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仙侠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帝们的死后生活_分节阅读_第380节
小说作者:文绎   小说类别:武侠仙侠   内容大小:2.61 MB   上传时间:2020-07-15 12:36:52

  龙王:“你以为我是你啊。儿啊,来。”

  龙女上前拱手:“小女早年不幸,多蒙阎君施以援手。”

  “免礼。”

  “不必多礼。”

  那书生模样的龙王女婿作揖道:“学生柳毅,参见阎君。”

  “好,以凡人之身迎娶龙女,妙哉。”

  “果是璧人。”

  龙王刚出生的小儿子按照年龄顺序上前行礼:“小龙参见阎君。我还没起名呢。”

  阎君们又客气了夸他。

  小龙好奇的问:“我见殿中觉得熟悉,难道我以前曾来过这里?”

  “或许你前生常在这里来往。”

  这是柳毅传的柳毅,又不全是。

  龙女的婚姻虽然不和睦,也没有像小说里那样被虐待,只是在荒野中散心时遇到了柳毅,见他相貌好,人又老实,就请他去洞庭湖送信。叔父钱塘君虽然脾气暴躁,也没吃了龙女的婆家全家,打了一顿逼着离婚了事。柳毅本来仰慕龙女,奈何钱塘君说‘如可,则俱在云霄;如不可,则皆夷粪壤。’这话太难听,就坚决不同意婚事,话也撂的太狠了,后悔也没办法。龙君只好到地府来要阎君帮忙,全家幻化成富户,把女儿重新嫁给柳毅。

  柳毅娶她之前就知道冒名卢氏的未婚妻是龙女,不敢再错失良机而已。

  在此期间,阎君替他们写了阴间的户籍,戴在身上可以遮掩龙气,以免被人间的修行人识出真身。

  稍稍客气了一阵,智囊团来回报,龙王一家各自去阴间游玩。

  智囊团现在已经学聪明了,不再预料太久远的事,每年提交一份评级,遇到突发事件再调整评级。只要赶在糟糕的事情发生之前提出来,就不算不准。

  李隆基的评级被下调,对唐朝的预期也下调。

  皇帝一旦昏聩,就会忠奸不辩,用贪婪狡诈但善于哄皇帝开心的大臣,然后就能毁了一切。

  帝镇中也是这么想的……

  如同冰戏,滑出去就停不住。

  李旦:“我好像又有点危险。”

  【人间】

  李隆基杀完儿子仔细想了想,又觉得不对劲。仍有大臣提出疑点,他爱的黄幡绰——词曲作者、参军戏演员,为人正直极其擅长现场抓哏,皇帝爱他爱的哪天不看就不开心——也在和张野狐演参军戏时隐晦的劝解皇帝。

  再联想到武惠妃的得意,大臣们对于立储的争议。

  李隆基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叫了几个善于在戏台上扮鬼,走起路来飘飘忽忽、又有口技的演员,穿上太子和皇子的衣服,在晚间围绕着武惠妃的寝室外,盘旋哀泣一番。

第259章

  【人间】

  戏台上需要鬼,后世成为魂旦, 现在还没分生旦净末, 但在梨园子弟排演的歌舞中, 有扮演男鬼女鬼的剧情。关于鬼神的故事有很多,男鬼或刚烈勇猛或愚蠢, 女鬼则多是娇柔可怜,还有僧道捉鬼的故事,两教都创造了不少。鬼怪的小故事无数, 这些东西排演成剧目, 演员总要演的像鬼才好,

  三个伶人是男子,技艺非凡(技艺不好的皇帝记不住), 平时丑角也演得, 贵公子也演得, 壮士也演得好。还会诸般口技, 除了男声女声外,就连飞禽走兽, 风雨雷电都学的极像。

  皇帝亲自给他们指点了一番, 没说原因, 也没说帷帐里面睡的是谁。

  但优伶和奸臣最善于察言观色, 揣摩人家的心思, 不用细想也能猜出来。坊市间无人不知三庶人的冤屈,衣服虽然是太子和皇子的常服而非礼服,不会显出身份, 但左右一看,看是三个人,又要披着头发闹鬼,就懂了。

  三人互相一商量,都用脚尖点地走出苦练多年的鬼步,双肩一沉,双手一垂,脖子放松往下耷拉着脑袋,翻着白眼看人。仨人之中有一个打散了长长的黑发,把整个脸都挡住了,走着走着忽然停下,原地旋转起来,竟分不出前胸后背,转动的平滑流畅,像陀螺一样。配上月光、无风的夜、远处的鸟叫蛙鸣,显得格外阴森恐怖。

  李隆基都打了个冷颤。高力士在旁边给他披上大氅,一言不发的静静站在旁边。以前皇帝的任何行动都有史官跟随记录,今天格外不同,皇帝换了便装,高力士悄悄的安排了这件事。

  李隆基登上高台遥望,心中思绪万千,除了王氏之外,他所有的妃子都单纯可爱,尤其是武氏,和她的姑祖母一点都不像,她似乎全无心机,活泼灿烂又很快乐,真实,单纯,毫不掩饰。

  一直以来,他都偏爱武惠妃和她所生的儿女们,但她好像没那么好。太子谋反或许是李唐难以避免的一件事,我也干过两次。绝不会立武氏子做太子,这一点大臣们说的没错,李义府错了。果如他们所言,太子是被武惠妃构陷,他怎么会穿着甲胄入宫呢?章怀太子的故事他没听过?如果不是武惠妃构陷,他仅着甲胄却没有带兵马,也不是冲着朕前来,又怎么能算是谋反呢?今日,试她一试。

  高力士始终谨慎且一言不发的跟在皇帝身后,如影随形。

  三个优伶做足了准备,其中一人嘴里学着风声,风声先是很小,随后是狂风,呼啸的狂风如泣如诉。

  夏末的天气依然炎热,宫中又很安全,窗子没有关上,夜风穿过房屋才舒服。

  第二个人加入其中,学起了猿啼。平日里听猿啼有些烦躁刺耳,要听应在三峡中听,乘船而过时,听两侧悬崖上的古猿鸣叫不止,那声音哀切,草木生长在悬崖绝壁上,猿猴攀爬其中,声音在空旷的峡谷中回响。站在船头向上看,天有涯,向下看,水流汹涌。风浪之可怕,让人们开凿乐山大佛想要镇压水浪。

  第三个人则卷着舌尖,含含糊糊的喊着:“冤…冤杀我也…”

  他们仨听见女人的惊呼声,又看到远处的高将军晃了晃灯笼,示意他们撤退,就鱼贯而走。

  武惠妃惊惧万分,偏要佯装无事,第二天精神有些飘忽不定,还能撑着若无其事的谈笑,承欢侍宴。

  因其心虚,不敢告诉皇帝。

  李隆基把花鸟使新选进宫的民间美人搁在旁边,看都没看。

  和宠妃共眠一夜,她始终什么都没说。这才确认,其中必然是爱妃捣鬼,正常情况下,倘若她问心无愧,一定会哭哭啼啼和皇帝说自己见鬼了好怕怕。以前看见月下花影中有个白猫串过去,她没看清是猫,都会受惊缠着自己。看公孙大娘剑器舞,都觉得寒光惊人。

  他最讨厌有城府的女人,心里若能藏得住事,就令人不愉。

  过了几日,见惠妃神色稍安,李隆基心中有种受骗的屈辱,又让那三个人在武惠妃窗口外徘徊了一刻。

  武惠妃正在失眠,忽然又听到一阵阵狂乱呼啸的风声,还有一些凄厉的,宫中绝对听不见的鬼哭,猛然睁眼,透过帷帐看到远远的窗口外站着一个看不清面目的人,这人脚不沾地的飘走了,随即又出现了一个人。人类走路都有起伏,这样平滑的移动,似漂浮似无骨的行动,好像只有鬼才能做到。

  她悚然坐了起来,薄绫子抹胸已经被冷汗湿透:“李瑛!太子!你想要什么?你们三个关系最好,李琼又勇武……”她解释的气短无力。

  伶人:???根本不知道该说什么。

  事涉皇家隐私,真的很怕死,高将军说不会死人,皇上不怕这事传出去。那也不成啊,乱说话会容易死人的。

  他们仨什么都不说,只是半哭半笑的退场了。

  回去整整齐齐的跪下:“圣人,她,她问太子想要什么。”

  李隆基沉默道:“李瑛什么都不想要。”挥挥手让他们退下。

  此后武惠妃开始生病,她亲眼见过武后的辉煌,也愿意效法。

  实施计划之后不觉得内心有愧。

  可是她也亲眼见了鬼,那应该是清醒时候见到的。

  等到皇帝的宠妃生病之后,消息再也瞒不住,宫女们也见过这三个鬼,只是没见到远处眺望的皇帝。武惠妃被冤魂困扰之后,求助于巫师深夜作法、求皇帝给三人改葬、拿别人家的死人给他们仨殉葬。

  但李隆基要的是她坦承罪行。只要她不说,就会一直闹鬼。

  仨伶人战战兢兢的说:“已是深秋,宫中门窗紧闭”

  李隆基冷冷的说:“有人给你们开门。”

  宫中闹鬼这个事儿,感到最震惊的是武惠妃,第二震惊的就是长安城隍。

  他的级别高,在郡城隍之中也是最大的那个,自从听说闹鬼这事儿之后,派人到地府调查李瑛仨人的去向,仨人都守着自己早逝的亲娘寸步不离呢。

  李瑛、李瑶、李琚仨人听说在人间,武惠妃的魂魄被怨鬼缠绕,都惊讶的面面相觑:“我们有这本事吗?”

  “一定是神明垂爱,为我们鸣不平。”

  “是啊!”

  李世民一巴掌糊在小傻蛋们的脑袋上:“是什么是!”虽然知道他们不聪明,可是没想到能蠢成这样。李隆基怎么教的儿子?我就知道,寻常的后妃都教不出好孩子,舞姬之子更难以从母亲身上学到什么好东西。这么傻,不那么可惜了——给我一个好点的太子。

  长安城隍和左右分析了半天,他还记得那三庶人且哭且骂的被送到地府去,普通的鬼魂可没有能力逆行鬼门。如果有鬼魂侵扰人体,或是厉鬼无证作乱,那是城隍失职。

  亲自带队蹲守在皇宫里,等着看是谁闹鬼,看了多日的打情骂俏和不可描述,终于等到了原来是皇帝自己带人闹事。

  校尉轻声说:“您瞧,他们可比咱们像鬼。”

  城隍等十几个鬼:……是哦。

  “李隆基这是要干什么?也没见他给三庶人翻案。”

  “哪能翻案呢,翻案岂不是承认自己错了。”

  “这是打算吓死武氏?我记得以前有个县令判案,喜欢装神弄鬼,说神钟可以鉴别曲直。”让嫌疑人都去摸帷帐中的神钟,说罪犯碰到时钟会响,偷偷在钟上涂颜料。罪犯害怕,伸手没碰到就收回来了,然后一检查,手上有颜料的人问心无愧,没有颜料的抓起来。

  “或许是。”

  消息送到地府,阎君们松了口气:“难怪呢!”“还以为是武氏良心不安,就是嘛,真没见过几个人杀完人之后良心不安。”

  “咿,以前李世民想用谎话来鉴别大臣,都被人制止,到如今皇帝带头闹鬼。”

  聊了没一会,刚刚教育完三个蠢蛋子孙的李世民气冲冲进了阎君殿:“阎君,我有个不情之请。”

  “你说。我们不一定答应。”

  “李隆基喜欢闹鬼,我想去见见他。”祖宗给你来个真的!

  “不行。”

  “来把那本《鬼魂去人间闹鬼的必备条件》拿给唐太宗读一下。”

  “不必,我知道。”

  阎君们一下子就陷入了沉默,过了一会,刘庄叹了口气:“我知道你想做什么。”谁不想拎着大棒棒把那些不肖子孙的屁股打开花呢。可是不行,只能等他们死下来,把他们的脑袋打开花。

  什么是最好的体制呢?既不是郡县制也不是分封制,募兵制府兵制,终不如开国皇帝亲自拎着棒子监督子孙后代,祖宗若能时常显灵,当前的天子又怎么会骄奢放逸如此呢。汉朝期间我一直在争取这件事,可惜不行。以有些皇帝的品行来说,就算祖宗亲自警告他,他也只会找人来做法驱鬼吧。想到这里,不由得看了看始皇,求长生虽然虚无缥缈,却是最可靠的延续国家的方式。

  嬴政慢慢悠悠的问:“这是我们的机密文件,从不给外人看,包括判官也不知道。你从何处知情”

  李世民一惊:咄!老匹夫告诉我的时候可没说是机密!!我是选择卖了他,还是坑自己呢?

  “这何不问问杨坚?”看他们有点尴尬的样子,无奈叹了口气:“臣子揣摩君王和法令是寻常事,何必为此动怒。从古至今人间的闹鬼事多则上千,少则数百,有心人可以规划出同异。明帝以为如何?”魏征没骂你们吧,那是没拿你们当君主。。。呵呵。

  汉明帝刘庄叹了口气,心酸的说:“哪个皇帝都想亲自去告诫子孙,斧正行为,警告他们死后之事。从来都不行,人鬼殊途。”难过的捂心口。

  嬴政也为之伤感,只有隋朝灭亡之后他才舒服一点。

  可是每次人们谈论起隋朝,又会开始谈论秦朝,还是不开心。

  叹了口气,从桌子下面拿出一盒点心酥糖,聊以慰藉。“世间焉有不灭明灯。”

  唐太宗哀叹道:“以前我发脾气、固执己见,是亡国之兆。耽与鹰隼犬马、游猎、想要一名民间女子,是亡国之兆。就连大喜大悲都要被他们劝谏,这皇帝当的,一点都不潇洒快意。还是李隆基这皇帝当的好,昏君肆意妄为,真是快活无边。”

  忽然想起一句新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武氏遇鬼究竟是怎么回事?”他可是特意盯着三个小笨蛋,仨人就傻呵呵的呆着。就武曌来看,她的后人不可能因为后悔而做恶梦。

  阎君们泄露道:“是李隆基让优伶扮鬼试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6页  当前第38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80/57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帝们的死后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