃嫡母塞过来的零食一边点头称是,他的生母杨氏如今也和王菱住在一起,在这个叫贵妇没有安全感的地府中,一直到现在,她们还觉得熟悉的人住在一起比较好。

  王菱:“脆吗?”

  “嗯,特别脆。这叫什么?”

  “不记得了,名字怪怪的,一种民间小吃。一开始是小片,下油锅一炸就变大了,说是大米做的。”

  没错,这就是又酥又脆的炸年糕片。四四方方的雪白年糕片,炸好之后从里往外那么酥,用荷叶或苏子叶一包,趁热撒上一丁点盐沫,犹如雪饼,吃起来还有鱼鲜味。

  那边争论到底应不应该给李忱盖房子以示嘉奖,这边李亨继续吃:“有鱼鲜味,奇怪,难道这里放了鱼肉糜?”

  王菱哈哈大笑:“想得到好!普通的小摊上哪有这样讲究,这是炸鱼炸虾的油。”她也正是被炸鱼的味道吸引过去,才看到有这种奇怪的小东西。没想到那家店拿炸鱼当幌子用,根本不卖。

  李旦随之咔嚓咔嚓:“不错不错。”

  吃了一会,聊了聊阴间比人间优越的美味——人间的民间没什么好吃的。一样东西要好吃,首先就得精米细面、放油放糖,自从大唐国力衰微之后,这些东西都用作供佛和官员享用。

  穆宗李恒夹在父母之中有些为难,平心而论不想去,但是怕父亲生气,他一瞪眼我就腿软。

  李旦不动声色的教他,虽然你的名字比我多了个偏旁和帽子,你可以像我一样啊。降低存在感,跟着祖宗同步撤离。

  抱着胖胖肃宗溜走的人又多了一个。

  李纯虽然生气,却也无可奈何。瞪了郭钰一会,看她又为子孙而悲戚,叹了口气,不盖就不盖吧,谁说当爹的非得给儿子盖房子?虽然这在人间是天经地义,在这儿可算了吧。“这风俗汉时未有,是太宗皇帝造出来的。”他谨慎的眺望,随即握住郭钰的双肩:“我不遵太宗祖制,听你的便是。”

  郭钰在感动之前,也左右看了看,太宗果然不在这里,这才放心的松了口气,感动的牵着皇帝的衣服,赶紧享受郑氏来添乱争宠前的日子。若论姿容仪态和生前的感情,郑氏不足为虑,她只担心母以子贵。

  ……

  前些年张议潮抓住吐蕃宰相三人,于阵前枭首,大奏凯歌而回。

  很多人赞美李德裕,但李商隐的赞美和他的诗一起飘扬:成万古之良相,为一代之高士。

  夸到李德裕的时候,宪宗忍了好久,见惯了玄宗被人嘲笑抱过李密等诸多天才,还是没忍住夸耀一下:“李德裕小时候常在我膝上玩耍。”李吉甫是他的丞相,父子两代贤相,为皇帝提拔寒门子弟,自己不居功、不把持选官,多好啊!

  召见大臣时叫他带孩子进宫,看着好看抱起来聊聊,这都是常有的事。聪明伶俐、举止有礼再加上博学多才,六七岁熟读诗经等优秀成绩,这些小男孩特别可爱。

  敬宗以上的皇帝们开始互相攀比,谁把二三十年、三四十年后的优秀大臣抱到膝盖上玩耍过。

  李湛等兄弟三人相信自己抱过的小孩里也有不少能臣猛将,只是还没长大。

  李亨:“如果可以算上成年的”

  众人纷纷叫停:“李泌不算。和李泌一起睡过觉的皇帝太多了。”

  历仕四朝!和哪个皇帝没彻夜长谈到倒头就睡?

  算来算去,如果算上成年的名臣,那还是太宗的最多。行军打仗时睡在一个帐篷里就能算。

  如果只算未成年的,那么李隆基抱过的神童最多,谁让他专门选拔过神童呢?

  玄宗得意洋洋的摇了摇扇子:“想当年……”想当年我选拔神童就是为了好好培养,等到我老的时候留给子孙,怎么渐渐的都忘了呢?沉溺歌舞实在是太轻松了,轻松的东西反而是最难的。

  都不如李忱,见到美貌的歌姬爱不释手,又恐怕重蹈覆辙,送出宫去都控制不住会思念她,索性赐死。虽然有些薄情,倒可以保证皇帝继续勤政。

  “人要是一辈子都能保持初心不改,保持最优秀勤奋的状态,实在太难。”

  玄宗的感触发自真心,但话一出口,众人做鸟兽散。

  ……

  李忱,享年五十岁,服药中毒而亡。

  他仰慕太宗和魏征的传说,特意找来的魏征五世孙都没能劝住他。

  除了李炎黑着脸不愿意搭理这位叔叔之外,其他皇帝对于他的执政不想问,除了没能抑制宦官,让宦官矫诏立长子为皇太子之外,其他的没有任何问题,现在就看长子能不能行,读的都是一样的书,具体执行看个人能力。

  有太宗那一本规范指南足以,具体执政完全看各人的毅力。

  只想问一件事:“你为什么要服丹药?死了几个皇帝你不知道吗?”

  “咱们李唐皇帝一定要前仆后继的跳进同一个坑里么?”

  “汉朝全纵欲,唐朝全服药。”

  正挑剔着这些话,忽然看到远处的杨广云淡风轻的走了出来,晃了一圈,又淡然走了回去,不由得疑惑。

  在远处,刘邦、杨坚、李渊和李世民这三家开国皇帝正在聚首密议。

  李忱:“……”

  因为我觉得我找的这个炼丹师比你们找的靠谱。

  真心话。我知道你们都是服丹而亡,但是!丹药没错!道士炼丹也没有错,错在你们识人不明。

  现在的结果,只能证明我选的道士也不好,真正优秀的道士一定都在山中潜心修炼,不愿意进入红尘俗世。

  再拜谢罪:“是我愚昧。”

  这话一说,别人就再不能说什么。

  李忱此后的日子里,生死如一,严格遵守礼节,继续保持少说话多努力的谨慎生活,主要是侍奉母亲,每天早晚去父亲那里问安。

  新君在唐宣宗的诗‘海岳晏咸通’中选取年号咸通,好像还记得父亲,但他很快就开始疯狂的宴饮游乐,每天不离音乐,随时进行一场‘大唐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旅游。

  每天都有几千人做好准备,等着陪皇帝出门。

  李忱关起门来算账,算的痛心疾首。

  他连给儿女花钱都舍不得,还严厉禁止女儿发脾气,小心翼翼的维持唐朝圣明天子的样子,非常艰难。

  ……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6页  当前第42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6/57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帝们的死后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