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综武侠]故国神游_分节阅读_第143节
小说作者:城里老鼠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1.72 MB   上传时间:2017-11-18 15:59:03

  得到皇帝宠爱后,唐二先生对她的监视、警告愈发严厉,显然意有所图。这如同一个隐藏着的定时炸弹,不知何时就会爆炸。由于她无力反抗,惧怕唐能、唐零等人的追捕格杀,遂求助于刘独峰,希望他看在她与他钟情的女子相交甚厚份上,帮她这个忙。

  刘独峰斟酌半天,决定祸水东引,要苏夜代为出手,解决这个问题。

  换句话说,苏夜与她做了一个交易。后者充当引荐的桥梁,在谁都不起疑的时候,把苏夜介绍给九五至尊。前者则负责执行证人保护计划,让她改头换面,脱离唐二先生控制,并保护她不被唐门子弟追杀。

  苏夜听完她的要求,二话不说,笑了笑就答应下来。在她而言,帮任何人脱离火坑,均是件有意义的事情,况且另一方还是敌我难辨的唐家堡。苏梦枕或者不愿插手,但杨无邪一定愿意。即使他们都不行,她还可以将其送往江南,置于任盈盈的羽翼下。

  这一天,就是赵佶与崔念奴约好,出宫和她相见的日子。苏夜妆扮许久,为的就是这个时机。事实上,她以平时面貌出现,一样可以令人神魂颠倒,一见难忘。可她既然做了,就想做到最好。

  留香院位于甜水巷,与苦水铺隔空遥遥相对,是纸醉金迷、软玉温香之地。它晚上三更熄灯,五更又起,有时来了重要客人,就通宵达旦,灯火明亮,终夜笙歌妙舞,恍若人间仙境。整条大街上,尽是秦楼楚馆,往来者衣履鲜明,根本看不见衣衫褴褛的平民百姓。

  客人不来嫖妓,也可以来吃饭。这边的饭馆、酒楼亦很出色,譬如留香院中的孔雀楼,多年闻名于京城,名气着实不小。

  皇帝暗中驾临,护卫自然相当周全。通常而言,他身边会带上若干大内侍卫,还有黑光上人、童贯、王黼、杨太尉等乐于捧场的人。这些人武功均极精湛,生人难近,是一道稳固屏障。

  可惜,再怎样稳固,照样挡不住祸起萧墙。皇帝出宫在外,必定危险重重。大内高手究竟有多少斤两,也是见仁见智之事。

  苏夜摸进留香院时,突然觉得自己好像水浒传里的好汉,想尽办法打通关节,利用李师师,面见道君皇帝,得到与皇帝面对面接触的机会。

  两者区别仅在于,梁山泊想痛陈心迹,借此被朝廷招安。她却绝无这等意愿,只想走一步,看一步,若能取代黑光上人的地位,那就最好不过了。

  梁山好汉被招安过后,结局大多不是很好,却不能说李师师帮忙帮的不够。她也一样,哪怕刚见面,就看见蹦跳出来的米公公,被其打成重伤,也得履行自己的承诺。

第二百七十九章

  赵佶来到崔念奴这里时,已是初更时分。他身份至高无上, 凡事必须注重颜面, 反而不能像普通高官那样, 命人事先清场,前呼后拥而来, 以免使天下人得知天子流连烟花地。

  因此他轻装简从,仅带了十几名随身护卫,趁夜色悄然而来。这十几人里, 以黑光上人, 和朱月明之子、红袍侍卫之一、“翻云覆雨闪电手”朱盐平为首。如果留香院出事, 朱月明本人就在附近,亦可及时赶到。

  赵佶本人完全不谙武功, 平时只懂执笔作画, 不懂舞刀弄剑。在他眼中, 这些人就是最顶尖的高手, 足够保护他的人身安危。

  他正当中年,生的白净儒雅, 身材比正常人略胖一些, 颌下留着三绺长须, 一旦脱去天子冠服, 看去仅仅是个平凡的微胖书生。

  但是, 平凡书生无论如何,都难请动留香院头牌姑娘的大驾。

  众人一进留香院,立时被迎入牡丹楼。他们在赵佶命令下, 飞快四处散开,有恪尽职守者,也有寻欢作乐者,总之,绝不能留在同一间房内,让皇帝瞧着碍眼。

  其实皇城三宫六院,要美人,真是数不胜数。嫔妃大多出身世家,背景雄厚,与前朝有着不少联系,并非外面的青楼女子可以比拟。然而男人就是这样,再美的女子,看多了,也就厌倦了,觉得野花之香,远远胜过家里的万紫千红。外加出宫在外,脱离九重宫闱,总有着隐隐约约的刺激感,导致他乐此不疲。

  青楼中的女子大多看惯世情,怎会不知皇帝的想法。自他产生兴趣以来,结识的名妓没有几十,也有十几。其中并无一人不自量力,应下他入宫封妃的许诺。

  她们再清楚不过,客人的宠爱只是镜花水月,一旦入宫,论美貌、论家世、论手段,恐怕无一是宫中妃子对手,最后将落得一个恩情不复,孤独终老的结局。

  她们愈推拒,赵佶的兴趣就愈浓,愈发恋恋不舍。何况,他新近结识的崔念奴长于诗词,画技亦十分精湛,与他有着共同爱好,又不像世家女子那般谨小慎微,自然被他当作解语花。

  他进了美人房中,先尽情饱览一阵秀色,又谈一谈诗,画两笔画,调笑她唱歌的本事不如作画那样好,满是风流意兴。待更鼓响起,窗外冷月侵人,他才发觉到了就寝时间,忽然之间,微微叹了口气。

  崔念奴立即道:“官家为何事忧烦?”

  赵佶长年寻欢作乐,不知保养,纵使召道士入宫,也是询问长生不老术、枯木回春药,希望自己吞服道家仙丹后,马上就能龙精虎猛,从未遵循养生之道,耐心调理身体。长此以往,他体质逐渐变差,阴阳双虚,平日房事力不从心,白日亦常昏昏欲睡。

  那些道长、先生明知怎么回事,却怕他精力恢复后,失去对他们的依赖,遂巧舌如簧,奉上种种据说有奇效的丹方。赵佶一见,赶紧死马当活马医,命他们照丹方办事,把丹药炼好送来。

  既有圣旨在上,道士们行事更是肆无忌惮,在下头州县大肆盘剥百姓。谁家里藏有他们想要的东西,便以圣旨为名,冲进人家家门,当面取走,连铜钱都不付一文。

  有如此方便的渠道,他们怎会轻易放弃。赵佶宠信了这么久的道门高手,夜里仍然疲不能兴,自个儿拿本双修术翻阅半日,却因身无武功,茫然不可解。

  诸葛先生、舒无戏等人曾竭力进言,要他少到青楼游逛,多在宫里处理国事,静心休养个一年半载,身体自然会好。可惜,赵佶就像个执拗的小孩子,见大人不让自己吃糖,当即烦躁起来,索性连他们的面都不见了,专找给自己提供大批糖果的好人。

  这是他长久以来的烦恼,又不好意思宣诸于口。此时美人忧心忡忡,当面发问,他不好不答,只得一捋胡子,苦笑道:“朕日日理政辛苦,难免精力不济,可笑下头千百臣子,无一人能够为朕分忧。”

  精力不济,究竟是哪里不济,不问可知。反正他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心心念念的,不就脐下三寸那点事儿么?

  崔念奴善解人意,秋水双眸一转,也不追问,柔声道:“圣上一身乃万民所系,不可过于劳累。须知人一疲累,百病丛生,你若真的病了,朝中必然一片忙乱,耽误了大事。”

  赵佶心中正是这样想的。他宠信蔡京,使蔡党权倾天下,一手操控官员升迁,甚至以朝廷利益,换取江湖势力的投靠支持。他对这些事情均有耳闻,却认为蔡京不过是傀儡,自己要他生便生,要他死便死,大有一种“世间大事皆在我手”的感觉,并不追究他诸般罪行。

  他得到美人支持,微觉轻松,喟然叹道:“卿说的不错,可惜仙方药材难以凑齐,林道长、王道长替朕炼丹,已经两年,仍然无法出炉。宫中御医尽是酒囊饭袋,人人说的大同小异,可不是先统好了口径再来,故意搪塞朕的?”

  崔念奴莞尔一笑,艳色倍增,柔柔地道:“原来如此。官家上次来,便说身体不爽,让贱妾按捏了半日方好,今次仍是如此,可见不能轻视。妾这里恰好有个人,或者可以替官家排忧解难。”

  赵佶咦的一声,奇道:“你这里?你这里难道还有什么好大夫,好郎中?”

  崔念奴笑道:“不是大夫郎中,是臣妾新近认识的一位身在道门的姊姊,不但妙手回春,而且精通各种丹方,尤其善于调治阴虚阳虚。我有时头昏身重,懒于起床,服下她给的药,便觉耳聪目明,小病亦无影无踪。”

  赵佶先听“妙手回春”,再听“丹方”,又听“阳虚”,顿时大感兴趣,笑道:“尔替朕忧心,朕不会忘了你的好。不过,这道姑当真如你所说,有回春之能?”

  崔念奴收起笑容,正色答道:“怎敢欺瞒官家。横竖官家平时,对道门仙长十分信任,试试又有何妨。那位姊姊修习五雷天心正法,为道家正裔,能凭空取物,踏萍渡水。官家若有兴趣,她正好在留香院里,替妾的一位姊妹治病,将她召来一见便知。”

  牡丹楼隔壁,是座名叫临水听香阁的小楼。苏夜坐在靠近牡丹楼的房间,凝神聚功,静静听着那一侧传来的说话声。

  以她眼下功力,别说崔念奴香闺,整座牡丹楼的动静都尽在掌握。其中,最能引起她注意的,自然是詹别野、朱盐平两人。这两人武功都高的出奇,拿到江湖上,也算第一流高手。怎奈詹别野一离开赵佶,立刻去寻找相好姑娘,没说几句话就嬉笑着滚进鸾帐,令她不想再听。

  赵佶说话时并未收声,所以她听的极为清楚,也听见崔念奴信口胡诌,说她擅长治疗阳痿不举,不由哭笑不得。

  不过,她虽尽挑赵佶爱听的、想听的说,倒也没说错,更算不上欺君之罪。苏夜修习的确实是道门正宗内功,几乎找不到比先天功更正派的功法,人已走在突破生命极限的路上。纵观整个大宋江湖,能与她媲美争锋的,估计不超过十人。

  詹别野先修禅再修道,堪称了不起的人物,但在她面前,仍然得退避三舍。就凭她在旁窥伺,他懵然不知,就可判断他的内功还差一截,否则定会心生感应。

  在其他事上,崔念奴也没扯谎。她本人不服丹药,却读过不少记载丹方的书籍。金丹这种东西,与双修一样,均为辅助手段,决不可一上来就用。要等一个人阴阳调和,练出内丹雏形,才能采用这些方法,从外道途径加快进益速度。

  以赵佶为例,他平生不知内功为何物,恐怕只打得过宫中养的锦鸡和花猫。他服用金丹后,多半会吃成重金属中毒,脾气一日比一日暴躁,甚至出现眼珠乱转、嘴角抽搐的后果。至于双修,结果已经十分明显了,就是对着崔念奴,感叹自己精力不济。

  他想益寿延年,想一夜七次郎,必须耐着性子休息内功。但苏夜都看的出来,这位天子决计没有那种耐心,无法在静室里一坐几个时辰。

  诸葛先生向他进言,句句都是金玉良言,反而招来厌恶。事实上,赵佶本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登基之初,似乎还精神抖擞,准备一扫朝政颓风,成为一代明君圣主,后来一年差似一年,到了现在,已经沉浸在手握全局的快感中,专心追欢逐乐。

  赵佶为房事叹气,苏夜为即将要做的事叹气。她端坐不动,听着牡丹楼中的动静。

  崔念奴不仅夸奖她医术,还夸奖她貌美无双,绝对不在任何一名青楼女子之下,绝对不是满脸皱纹的老道姑。果不其然,赵佶听过之后,兴趣从六分涨至十分,忙不迭地让她叫人,想认识认识那“天仙似的人物”。

  大约三分钟过去,房门吱呀一声开了。崔念奴的贴身婢女伸进头,向她招了招手,笑道:“崔姑娘叫你去哩。”

第二百八十章

  苏夜一现身,立刻惊艳全场。

  虽说全场两字里面, 只包括皇帝一人。但能让见惯艳色的赵佶双眼大睁, 仿佛看到出尘仙子, 她的一番苦心也算没有白费。

  灯火掩映之下,她整个人仿佛被光晕裹住, 有种不在人间的感觉。尤其她一身素白,飘逸风流,衣上未沾半点尘埃, 更显出尘之姿。如此打扮, 普通女子亦会多上几分仙气, 何况是她。当她向赵佶微微一笑,作揖行礼, 赵佶便如同中了邪一般, 于不知不觉间, 已经意醉神迷。

  他当然明白, 鉴赏美女之时,衣着、打扮、钗环珠饰均不重要, 重要的是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无论嫔妃如何修饰, 都瞒不过这位见惯了美人的皇帝。

  苏夜身上衣服, 仅是由最普通的白绢制成, 亦只用一根银制簪子,把满头乌云般的秀发绾起。如此一来,她明丽秀雅的五官、轻盈婀娜的体态, 甚至在灯下隐隐泛光的肌肤,都是一派天然,绝无虚假。青楼女子每日悉心打扮,不可谓不用心,但对比之下,一下子变成鹤立鸡群中的母鸡。

  炉中龙尾香逸出清净香气,夹杂着鲜果的甜香,飘至他鼻端,终于把他的魂灵扯了回来。他呵呵一笑,根本摆不出天子应有的威严仪态,笑问道:“果然超凡脱俗,敢问仙师云栖何处?”

  苏夜笑道:“我在家修道,并非道门中人,只是一介民女,无德行无本事,不敢称仙道师。出门游历之前,我一直住在小寒山上,家师法号红袖。”

  赵佶道:“如今呢?”

  苏夜犹豫一下,决定如实回答,答道:“我有个师兄,就是京城里的苏梦枕。由于孤身不便,我如今随他居住,在城外天泉山,金风细雨楼。”

  赵佶皱眉,好像遇到了疑难问题,喃喃道:“苏梦枕,苏梦枕?这名字有些熟悉,朕在哪儿听过来着?哦,对了,他是前朝东坡学士的后人,是不是?”

  苏夜微笑道:“官家果然法眼无差,这样的小事都记在心里。”

  赵佶登基以来,拢共赐过五面免死金牌。其中一面,给了主持京师江湖大局的苏梦枕。另外四面分别在太后、蔡京、诸葛小花和方应看手上。苏夜临行之时,苏梦枕担心发生意外,将金牌交给她,说一旦金牌在手,除了谋逆叛乱,没人能治她的罪。

  皇帝赐下免死金牌,却忘了受赐金牌的人。苏夜惊讶之余,只好以笑容掩饰真实想法。

  月华清冷,灯影朦胧。赵佶本来颇为疲倦,一见天仙降世,也来不及想天仙为何在青楼出现,顿时精神大振。同时,他怕冷落了旁边的崔念奴,一会儿和这个说两句,一会儿向那个问两声,当真不亦乐乎。

  苏夜事先备下无数标准答案,全是好话中的好话。赵佶问她,见了朕有何感想。她便答,圣上果然是龙姿凤表,仪态不凡,不愧为天命真主。赵佶再问她,闲暇时好丹青否,习书法否。她便又答,官家所创的瘦金书,本就是民女最爱的字迹之一,奈何师兄说习练瘦金书乃是对官家不敬,不许在人前书写。

  赵佶在书画方面,的确造诣极为精湛。蔡京得到皇帝宠信,有个原因正是精擅书法,名列当世书法名家。不过,他生怕旁人复制他的成功轨迹,也写一幅龙飞凤舞的大字献给赵佶,遂严防身边亲信走这条路。

  此时,赵佶听苏夜对瘦金书褒扬极多,不由生出找到另一个知己的想法。他倒也不傻,怕她花言巧语,故意讨好他,遂命她当面写几个字看看。

  苏夜并不推诿,执起桌上紫毫,二话不说,以瘦金体端端正正写了一首南宋马钰的词,托为无名氏所作。至此赵佶疑心全无,龙颜大悦,亦放下本就没有多少的戒心,问起修仙炼气、长生不老的事情,还再度不顾天子身份,从银盘中拿起几枚果子,托在掌心,要她表演隔空取物。

  五湖龙王隔空取物,取的一定比詹别野更多,沸水成冰,也一定比詹别野更快。为了取信赵佶,她还特意演习过几次神仙索的功夫,即凌空抛上一根绳索,挺的笔直,沿着绳索爬上去,再爬下来,从袖中掏出一枚桃子,说这就是王母于瑶池栽种的仙桃。

  假如皇帝吃了,觉得很甜美、很多汁,计策就算成功。

  这个把戏看似没什么,其实纯以内家真气支撑。内力若有半分不纯,就会使绳索颓软,自半空摔落在地。她在绳上攀爬时,亦觉不易,还依稀觉得,如果这是一道物理受力分析题,学生估计已经死在了考场里。

  幸好詹别野、林灵素等人从未自找麻烦,表演如此艰难的“神技”。苏夜演练半天,终是不用付诸实践。

  堂堂五湖龙王,沦落为卖艺讨生活的角色,还没有钱可拿。赵佶见她年轻,难以相信她有近乎黑光上人、元妙先生、菩萨和尚等人的神通,反复询问考验,终于彻彻底底、完完全全相信了她。

  苏夜趁热打铁,主动请他躺在软榻上,动用先天真气,替他按摩挤压周身穴道。这亦是当世罕见之能,对人大有好处。不过一炷香时分,赵佶睁目起身,已觉神清气爽,眼前景色都比平时明亮几分。方才他全身疲累劳乏,这时竟然大为减轻。

  他之前龙颜大悦,现在堪称龙颜巨悦,起身后饮下一杯香茶,遂向崔念奴呵呵笑道:“卿怎的不早把这位好姊姊推荐给朕,难道还要藏私?”

  崔念奴抿嘴一笑,也不回答。苏夜淡淡道:“如今不晚,乃是机缘到了。”

  如她所料,赵佶即使不喜欢她,也不会心生反感。更何况,他已深深沉浸在他人为他画出的世外仙境中,不愿放过任何一名对他有好处的“修道人”。苏夜容貌过人,气质更是常人难以比拟,今夜短短一聚,差点让他把隔壁的黑光上人抛在脑后。

  到苏夜起身告辞时,他仍依依不舍,仿佛拜倒在她的小白裙子下,还问她以后怎样见面。苏夜笑道:“我人就在金风细雨楼,官家想见我,到那里宣我进宫即可。怕只怕,我一无官职,二无封位,惹得别人不高兴,有什么闲话说。”

  赵佶笑道:“哪有这种事,谁敢不高兴?你莫非怕诸葛小花那老头,嫉妒你亲近朕,三日中有两日进宫唠叨?”

  苏夜本想把话题引至蔡京身上,结果误中诸葛神侯,连忙摇头道:“不见得只是他,说不定是别人。不过,既然万岁为民女做主,民女大可不必担惊受怕。”

  仙子虽好,却不能上床;凡俗女子虽没那么浓郁的仙气,却可娇嗔怒骂,百样风情。赵佶经验丰富,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即使对苏夜十分不舍,也不愿放弃今夜出宫的本来目的。苏夜告辞,他挽留一阵,定下以后随时可见的约定,才目送她姗姗离开,去做自家好事。

  苏夜刚出闺房大门,气都未松一口,忽见回廊之上,有一个蓝袍红脸、头发很长的人站在一扇门边,冷冷看着她。他个子很矮,气势却很足,令人绝不敢小觑。他身边未带刀剑,人就像一把长刀,好像随时都能拔刀出鞘,一刀劈下。

  他或者不认识她,她却见过他。这人就是御前第一带刀总侍卫,一爷,亦是舒无戏的上司。舒无戏属于诸葛先生一党,为赵佶所不喜,所以赵佶出门时,能带一爷就带一爷,绝没有舒无戏的份儿。

  此人向来和朱月明、米苍穹等人亲近,亦不得罪诸葛神侯,应该有自己的打算。苏夜出门后,发觉站在廊上的神秘人居然是他,不由微微一愣。

  一愣之下,她心知这事反正是瞒不过去的,此时不走漏消息,到了赵佶真召见她时,也会走漏。于是她不惊反笑,冲他送出一个清淡恬逸的笑容,索性不走楼梯与正门,直接飞身掠起,掠向廊上大开的窗户,自窗中一跃而下。

  她此行大获成功,使赵佶觉得她很美丽,很有用,很有书香气质,留下极深的印象。但以后怎么样,仍是难以判断。她不想在城中耽搁,直接离开留香院,返回金风细雨楼。

  路上,她还担心一爷雷厉风行,立即动手,派人把她杀人灭口之类,结果一路平安无事,完全是她多想。

  夜色深沉浓重,天际寒星万点,正是露冷霜重时分。苏梦枕却没有歇息,在书房里等她,似乎她不回来,他就不睡了似的。

  他不睡,杨无邪也没睡。他们两个一见她进门,立即一起盯向她。杨无邪笑道:“事情如何了?姑娘亲自出手,竟未能与他连夜长谈,直至天明?”

  苏梦枕问的是——“赵佶是个怎样的人?”

  杨无邪很喜欢她,于是语带调侃,顺便问此事是否顺利。苏梦枕却更信任她,认为她一定找到了机会,一定成功见到了赵佶,才直接问他的为人。

  苏夜嫣然一笑,微笑道:“人家急着与佳人共赴巫山,我留在那里,岂不碍眼?我瞧他倒和传言中一样,很容易被人利用,过度高估自己,却不是完全无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82页  当前第1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3/2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综武侠]故国神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