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被嫌弃的英子的逆袭_分节阅读_第27节
小说作者:梦里闲人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666 KB   上传时间:2020-10-09 15:50:13

  张丫很有经验,英子记性好,熟记买菜人的各种说法也要求,两人综合起来,采购的单子定得很科学。

  英子把钱贴身揣好,离开这里之前,把门反锁好,老公房本来的住户已经不多了,多数是租客,鱼龙混杂。

  她匆匆下了楼,也有跟她一样的早行客,彼此之间都眼熟,互相打了招呼之后,各自奔忙去了。

  英子踩着三轮车骑行到批发市场,按照菜购的单子,向熟悉的经销商采购。

  她眼睛尖又识货,采购商别看是所谓的杜家熟人,一开始看她年纪小也想坑她,没想到英子不是好骗的人,这才老老实实做起了生意。

  比如豆角,同样两个豆角,外行人可能分辩不出来,实际价格相差一倍!

  别小看所谓的小摊主,脑子不精明的人做不了这一行当。

  来的时候三轮车是空的还好,回程的时候三轮车满满当当的全是货,英子骑着颇有些吃力。

  一边蹬车她一边想着,要是以后有人专门做配送的多好,客户订货,他们保质保量的将货送到客户手里……

  到了菜市场,刘婶已经来了,还给英子带了早点,英子跟她一起把菜码好,卖豆芽的摊主也来了,她不用上货,她是自己用机器生豆芽的。

  “孙姐,您这一天得生多少豆芽啊。”

  “没多少,夏天菜品种多,生二十斤豆子的就行了,冬天的时候得四十斤豆子。”孙姐不光在菜场零售,她也批发,每天早晨第一波顾客是各个饭店和别的少量带着卖货的店家。

  英子这边的顾客不多,孙姐那边的顾客多,英子跟刘婶说了一声儿,帮孙姐照应摊子,这在别人看来是很平常的事,菜场嘛,虽说有竞争关系,邻里间也有打架的,但主流是守望相助。

  英子则是留心记着顾客都喜欢什么,要多大的量,留意着成本价格。

  闲时也会跟孙姐聊天,知道生豆芽的一些技巧,机器生豆芽,实际是要往里加药的,“不能多搁,多搁丧良心不说,也影响品质。只有二把刀才多搁,我都是死掐着量的。”说到量是多少,孙姐就不说了,这是亲两口子之间都不告诉的不传之秘。

  “嗯。”英子点头,“难怪呢,我妈在家也生豆芽,生不好就烂。”

  “烂是因为沾了油了,豆芽只要沾上一丁点油就不行,再有就是怕热。要说好吃还是手工笨豆芽好吃,可没办法大量的生,也没办法每次都保证一样的质量,现在人都瞧着这个豆芽好看、便宜,实际品质差远了。”

  “生豆芽可费水了,我妈生半斤豆子的都得用老些水了,您这些豆芽可咋整啊。”

  “所以租房得找有下水的啊,最好是底层,我原来租过一个二楼,那家防水没做好,一不小心就把楼下淹了,楼下那老娘们天天找我和我房东干仗,我就退租了,又租了个车库干。”

  “车库也能租啊。”

  “可不是,车库又没规定只能搁车,我租的那车库带二层铺的,我在上面睡。”

  “这样啊。”

  时间久了,英子还去过她家,看过她生豆芽的机器,知道她租的车库的价格,租车库最好的一点就是房东一般不来看干啥,只要租金到位,一概不管。

  城里人真好,人情冷淡啊……

  眨眼间英子干了一个月,张丫给了她四百块钱,“原来说是二百,现在看你干得好,我得给你四百,你别嫌少。”不是张丫自己要涨价,是好几家菜摊子都说了,要花更多的钱雇英子。

  “我初来乍到的,全靠姐您照顾。”英子收下了钱,转身到外面母婴店,给张丫没出生的孩子买了两套和尚服。

  人情就是越处越好,三个女人在一起久了,在这城市里相依为命也是种幸福。

  到了六月份,张丫瓜熟蒂落,在妇产医院生下了儿子,一个六斤七两沉的男婴。

  “给不给你老婆婆捎信儿啊?”刘婶抱着男婴问道。

  “等出满月再给他们打电话吧,我可不想再被气一场。”张丫皱着眉头道。

  “到底是人家的孙子。”

  “啥人家的孙子?我生的随我姓孙。”

  “孩儿,杜老四对你可不薄,这是他唯一的骨血,他人没了,你不能让他在地下心不安。”

  “不跟他姓就不是他骨血了?”张丫嘴上这么说,医生问出生证明上写什么名字的时候,张丫还是让孩子姓了杜。

  英子背后问刘婶,“为啥大姐不跟杜家人说她生孩子了”

  “还不是因为杜家人心黑,为了杜老四的赔偿金跟张丫打仗,要不是人家警察说了,赔偿金只有媳妇要的,没有兄弟姐妹要的,他们敢上去生抢。也是我家儿子厉害,摊上个熊点的也不行。”

第34章 手工豆芽

  英子在这里遇见了刘婶的儿子刘大壮,看外表就是个厉害的,一米八的大高个儿,古铜色的皮肤,大夏天光着膀子露出一身腱子肉和纹身,跟着他的还有一个头发染得焦黄的姑娘。

  懂了,张丫一个女人跟婆婆一起在菜场卖菜,没人敢欺负的原因找到了。

  不是英子太现实,在菜场一个月英子就发现了这里的生存守则,人情味固然很浓,潜规则同样明显啊。

  英子手里现在有一部张丫给她的摩托罗拉A3,据说是在门口经营数码的那位大胡子老哥手里淘来的水货,比市场价便宜一半,菜场里有一半的人都用他“整”来的手机。

  她乐呵呵地举着手机拍了二十几张的全家福,尤其是彪形大汉小心翼翼抱着外甥的镜头更是没少拍。

  拍完了之后除了张丫之外,大家都凑在一起看照片,夸英子照片拍得好。

  两天后张丫出院回家做月子,英子帮着料理完之后,就去菜场了。

  家里有再大的喜事也不会休息超过三天,有再大的丧事,也是同样如此,小生意人,时间不去做生意,主顾就会被别家抢走。

  她到了菜市场,大家都追问张丫怎么样,英子拿出手机翻照片给他们看,“可惜没内存了,不然还能多照几张。”

  “哎呀,你早说啊!门口胡子叔那里有个小黑卡!插上就能多装照片了!”

  “我不知道啊。”英子趁着人少买了张卡。

  “买了也没啥用,换了手机相片就没了。”胡子叔说道。

  “我这手机张丫姐说可贵了,咋地也得用十年吧。”

  “十年?你用吧,过不了三年就得换。”胡子叔缕着胡子道,“真要说扛使还得是诺基亚的,你们女的偏偏都得意这玩意儿,样子货!”

  英子嘻嘻一笑,“我啥都不挑,别人给我啥我用啥。”她说完就跑了。

  胡子叔呵呵笑了一声,“死人用过的也不挑。”

  英子听见了也不在乎,死人用过的有啥,哪片黄土不埋人,她早就明白了,活人比死人可怕多了。

  张丫出了满月,传闻中的杜家人总算出现了,是个满头烫卷瞧着比刘婶年轻一些,穿金戴银的农村女人。

  她来的时候英子不在家,她走的时候两人遇见了,英子见她眼睛哭得有些红,再进屋瞧着张丫和刘婶一脸冷漠。

  “当奶奶的,扔下五百块钱就走了,连孩子姓啥叫啥都没问。”刘婶撇了撇嘴。

  “我早说了,她现在急着溜须那几个活着的,哪有功夫管杜老四那个死鬼。”

  英子没细问也听明白怎么回事了,杜老四既然是老四,上面就一定有兄姐,现在他人死了,他母亲自然更在意活着的。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农村老人没有劳保,全指着儿女养活,为了死的得罪了活的“不值得”。

  这也是农村人的“现实”。

  张丫出了满月又呆了十天,就往菜场去了,刘婶跟她倒着班看孩子,等到了孩子五六个月了,就能抱菜场去带了,菜场的孩子都是这么长大的,一个个皮实着呢。

  这样一来英子就显得有些多余了,没等张丫让英子走,英子就告辞了,“张姐,跟你说件事,我男人要回来了,我得找房子,先请一会儿假。”

  “啊,他回来了我请你们吃饭啊。”张丫说道。

  “不用,张姐,你看你孩子也能带出来了,等他回来我就不干了,在家伺候他两天再找别的活。”

  “这样不好吧?”

  “有啥不好的,本来就是临时帮几天。”英子和这母女两个道了别。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该散的时候就要散,免得好好的真情,变成了假意。

  有了在豆芽婶那里得到的经验,她开始找房子了,首先要离菜场和豆芽婶有一段距离,又不能离太远,毕竟她现在只对这一片熟。

  英子坐车出了一站地,在格局差不多的小区里面琢磨,没找着车库,倒找到了一个一楼,面积也不大,细长的一小溜儿也就是三十平米左右。

  英子特意问了一下下水的问题,这楼虽老,下水还行,原来的老公房是自家工厂建的,不惜工本,现在虽然没有物业,老业主委员会自己管,倒也管得可以。

  房主是个五十多岁的阿姨,英子左瞧右瞧的跟她讲妥了价又说,“得让我家掌柜的掌掌眼。”

  阿姨瞧了瞧她笑了,“你多大啊,家里就有掌柜的了。”

  “我二十二了,孩子都一生日了。”英子特意把头发剪了,找街头小店烫了个卷发辫梢,穿衣服的风格也模仿张丫,显得成熟很多。

  “啊,看着脸挺嫩的。”阿姨笑道,“行,租房子的事儿嘛,自然得两口子商量着来。”

  英子记下了阿姨的小灵通号码,又把自己的手机号告诉了阿姨,第三天英子才打电话跟她敲定要租房,“我家掌柜的事多,在外面看了一眼说你说行就行就急匆匆走了,诶,回头有不相当的地方又得说我。”

  “男人嘛,都这样,心粗。”阿姨不太在意地说道,双方简单的签了手写的合同,英子交了押金房子就租下了。

  英子把里外收拾出来,这家的房子原来也是租给别人的,那家好像有小孩,墙上画和各种画,英子买了一桶乳胶漆,买了个手滚,自己把墙重新刷了一遍。

  趁着刷墙的工夫,把周边的邻居全都认识个遍,情况也摸熟了。

  她的说法跟过去一样,两口子一起出来打工,孩子家里老人带,男人干木匠的,平时住工棚,离这里很远,开车都要一个多小时。

  人嘛,对十六七岁的小姑娘都是没啥信任感的,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样子,对二十岁出头的已婚少妇总是多些信任的,知道她家里有男人,对周边的人多少也是个震慑,尤其是英子拿出手机把“自己男人抱着孩子”的照片分享给众人看之后。

  “哎呀,个儿真高啊。”

  “还行,一米八二。”

  “郎材女貌,真相配。”

  “这孩子真招人稀罕,你也真舍得。”

  “没办法啊,总得挣钱,再说了,不能把男人一个人放外头,要生事儿。”英子一副很懂的样子。

  “对,你想的对!原来咱们附近有工地,那些工人啊,下了班净往洗头房钻。”

  “就是……”

  英子收拾完了,用具也买齐了,一开始没敢多生豆芽,生了五斤豆芽,早起上早市卖。

  早市上卖机器豆芽的一块一斤,她偏卖一块一。

  “纯手工豆芽!一块一一斤!”

  别人总会问,“人家那边的才一块钱。”

  “我这是手工豆芽不出数,卖一块一斤赔死了。”英子说道,“您买回去尝尝,要是跟那些机器豆芽一样,你给我送回来。”

  “块巴毛的东西,谁稀得送啊。”话虽这样说,也有识货的,尤其是阿姨大妈老头老太太们,一个个眼熟毒着呢,一眼就看出来这是真的手工豆芽,有讲究些生活品质的贵一毛钱也是舍得买的。

  边买还会边说,“这也就是我年龄大了懒得生豆芽,否我自己生比这个还好呢。”

  一来二去的,早市上英子卖出名儿了,都知道她的豆芽是手工豆芽,比别家贵,但好吃。

  有了名气,英子也敢扩大生产了,尤其是到了深秋时节,蔬菜渐少,存储的白菜土豆子总有吃腻的时候,英子一块六一斤的手工豆芽卖得飞快。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2页  当前第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1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被嫌弃的英子的逆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