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被嫌弃的英子的逆袭_分节阅读_第122节
小说作者:梦里闲人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666 KB   上传时间:2020-10-09 15:50:13

  这些家电现在看起来都旧得可以直接白送给收破烂的了,在当时是绝对高档的家电。

  “日本的工艺就是好,这些现在都好用着呢!”老教师说道,“这些都是我一件一件攒的。”

  他一一给她们展示,确实都能用,除此之外还有铁管子暖气片,脆弱不堪的交合板窗台,各种旧家俱。

  房子吧,光看房子本身是没问题的,暂时住也可以,旧是真旧,更不知道取暖怎么样。

  雪珍却很坦然地接受了,没办法,预算是有限的,这是她能找到最合适的房源了。

  她回家跟高广志简单商量了一下,高广志听完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你没跟英子借钱?”

  “没有。”

  “行,那就这套房吧。”高广志知道自己妻子的心结,要是普通的姐妹互相之间捣点钱什么的很正常,尤其是买房子这样的大事,谁家也不会不拆不借就这么买了,等到经济宽裕的时候还钱就是了。

  但是韩家是有心结的,甫秀花弄得亲人之间的信任基本没有了,借钱跟要钱也没区别了,雪珍在英子的店里一个月赚得本来就不少,要不是积蓄全都投在了装修队身上,也不至于买这样老的房子。

  高广志第二天挪出空去跟雪珍又看了一次,又看出不少毛病来,窗户是双层的,里层是木头的已经坏了,外层是铝合金的也已经朽了,卫生间的下水不是那么痛快,瓷砖的状况更不用提了,又打听了一下周边,只能说是勉勉强强能住人。

  要不是因为房子是这样的情况,这个位置,这个学区,也不至于卖这么便宜。

  一分钱一分货,大家都不傻。

  后来老教师又答应承担过户的费用,两夫妻敲定了这桩交易。

  付了定金之后,英子拉着雪珍一起去卖平房凑钱。

  说真的,十二万对现在的英子不多,她也能支援雪珍买更好的房子,雪珍不开口英子也理解,唉,一家人之间现在互相防着,既要防着“占便宜”又要防着被怀疑想占便宜,都好累。

  “那房子你家装修吗?”

  “你姐夫说那房子就是先落户过渡一下,也就是住一两年就换房了,将来他给我买电梯房,装修什么的纯属浪费钱,他自己弄一弄就行了。”

  “哦。”高广志看来有自己的打算,“爸他们和梁光合作,安全吗?”跟地产商做生意,最怕的就是被拖欠工钱,做小包的又是垫工又是垫料,被拖欠工钱久了,是要被拖垮的。

  “广志说没事,他们装修的都是已经完工的房子,实在不行还有现成的房子能顶帐呢。”

  县城的房子自然没有什么中介,只是贴上此房出卖,再在亲朋好友中间散布一下消息,雪珍说还有什么同城QQ群,她说了一下房子的情况,把公婆的联系方式也留下了,到时候看房找他们就行了,他们手里也有钥匙。

  这边的事处理完了,英子和雪珍又去了趟二舅妈家。

  二舅妈家的房子不看位置,装修得那是相当的壕,地砖亮晶晶的,家具什么的都选得颇有讲究,姥姥那屋还摆不少旧相框,一家大小,甫家老少,包括英子没见过的N姥爷们的照片都有。

  “你姥啊,不带着这些照片不走。”

  甫老太在那边还是不怎么高兴,“啥住楼啊,我到现在也没觉着住楼好,跟蹲监狱似的。”

  “姥,你不是总说吗?人老了就得听儿女的,你就听我舅妈的吧。”英子握着姥姥的手劝道,“二楼也不高,你没事儿下楼晒晒太阳,我看楼下老头老太太也不少。”

  “我不下去,他们都是城里人,瞧不上我。”

  “有啥可瞧不上的,姥,我看着你比他们洋气多了。”英子哄着她道。

  雪珍急着看店,第二天一大早就走了,英子留在了县城,陪着姥姥多住了两天。

  在这两天里,她给二舅全家都买了衣服,给姥里里外外买了三套衣服,还买了一个大金镯子,让姥姥下楼聊天的时候有面子。

  临走之前,她牵着姥姥的手和二舅妈、二舅一起在楼下散步,在走到外面的一套空置的商服前时,她指着商服说道,“这套商服开个超市我看正合适。”小区的位置好,商服离正街近,附近不光有好几个小区,还有一些机关单位,开个小超市确实很合适。

  “我也觉得好,就是不知道房东是谁。”

  “咱们看看去。”英子从包里拿出一串钥匙打开了门。

  王老美吓了一跳,“我的天,你手里怎么有钥匙?”

  “这套商服年前我就买下了。”英子说道,“二舅妈不瞒您说,我写的是我自己的名儿,这是我给我姥买的养老保险。”一套这么大面积的商服彼时的租金已经是一万多块一年了,一个老人能吃穿多少?

  “英子你是不是怕我们对你姥不好啊?我要是对你姥不好……”王老美有些激动了,她只觉得像是打翻了五味瓶一样,不知心里什么滋味。

  “二舅妈,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再怎么出钱最后不也得你们来照顾我姥吗?我话还没说完呢,将来我姥儿百年之后,这套商服就是你跟我舅的养老保险,我之所以没写你们俩个的名儿也没写我姥的名儿,一是怕我妈知道了反而麻烦,二是不知道将来是谁照顾你们,不管是谁,只要照顾得好,那怕这套商服将来涨价涨上天,我也把这套商服给他。”

  二舅一直没说话,他向来大大咧咧的,现在也觉得这份礼太重了,“英子,这商服可不便宜啊。”

  “不贵,真不贵。”跟市里广州的房价比真是不贵。

  英子把钥匙交给了王老美,又带着二舅一家到县里最好的馆子吃了一顿,留下了自己的地址和联系方式,这才走了。

  她没有叮嘱王老美不要把商服的事告诉甫秀花,她知道王老美是不会说的,但是姥姥是知道这件事的,姥姥那嘴……

  果然,英子回了广州没两天雪珍的电话就打过来了,“英子,现在县城里都在传给你姥儿买了套商服。”

  “真的。”

  “就是二舅妈正在装修准备开超市的那个?”

  “是啊。”

  “妈在家里面骂了一天了。”

  “她有啥资格骂啊?你告诉她,养恩大于生恩,我韩雪英知恩图报,将来只要我过的好,我姥就是皇太后,她乐意看就看,不乐意看就不回去看,她要是敢去闹腾我姥儿,我饶不了她。”

  甫秀花怎么可能回娘家闹,脸上不好看,心里不是滋味是真的,毕竟现在村里、乡里、县里很多人都知道了老韩家的事儿。

  韩老三家的媳妇儿重男轻女,对自己的二女儿不好,小时候把孩子送了人,是娘家妈和嫂子把孩子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

  现在孩子长大了出息了,回来报恩了,买了那老大一个商服给舅妈家开小超市。

  流言在流传的过程中再加上一些细节,县城并不大,熟人圈子一环套一环,再加上色魔事件,英子大小也是个名人,几件事凑到一起,事情的“佐证”也越来越多。

  上初中就天天骑着自行车卖豆腐,上高中自己卖豆腐卖东西挣学费,冬天的晚上没有公交车坐自己走回家,这才出的事。

  这样的孩子出息了,是多完美的逆袭故事啊,尤其大结局是知恩图报,给了舅舅家那么大一个礼物。

  甫秀花则是故事里的反面人物了。

  隔了老远的亲戚都打电话教育她,做人不能那样重男轻女,都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得平等对待。

  得知她在市里过得更好,又忍不住埋怨了一句恶人有好报。

  甫秀花气得脑仁疼,几天都没睡好觉,见着老家来的人躲着走。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8-13 21:25:36~2020-08-13 22:39:5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清洛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子玉 20瓶;44469389 6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41章 卖包

  “妈病了。”

  英子眼皮都没撩一下, “哦。”

  “高血压、失眠。”

  “嗯。”

  “她脾气更不好了,动不动就发脾气,昨天连萱萱都骂了。”

  “你少往她跟前凑。”

  “爸嫌她烦都不怎么回家了。”

  “嗯。”

  “我买了个镯子说是你买的, 她把我骂了。”

  “呵呵。”英子手脚不停在好友列表里翻看着他们的庄稼, 发现成熟的马上下手一扫而空!咦, 这家居然养狗啊!阿西……回头看看“家”里的狗粮还有没有了, 自己辛苦种的菜可不能被偷。

  种菜这个游戏有毒!她本来只是被雪珍和小草逼着种菜让她们的偷的,现在居然停不下来了。

  “我现在也懒得管她了, 更年期到了没治了。”雪珍回复完之后加一个愤怒的表情, “你居然养狗!”英子原来一个多朴素的人啊, 现在居然为了玩游戏居然花钱了!买狗粮!

  “啊?我的菜成熟了吗?”英子秒回城把自己菜地里的菜收完, 接着种下一茬。

  据说甫秀花在家里哼哼了一天,给所有人打电话说她快要死了,可所有人都说有事回不去,见没人理她骂了半天,家宝放学回家念了句“妈!别躺着了!我饿了!”她的病忽然痊愈了, 精神抖薮地给儿子做了红焖肉。

  儿子走了之后她回到超市看店, 继续有气无力地趴在柜台上对店员吐槽自己是多么不幸,老公是残疾,儿女一个个都是白眼狼。

  她这套路玩多了,原来店员还有点同情她, 后来就真是把她的话当耳边风听了。

  在她看来甫秀花真是不知足,一个农村出来的妇女,现在有了这么大一家店, 生意红红火火的,老公和女婿一起干装修,也是不少挣, 儿子虽然有点残疾,但表面上已经看不出什么了,开学能上正常初中了,她还在求什么啊?

  她都说自己日子过不下去了,自己这样的四十多岁老公跟别的女人跑了,儿子初中毕业就不念了,到处乱晃抓不着人影儿,在小超市当店员挣生活费的是不是得上吊啊。

  所以说人的同情心都是有限的,耐心更是有限的,甫秀花是生生的把所有人对她的感情和耐心都作没了。

  董娟介绍的皮具厂在东莞的边缘地带,工厂看起来很正规,只是有些冷清,应该是热火朝天开工的时候,英子一路走过来有一半的厂房是闲置的。

  老板也是个女的,三十多岁典型的广东土著长相,脸短颧骨略高,她是有这种特征偏偏组合得特别好看的那种,英子觉得她有点像邱淑贞。

  她本姓骆,但是这边的人称呼不像东北人那叫,姓骆就叫骆姐,比较亲近的或者是周围好几个同姓的才以名称呼X姐,广州这边则是大多数称名,她名叫骆安萍,英子叫她萍姐。

  “你是娟姐介绍过来的,我也不瞒你了,我的厂子状况不是很好,我跟我老公十五年前一起建了这座工厂,后来厂子步入了正轨,我怀孕连生了三个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家里,对厂子的事管理少了,去年年底我老公出了车祸,人当场就没了,我把孩子送到了婆婆家,自己回来打理厂子,几个月的工夫就成了这个样子,旁人都劝我卖厂,可我不能让家里坐吃山空啊,再说了这厂子等于是我跟我老公的第一个孩子,我实在舍不得。”

  英子又跟她聊了聊厂子的情况,她带着英子参观了一下厂房、车间、成品展示间。

  包的质量是不错的,样式也可以,是今年的大众主流款,工厂开工不足完全是她老公去世的太急,一手掌握的渠道没了,萍姐对生意不熟,估计也有一些人别有用心想要故意为难孤儿寡母。

  不过萍姐能认识董娟,应该也不是全无人脉。

  “您对电商了解多少?”

  “我在网上给孩子买过些玩具衣服什么的,质量都一般。”

  这就是普通人对电商的了解了。

  “网上实际上也是一分钱一分货,网络销售的优势在于削减中间环节直面消费者,价格优势是一方面,重要的是多种选择。比如您这里的这些包,就算是专卖店也很少会全品类进货吧?网店就可以全品类展示,如果顾客只是想买一种包,搜索之后,也会有关于这一种包的所有搜索结果。”

  英子慢慢把网络销售的模式和特点跟萍姐分享,她拿出随身带的笔电登陆自己的网店,在前台和后台向萍姐介绍。

  “这个是支付宝,您应该是很熟悉了……”她又介绍了支付方式。

  “我想要在网上卖包的话,把包的照片放上去就行了吗?”

  “只是放上去可不行。”过去这样是没问题的,但现在不是这样子了,拍东西是有讲究的,要怎么拍好看,拍完之后怎么简单的调色,吸引顾客去买,“拍照的钱是不能省的。”

  这方面的摄影师现在很多了,价格也算是亲民。

  “原来是这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2页  当前第1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2/1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被嫌弃的英子的逆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