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不学习就要继承亿万家产_分节阅读_第264节
小说作者:暮寒公子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911 KB   上传时间:2020-11-11 19:23:55

  但,从国家的层面上来讲……

  潘大校说:“我不知道,他们在走进研究所的那一刻,到底有没有想到过,他们计算出来的某个曲线,很有可能变成现实里的导弹系统,而武器的弹头正好对准驻扎在他家乡的部队腹心。”

  潘少将说这话时语气平淡,像是已经见过了无数这样的例子。然而他眼神却近乎痛心。

  在他看来,那些学子们可能有学子的立场——对,没错,荣华富贵人人想要,功名利禄人人愿享。

  那些选择留在异国的天才,多半会诚实地承认,自己没有那么崇高,自己就是为了更好地待遇留下的。

  “可是,”潘少将自嘲地一笑:“他们如果回来,难道国家没有安排他们的去向?”

  对于技术人员,国家始终是有优待的。

  而对于学成回来的研究者,考虑到他们的学历和经验,入职开始就已经预备着加一级。

  是的,他们的祖国确实没有西方一些国家那么多的福利。

  一个人口大国,又是发展中国家,许多省份的GDP尚需要中央贴补,数亿人的生活还处在扶贫攻坚的基准线上。

  他们不能如西方一般给留学归来的学子们开出那么高的待遇。

  毕竟,西方的金钱是从全球身上吸取的血液。

  而华国是近年来才从旧日的屈辱中一点点站起,建国尚且不足百年,尚未完全洗脱贫穷的印记。

  祖国有时候不富裕,祖国有时候没有钱。

  可他们自己国家给出的工资和补贴,也绝没有太低。

  潘少将辛辣地冷笑了一声:“有时候我看他们满口都是‘我也有难处,我也要养家糊口’这种托词,还以为他们下一秒就要被饿死了呢。”

  说到这里,潘少将平静又难掩辛酸地叹了口气。

  “没人会饿着他们,也没人挡着他们买房买车。他们总说我们没给他们待遇,其实我们给了,他们也早享用过了一部分。只是学出来后,就忘了。”

  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脱贫攻坚,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越顶级的大学就越享受着国家高额的教育补贴。

  这些人在出国之前的那些年,固然有他们自己寒窗苦读的结果,然而曾经被倾斜过的那些教育资源,总不会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选择效力其他国度的顶级人才们,固然有自己的苦衷;然而潘少将作为军职人员,却也有属于他的立场。

  世间大事,莫过生死。

  ——就在祖国的边境,潘少将的同袍们,那些或许才成年不久,面容还年轻的小伙子,每一天都站在危险的最前线。

  要让潘少将说,和那些军人比起来,难道让这些学者少买一辆车,少住几平米的房,就割掉了他们的肉吗。

  他见多了钢铁般的意志,便鄙弃软弱。他常与崇高的品格为伍,便厌恶因利益而忘记故国的行止。

  就连叶千盈,当时大学军训期间被雨淋了想偷懒,让潘少将见到,他都在心里批评了几句小姑娘的娇气。

  听了这一连串的肺腑之言,叶千盈笑了笑。她给潘少将倒了一杯茶水,潘少将喝了两口,情绪终于缓和下来。

  “你猜到我今天来是要做什么的了?”

  叶千盈爽快地点点头,自嘲道:“我是狗大户,对这个流程家学渊源,自然熟悉。”

  潘少将和叶千盈同时大笑起来,过了好一会,潘少将才拿手指对着叶千盈点了点:“你呀。”

  他收敛了脸上的笑意,正色道:“虽然你是明白人,但我习惯把话说透。对国家来说,人才流失的现象是到了需要治理的时候了。

  “比起政策上的硬规定,我们更希望采用思想上的软手腕——叶千盈,国家需要你。我们想要把你树立成青年一代的学者标志。”

  叶千盈安静地看着潘少将,脸上的神色没有一丝意外。

  “那么,我该做些什么呢?”

  潘少将微微一笑:“很简单,而且都是你正在做的。两件事情,一言以蔽之——第一,尽情发展你的才华,第二,矢志不渝地爱你的祖国。”

第一百六十章

  在论文发表于《SCIENCE》期刊后不久, 叶千盈的名气很快在国内各大官方媒体、自媒体以及纸媒等多线推动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现了群众的视野中。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里,国内各种五花八门的省级奖项、国家给予科研人才的几个表彰奖, 叶千盈都拿了个手软。

  而她过去获得的, 最有分量的那几个奖项, 也在专业人士的解释之下, 让大众了解了个分明。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当年叶千盈和沈瀚音共同领这个奖的时候,两人还在上大学。他们的年纪成功打破了这个奖项的记录,成为了这些年来最年轻的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得者。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这是一年只会有一个的奖项, 如果当年没有足以被称为“特等奖”的研究, 那将不会对外颁发此奖。

  拉马努金数学奖……

  数学新视野奖……

  叶千盈曾经好奇搜过自己的千度百科, 发现上面除了自己这四条重磅的得奖记录之外, 还记录了各种“省模范先进”之类的奖项。

  要说这些都不算离谱, 那像是“XX矿泉水环保平安奖”、“XX扇子贝好吃好吃最好吃”之类的奖项……就实在让叶千盈大开眼界了。

  这几个她从来没见过的东西, 到底是怎么混进自己百科词条里的, 叶千盈实在百思不得其解。

  最终, 她只能将其归功于我国营销广告行业人员,狗急跳墙的智慧。

  除了这些奖项的名称之外, 千度百科里的百科相册看上去也有趣。

  叶千盈无意间点开上面的内容翻了翻, 居然惊讶地找到了自己当初参加CGMO时的照片。

  CGMO在国内并不是非常知名的赛事, 能淘到叶千盈那时候的照片, 便只能说编辑百科的人实在有心了。

  那张照片还是个合照, 相片上传者特意标清了叶千盈的站位, 是右数第四。

  他其实多此一举,因为叶千盈过于出色、大半继承于母亲的眉目,即使在这样的团队比赛照片里, 也看着比其他人更加分明。

  照片最中间的C位姑娘,还有个其他人都没有得到的特殊待遇——她被用萌系大头表情包手动打码,十分吸睛。

  叶千盈盯着那张照片看了三秒钟,才缓缓想起来,当时站在最中间那个位置的女孩,好像是谈诗凝。

  一旦回想起这个关节,叶千盈便哑然失笑。

  她全都记起来了。谈诗凝这个人间海王,从小就显现出自己格外吸引女孩子喜欢的优越天赋。

  那张照片似乎是哪个谈诗凝的迷妹放在当时的竞赛贴吧里的,目的就是炫耀一下“她最爱的小姐姐”谈诗凝,而且还很小气地给谈诗凝的脸孔打码,不给大家看。

  那层楼后来似乎盖得很高。

  那时候,大家为之忙碌的事情也简单,一群女孩子凑在一起,白天晚上想的事几乎都是做题、做题和做题。

  叶千盈眨了眨眼睛,只觉自己的微笑正止不住地从心底缓缓漫上来,最终淹没她的嘴角。

  她沿着百科相册,一张一张地翻看下去,不出意外地发现,自己参加CMO、IMO时的获奖照片都在上面。

  叶千盈的私照很少流落在外,所以百科里出现的,几乎都是她的获奖瞬间。

  这些图片全是从各种网媒的新闻报道里摘下来的,难免带出一丝官方气质,却难以掩饰相片里那些孩子朝气蓬勃的青春。

  看到这里,叶千盈不由得和系统笑语道。

  “明明我现在还年轻,但我一看这些照片,居然想走过去,拍拍当时那个我的肩,叫她一声‘小姑娘’。我是不是太充大了?”

  “又不是只有老年人才会感怀时间的流逝。”系统的语气非常笃定:“您不过是回忆起了曾经——这太正常了,如果其他人是您,他们此时也会从像您这样,因为您还这样年轻,就已经走了这么远的路。”

  照片再往下翻,出现了叶千盈在B大英才班时的合照、谈诗凝生日聚会上的照片,还有几次叶千盈在B大校内上校报的图片。

  看到这里,叶千盈只想说……有内鬼,终止交易。

  咳,开玩笑的。

  不过,在当初和她一个教室上课的同学里,最近到底有多少人在关注着她的新闻啊?

  不然,怎么会连这种照片上面都挂在上面。

  叶千盈沿着相册一路翻下去,脸上的表情一会儿正在深思、一会儿转为回忆,一会儿带着不自知的笑意,一会儿又目露怀念和欢欣。

  终于,在翻到相册底部的时候,叶千盈的表情转为了郑重和肃然。

  她当初在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上,手捧水晶奖杯的照片也被放进了相册里面,看起来当真气势斐然。

  望着照片里,自己背后金红色的国徽,以及两侧自然垂落的数幅五星红旗,叶千盈又想起了那一天自己在会场上,微微有些眩晕的激动和惊喜。

  正如系统所说,不知不觉间,她已经走了这么远。

  也无需系统继续鼓励,叶千盈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她将会走得更远。

  ……

  就连经历过一切的叶千盈本人,对于这些照片都充满感慨。

  那么没有入行的局外人们,在看到新闻报道把叶千盈这些年来的成绩一条条总结出来时,心里有多么吃惊,也是可想而知的了。

  自古以来,华国对于知识就有一种天然的尊敬,“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古语,也是许多家长教诲自己孩子时常常挂在嘴边的劝导。

  但让大家如此直白地意识到:书中自有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航空母舰电磁弹射器、以及马约拉纳费米子观测,简直令人在茶余饭后都免不了一番感慨,这可真是,知识就是力量啊。

  从当年高考开始,叶千盈几乎以每年一次占据各大新闻网首页的速率,在大众心目中飞快地刷新着印象。

  所以说,叶千盈在华国人心中,基础人气一直很好。

  大家一点点看着她从高考生长大,见她终于走到了今天这个地位,心里总难免升起几分“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感同身受的骄傲。

  但从前那些对于叶千盈的报道里,没有一次像这次一样,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这么多配合,以及官方媒体的大力推广。

  有政治敏感度比较高的群众,或者是专业的媒体人,很快就从这股风潮中意识到,这是政府又一次的正面宣传行动。

  如今的叶千盈,就像是之前高位截瘫的著名女作家、当初华国第一个航天英雄宇航员、短道速滑男子运动员等人一样,已成为国家大力推广的,希望青年人来向她学习的正能量榜样。

  每个时代都有其使命,每个年代都有其英雄。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在最艰苦,最具挑战性的时代里,女作家与残酷命运一路抗争的坚强经历,是激励大众奋斗精神,让人民可以从中学习到不屈力量的镜子。

  而在华国已经对外开放、西方更加优越的生活和科技,不断通过各种报道、闲聊以及网络媒体传入大家的耳朵的时代里,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升天,被搭载的宇航员安然无恙落地的那一刻,航天英雄的故事,则是对华夏民族爱国精神的一针强心剂。

  而现如今,筚路蓝缕,玉汝于成。华国终于重新走回世界的前列,将于一场民族共筑的伟大梦想中,共同追逐那个复兴的巅峰。

  人才,科技,基础建设,还有人民群众齐心协力的爱国情怀,在这个持续的攀升时段里,它们缺一不可。

  所以,这一次是叶千盈在时势的推动下,也是在她自己过去用实力给出的所有证明下,毅然地走到宣传的前列,用双手接过前辈手中那杆无形的红旗。

  当年六月,叶千盈受邀参加央字七、央字十的节目采访。

  当年七月,《人民报》、《光明报》、《华国青年报》、《新华报》等党报,纷纷刊登了对叶千盈的评论和采访。在报道之中,叶千盈被定义为“华国青年新一代的领军力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1页  当前第2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4/2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不学习就要继承亿万家产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