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_分节阅读_第170节
小说作者:迴梦逐光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799 KB   上传时间:2023-09-28 21:02:26

  赵祯深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第132章 一百三十二 刘娥

  公元1025年, 宋仁宗时期

  刘娥挑了挑眉,狸猫换太子?和她有关?

  而且听天幕的意思,她比庞籍还冤?

  刘娥若有所思,目光落到台下大臣们的身上, 眼神里充满了审视。

  狸猫换太子, 不难看出是李代桃僵的意思。

  再联想到养子身上, 刘娥心中有了猜测, 她冷笑了一声, 看来她死后, 这些人没少往她身上泼脏水啊。

  抱养赵祯的事,满宫上下无人敢提, 不用想都知道是这些不满她摄政的人传出去的。

  会是谁呢?

  死对头寇準已死, 不会是他。

  是丁谓?还是王曾?亦或者是吕夷简、鲁宗道……

  这么一数, 刘娥忽然发现满朝文武竟没几个人是向着她的,人人都像是那个等她死后,便迫不及待转投养子阵营, 为了讨好养子不惜造谣抹黑她的人。

  刘娥宽袖下的手紧攥成拳, 眼神愈发冷了。

  唐太宗时期

  贞观君臣们齐齐惊呼:“赈灾粮食掺沙子?”

  刚想开骂就听到解释。

  李世民:“这也行?这是哪个大聪明想出来的?”

  魏征长叹道, “唉,没想到往粮食里掺沙子竟是为了更好的赈灾。”何其讽刺。

  房玄龄左看右看,狐疑道:“难道就我一个人好奇宋朝到底有多富庶吗?他们赈灾用的居然是米面!”

  天幕总说秦汉时吃粟饭、黍饭、麦饭, 大唐也在吃啊!

  五胡乱华, 衣冠南渡, 南边的稻田才多起来, 直至隋朝,稻米才取代粟和黍成为南边的主食,北边则是以麦面为主。

  可这并不代表粟和黍从饭桌上退下去, 不少贫苦人家还是吃粟和黍的,朝廷赈灾的粮食大多也是粟和黍,因为比稻米麦面便宜。

  宋到底有多富裕,居然连赈灾用的都是稻米、麦面!

  这个问题,李世民也很想知道,毕竟宋朝是离大唐最近的朝代。

  **

  秦汉时期,连皇帝都要时不时吃粟饭,听到宋朝连赈灾用的都是稻后,所有人都炸了。

  总听后世吃得如何精细、如何好,他们虽然偶有羡慕,但感触并不深。

  毕竟后世的亩产量高,动辄就是上千斤,人人都吃得起稻饭不奇怪。可其他朝代,大家都是差不多的亩产量,凭什么他们的朝代人人都吃得起稻?

  尤其是平民百姓,他们连粟饭都吃不起,吃的是拉嗓子的麦饭,或者黍和豆。

  要不是天幕之前告诉他们麦可以磨成面粉,面粉的可口不在稻之下,他们还在继续吃麦饭呢。

  不过哪怕如此,他们也不舍得把所有的麦都磨成面粉,麦磨成面粉,虽然会得到麦麸(麦皮),但还是感觉少了不少粮食。

  而且麦麸比麦饭还要难以下咽,故而他们每年只会把一部分麦磨成面粉,过年过节的时候吃,其他时候还是吃麦饭。

  听到宋朝赈灾用米面,众人忍不住道:“这宋朝百姓过得也太好了吧?”

  虽然有贪官,但也有包大人这样为民请命的好官。

  灾年时,朝廷会赈灾。

  众人越想越羡慕。

  此时的他们还不知道自己羡慕的宋朝百姓连田地都没有,否则他们就不是羡慕了。

  【无论是哪一版的狸猫换太子,刘娥都是反派,而李妃则是被调换孩子的可怜母亲。

  狸猫换太子最早出自元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简名《抱妆盒》,讲述宫内使陈琳和宫女寇承御救太子故事。

  故事中李美人为宋真宗生下太子,刘后心生嫉妒,于是密遣宫女寇承御将太子刺死。

  寇承御不忍心,遂与陈琳合谋,把太子藏在妆盒内,送至南清宫八大王处收养。

  十年后,刘后察觉,勒逼陈琳、寇承御吐出真情,将寇承御逼死。直到太子也就是宋仁宗登基,这个案子才得以昭雪。】

  公元1025年,宋仁宗时期

  刘娥:“???”

  心生嫉妒?

  有没有搞错?嫉妒什么?后宫中又不是只有李妃生子,赵祯之前赵恒有五个儿子好嘛!

  就是都早夭罢了。

  要不是这样哪里轮得到李妃?

  李妃当时不过是她的侍女罢了。

  还有!赵祯当时是赵恒唯一的儿子,她能当上皇后,就是因为抱养了赵祯,将其记在名下。

  从李妃怀孕开始,她就期盼这个孩子,怎么可能会心生嫉妒,甚至还在赵祯出生后,想杀了他?

  没有赵祯,皇位势必会落在赵恒兄弟手中,还有她这个妃子什么事?

  毫不夸张的说,当时的她与赵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她疯了才会想杀赵祯。

  刘娥冷冷地看向台下大臣:“这就是文人编撰的话本?编得可真不错。”

  大臣们默默垂首,不敢吱声。心里却愈发忧愁,自天幕出现后,刘太后愈发张狂,连遮掩都不遮掩了,不仅身穿天子衮服上朝,连垂帘听政的帘子都撤了,和官家并坐。

  官家如今尚未成年,无人压制太后,将来会发生什么还真不好说。

  本以为天幕这回出现能改变一二,却不想说得全是对官家不利的话。

  今日之后,官家平庸之名怕是人尽皆知了。

  唉,愁啊,愁!

  宋仁宗时期

  赵祯目瞪口呆:“……”

  不是,南清宫八大王是谁?该不会是他那位八皇叔赵元俨吧?

  不止赵祯这么想,其他大臣也是这么想的,难道八大王就是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病逝的恭肃王?

  恭肃王在时,颇受官家爱重。恭肃王乃太宗八子,少奇颖,太宗特爱之。

  真宗在位时,恭肃王也备受宠爱,屡次加封,先封曹国公,后一路加封至彭王,进太保,加太傅。

  当今即位,拜太尉、尚书令兼中书令,徙节镇安、忠武,封定王,赐赞拜不名,又赐诏书不名。

  不仅如此,明道初年,又拜太师,集三公一体,古今未有之。

  后又数次加封,及至庆历四年恭肃王病逝,又加封天策上将军,徐兖二州牧、燕王,谥恭肃。

  官家对恭肃王似乎真的太好了。

  一些年轻的臣子忍不住猜测——莫非官家真是被恭肃王养大的?这故事到底是真是假?

  经历过真宗朝的大臣们闻言嘴角微微抽搐,先皇在位时,前头五个孩子都夭折了,好不容易有了当今,怎么可能会放任后宫妃子杀害皇子?

  还有区区宫内使也想把皇子偷运出宫?简直滑天下之大稽。且不说皇宫守卫森严,就说刚出生的孩子不哭不闹吗?能安静地躺在妆盒里让你带出宫?

  而且还交给了恭肃王。

  恭肃王有十三个儿子,虽然人家儿子多,但活下来的也就四个,多出来一个难道不会被发现吗?

  这也就罢了,既然去了恭肃王府,那最后又是怎么重新成为太子,还顺利即位的?

  大臣们:槽多无口。

  【我知道你们一定是想问原版没有狸猫换太子啊,为什么传到后面就变成了狸猫换太子呢?

  别急,且听清清慢慢道来。

  因为这个故事被写进了明代小说《包公案》,后来又被写进了清代小说《三侠五义》等,再之后又被改编成各种各样的影视剧。

  最后就变成了我们熟悉的狸猫换太子。

  当然,即便是狸猫换太子,也是分了很多版本的。

  最常见的就是——宋真宗的皇后死后,想重新立一个皇后,恰巧当时刘妃和李妃都怀了孕,膝下无子的宋真宗就想了一个绝佳的好主意。

  他告诉刘妃和李妃两人,谁先生下儿子,谁就是皇后。

  好家伙,这可是后宫之主,谁不想当?

  于是刘妃又被写成了大反派,身为大反派肯定是心思不正,不择手段的。

  所以这个版本的刘妃又开始嫉妒李妃了,生怕李妃在她前面生下儿子,被立为皇后。

  刘妃遂与宫中总管郭槐密谋,收买接生婆,趁着李妃分娩时,用一狸猫剥去皮毛,血淋淋、光油油地换走了刚出世的太子。

  刘妃命宫女寇珠勒死太子,寇珠不忍心,暗中将太子交付给宦官陈琳。陈琳将小太子装在食盒中送至八贤王处抚养。

  另一边,宋真宗看到血淋淋的狸猫,以为李妃生了一个妖物,便将其打入冷宫。

  不久后,刘妃生下一个儿子。宋真宗大喜,立刘妃为皇后,儿子立为太子。

  故事当然不会到此结束,不然反派岂不是一点报应都没有?所以六年后,刘后的儿子早夭,宋真宗绝嗣,只能从兄弟的孩子们过继一个儿子。

  挑来挑去,就挑中了八贤王的儿子,也就是之前被送出宫抚养的小太子。

  某日,太子误入冷宫,见到李妃,母子天性,两人一见如故。刘后得知后,拷问寇珠,寇珠撞柱而亡。

  刘后虽然没问出结果,但是心里有了疙瘩,于是向宋真宗进谗言,真宗下旨赐死李妃。

  李妃当然没死,她被小太监救了并且偷放出宫,流落陈州。李妃身为皇妃养尊处优已久,根本无法独立生活,只能住破窑、靠乞食为生。

  后来包拯在陈州放粮,遇到李妃,才得知狸猫换太子的真相。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1页  当前第17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0/2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