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_分节阅读_第73节
小说作者:走月牙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08 KB   上传时间:2023-12-04 19:16:39

  “好香啊。”赵胜男他们回来,进院子就闻到了甜腻的气息,还有谷物的香气,一个跟着一个朝厨房扎。

  宋满冬却用目光指了指汤面,“一人一碗。”

  姚娉婷抱着碗,眼睛却都看着案板,“满冬,你这是在做什么?包包子么?”

  “包月饼。”宋满冬手下,一个个圆圆的月饼正在成型。

  她催促姚娉婷,“你赶紧吃,吃了帮我看火。”

  “好嘞。”姚娉婷说着,加快速度。

  “月饼不是要烤么?你怎么弄啊?”

  宋满冬等她吃完,才带她去院子里看。

  这是从刘大姐家里借的烤饼工具,上下都是铁制的,下层是类似平底铁锅一样的鏊子,浅口大锅,上层是刚好跟下层契合的铁片,正中间有个勾子。

  姚娉婷好奇的围着看。

  江志农瞧着眼熟,想了一下,“我之前跟我爸住在农村的时候,见过一回。”

  “他们过年的时候用这个烤馍,烤出来的馍是硬的,凉了更硬,但是能放十几天都不会坏。”

  “这个也能拿来烤月饼。”宋满冬点头。

  铁贵,有这种工具的人家不多,往往都是几家、十几家合在一起用。

  过年的时候从早烤到晚,还能省点儿热锅的炭。

  从土灶里取出炭火,上下都放了些。

  等着热锅的时间,宋满冬把月饼用模具定型。

  一是为了好看,二来能分辨里面是什么馅儿的。

  晚饭是十分敷衍的汤面,但大家都不在乎,好奇又积极的围着鏊子等烤月饼。

  第一锅月饼出来,集体兴奋起来。

  陆许山伸手就像拿一个,被宋满冬拿篦子敲了一下,“月饼要等放凉了才好吃,最好是隔夜,等明天回油了再吃。”

  陆许山稍加思索,质疑道,“满冬,你是不是在骗我?”

  “我像是骗人的?”宋满冬瞥他一眼。

  “馅儿里的水和油会慢慢渗到冰皮里,过几天再吃饼皮更柔软,跟内馅儿味道更契合,吃起来味道要好很多。”

  这就是跟包子的不同之处了。

  “行吧。”陆许山勉勉强强的信了。

  虽是听进去了,但眼睛还是在月饼上。

  宋满冬见其他几个也这样,在全部烤完之后,便每种口味都拿了一个。

  切做七份,每人分了一小口。

  “这已经很好吃了!”陆许山看向宋满冬的目光更怀疑了。

  宋满冬镇定道,“等明天吃过回油好的你再来说。”

  “真好吃啊。”姚娉婷舔了舔唇,意犹未尽,“不过这个馅儿好像跟我以前买的吃起来不太一样。”

  “正常吧。”方宛说,“每个人做东西都有自己的味道。但我觉得满冬做的是最好吃的。”

  她说完,又期待的看向宋满冬,“满冬,你这个月饼能不能卖一些给我?我想寄点儿回去给家里人尝尝。”

  宋满冬点头,这倒没什么不合适,她自己也是为了给林芝她们寄,“可以。”

  姚娉婷立马附应,“我也要我也要!”

  江志农跟着点头。

  连徐清也要了一份。

  宋满冬奇怪的看他一眼,没有多问。

  几个人的目光也都从徐清身上划过,怕问到他伤心事,又憋不住,便看向了陆许山。

  姚娉婷语重心长道,“陆许山,你也给你爸寄点儿吧。”

  “他有月饼吃。”陆许山不以为意。

  姚娉婷恨铁不成钢的看他一眼,“他有跟你送的,那是一回事么!”

  “你爸还给你寄了七十块钱,这是他多久的工资!你怎么一点儿也不想着他。”

  陆许山挠了挠头,“那是我凭本事要的啊。”

  见大家的目光震惊又谴责,陆许山只好点点头,“行吧。”

  一堆月饼眨眼间就决定了归宿。

  唯独赵胜男的不必寄回去。

  赵胜男眨眨眼,“这个我也要请人吃。”

  “你请谁啊?你哥?还是大队上的人?”姚娉婷问着都有些迟疑了。

  “我倒是想啊。”赵胜男叹气,“心有余而力不足!加把劲儿先叫大家吃饱饭吧。”

  月饼实在是奢侈品。

  这冰皮就加了许多糖油,而馅儿更是颇费心思,莲蓉豆沙都是炒细的,五仁则是用了碾碎的核桃、瓜子、南瓜子、黑白芝麻和葡萄干,不管是用料还是繁复的做法,都昭示了它们不是便宜货。

  赵胜男感慨完,又抬头看向大家,“我的这份儿月饼啊——”

  “请你们吃。”

  “哇!”姚娉婷带头感谢,“跟着你吃了这么多苦,还是第一回 尝到甜头啊!”

  “你这是谢我还是骂我呢?”赵胜男哼了声,“再这样我可不叫你们吃了!”

  “我多谢你几句,是不是能都给我吃?”陆许山期待的问。

  “不能!”赵胜男无情拒绝了他,“你真是一点儿心也没有啊。”

  宋满冬在一旁给月饼打包,无奈摇摇头。

  油纸四四方方的抱起来,扎上草绳。

  既然他们都要寄回去,也就不用拜托陈家明了,明日看张兴旺要不要去公社采买。

  毕竟是食堂最后一天,想来会买点儿东西加餐的。

  隔天一早问了,张兴旺果真要去公社。

  宋满冬便把月饼托付给了他。

  上午,张兴旺便带着买的肉回来。

  瞧着挺大一块儿,但分到大队上几百张嘴里,也不过丁点儿。

  宋满冬也从刘大姐口中得知了晚上要做的东西,“今晚吃饺子。”

  摘的野菜和食堂里其他的青菜全都剁碎了,和肉沫拌在一起,就是今天的馅儿了。

  刘大姐瞧着宋满冬的动作和她手里那盆馅儿,不住赞叹,“满冬你这手真巧,什么都会。”

  王婆子也在一旁帮忙,下意识的接了句,“一瞧就就是婆家满意的手艺。”

  见宋满冬看过来,才惊醒过来,改口道,“但是满冬这么厉害,自己一个人也能当家做主。”

  众人都围在临时支起来的长桌上包饺子,闻言便笑王婆子,“怎么不做媒了?还以为你要给满冬介绍对象呢。”

  王婆子趁机为自己正名,“以后我可都不做媒了。满冬说我将来能过好日子呢,才不管这点儿家长里短。”

  宋满冬不知她这想法能坚持多久,更不知她能不能过上好日子,但有一件事能肯定,就是王婆子在她这边儿没那么讨嫌了。

  众人说说笑笑着,到了包饺子的时候,又学着宋满冬的花样,“得跟满冬包一样的,不然叫他们瞧见了,肯定都只想挑满冬的。”

  “咱们用的一样的馅儿,一样的皮,味道差不多的。”宋满冬说着,却是扫了眼刘大姐他们包饺子的手法,将自己的饺子改了。

  她习惯包的圆鼓鼓的,肚大花边,看起来像个金元宝。

  刘大姐他们包的则扁一些,像弯弯的月牙。

  改下这个对宋满冬来说不难,她便顺手弄了。

  张大队长早早的通知了今日食堂解散,又说了提前下工的事。

  下午五点,就响起了下工的锣声。

  宋满冬她们这边的饺子也包完了,闻声便开始陆续下锅。

  新鲜的饺子煮起来很快,浮在上面就八成熟了。

  宋满冬从前的习惯是拿勺子压几次,就盛出来。

  今日煮饺子的是刘大姐,却见她朝里面添了三次水,最后一次水开,才把饺子舀出来。

  食堂外面已经有许多人在等候了。

  往日的午饭不少人家都是拿回家去吃,今天却齐齐汇聚食堂。

  大人小孩儿都按人头年龄打饺子。

  宋满冬也在一旁帮忙,心里头记着数。

  大人十八个,小孩儿以锅对照,朝上打十五,以下十个。

  这个计算法,免不了有偷偷垫脚尖的。

  但大家都作没瞧见,宋满冬也没出声,只是觉得河东大队虽穷,民风倒也不错。

  分完饺子,宋满冬自己也打了一碗出去吃。

  大家或站或立,里里外外的围着食堂这间院子吃饺子。

  吃完了还可以去打煮饺子的汤。

  煮过饺子的汤是白色的,破皮那锅则是微绿,还泛着油光。

  对旁人或许是遵循“原汤化原食”的习俗,又或许是贪恋那点儿汤水的惬意,但对大队上的人来说,那也是填饱肚子的食物之一。

  宋满冬正慢吞吞的吃着,琢磨着待会儿还得回去做饭。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37页  当前第7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3/23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