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不学习就要继承亿万家产_分节阅读_第256节
小说作者:暮寒公子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911 KB   上传时间:2020-11-11 19:23:55

  在某次学术峰会上,他和一个认识的B大教授提起了这件事。

  一听叶千盈的名字,那个B大教授只差没有满脸都写着认识。对方高高兴兴地告诉海曼,QianyingYe的近况很好,她决定留在自己的祖国和母校,完成接下来的博士学业。

  得知这个消息,海曼感到十分诧异,同时也十分惋惜。

  作为在生长在数学界强国、任职在数学界名校、同时还身为数学大师的海曼,一直对自己的国家和学校抱有一种天然的骄傲感。

  正因如此,在听了B大教授的叙述以后,海曼心里只升起了一股不可思议之感——

  那个年轻的女孩,她竟然选择继续留在华国。

  这太可惜了,他们耽误了一个天才。

  倘若她选择了A国进修,那女孩的黄金时期,本来能来得更早两年。

  也就是这份心声没有让叶千盈听到,不然她就会直接告诉海曼:大师您还是拉倒吧。

  有句话说得好,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有。

  叶千盈不止是身负大国重器系统的数学物理双料天才,同时还是华国知名企业家的女儿,她要是主动去A国留学,联邦调查局的负责人只怕做梦都能笑醒。

  海曼未必不知道这一点,只是他和他的同胞们一样,有着被长期养成的、近乎根深蒂固,连他自己都无法察觉的傲慢。

  他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的国家哪里都比华国强。

  海曼甚至以为,叶千盈会像划破天际的流星一样,只能短暂地亮上一瞬。

  ……然后,据当初已经三年过去,海曼觉得自己有点脸疼。

  幸好他当初没跟别人打过赌,不然现在岂不是要输得赔裤子。

  对于叶千盈魔藤一般的成长速度,海曼的态度也一变再变。

  他从最开始得知叶千盈留在华国的“惋惜”,到后来看着她一篇篇发论文的“不信邪”,直到如今,读完这片冰雹猜想的开拓性论文,海曼终于肯彻头彻尾地对着现实认输了。

  他必须要承认,叶千盈带着她的数篇新论文,虽然无意彰显,但却也存在感十足地活跃在数学界里。

  她的才华并未因为留在华国而被削减或是磨灭,反而像是一颗明珠得到了精心的照料,因此在短时间内便发出了璨璨的光辉来。

  过去的看法被反转带来的尴尬之感,并不能打消海曼对叶千盈的欣赏和喜欢。正相反,因为这些年里陆陆续续地关注着叶千盈的最新论文,海曼反而对叶千盈具有了更多的正面好感。

  这些积累的好感,就像是一堆一堆摞起来的高高的柴火,只要等到了一颗火星、一个契机,他便能将其彻底引燃。

  这一次,这篇冰雹猜想的论文,便是那个一直等候的契机。

  忘记说了,除了菲尔茨奖这个数学界最高奖项,一向被誉为数学界诺贝尔奖的得主之外,海曼同时还是科学突破奖的评委组成员。

  在科学突破奖内,一共设有六种奖项,它们分别是:生命科学突破奖、基础物理突破奖、数学突破奖、数学新视野奖、物理学新视野奖以及青年挑战突破奖。

  这其中,三个新视野奖是专门为了表彰年轻研究者而设立的奖项。

  每一年的科学突破奖奖金不定,但绝不是一笔小数目,在最高的时候,它曾达到每人三百万美金,简直能让任何一个科学研究者心驰神往。

  新视野奖的奖金要稍微低一些,但最少的一次,也每人发了十万美金的奖金,对于研究者来说,依旧称得上是一笔横财。

  顾不上阅读《Inventiones Mathematicae》月刊里的其他论文,海曼将叶千盈这篇关于冰雹猜想的论文反反复复地读上了三遍,对其精妙的代数证明思路拍案叫绝。

  他的层次又不是《Inventiones Mathematicae》的主编所能比拟的。叶千盈论文里的一些妙处,期刊主编能注意到,却体会得不是那么深刻。而海曼却是既能注意到,又对此有着相当深刻的体会。

  假如将叶千盈比作一匹千里马,那此时此刻,海曼就是最为赏识她的伯乐。

  而这位伯乐的手里,现在正有一副金马鞍。

  ……

  不久以后,在商议当年的科学突破奖名单时,海曼·理查森毫不犹豫地,把华国叶千盈的名字填写在了上面。

  在推荐理由上,海曼不吝自己的赞美之词。他虽然无法跳脱出先天的国度和种族带来的傲慢,但每一个和他合作过的朋友或者下属,都要承认理查森先生是一个和善的大好人。

  他对叶千盈的评价是这样的:“二十年后,我们将会看到,代数的发展会分为‘有叶千盈的代数’和‘没有叶千盈的代数’。我认为,一个数学新视野的奖项,Qianying Ye完全值得。”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在叶千盈的数学新视野奖项还正走着提名流程的时候,另一件事的流程却已经悄然地进行到了尾声。

  那就是航空母舰上,电磁弹射器的全面更换。

  在有条不紊的执行计划,以及负责此事的负责人全程监督下,华国首艘国产航母,同时也是驻扎在H省的001A号上,所有的旧式蒸汽弹射器,如今已经尽数置换电磁弹射器。

  这艘航母作为刚刚出厂不久的成品,无疑汇聚了过去近十年里,华国科技发展的核心所在。除了巨大的排水量与常规动力以外,新配置的电磁弹射器无疑成为这艘航母身上画龙点睛的闪亮一笔。

  作为电磁弹射器的发明人,杨院士受邀前来参加001A号的剪彩。

  在这个意义重大的时刻,老院士显然也没忘记之前对叶千盈的承诺。

  然后,像是他之前询问过叶千盈的那样,这一次,他将携叶千盈一起前往H省的港口,让电磁发射器的另一大功臣,在蓝天之下共同享受此刻的激动和荣光。

  在最近的一封通讯邮件里,杨院士让叶千盈提前做好准备,去接她的人已经安排好了行程,三日后便会抵达基地,带着她直接前往H省。

  ……

  短短的三天时间转瞬即逝。

  这一次,前来基地接人的,还是老熟人潘大校。

  叶千盈和潘大校两三年没见了,但对彼此都还印象深刻。

  叶千盈自不必说,她和潘大校是老朋友了。她签过的第一份保密协议是潘大校带来的,军训的时候还吃过他的冰棍儿,喝过他请的绿豆水。

  而潘大校在相关单位里工作这么多年,像是叶千盈这样天资横溢、家世出众、人也生得极为美貌,最关键的是还有着无可匹敌的年轻的研究者,他这辈子也只见过叶千盈这么一个。

  至于其他人,并不是他们不优秀。但有才华的或许就出身寒门、有背景的可能天分便差了那么一丝、年轻的往往过于浮躁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等终于有了资历和成果,人却已经迈过了四十岁的大关……

  在这世上,每个人都像是木板长度长长短短的木桶,自身的容量总是受到短板制约。然而叶千盈却几近于毫无缺陷,这么一个百年难遇的“完人”,要让潘大校怎么才能记不住啊。

  叶千盈一见潘大校,便忍不住露出了一个笑容:“大校比以前更精神了。”

  潘大校慨然而叹道:“你也比以前更出名了,我在孔老那里工作,时不时地都能听说你的消息。”

  “哪里哪里。”

  两个人寒暄几句,叶千盈就登上了此行调用的直升机。在发动机响起的轰鸣声中,潘大校玩笑般看了叶千盈一眼。

  “你要是想要研究的话,这一趟两个多小时呢,只要不妨碍驾驶员开飞机,想看什么都可以。”

  叶千盈飞快地眨了眨眼睛,一开始还没理解,自己为什么要研究直升机。

  一秒钟以后,她反应过来了。

  ——想必是之前两人相处的时候,她提供的一个又一个的军用研究,给了潘大校一些错觉,让他错以为自己就是看到什么都喜欢研究一下子。

  其实不是的。

  何况这直升机也不是军用的,不具备特别的可研究价值。

  叶千盈没有猜错,当初在部队里军训的时候,叶千盈那副“左掏一个图纸,右掏一个发明”的举动,当真给潘大校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他觉得叶千盈可能有个R国名字,就叫哆啦A盈。

  这次出行,抱着看到羊毛就随手薅一把的心理,潘大校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建议叶千盈研究直升机试试。

  很快,他就听到了叶千盈谦逊又客气的回答。

  “这个,还是不用了吧。”叶千盈温和地微笑道:“类似型号的直升机,我家里已经买过两台了。我想研究的时候就回家做好了。”

  潘大校:“……”

  哦,差点忘了,你他娘的是个狗大户来着。

第一百五十五章 (二合一)

  汽车还没有开进港口, 叶千盈就远远地望见了那艘庞然大物的影子。

  巨大的钢铁造物静静停在港口,它的舰身被漆成雪白的颜色,远远看去,像是收拢翅膀静静栖息的海鸥, 也像是一尾蓄势待发, 随时都能乘风破浪而去的银鱼。

  当人与这艘航母相隔数里, 只透过薄薄的一层海雾、隔着上千米的距离朝它遥望一眼时, 绝大多数的人都不会意识到,这是怎样一艘足以令人血脉偾张的巨物。

  随着车子一路往港口靠近,航母指挥塔的轮廓就越发的清晰。大概是为了迎接这次剪彩仪式的缘故, 许多工作人员在指挥塔上来回上下, 大概是在做最后的核对。

  在航母巨大身躯对比下, 就算是人类里的高个子, 站在上面也变成了小小的一粒。

  叶千盈距离航母越近, 能看到的细节越多, 同时视野回收, 渐渐与它的下层船舱平齐。在朝阳的映照之下, 航母的影子斜斜投在港口上,像是一座塔、一仞山、一大片人类用双手创造的新陆地。

  假如此时能有负责拍摄的无人机飞到航母的正上空, 透过摄像头传来的影响, 叶千盈便会看到, 航母之上的舰岛与飞行甲板, 确实已经同人造的陆地无异。

  如果说飞行甲板像是空空无物的桌面, 那舰岛其实就相当于桌面上的那个收容盒。只是常人的收容盒里只会容纳些纸笔充电器, 然而航母的舰岛却要把舰桥、烟囱、雷达、通信天线等存在一并纳入在其中。

  早些年的时候,一些老式航母并无舰岛这样的构造。那时候的烟囱贴着航母的右舷,排废气时常常会影响甲板上飞行员的视线。

  而001A作为华国第一艘自建的现代化航母, 当然不会再走前人走过的弯路。它和上一艘航母L号一样,都采用了右侧单舰岛的设计。

  巨大而平坦的甲板极其宽阔,黄白的线条漆出起飞区和停机区。如果有人站在上面,不看航母左右两侧波光粼粼的大海,他甚至可能以为,这是旁人把机场最好的一部分切割以后转移到了这里。

  一连通过了三道关卡,汽车稳稳地停在了百米之外。潘大校和叶千盈一起下车,直到这时,叶千盈才注意到,原本朴素沉默的港口,此时已经被鲜红仙黄的热气球、大红灯笼、以及四边摆设着花篮的红毯所覆盖。

  就连巨大的航母也未能免俗,航母头的位置上高高悬挂了带着五朵大红花的彩绸,每朵大红花的设计,看起来就和新郎官胸前的那朵红花极有神似之处。

  叶千盈见了,不由得哑然失笑。

  这可真是……我国庆祝好日子时的传统艺术。

  大概是受沈瀚音的影响太多,单是看着航母此时的装扮,叶千盈的耳畔便自动自觉地播放起了“好日子”、“恭喜发财”、“好运来”等民俗经典曲目。

  虽然作为航空母舰的剪彩现场,此地还不至于和小超市开业一样锣鼓喧天、鞭炮响起,再配一个会唱会跳的主持。

  然而这富有喜庆含义的装扮,这红红火火的彩球,已经让人梦回春节联欢晚会。

  叶千盈站在红毯之上,只感觉浓郁的年味扑面而来,大家纷纷受邀而来团聚此处,喜气洋洋地过了一回早年。

  别说,感受着四面八方传来的雀跃之气,叶千盈心里还真挺高兴。

  虽然,每次官方在放出类似的新闻照片时——不限于航母,还包括阅兵、徽章、外国领导人拜访红毯等等,都会被围观群众集体哀叹一声好土,并且演化出了“我华不土,战力点五”的俗语。

  虽然,军迷们甚至已经在心中把土气程度直接和战斗力挂钩,认为越土的就是越强的。

  然而此时此刻,叶千盈站在这里,却只能感觉到胸中涌起属于强国公民的欢腾和雀跃。

  直到身临其境,她才再没有一点疑惑地感受到:这样美满的日子,这样值得庆祝的大事,或许就该这么喜气洋洋的“土”上一把。

  航空母舰,是我们华国捍卫领土的巨物。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1页  当前第25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6/2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不学习就要继承亿万家产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