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_分节阅读_第170节
小说作者:走月牙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08 KB   上传时间:2023-12-04 19:16:39

  也有人想着,“不过等过几年咱们攒了钱,跟那些老工人一样,手里钱多,就能生得起炉子罢?”

  另一位女工人笑道,“怎么只惦记着生炉子?你不结婚?不生小孩儿?不用管家里的弟兄姊妹啊?”

  “也是。”其他女工人相继叹气。

  牛若真是独生子女,要是放在几个月前听见这话还不解,可她在大队上住过几个月,当下也只能跟着叹声。

  怀安县到下面大队上,基本上都是多胎家庭,越穷苦的人家反而声的越多。

  她结识的女工里,还有人下面四五个弟弟妹妹在家里呢。

  说等这个月工资发了,就得立马把钱拿回来,把弟弟拖欠了半年的学费给交上。

  牛若真觉得可惜,却又说不出阻拦的话,大队上就是是这样,大的拉扯小的。

  她想着偷偷看了眼宋满冬。

  宋满冬比她平静多了,这种情况对她来说是司空见惯。

  眼下,她正用刀切着红薯,切好后,用筷子插着放在火上烤。

  红薯块头大,想这么直接烤熟,得烤到明天早上。

  牛若真看的久了,宋满冬也有所察觉,给她递了几个红薯片。

  开口把话题转走了,“咱们的工资应该快发了吧?”

  说到工资,大家又开心起来,“听说一般是下月的第二个工作日发。这个月不是明天就是后天。”

  有人关心道,“咱们十号才来,也会给发么?”

  牛若真肯定道,“发的。”

  “我跟其他老工人打听过,食品厂是不会压工资的。应该是明天统计一下上个月的考勤情况,就给咱们发了。”

  “也是。”

  “厂里有钱。”

  又嘻嘻哈哈的笑了起来。

  炉子是厂里准备的公用煤炉,她们自然不能拎回去烧一晚上,趁着晚上没人用,带回来烤两个小时便足够了。

  也因着这时间,火放开了烧,火苗蹿的极高,红薯高高的架在上面,没一会儿就烤好了。

  切片烤的红薯不如整个一起烤那么绵软,但吃起来也别有风味儿。

  在做的又都是牙口极好的青年人,反倒是喜欢上了这种韧韧的感觉。

  牛若真还贡献出了自己的大瓷缸,往里面磕了三个鸡蛋,加上红糖,煮好后一人分了几口。

  喝的热乎乎的,红薯又吃到尽兴,才各自散开。

  煤炉归还到走廊公共厨房。

  再回来时屋子里热气还没散开,牛若真脱了外套坐在床边也不觉得冷,便忍不住感慨,“真好啊。”

  宋满冬倒了热水洗脚,看她今天没累昏头,才说起来自己的打算,“我接下来一段时间准备在宿舍做点儿吃的,可能会打扰到你。”

  “我到时候会买个煤炉放在宿舍里,所以想着,你要是愿意的话,晚上炉子也烧着,煤球的钱咱们一人一半。”

  “炉子的钱不用你出,白天也不用你出。”

  “真的么?”牛若真惊喜的跳了起来,脑袋撞到了上铺的床。

  她顾不上疼痛,捂着脑袋继续问宋满冬,“可是这样我会不会太占便宜?一个炉子至少四五十块呢,还要做烟囱和给玻璃上开口。”

  “炉子是我本来就要用的。”宋满冬摇摇头,这些她都仔细想过,不管宿舍住不住别人,她都得用。

  公共厨房对她来说还是有点儿不太方便。

  牛若真囊中羞涩,又怕冷,很难不对这个提议动心。

  毕竟她上个月工资至十块出头,还要给自己筹备冬天的衣物鞋靴,平日里也要吃喝,根本拿不出买炉子的钱。

  只是她读过书,要面子,扭捏了一阵,又对着宋满冬问东问西。

  听说宋满冬是打算做点儿东西早上吃,还觉得宋满冬这是在照顾自己,两眼汪汪。

  “不算是早饭……”宋满冬没法跟她解释,又不好说自己是打算投石问路。

  想看看能不能借此引起厂里的注意,将她提拔到研发车间去。

  这还是她从陈家明的工作变动中得来的灵感。

  食品厂说是对外招收工人,但其实其他岗位也是缺人的,只要合适,便能转过去。

  不对牛若真说,一是因为她并非行事张扬之人,要是到处说自己想进研发车间,又没进,免不了遭人奚落。

  二来她又觉得两人交情尚浅,她不信任牛若真的口风,这要是传到师傅们的耳朵里,难免会觉得她是投机取巧之人。

  宋满冬隐约能感觉得出,洪师傅喜欢的是陆许山这种憨厚老实的人。

  宋满冬只对牛若真道,“等回头我做了你就知道了。”

  牛若真到底还是跟她协商好了生火的事情,不过她对着宋满冬保证,“等我有钱了,就跟你把炉子钱平分回来。”

  这话说的底气十足。

  炉子钱虽然多,她恐怕要攒几个月。

  但她的情况比起其他女工的情况好太多了。

  家里不用她寄钱回去,偶尔还会给她一些贴补。

  不然她也不会有买煤炉底气。

  为了这,发工资后,牛若真又仔细的规划了一遍自己的钱。

  忍痛拒绝了跟其他女工一起看电影、逛百货商店的邀约,从废品站买了几十斤书,打定主意在攒够煤炉的钱之前,就看书消磨时间了。

  能省一点儿是一点儿。

  宋满冬跟她则是截然相反。

  拿到工资,下班便去百货商店买了白米、白面。

  牛若真好奇的两边都看看,摸不着头脑。“你要做什么东西?”

  宋满冬卖了个关子,只说,“现在还不能做。”

  她先叫陈家明和张兴旺帮忙把炉子弄好,生了起来。

  隔天下班才有时间走街串巷的找磨盘和石臼。

  等买回来的大米磨成粉,宋满冬才做完准备工作。

  她心里正盘算着是今晚回去弄一下,发酵上,明天早上赶在女工们上班之前蒸出来最好。

  经过传达室时,被叫住了,“宋满冬,有你的快递。”

  不过一个月,保安已经记下了她们大多数人的名字和面孔。

  等宋满冬进来后,又核实了一下,才把包裹交给她。

  “谁寄的啊?”牛若真好奇的看着她拎的大包,猜测道,“你爸妈?还是你男朋友?”

  宋满冬看向寄件人,笑道,“是我朋友。”

  宋康平他们是不会管她的,陈敬之倒是心里有她,但还困在山沟沟里修水渠,实在拿不出什么东西来,每次只给写两页信。

  有时也会随信给她附上一张汇款单,说是他的工资。

  宋满冬先洗了手,走到拼凑起来的桌案前。

  多亏了她们宿舍只有两个人,才能拼出来这么一张叫她做东西的桌子。

  这都是叫陈家明他们弄窗户的时候,帮忙弄好的。

  铁床两张并在一起,她跟牛若真都睡上了双人床,桌子在床边靠墙,分别对应着她们的床铺。

  另外两张便挨着门口的窗户,拼在一起后,又盖了块木板,成了她如今做东西的台子。

  宋满冬先仔细的给面粉和米粉过筛。

  她要做的东西是米糕。

  米糕不同人有不同的做法,但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过筛后定型,直接蒸,蒸熟后就可以直接吃了。

  这种米糕密实,比较耐嚼。

  另一种则是要发酵后再蒸,这样蒸出来的米糕更松软。

  宋满冬要做的就是后者。

  她也认真考虑过,前者吃太急,就容易噎住,而且梗在心口也不舒服。

  吃的急,在大队和厂里都是普遍的情况。

  大队上是赶着上工,厂里的着急干活,鲜少有能做下来仔细品尝的时间。

  而发酵过的米糕,即使放凉,也依旧软和。

  比馒头更软一些,又有米香,适口性也很好。

  牛若真看了几次,宋满冬都在仔仔细细的过筛。

  她忍不住问起来,“满冬,你不好奇是什么东西么?”

  “怎么不好奇?”宋满冬嘴上说着,手里的动作没停。

  不筛去颗粒大的面粉和米粉,蒸熟后的口感也会受到影响。

  牛若真真没瞧出来,“要是我,我肯定什么都不做,先把这包裹拆了,看看是什么东西。”

  “它就在哪儿,又不会跑。”宋满冬将晒好的粉处理好,放在窗台上发酵。

  要是放在煤炉边,她半夜就得起来蒸米糕。

  宋满冬擦了手过来,才说,“我把事情忙完,就能坐下来仔细看了。”

  “但我要是先拆包裹,待会儿可就无心做事儿了。”

  牛若真跟她想法不同,不过也觉得宋满冬的话有道理。

  但最重要的还是,“快看看是什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37页  当前第17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0/23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