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不学习就要继承亿万家产_分节阅读_第259节
小说作者:暮寒公子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911 KB   上传时间:2020-11-11 19:23:55

  ——然而,这一次的科学突破奖颁奖名单,在过万转的流传过程中,便先一步唤醒了年轻一辈关于叶千盈的记忆。

  而各大网络新闻媒体也不甘示弱,如此簇新的一个热点就那么放弃岂不是过于浪费。

  这些XX日报、yy传媒、nn头条等新闻媒体,以刷屏般的讯息方式,极快地占领了当下的中老年人新闻首页。

  比年轻人们稍微慢了一点,中老年人对于叶千盈的印象也渐渐清晰。

  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是在这几天的报道中第一次听说叶千盈的名字,而是通过这些新闻又想起了她。

  毕竟在当年,叶千盈创造的记录,实在是太过具有标志性。

  ——接近满分的高考美女状元。

  ——就是满分的IMO金牌获得者。

  ——不到十八岁的回文数猜想证明者。

  ——比尔猜想的证伪者,同时也是该猜想100万美金的获得者。

  如果说,仅仅一个关键词还不足以唤醒浏览者的思维。

  那钱+漂亮+学习好+家世好等一系列关键名词,足以让看到报道的人猛然一击大腿:“啊!我想起来了,这不是那个谁吗?!”

  年轻人们在网络上疯狂控诉:“就是当年我妈看了她的报道以后,把她的采访贴我床头,让我每天看一遍的叶千盈啊!”

  中老年人则在家族群里善用各种[称赞]、[微笑]、[强]的系统自带表情,来转发叶千盈的相关消息:“家里有孩子的妈妈们都应该看看这个,你的孩子就是下一个华国数学女孩!”

  此外,还有一小部分鱼龙混杂,一直对叶千盈抱有关注的神秘群体。他们骄傲的挺身而出,对整个华国互联网表示:是的!这就是我们天下间最棒的叶千盈哒!

  这些人主要来自于——

  林木棉影视粉丝会(我们木棉姐的女儿就是出色!)、一众B大毕业生(叶千盈是我们传奇学姐/学妹,教授也时常会提到她。隔壁的A大你们听到了吗,叶千盈是我们校的!)、以及令人感觉匪夷所思的……

  沈瀚音学神歌单分享者= =

  是的,还记得@音乐之声沈瀚音sing的账号吗?

  这些年来,沈瀚音兢兢业业,沈瀚音寒暑无阻,沈瀚音风雨兼程,每天每天,都在自己的账号上分享音乐人最爱的音乐,有时候还会附上一点心得点评。

  比如他最为经典的一条动态:

  “每当我在几何中缺乏思路的时候,我都会去听《好运来》。此刻,我也真心和大家一起分享这首歌曲。我不知道会不会有朋友和我升起一样的感觉,歌曲的第二小节到第四小节完全是一场对二维流形的升华,每一个音符都拨动着一个邻域,开覆盖随着歌者的声音顺利地往下滑……我已经很久没有感悟过这样纯粹的宁静和爱,只有几何和《好运来》在一起的时候,我才仿佛步入数学的最高天国。”

  ——以上这条歌评,所有粉丝看过以后,都只想对沈瀚音说上一句:“哥,你可闭嘴吧,你别再写评论了。”

  这种事要是只发生个一次两次,还有人会以为,这个曾经的IMO金牌获得者不过是在故意玩梗。

  然而一连发生了一年两年……

  大家惊愕地发现,沈瀚音他不玩梗,他是玩真的!

  粉丝们:“……”

  哥,你先不要听歌,你先告诉我们,你不是真的这么觉得,是吧?

  ——显然,最后残酷的现实让网友们纷纷惊掉了下巴,因为沈瀚音他确实就是这么觉得。

  《好运来》就是黎曼几何专用曲,云南山歌偏偏能够配组合,《九妹》在点集拓扑里具有奇效,《大红公鸡毛腿腿》是坠吊的不接受反驳!

  所有网友:“……”

  天才的世界,我们可能真的不懂。

  凭借着如此独树一帜的风格,沈瀚音这些年来居然也积累下了不少粉丝。

  当然,大家都是佩服他的数学能力,被他别树一帜的歌评方式征服,没有认可他音乐审美的意思。

  同样的,作为沈瀚音的知名好友叶千盈,粉丝们对她也一直有种爱屋及乌的心理:

  ——“辛苦你了盈姐,这些年来能在我们沈哥的歌单底下活下来,姐你不容易!”

  叶千盈:“……”

  虽然有理,倒也不必。

  反倒是叶千盈的粉丝们比较正常,他们正常到……平时甚至看不出来是粉。

  网上曾经八卦过叶千盈粉丝这个神秘的群体,曾经有公众号小编卧薪尝胆,卧底叶千盈群两个月,最终光荣地考上了一个教师资格证= =

  所有叶千盈的粉丝群,几乎每天的日常只有两件事:①今日计划,②打卡。

  什么英语单词打卡、物理题目打卡、公考复习打卡、考验政治打卡……总之,学无止境,所以打卡也是没有止境的。

  群公告置顶第一条:连叶千盈都在学习,我们有什么资格不努力?

  只有在偶尔的时候,叶千盈又发表了新论文,或者她又上了什么新报道,群里会暂时解禁,聊聊这次的新闻,再对着大多数人看不懂的专业论文敬仰一下。

  这一次关于科学突破奖名单的新闻底下,就有不少来自于叶千盈粉丝的足迹——考研复习第126天,今天刷了200道政治题,背了50个英语单词,盈神保我考上D大!

  这一波新闻毫无营销,只是媒体人敏感地嗅到了市场的需要。只是,还不等叶千盈坐视自己的名气值攀登到最顶峰,新闻里就又出了岔子。

  ——那个经胡编乱造而来的网传获奖名单,在外网被辟谣了。

  这个消息以回声一般的姿态,先是在几个全国社交网站上辟谣,然后再被营销号搬回国内,并且别有用心地起名“反转”,凭这两个字蹭爆了热点。

  虽然外网的辟谣只是对获奖名单一事做出澄清,即颁奖当日以前,官方不会公布获奖者名单,所以现在网传的名单并不是官方名单。

  但报道出一旦带上“反转”两个字,就给人一种“被打脸、被愚弄”的初始印象。

  再加上营销号为了避免责任,故意说得语焉不详、模棱两可,许多人便下意识地以为,其实叶千盈并没有拿到科学突破奖。

  一个人再怎么优秀,也不可能获得所有人的喜欢。就连德高望重、活人无数的院士,或许都会被人追着一条爱马仕腰带挑剔个不停,就更别提年纪尚轻,又天然就是人生赢家的叶千盈了。

  这一下子,借着“反转”和“澄清”的浪潮,网上的舆论迅速往天平的另一端开始偏斜。

  ——“真的只有我觉得,叶千盈炒作炒得太厉害了吗?”

  ——“嘻嘻嘻我早就想说了,那些真正厉害的大牛你们都不知道名字,怎么可能和叶千盈一样人尽皆知。我认识好多特别厉害的大佬,他们一个个都特别低调,没人会上新闻报道的。”

  ——“真好笑,去蹭科学突破奖的咖位。科学突破奖一向号称科学界的奥斯卡奖,叶千盈才二十出头,打死她她也挨不到这个奖的边儿!”

  一般来说,这种网络流言的中止,往往要以当事人的出面公告为转折点。

  通常是在当事人露头以后,消息会在迅速的高涨沸腾后,又慢慢稳定地逐步平息。

  然而,落实到叶千盈的身上,这里就存在着一个实操上的问题——

  叶千盈她不怎么上网。

  叶千盈一般上网,都是为了查资料、看论文。

  是非碱性铁基超导不够香吗,还是对冰雹猜想的研究不够她忙?

  当下的许多新闻热点,对重回十年前的叶千盈来说,反而是在过去发生的旧故事。

  所以如非必要,她根本就不登那种可以刷新到许多新闻的社交网站,因此也就错过了这一场网络上的撕比大战。

  等叶千盈知道这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三天以后的事了。

  还不是她自己发现,而是沈瀚音告诉她的。

  据说管洪章和戴修在国外许久不练母语,如今终于有个大好机会,所以已经不甘寂寞地下场帮她撕过一轮了。

  撕没撕赢不重要,关键是这俩哥们玩耍的非常快乐。

  诸梦傲气,从来都不理会这种无聊的传闻,因此在发现叶千盈居然被人抹黑报道之后,她当场就……就把那个新闻软件给删了。

  谈诗凝差点发动她的海王能力,一传十十传百的请求亲友帮忙传销(叶千盈:?),若不是此行动被沈瀚音中途发现,急忙制止,可能安利现象已经布满了整个世界的角落。

  至于沈瀚音……

  他在一开始替叶千盈解释了两句,发现许多人竟然以他的动态为根据地,你来我往地争吵起来以后,就只能无奈地发了许多许多“南无阿弥陀佛”式的音乐。

  希望佛法能够带走他们身上的暴躁吧,再不行明天我试试道教的。沈瀚音说。

  得知这个消息后,叶千盈花了三秒钟时间解决问题。

  第一秒,她打开了电脑里的对话框。

  第二秒,她敲了一下自己的AI。

  第三秒,叶千盈对AI说:“你懂得。”

  AI果然秒懂,当即十分在行地回复道:“我懂得。”

  零点五秒钟以后,一张英文截图被扔上叶千盈的账号。图片上的内容,俨然就是叶千盈不就之前接到的候选人邮件。

  AI嘲讽天赋满点,很是揶揄地配了字:谁能帮我翻译一下[疑问]。

  第一批吃瓜群众在AI的态度之下吃了个爽,对于这种什么废话也不多说,直接上图的硬核回应,他们纷纷表示:哈哈哈哈哈!盈神NB,盈神再来一个!

  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来自叶千盈的打脸就像是污蔑者们再也找不回的面子。

  为了挽救自己最后的尊严,这些人强行嘴硬地表示:是,叶千盈她是科学突破奖的候选人之一,但谁说她就能得到今年的科学突破奖了?

  还有人说:你们不知道吗,科学突破奖又称为科学界的奥斯卡奖,学术界的事,场面搞得这么大,本身水分就多。真正含金量高的科学奖项都不出名的,叶千盈就是拿了这个奖,也说明不了她厉害啊?

  对于这种正杠反杠杠上开花的行为,许多人简直都不想多理。

  但世上有种东西,叫做反FLAG。

  就像是最后一战之前不要说“回老家结婚”,考完试以后不要说“我觉得这次能过”,在编造叶千盈谣言的时候,也最好不要说“她拿的这个奖没什么了不起,有本事拿个含金量高的试试”这种话。

  ——因为,她是真的会拿到含金量高的奖项的!

  伴随着十二月份的到来,叶千盈一连拿到两份大奖,可谓是领奖人中的双黄蛋了。

  第一份奖,就是原本定下的数学新视野奖,还附带了四十万美金的奖金,基本相当于当初证伪比尔猜想的一半。

  至于第二个奖嘛……

  那就是当年证明了回文数定理时,所有人都以为叶千盈会拿到的拉马努金。

  这个奖只颁发给来自发展中国家,年龄在32岁以下的数学天才。前两年的时候,来自Br国和I国的两个数学家即将超过年龄限制。组委会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还是把奖颁给了他们。

  然而在今年,拉马努金奖组委会里,关于叶千盈应该获奖的呼声越来越大。叶千盈本人的数学造诣和成就,也已经成长到了无法被忽视的地步。

  以叶千盈现在的能力,如果再不能得到一个拉马努金,那就是组委会赤裸裸的偏心了。

  所以在这个12月,继数学新视野奖之后,第二个重量级的奖项,也降临到了叶千盈身上。

  这算是她第一次拿到国际级的数学奖项,并且第一次就是开门见喜,好事成双。

  多年之后,有人特意圈出这一年,提到这两个奖项的获得,仿佛随即开启了叶千盈之后拿奖拿到手软的开挂人生。

  而在当下,消息传回国内,则让网友们都自发地为叶千盈感到欢欣鼓舞。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1页  当前第2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9/2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不学习就要继承亿万家产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