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楼同人)红楼之仙路_分节阅读_第169节
小说作者:外乡人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626 KB   上传时间:2022-06-15 11:53:01

  哎呦,看来昨儿晚上那么多的精华,算是白喂你了。

  好像欺负人欺负上瘾了,柳尨追着黛玉出去,走了一路,像个天真顽劣的熊孩子,走在黛玉左边,趁黛玉不注意,伸长胳膊拍一拍黛玉的右肩膀。见黛玉下意识的朝右面看过去时,又火速的拉拉黛玉左耳朵......气得黛玉火气蹭蹭的往上涨。

  碍于在赵家,仍是一副敢怒不敢言的样子。

  柳尨和黛玉一路行来的小动作都被府里的下人看在眼里,早有脚程快的丫头去给赵老太太报信了。

  赵老太太一怔,然后笑着摇头骂了一句‘胡闹’,便继续笑呵呵的和赵家其他人一起等在正堂了。

  赵老爷子和赵老太太一左一右坐在上首。赵大老爷带着大太太和赵英夫妇坐在左边那一排椅子上,赵二老爷带着脸色并不怎么好的夏佳郡主坐在对面。

  大房的赵茹和谢三郎在任上,如今又有了身孕,便没有回来。二房的赵仓因他身上两种难缠的病最近又反复复发了,如今只在家里养病。而赵芙,一入深宫便断了消息,如今仍是生死未知的状态。所以二房便只有二老爷和夏佳郡主来了。

  因三房没有长辈,敬茶什么的,仍是敬给赵老太爷和老太太。等敬完茶,再与赵家两房行家礼。

  因柳尨是过继出去的,所以夏佳郡主就算是想要为难黛玉,都名不正言不顺。更何况,这样的日子,无论是柳尨还是黛玉也都不可能叫她有发挥的机会。

  她要是真的不管不顾,朱珠就会按着早前黛玉想到的计划来个附身。

  然后用夏佳郡主的身体对着新婚小俩口来个又跪又磕头的忏悔。

  就不信来上这么一出,她还能破坏黛玉行家礼。

  哼~

  敬茶,听长辈训话,然后行家礼,彼此送礼,之后便是用早膳。

  规矩套着规矩,没丁点新意变化。

  赵家往日都是各房分别用膳,或是二老带着柳尨用。今日这样的日子则所有人按男女分席的规矩,用屏风隔着开了两席。

  赵老太爷带着两个儿子和两个孙子坐在屏风外,赵老太太带着两个儿媳妇和两个孙媳妇坐在屏风里。

  总过才十口人,却要分两桌,黛玉悄悄的在心里做了个鬼脸,便看着赵英媳妇行事了。

  她若是立规矩,给头顶两代婆婆夹菜侍膳,那她就跟着做。反之,亦然。

  反正装样子,也装不了几天,黛玉觉得她还是能胜任的。

  好在赵家并没有叫媳妇立规矩侍膳的习惯,黛玉便只在赵英媳妇下首坐了。

  左边是英大奶奶,右边便是一脸阴沉的夏佳郡主。

  刚刚见礼的时候,夏佳郡主表现的很沉默。没出丁点幺蛾子,这叫黛玉一阵失落。这会儿用早膳,这位也没做什么。于是黛玉不失浇了,她改狐疑了。

  莫不是这位要放什么大招?

  夏佳郡主确实准备放大招了,只不是现在。

  不过无论她做什么,成功率并不高就是了。

  ......

  用过早膳,又去了祠堂,拜了祖先上了族谱,黛玉正式成为赵林氏(找零食)。

  赵家没有荣国府那么多的是非,赵老太太也不是贾母老糊涂的人,大太太对黛玉这个侄儿媳妇更是宽和,英大奶奶也表现出了长嫂的气度。

  至于夏佳郡主,这顿早膳一用完,就被赵老太太打发走了。

  英大奶奶已经开始管家了,赵家人口简单,但要忙的事也不少。大太太倒是放权的痛快,不过日常往来应酬也不少。

  因此能陪在赵老太太身边的就是正在休婚假还未赴任的柳尨和黛玉。

  赵老太太信佛,这两年尤为虔诚。黛玉投其所好的与赵老太太说些佛家典故,好人有好报的话题。然后陪着话话当年,再打上几把牌,这一天也就过去了。

  三朝回门,隆重也热闹。期间贾敏和林如海都抽空问了一回黛玉在赵家过得顺不顺心,有没有受到欺负。

  他们问了黛玉,又问了朱珠,风铃和管事嬷嬷。

  朱珠说样样都好,风铃则从成亲当天开始说起,一直说到今日回门,大事小事,事无巨细。管事嬷嬷则是重点说了所有人对黛玉的态度和黛玉和柳尨小俩口的相处。

  林如海和贾敏听了一回,提了几天的心终于放下了一半。

  至于为什么是一半,只能用‘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这句话来形容了。

  回门后,又在京城住了几天,黛玉和柳尨便收拾行李去了瓦县。

  瓦县离京城不远,快马一天也能走上两个来回,因此赵家人并未觉得此去经年不见,如何舍不得。

  不但没有舍不得,赵老太爷和赵老太太还应了黛玉的邀请过阵子等黛玉他们安顿好了,便去小住一段日子。

  就当去城外庄子渡假了。

  ......

  婚后的生活,温馨而又平淡。柳尨是条强势的蛟,很多事情还没到黛玉跟前呢,就被柳尨解决了。

  黛玉除了愿意动的时候出去参加个花会宴会应酬兼解闷外,跟未出阁时的生活是一样的。

  到了瓦县,柳尨也真的按着黛玉的想法,没叫衙门里那些作奸犯科的犯人天天坐吃等死,全都拉了出去给黛玉修路。

  一条平坦的石头官道不出两月便修好了。

  修好了这条路,黛玉回通州便方便多了。就连赵家二老来溜达都比之前勤了。

  这条官道的两侧还修了挡毒晒遮雨雪的长廊,左右间错着修了一路后,柳尨竟然还在全县里招了一批老弱病残和小乞儿在那条长廊上做生意。

  生意的本钱由县衙出资借与那些人,之后由这些做生意的人定期分期还银。

  卖茶水,卖果子,或是卖包子,零嘴,茶叶蛋,总之就是将这条长廊做成了一处市场。方便了往返的黛玉和路人,也给了一些人一条生路。

  虽然初衷是为了黛玉的想法,但却成了惠民的一项政绩。

  和黛玉这边无波无澜的生活相比,又一次怀了身孕的迎春,一下子就成了满后宫的焦点。

  宫中众人皆知道,若无例外,迎春腹中的孩子仍是交给唐琅抚养。但宫里无子的女人们却开始积极策划各种例外。

  都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面对成了精的螳螂时,除非黄雀也成精了,否则没人能在她这里捡漏。

  其实旁的也罢了,最让后宫妃嫔迷茫的是无论是什么样的栽脏陷害,事后永远都找不到尸体,然后死者的衣服首饰又会出现在她们的床上......

  ╮(╯▽╰)╭

  随着时间的推移,荣庆帝所有的帝王病都一点一点的长了出来。

  疑心重的荣庆帝防着这个,猜测着那个,唯一不变的却是从未疑心过迎春。

  迎春一直是个嫔,哪怕这一生她没少未荣庆帝生孩子。

  迎春也从未想过成为一宫主位,升妃升贵妃哪怕是皇贵妃。

  她就守在她精致小巧的瑶岚殿,守在荣庆帝给她画出来的圈里,守在唐琅的保护范围里。

  一生无风无浪,一生不争不抢。

  不过迎春的孩子们有贵妃养母,也不比旁的皇子皇女身份低,更何况子以母贵,他们倒是极得荣庆帝喜爱。

  荣庆帝寿数不短,公主也罢,皇子也好。将来如何,如今尚且不知。但想来绝不会差就是了。

  至于荣国府和元春,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第135章

  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无论过去多久都不会真的消失。

  结过的仇,害过的命, 不可能就真的会水过无痕, 一了白了。

  三千两银子逼死一对小儿女, 也许为了攀附高亲的人家只会自认倒霉, 可认死理的人家突然没了亲生骨肉,又怎么会忘记这种杀子之仇。

  总要讨回来的。

  王夫人小辫子一抓一大把,她又爱财, 不该管的事又何止那三千两银子呀。

  包揽诉讼, 放利子银,谋害长嫂长房嫡子......一桩桩一件件,在有心算无心的情况下, 证据收的那叫一个齐全。

  当然, 这所谓的证据里自然也有一些‘默认两可’的证人和证据。

  但真真假假的掺和在一起,谁又会在墙倒众人推的情况下为王夫人做证呢?

  没有,一个都没有。

  元春在迎春再次怀孕,并且听说是皇子后, 便一门心思的朝唐琅下手了。

  她以为没了唐琅,迎春孩子的抚养权就会落到她手里。可惜抚养权不是问题, 有问题的是救驾有功的唐贵妃, 真特么是个狠角色。

  那些想要陷害唐琅的后宫女人们是肉包子打狗,收到的都是死者的衣物。而元春收到的礼物则更加的高端大气上档次。

  唐琅饿了自己几顿, 然后将在后宫里收集到的所有尸体全都趁夜丢到元春的床上。

  没办法尸体太多了, 元春的床榻还是小了些, 于是唐琅又叠了几个罗汉才放得下。

  被围在中间的元春早上一起床,那刺激**的滋味就别提了。

  当场就吓病了。

  唐琅可能想用元春来个杀鸡警猴吧,之后的一段日子,元春还没病好向人解释清楚那一床的尸体是怎么回事时,又陆续得了几回尸体陪床侍寝。

  好好的一个贤德妃没出两个月直接吓疯了。

  她这一疯,不要紧,直接叫王夫人没了仗势的倚靠。本就因为当初牢房里的那点‘风流韵事’被关了小佛堂,如今直接被人用证据确凿给放了出来。

  自打那年王夫人的风流韵事被曝光出来后,荣国府正经热闹了一些日子。

  大太太邢氏那几天都多照了好几遍镜子。

  (→_→)

  王夫人这个管家太太惨淡收场后,贾母为了压制大房仍没叫大太太管家,思来想去,便叫探春和李纨将这个家管了起来。

  自家婆婆出了那样的事,做为守节的寡妇就更忌讳和避嫌了。于是李纨只管了两天家,就又叫贾兰装病了。

  之后推了管家的差事,专心照顾贾兰。贾兰病好后,李纨便只在房里作针线,又以宝玉年纪大了,叔嫂要避嫌为由,连去给老太太请安的次数都越发的少了。

  王夫人不出门,贾母和宝玉却是要出门的,于是探春每天早上的小课堂一直风雨无阻的办着。

  早上教上两个时辰的书,剩下的时间再管管家,探春一天到晚忙的连练字的时间都没了。

  如今王夫人这些年干的缺德事都发了出来,探春到是不用再忙了。

  再一次衙门口故地重游,王夫人在那般证据下彻底没了翻身的希望。

  贾政纵妻如厮逃不了罪责,不但如此王夫人还用了荣国府和贾赦的名帖办各种事,所以荣国府这块牌子也蒙了尘不说,贾赦也是再劫难逃的命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1页  当前第1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9/19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楼同人)红楼之仙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