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仙侠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帝们的死后生活_分节阅读_第264节
小说作者:文绎   小说类别:武侠仙侠   内容大小:2.61 MB   上传时间:2020-07-15 12:36:52

  慕容德没有听见这句话,听见也不在意,他活了七十岁。

  拓跋弘看到两里地外的另一个镇子,还有硕果累累的大树:“那边是什么地方?”

  “是其他皇帝们的居所。”

  “他们种了果树,好像是桃子,还有其他水果。我们为什么不种?”

  拓跋焘惊讶了:“你能看清楚?”是我眼神不好吗,我只能隐约看到有个镇子。两里地说远不远,说近不近,要想看清楚还挺不容易。

  别的皇帝有眼神好能看清楚的,善于涉猎的不仅臂力强,眼神也很好,他们不和别人说,自己种了果树,果然打仗时被人拔了。侥幸存活的小树也不知道为什么,只开花不结果。

  因为他们不会授粉。蔬菜和麦子可以互相摩擦和依靠风媒授粉,果蔬的花朵密度没那么大,必须要人工用毛笔戳戳戳戳戳。

  扶苏当年种水果时,第一年只开花不结果,和左邻右舍一起研究了好半天,这才知道得自己动手。

  扶苏种东西成习惯,现在还在匠作监里种了一些不用费心的东西,准备做点炒饭,出门就掐了香菜和葱,再从房檐下拿一根腊肠,从坛子里捞一块泡姜,这汁水酸香,姜泡后还是很辣,都切成碎丁,舀一勺牛油爆香腊肠丁泡姜碎,把剩饭往里一扔,快速翻炒。

  在加上去买的一罐羊肉汤,非常适合犒劳辛苦工作之后的自己。

  匠人们则不同,他们拿了格外的赏钱放假休息去了。

  没过多久,李氏听说了皇帝死去的消息,想着可能是自己的儿子,就到阎君殿前哭着询问,是我儿子死了么?得到的准确的答案和方向。于是哭的更惨了。

  美人不论怎么哭,哭得有多伤心,捶胸顿足,依然是美人。

  打盹的皇帝忽然闻到一阵香风,很有可能是绝色美人的微风,睁眼一看,果然是。立刻高声问:“你是谁家的美人?来找谁?”

  李氏举手遮住脸,期盼又踟蹰:“魏国皇帝……拓跋弘在这里吗?”

  “呵呵。不知道。没这人。”慕容家的皇帝立刻躺下去继续睡觉。

  李氏没有放弃,看这里的房子都是贴着外围盖的,大多都围成一圈,就绕着这镇子走了半圈,向里面张望哪一个像我儿子。

  拓跋弘看到她时心中也是一动,有种奇怪的感觉,只觉得和画像上有些相似,只是比画像更美十分,下意识的站起来。等到美人哭着叫出自己的名字,这才确认了,真是自己素未谋面的母亲。

  母子二人隔着屏障痛哭了一阵子,李氏递进去一包自己这些年做给他的衣服,此后拓跋弘一个月没搭理拓跋珪,谁让他定下了去母留子,对父亲也有些怨念,政策都可以改,哪有不变的法律?怎么就是不能改。

  拓跋珪:“汉武帝和魏文帝(曹丕)都这么做,挺好的。”

  苻健:“都灭国了。”

  拓跋珪大怒:“不这么做的也灭国了!”

  这话说的多有道理,在这个镇子里越来越趋于和平共处,因为大家发现,信佛的被人砍死了,信道的也被人砍死了。基本上所有人要么是被杀,要么是疾病缠身,要么是壮志未酬身先死,反正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拓跋家的其他人都劝拓跋濬把李氏叫进来,取代冯氏,拓跋濬却认为冯氏未必会做对不起自己的事,可能只是有什么误会。说不准是奸臣对拓跋弘污蔑太后呢?贵为太后,又是一个聪明女人,她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都说了是宠臣,不是男宠,皇帝也有宠臣,有几个睡过觉的?只有汉武帝吧。

  其实他没想过,李氏也不想进去陪伴他,她本是宋人,不幸被王爷掠去,又辗转进了宫,摆脱了宫女的身份,却又不幸生育了皇长子,早早丧命。现在好不容易回到父母身边,又每年有大批祭祀从天而降,疯了才去服侍别人。更重要的一点是,天子这身份至高无上,命令不容违抗,重要是天子而不是谁是天子。

  拓跋濬对其他人说:“我并非好色之徒,但冯有的姿色、才智更胜过她。”这女人没有什么特殊的才智,漂亮又老实,和皇后说话却更愉快。现在儿子也说不准到底是太后暗害他,还是官员暗害他,亦或是睡梦中忽然暴毙,他一开始怀疑的是太后,仔细推敲一番却觉得很不合理。

  他父亲很想揍他一下,但是儿子又帅又年轻气质又好,还节俭勤劳,下不去手啊!

  究竟是不是冯太皇太后毒死了太上皇,这种事有一种探查的方式,那就是有没有人以此为名征讨她。如果真是冯氏下手,她能收买皇帝身边所有的从人?她能做完事之后不走漏风声吗?以拓跋弘的仁爱,就没有忠臣说出真像告诉诸王?皇帝下葬之前还要让皇室瞻仰遗容呢,如果是毒死的、杀害的、必然有痕迹。

  拓跋家那些人就这么老实?看太后杀了太上皇就由着她杀?就没有想篡权的,趁着寡妇和小皇帝当政,打着为皇帝报仇的名义谋反?

  没有,那就说明皇帝死的没有谜团,连一点可怀疑的地方都没有。

  拓跋弘每日三省吾身:我怎么死的?我到底怎么死的?我种的东西长得好慢是不是缺什么东西?

  对于太后有男宠这种事,祭文决不会写,镇外那些人未必能打听着,这种事朝中官员隐约知道,但要在浩如烟海的死鬼中找出几个官员不算难,当官的身上都有种骄横且目中无人的气势,让他们和人八卦太后的私生活却比较难。

  现在的情况很神奇,宋国人死下来都说北魏的皇帝是被太后毒死的,北魏的人死下来就说皇帝暴毙。

  给讨厌的人传谣造谣是一种本能。

  正如现在有人传说刘彧不能生育,七八个儿子都是偷来了。

  但更多人的关注不在人间,人间太遥远,太不切实际,更值得关注的是现在新流传起来一些书和画册。

  地府不是子承父业,是人们继续进行生前的工作,除了去做鬼差的人之外,农夫继续做农夫,木匠继续做木匠,妇人继续养蚕织布,屠户的生意和收入差了很多。

  有些落魄文人在生前以画妖精打架的小图和写一些不可描述的文章为生,这种东西质量很差,用的不是好纸好墨,更不会保存下来留名青史,但足以糊口。他们的字体差,不足以卖字,写经史子集相关的赋论写不出来,写起这些东西倒是绘声绘色,阳春白雪下里巴人融为一体,最爱写仙女爱才子的故事。

  地府卖这种东西的小贩耀武扬威的打出幌子‘光棍乐’,有些人不知道,以为是卖痒痒挠的。

  很快就找了偏僻的城镇,开了一家大殿,后面印,前面卖。鬼魂们虽然是有心没有硬件,却很爱看,卖的极贵。贵的好些个有过起义/谋反经验的鬼魂想揭竿而起,打破店门瓜分了这些东西,各自去乐呵一番。

  鬼差们如何追索这些东西,抓人不必细说。

  刘箕子和王嬿一向喜欢收集房中术,有不知内情的同僚、下属推荐了这家店,二人趁着休假去了一看,这好像对地府的风气很不好,诲淫诲盗。买了几本,拿去阎君殿处打算禀报一下民情。房中术教的是姿势和练炁,是修行的一部分,而这种东西讲的是剧情!是书生和官宦人家的小姐!

  刚进门就看到阎君桌上堆了高高的几摞书,手里拿着的封皮上写的正是这同一系列的书《白日梦》、《羊羔记》、《搜艳记》、《续桃花源》、《韩寿偷香》。

  正要退出去,阎君问:“为何不开口就后退?”当然不记得这俩人是谁。

  刘箕子答道:“属下在街市上看到一些伤风败俗之物,不知阎君是否知情,有何诏喻。”

  阎君:“你们来晚了,来送书的人从一个月前络绎不绝。”一开始没当回事,押着慢慢处理,不知不觉攒了这么多,好像他们一个书店都被买空了。

  这件事倒不好处理,这些东西的确难登大雅之堂,韩寿那本的确是诲淫诲盗,另外几本也教人放荡,可这就是乡野村夫自娱自乐的东西,要求过高也没必要。偷情的事情本就存在,地府很多鬼魂不成婚,只是姘居,反正大部分鬼魂做不了什么。

  所以他们正在这里读这些书,互相吐槽这段写的很蠢,蠢到好笑。

  趁着无人时,求娶才女而不可得的阎君摸摸脸:“哎,才女要是这么好娶就好了。你看我,班婕妤忠贞不屈,蔡文姬嫌我听她弹琴能睡着,谢道韫也拒绝我说对男人失望了……这种写一首诗就能娶到才女的男人太幸运了,我跟你们说我正经也是个才子,她们开蒙用的诗经里就有一首是我写的!你们要么有婚配,要么有母亲和兄弟姐妹,只有我孑然一身,还总娶不上媳妇。”

  我也想有一个能写情诗送给我的女人啊,像书上这样,一见钟情,然后就热切的扑过去,这多好,现实生活中的女人和女鬼根本不这样……也有可能是我长得确实不如卫玠。

  别的阎君自然感受不到他的痛苦:“你在皇后妃嫔里找一找,人间名门的女儿经常进宫做妃子。”妃子的婚姻大多不幸福,也算不上婚姻,比较好娶。那些名门互相婚配的女人则大多还挺好。

  他们想的太简单了,在深宫中守活寡还小心翼翼的妃子们压根不想再侍奉君王,虽然吃穿不愁,但经历过才知道有多寂寞。一听说是冥君想要娶妃,不往下打听,立刻拒绝,并根据信仰选择跑到大青山或是地藏菩萨身边,装模作样的修行起来。

  “还有那些亡国的公主。”

  单身千年的阎君摇头:“以前见过几个,都想着让我放出他们父祖,替她们报仇。”

  其他的想出家,也想去投胎。

  也有乱给出主意的:“才女太少了,你试试才子呗。”

  “去和妖精相亲吧,我听说有些精怪很爱读书,又很想嫁给在职的山神水神。你要是想娶,我去找人说说去?”

  “对啊,有些女仙也有念头。”

  “女仙满脸的清心寡欲。”单身阎君扶额叹息:“我看着好、看着想娶的女人,都是别人家的妻子。”看别人夫妻恩爱,妻子和丈夫如胶似漆,就觉得这位女子真好,可惜在她单身期间根本没发现她有这么好。可能这就是天命吧,等到命中注定该成亲时会有合适的女人的。

  “祖龙,别只顾着看闲书,处理些公务。”

  嬴政手捧祖冲之写的《大明历》,一脸疑惑的抬起头:“闲书?”虽说人间的历法对阴间来说没有意义,打发时间罢了。这种事有必要管吗?根本没有探讨的必要,印的不是教人谋反的东西。有几个人会因为看了这种书就跑去犯法?能袭击美人的那些人,本身就是那个德行。都烧了就行了,有什么可探讨?

  不错,是美人,不分男女。之前地府风气不好,有些鬼生前没做过什么坏事,还不够格下地狱,死后看到那些姿容绝美的男男女女,就上去动手动脚,肆意调戏。

  还有偷偷跟踪美人的住址,甚至偷偷潜入美人家里大献殷勤。大部分美人都受到惊吓,脾气爆裂的亲自提刀砍人,脾气好的就跑去报官,一连拿木笼装了好些个人搁在城门示众才遏制住这种低劣的风气。

  “不处理公务,你还有理了?”

  嬴政嗤笑了一声,放下看烦了的书,换上来下面一摞纸张,这是人间两国治国治军的大概方略,还有智囊团们对国家大事的预测。他不仅看预测,也看他们具体执政的方略,毕竟大臣看事情的角度和皇帝的角度不同,智囊团能说对九成九,还剩那么百分之一说不对。

  名臣们留在地府各司其职,懒得管理一方的就进入智囊团,为阎君分析预测人间的局势,以便地府安排假期。

  第一年对刘彧的评价和预测很高,今年突然暴降,直接把刘宋未来的国运下调到可能会亡国。

  刘彧登基的时候还算不错,糟糕的爱好也就是带着皇后和文武百官一起看后宫女子不着片缕的跳舞,皇后不看跟他吵架,被骂跑,这件事被史官记录下来青史留名。还规定了几百个需要避讳的字,让人人手一本《违禁词小词典》,写东西时候绞尽脑汁用同义词近义词替换违禁词,要是不小心犯了忌讳,那可不是锁文的下场,有可能直接被拖出去咔嚓了。

  去年开始,为了防范刘骏诸子夺位,也是因为多疑和当初被关在笼子里被叫猪的经历扭曲了他,或者是祖传的性格变态。

  大肆诛杀自己的兄弟叔伯子侄,诛杀功臣名将。

  人间的流传歌谣:前见子杀父,后见弟杀兄。

  噼里啪啦的死了一群宗室和功臣名将下来。

  阎君们蛮开心的,可以挑挑拣拣,填补一下官员跑去投胎留下的空缺,君王虽然昏聩,忠贞清廉的大臣倒是有不少。

  方镇瘆得慌,干脆就叛乱了。北魏也没闲着,出兵夺取了山东和淮北。

  这样的大胜自然要祭告祖先。

  刘裕短暂的快乐立刻宣告终结,这和自己名字同音的不肖子孙终结了六十年寸土不失的荣耀。

  只有刘子业在泥土中快乐打滚,好像一只瘦猪。

第179章 养生+破产(虫)

  战争或改朝换代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逼近。

  刘裕心平气和的说:“刘彧…”同音字说起来真是麻烦啊。

  ‘刘yu(裕)’的子孙‘刘yu(彧)’,‘拓跋hong(弘)’的儿子‘拓跋hong(宏)’, ‘于qian(谦)’的爸爸‘于qian(千)’, 这些人都是怎么起名字的?想到这里, 就觉得刘骏对自己太不尊重,将其踹了两脚:“哪有给子孙后代起名字与祖宗同音的?你们也学了汉学, 就该避讳!”

  刘骏抱着头熟练的蹲下去,解释道:“我只是希望儿子能像您一样伟大,开疆扩土。”

  其他阵营的人距离稍远, 那只是保持了开战前的安全距离, 还没远到看不见。

  纷纷笑了起来:“刘裕又在打孙子了。”

  “你看我种的大蒜, 好大,就是没什么蒜味。”

  “这玩意开的花就不是蒜花。”

  “我才为了拓跋氏的冯氏高兴几日, 你们就这样……”刘裕气的都没力气了:“自灭满门!诛自己三族!倘若刘氏宗亲只剩下一些软弱无助的废物, 固然没有内乱, 有那什么去抵御外敌?”

  刘骏继续敷衍老祖宗:“是啊, 您说的对啊,等刘彧死下来您教训他。啊!”

  为什么踹他?因为他叫刘彧的时候刘裕总觉得他在叫自己。

  刘义隆过来踹他的原因则简单的多, 刘骏是他儿子啊!刘骏的儿子杀了自己其他那些还算凑合的儿子, 真是令人恼火。

  刘曜在旁边牵着胖羊羔, 笑而不语。陪葬墓中的笼头经过精妙的改装之后, 可以用来溜羊, 可以避免其他人来抢自己的羊。

  他现在也在考虑态度是否应该转变,立场是否应该移动……我当初为什么要跟他结盟呢?谁能想到他的子孙这么快就不行了,我可是……在我生前亲自战败啊!还以为五十八岁登基, 六十岁死的皇帝会传位给一个可靠的儿子,还能有好几代长寿……他的长子怎么会只有十六岁呢,你倒是生啊!

  慕容家在探讨:“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复国。”

  “真难说啊。”

  “如果有,希望那孩子叫慕容复。光复大燕!”

  “等到刘宋灭国后就只有拓跋家一家有祭品了,他们肯定会飞扬跋扈。”

  “咱们是不是应该对拓跋家好一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6页  当前第2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4/57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帝们的死后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