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国医_分节阅读_第65节
小说作者:春溪笛晓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525 KB   上传时间:2019-11-29 18:29:25

  看到钱数时,他妈和裴妈妈都呆住了,现在的比赛奖金都这么高的吗?

  等知道钱从哪里来的,两家都有点懵。

  这俩小孩出去比赛一趟薅走人家积攒了不知多少期的奖金,以后会不会被拒绝入境?

  好在两家都有自己的公益渠道,这钱处理起来并不麻烦,很快把他们的想法落到实处。陆则剩下的那笔钱由卫父找人帮忙打理,虽然只留了一半,但这几年卫氏在发展,它也跟着噌噌噌地增值,几年下来滚大了一圈!

  这些陆则没细说,不过老阎也猜得出陆则不会把钱放在那里长霉,那笔钱现在肯定比拿到时要多得多。

  老阎想来想去,只能认真对陆则说:“下次出国进修或者开会,你记得多支持一下国外的福利事业。”

  陆则也认真答应:“……好。”

  闲话说完,陆则又跟着老阎开始工作。

  术后第三天,陆则要去跟进一下接受完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指导他自主进行肌肉锻炼。

  心脏病严重到需要接受心脏移植的程度,病人大多有过一段时间的卧床史,长期卧床不活动会导致肌肉萎缩,接受完心脏移植之后患者要有意识地进行简单的肌肉锻炼。

  经过两天的恢复,患者的情况明显好转,因为做了免疫抑制,目前他还需要隔离一段时间。

  陆则和他交谈后发现这小男生心态很不错,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他分别于患者和家属说完医嘱,正要回去找老阎,家属却一脸为难地开了口:“陆医生,我们家小君的医药费是好心人帮着联系国外一家基金会捐助的,现在他们想要拍点东西放到他们的纪录片里,不知道这些事要怎么弄?我们要找医院什么部门?”

  陆则说:“医院有专门的宣传部门,你们可以去那边问一下。如果不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应该是没问题的。”

  家属高兴地说:“哦哦,这样啊,那我去问问,谢谢陆医生。”

  陆则笑着说不用谢,回去把这事一并和老阎说了。

  老阎点点头,没说什么,让陆则去准备准备,一会有术前会议要开。

  作者有话要说:

  陆·天道亲儿子·则:我不缺钱,缺钱我就去支持福利事业!

第六十一章 剪辑思路

  不管手术复杂还是简单, 每场手术之前都是要开术前会议进行简单讨论的,今天做的是个心脏搭桥手术,虽然手术等级不低, 对老阎来说却已经驾轻就熟, 堪称闭着眼都能做的那种。

  人老了,身体各项机能容易退化,心血管疾病基本会无可避免地找上门。

  随着现代人饮食习惯的改变,各类老年病越来越年轻化,今天要搭桥的就是个五十出头的老人,她虽然连六十岁都没到,心脏和血管已经不堪重负。

  搭桥是改善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冠心病一般是冠状动脉病变导致血液通行受阻, 部分心肌出现缺血情况,甚至会导致心肌梗死。

  所谓的搭桥,指的是植入人工血管或者自体血管作为“桥梁”, 让被堵住道路的血液从桥梁通过。

  人工血管容易获取,但是堵得也快,疗效持续不久,容易需要进行再次手术。

  相比之下,自体血管的远期通畅率更高,只是因为需要从身体别的位置现取“动脉桥”,手术耗时相对较长。

  这手术对老阎来说虽然不难, 时长却也降不下来,至少得四个小时打底。

  老阎干脆利落地把任务分下去。

  陆则继续跟着打杂,不时按照老阎的指示接手一些操作。

  老阎的手术出了名的高效和高压, 这场搭桥手术做到饭点就结束了。

  这一站又是几个小时,老阎稍微歇了一会,脱下手术服和陆则他们一起去吃饭。

  陆则这几年几乎每年都会来给老阎打下手,明显感觉老阎现在的体力有所下降。

  鬓边也多了不少白发。

  心脏问题大多从心内科看起,只有心内科解决不了的问题才会转到心外科这边,所以心外基本都是大手术,对体能要求非常高。

  老阎经年累月守在心胸外科这边,身体到底有些吃不消。

  陆则默不作声地跟着老阎去食堂吃饭,省院职工食堂的饭菜说不上好吃,但营养挺均衡,量多管饱,陆则不挑嘴,只要不是特别难吃他都吃得香。

  孔主任也来吃饭,见陆则吃得快,和老阎感慨:“年轻人吃饭都特别有劲头,不像我们这些老家伙,吃得慢不说,饭量也上不去了。”

  陆则一本正经地摆数据:“现在人均预期寿命七十七岁,五六十岁算是正当壮年,您和阎老师哪里算老?”

  孔主任哈哈一笑,对旁边的年轻医生说:“看看,还是小陆会说话,小沈你得学学你师弟啊。”

  小沈就是陆则的同校师兄,两个人的老师不太对头的那种,不过小沈现在已经决定不和陆则较劲了。人家不仅专业学得好,还是个隐藏的富二代,再去找茬才是傻子。

  小沈说道:“您说得对。”

  一顿饭吃得挺愉快,下午回到科室,宣传那边就打电话来询问老阎有没有时间,那个资助了心脏移植患者的基金会想要和他见一面,采访他两句,最好是能露脸的那种。

  老阎一向不耐烦这些,不过考虑到患者家庭确实困难、哪怕有医保还是要伤筋动骨,他还是答应下来。

  正好这会儿他们可以休息一会,老阎让基金会的人直接过来。

  为首的是个老外,约莫三十出头,顶着一头灿烂的金发。他远远见到坐在老阎旁边的陆则,两眼一亮,觉得这年轻人长得可真好,竟治好了他在东方人脸方面的脸盲!

  金发老外主要想通过老阎了解一下中国心脏移植手术的各个环节,如果可以的话他还想拿到手术录像,看看有没有可以用在纪录片里的素材。

  他给老阎展示了他们基金会的网页,又展示了一下他们已经拍到的一些纪录片片段,并展示自己手上的各种证件,说明他们是正经慈善基金会,手续齐全、落实到位的那种。

  这些东西医院宣传部门那边都审核过,既然那边通知说可以接受采访,老阎坐下来简明扼要地回答了对方的问题,遇到自己懒得答的问题则示意陆则来解释。

  手术录像也是现场的,医院很多大手术都会录制成教学录像,让年轻医生观摩学习。有些东西看一千遍书,也比不上亲眼把整个手术过程看一遍。

  录像不归老阎管,他回答完对方的问题就表示下一个术前会议要开始了,送客的意图非常明显。

  金发老外识趣地离开心胸外科,只是忍不住和摄影师嘀咕:“中国人对着镜头都是这么严肃的吗?”

  摄影师说:“纪录片不是正该严肃点?”

  金发老外点头:“还好他们的英语不错,本来以为需要一个翻译。”

  两个负责收集中国地区资料的老外边交谈着边去拿手术录像,准备回去让人剪辑一下加入到基金会的纪录片里去。

  虽然是做慈善,积极扩大宣传还是必要的,只有打响知名度、让更多人看到他们做的事,才能吸引更多人加入到他们的慈善事业之中!

  金发老外傍晚就把剪辑好的内容发去总部,带着摄影师跟着地导去外面游玩。

  吃过晚饭,天就黑了,相比国外一些地方寂静的夜晚,夜里的中国城市十分热闹,街道上都是来来往往的行人。

  金发老外一直逛到夜深,竟误打误撞找到个夜市!

  金发老外带着摄影师去尝了点在他们看起来有点奇怪的夜市小吃,从街头逛到了街尾,不时还拿出手机拍点小视频,发上社交网站给粉丝们看看晚上十点的中国。

  金发老外的粉丝们对他发的照片非常好奇。

  ——哇,那蝎子在动,中国人爱吃蝎子吗?

  ——那红通通的一锅全是辣椒吗?吉姆叔你去试吃一下,看看第二天嘴巴会不会肿成热狗。

  ——好热闹啊,那边真的已经晚上十点了吗?

  ——我上次去中国怎么没找到这样的地方?

  金发老外逛了一圈,和粉丝们互动了几轮,意犹未尽地回到酒店。他才刚坐下,总部那边就来了消息,说他们上交的视频不行,重点不对。

  中国部分他们不准备做多少内容,中国的手术水平一般般,没必要展示手术过程,应该重点突出中国这个家庭生活困苦、中国医疗水平落后、中国慈善事业做得不到位等等。

  金发老外是看过手术录像的,还想和总部的人据理力争:“我认为这场手术做得不比其他手术差,中国的医生也很优秀。”

  那边对此不予置评,提出总部的要求:“你明天再带着你手底下那个红发佬去对方家里拍些视频,多拍些他们家一带的情况,多问问他们周围的邻居关于中国慈善公益方面的问题,其他事你们不用管了。”

  那边吩咐完就切断了通话。

  金发老外看向旁边的摄影师。

  摄影师顶着一头红发,皮肤特别白,力气比一般人大,扛着沉重的摄像机到处跑也不嫌累,非常吃苦耐劳。

  可惜他们上司一向把红发人种称为“红发佬”,据说他们上司老家流传着“红发的人没有灵魂”这种荒谬说法,所以这位上司很看不起红发人种,仅次于看不起黄色人种!

  金发老外宽慰说:“他这人就是这样的,你不要放在心上。”

  摄影师耸了耸肩,无所谓地说:“反正给我发工资就好,随他怎么喊。”

  金发老外想到上司的要求,叹了口气。他一向挺喜欢这个神秘的东方古国,特意请求过来跟进这边的捐助后续,顺便好好玩一玩。

  今天的拍摄内容虽然略嫌枯燥,但也很符合纪录片的整体感觉,要是按照上司的思路去剪辑,恐怕会影响纪录片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了!

  注:心脏搭桥相关参考科普文章《有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几个问题》

  关于上章的大奖能不能领的问题,现实世界能不能领不要紧!小陆这个世界可以领!现实确实有十几亿大奖,具体怎么扣税怎么领就不研究了,怕伤心!(bushi

第六十二章 上帝保佑

  小君一家住在城郊的“城中村”一带, 由于临近高铁站, 这一片发展得还挺不错。

  不过对小君一家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他们是来打工的, 家在更远的乡下, 一家人挤在租的屋子里。

  对于他们这样的家庭来说,全家一个月加起来三四千的算是很可观了,除去花用一年下来也能攒个两三万, 努力几年就能回家建楼房。

  富有富的活法, 穷有穷的活法,他们不觉得这样的生活有多艰苦,一心只想让儿子好好念书, 将来出人头地。到那时候,他们儿子也许就成了正正经经的城里人, 这样他们在村里也算是吐气扬眉了。

  不少进城打工的人大多怀着这样的想法。

  只是小君一家被一场大病打得猝不及防, 还是小君一个同学听过说那么个国际慈善基金会的名字,求英语老师帮忙写封英文求助信,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帮他把资料整合一下发过去。

  没想到他们幸运地收到答复, 成为了国内第一个接受捐助的对象。

  更幸运的是,小君等到了适合的心脏。

  经历了这次心脏移植手术, 小君又可以和同学们一起正常上学、正常生活。

  一个生命的奇迹往往是由无数幸运的巧合组成的。

  对于好心的国际友人, 小君一家自然是心怀感激的, 听说对方想去自己家看看,小君父母热情地带着他们来到他们租住的出租屋。

  出租屋很狭窄,连基本的生活质量都很难满足, 但小君一家把它收拾得很整齐,添置了不少便宜的小家具,一看就是个温馨的家。

  金发的吉姆带着摄影师拍摄了小君家里的情况,又去询问小君邻里关于慈善公益的了解。

  这里的打工者明显不可能精通英语,吉姆特地带了个翻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7页  当前第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5/1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国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