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仙侠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帝们的死后生活_分节阅读_第383节
小说作者:文绎   小说类别:武侠仙侠   内容大小:2.61 MB   上传时间:2020-07-15 12:36:52

  转而说到历史上那些觊觎儿媳妇的皇帝们,譬如现在较为流行的‘密建游宫’,讲楚平王霸占儿媳妇,这出戏本来少有人唱,最近突然爆火。

  随即是世事难料,人年轻时是好人、年老时突然变混蛋,年轻是大混蛋,忽然就洗心革面好好做人,这种事实在是太多太多。只可惜学坏容易学好难。

  独孤伽罗叹息道:“人最难的莫过于从一而终。”

  李世民坦然的点点头:“不错。更难的是国家传承千秋万代,每一年都极其艰难,不到死时,没有大功告成。自从武周开始,之后的每一年我都当是天帝厚赠。倒不是为了我,是怜黎民之苦。”

  杨坚竖起大拇指:“磊落坦然,真乃大丈夫。那盟约的确应该改一改,以后杨广不会再登门嘲笑。”

  李世民有点遗憾的点点头:“文帝心胸过人,能推己及人,令我汗颜。”

  独孤伽罗继续扮黑脸,按照计划好的说:“且慢,只怕你们正当时令,都有些杯弓蛇影。再加上武曌多疑好事,你们倒霉,可不耽误阿摐找乐子。事情一开始,只怕是停不下来,李隆基将来不知道能活多久,执政如何,能不能迷途知返。若是不能,以后他笑一笑,早上打个招呼,你们也要觉得是在讽刺。”

  李世民仔细想了想,差不多是这样。但在一定范畴内的讽刺他能接受。

  杨广:“即便我不说,刘欣一样会说。”

  “那不要紧,他不姓杨。”有传言称,杨贵妃是杨广转世,败坏李唐江山。

  双方就此重新签订了协议,可以随意笑,可以骂李隆基,但骂人要点名,少往他祖宗身上捎带。

  唐太宗起身要往外走,杨坚送到院中:“不送。”

  “且慢。闲来无事,不如切磋一番?”

  杨坚略一沉吟,他也得想方设法知道对方的实力,杨广只能看到镇内发生的事,下属们只能盯住比较有本事的宗室,盯不住神鬼:“好啊。”

  统称的唐刀有四种,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

  墓中都有。

  二人飞离帝镇,选了一个僻静无人处,过了一个时辰,衣衫褴褛的回来了。

  杨坚对独孤伽罗:“我赢了。”

  李世民对长孙无病:“我赢了。”

  ……

  李隆基又给刚死的大哥追封了一个让皇帝,李宪的儿子百般推拒,未果,只好服从皇帝的命令。

  李宪一辈子小心谨慎,低调朴实,只和兄弟们一起玩,不社交。每每站在宅院中远看花萼楼,就觉得皇帝也在楼上看着自己。追封的速度有点慢,他已经在地府安顿下来了,鬼差又来询问他的意见。

  “不便僭越,等到皇帝降到阴间,我再去拜见祖先们。”别真把自己当皇帝的,追封的啥都不是,要谨慎。

  李渊特意来找他:“这叫什么话。李隆基究竟如何?这是你爹的信。”

  李宪完美的做到了一问三不知,朝政?不知道。杨玉环如何?不知道。太子如何?不知道。皇帝如何?多才多艺,那舞跳的,那曲乐合奏的技艺,祖宗我给您吹一段?

  唐高祖先是安慰他不要害怕,后来得知他是真的什么都不打听,就气恼的离开了。

  之前武惠妃死了两个儿子,李瑁作为第三个儿子,李隆基怕他死,就送给大哥大嫂抚养。李宪算是他的养父。

  李瑁认认真真的继续给养父服丧三年,一半是为了养父比亲爹好太多了,一半也是为了避祸。恐怕阿耶要弄死自己,给玉环一个寡妇的合理身份。

  ……

  李隆基:朕这辈子真的完美啦。所有的大事全都完美,文治武功都好的没话说。老了,今年大哥和另一个兄弟过世,要珍惜生命,开始享受生活。

  从此改元天宝。

  天宝元年,李白供奉翰林院,写下那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译:嚯哈哈哈哈,劳资就知道自己牛掰),他本以为自己能大展宏图,但是没有。皇帝听他的意见,但并不取用。气的他继续写诗。

  四皇子李琰嫌王妃无子,与她分居,只学着父皇的样子收集天下美人,生了五十多个孩子。两个宠姬争宠,求教于非自然力量,在他鞋里暗暗的塞了符咒。他的仇人听说这件事后,告诉皇帝说,四皇子诅咒皇帝。上朝时要脱鞋,证据极容易拿到。李琰死到临头惊惧万分,拼命推理一番,认为这是美人们争宠,并举例无数。

  由于没有《常用符咒大全》来作铁证,难以分辨瞎画的圈圈道道到底是诅咒还是争宠,李琰软禁不久就自己把自己吓死,韦王妃送回娘家,二美人杖毙。

  转眼到了天宝四载,杨玉环自然不愿意没名没分的做个女道士,皇帝已经须发皆白,不知寿命几何,如果没有名分,日后就没有保障,无以为继。李隆基也想给她名分,于是先给李瑁塞了个媳妇过去,前任寿王妃无子,事情都好办。

  李瑁心里依然不好受,他当年对玉奴一见钟情,一求就到手,结果变故接二连三,只好安下心来,活着最重要。

  问新娶的韦氏:“你善于歌舞么?”

  “妾粗通音律,不擅长歌舞。”

  李瑁又仔细端详她,端庄纤弱,不明艳不妩媚,暗叹:好好好,这个老婆是安全的。红颜薄命,红颜的丈夫更薄命,贵为皇子,也要遭遇乔知之之苦,玉环却不如碧玉。

  皇帝估摸着太真当了五年道士,大家都忘了这事儿吧?册为贵妃。

  武惠妃崩溃了:“我根本就不算宠妃!”

  武曌:“不要吵我睡觉。要闹,等他来了再闹。你到时候缠住他,让王菱把你们一箭洞穿才好。”

  太平公主:“我太准了。可能我应该去修行,这道士不白当!”

  贵妃的族兄,张易之的外甥杨钊为避卯金刀的避讳,改名杨国忠。而安禄山为了夺得皇帝的宠爱——此前姚崇等人都看他不可靠,但皇帝看他可靠,却又受过去这些股肱之臣的影响。

  安禄山机智的认了贵妃为母,每次进攻先拜见母亲,一番花言巧语,皇帝就让他和杨国忠之下的杨氏男女结为兄弟。真觉得他赤胆忠心,多次重用。

  姚崇本来在乐呵呵的听着宋璟和王晙聊天,号称有脚阳春(他带来了春天)的宋璟为人喜欢诙谐戏谑,只和一个人聊得最风趣,那就是名将王晙。二人一文一武,你来我往,一壶茶一盘棋能聊一整天,姚崇天天在旁边听的乐不可支,就连人间的烦丑也能稍忘一忘。

  等到重用安禄山,允许安禄山肆意出入宫廷,更以高官厚禄给杨家人,气的姚崇七窍生烟。

  宋璟微微一怔,调侃道:“要成亡国之臣,你们有何感想呀?”

  二人默默无语。

  “别这么死气沉沉。咱们死得好啊,早死的可以保全名节,气也气不死。不遇明君,实在是可怜。”

  姚崇叹气道:“你我几十年心血”

  “心血怎么了?有口皆碑。”

  “您真是心宽。”

  “那是。现在不心宽,等着唐灭后,你说我是殉国是不殉国啊?”

  “良禽择木而栖。”

  “现在去投胎,不知道能不能力挽狂澜。”

  “二十年后若成了一条好汉,倒可以试试逐鹿天下。以后也进入帝镇,再与皇帝谈谈交情。”宋璟说到这儿,挥了挥拳头。

  狄仁杰像团棉花糖一样飘了过来,礼节性的落在门外,扣门。“我不等了,我准备出仕地府,侍奉阎君。”他本来在等则天皇后出门相见,有很多心里话想和她说一说,也想看看她发脾气骂自己。

  “侍奉三朝,狄阁老阅历丰厚。”

  姚崇警告的看了他一样。

  狄仁杰不觉得这有什么,他侍奉哪朝都尽心竭力,对得起皇帝,对得起黎民:“希望到此为止。你们呢?”

  ……

  死掉的皇子们窃窃私语,就传言来说,皇帝放任李林甫攻击太子,太子现在头发白了,东宫又穷又旧,太子也不敢见人。但皇帝盛宠安禄山,比对亲儿子还宠爱。

  杨国忠反倒一直在说安禄山要谋反,一直等到天宝十四载,安禄山史思明真的谋反了,杨国忠和杨玉环也在马嵬坡先后被杀。

  皇帝逃到蜀中,留下了太子。

  太子在这时候可信了,这是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别人都能投降,唯有太子不能。

  李亨:我#%¥#%!我以前没权!没有熟识的武将!我用谁!!

  李瑁被派回来传旨,送一些东西,他思量再三,想起霓裳羽衣曲,想起皇帝和贵妃的欢歌笑语,暗暗的在旨意上添了一句‘圣皇久厌大位,思传眇身’。

  李亨:贤弟,我以我白头发做担保,这话假的都没边了。别看上皇这些年不理朝政,可一点都没放松,我都不知道我是怎么活到今天的。两次大案,两次离婚,我的偶像是祖父睿宗。

  李瑁:哥哥啊,你都呼为上皇了。

  遥尊逃跑的皇帝为太上皇。

  在一番不错的操作后,皇权巩固住了。

  李亨对这个弟弟很放心,夺妻之恨非常可靠。

  ……

  地府众人正在等李隆基死,隔壁地狱传来国书,希望能把安禄山的魂魄借去折磨几十年。

  安禄山作为边将,打仗时杀人,这不算什么。但他四次宴请奚人和契丹人,设宴款待时在酒里放入麻醉草莨菪,等众人都被迷昏了,就砍头埋掉,作为战功。有道是闲时积攒,忙时使用,就是这个道理。

  阎君们早听说过这件事,仔细思考了一杯茶的功夫:“回疆一直没什么用,拨给肉店地狱。在那里开鬼门互市。咱们这边被安禄山杀掉的人还等着他呢。”

第262章

  阎君们近年来没什么话可说,就是一路倒霉, 安史之乱有国家动荡不安作为基础, 在安史之乱之前, 他们已经少有休息时间,不能一半一半的轮换休息, 十二位阎君都在这里,繁忙但不热闹。奏本在空中飞来飞去,往来如梭, 偌大的阎君殿中一片寂静, 只有时不时不耐烦的轻斥, 以及反反复复搁笔的声音。

  鬼差的休假已经全部取消,神鬼们也得到了通知, 很快就会要他们去工作。

  已经临时取消了很多政策, 包括关闭海门和七日回魂等事, 更改了敌镇中的设置, 让进入其中的魂魄会变得昏昏欲睡。

  智囊团们现在都去了人间,持有专属令牌, 一部分在蜀中盯着李隆基, 一部分在隆武盯着李亨。别看李隆基平时把儿子们监督的死死的, 太子都只能住在十王宅里, 必要的时候就让他们去各地领兵抵御安禄山史思明。太子也不傻, 登基之后彻底架空太上皇,决不愿为人傀儡,就和李隆基当年做的一样。

  回报:唐朝现在保底能偏安一隅, 最佳情况是重新复国。在李隆基的高压政策下,李亨不仅有贤惠勤恳勇敢的张良媛,还有几个团结的儿女,封太子李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太子和李倓关系深厚,李倓类与唐太宗,朝中又有郭子仪、李泌一文一武。但是!但是也有李辅国。

  但是安禄山都是根深蒂固的节度使,虽然没有名望,人人畏惧憎恶,但能当皇帝的未必是善人。幸好安禄山现在近乎失明,比猪还胖的狡诈之徒因为过肥而生病。

  另,张巡把守军事要地,勇烈刚毅,为江淮屏障,现在大唐仅有江淮两地。

  附医馆提供的:《中医养生之过肥的灾害》《历史上那些著名的胖子都死得早》

  今日事情稍缓,有了片刻空闲。嬴政从桌子下面拿出一本《薄伽梵歌》,开始慢慢看了起来。印度的经书虽然在量词上非常不可靠,但很容易把人引入一种玄玄乎乎的状态中。

  阎君们探讨起来:“你们说,这杨玉环怎么办?”

  杨玉环死时正是忙乱时节,她很麻烦,阎君们又很忙,就修改了敌镇壁垒上的符咒,把魂魄扔进去就能沉睡。至今已经横七竖八的扔了几十人进去,都等着改朝换代天下太平再一一提审。

  “人们认为贵妃祸国,实际上错了,是这皇帝祸国,才会盛宠贵妃。”但凡是个正经皇帝,哪怕看上儿媳妇了,也会忍回去,活人的欲念太强,偷偷的畅想一番也没人管。论迹不论心,心里想太妃、儿媳都不算事,能控制住行为反而更佳。

  有两位阎君曾是皇帝,都点头表示赞许。嬴政曾经想过自己的儿媳们,嗯,根本记不清,到地府之后极少想起子孙,又何况是别人。国家比一切更有意趣,如果我能活到六七十岁,除了派人出海之外,只会加强管理。节度使这法子蠢的堪比分封制。

  “谁有权谁作乱。不论是节度使还是镇守边关的将领,权力换多少名字,还是那个东西。”

  “唐朝原先肥壮强悍,后来李隆基不理朝政,就只剩下肥了。诸国环绕,必然抢夺。”

  “边关实在太不安稳,这些年出去私访时,边境的鬼和长安城中的鬼生前有天壤之别。”

  “那也不必设立节度使,统领军政大权。”始皇夹上书签。一个强健精干的皇帝,譬如朕,没有不能解决的难题,也没有无法触及的前线。朕实在是太会选人了!没有谋反的,没有名不副实的,没有谎报军功的,由此可见大部分问题都在李隆基。边关虽难,他又不是精力不济。排歌舞重要,还是安定边关更重要?怎么能前者成果快还繁华就沉迷于前者?出巡啊!让太孙去做些什么!既然看好李亨的长子,又不尽力栽培,真反复无常。

  “对!”

  “等李隆基下来,你替我们去打他。”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6页  当前第38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83/57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帝们的死后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